简单直流电路
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学案

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学案考纲要求:1.熟练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了解电路的几种工作状态(通路、开路、短路),掌握在每一种状态下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的计算。
3.熟练掌握电阻串、并联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4.了解万用表的基本原理,并能准确熟练地使用万用表。
5.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及两点间电压的分析和计算,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6.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7.了解电阻的两种测量方法: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法。
第一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电动势(课前完成)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符号:______________4.注意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判断1.电动势的规定方向为自正极通过电源内部到负极的方向。
()2.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3.电源的电动势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外电路无关。
()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请画出最简单的闭合电路图并对电路实行说明(课前完成)2.根据电路图推导电动势与电流、电阻的关系(课前完成)结论:闭合电路内电流,跟成正比,跟成反比。
3. 电动势、端电压和内电压三者的关系在表达式 E = IR + IR0中,IR 是外电路上的电压降称为,用符号 U 表示,即U = IR ;IR0是内电路上的电压降称为,用符号 U’表示,即U’ = IR0;所以上式可写成 E = + ,即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降之和。
例:如图,若电动势E=24V,内阻R0=4Ω,负载电阻R=20Ω,试求:(1)电路中的电流;(2)电源的端电压;(3)负载上的电压降;(4)电源内阻上的电压降。
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讲解

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讲解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1.电流(I):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的电荷量,单位为安培(A)。
2.电压(V):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单位为伏特(V)。
3.电阻(R):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4.电流方向:规定从正极到负极的方向为电流的流动方向。
5.电阻的欧姆定律: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串联电路的分析方法: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在一起,电流沿着同一条路径依次通过每一个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电压之和,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电流之和。
设有三个串联电阻R1、R2和R3,其电源电压为U。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I(R1+R2+R3)同时,根据电压分压定律可知,各个电阻上的电压分别为:U1=IR1,U2=IR2,U3=IR3另外,根据电流分配定律,电源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电流之和,即:I=I1+I2+I3我们可以通过以上方程组进行串联电路的计算。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并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同电压的情况下,并联到一起。
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之间的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
设有三个并联电阻R1、R2和R3,其电源电压为U。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I1R1=I2R2=I3R3同时,根据电流合成定律可知,电源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即:I=I1+I2+I3另外,根据电阻合并定律,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1/R1+1/R2+1/R3我们可以通过以上方程组进行并联电路的计算。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功率的计算:功率(P)是指单位时间内转化或消耗的能量,单位为瓦特(W)。
在直流电路中,电源所提供的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即:P=UI同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I=U/R将上述两个公式合并,可以得到:P=UI=U(U/R)=U²/R可以看出,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简单直流电路》课件

目 录
•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 欧姆定律与基尔霍夫定律 •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 电功率与电能 • 安全用电与保护措施
0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简单明了地介绍了直流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详细描述
直流电路是指电流保持恒定不变的电路,其特点是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 间变化。在直流电路中,电子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电路的各个元件,最终 回到电源的负极。
利用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 特点进行计算。
串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01
02
03
04
定义法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定义,判断 电路的串并联关系。
电流法
通过分析电流的流向,判断串 并联关系。
断路法
在电路中去掉一个元件,观察 其他元件是否正常工作,从而
判断串并联关系。
节点法
在电路中寻找节点,节点之间 的线路为串联,节点之间的元
保护接零
将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零线连接,以防止设备漏电对人 体造成伤害。
漏电保护装置与安全用电的关系
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
当电器设备发生漏电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保护人身 安全。
安全用电的保障
正确使用漏电保护装置是安全用电的重要保障之一。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欧姆定律与基尔霍夫定律
欧姆定律
总结词
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 律
详细描述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定律 之一,它指出在同一电路中,电流与 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公式表 示为 I=U/R,其中 I 是电流,U 是电 压,R 是电阻。
基尔霍夫定律
总结词
解决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分布问题的定律
简单直流电路基础知识章节总结及练习

简单直流电路的基础知识【知识结构】【重、难点知识】1、电路中主要物理量2、基本定律3、电路中各点电位计算4、简单直流电路分析计算【内容提要】1、电路 (1)、组成:由电源、用电器(负载)、连接导线、开关及保护装置组成的闭合回路。
(2)、作用: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2、电流 (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为闭合通路。
②、电路两端存在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为电路提供持续的电压。
3、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即: tqI = I 单位安培(A )、q 单位库仑(C )、t 单位秒(S )。
4、电阻表示原件或导体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可用电阻定律计算。
(1)、电阻定律数学表达式:slR ρ= (2)、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和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3)、说明:①、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电阻率”。
②、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5、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反映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关系,数学表达式为:RUI = 6、电能、电功率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 (1)、转换电能的计算:W=Uit(2)、电功率计算:R I R U UI P 22===;R I RU 22=对纯阻性电路适用。
(3)、电热的计算(焦耳定律):Rt I Q 2=7、闭合(全)电路欧姆定律(1)、文字叙述:闭合电路内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rR EI +=(3)、说明:E 代表电源电动势、R 代表外电路电阻、r 电源内部电阻。
电路参数的变化将使电路中电流、电压分配关系及功率消耗等发生改变。
8、电源外特性闭合电路中,电源端电压随负载电流变化的规律,即:Ir E U -= 9、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电路中各元件流过电流相等;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元件两端电压之和;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元件阻值之和。
简单直流升压电路

简单直流升压电路简单直流升压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配置,用于将直流电压提升到更高的电压水平。
它由一个输入电压源、一个开关元件(通常是开关管或二极管)和一个输出电容组成。
通过适当的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和截止状态,可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升压。
在简单直流升压电路中,输入电压通过开关元件和输出电容连接在一起。
当开关元件导通时,输入电压会通过开关元件和输出电容充电,使输出电压上升。
当开关元件截止时,输出电容会通过负载释放电能,从而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
简单直流升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解释:1.导通状态:当开关元件导通时,输入电压通过开关元件和输出电容充电。
输出电容开始储存电能,同时输出电压逐渐上升。
2.截止状态:当开关元件截止时,输出电容开始释放储存的电能,通过负载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
这是因为输出电容会通过负载提供电流,使得输出电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3.循环工作:简单直流升压电路会不断地在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之间循环工作。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和截止来实现。
通常使用脉宽调制(PWM)技术来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和截止时间,以达到所需的输出电压水平。
简单直流升压电路具有许多应用领域,其中包括:1.能源转换:简单直流升压电路可以将低电压的直流电源转换为高电压,以满足特定设备或系统的电压需求。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低电压可以通过升压电路转换为适合输送到电网的高电压。
2.电力适配器:许多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充电器)需要使用不同的电压和功率级别。
简单直流升压电路可以将输入的低电压转换为适合设备使用的高电压,以满足设备的功率需求。
3.电子系统:在一些电子系统中,需要提供高电压来激活特定的元件或实现特定的电路功能。
简单直流升压电路可以提供所需的高电压,以满足系统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简单直流升压电路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水平、负载要求、开关元件的性能等。
最简单的直流限流电路

最简单的直流限流电路最简单的直流限流电路有以下几种:1.电流限制电阻:这是最简单的直流限流电路。
它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源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它会产生一定的电压降。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阻值,可以限制电流的大小。
例如,如果我们选择一个10欧姆的电阻,当通过1安培的电流时,电压降为10伏。
通过这种方式,电流可以被限制在一个特定范围内。
2.二极管限流电路: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器件。
在直流电路中,它可以被用作限流器。
通过将二极管正向放置在电路中,电流只能沿着一个方向流动。
当达到二极管的额定电流时,它会产生一个固定的电压降。
通过选择适当的二极管和电阻值,可以实现所需的电流限制。
3.稳压二极管限流电路:稳压二极管(Zener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它可以在反向击穿时保持稳定的电压输出。
通过将稳压二极管放置在电路中,可以实现直流电流的限制。
当电流超过稳压二极管的额定值时,它开始击穿并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压输出。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阻和稳压二极管,可以实现所需的电流限制。
4.晶体管限流电路:晶体管可以用作直流电流的限制器。
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Vbe)具有温度补偿特性,当通过晶体管的电流增加时,Vbe也会增加。
这可以用作限流器。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阻和晶体管类型,可以实现所需的电流限制。
5.整流电路:整流电路也可以用作直流电流的限制器。
整流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在这个过程中,电流会受到电源和负载电阻的限制。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源电压和负载电阻,可以限制直流电流。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电路只是最简单的直流限流电路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可能还会设计更复杂的电路来实现更精确的电流限制。
所以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限流电路。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一、判断题。
1、当外电路开路时,电源端电压等于零。
(×)2、短路状态下,电源内阻的压降为零。
(×)3、电阻值为R1=20Ω,R2=10Ω两个电阻串联,因电阻小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故R2中通过的电流比R1中的电流大些。
(×)4、一条马路上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因为这些灯都是串联接入电网的。
(×)5、通常照明电路中灯开的越多,总的负载电阻就越大。
(×)6、万用表的电压、电流及电阻档的刻度都是均匀的。
(×)7、通常万用表黑表笔所对应的是内电源的正极。
(√)8、改变万用表电阻档倍率后,测量电阻之前必须进行欧姆调零。
(√)9、电路中某两点的电位都很高,则这两点间的电压也一定很高。
(×)10、电路中选择的参考点改变了,各点的电位也将改变。
(√)二、选择题。
1、在图2-29中,E=10V,R0=1Ω,要使RP获得最大功率,RP应为( C )。
A. 0.5ΩB. 1ΩC. 1.5ΩD. 02、在闭合电路中,负载电阻增大,则端电压将( B )。
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能确定3、将R1>R2>R3的三个电阻串联,然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获得功率最大的电阻是( A)。
A.R1 B.R2C.R3D.不能确定4、若将上题三只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获得获得功率最大的电阻是( C )。
A.R1 B.R2C.R3D.不能确定(5)、一个额定值为“220V.40W”的白炽灯与一个额定值为“220V.60W”的白炽灯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则( A )。
A.40W灯较亮B. 60W灯较亮C.两灯亮度相同D.不能确定(6)、两个电阻R1、R2并联,等效电阻值为( C )。
A.1/R1+1/R2B.R1-R2C.R1R2/(R1+R2) D. (R1+R2)/ R1R2(7)、两个阻值均为555Ω的电阻,做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与做并联时的等效电阻之比为( C )。
电工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 简单直流电路的根底知识【本章逻辑结构】【本章重点内容】1、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2、根本定律。
3、电路中的各点电位的计算。
4、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及计算。
【本章内容提要】一、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电路的作用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二、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1. 电路为闭合通路。
2. 电路两端存在电压,电源的作用是为电路提供持续的电压。
三、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即:I =tq四、电阻:表示元件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和它的长度成正比,而和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即:R =ρsl式中,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电阻率。
此外,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
五、局部电路欧姆定律:反映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其规律为:电路分类串联电路混联电路并联电路I=RU 六、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转换电能的计算: W=UIt 电功率的计算: P=UI 电热的计算: Q=I 2Rt七、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内的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即:I=rR E式中E 代表电源电动势、R 代表外电路电阻、r 代表外电源内电阻。
电路参数的变化将使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分配关系以及功率消耗等发生改变。
八、电源的外特性: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端电压随负载电流变化的规律,即U=E-Ir九、串联电路的根本特点: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局部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
十、并联电路的根本特点是: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
十一、电阻测量:可采用欧姆表,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要注意它们的测量方法和适用条件。
十二、电位: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与零电位之间的电压〔电位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极,即与电源两端电压的方向相反。
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图中 R0 表示电源的内部电阻,R 表示电源外部连接的电阻
(负载)。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E RI + R0I
或
E I R + R0
R0
图 2-1 简单的闭合电路
【例2-1】 如图 2-2 所示,当单刀双掷开关 S 合到位置 1 时, 外电路的电阻 R1 = 14 ,测得电流表读数 I1 = 0.2 A;当开关 S 合 试求电源的电动势 E 及其内阻 R0 。
【例2-10】如图 2-23 所示电路,已知:E1 45 V,E2 12 V,
电源内阻忽略不计;R1 5 ,R2 4 ,R3 2 。求 B、C、
D 三点的电位 VB、VC、VD 。
图2-23 例题2-10
解:利用电路中 A 点为电位参考点(零电位点),电流方向为顺 时针方向:
2 Rn UL UL U 216 V , PL 39 W 2 R1 + Rn R
,
(2) 当100盏电灯全部工作时,即 n = 100,则 Rn = R/n = 12.1
2 Rn UL UL U 189 V , PL 29 W 2 R1 + Rn R
第五节 电阻的混联
即
1 1 1 1 + + + R R1 R2 Rn
2. 分流关系: R1I1 = R2I2 = · · ·= RnIn = RI = U 3. 功率分配: R1P1 = R2P2 = · · ·= RnPn = RP = U 2I
图 2-10 电阻的并联
特例:两只电阻 R1、R2 并联时,等效电阻
1. 等效电阻: R R1+ R2 + · · ·+ Rn
Un U1 U2 U 2. 分压关系: I R1 R2 Rn R
Pn P P1 P2 2 I 3. 功率分配: R1 R2 Rn R
特例:两只电阻 R1、R2串联时,等效电阻 R = R1 + R2 , 则有分压公式
二、电位的定义
电路中某一点M的电位 VM 就是该点到电位参考点 A 的电压, 也即 M、A 两点间的电位差,即 VM UMA 计算电路中某点电位的方法是: (1) 确认电位参考点的位置; (2) 确定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和各元件两端电压的正、负极性; (3) 从被求点开始通过一定的路径绕到电位参考点,则该 点的电位等于此路径上所有电压降的代数和:电阻元件电压降 写成 RI 形式,当电流I的参考方向与路径绕行方向一致时,选 取“ + ”号;反之,则选取“ ”号。电源电动势写成 E 形 式,当电动势的方向与路径绕行方向一致时,选取“”号;反 之,则选取“+”号。
图2-13 例2-7
解:(1) R5、R6、R9 三者串联后,再与 R8 并联,E、F 端等效电阻为 REF (R5 + R6 + R9)∥R8 12
两
REF、R3、R4 三电阻串联后,再与 R7 并联,C、D 两端等效电阻 为 RCD (R3 + REF + R4)∥R7 12 总的等效电阻 总电流 RAB R1 + RCD + R2 28 I U /RAB (224/28) A 8 A
R1 R2 R R1 + R2
则有分流公式
R2 I1 I, R1 + R2
I2
R1 R1 + R2
I。
二、应用举例
【例2-5】如图 2-11 所示,电源供电电压U = 220 V,每根输 电导线的电阻均为 R1 = 1 ,电路中一共并联 100 盏额定电压 220V、功率 40 W 的电灯。假设电灯正常发光时电阻值为常数。 试求:(1)当只有 10 盏电灯工作时,每盏电灯的电压 UL 和功率 PL ;(2) 当 100 盏电灯全部工作时,每盏电灯的电压 UL 和功率 PL 。
图 2-11 例题2-5
解:每盏电灯的电阻为 R = U2/P = 1210 ,n 盏电灯并联后的 等效电阻为 Rn =R / n
Rn U , 根据分压公式,可得每盏电灯的电压 U L 2 R1 + Rn 2
功率
因此
UL PL R (1)当只有 10 盏电灯工作时,即 n = 10,则 Rn = R/n = 121 ,
必须注意的是,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差( 即电压)是绝对的,
不随电位参考点的不同发生变化,即电压值与电位参考点无关;
而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则是相对电位参考点而言的,电位参考点 不同,该点电位值也将不同。
例如,在上例题中,假如以 E 点为电位参考点,则
B 点的电位变为 VB = UBE = R1I R2I = 27 V; C 点的电位变为 VC = UCE = R3I + E2 = 18 V; D 点的电位变为 VD = UDE = E2 = 12 V。
(2)利用分压关系求各部分电压:UCD = RCD I = 96 V,
U EF
REF 12 U CD 96V 48 V R3 + REF + R4 24
U EF I9 2 A , U 9 R9 I 9 32 V R5 + R6 + R9
【例2-8】如图 2-14 所示,已知 R 10 ,电源电动势 E = 6 V,内阻 r 0.5 ,试求电路中的总电流 I。
U U1 R2 R1 36 U1
即将电灯与一只 36 分压电阻串联后,接入 U = 220 V 电源 上即可。
第四节 电阻的并联
一、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联电路的特点 二、应用举例
一、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
设总电流为 I,总电压为 U,总功率为 P。
1. 等效电导:
G = G1 + G2 + · · ·+ Gn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第二章
教学重点:
简单直流电路
1.理解电动势、端电压、电位的概念。 2.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掌握电阻串联分压关系与并联分流关系。 4. 学会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教学难点:
1.运用电阻串联分压关系与并联分流关系解决电阻电路 问题、掌握扩大电压表与电流表量程的原理。 2.熟练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R1 U1 U, R1 + R2 R2 U2 U R1 + R2
二、应用举例
【例2-3】有一盏额定电压为 U1 40 V、额定电流为 I 5 A 的电灯,应该怎样把它接入电压 U 220 V 照明电路中。
解:将电灯 ( 设电阻为 R1) 与
一只分压电 R2串联后,接入 U 220 V 电源上,如图 2-8 所示。
11 12 13 14
实验 2.3
第八节 实验 2.4
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电压和电位的测定
2
2 2 16
本章小结与习题 本章总学时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第一节 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第二节 电池组 第三节 电阻的串联 第四节 电阻的并联 第五节 电阻的混联 第六节 万用表的基本原理 第七节 电阻的测量 第八节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本章小结
第一节 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电动势 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三、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一、电动势
衡量电源的电源力大小及其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电源的电动势。 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电动势通常用符号 E 表示,电动势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记 做V。 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指向电源的
到位置 2 时,外电路的电阻 R2 = 9 ,测得电流表读数 I2 = 0.3 A;
R0
图 2-2 例题 2-1
解: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列出联立方程组 E = R1I1 + R0 I1 (当 S 合到位置 1 时) E = R2I2 + R0 I2 (当 S 合到位置 2 时)
解得:R0 1 ,E 3 V。本例题给出了一种测量直流电源电 动势 E 和内阻R0的方法。
一、电位参考点(即零电位点) 二、电位的定义
一、电位参考点(即零电位点)
在电路中选定某一点 A 为电位参考点,就是规定该点的电位 为零, 即 VA 0。电位参考点的选择方法是:
(1)在工程中常选大地作为电位参考点;
(2)在电子线路中 ,常选一条特定的公共线或机壳作为电位参 考点。
在电路中通常用符号“ ⊥ ”标出电位参考点。
E1 E 2 I 3A R1 + R2 + R3
B 点电位:VB = UBA = R1I = 15 V C 点电位:VC = UCA = E1 R1I = (45 15) V= 30 V D 点电位:VD = UDA = E2 + R2I = (12 + 12)V= 24 V
Un U U1 U 2 I 2. 分压关系: R1 R2 Rn R 3. 功率分配:P1 P2 Pn P I 2 R1 R2 Rn R
解:将(R1 + R0)视为电源的内 阻, 则 RP R1 + R0 2.5 时,RP 获得最大功率
Pmax
E2 10W 4 RP
R0 图 2-4 例题 2-2
第三节 电阻的串联
一、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 二、应用举例
一、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
图 2-7 电阻的串联
设总电压为 U、电流为 I、总功率为 P。
学时分配:
序 号 1 2 3 4 5 6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内 容 学 2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