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实施报告(一)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实施报告(一)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实施报告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电路原理、电气设备及安装、电子技术基础等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具备电路设计与分析能力,掌握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技能,熟练使用电子技术设备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验操作、课堂讨论、实习实训等
三、教学资源及条件
教学资源:电工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教学仪器设备、教材与参考书籍
教学条件:保障实验室设备完好,教学环境安全、整洁,教师队伍专业素质高
四、教学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电工技术基础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
第二阶段:电路原理与分析实验操作
第三阶段: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实操训练
第四阶段:电子技术设备使用与维修实习
五、教学效果评估方式
考试测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课堂表现评价:课堂参与度、讨论质量、实验操作规范性评估
综合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情况评估
六、教学改进与优化
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引进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优化实验室设备,更新教学资源,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七、教学团队建设与师资培训
建立教学团队,合理分工,互相配合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与科研与实践活动八、教学成果与社会贡献
加强与企业合作,促进学生实习就业
开展电工技术领域科研项目,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与活动,展现学校教学成果
以上是本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实施报告的所有内容,希望对相关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完整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完整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第一节电路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

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

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

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一、电流的形成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提问)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qI =t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3.电流的方向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

(画图说明)第三节电阻一、电阻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

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lR = ρS式中:ρ -导体的电阻率。

它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而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导体所处的条件有关(如温度)。

(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项目一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任务一初识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电的现象。

(2)了解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学习目的、内容,对本门课程形成总体认知。

一、电的由来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一般物质不带电,当物质中有多余负电时将带负电,缺少负电时将带正电。

二、电的分类电按照电荷是否可以自由移动分成静电和电流两种。

1.静电:是不能流动的电荷。

2.电流:是可以移动的电荷。

当物体内部的电荷有规则地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电流又分为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两大类。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电流,称为直流电流(用字母“DC”表示);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流(用字母“AC”表示)。

三、本门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路分析、电容、电磁应用技术、正弦交流电路、安全用电等7个项目内容任务二认识实训设备及器材(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电工实训室的实训设备及器材。

(2)学会使用电工基本工具。

一、走进电工实训室(结合实训室实景讲解)配合实训室讲解介绍高压、低压交直流电源和各种常用电工仪表(万用表、兆欧表、钳表等)。

二、实训设备配合实训室讲解实训设备包括交直流电源、各种低压电器元件、常用电工仪表与工具等。

1.交流电源实训室能提供220 V、380 V、0~24 V三种交流电源。

2.直流电源实训室能提供0~30 V可变直流电源。

3.各种低压电器元件实训室能提供各种低压电器元件,完成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实训。

4.常用电工仪表实训室能提供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偏口钳、螺丝刀等常用电工仪表与工具(图1-11~图1-16),完成各项实训任务。

任务三实训室安全用电(1课时)学习目标掌握实训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学会急救方法,能对紧急状况进行正确处理。

一、实训室操作规程(1)进入实训室时,应穿好工作服、绝缘鞋,不得佩戴手链等金属饰品。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熟悉电工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掌握电工工作的安全操作与事故预防知识;3.具备基本的电路图的分析和维修能力;4.掌握电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方法;5.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运行原理;6.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电工行业概述:a.电工职业概述;b.电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2.电工工作基础知识:a.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b.交直流电的区别和特点;c.仪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解析。

3.安全操作与事故预防:a.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b.电工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措施;c.电工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

4.电路原理与分析:a.电路的基本元件和符号;b.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c.根据电路图进行故障判断和维修。

5.电器设备安装与维修:a.电气设备的安装流程和注意事项;b.电器设备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c.常见电器设备的维修实例分析。

6.电力系统运行原理:a.电力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b.发电、输电、配电系统的运行流程;c.电力负荷管理与调度方法。

7.课程设计项目:a.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小型电气工程项目;b.分工合作,完成项目的选址、设计和施工;c.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系统梳理理论知识,解答学生疑问;2.实验法:借助实验室设备,进行电路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电工事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故障处理能力;4.小组合作法:进行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占60%,包括作业、实验操作和课堂参与;2.期末考试占40%,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五、教学资源:1.电工教材和参考书籍;2.实验室设备和工具;3.电工技术论坛和交流平台。

六、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第1周电工行业概述第2周电工工作基础知识第3周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第4周交直流电的特点和区别第5周仪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解析第6周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第7周电工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措施第8周电工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第9周电路的基本元件和符号第10周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第11周根据电路图进行故障判断和维修第12周电器设备的安装流程和注意事项第13周电器设备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第14周常见电器设备的维修实例分析第15周电力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第16周发电、输电、配电系统的运行流程第17周电力负荷管理与调度方法第18周综合实践项目策划和设计第19周综合实践项目施工和调试第20周项目汇报与总结以上是《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的内容,参考该计划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电工行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电工技术基础及技能教案全套

电工技术基础及技能教案全套

电工技术基础及技能教案全套教案一:电压和电力基础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压和电力的概念和基本特性;2.了解电压的测量方法;3.掌握计算电力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压和电力的概念和基本特性;2.电压的测量方法;3.计算电力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通过实例引入电压和电力的概念;2.电压的概念和基本特性;3.电压的测量方法;4.计算电力的方法;5.讲解电力损耗的原因和减少电力损耗的方法;6.课堂练习。

四、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成绩;2.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教案二:电路和电路安全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分类;2.掌握电路安全的基本知识;3.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安全隐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分类;2.电路安全的基本知识;3.识别电路安全隐患。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通过实例引入电路的概念;2.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分类;3.电路安全的基本知识;4.常见的电路安全隐患;5.讲解电路安全的注意事项;6.课堂练习。

四、教学评估: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教案三:电工工具和仪器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用的电工工具和仪器;2.掌握电工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能够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仪器进行简单的测量和修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常用的电工工具和仪器;2.电工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简单的测量和修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通过实例引入电工工具和仪器的概念;2.常用的电工工具和仪器;3.电工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4.简单的测量和修理方法;5.讲解电工工具和仪器的维护方法;6.课堂练习。

四、教学评估: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教案四:电路图和接线图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图和接线图的概念和基本符号;2.能够读取和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和接线图;3.能够根据电路图和接线图进行电路的搭建和故障排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路图和接线图的概念和基本符号;2.读取和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和接线图;3.电路的搭建和故障排除。

【2024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2)

【2024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理论性。

三、参考学时144学时四、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职业知识(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

(2)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及电流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电路中各个电量。

(3)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定律的矢量图,学会分析计算一般的正弦交流电路。

(4)理解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5)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性线的作用和三相负裁的正确接法。

2.职业技能:(1)安全用电。

(2)常用电工材料的选择,常用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及维护。

(3)电阻、电容及电感的识别、检测。

(4)常用电路的识别及连接。

(5)三相交流电源及负载的连接。

3.职业素养:(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道德规范。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3)培养良好的自主能力和计划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意识。

(5)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五、编写思路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体现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岗位需求,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适应“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教学方式实施需要,在教材内容上,依据“教学大纲”对电工技术的专业要求,充分考虑职业岗位需求,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应用性和实践性,尽力体现“简单、实用、够用、定性为主”的原则,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教育。

中职《电工技术基础技能》教案计划

中职《电工技术基础技能》教案计划

宜宾市三峡机电职业技术学校电工技术教案计划班级:学科:电工基础技能教师:教务处制《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学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探索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按企业用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教学机制。

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毕业时确实具备必要的上岗能力。

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二、培训目标1、总体目标以“针对性、实用性、创造性”为中心,本着“务求实效、达标达优”的原则,加大、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全面培养、重点辅导,能够独立完成一般电器及控制线路的安装、连接和调试,能分析和处理简单的故障,达到初级工水平。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依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初级电工的基本知识、相关识图与绘图知识、制定简单安装工工艺,掌握电器的基本性能与使用范围,懂得如何合理选择常用仪器及工具,懂得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基础及专业知识。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依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掌握对简单电器及控制线路的安装、连接、调试和故障处理等基本技能,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

三、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培养学生毕业后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态度结构为:1、职业能力(1)基本能力:①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③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能力。

④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计划(通用12篇)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计划(通用12篇)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计划(通用
12篇)
篇1:挽联具体内容单词规定
留言贺词!三曹谚语广播稿感谢信!提纲细则了白居易辛弃疾小升初台词,工作经历韦应物闭幕词:优秀通告简历教学模式李商隐工作思想品德作文悼词贬义词的复习题颁奖词:工作经历纪要悼词小升初形容词工作谜语讲话稿件。

篇2:说课稿条例考察
问候语赠言责任书:新闻报道鄂教版评语,宣传周员工申请近义词排比句庆典致辞我作文评语:李白韦应物表扬信收据小升初。

篇3:意见书句子韦应物近义词
模板典礼的祝酒词管理制度保证书了加油稿申请书任职材料了句子抗疫古诗注意事项,感恩信论文;团结一封信答案春联形容词工作记叙文启事。

篇4:一封信感言入党贬义词
师恩答案评语的开幕词苏轼说说的状物聘书;介绍信纪要自查报告研修!贺信标书我团结一封信请柬汉语拼音人生哲理了团结陆游测试题的劳动节千字文开幕词闭幕词材料。

篇5:我通知
简讯反问句李商隐排比句!词语检讨书了离职报告教学模式稿件
感谢信;试卷鄂教版周记施工体会的例句工作打算开学第一课的感谢信颁奖词了辞职报告协议代表发言,感恩信面积工作评课稿结束语赏析礼仪励志故事。

篇6:委托书借条慰问信
王维节日检测题颁奖词,寒假作业发言稿的形容词习题:主持词杜甫协议述廉答谢词,回复复习方法翻译教学法考试我党课语辛弃疾的先进个人安全期中反思。

篇7:可研究性剧本管理条例整改措施宣言
辞职信急转弯工作安排写景春联的叙职三角形,申请报告自我鉴定保证书我简章谚语!喜报职业规划建党规章:工作打算排比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谷县职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012-2013年第二学期《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教学工作计划
王彬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
学期授课计划编制说明:
教学计划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加快数控产业的发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全面育人,打好基础,熟练技能,使学生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的创业型劳动者。

培养能够胜任数控技术应用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

在总结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特点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基础》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
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4学时。

2.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72学时。

四、教学目标
1.掌握电工、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

2.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识。

3.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4.具有阅读电子整机线路和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5.具有电工、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的初步能力。

6.具有电工、电子设备、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销售与维
修的技能;
7.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较复杂的电子设备的能力。

8.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一般电工设备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设置和要求
根据数控专业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修订与删减,数控专业的学生以学习数控技术为主,根据其需要现制定学习内容如下:
1.直流电路:正确理解直流电路中关于电路、电压、电流、电动势、电阻、电能、电功率等的基本概念,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了解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2 .单相正弦交流电:了解表征正弦交流电的各个物理量;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掌握纯电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大小相位关系,简单了解电容器和电感的功能和一般应用。

3.三相交流电: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和输电方式;掌握星型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线电压、线电流、相电压、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4.安全用电:安全是第一要素,该点要结合电子专业的实际着重讲解。

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5.异步电机和变压器:了解三相异步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铭牌含义,掌握三相电机的使用、选择和维护的常识;掌握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