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量
常见的量知识点归纳

常见的量知识点归纳稿子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常见的量那些事儿。
说到长度,你知道吗?咱们平常量东西的长度,常用的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
比如说,教室的长呀,一般就用米来量。
而像咱们的铅笔,那就用厘米或者毫米来表示长度啦。
再说说重量。
咱们买水果、买菜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斤”“公斤”“克”“千克”这些词。
像一个大西瓜,可能就有好几公斤重;而一颗小糖果,可能就只有几克。
时间也是很重要的量哟!一天有 24 个小时,一小时又有 60 分钟,一分钟还有 60 秒。
咱们上学一节课 40 分钟,课间休息 10 分钟,可别记错啦。
还有面积呢!家里的房子大小,咱们会用平方米来表示。
像咱们的课本封面,面积可能就是几百平方厘米。
体积也常见呀!一瓶矿泉水,它的体积大概是几百毫升;而一个大鱼缸,那就要用升来衡量啦。
怎么样,这些常见的量是不是很有趣?记住它们,咱们的生活可方便多啦!稿子二嘿,朋友们!咱们一起来瞧瞧常见的量都有啥。
先来讲讲长度单位。
米呀,那可是个大家伙,像操场的跑道,就经常用米来量。
分米呢,稍微小一点,比如咱们的书桌宽度,可能就是几分米。
厘米就更小巧啦,手指的宽度差不多就是一厘米。
还有毫米,像针的粗细,就得用毫米来说啦。
接着是重量单位。
公斤和千克是比较大的重量单位,像一袋大米,可能就是 5 千克或者 10 公斤。
克就轻多啦,一枚硬币的重量大概就是几克。
时间单位也不能忘哟!一年有 12 个月,365 天或者 366 天。
一个月有的 30 天,有的 31 天,二月比较特别,有时候 28 天,有时候 29 天。
面积单位也很有用哦!一块地的大小用平方米、平方千米,一张纸的大小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体积单位也来凑凑热闹!一桶水的多少用升,一瓶药水用毫升。
哎呀呀,这么多常见的量,大家可都要记清楚哟,这样生活中就不会迷糊啦!。
六年级数学上册常见的量

给奶奶的信
奶奶: 您好! 我最近又减了3吨,
1dm2=100c m2
无
常见的量 ─ 体积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M³
DM³
CM³
1m2=100dm2
1dm2=100cm2
无
常见的量 ─ 容积
升 毫升
L
ML
1L=1000ML
无
常见的量 ─ 时间
世 纪 无 年 季 月 周 天 时 分 秒
无
无
无
无 D
H
MIN
S
1世 纪 =10 0年
1年=4 季=12 月= 365D
2016年2月28日(日)
今日是二月的最后一日,所以我挺早就起床了。一看表,才00:06: 00,不晚。我先拿起了一块5平方米大的毛巾擦了擦脸,5毫米长的 牙刷刷刷牙,挺快的,才5s。我端起一杯220升的牛奶一饮而尽,然 后我就去楼下练习了明天要比赛的800KM,练完后听到一则新闻说 有一个1cm³ 集装箱砸死了人,然后我就搬着2吨重的花盆向奶奶家走 去,花盆里有一封给奶奶的信。
1季 =3 月
1月= 28D OR29D OR30D OR31D
1 1D= 周 24H = 7 天
1H= 1MI 60MI N=6 N 0S
无
常见的量 ─ 人民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无
常见的量 ─ 质量
吨 分米 厘米
T
KG
G
1T=1000KG
1KG=1000G
无
请修改李东凯的日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见的量
常见的量 ─ 长度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KM
M
在数学中常见的量

在数学中常见的量在数学中常见的量数学中,有许多常见的量。
这些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亮度和角度。
每一个量都有它自己的单位和方法来测量它们。
下面将会逐一介绍这些量及其单位和测量方法。
一、长度长度是一种量度对象,它表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长度可以通过米(m)、厘米(cm)、英尺(ft)和英寸(in)这些单位来测量。
一米等于100厘米,一英尺等于12英寸。
二、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有的物质量,它是一种物理量。
质量既可以以千克(kg)为单位表示,也可以以克(g)、磅(lb)为单位表示。
常见的测量方式是使用天平,将物体放在一侧,根据平衡点的位置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三、时间时间是一种物理量,代表了事件发生的持续时间。
时间可以用秒(s)、分钟(min)、小时(h)、天(d)、周(w)、月(m)和年(yr)等单位来表示。
错误地测量时间会导致不准确的数据,因此专业人士通常使用时钟、计时器或计算机等设备来测量时间。
四、电流电流是一种物理量,代表了电荷穿过导体的速度。
电流以安培(A)为单位来表示,通常通过电表来测量。
电荷流动越快,电流就越大。
直流电(DC)和交流电(AC)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
五、温度温度代表物体的热度,以摄氏度(℃)或华氏度(F)为单位来表示。
温度可以使用温度计来测量,也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
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使用开尔文(K)来衡量温度。
六、亮度亮度是人眼接收到光的强度。
亮度可以通过流明(lm)、坎德拉(cd)等单位来表示。
通常,现代照明设备的亮度可由种类、数量和强度等因素来决定。
相对亮度可以通过照度计来测量。
七、角度角度是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度量。
角度以度(°)、分(′)、秒(″)等单位表示。
通常需要使用望远镜、显微镜等器具来测量角度。
总结以上七种量都是数学中常见的量。
对于科学家和工程专业人士来说,正确测量它们的单位和方法至关重要。
通过更好地理解这些量的测量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物理现象。
常见的量

1、常见的量
长度单位: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0) 重量单位:千克 吨 (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0) 容积单位:毫升 升 (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0) 钱的单位:分 角 元 (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 时间单位:秒 分 时 (相邻之间的进率是60)
2=0.5 4=0.25 4=0.75 5=0.2 5=0.4 5=0.6 5=0.8 81=0.125 83=0.375 85=0.625 87=0.875 20
1=0.05
∏=3.14 2∏=6.28 3∏=9.42 4∏=12.56 5∏=15.7 6∏=18.84 7∏=21.98 8∏=25.12 9∏=28.26 10∏=31.4
1、平年有365天,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有366天,闰年二月有29天,不是整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整百的年份要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
2、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数变小,乘以大于1的数就变大;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变大,除以大于1的数就变小。
3、一个圆柱侧面展开是正方形,那么圆柱的高和底面周长相等,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的比是∏:1。
在数学中常见的量

在数学中常见的量
数学量
1. 最基本的数者:数字是人们最基本的计算单位,它们可以是自然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也可以是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2. 因式:它表示被乘数和乘数组成的一个数字,可以是多项式或者更
复杂的式子。
3. 因子:指任意数字的真因子,是构成某个数的最小数字。
4. 特殊数值:比如π、e、φ等都是特殊的数值,它们有特殊用途并具
有重要意义。
5. 集合: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意的数字,它们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
是无穷的,但这些数字必须有规律而且有限定。
6. 函数:函数是对一定范围的自变量的映射,它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
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变化可以用曲线来表示,比如正弦曲线和指数曲
线等。
7. 概率:概率是衡量不确定性的量,它表示一个实验中实现某种结果
的可能性,比如聊天机器人回答某个问题的概率。
8. 统计量:统计量是对现实样本中的数据进行求和、求均值、极差等
集中趋势、分散趋势以及其他属性的描述。
9. 对数:对数是以底数为基础的指数,它的底数可以是自然数、复数、实数等,它可以表达规律性和关系,对进行指数计算、数轴等有重大
作用。
10. 指数:指数是一种特殊的数字幂,它表示某个量的幂次,指数运算可以快速的计算大的乘积,也可以表示数字量的变化率。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常见的量》这一章节,主要围绕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人民币单位等常见的量进行教学。
这一章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各种量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人民币单位等常见的量的概念和换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换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人民币单位等常见的量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人民币单位等常见的量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教学难点: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人民币单位等常见的量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出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人民币单位等常见的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人民币单位等常见的量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3.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4.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常见的量的概念

常见的量的概念
1. 数量:表示物体的个数,例如一颗苹果、两个篮球等。
2. 长度:表示物体的尺寸大小,通常用米、厘米等单位来表示。
例如一根30厘米的直尺。
3. 面积:表示物体表面的大小,通常用平方米、平方厘米等单位来表示。
例如一个50平方米的房间。
4. 体积:表示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通常用立方米、立方厘米等单位来表示。
例如一个2立方米的水箱。
5. 质量:表示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千克、克等单位来表示。
例如500克的苹果。
6. 时间:计量事件发生的长短,通常用秒、分钟、小时、天等单位来表示。
例如一个小时的课程。
7.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通常用米/秒、千米/小时等单位来表示。
例如车速为80公里/小时。
8. 密度:表示物体的质量在单位体积内分布的密度,通常用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厘米等单位来表示。
例如铁的密度为7.86克/立方厘米。
9. 温度:表示物体的热量程度,通常用摄氏度、华氏度等单位来表示。
例如室内温度为20℃。
10. 浓度:表示物质在溶液中的分布程度或浓度程度,通常用百分比、毫克/升等单位来表示。
例如药液的浓度为10%。
(完整版)小学数学常见的量知识点总结

常见的量: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人民币单位
一、长度单位:(从小到大)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二、面积单位:(从小到大)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公顷平方千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三、体积单位:(从小到大)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四、容积单位:(从小到大)
毫升、升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立方厘米
五、时间单位:
平年1年=(365)天
闰年1年=(366)天
1年=(12)个月
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都(31)天,
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每月都是(30)天,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一年可以分成4个季度,1、2、3月1季度;
4、5、6月2季度;7、8、9月3季度;10、11、12月4季度。
1天=(24)小时1时=(60)分
1分=(60 )秒1周=(7)天六、质量单位:(从小到大)克、千克、吨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七、人民币单位:(从小到大)分、角、元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量
次营镇中心小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结合具体情景感受不同的单位,能够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单位;掌握相邻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意识到单位即数量中的“量”。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整理常见的量及量的单位,体会各个量的具体意义;引导学生整理和反思的复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常见的量”的复习,不断向学生渗透反思的意识;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过程:
(一)、反馈课前对“常见的量”的整理情况
1、师:昨天老师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整理了我们知道的计量单位,现在请你们拿出你们的学习成果,四人小组合作整理出一份代表你们小组最高水平的作品来。
2、整理好的小组把自己组的作品到前面的展台前进行展示。
3、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常见的量”的知识补充完善,并让学生了解计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1000 10 10 10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00 10000 100 100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0 1000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 1000 ↑
升→毫升
1000 1000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100 12 30 24 60 60
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10 10
人民币:元→角→分
【设计意图:在课前,让学生整理“常见的量”的知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梳理旧知的良好复习习惯。
同时,在课堂上引入小组合作再次整理相关知识,能更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的进行资源共享,加强自我反思。
】
(二)、做游戏,感悟计量单位的大小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这是数1,它后面藏着一个名称,请仔细观察我的动作,或者是语言,猜猜后面藏的单位是什么?
教师先示范,学生当小老师
1毫米、 1厘米、1分米、1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所占的空间
两袋馒头约重1千克,成人心跳75次约1分钟,地球自转一周约是1天┅┅
师:在游戏中,我们对这些计量单位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再一次回顾这些单位的实际含义。
】
(三)、巩固与应用
1、找一找常见的量
唐功红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举重75千克以上级决赛中,以
305千克的总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了挺举和总成绩的世界冠军。
刘翔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只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
师:请你观察,上面的两段话中有哪些量?有哪些计量单位?
生回答
2、想一想、填一填,选一选。
(1)1个苹果约重10();吕老师体重约60();卡车的载重量约3()。
(吨,千克,克,斤)
绕操场走一圈约用5();火车提速后从北京到郑州约需5();从学校大门口走到班上约需4()。
(秒钟、分钟、小时)(2)1.7吨=()千克 1.2时=()时()分
3.5日=()日()时 3吨40千克=()吨 2 .5分=()秒 40元=()分
(3)每一年的大月有()月,每一年的小月有()月;平年的二月有()天,闰年的二月有()天。
(4)采用24时计时法,下午5时就是()时,夜里12时就()时,也就是第二天的()时。
3、小龙一天在校多长时间?
5、修改“小马虎”的日记
2006年2月29日星期一晴
今天,天一亮我就起床了,一看表才17:30,挺早的!我从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我拿起8平方米的毛巾开始洗脸、5毫米长的牙刷刷牙,太好了,我才用了10秒钟时间。
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250升的牛奶一饮而尽。
吃过早餐,我搬着5吨重的花盆向奶奶家出发。
师:同学们,你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么?请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借助生活中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这些量的实际意义,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
(四)、作业
运用正确的量的单位,写一篇去超市购物的数学日记
三、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对过去所学过的“常见的量”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
先让学生在课前将量的单位进行整理,再在小组内交流,设计出自己组认为合理的整理方案的环节。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沟通与碰撞,把一些好的想法与同伴分享,错的地方得到了指正。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反思和质疑能力。
2、在整理的基础上,我又安排了学生感悟计量单位的大小,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量的单位意义的体会;较有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彼此分享思考、知识和经验,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起,创造潜能得到了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