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合集下载

2024鲁教版六年级第一章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教案

2024鲁教版六年级第一章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教案

数学学科教案年级初一课题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型新授备课人备课日期上课日期序号 1 审核日期审核人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基本的几何体,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2)情感及态度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的几何体,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问题情境:游戏:老师准备一个“魔术袋”,袋中装有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球体5个常见的几何体。

邀请一些同学为大家揭开“魔术袋”的谜底,先让他们从袋中将物体一一摸出,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然后由老师说物体的形状名称,由学生从袋中准确摸出。

二、讲授新课: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各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本阶段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各抒已见,多给学生鼓励,表达他们各自不同的观点,老师适时地进行启发和点拔,引出圆柱、棱柱、圆锥、球体、棱锥等概念。

新课引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

本节课设计从小游戏入手,让学生猜“魔术袋”中的物体,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游戏,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充分调动学生触觉、视觉等各种感观,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本部分教学采用谈话法启发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探究各几何体之间的联系区别。

组织学生观察,说出各图形的区别与联系,学会命名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

三、练习巩固:四、作业布置A组:课本随堂练习2 习题1.1.1 4 B组:习题1.1.1 4 同步学生自己总结图形的区别与联系,教师成为倾听者和参与者,在关键之处进行启发和点拔。

让学生很自然地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数学,最终又形成他自己的更高级的技能,师生彼此间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教学思考使学生理解相关点、线、面及某些基本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想像等活动,积象相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从大量的实例中逐步丰富对点、线、面的理解.难点: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理解.三、课前准备:实物模型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观察和讨论了一些生活中的凡何体,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课件演示:建筑,生活实物,京剧脸谱等图片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中观察,使学生从中丰富对点、线、面的理解.学生活动:找出其中的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你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包含这些图形的例子吗?让学生采取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回答下列问题.2、探索断知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图片.课件演示:闪烁面与面相交处,线与线相交处.学生活动:积极发言总结出: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课件演示,演示正方体和回柱,教材6页议一议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实行实际操作,并通过小组讨论积极解决问题.学生活动:(得出结论)体是由面围成的,面由线组成,线由点组成.教师活动:演示教材6页想一想图形(动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积极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教师在学生操作活动中巡视学生,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给予补充,共同总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投影演示长方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得到几何体的过程.学生活动:积极发言,大胆猜测,操作验证.3、总结收获学生活动: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布置作业:教材7页习题1.2,制作一个三棱柱.。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1节的内容,主要包括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会用文字和符号表示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会用文字和符号表示立体图形。

2.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立体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实物模型。

2.学具:每人一套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实物模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牙膏盒、圆柱形饮料瓶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什么图形?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实物模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触摸,感受立体图形的三维空间特性。

同时,教师用语言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如立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中有两个是长方形等。

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上第一章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上第一章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1)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对应的几何体图(1)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实物图形,其对应的几何体如图(2)所示.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几何图形,这些几何图形可以抽象为几何体.常见的几何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和棱柱等.注意:棱锥也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如上面的最后一图.(2)几何体的组成几何体是由平面或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如果围成的面都是平的,叫做多面体.【例1】下列图形中,上面一行是一些具体的实物图形,下面一行是一些几何体,试用线连接几何体和类似的实物图形.分析:对照实物图与几何体,从实物图形中抽象出数学几何体即可.解:如图所示.2.几何图形的构成(1)几何图形的构成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面有平面和曲面,面不分厚薄;线有直线和曲线,线不分粗细.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点不分大小.(2)点、线、面的关系从运动的角度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例如,把笔尖看做一个点,笔尖在纸上移动就能形成一条线,即点动成线.点动成线的实例还有:流星划过天空、粉笔在黑板上划动、保龄球滚动过的路线等.钟表的分针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面,即线动成面.线动成面的实例还有:汽车上的雨刷扫过玻璃窗、用刷子涂油漆等.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就能形成一个圆柱,即面动成体.面动成体的实例还有:以三角形的一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等.【例2】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是由__________个面组成的,其中有__________个平面,有__________个曲面;面与面相交成__________条线,其中曲线有__________条.解析:该几何体的两个底面是平面;两个侧面中一个是平面,一个是曲面.两个底面与曲侧面相交成两条曲线,两个底面与平侧面相交成两条直线,两个侧面相交成两条直线.答案:4 3 1 6 2点技巧线与面的数法对于几何体,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在数面时可先数底面,再数侧面;数线时,可先数底面与侧面相交成的线,再数侧面与侧面相交成的线.3.立体图形的识别几何图形的特征:(1)圆柱:两个底面是等圆,侧面是曲面.如八宝粥盒、茶杯等.(2)圆锥: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像锥子.如烟囱帽、铅锤、漏斗等.(3)长方体:有6个面,底面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平行且完全相同.如砖、文具盒等.(4)正方体:6个面是大小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如魔方等.(5)棱柱:所有侧棱长都相等,底面是多边形,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6)球:由一个曲面组成,圆圆的.如足球、乒乓球等.(7)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一个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多边形的面称为棱锥的底面,其余各面称为棱锥的侧面.根据底面的边数可将棱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谈重点从哪几个方面认识几何体的特征①有几个面围成,是平面还是曲面;②有无顶点,有几个顶点;③侧面是平面还是曲面;④底面是什么形状,是多边形还是圆,有几个底面等.【例3-1】请在每个几何体下面写出它们的名称.解析:根据立体图形的定义特征就可得出图形的名称.答案:三棱柱圆柱长方体圆锥四棱柱正方体球【例3-2】如图,在下面四个物体中,最接近圆柱的是( ).解析:圆柱是“直”的,与弯管B有明显区别;D中的饮料瓶的盖确实可以看成是圆柱,但它在该物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该物体从整体上讲更接近于棱柱;A中烟囱上下粗细不同,不是圆柱,故应排除A,B,D;作为柱体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粗细”处处相同,而与高、矮(长、短)无关,C中玩具硬币尽管扁一些,但是最接近圆柱,所以应选C.答案:C4.几何体的分类(1)几何体按柱、锥、球的特征分为:(2)按围成的面分为:分类是数学中的基本方法,在分类时要统一标准,做到不重不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4-1】在粉笔盒、三棱镜、乒乓球、易拉罐瓶、书本、热水瓶胆等物体中,形状类似于棱柱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粉笔盒、三棱镜、书本可以看成棱柱,乒乓球是球体,易拉罐瓶是圆柱,热水瓶胆既不是棱柱,也不是圆柱和球体.故答案选C.答案:C【例4-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分析:分类时,先确定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不同,所属类别也不同,同时应注意分类要不重不漏.解:(1)按柱、锥、球划分:①②④⑤为一类,它们都是柱体;③⑦为一类,它们都是锥体;⑥为一类,它是球体.(2)按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或曲面分:①④⑤⑦为一类,它们是多面体;②③⑥为一类,它们是旋转体.(3)按几何体有无顶点分:①③④⑤⑦为一类,它们都有顶点;②⑥为一类,它们都无顶点.5.几何体的形成(1)长方形绕其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柱;(2)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锥;(3)半圆绕其直径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球体.释疑点旋转体的形成①平面图形旋转会形成几何体;②平面图形绕某一直线旋转一周才可以形成几何体;③由平面图形旋转而得到的几何体有: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组合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5】我们曾学过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πR2h(R是圆柱底面半径,h为圆柱的高),现有一个长方形,长为2 cm,宽为1 cm,以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分析:问题中的几何体可由两种方式旋转得到.一种是绕这个长方形的长所在的直线旋转,另一种是绕这个长方形的宽所在的直线旋转,其结果不同,注意不要漏解.解:(1)当以长方形的宽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时,如图(1)所示,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 cm,高为1 cm.所以,其体积是V1=π×22×1=4π(cm3).(2)当以长方形的长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时,如图(2)所示,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 cm,高为2 cm.所以,其体积是V2=π×12×2=2π(cm3).所以,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是4π cm3或2π c m3.。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并能够识别和区分它们。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识别和区分立体图形时还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效果有较大影响,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会识别和区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会识别和区分它们。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和空间想象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和认识立体图形。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和制作立体图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立体模型;实物图片;投影仪;黑板。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剪刀、彩纸等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图片,如魔方、牙膏盒、篮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什么图形?2.呈现(10分钟)教师依次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立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三 图形的构成要素 1.任何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2.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3.几何体的表面分为平面与曲面. 4.点、线、面经过运动变化,就能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形成多姿 多彩的图形世界.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栏目索引
例3 图1-1-2中的立体图形分别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后得到的?请用 线连起来.
图1-1-2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解析 如图1-1-3所示.
栏目索引
图1-1-3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题型一 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分类 例1 将图1-1-4中的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栏目索引
图1-1-4
解析 本题的答案不唯一,下面有两种分类方法可供参考: 分类方法一:按球体、柱体、锥体分类,1,2,3,5,7是柱体;4是锥体;6是球体. 分类方法二:按组成面的平或曲划分,2,4,6是一类,组成它们的面中至少 有一个面是曲面;1,3,5,7是一类,组成它们的各面都是平面.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栏目索引
3.下图右边是某种饮水机及水桶的图片,左边是三个同学对它们的形状
的描述.他们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其理由是
.
答案 乙;饮水机及水桶是立体图形,其中水桶是圆柱,饮水机近似于长 方体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栏目索引
1.给出下列说法:①平面上的线都是直线;②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的;③平 面和平面相交形成的线都是直线;④曲面和曲面相交形成的线都是曲 的.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 D ①错,平面上也有曲线,如圆柱底面与侧面相交所成的线是一 个圆;②错,曲面上的线也有直的,如圆锥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点的连线; ③对;④错,如两个圆柱的侧面相交所成的线可能是直的.故选D.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答:文具盒、书与长方体类似;魔方与正方体类似。
(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
答:笛子、水杯与圆柱类似;小丑帽与圆锥类似。
(3)在上图中找出与地球类似的几何体?
答:墙上挂着的足球与地球类似。
(4)在上图中找出与笔筒类似的物体。 答:书架上的棱柱与笔筒类似。
认识一下棱柱
底面 棱
顶点 棱柱的特点:
请你按适当的标准对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
(1) (2)
(3)
(4)
(5)
(6)
按“柱、锥、球”划分:(1)(3)(4)(5)是柱体
(2)
是锥体
(6)
是球体
按面的曲或平划分:
(1)(2)(6)是一类,组成它们的面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的;
(3)(4)(5)一类,组成它们的各面都是平的.
(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
( ×)
• 7、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
( ×)
• 8、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棱柱。 • 9、棱柱一定是长方体。
((√×))
课堂小结:
(1)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及图形特征,特别是棱柱; (2)简单几何体如何分类; (3)说出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世界中,物 体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
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东方明珠 广播电视塔
坐落在中国上海浦东 新区陆家嘴,毗邻黄 浦江,与外滩隔江相 望,上海国际新闻中 心所在地。建筑动工 于1991年,于1994 年竣工,高467.9米。
侧面是平面; 全一样。
有多个顶点。
• 1、圆锥和圆柱的底面都是圆。
(√ )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使用人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一、 预习任务自学课本2-4页内容。

二、学习任务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

2、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1.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难点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学习准备: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三、学习过程一)新课学习1、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2、圆柱和棱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类 名称 图形 主要特征柱棱柱(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侧面、底面都是平面,有多个侧面,两个底面,并且底面互相平行。

圆柱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只有一个侧面、两个底面,并且底面互相平行。

锥棱锥(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侧面、底面都是平面,有多个侧面,只有一个底面。

圆锥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只有一个侧面和一个底面。

*(台)棱台(三棱台、四棱台、五棱台等)侧面、底面都是平面,有多个侧面,两个底面,并且底面互相平行,但大小不一样。

圆台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只有一个侧面,有两个底面,并且两个底面互相平行,但大小不一样。

球球只有一个面,并且是这个面曲面。

1.直线的表示有两种:一个小写字母或两个大写字母.但前面必须加“直线”两字,如:直线m ,直线AB ;直线CD .三、课堂练习五、课堂测试(1)下列物体可以近似地看作是由什么几何体组成的?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几何体组成的?举例说明。

(2)请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六、课堂小结教师提问:(1)本节课你掌握了几个几何概念?(2)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本节课应该理解哪几个关键词?(4)在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应注意什么?七、设计说明本节课为进入初中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1节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学习目标
•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 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 体、长方体、棱柱、 • 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 特征。 • 3)了解圆柱与圆锥、棱柱与圆柱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
生活中你会常见很多实物,由下列实物能想 象出你熟悉的几何体吗? (1)文具盒 (4)足球 (2)魔方 (5)漏斗 3)笔筒
1、如图,第二行的图形围绕红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 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
小结: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 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 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 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知道几何体的分类
还有那些图形象圆锥?
甜筒,麦堆,导弹头,蒙古包顶,羽毛球……
圆锥有何特点?
它的底是一个 圆 ;圆锥的顶是 尖 的 光滑,由 曲面 构成。 侧面
你是这样想的吗?
足球能得到球体.
通过对你周边物体的观察、想象,归纳一下我们常 见的几何体有哪些?
请你想一想
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圆柱、圆锥、 棱锥、球等.
你是这样想的吗?
文具盒能得到长方体 .
你是这样想的吗?
魔方能得到正方体.
你是这样想的吗?
笔筒能得到圆柱体
议一议
还有那些图形象圆柱?
杯子、茶叶筒花瓶、薯片筒、易拉罐、药瓶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圆柱有何特点?
上下两个面是 侧面 光滑,由光滑 大小相等的 构成 圆;顶是平的
你是这样想的吗? 漏斗能得到圆椎体.
议一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