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机构设计基础

合集下载

SSQ FA工业自动化设备设计基础

SSQ FA工业自动化设备设计基础

Automation that transformsFA工业自动化设备设计基础2022-MAY-1学习的本质–库博经验学习圈经验学习的起点非经验学习的起点大部分我们所谓的经验都只是具体经验,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不全面的!所以作为工程师来说,更不应该只依赖于具体经验,只有不停的循环,才能积累经验,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工作。

理论实践1.绪论–设备的结构与分类2.设备整体设计的思路和方法2.1 设备设计的一般过程2.2 生产线的布局方式2.3 工位设计的一般步骤2.4 一些模块的实现方法2.5 FMEA –故障模式及失效分析3 自动化部件机构设计基础3.1 零件的工艺性3.2 气动部件设计4 常见的术语 4.1 CYCLE TIME4.2 TA –TECHNICAL AVAILABILITY 技术可用性4.3 OEE –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 设备综合效率4.4 CPK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过程能力指数4.5 CMK –MACHINE CAPABILITY INDEX 临界机器能力指数目录1 绪论工厂自动化(Factory Automation,简称FA),指自动完成产品制造的全部或部分加工过程。

这里提到的自动化设备主要是大量使用了现代自动化元器件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各类设备,与传统的纯机械结构组成的设备有一定的区别。

但是,作为工程师,不能盲目的崇拜自动化元器件及现代控制技术的能力,要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机械结构仍然是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机械结构设计具有非常明显的简洁、高效的优点。

在设备设计过程中,只有合理地运用组合机械机构、现代自动化元器件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才能设计出色的自动化设备。

由于机械结构学在18世纪就已经发展成熟,所以推荐大家要对大学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进行复习,要将其作为桌子上的常用书。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是一切设备设计的理论基础,不能忽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考试大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考试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适用:20xx年金陵科技学院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考试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考试科目:专业课一、机械设计概述1、考试内容机器的组成及特征;机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主要内容;2、考试要求掌握机器的组成及特征;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主要内容;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考试内容有关机构组成中的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及机构等概念;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和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2.考试要求(1)掌握组成机构的零件、构件、运动副及机构的基本概念和联系。

掌握运动副的常用类型及特点;(2)熟练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能够将实际机构或机构的结构图绘制成机构运动简图;能看懂各种复杂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掌握常用机构构件和运动副的符号及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3)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的意义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并正确识别出机构中存在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三、平面连杆机构1.考试内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及其演化;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四杆机构的设计。

2.考试要求(1)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特点及其演化方法;(2)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急回运动、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等基本概念;掌握连杆机构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及计算方法;掌握极位夹角与行程速比系数的关系式;掌握死点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及死点位置在机构中的应用;(3)熟练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灵活运用并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4)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征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掌握按给定行程速比系数、给定连杆位置、给定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的方法;四、凸轮机构1、考试内容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与加工方法;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2、考试要求(1)了解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2)了解按给定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曲线;五、间歇运动机构1、考试内容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作用;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作用。

自动化设备机械技术标准

自动化设备机械技术标准

自动化设备机械技术标准(试行)为了在尔后设备前期治理进程中,增强非标设备的质量操纵工作,改善设备初期状态,确保设备在生产服役进程中有良好的开动率,特制定本标准。

希望参与前期治理的技术人员参照执行,使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周密。

一、技术要求(一)、结构要求1.机械机构设计需符合人机工程学,方便人员操作与维修;2.机械结构设计需通过计算,达到正常利用的强度要求,并在平安余量之内;3.机械结构设计需依照我方具体要求,对关键点进行FEMA分析和验证;4.机械结构整体设计需考虑经济、环保、平安的原那么。

(二)、材料要求1.结构件、面板类钢材要求Q235,传动件、一样零部件材料要求45#、需热处置部件材料要求20-40Cr或指定其他材料,各类型材必需是国标型材,特殊要求依照设备设计需求具体提出来;2.所有材料必需有相应的合格证或符合质量要求的查验证书;3.关于特殊部件的材料,需同时提供检测报告,报告内容要紧涉及:成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

(三)、钢构表面要求1.钢结构件表面需经喷砂处置,除锈品级;假设手工进行表面处置,需介于St2与St3之间。

2.喷砂后需喷涂底漆为红丹防锈漆一遍,面漆为醇酸调和漆两遍,总干膜厚度为125μm;附着力达到ISO品级1级或ASTM品级4B级;3.结构件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变形、划伤、撞伤、凹槽、凸现、缺失、分层等缺点。

(四)、焊接要求1.所有焊接都需有相应的焊接标准和标准,并进行焊接工艺验证;2.现场焊接时,需知足焊接标准的要求;3.焊缝表面不能有裂纹、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虚焊、形状缺点及上述之外的其他缺点;4.主梁受拉区的翼缘板、腹板的对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超声波探伤不低于11345中的I级,并提供报告的复印件。

(五)、传动要求1.传动设计需考虑传动效率最优化;2.传动机构要求简单合理,以最少的环节实现功能;3.传动设计需考虑现场噪音操纵,尽一切可能降低噪音的产生;4.变速箱(SIEMENS或SEW)、电机(SIEMENS或SEW变频电机)、轴承(SKF或NSK)等部件要求指定厂家或品牌;5.变频电机采用的范围:风机、需调速的传动机构、需要和传动机构配合的传动系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主要课程在高中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工程经济,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微机电系统与制造,设备故障诊断、机电驱动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数控技术、金属材料。

基础课从应职岗位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适宜的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应是教法改革和内容选择,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恰当地分配每一次课的时间,确定自学讨论、讲授、实验与练习所占的时间比例。

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为续课程打下基础。

利用第二课堂活动。

以形势报告、文艺汇演、音乐、美术欣赏及心理健康咨询等提高学生素养;结合“两操一课”与体育竞赛增强学生体质;开展英语知识竞赛、演出与口才训练、书法、绘画、微机强化等培训班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推销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1.两课本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知识、思想品德修养。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论述;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普遍关心的形势、政策、人生、理想、道德、民主、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理想和人生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做一个合格的高职生打下基础。

化工自动化基础

化工自动化基础

第一节 化工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3.2、检测元件及变送器:它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监测的 工艺变量的变化转换成特定信号(电信号), 为自动控制系统提供控制的依据。
3.3、调节器:它把检测元件与变送器送来 的信号与工艺上需要保持的设定值信号进行 比较得出偏差,根据偏差的正负、大小及变 化趋势,按预先设计好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 后,输出相应的控制作用给执行机构。
第一节 化工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3.4、执行器:它接受调节器送来的信号, 相应地改变操纵变量,克服扰动的影响, 实现控制要求。在化工生产中最常用的执 行机构是气动薄膜调节器。
第二节 调节器及基本调节规律
调节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将生产过程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设定值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根据偏差的正负、 大小和变化趋势,按照一定的运算规律输 出控制信号,送往执行器,实现对生产过 程的自动控制。
第一节 化工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3、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 分是起控制作用的全套自动化装置,它主要 包括检测元件及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 另一部分是自动化装置控制下的被控过程。 3.1、被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中,工艺变 量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设备或机器称被控 过程。化工生产中的各类塔器、反应器、泵、 压缩机以及各种容器、储槽(罐),甚至一 段输送流体的管道都可以是被控过程。
第五节 复杂控制系统
第五节 复杂控制系统
第五节 复杂控制系统
3、比值控制系统
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物料量保持一定比值 关系以达到某种控制要求的控制系统,称 为比值控制系统。
第五节 复杂控制系统
第五节 复杂控制系统
4、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是改善和克服反馈控制不及时 的另一种控制方法。它是利用补偿原理, 采用开环结构,按扰动作用的大小进行控 制。

第二章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设计基础

第二章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设计基础
相邻关节轴线垂直或水平
水平多关节机器人( SCARA )
l 结构特点 - 作业空间与占地面积比很大, 使用起来方便; - 沿升降方向刚性好,尤其适合 平面装配作业
SCARA-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
1978年由日本山梨大学牧野洋 教授首先提出
并联机器人 模拟器
定姿态达到的点所构成的体积空间。记作Wp (P)。
➢ 次工作空间:总工作空间中去掉灵活工作空间所余下的部分。记作Ws
(P)。
工作空间
工作空间的两个基本问题: 1、给出某一结构形式和结构参数的操作机以及关节变量的变化范围,求 工作空间。称为工作空间分析或工作空间正问题。 2、给出某一限定的工作空间,求操作机的结构形式、参数和关节变量的 变化范围。称工作空间的综合或工作空间逆问题。
等,医疗外科… 微动机构和微型机构:显微外科、细胞操作、误差补偿器. 加工设备:虚拟轴机床,很容易获得6轴联动,前两年研究
的较多,近年来,大家发现虚拟机床很难获得高的加工精 度,如天津大学的黄田教授等人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发现很 难超过20μ .
娱乐:《真实的谎言》中的拍摄施瓦辛格驾驶鹞式飞机,就 是在一个stewart平台上进行的.
主要内容
工业机器人常见构型 机器人基本概念与关键参数 机器人的运动学 机器人工作空间与轨迹规划 机器人静力学与动力学 机器人关键功能部件 机器人元器件与传动方式 机器人典型结构与运动 机器人设计与分析 机器人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
机器人组成
机器人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从控制观点来看,机器人系统 可以分成四大部分:机器人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控制系统、感知反馈系统。
9. 示教再现:具有记忆再现功能的机器人。操作者预先进行逐步示教,机器人记 忆有关作业程序、位置及其他信息,然后按照再现指令,逐条取出解读,在一 定精度范围内重复被示教的程序,完成工作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第4章

机械设计基础第4章

第四章凸轮机构在各种机器中,尤其是自动化机器中,为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要求,常采用凸轮机构,其设计比较简便。

只要将凸轮的轮廓曲线按照从动件的运规律设计出来,从动件就能较准确的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

本章将着重研究盘状凸轮轮廓曲线绘制的基本方法和凸轮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

凸轮通常作等速转动,但也有作往复摆动或移动的。

从动件是被凸轮直接推动的构件。

凸轮机构就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主要构件所组成的高副机构。

图4-1所示为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

当具有一定曲线轮廓的凸轮1以等角速度回转时,它的轮廓迫使从动作2(阀杆)按内燃机工作循环的要求启闭阀门。

图4-2为自动机床上控制刀架运动的凸轮机构。

当圆柱凸轮1回转时,凸轮凹槽侧面迫使杆2运动,以驱动刀架运动。

凹槽的形状将决定刀架的运动规律。

内燃机,配气机构凸轮一般作连续等速转动,从动件可作连续或间歇的往复运动或摆动。

凸轮机构广泛用于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机械中作为控制机构。

但凸轮轮廓与从动件间为点、线接触而易磨损,所以不宜承受重载或冲击载荷。

凸轮机构的特点1)优点: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且机构简单紧凑。

2)缺点:凸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所以凸轮机构多用在传力不大的场合。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凸轮机构的类型很多,通常按凸轮和从动件的形状、运动形式分类。

⒈按凸轮的形状分类(1)盘形凸轮它是凸轮的最基本型式。

这种凸轮是一个绕固定轴转动并且具有变化半径的盘形零件,如图4-1。

(2)移动凸轮当盘形凸轮的回转中心趋于无穷远时,凸轮相对机架作直线运动,这种凸轮称为移动凸轮。

在以上两种凸轮机构中,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均为平面运动,故又统称为平面凸轮机构。

(3)圆柱凸轮(圆柱凸轮是一个在圆柱面上开有曲线凹槽,或是在圆柱端面上作出曲线轮廓的构件,它可看作是将移动凸轮卷于圆柱体上形成的。

化工仪表自动化基础知识

化工仪表自动化基础知识

④节流装置应正确安装。
⑤接至差压变送器的差压应该与节流装置前后差压相一致,这就需要正确安装 压信号管路。(如后面图示)
(2)靶式流量计F≈K*Q
(3)转子流量计
转子流量计示意图
靶式流量计示意图
(4)涡轮流量计
(5)电磁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工作原理图
涡轮流量计示意图
(6)旋涡流量计q=f/k (7)超声波流量计∆t≈2Lv/c2
电容式压力传感 器示意图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DTC二O .流量检测及仪表
分类 1、速度式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转子式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涡轮流量计、堰 式流量计) 2、容量式流量计(椭圆齿轮流量计(罗茨)、活塞式流量计) 3、质量流量计 4、热导式流量计
(1)、速度式流量计 (1)节流装置—包括孔板、喷嘴和文丘管 Q=K*Sqr(∆P)
过程参数仪表位号的字母代号如下:
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P Q R S T U V W
第一位字母 被测变量或初始变量
分析 喷嘴火焰 电导率 密度或重度 电压(电动势) 流量 尺度(尺寸) 手动 电流 功率 时间或时间程序 物位 水份或湿度 浓度 压力或真空 数量或件数 放射性 速度或频率 温度 多变量 拈度 重量或力
2、常用压力检测仪表
(1)弹性式压力表
①膜片
②波纹管波纹管
③弹簧管弹簧管
平薄膜 波纹膜 波纹管 单圈弹簧管 多圈弹簧管
(2)压力传感器
①应变片式压力传感 器 ②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③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④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⑤集成式压力传感器
箔式应变片
弹簧管压力表
压阻式集成传感器 检测元件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具精度控制
❖ 确保产品精度的先决条件,是要求治具本身的精度,通常治 具的精度一定要高于产品精度的10倍以上(理想值,即是治 具制作的容许公差是产品公差的十分之一,)除了治具的精 度以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1.组成治具的零件,材料及加工方式 ❖ 2.在工件定位为加紧作业中,与加工零件所接触的材料及
1.5倍要求) ❖ 4.出料方向:根据设计者的要求物料的排列方向 ❖ 5.是否需要加接直线振轨:根据物料的大小和设计者的需
求而订.(包括物料的体积,重量,与轨道的接触面积等) ❖ 6.出料轨道之接口要求:振动盘厂商加工的出料接口与设
计者设计的缺口是否可以吻合 ❖ 7.振动盘振动方向:振动盘出料方向分为逆向是正向 ❖ 8.是否需求满料检知 ❖ 9.是否需要横纵向可调.
❖ 2.供料:从储料器中将零件整列,分离,并送入待装配或待组 立位置之机能
❖ 3.组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装入或结合成一体称之 为组立,
❖ 4.停留:治具或工件不移动而暂时停止之状态 ❖ 5.整列:使零件的方向或方位一致化以便后工序作业 ❖ 6.分离:在流动的零件群中,将其中之一,或数个隔离 ❖ 7.裝配,裝入:将零件置入或插入治具或其他零件所定之位
❖ 2.根据生产量,短期或长期使用,单日生产量及工件流程等 使用条件,在简易式,单动式或自动式夹治具中做适当选择, 以符合生产线之需要.
❖ 3.根据治具使用时所使用的工作母机及组立机的种类,加 工顺序,使用泛用机或专用机等条件,来决定治具之安装, 治具生产前之准备,以及治具之管理方式
❖ 4.治具设计是否使作业线作业容易,以提高工作效率. ❖ 4.1.将零件装入或者取出治具时,是否容易作业?(这是自
自动化设备需要具备的要素
❖ 1.移载系统(移送,搬送,传动系统) ❖ 2.供料系统(或称为供给系统) ❖ 3.加工系统(或称为组立系统) ❖ 4.检查系统 ❖ 5.控制系统 ❖ 在自动组立作业中,称<移载>,<供料>及
<组立>为自动化的三要素
几种名词解释
❖ 1.移载:将工件或治具沿生产线移动或停留某一位置的机 能
多为90°
Z面摇动型
取放端在垂直面上摆动,从倾 斜的滑规中取出零件进行装
配作业
机械手特点
❖ 1.人类的手实际上是机富有使用弹性及适用性的 器具,拥有与手相同的适应性及弹性的机械手是 永远造不出来的
❖ 但是就动作之迅速,对重物夹持的能力,长时间 连续动作的能力,机械定位精度之再现性等特性 而言,机械手则比人手更胜一筹.
弹簧使用注意事项
自由高度
F
中径
F
D 倒角 H<D
同步带与同步带轮的选择
幾種刀具材料特性
钢的符号
工作硬度
磨损抵抗
SK3
56-65
B
SK5
56-65
B
SKD158-62ESK1158-60E
SKI2
57-60
D
SKH9
63-65
C
VEE SKD
60-62
A
组立系统设计与装配事例
表面处理应适当的考虑,(比如与零件直接接触的部分是否 可以使用较软的材料,或加缓冲等) ❖ 3.治具的构成与装配方式,必须要有适当的定位,使分解后 再装配,其精度不会改变. ❖ 4.如果有数台相同的治具,确保其精度相同(均在治具之设 计容许的公差范围内),不允许工件精度出现偏差是零件之 互换性不良 ❖ 另外 治具设计必须使工件装入与拆卸均容易完成 ❖ 治具装卸与机械或作业台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且精度再 现性极高
❖ 1.泛用性 ❖ 在一定的条件范围内,对形状与尺寸不同的工件,具有
如前所述基本必要条件之夹持功能,谓之手夹之泛用性. ❖ 2.手夹内有无工件之检出性能. ❖ 3.手夹内工件之姿势之检出性能 ❖ 4.具有控制手夹对工件夹持力的机能. ❖ 以上所述:进阶手夹中的必要条件之2,3项可以借助手夹
以外的检出装置进行.
取放装置
❖ 所谓取放装置,就是将待机位置的工件抓起, 然后将其运送至装入位置并装入对应的工 件中
❖ 取放装置主要使用在自动装配机或生产线 上,市场有标准件可以购买,
❖ 下面是根据取放端的运动轨迹分类举例
X-Z直线型
手夹
取放端之运动方向为 水平与垂直的合成运

工件
Z-θ摇动型
运动曲线
取放端在水平面上摆动, 同时也在垂直方向上做 升降运动,摆动的角度
振动盘使用中的重要性
❖ 1.零件供给之自动化,在自动组立中是极为关键,它的成 功与否对稼动率,不良率有极大的影响,自动化碰到的问 题,可以说80%是零件供给方面的问题.
❖ 2.我们公司使用的振动盘:我们公司使用的振动盘全部 为电磁振动式,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对散乱零件容易使 用.可以利用送料盘之振动是出口部位可以设置整列选 向之功能.
产品在组装治具中的定位
❖ 1.平面定位(除了球体,椭圆的特殊形状的工 件之外,大部分加工件都有平面部分,此平面 可以作为定位基准,本身零件的平面尺寸公 差需要满足实际需要)
❖ 2.同心定位 ❖ 3.分度定位,可以使工件程某一角度定位 ❖ 4.混合定位
治具规划与设计时检验项目
❖ 1.治具加工时注意其功能,精度要求,材质,热处理,体积大 小,重量,毛边,及余料之程度
机械式振动盘
❖ 1.电磁式振动盘噪音较大,针对此问题,日本FIT开 发出回转式振料盘,商品名称DEXTER,其送料盘 内设倾斜只回转圆盘,借其回转之离心力将零件 送上回转的料轨.回转圆盘与料轨使用不同之马 达驱动,其马达转速依不同之零件供给速度可以 分别调整之.
❖ 2.与电磁振动式送料盘比较,其供给能力大,并且 噪音相对也小,但是其整列推送之技术层次较高, 也无法整列推送之工件.
❖ 在自动组立中,80%的动作是<插入>,<加盖>,及 <回转>等单纯组合,所以机械手不需要像人手那 样灵巧也可满足需要(如WD257/31R).
机械手设计之基本条件
❖ 1.工件之夹持与放开之机能 ❖ 2.对工件之约束功能 ❖ 机械手夹持工件时,机械手停留,移动及装入过程中,工件
之姿势不能受外力影响而变化.机械手必须具备充分之约 束力或具有拘束工件之形状. ❖ 3.工件位置精度之再现性 ❖ 其机械手设计,是工件与手夹之位置关系在一定精度内 具有再现的机能. ❖ 进阶手夹之必要条件
机械手分类
❖ 手夹根据夹持工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 夹爪型手夹,真空吸著型手夹与特殊手夹.
❖ 夹爪型手夹根据夹爪之开合方式,手夹之 运动轨迹及驱动力,驱动机构等,也可以做详 细分类.
❖ 依夹爪开闭之方分类:a,单开闭式,b,双开 闭式,c,混合开闭式
单开闭式手夹
气缸
固定基板

固定夹
工件
可动夹
双开闭式夹爪
我们所谓的标准化) ❖ 8.治具材料是否容易取得,能否使用库存品?可否在手工或
修改作业? ❖ 9.将治具装置于工作站之作业台上的定位与锁紧,是否可
以短时间内达成?(标准化) ❖ 10.治具相关之工件与工程名称(或代号,编号),是否刻写在
治具上(治具管理) ❖ 11.治具不使用时是否方便保管及搬运(机治具管理)
自动送料的几种方式
❖ 1.步进马达送料
❖ 1.1棘轮式拉料 ❖ 1.2步近进给式
❖ 2.振动盘自动供料式 ❖ 3.气缸移动进给式 ❖ 4.机械手加持给料式
气缸马达搬送物料设计要素
❖ 1.马达棘轮与料带定位孔配合公差. ❖ 2.配合马达移送之定位机构(定位与水平等) ❖ 3.拉料棘轮平行性 ❖ 气缸搬运注意事项 ❖ 1.物料的定位装置 ❖ 2.气缸行程注意事项(移送物料之定位性)
动化的第一步) ❖ 4.2.能否做单动式之治具设计,以单一动作完成定位,定心
与夹紧之技能. ❖ 4.3.治具加工时是否可以清楚的看到加工之状态(防止不
良品之发生)
治具规划与设计时检验项目
❖ 5.加工之工件是否容易变形或受伤 ❖ 6.治具的功能是否防止逆向零件装入?(防止不良发生,也
就是我们所说的防呆作用) ❖ 7.能否使治具使用标准零件,例如导柱导套,定位销等(就是
❖ 3.为了达到对工件整列选向的目的,需要根据工件之形 状上的差异做选向判别,并使出口只允许完成整列之工 件通过,在驱动工件的通过出口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不 可以发生堵塞的状况,.出口处将表面摩擦系数降低,对降 低堵塞发生的几率有很大助益.
❖ 4.振动盘内的零件与其一次加满,不如在零件减少至1/4 时才补充,此时移动效率最高,如果料盘中接近无零件时, 大部分之零件均在料规上,缺乏来自料盘低部的推升力 量,其移动速度会因此而下降.
弹簧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事项
在弹簧压缩圈数较多(弹簧自由高太大)中径较小,即弹簧 高度比=弹簧自由高度/弹簧中径较大时,外载荷达到一定 数值,会使弹簧发生侧向弯曲而丧失稳定性,如果弹簧的使 用超出其高径比时,可以采用导套导柱限位的方式(如下例)
a,注意弹簧使用位移量.
b,弹簧负载 弹簧负载=弹簧常数×位移量
❖ 13.工件:加工或组立作业之对象,可以将之组成组立品
❖ 14.作业周期:对一组立或加工而言,所需要作业时间称为 周期
❖ 15.节奏时间:在一个完整的加工或组立作业中,每一单独 子作业之作业时间
❖ 16.子作业:从整列,供料,移载,装配或加工至移出等,都属于 子作业的例子.
振动盘技术参数要求
❖ 1.出料高度:就是振动盘底部至出料借口处的高度 ❖ 2.是否需要可调:(简略) ❖ 3.出料速度(单位时间内出料的数量,基本上可按照需求的
置中 ❖ 8.分割分度作业(间歇移送):在移载作业中,使部品能以一
定之角度,时间或距离相间隔.
❖ 9.组立治具:为进行组立作业,用以承载并固定工件之治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