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沈丹客运专线TJ-1标段桥面防护层施工。
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学习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审核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熟悉防水层(包括:底涂、修补腻子、聚脲、聚氨酯)的施工工艺及相关材料性能,编制材料计划。
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培训。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整理、统计。
配齐生活、办公、试验检测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配齐施工用各种机具,满足施工所需。
3 技术要求3.1技术标准1、混凝土桥面质量应满足《高速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桥面质量验收管理实施细则》及设计要求。
桥面基层(包括防护墙根部)应平整、清洁,不得有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碴、浮土、脱模剂和油污,宜干燥;表面强度达到规定要求。
2、满足《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及设计要求。
3、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117号)及设计要求。
4、京沈公司相关技术要求。
3.2 施工材料所有防水层材料严格按设计材料进场,收集好材料生产合格证、检验单等相关证书,并做好施工材料进场及检验相关试验报检工作。
底涂、喷涂聚脲防水涂料、脂肪族聚氨酯面层等构成喷涂聚脲防水层的原材料应具有相容性,每批材料使用前应进行相容性试验并留样封存,实际选用的原材料均应与检验时采用的原材料一致。
1、底涂“雨虹”牌PUP-262单组分湿气固化聚氨酯底涂是由改性异氰酸酯与端羟基聚醚反应生产的预聚体、稀释剂和特种助剂等组分制成的封闭底涂。
产品对潮湿基面(但不能有明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产品粘度低,渗透性好,可有效封闭混凝土基层的水分、气孔以及修正基层表面微小缺陷,与基层以及聚脲防水层粘结力强,固化时间短。
产品性能指标符合Q/SY YHF 037-2009《喷涂聚脲防水层基面处理底涂》。
哈大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施工

1 工 程 概 况
我公 司 承建 _ r巾铁 一局 哈大 客运 专 线项 目第 四
项 目管段 ( K16 13 D 1 + 1 ) D 0 + l ~ K1 8 6 1 混凝 土 桥梁 桥 面
1 c O细 石 混 凝 土 ;一 卷材 防 水 层 ( . )3 改性 沥 青 基 层 处 理 一 4 2 45厚 ;一
具 体铺 贴 时 ,将 卷材就 位 于基准 控制线 起始 端 , 将 端 头 卷材 放 出 1 1 右 , 整好 平 直 方 位 , 不 .I左 5I 调 在 挪 动卷 材方 位 的前 提下 , 工人 持液 化气 焊枪对 着卷 材 待 贴面 与基 面横 向来 回加热 ,待卷 材 沥青接 近流 淌 、 呈 黑亮 时 , 卷材 覆 盖 于对应 基 面 , 即理顺 卷 材并 将 随
现象 应补 刷 。 33 高 聚物 改性 沥青 防水卷 材施 工 . 在基 层 处理 剂 干燥 后 ,方 可进 行 防水 卷 材 的施 工 , 天或 潮湿基 层上 不可铺 设 卷材 。卷材应 平行 轨 雨
断裂伸长率
碱处理 ≥4 0 5
酸 处 理
无 处 理
2 0 《 氨酯 防 03 聚 水涂料》
≥8 O
≥4 0 5 ≥4 0 5
试 验 方 法
处 理 剂 , 求 不 漏涂 、 露底 、 堆 积 , 量在 04k/ 要 不 不 用 . g
II T。
。
3 3 m倒 角处 应仔 细涂刷 。 0mm ̄ 0m 基层处 理剂 未
GBr 1 2O /1 9 5 一 I
干 前禁 止水 冲 、 淋 、 踏 , 雨 踩 干后 应 防止 划 破 , 破损 有
一
2 0 5 0
j
杭长客专混凝土桥面薄涂型聚氨酯防水层技术条件.doc

客专混凝土桥面薄涂型聚氨酯防水层技术条件前言本技术条件是为满足杭长客专混凝土桥梁桥面防水技术要求、实现质量一流的目标而进行编制的。
本技术条件在编制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了青藏铁路混凝土梁耐久性防护、哈大客专轨道板封边等工程的成功经验,结合了“高速铁路桥面聚氨酯防水体系及聚脲防水层病害整治技术研究”的试验研究成果,参考了《薄涂型改性聚氨酯桥面防水层施工及病害修补作业标准(上铁工[2013]419号)》及其它国内外混凝土桥面防水及防护相关标准,充分体现了杭长客运专线的技术特点和质量要求。
本技术条件具有以下特点:1.规定了各材料的技术指标和检验方法;2.统一了工程施工工艺;3.提出了对参加杭长客专混凝土桥面防水施工的各方人员进行上岗培训的要求。
本要求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防水层方案、防水层材料技术要求、施工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质量验收、施工管理、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质保期等。
在执行本技术条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技术条件由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有限责任公司,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有限责任公司,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本技术条件主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祝和权、杜存山、邵丕彦、李海燕、刘鑫、王涛、魏曌、李洪刚、贾恒琼、吴绍亮、刘子科、董宏伟。
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杭长客专混凝土桥面薄涂型聚氨酯防水层的防水材料要求、基面清理、接缝处理及防水层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检验规则、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等。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杭长客专混凝土桥面薄涂型聚氨酯防水层。
杭长客专混凝土桥面薄涂型聚氨酯防水层的施工,除符合本技术条件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客运专线铁路桥面新型防水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2019年文档

客运专线铁路桥面新型防水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一、工程概况新建武汉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是“十一五”开局建设的国家重点项目,武广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
它北起武汉枢纽南端乌龙泉,南至广州枢纽北端花都,线路全长约874.406km。
我公司施工段DK1354+126.32~DK1365+987,全长6.5km。
其中桥梁3座,防水层面积11010.48平方米。
本文通过在武广客专桥面防水层施工过程中,针对32m双线简支箱梁桥面较宽并设双面排水坡的特点,根据卷材和防水涂料的性能,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防水层施工技术。
二、防水层施工技术武广客运专线桥面防水主要采用了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见图1桥梁防水结构图),两侧防撞墙之内采用沥青基层处理剂粘贴层,上覆卷材,两侧防撞墙之外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
图1桥梁防水结构图(一)施工准备1.基层面的处理(1)基层面的验收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基层面进行验收,确保基层面平整、均匀一致,其平整度用1m直尺检查,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不大于3mm,并且基层面应坚实、干燥清洁、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凹凸不平等现象。
(2)基层面瑕疵的处理桥面基层的表面状况直接影响防水层的施工质量,由于前期梁体施工基层处理较差,因此,基层验收时必须对基层表面的瑕疵进行处理,保证能与防水层有效粘结,确保桥梁的耐久性。
其基层面瑕疵处理方法见表1:表1基层面瑕疵的处理方法2.材料的选择根据武广客专桥梁大跨桥面的特点以及材料的技术要求,材料选择如下:无咋桥面防撞墙内采用“雨虹”RWB-801铁路桥涵专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此卷材是专门为铁路混凝土桥涵防水层研究设计的。
他是以特殊加工的长纤聚酯无纺布为胎基,特殊配方制成的高聚物改性沥青做浸渍和涂盖材料,两面覆以细砂隔离材料所制成的一种超高性能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其规格选定为厚度3.5mm,幅宽1000mm;卷材下采用“雨虹”BPR-203铁路桥专用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此处理剂由优质石油沥青、多种高分子材料复合改性剂和溶剂配制而成,用于基层表面粘结处理;电缆槽内和混凝土保护层的防水封边采用“禹红”双组分高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
客运专线铁路标准规范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充填式垫板暂行技术条件
2008.6.19
科技基〔2008〕74号
80
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
2008.6.19
科技基〔2008〕74号
81
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
2008.6.19
科技基〔2008〕74号
2008.9
铁建设〔2008〕105号
105
铁路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法技术指南
2007.7.11
铁建设〔2008〕106号
106
客运专线铁路信号工程室外设备安装规程
TB10216-2009
2009.6.1
107
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
CECS 28∶90
108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认定办法/铁路信息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细则
69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005.9.1
铁建设[2005]160号
70
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006.9.5
铁建设[2006]167号
71
客运专线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007.11.13
铁建设〔2007〕213号
72
客运专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
32
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
TB10004-98
1999.1.1
铁建函[1998]253号
33
铁路车辆设备设计规范
TB10005-98
1999.1.1
铁建函[1998]253号
34
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
TB10011-98
客专混凝土桥面薄涂型聚氨酯防水层

客专混凝土桥面薄涂型聚氨酯防水层技术条件目次前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 (3)4 防水层方案 (4)5 防水层材料技术要求 (5)6 施工技术要求 (7)7 试验方法 (8)8 检验规则 (9)9 验收 (10)10 施工管理、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11)11 质保期 (11)前言本技术条件是为满足杭长客专混凝土桥梁桥面防水技术要求、实现质量一流的目标而进行编制的。
本技术条件在编制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了青藏铁路混凝土梁耐久性防护、哈大客专轨道板封边等工程的成功经验,结合了“高速铁路桥面聚氨酯防水体系及聚脲防水层病害整治技术研究”的试验研究成果,参考了《薄涂型改性聚氨酯桥面防水层施工及病害修补作业标准(上铁工[2013]419号)》及其它国内外混凝土桥面防水及防护相关标准,充分体现了杭长客运专线的技术特点和质量要求。
本技术条件具有以下特点:1.规定了各材料的技术指标和检验方法;2.统一了工程施工工艺;3.提出了对参加杭长客专混凝土桥面防水施工的各方人员进行上岗培训的要求。
本要求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防水层方案、防水层材料技术要求、施工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质量验收、施工管理、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质保期等。
在执行本技术条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技术条件由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有限责任公司,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有限责任公司,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本技术条件主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祝和权、杜存山、邵丕彦、李海燕、刘鑫、王涛、魏曌、李洪刚、贾恒琼、吴绍亮、刘子科、董宏伟。
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杭长客专混凝土桥面薄涂型聚氨酯防水层的防水材料要求、基面清理、接缝处理及防水层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检验规则、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等。
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 暂行技术条件二○○九年十月目 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名词和术语 (2)4. 材料 (3)5. 喷涂聚脲防水层施工 (8)6. 质量检查 (12)7. 修补 (15)8. 包装、储存、运输 (16)9. 其它 (16)10. 保修期 (16)附录1: 基层处理推荐工艺、施工、验收标准 (17)附录2: 喷涂设施 (20)附录3: 便携式附着力试验仪、超声波测厚仪介绍 (21)附录4: 原材料的检验 (22)附录5: 露点温度对照表 (23)编制说明 (24)前 言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防水层是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既有桥梁由于桥面防水失效造成桥面板渗水、钢筋锈蚀的事例很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条件是根据客运专线对桥梁结构耐久性的要求、无砟轨道桥梁构造特点以及喷涂聚脲防水层的使用经验,并依据该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而制定。
本技术条件编制中参考既有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路聚脲防水层的技术条件和使用情况,结合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特点,在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的编制基础上,对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桥梁采用聚脲喷涂型防水层时,在原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检查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青岛理工大学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邓运清 崔冬芳 马林 徐升桥 黄微波 王庆波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技司负责解释。
1.范围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客运专线铁路混凝土桥防护墙以内的桥面,规定了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及成膜后的主要技术指标、基层处理要求、喷涂设备要求、施工关键工艺要求、质量及验收要求、搭接施工要求、维修要求以及保修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设计规范、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条件的条文。
在本技术条件颁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高速铁路桥面防水层施工工艺

桥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措施1、编制依据1)桥面防水体系铺装及构造图(图号:石郑桥通-14 )。
2)《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函[2009] 117 号)。
3)《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科技基[2007] 56 号)。
4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
2、工程概况电缆槽竖墙、防护墙施工完毕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层和保护层施工。
防护墙内侧桥面防水层采用喷涂(纯)聚脲防水涂料(裸漏部位再喷涂脂肪族聚氨酯面层),防护墙外侧桥面防水层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C40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保护层。
防护墙内侧:轨道板底座下采用喷涂厚度》2.0mm(纯)聚脲防水涂料;底座板以外采用喷涂厚度》1.8m m(纯)聚脲防水涂料+> 0.2mm脂肪族聚氨酯面层。
防护墙外侧:采用厚度》2.0mn聚氨酯防水涂料+C40千维混凝土保护层。
3、工艺流程聚脲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4、防水层施工作业内容1)防护墙内侧防水层施工(1)基层表面处理混凝土桥面板至少应有7 天养护期,基面应彻底清除油脂、灰尘、污物、脱模剂、浮浆和松散的表层(应采用机械打磨或机械抛丸处理)等,喷涂聚脲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确保基面洁净、干燥、平整。
预留后浇混凝土等部位进行密封处理。
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包括防护墙根部)应平整、清洁、干燥火无明水,不得有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渣、浮土、脱模剂和油污。
桥面基层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轨道底座板下3mm /4m梁端1.45m范围内2mm /1m。
当基层表面出现缺陷需要修补时,应采用强度不低于基层强度的腻子膏或砂浆修补。
(2)底涂施工底涂施工一般情况采用滚涂或喷涂工艺,以提高工效、保证质量、减少损耗;对表面缺陷多的部位辅以刷涂施工,使基层处理剂深入底材孔隙,容易到达拐角和空隙的部位,提高(纯)聚脲弹性防水涂料与混凝土底材的附着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二00七年九月科技基函[2007] 56号关于印发《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稿)》的通知科技基函[2007] 56号现印发《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稿)》,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主编单位铁科院另发单行本)。
2005年8月12日发布的《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科技基函[2005]101)同时废止。
铁道部科学技术司二00七年四月十一日前言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防水层是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技术手段。
既有桥梁由于桥面防水失效造成桥面板渗水、钢筋锈蚀的事例很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次技术条件修订是根据客运专线对桥梁结构耐久性的要求、桥梁构造特点以及已有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的铺设、使用经验,参考国外高速铁路桥梁防水层的应用情况、并依据该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而制定的。
本技术条件修订版与《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函[2005] 101号)相比,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修改和补充:●修改了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的长度规格;●增加了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的储存有效期;●修改了无卷材的涂料型防水层的适用范围;●增加了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规格、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施工方法、包装、储存及有效期;●规定了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增加了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的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施工方法、包装、储存及有效期;●规定了三种型式防水层上均须制作保护层;●增加了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基层处理剂的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的详细要求。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设计咨询集团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马林、牛斌、崔冬芳、徐升桥、邓运清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原材料 (1)4. 防水层铺设 (7)5. 保护层 (9)6. 质量检查 (11)7. 其它 (14)8. 保修期 (14)编制说明 (15)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适用于新建250~350km/h客运专线桥梁有碴、无碴混凝土桥面防水层的主要技术指标、质量要求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设计规范、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条件的条文。
在本技术条件颁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B/T2965-1999 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Ⅰ型防水层技术条件GB 12953—2003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T19250-2003 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8244-2003 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GB/T9265-88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耐洗刷性的测定GB/T2790-1995 胶粘剂180º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529-199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砂标准及检验方法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JGJ53-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CECS 38:2004 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B/T14337-93 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试验方法GB/T14336 合成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ZB W 04004.9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密度梯度试验方法ZB W 04004.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熔点测定方法GB 1596-199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TB10210-2001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425-19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JGJ63-1989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C/T974-2005 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0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16777-1997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3.原材料用于防水层的材料包括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基面处理剂。
3.1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3.1.1 规格3.1.1.1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包括N类无复合层卷材和L类纤维复合卷材。
3.1.1.2 N类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含花纹高度)规格为:1.2mm。
3.1.1.3 L类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含纤维层厚度)规格为:1.8mm。
3.1.1.4 防水卷材的宽度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最大宽度不超过1650mm。
3.1.1.5 防水卷材的长度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最大长度不超过33m。
3.1.2 技术要求3.1.2.1 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表面应无气泡、疤痕、裂纹、粘结和孔洞。
3.1.2.2 防水卷材的颜色应采用除黑色外的其它颜色。
3.1.2.3 N类防水卷材的顶面压花成方格网状,以增强防水卷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方格网状的规格为:纹高0.1±0.02mm,25~30块/㎝2。
3.1.2.4 L类防水卷材应双面热融无纺纤维布。
3.1.2.5 N类、L类防水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表3.1.1、表3.1.2的规定。
表3.1.1 N类防水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3.1.3 卷材应用硬纸芯卷制。
卷制紧密、捆扎结实后置于用编织布等作成的包装袋中。
3.1.4 运输途中或贮存期间:卷材应平放,贮存高度以平放3个卷材高度为限;卷材产品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损卷材质量或影响卷材使用性能的物质接触,并远离热源。
3.1.5 防水卷材贮存有效期为1年。
表3.1.2 L类防水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3.2 聚氨酯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分为用于粘贴防水卷材的防水涂料和直接用于作防水层的防水涂料两种。
3.2.1 用于粘贴防水卷材的防水涂料3.2.1.1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2.1的要求,其它要求应符合TB/T 2965的规定。
3.2.1.2 未启封产品的有效期为1年。
3.2.2 直接用于作防水层的防水涂料3.2.2.1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2.2规定。
3.2.2.2 未启封产品的有效期为1年。
3.2.2.3 产品应采用密闭的容器包装。
运输途中防止日晒、雨淋,禁止接近热源。
3.2.2.4 产品应储存于荫凉、干燥、通风处,储存最高温度不应高于40℃,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3.2.2.5 产品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3.2.2.6单涂料型防水层上须制作保护层。
3.2.3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颜色应采用除黑色外的其它颜色。
表3.2.1 用于粘贴防水卷材的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注:试样膜厚1.5±0.1mm。
表3.2.2 直接用于作防水层的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续表3.2.2 直接用于作防水层的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3.3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3.1 规格3.3.1.1 防水卷材的厚度规格为:3.5mm,4.5mm。
3.3.1.2 防水卷材的宽度规格为:1000mm。
3.3.1.3 防水卷材的长度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最大长度不超过33m。
3.3.1.4 每卷卷材应连续整长,不得有接头。
3.3.1.5 桥面基层平整度符合4.2条规定时,可采用厚度规格为3.5mm卷材,否则应采用厚度规格为4.5mm卷材。
3.3.2 技术要求3.3.2.1 防水卷材内的胎基为长纤聚酯纤维毡,胎基应置于距卷材下表面的三分之二厚度位置,胎基应浸透,不应有未被浸渍的条纹。
3.3.2.2 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表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孔洞、缺边和裂口。
3.3.2.3 卷材双面附砂,细砂的颜色和粒度应均匀一致,并应紧密地粘附于卷材表面。
3.3.2.4 成卷卷材应卷制紧密、端面整齐,捆扎结实后置于用编织布或塑料膜等作成的包装袋中。
3.3.2.5 防水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表3.3.1的规定。
3.3.2.6 运输途中或贮存期间:宜立放,如平放,应以3个卷材高度为限;卷材产品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损卷材质量或影响卷材使用性能的物质接触,并远离热源。
3.3.2.7 防水卷材贮存有效期为1年。
表3.3.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3.4 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3.4.1 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4.1的规定。
3.4.2 产品应采用铁桶密闭包装,每桶重量20~25kg。
3.4.3 运输途中防止日晒、雨淋,禁止接近热源。
3.4.4 产品应储存于荫凉、干燥、通风处,储存最高温度不应高于40℃,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3.4.5 产品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3.4.6 未启封产品的有效期为1年。
表3.4.1 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3.5 防水层结构型式简图见图3.5.1、图3.5.2、图3.5.3。
图3.5.1卷材加粘贴涂料型图3.5.2直接用于作防水层的涂料型保护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基层处理剂涂层桥面基层图3.5.3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层4.防水层铺设4.1 技术条件中三种型式防水层上均须制作保护层。
4.2 有碴、无碴桥面混凝土基层表面质量应符合TB/T 2965规定的要求。
平整度用1m 长靠尺检查,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不大于3mm。
4.3 防水层类型及构造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4 卷材加粘贴涂料型防水层,适用于有碴桥面道碴槽内和无碴桥面防撞墙以内。
4.5 无卷材的涂料型防水层,适用于有碴桥面道碴槽以外和无碴桥面防撞墙以外。
4.6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型防水层,适用于有碴桥面道碴槽内和无碴桥面防撞墙以内。
4.7 防水层铺设前应清除基层表面浮浆和灰尘。
4.8 卷材加粘贴涂料型防水层4.8.1 防水卷材纵向宜整长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先行纵向搭接,再进行横向搭接,纵向搭接接头应错开。
防水卷材应在桥面铺设至挡碴墙、竖墙根部,并顺上坡方向逐幅铺设。
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20mm,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mm。
4.8.2 搭接处应粘贴牢固,两层防水卷材之间的涂料厚度不得小于1mm。
4.8.3 铺设工艺及材料用量应符合TB/T 2965的规定。
4.9 无需卷材的涂料型防水层4.9.1 聚氨酯防水涂料总涂膜厚度不得小于2.0mm,每平方米用量约2.4kg。
4.9.2 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严禁雨中施工。
4.9.3 施工方法及要求4.9.3.1 宜采用喷涂设备将涂料均匀喷涂于基层表面,也可采用金属锯齿板(应保证涂膜厚度达到2.0mm)将涂料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
4.9.3.2 涂料主剂(甲组份)、固化剂(乙组份)须按产品说明进行配制,每种组份的称量误差不得大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