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与狭长形叶片叶面积计算方法
通风管道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通风管道工程量计算规则1、风管工程量计算,不分材质均以施工图示风管中心线长度为准,按风管不同断面形状(圆、方、矩)的展开面积计算,以平方米计量。
①、圆形风管展开面积,不扣除检查孔、测定孔、送风口、吸风口等所占面积,咬口重叠所占面积,咬口重叠部分也不增加。
②风管长度计算,一律以施工图所示中心线长度为准,包括弯头、三通、变径管、天圆地方管件长度。
支管长度以支管中心线与主管中心线交接点为分界点。
风管长度不包括部件所占长度,其部件长度值见下表:序号部件名称部件长度1 蝶阀 1502 止回阀 3003 密闭式对开多叶调节阀 2104 圆形风管防火阀 D+2405 矩形风管防火阀 B+240注:D为风管外径,B为方风管外边高。
③、风管制作与安装定额包括:弯头、三通、变径管、天圆地方等管件及法兰、加固框和吊架、托架、支架的制作与安装。
未计价材料计算了钣材料,而法兰和支架、吊架、托架按定额规定计算其价值后,还要计算其材料数量,并按规格、品种列入材料汇总表中。
风管制作与安装定额不包括:过跨风管的落地支架制作安装。
落地支架以“千克”计量,使用第九篇《通风空调工程》定额第七章设备支架子目。
④、净化通风管道及部件制作与安装,工程量计算方法与一般通风管道相同,用相应定额。
但是零部件安装要计算净化费,按相应部件子目安装基价的35%作为净化费,其中人工费占40%。
对净化管道与建筑物缝隙之间所作的精华密封处理,按实计算费用。
⑤、塑料风管、管件制作需要热煨,其木制胎具时,按一等枋材计价摊销。
当风管工程量在30平方米以上时,摊销0.06M3/10M2;30平方米以下的按0.09 M3/10M2。
⑥、当风管、管件、部件、非标准设备发生场外运输时,在场外生产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经过审批,其运输费按下方法计算:运费=车次数×车核定吨位×吨千米单价×里程车次数=加工件总质量/车次核定吨位×装载系数装载系数:非标准设备及通风部件为0.7;通风管及关件为0.5。
长宽法测定作物叶面积的校正系数研究

[ 4 ]杨劲峰 ,陈 清 ,韩晓日 ,等.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蔬菜叶面积测 量中的应用 [ J ]. 农业工程学 , 2002, 18 (4) : 155 - 158.
作物
玉米 水稻 大豆 甘薯
表 2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误差统计
相对误差绝对值 ( % )
平均
最大
最小
合格率 (%)
4. 13
11. 40
0. 04
95
4. 08
22. 64
0. 03
94
5. 21
17. 43
0. 21
93
5. 96
14. 55
0. 33
84
F值
303. 0 6 281. 9 1 507. 1 354. 5
收稿日期 : 2006 - 08 - 30 作者简介 :郁进元 (1968—) ,男 ,江苏昆山人 ,工程师 ,从事农水试验
及技术推广工作 。 Tel: ( 0512 ) 57353210; E - mail: yjypgs@ 163. com。
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 [ 2 - 3, 6 - 8 ]或校正系数的直接应 用 [ 8 - 12 ] ,缺乏对校正系数的系统研究 。本试验基于 实测的多种作物的叶片面积与叶片长度 、宽度资料 , 分析了不同形状叶片的校正系数 ,为采用长宽法快 速 、准确地测定叶面积提供参考 。
[ 7 ]李雁鸣 ,胡冰华 ,张建平 ,等. 魔芋 (Am orphophallus rivieri D u rieu) 叶面积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 J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23 ( 4) : 23 - 25.
烟叶 片烟大小及其分布的测定 叶面积法

ZTRI烟叶片烟大小及其分布的测定叶面积法技术报告项目组3/8/2012目录1.项目背景及意义 (3)2.主要研究内容 (6)3.预期效果 (7)4.技术路线 (7)5.叶面积法基本原理 (8)6.材料与方法 (8)6.1仪器及材料 (8)6.2试验方法 (9)7.结果与分析 (10)7.1片烟大小及分布测定系统的研制 (10)7.1.1离散铺料系统 (11)7.1.2图像采集系统 (12)7.1.3图像处理分析系统 (14)7.2测试方法的准确度 (19)7.2.1测试方法的精密度 (19)7.2.2测试方法的正确度 (20)7.3影响因素分析 (21)7.3.1形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1)7.3.2运动速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4)7.4测试样品量的确定 (26)7.5片烟大小分布规律研究 (32)7.5.1片烟大小累积分布函数的建立 (32)7.5.2片烟大小分布函数的验证 (35)7.5.3片烟均匀性及特征尺寸的表征 (36)7.6方法的验证与应用(共同试验) (38)7.6.1打叶后片烟大小及其分布测定 (38)7.6.2复烤后片烟大小及其分布测定 (39)7.6.3松散回潮后片烟大小及其分布测定 (39)7.6.4白肋烟片烟大小及其分布测定 (39)7.6.4不同放置时间片烟大小及其分布的测定 (46)7.7叶面积法与筛分法的比较 (49)7.7.1测试结果的比较 (49)7.7.2测试方法重复性的比较 (57)8.方法的应用前景 (58)8.1片烟二维形状特征分析 (58)8.2烟梗物理质量检测 (59)8.3在线检测系统开发 (60)9.结论 (60)参考文献: (62)附件: (64)1.项目背景及意义片烟结构是衡量打叶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影响烟丝结构的主要因素,而后者又是决定卷烟卷制质量如单支重量、烟支密度、端部落丝量、空头率和卷制质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片烟结构的测定主要是利用筛分的方法使不同尺寸的片烟分离,结果以各层或某层筛网上的累积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来表示[1-3]。
叶面积指数公式范文

叶面积指数公式范文
一、叶面积指数介绍
叶面积指数(LAI)是一个衡量地上植物叶片数量和叶片面积混合的综合指数,它表示单位体表面积所覆盖的叶片总面积,单位为㎡/㎡,对外界环境有重要意义。
因为叶面积指数(LAI)是考虑到植物叶片数量和叶片面积混合得到的指数,它更加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植物对外界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所以叶面积指数(LAI)在植物生态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叶面积指数公式
LAI=N/A
其中,N是指单位面积上覆盖的叶片数量,A表示单位面积的面积(㎡/㎡)。
叶片数量(N)可以从植株的表尺寸(高度、宽度和新叶片形成数量等)和叶片数量(叶片径、叶片种类等)、地上部分的叶布局计算出来;而叶片面积(A)则由叶片形状,叶片颜色和叶片尺寸等决定。
三、叶面积指数的重要应用
1.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叶面积指数与植物的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叶面积指数反映出植物对外界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情况,从而反映了植物在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烟草栽培学烟草生物学特性

第二章烟草生物学特性我国的烤烟、晒烟和晾烟,绝大多数属于普通烟草,只有花色呈黄色的烟草属于黄花种。
还有少数种如异香烟草(N. alatalioketotto)、美花烟草(N. sylverstris spegetcomes)和香花烟草(N. suaveolens Lehn)等,因其花色美丽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对红花烟草较全面的分类方法是Wilson和Loomis提出的以下分类,界:植物界;亚界:有胚植物亚界;门:维管植物门;亚门:羽叶亚门;纲:被子植物纲;亚纲:双子叶亚纲;目:茄目;科:茄科;属:烟草属;种:红花烟草种。
第一节烟草的植物学特征特性烟草是多年生植物,在120~130天的大田生育期中,生长成为比种子大3000万倍的庞大植株,平均每小时增长约为种子的万倍。
烟草株高叶大,需水肥很多。
因此,根系在烟草一生中就显得更重要。
一.根(一)根的形态1.根的分布烟草的根属圆锥根系,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三部分组成(见图)。
烟草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后直接生长而成主根,主根产生的各级大小分支都叫侧根,由茎上发生的根都叫不定根。
根系的密集范围比分布范围小得多,根系密集深度约在地表以下40cm,密集宽度在距茎周40cm范围,打顶以后有根系伸长到40cm以下或40cm以外。
烟草的发根能力很强,采用培土的方法可使茎秆上长出很多不定根,起到充分吸收表土营养的作用。
2.烟根的初生构造根尖由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从横切面看,烤烟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组成。
3.烟根的次生构造主根和侧根在完成了初生生长后,还会进一步进行次生生长,使根的直径增粗,并形成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等次生结构。
次生构造是由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分化而成,在根毛区上方开始出现。
维管形成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形成根的次生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形成根的周皮。
(二)根的发生烟草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叶面积测定公式分析

叶面积测定公式分析不同形状的甘草叶片的叶面积测定公式叶片是植物光合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面积的大小对甘草的生育状况和产量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水分的利用效率有直接影响(在半干旱地区水分利用效率对农业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其发育状况对植株生长、植物的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很大,叶面积常作为植物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制定栽培技术措施的重要参考指标。
液面计测定方法主要有叶面积测量仪法、纸重法、落叶收集法等等,在众多的方法中回归方程法以及活体叶面积仪法是使用比较多的,这两种方法中活体叶面积测定仪法是比较的快速的,而回归方程法则是比较的经济。
下面就是采用回归方程法进行对甘草不同叶形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式。
第一种类型叶片的形状近似心形,叶片的基部凹入,叶尖逐尖,采用叶面积测量仪进行对叶长叶宽以及叶面积进行测量分析得出:叶长乘宽与叶面积的关系:A=0.69348LB-0.011186。
叶长与叶面积的关系:A=3.41712L-4.73881第二种类型叶片的形状近似圆形,叶片的基部平整,叶尖几乎消失。
叶长与叶面积的关系:A=0.69965L2-0.21699L+0.14849。
叶长乘宽与叶面积的关系:A=0.74936LB-0.017306。
第三种类型叶片的形状近似圆形,叶片的基部凸出,叶尖逐尖。
叶长与叶面积的关系:A=0.437182L2+0.41143L-0.32689。
叶长乘宽与叶面积的关系:A=0.65599LB+0.099626。
第四种类型叶片的形状近似卵形,叶片的基部圆阔,平整,叶尖稍窄,且逐尖。
叶长与叶面积的关系:A=0.37768L2+0.41249L-0.56937。
叶长乘宽与叶面积的关系:A=0.69825LB+0.053892。
第五种类型叶片的形状近似圆形,叶片的基部平整,叶尖稍凸出,呈钝尖。
叶长与叶面积的关系A=0.25018L2+1.3346L-1.7806。
叶长乘宽与叶面积的关系:A=0.64787LB+0.28578。
测定叶面积的实验教案

测定叶面积的实验教案测定叶面积的实验教案实验目的:1.学习如何测定植物叶面积;2.熟悉叶面积的计算方法;3.掌握精确测量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原理:1.采用切割法测定叶片面积;2.用剪刀将叶片剪下,并用电子天平称量其重量;3.对叶片进行切割,将不规则形状的叶片切割成规则的几何形状;4.用直尺等工具测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5.利用数学计算公式,计算出叶片的面积。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准备好植物叶片;(2)准备好剪刀、直尺、电子天平等实验工具。
2.实验操作:(1)用剪刀将叶片剪下;(2)用电子天平称量叶片的重量;(3)对叶片进行切割,将其切割成规则的几何形状;(4)用直尺等工具测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5)使用数学计算公式计算叶片的面积;(6)重复以上步骤,对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叶片进行测量;(7)记录下每个叶片的重量和面积。
实验结果:通过本实验的方法,我们可以精确测定出一片植物叶片的面积,这为植物的生长状况评估和生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叶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叶片的面积 =(长度× 宽度)× 常数常数 = 0.625(矩形叶片)或0.785(圆形叶片)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需注意安全,避免剪伤;2.对不规则形态的叶片,需要切割成规则的几何形状;3.对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叶片,需要分别进行测量和记录。
总结:本实验是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生长的情况,以及评估其生态质量。
在日常生活和科研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技巧,以免影响实验的精度和准确性。
叶形态指数计算

叶形态指数计算叶形态指数是衡量植物叶形态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在植物学、生态学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叶形态指数主要包括叶面积指数、叶长指数、叶宽指数和叶形状指数等。
一、叶形态指数概述叶形态指数是指叶片结构特征的量化指标,可以通过对叶片的形状、大小和厚度等特征进行分析来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叶形态指数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生态适应性和农业生产效益。
二、叶形态指数的计算方法1.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是指叶片面积与植物生物量或地上部分生物量之间的比值。
它反映了植物叶片的大小和光合作用的能力。
叶面积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叶面积指数= 叶片面积/ 植物生物量或地上部分生物量。
2.叶长指数:叶长指数是指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之间的比值。
它反映了植物叶片的形状特征,如细长或宽短。
叶长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叶长指数= 叶片长度/ 叶片宽度。
3.叶宽指数:叶宽指数是指叶片宽度与叶片厚度之间的比值。
它反映了植物叶片的肉质程度,如薄或厚。
叶宽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叶宽指数= 叶片宽度/ 叶片厚度。
4.叶形状指数:叶形状指数是指叶片的长宽比。
它反映了植物叶片的形状,如椭圆形、长方形或圆形等。
叶形状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叶形状指数= 叶片长度/ 叶片宽度。
三、叶形态指数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叶形态指数在植物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特征和遗传特性。
例如,通过对叶形态指数的分析,可以揭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规律,为植物育种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四、叶形态指数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在生态学领域,叶形态指数有助于研究植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例如,通过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叶形态指数进行比较,可以了解植物群落在环境变化下的适应性和生态功能。
五、叶形态指数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叶形态指数可以作为评估作物生长状况和产量潜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叶形态指数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作物生长发育中的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形与狭长形叶片叶面积计算方法1廖林仙,邵孝侯,陈晓峰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E-mail:liaolinxian@摘要:基于实测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数据,分别针对狭长形和圆形叶片,探讨了叶片面积的计算方法。
对狭长形叶片,在分析作物的叶面积和叶长宽积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玉米、水稻的叶面积计算的修正系数分别为0.73、0.77,与通常采用的0.75相比,玉米的修正系数有所减小,而水稻的修正系数有所增加,采用率定的修正系数计算叶片面积,取得很好的计算结果;对圆形叶片,分别按照d=(L+W)/2和d=(L+2W)/3进行直径等效,进而采用圆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叶片面积,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采用d=(L+2W)/3近似的结果优于采用d=(L+W)/2近似的结果。
关键词:叶面积,校正系数,等效直径,叶片形状叶片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器官,叶面积大小是生理生化、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等方面研究经常涉及的内容之一。
目前常用的叶面积的测定方法有网格交叉法、叶面积仪法、复印称重法、干重法、数字图像处理法等[1-5]。
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如网格交叉法比较准确,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叶面积仪器法虽然具有快速、无损的特点, 但对仪器的依赖性大;而复印称重法则需要破坏性取样测定。
因此建立方便、准确、无损的叶面积测定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
在应用最多的长宽法方面,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针对某种特定作物的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2,3,6-8]或校正系数的直接应用[8-12],缺乏对校正系数的系统研究,而对不同形状叶片叶面积计算方法缺乏深入探讨。
本文基于实测的多种作物的叶片面积与叶片长度、宽度资料,分别针对狭长形与圆形叶片采用长宽法和等效直径近似圆法对叶面积进行了估算,为叶面积的快速、无损测量提供了简便实用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选择完整、大小各异的水稻、玉米、大豆和红薯的叶片若干,采用AM-200型便携式手持叶面积仪测定叶片的面积,同时采用直尺测定叶片的最大长度和宽度。
所有观测均在南京市板桥农业生态示范园内进行。
对狭长形叶片水稻和玉米,根据公式1计算确定各种作物的修正系数k。
另取一定数量的叶片,同样测定叶片的面积和最大长度与宽度,根据此前确定的修正系数进行验证。
k=A l/(L×W)1)其中k为修正系数;A l为叶面积,cm2;L和W分别为叶片的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cm。
针对圆形叶片大豆和红薯,分别按照等效直径为d=(L+W)/2和d=(L+2W)/3进行近似(如图1),根据圆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即分别按照公式2和公式3计算。
16)WL(A 2l+=π2)1本课题得到教育部重点科研资助项目(重点03171)的资助。
(L+2W)/3图1 圆形叶片等效直径示意图0036)2W L (A 2l +=π 3)其中各项意义同式1,π为圆周率。
2. 研究结果2.1 狭长形叶片叶面积估算方法2.1.1 修正系数对狭长形叶片根据测量得到的水稻、玉米叶面积和长宽积,根据实测得到叶面积和叶片最大长度与宽度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叶面积与长宽积之间的回归方程,确定水稻和玉米的修正系数k 分别为0.77(n=80,R 2=0.9845)和0.73(n=50,R 2=0.9453)。
玉米的修正系数为0.73,与通常采用的0.75(王得贤,1999;杨国虎,2005;张旭东,2006)相比有所减小,水稻的修正系数为0.77,与通常采用的0.75(陶洪斌,2006;石春林,2006)相比有所增加。
比较玉米和水稻叶片的修正系数可以发现水稻的修正系数更大,表明其叶片形状更接近于以最大长度和宽度确定的长方形的形状,并且长宽比较大的水稻(平均为20.1)的修正系数大于长宽比较小的玉米(平均为9.2)的修正系数。
2.1.2 验证结果对验证样本,根据回归得到的修正系数k 和实测得到的叶片长度与宽度指标,根据式1计算得到水稻、玉米叶面积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可以发现,叶面积计算结果与采用仪器测定得到的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如图2),计算值与测定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 2均在0.9以上,相对误差分析显示长宽法计算得到的水稻、玉米叶面积结果的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4.1%、4.2%。
定义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0%为合格,统计得到水稻、玉米长宽法计算结果的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
图2 长宽法与测定结果比较2.2 圆形叶片叶面积估算结果分别采用式2和式3计算得到大豆和红薯圆形叶片的叶面积,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如图3和表4。
分析两种公式计算结果可以发现,采用等效直径按近似圆法计算结果与采用仪器测定得到的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如图3),并且按照d=(L+2W )/3进行等效计算的结果优于按照d=(L+W )/2进行等效的结果,表现为计算值与实测值回归关系更加接近y=x的直线。
以大豆为例,按照式2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关系为y=1.1233x+ 0.813(R2=0.9727),而采用公式3计算得到的结果与与实测结果之间的关系为y=1.0646x+ 3.0949(R2=0.9806),斜率比较可以发现采用公式3 的斜率更加接近1,但截距正好向方,采用公式2的截距更接近0,效果更好。
在红薯叶面积估算方面,公式3 结果同样优于公式2,其斜率和截距分别为1.0684和2.3005,与公式2结果的1.1294和2.7456相比,斜率更加接近1,截距更接近0。
(a)大豆( N=90)(b)红薯( N=85)图3 圆形叶片叶面积计算结果分析(a. 大豆;b. 红薯)3. 结论分别针对狭长形和圆形叶片,采用长宽法和等效直径近似圆法计算作物叶面积,结果表明:对于狭长叶片如玉米和水稻叶片,采用长宽法计算叶面积的修正系数分别为0.77和0.73,与通常采用的0.75有一定差异,采用率定的修正系数计算叶片面积,取得很好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圆形叶片,分别采用等效直径为d=(L+W)/2和d=(L+2W)/3进行近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采用d=(L+2W)/3近似的结果优于采用d=(L+W)/2近似的结果。
参考文献[1] 冯冬霞,施生锦.叶面积测定方法的研究效果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150-153[2] 柏军华,王克如,初振东,等.叶面积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3(2):216-218[3] 王家保,林秋金,等.5 种测量热带果树单叶面积的方法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03,23(1):11-14[4] 杨劲峰,陈清,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蔬菜叶面积测量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18(4): 155-158[5] 张恒敢,杨四军,等.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测定作物叶面积的简便方法[J]. 江苏农业科学,2002,(3):20-25[6] 刘贯山.烟草叶面积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1996,24(2):139-141.[7] 李雁鸣,胡冰华,张建平,等. 魔芋(Amorphophallusrivieri Durieu) 叶面积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23(4):23-25[8] 陶洪斌,林杉. 打孔称重法与复印称重法和长宽校正法测定水稻叶面积的方法比较[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3):496-498[9] 杨国虎,李建生,罗湘宁,等. 干旱条件下玉米叶面积变化及地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33(5):27-32[10] 张旭东,蔡焕杰,付玉娟,等.黄土区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的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2):25-29[11]王得贤.四种测定单株玉米总叶面积方法的比较[J]. 青海农林科技,1999,(4):20-21[12]石春林,朱艳,曹卫星.水稻叶片几何参数的模拟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910-915Leaf area determination for circular and long-narrow leaves Liao Linxian, Shao Xiaohou, Chen Xiaofeng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AbstractLeaf area calculation methods were investigated for circular and long-narrow leaves,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leaf area, leaf length and width. For the long-narrow leaves, correcting coefficients of leaf area measurement by length-width method of maize, paddy rice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f area and leaf length plus width. Correcting coefficients were tested by applying it to the calculation of leaf area. Correcting coefficients of maize and paddy rice are 0.73 and 0.77, for maize it was lower than the accustomed 0.75, but for paddy rice it was higher. It was tested that results of leaf area derived form length-width method for long-narrow leaves how high consistency with measured ones. For the circular leaves, leaf area were determined by circular area computation formula, with equivalent diameter as d=(L+W)/2and d=(L+2W)/3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e high consistency with measured ones, and d=(L+2W)/3 performs better than d=(L+W)/2. Keywords: leaf area, correcting coefficient, equivalent diameter, leaf figure作者简介:廖林仙(1979-),女,浙江武义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农业水土环境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