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作业本)2.2衡水作业本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完整资料)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答案与提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CD2.B3.C4.云地面船岸5.BC6.D7.A8.2km-3km0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二、时间和位移1.AC2.AD3.A4.BC5.BC6.C7.ACABOD8.60m图略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CD2.B3.C4.3m/s53m/s2 5m/s5.06.AC7.CD8.D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C2.BD3.B4.D5.飞机火车小球6.9 8m/s2竖直向下7.D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5 2m/s213.略第一章复习题1.A2.D3.CD4.ACD5.BD6.D7.ABC8.D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 乙≤20 6m/s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ABD2.D3.ACD4.BCD5.C6.B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C2.B3.B4.C5.D6.C7.6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12.(1)69 4s(2)2 9km(3)429 8s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AB2.B3.C4.C5.0 1286.187.58.16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1.D2.ABC3.D4.BD5.B6.BD7.AB8.1250m9.425010.(1)t1=10st2=15s(舍去)(2)v=1m/s(3)x=4 4m11.(1)如右图(2)58m12.①甲、乙均错。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作业本)2.5衡水作业本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作业本)2.5衡水作业本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v1>v2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v2 C.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v1<v2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v2
第16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AB 解析 方法一:设物体的初速度为 v0,末速度为 v,则由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v1= v02+2 v2,v2=v0+2 v.因为 v12 -v22=(v0-4 v)2>0,故不管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 线运动,均有 v1>v2.
第13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7.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
第 1 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 180 m.第 6 分钟内,发现火车前
进了 360 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A.0.01 m/s2
B.0.05 m/s2
C.36 m/s2
D.180 m/s2
第14页
D.0.6 m/s2
第10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B 解析 前 3 分钟内的平均速度即 t1=1.5 分钟时的瞬时速度 v1=540 m/180 s=3 m/s.后观测的 1 分钟内的平均速度即 t2=6.5 分钟时的瞬时速度 v2=360 m/60 s=6 m/s.故加速度 a=vt22- -vt11= 0.01 m/s2,故 B 项正确.
第9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5.某人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 3 分钟,发现火
车前进 540 米,隔 3 分钟后,又观测 1 分钟,发现火车前进 360
米,若火车在这 7 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物理作业本必修一第一

物理作业本必修一第一

实用标准文档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下列情景中,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A. 裁判给做翻滚动作的跳水运动员评分B. 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C. 研究“嫦娥”二号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行姿态D. 乒乓球运动员向对手发出旋转球2.关于质点,下列说确的是()A. 研究“天宫”一号的飞行姿势时,可把“天宫”一号看成质点B. 飞行中的直升机上的螺旋桨可看成质点C. 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时,可把飞船看成质点D. 地面飞行指挥中心引导飞机返航时,可把该飞机看成质点3.关于参考系,下列说确的是()A. 参考系一定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 参考系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C. 同一个运动,不管相对什么参考系,观察结果一定相同D. 参考系可根据“便于研究问题”的原则自行选取4.平直公路上汽车甲中的乘客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恰好此时看见汽车乙从旁边匀速向西行驶,此时公路边站立的人观察的结果是()A.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 甲车向两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均向西运动,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5.甲、乙两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

从地面上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匀速下降B. 乙匀速下降C. 甲、乙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乙>v甲D. 甲、乙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乙<v甲6.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开始时它位于x轴向上离原点3m的A处,后来向向走了2m到达B处,接着又向负方向走了8m到达C处,则A,B,C点的坐标()A. x A=3m,x B=5m,x C=3mB. x A=3m,x B=2m,x C=−5mC. x A=3m,x B=5m,x C=−3mD. x A=3m,x B=2m,x C=−8m7.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置坐标的变化量为()A. −1mB. −9mC. 1mD. 9m8.一个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则前2s的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是()t/s0 1 2 3 4x/m 5 3 -1 -7 15A. 4mB. −4mC. 6mD. −6m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关于质点,下列说确的是()A. 质点实际上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B. 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研究中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D. 形状和大小在研究的问题中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的物体能看成质点实用标准文档10.在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都向东行驶,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作业本)3.2衡水作业本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作业本)3.2衡水作业本
第25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 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 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 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 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 如下:(重力加速度 g 取 9.8 m/s2)
第26页高考调研 ·新课标 ·理(必修1)第16页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1)刻度尺 (2)弹簧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 所对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 (3)200 弹簧自身存在重 力 (4)CBDAEFG
第24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2)设弹簧的形变量 x 与外力 F 的关系式 F=kx+b,当拉力 为 0 N 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x=2 cm=0.02 m,代入关系式可得 b=-2,所以形变量 x 与外力 F 的关系式为 F=100x-2.
(3)由于题中测量的弹簧原长是弹簧水平放置时的长度,而竖 直悬挂时弹簧的自身重力会引起弹簧的额外伸长,故图线不过原 点.
(4)根据完成实验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 CBDAEFG.
第19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7.(2015·四川)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 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 挂 1 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 l1,如图 1 所示,图 2 是此时固 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 1 毫米)上位置的放 大图,示数 l1=________ 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 2 个、3 个、4 个、 5 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 l2、l3、l4、l5.已知每个钩 码质量是 50 g,挂 2 个钩码时,弹簧弹力 F2=________N(当地重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作业本)单元卷3衡水作业本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作业本)单元卷3衡水作业本
(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 与弹力 F 的关系图 线,图线的 AB 段明显偏离直线 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第28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二、实验题(共 15 分) 13.(7 分)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 验.
第29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1)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 为 7.7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 为________ cm;
(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 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_______;(填选项 前的字母)
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 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 对应的钩码总重
第30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第8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知,小球在由 A 运动到 B 过程中 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设某一时刻小球运动至如图所 示位置,则对球由平衡条件得:F=mgsinθ,N= mgcosθ,在运动过程中,θ增大,故 F 增大,N 减小,A 项正确.
第9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第17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8.如图所示,一木板 B 放在水平面上,木块 A 放在木板 B 的上面,A 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 力 F 向左拉动木板 B,使它以速度 v 做匀速运动,这时轻绳的张 力为 F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 物理 必修1 答案与提示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 物理 必修1 答案与提示
(第2课时:超重和失重)
1.D2.B3.D4.D5.C6.1250N7.0~5s,48kg(或480N)8.A
9.(1)上升过程中加速、减速时的加速度a1、a2,下降过程中加速、减速时的加速度a3、a4(2)实验原理是牛顿第二定律:F-G=ma;实验器材为一把弹簧秤和一个重物;需要记录的测量数据有:电梯不动时重物的重力G,电梯向上、向下加速和减速时对应的弹簧秤的示数F1、F2、F3、F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分别求出对应电梯的加速度a1、a2、a3、a410.1 74倍11.(1)此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头感觉不到安全帽的力(2)安全帽质量m=Gg=3kg,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所以F=m(g+a)=90N,即接近水面时,其颈部要用90N的力才能拉住安全帽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2.D3.ACD4.BCD5.C6.B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受力分析
1.A2.D3.C4.C5.A6.A7.D8.BCD9.D10.略
11.略12.重力、静摩擦力、磁力、支持力;图略13.图略,4个图略(F向左向右倾斜均正确)
四、力的合成(一)
1.AC2.BC3.B4.C5.B6.A7.6N14N8.B9.6N4N
10.(1)10N(2)0图略11.(1)0°(2)180°(3)90°
7.如图所示F支=19.6N
F合=2.2N
m=2.0kg
a=1.1m/s2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作业本)3.3衡水作业本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作业本)3.3衡水作业本
第2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D 解析 要产生摩擦力首先要在接触面之间有压力,其次要接 触面不光滑而且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故只有 D 项正确.
第3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表面粗糙的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会产生静摩擦力 B.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总是一个定值
第31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若用 F=5.8 N 的水平拉力拉 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
第32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5.3 5.1 解析 当用 F=5.3 N 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 受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为 5.3 N;若用 F=5.8 N 的水 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5.1 N.
第9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5.一块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体木块按如图甲、乙、丙所示 的三种方式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其中甲图中木块做匀速运动, 乙图中木块做匀加速运动,丙图中木块侧立在水平面上做与甲图 相同的运动.则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图中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第25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12.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置于水平的木
板上向左滑行,滑行时木板静止,木板质量 M=
3m,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
则在木块滑行过程中水平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作业本)1.4衡水作业本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作业本)1.4衡水作业本
第27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13.(多选)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 这个系统中 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 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 又被 B 盒接收,从 B 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 再次发 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 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 时,A 在 B 的前面 B.B 在 t2 时刻追上 A,并在此后跑在 A 的前面 C.B 开始运动的速度比 A 小,t2 时刻后才大于 A 的速度 D.A 运动的速度始终比 B 大
第18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AB 解析 x-t 图像中图线与 x 轴交点的坐标表示物体的初始位 置,由所给图像看出,t=0 时,A 在 B 的前面,A 项正确.x-t 图像的交点表示相遇,t2 时刻 A、B 相遇之后 A 仍静止,B 继续 向前运动,即 t2 之后,B 跑在 A 的前面,B 项正确.x-t 图像的 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像可知,开始时 A 的速度较大,后来 A 变为静止,B 一直以恒定速度运动,所以 C、D 两项错误.
第11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5.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 )
A.在 12 s 时刻质点开始做反向的直线 运动
B.在 0~20 s 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加 C.在 0~20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0.8 m/s D.在 0~20 s 内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 速度的时刻只有一处
第22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A 解析 由题图可以看出,被选作参考系的质点位于坐标轴上 的原点,质点 a 从坐标轴上 5 m 处向参考系运动,经 2 s 达到坐 标原点,速率 va=2.5 m/s.在 t=1 s 时,质点 b 从坐标原点出发, 沿坐标轴的正方向运动,1 s 内的位移为 5 m,速率为 vb=5 m/s. 质点 a 运动了 2 s,质点 b 只运动了 1 s,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 均为 5 m,而方向相反,故 A 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2.2【课时练】 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限时:40分钟 总分:90分)
第1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4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8.(多选)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 1 s 末的速度 是 6 m/s,在第 2 s 末的速度是 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速度是 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 2 m/s2 C.任何 1 s 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 m/s D.每 1 s 初的速度比前 1 s 末的速度大 2 m/s
第25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二、非选择题 13.汽车以 54 km/h 的速度匀速行使. (1)若汽车以 0.5 m/s2 的加速度加速,则 10 s 后速度能达到多 少? (2)若汽车以 3 m/s2 的加速度减速刹车,则 10 s 后速度为多 少?
第26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D 解析 质点在 0~4 s 内做加速度大小为 1.5 m/s2 的匀加速直 线运动,在 4~6 s 内做加速度大小为 1 m/s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在 6~10 s 内以 4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在 10~14 s 内做加速 度大小为 1 m/s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综上所述只有 D 项正确.
第27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14.A、B 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 体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1)A、B 各做什么运动?求其加速度. (2)两图像交点的意义. (3)求 1 s 末 A、B 的速度. (4)求 6 s 末 A、B 的速度.
第28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第17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B 解析 物体向上运动速度减小为零所用时间为 t1,由 v0= at1,得 t1=va0=2 s,此后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下加速,1 s 后速度 大小为 v=5 m/s,方向沿斜面向下,故 B 项正确.
第18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10.(多选)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 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 步推进.火箭发射过程中某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规律为 v=(2t+ 4)m/s,由此可知这段时间内( )
第16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9.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 10 m/s 的初速度沿 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 5 m/s2,方向沿斜面向 下.那么经过 3 s 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25 m/s,沿斜面向下 B.5 m/s,沿斜面向下 C.5 m/s,沿斜面向上 D.25 m/s,沿斜面向下
第2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C 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时间的一次函数,但不一定 成正比,若初速度为零则成正比,所以 A 项错误;加速度的正、 负仅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设定的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是否减速运 动还要看速度的方向,速度与加速度反向则为减速运动,所以 B 项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 C 项正确; 加速度恒定,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的直线运动中,速度就是 先减小再增大的,所以 D 项错误.
第22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1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运动,先后经历匀
加速、匀速、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
下表记录了汽车某些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数据可判断出汽车运
动的 v-t 图像是( )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第11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CD 解析 加速度(a=ΔΔvt)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量,所以知道加速度我们可以求出相应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量 (Δv=a·Δt),“这一秒末”与“前一秒初”相差 2 s,故速度减小 Δv=5 m/s2×2 s=10 m/s.C、D 项正确.
3.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 10 m/s,加速
度大小为 1 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 2 s 时的速度大小为( )
A.1 m/s
B.2 m/s
C.5 m/s 答案 B
D.9 m/s
解析 将物体的运动看做反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
动,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 2 s 时的速度为 v=at=2 m/s,故 A、C、
A.火箭的初速度为 2 m/s B.火箭的加速度为 4 m/s2 C.在 3 s 末,火箭的瞬时速度为 10 m/s D.火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19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CD 解析 在这段时间内,由速度的表达式可知,火箭的速度均 匀增大,故火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项正确;由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速度公式 v=v0+at 知,在这段时间内火箭的初速度 v0=4 m/s,加速度 a=2 m/s2,A、B 两项错误;将时间 t=3 s 代入得 v3=10 m/s,C 项正确.
第20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11.(多选)a、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 中( )
A.a、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a、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a、b 的速度之和与时间成正比 D.a、b 的速度之和与时间成线性关系
答案 (1)20 m/s (2)0 解析 对于加速运动可以直接由速度公式计算各时刻物体 的速度,但对于减速运动,应注意速度减小为零所需要的时间. (1)初速度 v0=54 km/h=15 m/s,加速度 a=0.5 m/s2,时间 t =10 s 10 s 后的速度为 v=v0+at=(15+0.5×10)m/s=20 m/s (2)汽车从刹车到速度为零所用的时间 t=va0=135 s=5 s<10 s 所以 10 s 后汽车已经刹车完毕,则 10 s 后汽车速度为零.
第3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2.(多选)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0=2 m/s,加 速度为 a=0.1 m/s2,则( )
A.质点第 4 s 末的速度为 2.4 m/s B.每经过 2 s 时间,物体速度就增大 2.2 m/s C.质点速度一直增大 D.质点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第13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BC 解析 由图像知,前 4 s 内质点的加速度发生变化,不是匀 变速直线运动,故 A 项错;1~3 s 内质点加速度不变,故 B 项正 确;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5 m/s,故 C 项正确;1~2 s 内加速度 为负,2~3 s 内加速度也为负,故 D 项错误.
第21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AD 解析 设 a、b 两个物体的初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由速度公 式 v=v0+at 可得 t 时刻 a、b 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a=v1+at, vb=v2+at,两速度之差 va-vb=v1-v2,由此可知,va-vb 与时 间无关,保持不变,A 项正确,B 项错误;两速度之和 va+vb= v1+v2+2at,与时间成线性关系,由于 v1+v2≠0,并非与时间 成正比,C 项错误,D 项正确.
解析 (1)A 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大小 a1=v-t v0=8-5 3 m/s2=1 m/s2,沿规定的正方向;B 物体前 4 s 沿规定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 后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a2=84 m/s2=2 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两图像交点表示在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 (3)1 s 末 A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3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6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4)6 s 末 A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8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4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反.
第4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ACD 解析 根据速度公式 v=v0+at,代入可直接得第 4 s 末的速 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每过 2 s 速度就增大 0.2 m/s;加速运 动中速度一直增大,匀加速运动中速度随时间的增大是均匀必修1)
第12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7.(多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如 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 4 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 1~3 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3 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5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 反 D.1~2 s 内与 2~3 s 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速度/(m·s-1) 3.0 6.0 9.0 12 12 9.0 3.0
第23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第24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物理(必修1)
答案 C 解析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得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a1 =62..00- -31..00 m/s2=3 m/s2,故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t1=av1=4 s, B、D 两项错误;当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时 a2=130..05--99.0.5 m/s2=- 6 m/s2,故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t2=-av2=2 s,故 A 项错误, C 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