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住宅销售面积的计算方法
售楼面积计算规则 总结

一、承德市房屋面积测算实施细则
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分为: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1)套内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一下规定计算:
1、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
间、储藏室、突出墙体外的壁橱等空间面积的总和。
2、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3、不包括在结构面积内的套内烟囱、通风道、管井道均计入使用面积
4、内墙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2)套内墙体面积
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城中墙体或其他城中支撑体所占的面积,其中各套之间的分隔墙按墙体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套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墙按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自由墙体按水平投影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套内阳台面积
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
应分摊的共有建筑:为整栋房屋服务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房屋服务的公共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部分外墙体。
不分摊的共有建筑
1、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
2、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公共用
房,设备用房。
3、设计要求为设备用房,现场丈量时无设备的空房间。
分摊原则:
仅限于分摊本栋房屋内的共有建筑面积,与本栋不相连的不得分摊。
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房地产项目销售面积的测算方式

房地产项目销售面积的测算方式
房地产项目销售面积的测算方式涉及到多个因素,如建筑设计、土地面积、建筑面积、公共区域面积等。
一般来说,销售面积包括私人使用的室内面积和共用的公共设施面积。
首先,计算土地面积,通常采用准确测量的方法,测算出建筑物可以占用的土地面积,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计算。
其次,计算建筑面积,包括室内面积和公共设施面积。
室内面积指的是净面积,即房间内可供居住或办公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壁、门窗、阳台等部分。
而公共设施面积则包括走廊、楼梯、电梯、大厅等区域,这些区域是由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
最后,计算销售面积,即将建筑面积和公共设施面积相加,再减去共用部分的比例,得出最终的销售面积。
其中,公共设施面积的比例一般由房屋所在地的规划部门或业主委员会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房地产销售面积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参考当地法律法规。
- 1 -。
商品房销售面积是怎么算出来的

商品房销售面积是怎么算出来的
商品房销售面积是怎么算出来的
很多人买了房子,但房子面积包括哪些部分,怎么算出来的,想必不是专业人士,还真不是都能搞得懂。
很多资料,说的不少,但条理不是很清。
在此本着用最简练的语言,用剥洋葱的方式,逐层梳理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构成。
辣眼睛也得耐心剥,开始剥……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根据《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和《房产测量规范》:
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使用面积=户型内墙面以内可以供人们活动使用的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非公用墙体面积+公用墙体的一半;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墙体的一半+为本幢服务的公共部分。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及分摊公用建筑面积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及分摊公用建筑面积销售面积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是指购房者在与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的建筑面积,是套内建筑面积与分摊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即:销售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套内建筑面积= 套内使用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 阳台建筑面积。
(1)套内使用面积:住宅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规范的方法或参照《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计算。
(2)套内墙体面积:商品房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共用墙及非共用墙两种:[1]共用墙包括各套之间的分隔封墙,与公用建筑面积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2]非共用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商品房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其功能上为整楼建筑服务的公共设施用房和管理用房之建筑面积;(2)各单元与楼房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
下列空间不得计入公用建筑面积:(1)作为独立使用空间租、售的地下室、车棚等。
(2)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
商品房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计算公式:公用建筑面积= 整栋建筑的面积- 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租售的地下室、车棚、人防工程地下室。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面积系数= 公用建筑面积÷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各套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建筑分摊系数。
因此,商品房销售面积公式还可表达为:商品房销售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1 +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防止房屋使用面积缩水签约及入住时应注意:坚持要求开发商在交房时出示《房屋实测面积》;认真审查合同附件中关于分摊面积部位、范围的确定。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的新规定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有下列三方面的新规定:一是要在房屋产权证书附图上注明测绘单位的名称,并明确房产测绘单位将对其完成的房产测绘结果的质量负责;二是要在房屋产权证书附图上注明房屋套内建筑面积和房屋分摊的共有面积;三是有关房屋建筑面积计算问题,《房产测量规范》未作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作了规定,如房屋层高方面规定,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层高(高度)均应在2.20米以上(含2.20米);房屋屋顶斜面结构(坡屋顶)的,层高(高度)2.20米以上的部位计算建筑面积。
建设部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

建设部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由建设部制定和管理,旨在规范商品房销售市场,并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下面将对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进行详细解析。
一、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规则:1.销售面积定义:商品房销售面积是指房屋建筑面积中,售卖给购房者的实际使用面积,包括住宅、商业和办公等用途的房间。
2.计价面积:商品房的计价面积是指计算房价和收取按揭贷款利息的基础面积,一般以住宅房屋扣除墙体厚度和檐口后的面积为准。
3.公摊面积:商品房的公摊面积是指为购房者提供公共设施或服务而规划设置的面积,包括走廊、大堂、电梯间、楼梯间等公共空间。
4.地下室面积:地下室是不得计入商品房销售面积的部分,但可以计入公共建筑面积中。
5.附属设施面积:附属设施面积包括购房者专用的车库、储藏间等,并不计入商品房销售面积。
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1.公用建筑面积定义:公用建筑面积是指为购房者提供公共设施或服务而规划设置的面积,包括公共走廊、大堂、电梯间、楼梯间、消防通道等。
2.公摊比例:公用建筑面积按照房屋实际面积小数点后一位及以下四舍五入后计算,一般不超过房屋实际面积的10%。
3.公摊面积分摊方式:公摊面积按照不同用途进行分摊,包括住宅、商业和办公等。
分摊方式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购房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4.公摊费用分摊方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公摊费用是由购房者共同承担的,一般按照公摊面积所占比例进行分摊,并纳入物业费等相关费用中。
5.公摊面积示范图:开发商在商品房销售时应提供公摊面积示范图,清楚标明公共设施或服务的具体位置和面积,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结:根据建设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旨在保护购房者的权益,规范房地产市场运作。
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需注意销售面积和计价面积的差异,了解公摊面积的计算规则及费用分摊方式,签订购房合同时需要留意相关条款。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在购房过程中,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以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是购房者需要了解和关注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的相关规定以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的具体规则。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规定通常,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是指建筑面积减去公用部分面积后的净面积。
建筑面积包括房屋内部的净面积以及公共部分的面积,而公用部分则是指供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场所,如楼梯间、电梯间、走廊等。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一般遵循以下规定:1.计算方法:按照建筑设计方案的图纸标准测算,以平方米为单位。
2.建筑面积:是指商品房建筑外边界线以及内墙、外墙、阳台、共用部位等周围构成的总面积。
3.净面积:是指除去公共部分后的实际使用面积,即购房者实际可以享用的私人空间。
在购买商品房时,购房者应当仔细核对销售合同中关于销售面积计算的相关信息,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在商品房项目中,公用部分的面积是由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所以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规则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遵循以下原则:1.计算方法:公用部分面积一般按照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计算,比如按照公共设施的面积比例或者建筑总面积的比例来分摊。
2.公用部分定义:公用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楼梯间、电梯间、走廊、装修水电管线等共同使用的区域和设施。
3.公用部分费用:业主需要按照自己购买的房屋面积比例来分担公用建筑面积的管理、维护和修缮等相关费用。
这些费用一般纳入物业管理费用中,由物业公司统一收取。
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应当了解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规则,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以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是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前,应当仔细核对上述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同时,购房者也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开发商提供详细的销售面积计算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方案,以便在购房过程中能够明晰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房屋买卖中的房屋面积计算

房屋买卖中的房屋面积计算在房地产交易中,房屋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房屋的价格和使用价值。
准确计算房屋面积对于买卖双方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房屋买卖中的房屋面积计算方法。
一、建筑面积与套内面积的区别房屋面积计算中常常出现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两个概念,这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建筑面积是指整个房屋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全部占地面积,包括房屋外墙、阳台、共用部分等。
而套内面积则是指房屋内部实际可供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共用部分。
在购房合同中,通常以套内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因此了解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的关系十分重要。
二、常见的房屋面积计算方法1. 传统测量法传统测量法是指通过仪器和工具对房屋实际面积进行测量的方法。
通常,在房屋建设完成后,开发商会聘请专业的测量师使用该方法进行房屋面积的测算。
这种方法准确度较高,可以得出相对可靠的面积数据。
2. 面积计算公式法面积计算公式法是一种相对简便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常见的房屋户型。
具体方法如下:(1)矩形房屋面积计算公式:房屋面积 = 长 ×宽(2)套型为多个矩形的房屋面积计算公式:房屋面积 = 矩形1面积 + 矩形2面积 + ... + 矩形n面积(3)非规则形状房屋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将房屋分割成小区域,分别计算各个小区域的面积,最后将各个小区域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总面积。
3. 数字化测量法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测量法逐渐应用于房屋面积的计算。
这种方法使用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进行测量,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获取房屋的各项数据。
数字化测量法准确度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三、房屋面积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注意核实面积计算方法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双方应认真核实面积计算的具体方法,并在购房合同中明确约定使用何种计算方法。
避免因计算方法的不同而引发的纠纷。
2. 确认面积计算的准确性购房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保房屋面积计算的准确性,例如请专业人士进行核实测量,或者提供开发商提供的测量报告等。
房屋销售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房屋销售⾯积是如何计算的房屋⾯积直接关系到购房者的切⾝利益,如何知道房屋销售⾯积多了还是少了,如何计算房屋的销售⾯积呢?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年12⽉22⽇批准实施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8-1998)《商品房销售⾯积测算与计算》的规定,商品房销售⾯积以建筑⾯积计算。
建筑⾯积是套内或单元内建筑⾯积与应分摊的共有建筑⾯积之和。
套内建筑⾯积系指套内使⽤⾯积、套内墙体⾯积及套内阳台建筑⾯积之和。
套内使⽤⾯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的空间⾯积,按房屋的内墙线⽔平投影计算。
套内墙体⾯积包括本套独⽤墙体⾯积和套与套之间的分隔墙的⼀半、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的⼀半及外墙(包括⼭墙)的⼀半⾯积。
套内阳台建筑⾯积系指阳台地⾯底板外沿在⽔平⾯的投影。
套内有多个阳台的,全部计算。
该技术规范没有区分开放式阳台和封闭式阳台、外挑式阳台和内含式阳台。
按照上海市有关规定,原始设计为封闭式阳台的,全部计算建筑⾯积;原始设计为开放式阳台的,计算⼀半。
共有建筑⾯积系指各产权⼈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的建筑⾯积,由两部分组成: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幢建筑服务的公共⽤房和管理⽤房的建筑⾯积;2、套(单元)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墙)墙体⽔平投影⾯积的⼀半,已作为独⽴使⽤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等,不计⼊公⽤建筑⾯积部分,作为⼈防⼯程的地下室也不计⼊公⽤销售⾯积。
购房者单靠⾃⾝⼒量要测量、计算公(共)⽤建筑⾯积及本套应分摊的共有建筑⾯积是相当困难的,但可以测算本套套内建筑⾯积。
如果套内建筑⾯积与合同约定的⾯积或开发商出⽰的测绘报告显⽰的⾯积出⼊过⼤,应向测绘机构问明原因或要求复测。
实测⾯积与合同约定⾯积存在误差的,应按合同约定办法处理;合同没有约定的,应按《上海市房地产转让办法》的规定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见住宅销售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普通砖混住宅楼:1.按照户为单位计算套内面积;(住宅)2.计算公摊面积:(1)外墙皮一半面积;(2)楼梯间面积;3.计算公摊系数K 外=外墙皮一半面积/ 套内面积(包含楼梯间面积)计算公摊系数K21=共有面积(楼梯间面积)+共有分摊面积(楼梯面积*K外)/ (套内面积)4.计算销售面积=套内面积×(1+公摊系数K外+公摊系数K21 )二、底层框架、上部砖混住宅楼1.按照户为单位计算各套套内面积;(商业、住宅)2.计算公摊面积:(1)一至顶层外墙皮一半面积;(2)商用部位楼梯间面积(不含商业自用的);(3)住宅部位的楼梯间面积(不含住宅自用的);3.计算公摊系数:(1)计算公摊系数K外=外墙皮一半面积/ 套内面积(包含楼梯间面积)(2)计算全楼公摊系数K21=商用部位楼梯间面积+共有分摊面积(商业部位楼梯间*K外)/ 住宅套内面积+商业套内面积(3)计算住宅公摊系数K22=住宅部位的楼梯间面积+共有分摊面积(住宅部位楼梯间*K外)/ 住宅套内面积4.计算销售面积:商业销售面积=商业套内面积*(1+公摊系数K外+全楼公摊系数K21 )住宅销售面积=住宅套内面积*(1+公摊系数K外+全楼公摊系数K21 + 住宅公摊系数K22 )三、纯住宅的小高层、高层住宅楼(带地下室)1.按照户为单位计算各套套内面积(地下室各套面积、住宅各套面积)2.计算公摊面积:地下室公摊面积(1)地下室外墙皮一半面积(无粉刷及外保温);(2)地下室公摊面积:地下室的公共走道、楼梯间、电梯间。
±0.00以上公摊面积(1)±0.00以上外墙皮一半
面积(2)全楼公摊面积:为本楼服务的大堂、电梯机房、设备房等公共部分面积;(3)±0.00以上公摊面积:±0.00以上楼梯间、电梯间、走道等公共面积;3.计算公摊系数:(1)计算地下室公摊系数K外1=地下室外墙皮一半面积/ 地下室套内面积(包含地下室的公共走道、楼梯间、电梯间)(2)计算地下室公摊系数K11=地下室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地下室公摊面积* K外1)/地下室套内面积(3)计算±0.00以上公摊系数K外2 =±0.00以上外墙皮一半面积/ ±0.00以上套内面积(包含±0.00以上楼梯间、电梯间、走道、为本楼服务的大堂、电梯机房、设备房等公共部分等公共面积)(4)计算全楼公摊系数K21=全楼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全楼公摊面积* K外2 )/(地下室套内面积+地上套内面积)(5)±0.00以上公摊系数K22=±0.00以上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0.00以上公摊面积* K外2 )/地上套内面积4.计算销售面积:地下室销售面积=地下室套内面积*(1+地下室公摊系数K 外1+全楼公摊系数21 +地下室公摊系数K11 )±0.00以上住宅销售面积=±0.00以上住宅套内面积*(1+±0.00以上公摊系数K外2+全楼公摊系数K21 +±0.00以上公摊系数K22 )四、底部商业、上部住宅结构住宅楼的销售面积(带地下室)1.按照户为单位计算各套套内面积(地下室各套面积、商业套内面积、住宅各套面积)2.计算公摊面积:地下室公摊面积(1)地下室外墙皮一半面积(无粉刷及外保温);(2)地下室公摊面积:地下室的公共走道、楼梯间、电梯间。
±0.00以上公摊面积(1)±0.00以上外墙皮一半面积;(2)全楼公摊面积:为本楼服
务的大堂、电梯机房、设备房等公共部分面积,(3)±0.00以上公摊面积:商用部位楼梯间、电梯间等面积(不含商业自用的);(4)±0.00以上住宅公摊面积:±0.00以上住宅部位的楼梯间、电梯间、走道等面积(不含住宅自用的)。
3.计算公摊系数:(1)计算地下室公摊系数K外1=地下室外墙皮一半面积/ 地下室套内面积(包含地下室的公共走道、楼梯间、电梯间)(2)计算地下室公摊系数K11=地下室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地下室公摊面积*K外1)/地下室套内面积(3)计算±0.00以上公摊系数K外2=±0.00以上外墙皮一半面积/ ±0.00以上套内面积(包含±0.00以上楼梯间、电梯间、走道、为本楼服务的大堂、电梯机房、设备房等共有共用部分面积)(4)计算全楼公摊系数K21=全楼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全楼公摊面积* K外2 )/(地下室套内面积+地上套内面积)(5)计算±0.00以上商业及住宅公摊系数K22= ±0.00以上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0.00以上公摊面积* K外2 )(6)±0.00以上住宅公摊系数K23= ±0.00以上住宅公摊面积+共有分摊面积(±0.00以上住宅公摊面积* K外2 )/地上住宅套内面积4.计算销售面积:地下室销售面积=地下室套内面积*(1+地下室公摊系数K外1+全楼公摊系数K21 +地下室公摊系数K11 )±0.00以上商业销售面积=商业套内面积*(1+公摊系数K外2+全楼公摊系K21 + ±0.00以上公摊系数K22 )±0.00以上住宅销售面积=±0.00以上住宅套内面积*(1+ ±0.00以上公摊系数K外2+全楼公摊系数K21 ±0.00以上公摊系数K22 + ±0.00以上住宅公摊系数K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