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探究

合集下载

颈椎病的X线平片诊断价值分析

颈椎病的X线平片诊断价值分析
喉头 颈外科 杂志 , 0 , 3) 7 117. 2 65 0: 5 .77 0 ( 1
目前突 发性 耳聋的发病机 制 尚未完全 明了 ,多数学者 认为病毒感
染 、内耳血供 障碍为其 主要诱发 因素 。针对于 此 ,改善 内耳血液循 ]
环 则为治疗突 发性 耳聋的主要措施 之一 。其主要治疗 原则为 ,改 善内
[] 张建 斌, 梁 燕, 素芳 , . 激酶 胶 囊对 急性 脑 梗死 患 者脑 循 5 鹿 王 等蚓 环 动力学 影 响的 临床研 究 [ . 国医药, 1,() 1. J中 ] 2 058: 2 0 7
[ C s oJ o P l ed I a o A. d e e sr erl 6 ] a r mi N , m ia , mp s t t r A C C C S d n sn oi ua u n
耳 末梢微血液循环 ,增加 内耳末 梢毛细血管 的氧含 量 ,修复耳受 损末
梢感受器 的功能。
[】 潘 燕 , 方 . 氧 舱 治疗 突 发性 耳 聋 的疗 效观 察 [] 用 医 3 陈方 高压 J_ 实
技 杂志 ,0 81(6: 8—0 1 20 , 1) 002 8 . 5 2
蚓激酶是 一种生物酶制剂 ,采用生物分 离技术提取 ,它是一种 多 组分 蛋白水解酶 ,纯化后一般为6 片段 ,分子量约为2-0 D 个 04k 。药理 研究 表明蚓激酶 具有血浆组 织型纤溶酶原 激活物 ( P t A)活性 ;它 可 - 刺激 血管 内皮细 胞产生t A,其 与纤维蛋 白有 特殊亲和力 ,进一步研 — P 究表 明它对组织型 纤溶 酶原激活物抑 制剂无影响 ;纤溶 酶原被激 活后 变为 纤溶酶 ,纤溶 酶可使不溶性 纤维蛋 白降解 ,从 而达到溶解血 栓的 目的 ,而使血液粘滞度 下降 , 微循环得 以改善 】 使 。蚓激酶 的这 种作

X线平片诊断颈椎病的意义

X线平片诊断颈椎病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 [1]殷蔚伯 ,谷铣之 ,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出版社 ,
2002:1-2.
【2]张钦 富 ,楚彩芳 ,乔 红兵 ,等 .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省放 射治疗现状 调查 [J].中国辐射 卫生 , 2003,12(3):176—177.
编 辑,杨 倩
x 线 平 片诊 断颈 椎病 的意 义
医学信息 2010年 09月第 23卷第 9期 Medical Information.Sep.2010.Vo1.23.No.9
护主要是避免 因陪伴病人而接受 不必要的辐射 ,以最 大限度地保护 病人及其陪护人员 。 3.1.3对 工作人员 的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监护。工作 人员上 岗时必须 佩带个人剂量计 。热释光剂量片 以其佩 带方便 、价格低廉 和可重复 使用等优点 ,可作为个人剂量计 首选 。可 3个月检测 1次 并将结果 记入个人剂量档案 。同时应建立个人 职业健康档案 ,每 1 ̄2年进行 1 次职业体检 ,将结果记入档案 。 3_2严格控制放疗设备的质量 应保证治疗设备 辐射安全 、防止超剂 量照射 、有用线束 内杂散辐射 限制 、有用线 束外 漏辐射 限制 、感生放 射性限制以及稳定性 、等 中心 、均整性 、光野 与照射野之 间的边界偏 差等指标 和实验方法必须符合 GB15213等有关 国家标 准的规定 。并 在定购 、安装调试 、验收检 测 、定期 检测 、常规维护 和校正性 维修 中 予 以保证 。安 装竣工 投入运行前 或运行参 数及屏蔽 条件发 生改变 时,应 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 门资质认证 的检测机构对 其进行检 测 ,合格后方可启用 。正常运行 的情况下 ,必须定期检测 、校正 、保养 和维修 ,严 格按生产厂家提出 的要求定期更换 零配件 。由省 级以上 卫生行政部 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 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当 设备工 作不正常 时 ,立 即停机检查 ,禁止设 备在工作 状态不稳定 的

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价值分析

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价值分析

213 软产道裂伤 : .. 本组资料 中 1 例产妇因巨大儿 , 1 另 例产 妇 急 产 因 裂 伤 累及 阴道 后 穹 窿 及 子 宫 下 段 , 阴道 难 以 缝 合 , 经
开 腹 行 裂 伤修 补 术 。助 产 士 应 指 导 产 妇 适 时 正 确 使 用 腹 压 , 防 止 胎 儿娩 出过 快 , 掌握 会 阴后 一斜 切 开 术 的适 应 证 及 时 机 , 阴道手术规范、 柔 , 轻 发现 血 肿 应 切 开 血 肿 , 除 积 血 , 底 止 清 彻
综 上所 述 , 平 片 检 查 一 方 面 可 以 显 示 颈 椎 病 病 变 的 x线 部 位 、 围和 程 度 , 一 方 面 还 能 排 除 症 状 类 似 的 其 他 疾 病 。 范 另 同 时 x线 平 片 又 具 有 简 单 、 捷 、 廉 的 优 势 , 便 低 x线 平 片 与 临 床 结合 , 为 颈 椎 病 的诊 治 提 供 可 靠 依 据 。 能 5 参 考 文 献 [ ] 吴在德 , 1 吴肇汉 . 外科学 [ . 7版 . M] 第 北京 : 民卫生 人
中 1例 经 产 妇 因疤 痕 子 宫 行 剖 宫 产 术 , 现 胎 盘 与 子 宫 壁关 发
[] 乐 2
杰 . 产 科 学 [ . 7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妇 M] 第 北 人
社 ,0 9 2 5— 0 . 2 0 :0 2 7
[] 余 文 君 . 索前 列 醇 直 肠 给 药 预 防 低 置 胎 盘 产 后 出血 3 米
2 9— 21 0 0.
中 , 摩 子 宫 同 时 热盐 水 纱 布 湿 热 敷 子 宫 后 子 宫 收 缩 转佳 。 1 按 例 产 妇 因 疤痕 子宫 、 大儿 行 剖 宫产 术 中 子宫 收 缩 乏 力 , 按 巨 经 摩 子 宫 , 用 宫 缩 剂 , yc 使 B—l h缝合 及 子 宫 动 脉 上 行 支 结 扎 后 n 观 察 3 i 出血 多 且 不 凝 , 虑 DC 遂 行 子 宫 次 全 切 除 术 。 0rn仍 a 考 I, 212 胎 盘 因素 : 盘 1 i 未 剥 离 可 脐 静 脉 注 入 内 加 缩 宫 .. 胎 5rn a 素 1 的 O9 OU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2 I 能 促 使 胎 盘 迅 速 剥 离 而 0I , I l 出血 少 , 盘 粘 连 、 留 及 时 行 清 官 术 可 减 少 出 血 , 组 资 料 胎 残 本

颈椎病的X线平片分析

颈椎病的X线平片分析

21 颈椎生理 曲度改变 .
本组患者测量颈椎生理 曲度改
变 的有 18例 , 6 %. 中变直 16例 ,s 形改变 5 , 9 占 2 其 0 “” 6例 反曲
2 例, 9 增大 7例 。 22 颈椎不 稳或前后 滑脱 . 表 现为椎 体 自然弧度 消失 , 病变椎体 曲度呈阶梯状错落感 , 可形成各关节特别是椎小关节
质硬化、 间孔 变形、 管狭窄是颈椎病诊断 的可靠指征 , 带 椎 椎 韧
钙化、 钩椎 关节变尖或横 向增 生是 颈椎病诊 断的重要征 象。
【 关键词 】颈椎病
增生
椎 间隙狭 窄 x 线表现
颈椎病 即颈椎椎 间盘退行 性改变及其 继发病 理改变 累及 周围组织 结构( 神经根 、 脊髓 、 椎动脉 、 交感神 经等 ) 出现相应的
( 收稿 日期 :0 1 0 — 1 2 1-6 1)
验结果时 , : 如 中老年 患者 有腰 酸背痛 、 活动障碍 、 头晕乏力 、 红
颈 椎 病 的 ×线 平0 7 3 ) 3 0 1
【 要 】目的 探讨颈椎病 x线平片的影像 学特点。 摘 方法
的形态外 , 还可见双核 、 子核 , 多可见 4核 。有 的浆细胞像 母 最 蝌蚪样 , 还有的呈火焰状 , 红色突起 , 细胞核圆整 , 或者 扁圆 , 有 的居 中如早幼 、 中幼红 细胞 , 染色质呈 紫红色 , 颗粒 粗而深染 ,
[] 王淑娟 , 1 朱立军. 多发性 骨髓瘤及其实验室诊断[. J中华检验医学杂 ]
的侧 突, 均可直接作用颈椎局部 , 引起偏侧性骨质增生 , 以对抗 过高的应力 , 于是便 出现 当颈椎一 侧性失稳 , 另一 侧也受到不
23 椎 间隙狭窄 本组 9 . 8例有此征象 , 3%. 占 1 此征象是

X线检查用于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X线检查用于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前屈 侧位片。结果
观察组齿突与枢椎棘 突轴绀不重叠率 高于对 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2组齿 突与两
侧块 间距 不等宽和左右旋转环枢关系反常率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观察组前屈 侧位片成 角位移和水 平位移 率均高于对照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2组侧 位片成 角位移 和水平位 移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 。
学意义 ( P> 0 . 0 5 ) 。见表 2 。
痛、 上肢麻木及活动受 限等症状 , 少数患者伴有恶心 、 发作性眩 晕、 耳 呜等症状 。选取 5 4例健康 体检者作 为对照 组 , 2组 一般
情 况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颈椎 病是 中老年常见病 , 因颈椎 间盘退 行性变和继发性病 不重叠率高于对照组 ,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 。2组 齿 突与两侧块间距不等宽 和左右旋 转环枢关 系反 常率差异无 统 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见表 1 。 表1 2组张 口位 X线片动态 比较 [ 例( %) ]
2 . 2 动态侧位 片 x线片的水平位移 、 成 角位移
观察组前 屈
2 7例 , 神经根型颈椎 病 2 2例 , 混 合 型颈椎 病 1 2例 , 颈 型 颈椎
病 7例 。6 8例 患 者均 存在 不 同程度 头 晕 、 背 肩 疼痛 、 颈项 疼
侧位片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率均高于对照组 , 差异均有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2组侧位 片成 角位移 和水平位移差异无 统计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
22
颈椎病的诊断必须具备的条件:
1. 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2. 影像学证实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变;
3.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一致。
如果仅有影像学表现、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变, 而无临床症状,应该诊断为“颈椎退行性变”; 因为55岁以上人群80%影像学表现有颈椎退行性 变,而大部分无临床症状.
14
钩椎关节:由下位椎体外侧缘中后部向 上突出的钩 突(唇状)及与其相对应的上位椎体的外缘构成; 正位呈“托盘状”,左右对称。
15
8、颈椎的生理曲度: ☆ 颈椎前突,最突点一般位 于C4,
故颈椎病多发生于 C4上下方;
☆ 颈椎的前突距离测量:枢椎齿突后上缘向下至第 七颈椎体后下角划一连线,该线至C1—7椎体后线 的最宽距离,正常为12mm+-5mm。
之间基本平行。
18
9、颈椎韧带:颈椎周围的韧带对维持的内外平衡 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颈椎病无骨质改变时,而血
管、神经、韧带(尤其是黄韧带)受压或扭曲
(如某一椎体旋转)产生充血水肿,病史长者可 以纤维化,出现颈椎病症状。
椎体前有前纵韧带:
椎体后有后纵韧带:
椎体两侧有椎旁韧带:
椎弓间有黄韧带:
横突间有横突间韧带:
切凹增生征 正常下关节突
40
(五)椎间孔变窄变形:骨性椎间孔变
形、变小的原因主要是上关节突肥大和钩椎关 节增生; 平片斜位能显示椎间孔的骨性狭窄, “8”字形(系钩椎关节和上关节突同时增生) “3”字(系钩椎关节增生) 反“3”字形(系上关节突增生)。 CT和MRI可清楚显示椎间孔变窄;
41
椎间孔变形:主要表现前后径变小。 C4上关节突肥大、
35
小关节积气,关节面硬化 C3下关节突变尖硬化

颈椎病的影像学

颈椎病的影像学
颈椎病的影像学
内容提要
颈椎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价值 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在颈椎病术后评价的应用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定义
(由2008年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修订)
颈椎椎间盘组织 退行性改变
出现与影像学改变 相应的临床表现者
继发病理改变累及 其周围组织结构
动态MR 黄韧带的变化
4 颈椎椎体骨赘、钩椎关节、椎小关节退变
椎体骨赘
或骨桥形成
CT、MRI 椎体后缘的骨赘
椎管狭窄及颈髓受压
椎体前缘的骨赘
食管
食管受压
左侧钩突肥大
钩椎关节退变表现为颈椎钩突肥大、变尖增生以及骨赞形成,其钩椎关节间
隙变窄,关节面显示硬化。
CT扫描可观察到钩突增生肥大引起的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髓核与母椎体体分椎离体,上形、成下游缘离出体现半 小结节,圆多形位缺于损硬影膜,外X线间及隙C,T可 偶尔位于见硬其膜边下缘骨。质硬化,T1、
T2 MRI信号与椎间盘相 似。
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前后受压
MRI、CT椎间盘突出
脊髓异常信号
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时,MRI可见受累颈髓弯曲、变形,向后移位, 其内出现斑点状异常信号,提示脊髓水肿、囊性变等。
1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颈曲变小、变直、反弓 多采用Borden氏测量法 正常C值7.6~12.2mm 防止军人位、低颏位 青少年颈椎病的主要影像学特征(100%)

颈椎病主要影像学的检查方法和价值研究

颈椎病主要影像学的检查方法和价值研究
带 钙化 等 。此外 更重 要 的是 可 以 除外 其他 颈 部疾 病 相 鉴别 , 颈椎 先天 如 畸型、 骨折 脱位 和肿 瘤 、 核等 。 结 3 2 C 扫描 对椎 间 盘 和骨 组 织 显示 较 好 , . T: 且能 避 免 结构 重叠 , 能 准 确地 显示 出普 通 X线 检查 不易 发现 的病 , 可直 接显示 椎 间盘 变性 、 管 椎 内韧带 变化及 其 硬脊 膜囊 、 经根 与 关 节 的情 况 。横 断层 图 象 可 以清 晰 神 地见 到 硬膜鞘 内外的 软组 织和蛛 网膜 下腔 故能正 确 地 诊断 椎 间盘 突 出症 神经 纤 维瘤脊 髓 或延髓 的 空洞症 对 于颈椎 病 的诊 断 及 鉴别 诊 断具 有一 定 的 价值 。 3 3 MR ; 有清 晰 的高分 辨率 , 软组 织 的显示 较 好 , . I具 对 因而 有利 于 发 现颈 椎的早 期 病理 变化 、 小变 化 和 发生 在 小关 节 上 的改 变 。能 清 晰 微 显示 脊髓 组织 受 压情况 , 间盘突 出 的位置 、 位方 向、 小 。 管 内 的脊 椎 移 大 椎 髓 、 经 根受压 情况 。 神 3 4 脊髓 造影 : 脊 髓型 颈椎病 的诊 断及 除外 椎 管或 椎管 内 占位性 . 对 病 变有 帮助 。 3 5 X线椎 动 脉造影 ( R : . X A) 对椎 动 脉型颈椎 病 和是 否 为血 管本 身 疾 患相 鉴别 。 此外, 如数 字减 影血 管 造 影 ( s 、 颅多 普 勒超 声 ( C 、 部 彩 D A) 经 T D) 颈 色 D p l 显像 ( D I 、 维 彩 色 超 声 血 流 成 象 技 术 等也 在 临 床 有 所 o pe r C F)三 应用。 4 在 颈 椎病治 疗 中 的意义 颈 椎病 的流 行病 学表 明 , 由于 电 脑的 普及 , 们生 活 、 作 环境 的改 人 工 变 , 得 颈椎病 的 发生越 来 越 平凡 , 使 如何 能 尽 快尽 早 的发 现 颈 椎 病 , 以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CT、MRI诊断。

结果:分析颈椎病的原因,MRI对对钩突增生、颈椎曲度异常和椎间隙狭窄的诊断率要比X线平片、CT的诊断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CT则对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的诊断率要比X线平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对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诊断率要比X线平片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线平片能够检查出颈椎双边征及椎间孔狭窄症状,而MRI则能够诊断出椎管狭窄、伴脊髓水肿等症状。

结论: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颈椎病的确诊情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关键字:X线;CT;MRI;颈椎病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颈椎病成为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主要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多表现出一系列的功能障碍综合征[1],给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近几年来,影像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X 线、CT、MRI成为诊断颈椎病主要方法。

对此,为了探讨X线平片、CT、MRI 诊断颈椎病的应用价值,现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椎病相关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25~85岁,平均(46.3±7.1)岁。

所有患者中,30例患者感觉肩颈部麻木,20例患者感觉异常,出现痉酸胀、疼痛且握力下降,16例患者出现头痛、耳鸣等症状,14例患者出现下肢无力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此次治疗并参与研究。

1.2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CT、MRI诊断。

利用DRX线摄影机对患者实行X线平片检查,观察患者患处是否出现病变,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同时选用东软-PHILIPS 双排螺旋CT 机,扫描层厚和间距为5mm,对患者实行CT横断扫描,提取患者的软组织窗。

选用西门子生产的1.5MRI对患者进行MRI诊断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檢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线平片、CT、MRI诊断比较分析颈椎病的原因,MRI对对钩突增生、颈椎曲度异常和椎间隙狭窄的诊断率要比X线平片、CT的诊断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CT则对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的诊断率要比X线平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对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诊断率要比X线平片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情见表1.
表1 X线平片、CT、MRI诊断比较[n(%)]
2.2 X线平片、CT、MRI 独立观察征象比较X线平片能够检查出颈椎双边征及椎间孔狭窄症状,而MRI则能够诊断出纤维性椎管狭窄、伴脊髓水肿等症状。

详情见表2.
表2 X线平片、CT、MRI 独立观察征象比较[n(%)]
3讨论
临床上,颈椎病有多种类型,如神经根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等[2]。

引起该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颈椎受到长期劳损、椎间盘脱出等引起的一系列功能障碍综合征,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而X线平片、CT、MRI 作为影像学技术,逐渐成为诊断颈椎病的重要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中,CT能够检查出患者骨性椎管、椎间盘钙化等,对患者的脊髓和神经根的受压情况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同时还能够检测出脊髓受压和椎动脉有无受压[3]。

而MRI则能够全面观察患者的脊髓和颈段椎间盘病变情况,尤其是对伴有严重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最为适宜。

而CT则对不能实施MRI检查的患者比较适用。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分析颈椎病的原因,MRI对对钩突增生、颈椎曲度异常和椎间隙狭窄的诊断率要比X线平片、CT的诊断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CT则对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的诊断率要比X线平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对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诊断率要比X线平片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线平片能够检查出颈椎双边征及椎间孔狭窄症状,而MRI则能够诊断出椎管狭窄、伴脊髓水肿等症状。

总之,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颈椎病的确诊情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 买小军,王学琦,卢万春等. 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3):220-222.
[2] 邵丽希,刘岩. 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 影像技术,2014,12(2):25-27.
[3] 任蓬程.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24):113-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