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进场验收标准及需提供的资料精选课件

3
1. 原材料验收标准
1.1水泥 (P ·O 42.5)
检测项目 凝结时间
安定性
强度
性能指标
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 不大于600min。
沸煮法合格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3d≥3.5MPa 28d≥6.5MPa
3d≥17MPa 28d≥42.5MPa
4
1. 原材料验收标准 1.2粉煤灰(Ⅱ级F类)
(4)待试验室结果出具后,发现例如水泥强度不合格,立即停 止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12
2. 原材料验收程序及需厂家提供的资料
2.2砂石
(1)计划下单,采购需告知试验室材料进场时间,试验室好安 排人员验收、取样工作。
(2)试验室按照总部对砂石相关要求,进行验收;目测砂石继 配、含水率、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在范围之内,准许进仓;
资材需提供进场数量(过磅单) (3)每批瓷砖胶进场后,试验室需对这批瓷砖胶进行取样检测
16
2. 原材料验收程序及需厂家提供的资料 2.6保温材料
采购需通知厂家提供:合格证、出厂报告 资材提供进货量 试验室存档,视情况送检
17
2.1 水泥、煤灰
(1)计划下单,采购需告知试验室材料进场时间,试验室好安 排人员验收、取样工作。
(2)采购需通知厂家提供:合格证、出厂报告(水泥3d出厂报 告进场时提供,28天报告待结果出具后补送过来)
资材需提供进场数量(过磅单) (3)水泥验收时,复核水泥与资料是否相符,并取样1桶,查 看是否有结块,有受潮; 粉煤灰验收时,复核所送煤灰与资料是否相符,取样一桶, 查看是否有结块,有受潮;并立即做细度试验,大概10分左右, 结果合格,才让打入罐中;
施工材料验收标准

施工材料验收标准施工材料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高低。
为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需要进行验收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工材料验收的标准和要点,以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原材料验收标准1. 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验收时,应对供应商提供的水泥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其颜色、结块、水分含量等符合要求。
对于骨料,需检查大小比例、干净程度等。
粉煤灰的验收应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2. 钢材钢材作为施工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对其质量要求十分严格。
验收时,应对钢材的规格、外观、表面质量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存在损伤、腐蚀等情况。
3. 砖块砖块的验收应主要检查其尺寸、外观质量和强度。
尺寸方面要求符合标准规定,外观质量包括表面平整度、边角是否完整等。
对于强度,需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建筑设计要求。
二、临时材料验收标准1. 脚手架材料脚手架材料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临时材料。
验收时,应检查其构件连接是否稳固可靠,材料的防腐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其进行抗滑性能测试。
2. 施工用水施工用水是直接用于混凝土搅拌、养护等过程中的,因此对其质量要求较高。
验收时,应对水源进行抽样检测,包括悬浮物含量、溶解物含量、pH值等。
三、成品材料验收标准1. 地板材料地板材料主要包括木地板、瓷砖、地板涂料等。
验收时,应检查其尺寸、颜色、花纹等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对瓷砖进行抽样测试,检测其强度和耐磨性。
2. 涂料涂料的验收应主要检测其含固量、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干燥时间等关键指标,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玻璃玻璃的验收主要检查其平整度、透明度、划伤情况等。
对于隔热玻璃,还需检测其隔热性能。
四、验收程序1. 提前准备在进行施工材料验收前,应核对相关文件,包括设计文件、验收标准、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等。
2. 材料检验根据验收标准,对施工材料进行逐一检查,重点关注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强度等关键指标。
原材料质量验收标准

原材料质量验收标准1、特细砂质量技术要求: 细度模数≥0.7;含泥量<3.0%;泥块含量<1.0%;云母含量<2.0%;轻物质<1.0%;其他指标应满足《GB/T14684—2001建筑用砂》规范技术要求。
2、机制砂质量技术要求: 细度模数<2.8;含泥量<3.0%;泥块含量<1.0%;单级最大压碎指标<25%;石粉含量<5.0%;其他指标应满足《DB50/5030—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规范技术要求。
3、5-10mm、10-20mm卵碎石、碎石质量技术要求: 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15%;碎石压碎指标<20%;卵碎石压碎指标<16%;其他指标应满足《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规范技术要求。
4、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技术要求: 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三天抗折强度≥4.0,抗压强度≥22.0, 28天抗折强度≥6.5,28天抗压强度≥42.5;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 细度80μm方孔筛筛于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于不大于30%。
其他指标应满足《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规范技术要求。
5、F类Ⅱ级粉煤灰质量技术要求:细度不大于25%,需水比不大于105%,烧失量不大于8%,28天强度活性指数不小于70%。
其他指标应满足《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范技术要求。
6、外加剂质量技术要求:减水率不小于20%,泌水率不大于70%,含气量≤5.5,收缩率比28天不大于135%。
其他指标应满足《GB/T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标准范技术要求。
原材料符合以上质量要求则收货,不符合则退货。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原材料验收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原材料验收标准,以便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
1. 外观检查。
首先,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
包括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瑕疵等。
外观检查是最直观的检查方法,可以初步判断原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
2. 尺寸检查。
针对需要特定尺寸的原材料,我们需要进行尺寸检查。
通过测量原材料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数据,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
3. 化学成分分析。
对于需要进行化学反应的原材料,我们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化验方法,检测原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确保原材料的成分符合生产要求。
4. 物理性能测试。
有些原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物理性能,比如抗拉强度、硬度等。
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以确保原材料的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 包装检查。
在验收原材料时,也需要对原材料的包装进行检查。
包括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损坏、是否有漏失等情况。
包装检查是为了确保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损坏。
6. 抽样检验。
针对大批量的原材料,我们通常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以代表整批原材料的质量情况。
7. 记录和归档。
在进行原材料验收时,我们需要对每一批原材料的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归档保存。
这些记录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数据、验收人员签名、验收日期等信息,以便日后追溯和核查。
总结。
原材料验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才能保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稳定可靠。
我们将严格执行以上原材料验收标准,确保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原材料是生产制造的基础,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验收标准。
本文将介绍原材料验收标准的相关内容。
1. 验收标准的重要性原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通过建立符合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的验收标准,能够确保原材料质量的可控性,防止质量问题对产品造成不良影响,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
2. 验收标准的制定原则(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验收标准应基于科学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并能在生产现场方便实施。
(2)综合考虑因素:考虑原材料的特性、用途以及生产工艺等因素,设计相应的验收指标。
(3)可追溯性:验收标准应明确记录原材料的来源、批次和供应商等信息,以便追溯质量问题的根源。
(4)合法合规性: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业务规范。
3. 验收标准的内容(1)外观质量:检查原材料的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污染、变形等问题。
(2)物理性能:测试原材料的密度、硬度、强度等物理性能指标,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3)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原材料中各组分的含量,确保合格的成分比例。
(4)微生物指标:针对食品、医药等行业,进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以评估原材料是否满足无菌或低菌要求。
(5)环境污染物:对于特定行业的原材料,需要检测其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6)包装标识:核对原材料包装上的标识和说明是否清晰、准确,以免给生产过程带来风险。
4. 验收记录与报告针对每一批次的原材料,企业应建立相应的验收记录,包括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批次、供应商等信息,以及各项验收指标的测试结果。
当原材料不符合验收标准时,应及时记录,以便后续处理和追溯。
5. 验收标准的实施与监控(1)培训与评估:员工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和熟悉验收标准的要求和操作流程。
同时,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第三方评估,确保验收标准的有效性和正确实施。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原材料验收是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原材料验收标准是指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法规,制定出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用于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判定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的标准。
首先,原材料验收标准应包括基本信息的核对。
包括原材料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应商等必要信息。
这样可以确保原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原材料验收标准应包括外观和质量指标的检验要求。
外观检查是通过对原材料的外观、颜色、形状等进行观察和比对,判断原材料是否存在明显的污染、变质、变色、异味等问题。
质量指标的检验要求主要包括检测原材料的含水率、纯度、溶解度、重金属含量等关键指标,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然后,原材料验收标准应包括相关检测方法和设备要求。
针对不同的原材料,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设备进行检验。
这些检测方法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原材料验收标准应包括相关法规和标准的遵循要求。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所处的行业,可能存在一些特定的法规和标准需要遵循。
原材料验收时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合规性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最后,原材料验收标准应包括验收记录和结果的处理要求。
验收记录是对原材料检验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原材料的检测结果、评价结果等。
验收结果的处理要求是指对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方式和程序,以确保不合格原材料不会进入生产环节,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原材料验收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制定应该综合考虑产品特性、相关法规和标准等因素,确保原材料的合格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只有严格执行原材料验收标准,才能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

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1、机制砂:实测含水率超过8%时,以该车重量计,按超过比例部分双倍扣吨。
(目测状态:间断滴水为10%左右,连续滴水为14%左右,下雨天为16%左右)公司现在执行以实测为准。
2、黄砂、尾矿砂、混合砂:实测含水率超过8%时,以该车重量计,按超过比例部分双倍扣吨;(目测状态:间断滴水为10左右,连续滴水为14左右)。
公司现在执行以实测为准。
3、0-5石屑(俗称石粉)石屑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颜色发白发青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4.75mm筛孔的通过率不小于90%),含水率超过5%,按超过值的实测值扣除。
4、5-10玄武岩粒径不超过10mm,不含杂质,针片状超过15%(目测状态)为不合格品,退回;在10%-15%之间,按3%扣吨,石粉过多按6%扣吨(山皮、石粉过多的不合格品退回),含水量按实测值扣。
含泥量不能大于1.0%,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
其中1-3碎石超过31.5mm的颗粒不能大于3%,小于5mm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2.0%。
粒径大小不均匀的按1%—3%扣,严重者退回,压碎值指标小于等于12%。
5、10-15玄武岩粒径不超过15mm,不含杂质,针片状超过15%(目测状态)为不合格品,退回;在10%-15%之间,按3%扣吨,石粉过多按6%扣吨(山皮、石粉过多的不合格品退回),含水量按实测值扣。
含泥量不能大于1.0%,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
其中1-3碎石超过31.5mm的颗粒不能大于3%,小于5mm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2.0%。
粒径大小不均匀的按1%—3%扣,严重者退回,压碎值指标小于等于16%。
6、10-20mm石灰岩(1-2碎石)针片状超过15%(目测状态)为不合格品,退回;在10%-15%之间,按3%扣吨,石粉过多按6%扣吨(山皮、石粉过多的不合格品退回),含水量按实测值扣。
含泥量不能大于1.0%,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
其中1-3碎石超过31.5mm的颗粒不能大于3%,小于5mm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2.0%。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原材料在制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生产质量和产品安全性,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原材料验收的标准和程序。
一、验收标准1. 外观检查原材料应具备所需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任何异常的外观特征,如裂缝、变形、异物等,均不符合验收标准。
2. 化学成分检测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化学成分检测。
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必须符合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要求。
检测结果应在允许范围内。
3. 物理性能检测部分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对产品质量和性能有着重大影响。
如强度、硬度、粘度等,在验收时应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
结果应满足产品要求。
4. 含水率检测对于某些原材料,其含水率应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确保产品的品质。
验收时应检测原材料的含水率,并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5. 检测报告及证书原材料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和证书,证明其原材料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
这些文件应为正规实验室或机构出具,并包含必要的检测项目和结果。
二、验收程序1. 样品采集从原材料供应商处采集符合规定的样品,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2. 实验室测试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各项必要的检测,根据需要可能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检测、物理性能测试等。
3. 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原材料是否符合验收标准。
如果结果在允许范围内且满足产品要求,则验收合格;否则为验收不合格。
4. 不合格处理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向供应商提出退货或要求其进行改进,直到达到合格标准。
同时,应及时调查不合格原因,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5. 记录保存对每批原材料的验收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并保存相关文件和记录以备查阅。
三、验收的重要性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严格的原材料验收,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同时,对于原材料供应商来说,也是一种合作的机会,通过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提升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
总结原材料验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是指针对采购来的原材料进行验收时所需满足的要求和标准。
验收标准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 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规定,如是否存在破损、变形、变色等情况。
2. 尺寸和重量检查:根据产品的规格要求,检查原材料的尺寸和重量是否符合规定。
3. 包装标识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并且是否标注有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批号、质量等级等。
4. 成分分析: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5. 功能性能测试:对原材料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是否满足产品的要求。
6. 密度和硬度测试:根据产品的要求,对原材料的密度和硬度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规定。
7. 抗张强度测试:对原材料进行抗张强度测试,以验证其强度是否符合规定。
8. 化学物质检测:对原材料进行化学物质的检测,以确保其不含有有害物质。
9. 包装材料检查:对原材料的包装材料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原材料验收标准是根据产品的要求,对原材料的外观、尺寸、重量、包装、成分、功能性能、密度、硬度、抗张强度、化学物质等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