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

合集下载

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

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

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上海金茂大厦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是一座地标性的超高层建筑。

其设计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立面设计、空间布局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

首先,上海金茂大厦的建筑结构采用了钢结构体系。

在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可以提供更大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同时,钢结构还具有较轻的自重,能够减小建筑的负荷,降低地基要求。

此外,钢结构还能够快速拼装,加快施工进度。

其次,上海金茂大厦的立面设计采用了环形玻璃幕墙。

这种设计既能提供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又能提供广阔的视野。

此外,幕墙材料还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减少建筑的能耗。

同时,幕墙的设计还考虑了风载荷和地震力的影响,确保建筑的稳定性。

再次,上海金茂大厦的空间布局以高效利用空间为原则。

大厦内部采用了高速电梯系统,确保了垂直交通的效率。

同时,大厦的平面布置采用了环形结构,中央开放空间为核心,既方便行人流动,又提供了一个集中休息的场所。

此外,大厦内还设置了多个垂直交通中庭,方便人员进出各个办公楼层。

此外,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还注重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大厦采用了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如LED照明、高效空调系统等,以降低能耗。

同时,大厦设置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大厦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植物灌溉和厕所冲洗,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些措施使得金茂大厦成为一座具有环保特色的建筑。

最后,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还考虑了建筑的艺术性和人文关怀。

大厦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设置了艺术装置、绿植等元素,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

同时,大厦还设置了观光层和展览空间,供市民和游客参观,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涉及到建筑结构、立面设计、空间布局等多个方面。

其钢结构体系、环形玻璃幕墙、高效的空间布局、可持续性发展措施以及人文关怀等特点,使得该建筑成为上海的地标性超高层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也融合了艺术、人文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金茂大厦简介

金茂大厦简介

3.1 结构体系
裙房
钢结构 中庭 形式各异
的楼梯
3.2 结构分析

3.3 钢-钢筋混凝土 组合结构的特点
互补 经济 合理 有效
四、幕墙结构
4.1 金茂大厦幕墙建筑立面效果 4.2 幕墙结构的特点 4.3 防水防渗 4.4 抗风荷载 4.5 节能环保
谢 谢!
6 巨形钢柱; 7 Ø914钢管桩
塔楼承台平面
基础承台板配筋剖面示意图 核心筒周边与巨型柱周边为最危险截面
2.4 地下室外墙与底板设计特点
地下室外墙设计:
地下室3层,占地面积19650m2; 最大开挖深度:19.65m; 地下室外墙周长:568.4m。
通过仔细分析论证,选择:
地下连续墙最为永久地下室外墙, 墙厚1m, 深达36m,到7-1层,形成基本不通水的隔水屏障;
2.1 工程概况及场地地质条件
2.1.1 选址与勘察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 洲入海口的东南前缘, 是著名的地处软土地基 上的特大城市之一。金 茂大厦场地平坦,自然 地面标高在 3.60~4.00(吴淞口 海平面标高)。
2.1.2 地基土土层剖面
7-2层,粉细砂, 厚24~35m;
9-2层,细砂, 厚46~48m
主要内容
一、 工程概述 二、 基础设计 三、 上部结构 四、 幕墙结构
一、工程概述
建设单位:上海对外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 顾问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总包: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一、工程概述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 家嘴开发区,是一座集超五星 级酒店和高级办公楼于一体的 高层建筑。 占地面积:24488m2, 总高度420.5m, 总建筑面积289500m2, 总投资5.4亿美元。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分析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分析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分析建筑结构类型:框筒结构建筑概况:占地2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8.95万平方米。

高420.5米,88层。

建筑特点:金茂大厦的设计师是美国芝加哥著名的SOM设计事务所。

设计师以创新的设计思想,巧妙地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结合起来,成功设计出世界级的,跨世纪的经典之作,成为海派建筑的里程碑,并已成为上海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物,1998年6月荣获伊利诺斯世界建筑结构大奖。

1999年10月容膺新中国50周年上海十大经典建筑金奖首奖。

金茂大厦的设计令人联想起中国古代的宝塔造型,随着楼高往上,一步步渐渐地向里退缩,构成一个有韵律的构图。

根据大厦的设计者:基于多处重复出现中国传统上认为是吉祥之"8"这个数字,它可以说是一个"中国化的装饰派艺术"风格的建筑。

大厦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与现代高新科技相融合的特点,既是中国古老塔式建筑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海派建筑风格在浦东的再现。

金茂大厦主楼1~52层为办公用房,53~87层为五星级宾馆,88层为观光层。

大堂内的办公区专用候梯厅造型独特,犹如金碧辉煌的古埃及金字塔。

专为办公设置的五组26台高速电梯采用独特的玻璃轿厢,玻璃门厅,宽敞明亮,可迅速而又舒适地把客人送达各办公楼层而又不必中转。

每十层5-6部电梯的配置可保证客人在上下班高峰时,候梯时间不超过35秒,给人以便捷的交通。

结构分析说明:本工程主楼结构形式是框筒结构,中间的核心筒为八角形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在53层下内设井字型隔墙,外侧有8根钢巨形柱和8根复合式巨形柱,在24~26层、51~53层、85~87层设3道钢结构的外伸桁架将核心筒与复合巨形柱连成整体以提高塔楼侧向刚度。

5层裙房采用一般的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整体结构高宽比达9:1,总用钢量18500吨。

本工程主楼、裙房与广场地面之下都为3层地下室,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下部为满堂4m厚基础板,裙房及广场下部为普通筏式基础。

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

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

土木1301班班玄威 U201315###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

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工程概况: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金茂大厦是融办公、商务、宾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高档楼宇,第3-50层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公的、宽敞明亮的无柱空间;第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

第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五星级金茂凯悦大酒店,其中第56层至塔顶层的核心筒内是一个直径27米,阳光可透过下班折射进来的净空高达142米的空中中庭。

环绕中庭四周的是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555间客房和各式中西餐厅等,第86层为企业家俱乐部;第87层为空中餐厅;距地面341米的第88层为国内迄今最高的观光层,可容纳1000多名游客,两部速度为米/秒的高速电梯用45秒将观光宾客从地下室1层直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周,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

裙楼部分有6层,内设大小宴会厅、百货商场和休闲娱乐等;6万m2的三层地下室内设有各类大型机电设备、服务设备、地下停车库和食街。

整幢大楼如一座综合性的小区。

其总投资约45亿人民币。

上海金茂大厦位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处,那不是容易建造超高层建筑的地方,该处的土质条件极差,以至于建在浅基础上的许多建筑最大沉降可达到254mm;永久的地下水位是地面下1m之内。

金茂大厦简介

金茂大厦简介

一、工程概述
塔楼地面以上:88层,顶部5层; 1~2层为大堂; 3~50层为办公标准层,层高4m; 58~85层为酒店标准层,层高 3.2m;
塔楼高宽比8:1。 裙房7层,内有跨越数层的大空间;, 地下室3层 ,建筑面积57151m2。
二、基础设计
2.1 工程概况及场地地质条件 2.2 主楼桩基持力层与桩型选择 2.3 主楼桩基承台板设计与分析 2.4 地下室外墙与底板设计特点 2.5 浮力释放系统的设计
3.1 结构体系
外伸桁架
三道,每道2个楼层高,全钢结构 24层~26层,标高97.05~105.05m 51层~53层,标高205.80~213.80m 85层~87层,标高325.70~333.70m
两端伸入巨型柱中。 组合巨型柱、外伸桁架、核心筒组成一体,
构成了塔楼的抗侧结构体系。
平面及剖面示意
三、上部结构
3.1 结构体系 3.2 结构分析 3.3 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
3.1 结构体系
——塔楼
高度和高宽比

建筑物
高度 高宽 备注


1 西尔斯大厦 442 6.4
2 金茂大厦 421 8.0 按全高计
3
385 7.3 按88层计
4 芝加哥大厦 346 6.0
5 汉考克大厦 344 6.6
主要内容
一、 工程概述 二、 基础设计 三、 上部结构 四、 幕墙结构
一、工程概述
建设单位:上海对外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 顾问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总包: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一、工程概述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 家嘴开发区,是一座集超五星 级酒店和高级办公楼于一体的 高层建筑。 占地面积:24488m2, 总高度420.5m, 总建筑面积289500m2, 总投资5.4亿美元。

上海里程碑式的建筑——金茂大厦建筑结构技术

上海里程碑式的建筑——金茂大厦建筑结构技术

SCIENTIST 21我们相信有情感的建筑。

建筑的设计和形成存在即有合理性,或是方便人们的衣食住行;或是美轮美奂的地标建筑;或是富有人文情怀的历史象征……金茂大厦的存在是21世纪里响彻天际的一声呐喊,是人类建筑史上满富挑战的建筑之一[1]。

1 简述金茂大厦上海金茂大厦位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毗邻黄浦江畔,在浦东新区,遥对东方明珠电视 塔,在延安东路的隧道的出入口附近,直接与二号地铁线路相连接,它的主体建筑一共有91层,地表上方88层,加上地下建筑3层,整幢建筑物高达420.5m,一共占地23 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物面积为29万平方米。

办公室、酒店、咖啡馆等设施分布在其中,共同构成了这样一幢智能化的高层建筑物。

图1 金茂大厦外景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 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阿德里安·史密斯与江欢成两人共同的智慧结晶凝聚成了这所具有中国古典气息的塔式风格与西方都市气息的摩天大楼,是上海这座具有时代意义的城市的地标性建筑[2]。

2 金茂大厦的塔式结构曾经读过一篇名为《开封铁塔》的文章,其中将开封夷山之颠的一座宝塔比作“东方之烛”,意味着这座塔式结构就像东方明珠一样在宋朝古都开封城内闪耀。

细细比对就不难发现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古文中曾记载道“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塔式结构有利的利用了风的性质,将塔身向西北方向倾斜是地势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

图2 塔体底部结构示意图2.1 主体结构4个主要的核心部分组成了金茂大厦的塔式结构的主体,首先是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如同八角形的形状;然后,有八根组合的巨大的柱子,分布在核心筒的周围;还有由钢结构构成的框架柱梁以及相应的楼板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在我国的超高层建筑中比较常见。

通过测量,核心筒截面的平均尺寸:27m×27m,组合巨型柱截面尺寸是5.0m×1.5m,而且截面的大小随着高度线性减小,在最高处为3.5m×1.0m。

金茂大厦结构分析

金茂大厦结构分析

综合结构分析
综合来看金茂大厦结 构体系由钢筋混凝土内筒、 8个劲形混凝土巨型外柱 及联结两者的3个钢结构 加强层组成,结构既采用 了核心筒外加外圈复合巨 型柱的方案,同时由3道 强劲的钢结构外伸桁架将 核心筒和复合巨型桁架连 成整体,以提高主楼侧向 刚度。 图为金茂大厦主楼结构体系
建筑欣赏-入口和大厅
建筑结构分析--地基:
“万丈高楼地下起”, 坑内钢混凝土支撑系统技 术,基础底板的高强度混 凝土与一次性浇筑成型都 是保证。
使用80m的深地基础穿 过土壤层到达坚硬的沙层, 为防止地陷,防风,防震做 保障。
平面图-地基
建筑结构分析-核心筒
核心筒平面形状呈八角形, 外围尺寸约为27米乘27米,筒 顶标高为333.70米,全部为现浇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核心筒内 部设横纵两道井字形剪力墙。 这些剪力墙从地下3层其延伸至 第53层。在核心筒外围四个立 面处,成对规则地布置了8根复 合巨型柱。它们是由H形钢、钢 筋及高强度混凝土复合而成。 复合巨型柱内的H形钢相隔一 定高度与外伸桁架的钢梁和斜 撑相连接,既能承受重力,又 能抵抗横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办公区
金茂凯悦大酒店-大堂
金 茂 凯 ~ 悦 酒 店
53 87
观光台
观 光 层 88 层
建筑外观
建筑结构分析总结
• 1、金茂大厦体现了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传 统文脉相结合一种建筑设计理念--即数字8与宝塔 外观造型的深度融合; • 2、高层建筑基本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筒体结构体 系; • 3、巨型高层结构型式包括:巨型混凝土框架结构、 巨型钢刚架结构、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竖 向桁架结构; • 4、金茂大厦是巨型高层建筑结构型式中巨型框架 -核心筒结构的典型代表,是现代工业高新技术下 应用性与艺术性融合的典范。

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

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

高层建筑(上海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土木1301班班玄威 U201315###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

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工程概况: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金茂大厦是融办公、商务、宾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高档楼宇,第3-50层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公的、宽敞明亮的无柱空间;第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

第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五星级金茂凯悦大酒店,其中第56层至塔顶层的核心筒内是一个直径27米,阳光可透过下班折射进来的净空高达142米的空中中庭。

环绕中庭四周的是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555间客房和各式中西餐厅等,第86层为企业家俱乐部;第87层为空中餐厅;距地面341米的第88层为国内迄今最高的观光层,可容纳1000多名游客,两部速度为9.1米/秒的高速电梯用45秒将观光宾客从地下室1层直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周,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

裙楼部分有6层,内设大小宴会厅、百货商场和休闲娱乐等;6万m2的三层地下室内设有各类大型机电设备、服务设备、地下停车库和食街。

整幢大楼如一座综合性的小区。

其总投资约45亿人民币。

上海金茂大厦位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处,那不是容易建造超高层建筑的地方,该处的土质条件极差,以至于建在浅基础上的许多建筑最大沉降可达到254mm;永久的地下水位是地面下1m之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上海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
土木1301班班玄威U201315###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

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工程概况: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
金茂大厦是融办公、商
务、宾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
智能化高档楼宇,第3-50层
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
公的、宽敞明亮的无柱空间;
第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


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五
星级金茂凯悦大酒店,其中
第56层至塔顶层的核心筒内
是一个直径27米,阳光可透过
下班折射进来的净空高达
142米的空中中庭。

环绕中庭
四周的是大小不等,风格各异
的555间客房和各式中西餐
厅等,第86层为企业家俱乐
部;第87层为空中餐厅;距
地面341米的第88层为国内
迄今最高的观光层,可容纳
1000多名游客,两部速度为
9.1米/秒的高速电梯用45秒
将观光宾客从地下室1层直
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周,极
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

裙楼部分有6层,内设大小
宴会厅、百货商场和休闲娱乐等;6万m2的三层地下室内设有各类大型机电设备、服务设备、地下停车库和食街。

整幢大楼如一座综合性的小区。

其总投资约45亿人民币。

上海金茂大厦位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处,那不是容易建造超高层建筑的地方,该处的土质条件极差,以至于建在浅基础上的许多建筑最大沉降可达到254mm;永久的地下水位是地面下1m之内。

地基条件很困难--砂粘土,且100m(328英尺)以内达不到基岩层。

此外,影响结构设计之额外因素还有该地区会经常受台风袭击和发生地震。

台风季节,在建筑物的顶部平均的风速在十分钟之内可达到201km/h。

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达到UBC标准地区的2A。

大厦采用超高层建筑史上首次运用的最新结构技术,整幢大楼垂直偏差仅2厘米,楼顶部的晃动连半米都不到,这是世界高楼中最出色的,还可以保证12级大风不倒,同时能抗7级地震。

大厦的外墙由大块的玻璃墙组成,反射出似银非银、深浅不一、变化无穷的色彩。

该玻璃墙由美国进口,每平方米500美金,玻璃分为两层,中间有低温传导器,外面的气温不会影响到内部。

评价地震是对金茂大厦的影响。

采用反映塔楼动力特征的现场特定反应谱分析出最可能
发生的100年一遇的地震概率是10%,而在最大风力和最大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该建筑的桁架机器连接部位的受力情况均在弹性范围内。

结构体系选择及特点:
结构工程师环绕中心部分设计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的保护性结构,往上则是高强度混凝土与结构钢复合结构。

在大楼框架下面有一个4m厚的钢筋混凝土筏式基础及429根空心钢桩打入砂粘土层65m深。

虽然该处较硬的砂粘土能提供某些承载力,大厦的支承主要依靠桩的摩阻力。

地面上,钢筋混凝土内筒通过外伸桁架与外檐处的8根超级巨柱结合在一起,共同承担垂直与水平荷载。

金茂大厦基坑面积近2万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约20米,主楼基础承台为4米厚。

13500立方米的100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主楼泵造混凝土高度达到382.5米,在24—26层、55~57层、85~87层有三道外伸桁架将核心筒与八根巨型往连接成一个整体。

工程结构设计独特,并获世界结构工程协会颁发的国际建筑结构设计最高奖。

金茂大厦工程采用了C60和C50的高强
度混凝土,基础底板均采用C50混凝土。


楼核心筒从地下至31层为C60混凝土,主楼
核心筒从32层至62层为C50混凝土。

巨型
柱从地下室至31层为C60混凝土,巨型柱从
32层至62层为C50混凝土。

C60混凝土17488
立方米,C50混凝土33708立方米。

其中主楼
基础承台厚度4米,为13500立方米C50高标
号混凝土,并一次性连续浇捣完成。

在如此
大的高标号混凝土连续浇捣中,选择合理的
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并采用“内散外蓄法”
养护,内设冷却水管,薄膜草包覆盖,及电
脑测温系统。

将混凝土内部温升峰值控制在
100℃以内,使内外温差小于25℃。

加快了混
凝土内部的降温速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只
用了二个星期就完成了养护。

结构分析说明:本工程主楼结构形式是框筒结构,中间的核心筒为八角形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在53层下内设井字型隔墙,外侧有8根钢巨形柱和8根复合式巨形柱,在24~26层、51~53层、85~87层设3道钢结构的外伸桁架将核心筒与复合巨形柱连成整体以提高塔楼侧向刚度。

5层裙房采用一般的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整体结构高宽比达9:1,总用钢量18500吨。

本工程主楼、裙房与广场地面之下都为3层地下室,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下部为满堂4m厚基础板,裙房及广场下部为普通筏式基础。

由于本工程基础底部采用盲沟集流,人工排水系统,因此基底不考虑浮力,基础板相对较薄。

本工程主楼桩采用900mm钢管桩一直打到地质构造中的第9层土,即地下83m处,裙房采用小型钢管桩,打到第7层土。

外周边有8个混凝土大柱子,它们和钢筋混凝土心筒组成主要的抗侧力体系,角部还有8个小钢柱,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并参与抗扭。

在内筒和大柱子之间设置了3道伸缩臂桁架,位于24~26层,51~53层,85~87层,伸臂桁架是2层高的刚桁架。

87层以上设置了空间钢桁架,一方面承受屋顶设备层的重力荷载,一方面加强了8 5~8 7层的伸臂,保证核心筒和外柱共同工作设置伸臂后,大大增加了结构刚度,减小了位移。

8个大柱子的底部截面尺寸为1.5mx4.88m,混凝土强度为5 l.7MPa,顶部减小到0.91mx3.53m 混凝土截面除了配置钢筋外,两侧还配置了轻型骨架,型钢之间有斜加劲杆相连,(类似桁架式骨架),可认为是钢骨混凝土柱,但钢骨在混凝土截面中的面积比仅为0.48%,大大低于钢骨混凝土柱所要求的含钢率,因此也可认为就是钢筋混凝土柱。

外伸桁架的结构特点:构件连接形式多样在核心筒部位, 外伸桁架以中厚板剖口对接的形式为主。

这是因为核心筒内隔墙的壁厚较薄, 采用螺栓连接或销接有困难。

在巨形复合柱内以高强螺栓与焊接混用, 一般情况腹板用高强螺栓、上下翼缘用剖口焊。

而外挑朽架部位, 初装时用高强螺栓与销子连接,终固时所有销接部位再补上高强螺栓。

上部结构是钢结构初钢筋混凝结构的混 合体,.水平抵抗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钢筋





i 亥核心筒通过外伸构架同外部的复合巨型性连 接。

在剪力墙核心简内有电梯房、风机房。

八角形核心筒墙边的中对中尺寸27m ,从基础一直 延伸层及85-87层。

在85-87层的外伸桁架上方覆盖有一个三维空间框架,此框架显示出了塔的形状,这一结构有效地传递核心筒和外部复合巨型柱之间的水平荷载,该结构还解决了同塔尖连接的那部分建筑顶部的局部水平系统问题,同时还为顶层的重型设备房提供了重力荷载支撑,允许荷载传递到中庭。

用于抵抗重力荷载的结构构件包括8个钢巨型柱及框住楼面的符合宽梁及梁及桁架梁。

筒体结构体系组成与特点:
随着建筑层数、高度的增长和抗震设防要求的提高,以平面工作状态的框架、剪力墙来组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这时可以由剪力墙构成空间薄壁筒体,成为竖向悬臂箱形梁,加密柱子,以增强梁的刚度,也可以形成空间整体受力的框筒,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为主抵抗水平力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

通常筒体结构有:
(1)框架—筒体结构。

中央布置剪力墙薄壁筒,由它受大部分水平力,周边布置大柱距的普通框架,这种结构受力特点类似框架—剪力墙结构,目前南宁市的地王大厦也用这种结构。

(2)筒中筒结构。

筒中筒结构由内、外两个筒体组合而成,内筒为剪力墙薄壁筒,外筒为密柱(通常柱距不大于3米)组成的框筒。

由于外柱很密,梁刚度很大,门密洞口面积小(一般不大于墙体面积50%),因而框筒工作不同于普通平面框架,而有很好的空间整体作用,类似一个多孔的竖向箱形梁,有很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

目前国内最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米)、广州中天广场大厦(80层、320米)都是采用筒中筒结构。

(3)成束筒结构。

在平面内设置多个剪力墙薄壁筒体,每个筒体都比较小,这种结构多用于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中。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