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型(公开课)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炼字切入技巧》_《诗歌鉴赏之炼字切入技巧》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诗歌鉴赏之炼字切入技巧》_《诗歌鉴赏之炼字切入技巧》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诗歌鉴赏之炼字技巧教学目标:掌握诗歌鉴赏炼字题的切入点。

教学过程:一、概念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二、古诗鉴赏炼字切入点(一)、从词性入手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

例: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分析】第三联有动词“咽”、形容词“冷”【答案】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咽”字是动词,“冷”字是形容词,“咽”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鸣咽之声;“冷”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诗句中的“咽”“冷”二字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二)、从描写对象入手我们在分析炼字题时,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例: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上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林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的艺术效果。

【分析】第三联写了诗人的行为。

【答案】“穿”“数”描写所涉及对象的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在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三)、从表现手法入手诗歌的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分析诗歌的炼字时,如果有表现手法,要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第一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诗词鉴赏水平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

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顾文炜《苦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

)大家说得都没错。

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2、何为炼字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二、高考常见题型:1、诗中的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直接鉴赏2、诗中某句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确定字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亮观点并比较鉴赏三、炼字对象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木兰花》宋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根据这些诗句以及你的做题经验,在做炼字题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哪些类型的词呢?(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教师再呈现PPT整理)老师做了一个整理。

小结:关注动词关注形容词、副词、数词关注特殊词(颜色词)四、高考真题例析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优秀课件

读出李白写这首诗歌时的心情 是喜悦的。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 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 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中“引〞字用 的妙,为什么?〔4分〕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答题步骤: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 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 动等。〔释含义、明手法〕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原句中描述景 象〔描景象〕
第三步 点出该字衬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 效果〕
析字的四个思考角度:
1、手法角度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中因拟人手法的运用满篇生辉。云横皓月、风弄 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和生命, 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2、声韵角度
《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既是声韵的叠加,也是哀怨之情 的叠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鸟鸣声中自掩门。
【注释】 张罗地:指十分冷落的地方。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 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 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中“引〞字用 的妙,为什么?〔4分〕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并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 现象或修辞手法等现象,如词类活用、拟人、比喻、化静为 动等。

公开课诗歌鉴赏炼字

公开课诗歌鉴赏炼字

炼形容词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
在写景诗中,可以写景也可以体现人 物情感。
炼形容词
• 特别注意: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强诗词的感染力、表 现力。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在写景诗中,可以 写景也可以体现人物情感。
三、特殊词 1、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
神,它能真切透 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
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
令送行人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
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二)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增强诗词的感染力,表现力
•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 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 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 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 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萧 萧”,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 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 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 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 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 春去夏又到。可以看出诗人的无限悲哀和 无奈.
• 叠 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 调作用。
• 拟声词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 身临其境之感。
• 表颜色的词 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 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如何解说炼字在诗歌中的作用

公开课诗歌鉴赏——炼字

公开课诗歌鉴赏——炼字

思考:“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 故事引申出来的,请你说说看,颔联中,不用“推” 字 而用“敲”字的妙处。(6分)
解题策略: (释义)敲是 意思;(1分) (分析) “僧敲月下门”,能让人联想到(描述 画面) (2分) (作用)敲字运用 手法, 使得要描写 的环境显得 ,同时也照应了诗的标题:幽 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向往之情。 (3分) (总结)这些都是“推”字所不能体现出来的。 所以,选用“敲”字好。
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溅”“惊”二字用得好。运用拟人手法,寓情 于物,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痛苦。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 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 形容词 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 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 一种是表颜色的形容词于句首与句末的。
好事近· 梦中作 秦 观
小试牛刀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 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注]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 了不知南北。 注 夭矫:卷曲而有气势。 请结合语境对第二句中的“动”字作鉴赏。(6分)
参考答案: (释义) “动”字,有晃动、摆动的意思。 (2分) (分析) “花动一山春色” 写出了春雨的 播洒催发满山的野花,山花随风摆动,争奇斗艳、 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2分) (作用)“动”字 把本来静止的春色化为动态,把春天写的热闹, 突出了繁花在春天的主体地位。(2分)
2.聚焦形容词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课件(共25张PPT)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课件(共25张PPT)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增强诗词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 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 织女星。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
在写景诗中,可以写景也可以体现人物情感。
(三)、炼数词
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 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
(郑板桥《咏竹》)
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 写尽了竹子萧疏、瘦劲的风姿神韵。
试卷采样
我来阅卷 采样得分________ 扣分依据 _________________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分析】 采样得分 2分 扣分依据 该答案很规范:先解释其义,再说写出了事物的 什么状态,后写表达了什么感情。但缺少了对诗歌主 旨的精准把握,只是表面化地理解,没有联系尾联来 理解作者写景的目的。另外,欣赏是一种想象性活动 ,需要有画面感。可惜该答案只是“想”到了“莺” ,没有把“莺”“落花”联系起来,想象出一个立体 的画面,从而进一步看出“过”字在整个画面中的作 用。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 ]皱波纹迎客棹 [zhà 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 ]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 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 的理解。
确定字
解释字义
描绘景象
“拳”和“退”。拳是指像拳头一样蜷缩着。用“拳” 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 点明作用(意 是后退的意思。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 境、情感) 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 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与闲适。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公开课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公开课课件
❖ “数”是“数数”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坐在 林中又百无聊赖地清点起了流萤的场景,(1分) (解释字义)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1分)(分析效果)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 俗欲念。
❖ 香菱:《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
❖ “直”展现了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 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两字讲直线之美与浑圆之 美完美融合,画面壮观,其他字确实难以代替。
嫩 , 茂 密 的 草丛都 快没入 人的膝 盖了。 但前不久
诗歌鉴赏语言之炼字
——曾平兰 高三(12)班
导入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夜学晓不休,苦吟鬼见愁 ——孟郊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
这些例子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
[参考答案]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 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 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 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 眼泪。
达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状有画龙点睛的妙用。 ❖ 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 答题步骤:
❖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 含义明手法)
❖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 描摹景象(描景象)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2024)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2024)
02
作品应体现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以便全面展示学生的创作能力。
16
学生作品点评与指导
针对每篇作品,从诗 歌的意境、语言、韵 律等方面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创 作的精髓,鼓励他们 继续探索和创新。
2024/1/28
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和 不足,提出具体的修 改建议。
17
学生互动交流环节
邀请学生对展示的作品发表看法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
还有学生希望老师能够推荐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以便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欣赏。
2024/1/28
25
对未来诗歌鉴赏之炼字课程展望
拓展课程内容,增加对不同类型诗歌 的鉴赏和分析,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 炼字在不同诗歌风格中的运用。
建立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学生之间互 相交流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促进共 同进步。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布置诗歌创 作任务或组织诗歌朗诵活动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 。
艺术。
挖掘诗歌背景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其 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把握 诗人的整体风格和思想内涵,从
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炼字。
分析诗歌语言特点
探究诗歌语言的音韵、节奏、押 韵等特点,以及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的运用,领悟诗 人如何通过语言技巧提升表达效
果。
2024/1/28
20
通过模仿和创作,掌握炼字方法
叠词、拟声词的 运用
叠词和拟声词能够模拟事物 的声音和形态,增强诗歌的 韵律美和形象美。如“唧唧 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 “唧唧”字,形象地模拟了 织布机的声音。
2024/1/28
9
炼字在诗歌中运用
2024/1/28
刻画形象
通过炼字可以刻画出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或自然景象,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印象。如“白 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的“三千丈”字,夸张地表现了愁绪的绵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1分)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 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 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2分) 释含义、描景象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 寂的景色(意境)。 (1分) 点情境
课前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 的作用。(3分)
答案展示
写玉阶空伫立实则是诗人的“空伫立”,“空”字体现 参考答案: 诗人漂泊在外,独登高楼的孤独与寂寞,体现了旅途的孤寂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释含义 与思乡的愁情。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描景象 “空”的意思是徒然地、白白地,“玉阶空伫立”即是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 玉阶白白地伫立在那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 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点情境 故乡的深切思恋,体现了诗人的羁旅漂泊之情。 “空”意为徒然、白白地,诗人久久伫立在玉阶上,空 中宿鸟归家急迫,夜色黯淡,愁思萦绕心头,诗人不知归往 何处。“空”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诗人无奈、无措的情景, 与“急”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诗人孤寂、漂泊无依、惆怅 的复杂心情。
常炼的词有哪些?
时时 恰恰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纷纷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晴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萧萧 滚滚
4、炼叠词、拟声词: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 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形象生动,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答题步骤
①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②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若使用了什么手法,需点出) ③点情境(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 。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的艺术效果。(4分)
2009年《月》(杜甫)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
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2010年《望江东》(黄庭坚)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提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
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 说法吗?为什么?
炼字的类型有哪些?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资料上的 五组诗句,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与
周围同学交流,找出写得好的字 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常炼的词有哪些?
穿 拍 卷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 ——王之涣的《凉州词》 闹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1、炼动词: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常炼的词有哪些?
直 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 孤
2、炼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展现意象特点,营造意境。
常炼的词有哪些?
青青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刘禹锡《竹枝词》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 绿 ——蒋捷《一剪梅》 3、炼色彩词:表现心情,色彩鲜明,画面 生动,渲染气氛。
常炼的词有哪些?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自 空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还
忽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又
5、炼副词:凸现意境,更好地表现诗歌的情感。
诗歌鉴赏
之炼字型
教学目标: 1、掌握古诗词炼字的类型。 2、规范炼字题的答题思路。
什 么 是 炼 字 ?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
过反复琢磨,精心挑选最贴切、最 富有表现 中 的 炼 字
2006年《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谭敬昭) (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2007年《溪亭》(林景熙)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
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
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作业:继续完成《过香积寺 》 完成《金版学案》P146 1、2题
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