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采购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的操作规范

原材料检验的操作规范篇一: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及检验规程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1. 目的: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定义: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来料检验由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4.职责:4.1 采购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4.2 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4.3 采购部负责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
5. 来料检验注意事项:5.1来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5.2 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5.3 来料检验时的考虑因素;5.3.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5.3.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5.3.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5.3.4 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3.5 客户的要求。
6.来料检验方法:6.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6.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6.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6.4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7.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 :7.1 全检: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7.2 抽检: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抽检比例待定)8. 来料检验的程序:8.1采购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由采购部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
检验和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一、进货程序1.选择供应商:企业应根据供应商的信誉度、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
2.签订合同:与供应商签订原材料采购合同,明确供应商应提供的原材料种类、数量、质量要求、价格和交货期等相关内容。
3.采购订单:根据合同内容,制定采购订单,并将订单发送给供应商,确认原材料的种类和数量。
4.原材料进货:供应商按照采购订单的要求,将原材料交给企业,企业进行验收。
二、检验标准1.外观检验: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验,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确保符合企业和产品的要求。
2.技术指标检验: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对原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检验,如含水率、PH值、化学成分等。
3.可溶性物质检验:对原材料中的可溶性物质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不含有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害的物质。
4.检验设备检验:对用于原材料检验的设备进行检验,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检验方法1.取样检验:对原材料进行取样,并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2.实验室检验:将取得的样品送到企业实验室进行化学、物理、微生物等多种方面的检验。
3.外包检验:将样品送到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四、检验记录和报告1.检验记录:对每次原材料进货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样品编号、检验项目及其结果等。
2.检验报告:将检验记录整理成检验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检验结果、检验方法、检验依据和结论等内容。
3.存档管理:将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进行存档管理,确保各项检验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证明性。
五、异常处理1.不合格品处理:如果原材料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企业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要求供应商退货或更换,或者进行再加工或处理等。
2.异常情况分析: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出现。
3.整改措施:针对不合格品和异常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

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一、前言原材料质量对于产品的最终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满足客户需求,制定本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原材料采购和使用的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
三、定义1. 原材料:指用于产品生产的原始物料,包括但不限于主要配方原料和辅助原料。
2. 质量检验:对原材料进行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
四、原材料质量检验要求1. 供应商选择a)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b) 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具备提供优质原材料的能力。
c) 对新供应商进行试验采购,并评估其产品的质量水平,必要时进行现场考察。
2. 样品提取和保管a) 从供应商处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原材料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b) 对样品进行封存和标识,包括样品来源、采样时间等信息,以便日后查询和追溯。
3. 检验项目和方法a) 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b)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微生物指标等。
c) 使用合适的检验设备和仪器,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4. 检验结果评定a) 对检验结果进行合理评定,判断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b) 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采取措施,如拒收、退货等,确保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不进入生产环节。
5. 检验记录和报告a)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b) 生成检验报告,并将报告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审计。
六、质量改进和持续监控1.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和配合度,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推动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水平。
2. 对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进行追踪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3. 建立原材料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原材料检验规范

为保证本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维护其企业信誉,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本公司原材料采购和检验必须遵守下列规范:1. 职责1.1原材料采购和检验人员应努力精通本岗位业务知识,熟悉和掌握所购材料的技术标准和使用要求。
1.2所购材料必须从本公司评审认可的生产厂和经销商处采购,不得擅自采购于其它部门及类似的中间商。
1.3从钢厂采购的材料必须以批为单位,同批材料为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热处理规范的材料所组成,在运输和装卸过程时应标识清楚不得混乱。
1.4所购材料必须明确其生产厂家,技术标准和质量文件是否齐全,与实际材料是否符合。
材料入公司即填写验收入库单通知检验室验收。
1.5检验室接到报检通知单后,应根据检验规程及时检验,验收合格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1.6检验抽样数量:外观和几何尺寸30%,成分分析同一炉批号抽1件,机械性能同同一炉批号抽2件。
2.元钢的检验2.1引用文件GB699-99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GB1220-2007不锈钢棒GB702-2008热扎钢棒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许偏差ASTM A182-2005高温用端子或轧制合金钢和不锈钢法兰、锻制管件、阀门和部件。
ASTM A105-2004管道元件用碳钢锻件。
ASTM A276不锈钢棒材和型材。
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
NB/T47010-2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
GB1527—97铜及铜合金拉制铜管。
2.2质量文件核实所提供的原始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如果材质证明为复印件必须加盖经销单位的红色印章),内容是否真实,炉号、批号与实际材料是否相符。
2.3表面质量:2.3.1不得有裂缝、结疤、夹杂、折迭、发纹、凹坑、鳞层、分层、缩孔。
2.3.2表面局部缺陷应清除,宽度不得小于清除深度的5倍,深度不得大于下列数值,直径小于80的材料为该尺寸公差的一半。
2.3.3直径大于50mm,允许有15mm的毛刺存在;直经≤50 mm,允许有10mm毛刺存在。
原材料采购验收规程

原材料采购验收规程1. 引言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客户满意度。
因此,建立有效的原材料采购验收规程对于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原材料采购验收的规程。
2. 采购前的准备工作2.1 制定采购要求在采购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采购要求。
这包括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标准等信息。
采购要求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制定,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认。
2.2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与选择。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供应商的信誉度、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
通过对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可以选择到具备稳定供货能力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
2.3 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在确定供应商后,需要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合同应明确约定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等内容,以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
3. 采购过程中的验收3.1 原材料到货检查当原材料到货时,需要进行到货检查。
检查包括检查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对于易受损的原材料,还需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
3.2 样品检验从到货的原材料中,需要取出样品进行质量检验。
样品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并与整批原材料的品质相符。
对于液体或粉末状的原材料,可以采用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检验;对于块状或板材状的原材料,可以采用物理检验方法,如硬度测试、强度测试等。
3.3 检验记录与判定在进行样品检验时,需要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判定。
判定结果应该与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如果符合要求,则予以接收;如果不符合要求,则视情况可以选择退货、重新加工或协商处理。
3.4 样品保存对于经验收合格的样品,需要将其进行保存,以备日后需要进行进一步检验时使用。
保存的环境应符合样品特性的要求,并采取防潮、防尘等措施,确保样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4. 验收记录与报告4.1 验收记录在原材料采购验收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验收的过程与结果。
2-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及标准

1.目的为了规范采购的原材料检验方式和标准,保证所购入的原材料符合本公司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购原材料的进厂检验。
3.职责3.1货仓部:来料的验收、保存等作业。
3.2 IQC:来料品质判定、标识及处理。
3.3生产部/品质部:来料的终审决定。
4.定义无5.程序5.1检验内容及要求5.1.1铜线采购标准5.1.1.1外观要求:光亮光洁、无氧化斑迹、毛刺及碰伤,包装应有防潮防护措施。
5.1.1.2尺寸要求:外径符合要求,采用千分尺进行检验。
圆铜线的直径及公差应满足下表要求。
5.1.1.3性能要求:质地均匀,纯度高,无空心现象。
5.1.1.4伸长率应满足下表要求5.1.1.5电阻率要求:电阻率ρ20℃≤0.017241Ω·mm2/m;计算时,20℃时的铜线物理参数应取以下数值:密度8.89g/cm3,线膨胀系数为0.000017/℃,温度系数为0.00393/℃。
5.1.1.6包装:有产品合格证、并标明生产厂家、型号规格、重量、名称、生产日期。
5.1.1.7贮存期:半年。
5.1.2绝缘漆5.1.2.1绝缘漆采购标准5.1.2.1外观要求:颜色均匀透明的液体,无机械杂质和不溶解粒子。
采取目测方式进行检验,按《抽样计划》检验。
5.1.2.2粘度:;聚氨酯漆(40±1℃;4号粘度杯);20 ~ 60s;5.1.2.3包装:装绝缘漆的容器应洁净、无锈迹不得有泄漏现象。
采取目测方式进行检验,按《抽样计划》检验。
5.1.2.4合格证:有产品合格证,标明批号、生产厂家、名称、型号、重量、生产日期。
5.1.2.5贮存期:一年。
5.1.3自粘漆采购标准:5.1.3.1外观要求:颜色均匀透明的液体,无机械杂质和不溶解粒子。
采取目测方式进行检验,按《抽样计划》检验。
5.1.3.2粘度:醇溶自粘漆(40±1℃;4号粘度杯);20 ~ 120s热熔自粘漆(40±1℃;4号粘度杯);20 ~ 120s5.1.3.3包装:装绝缘漆的容器应洁净、无锈迹不得有泄漏现象。
原辅材料采购查验制度

原辅材料采购查验制度1. 引言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采购的重要性和风险,为确保原辅材料的质量和合规性,制定本采购查验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购的所有原辅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辅助材料、工艺品等。
3. 采购流程3.1 采购准备在进行原辅材料采购前,采购部门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明确用途和需求: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质量要求,确定所需的原辅材料种类、规格、数量等。
•制定采购计划:根据需求量、采购周期和供应商情况,制定原辅材料采购计划。
•选择供应商:根据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交货能力等指标,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3.2 采购执行在执行采购过程中,采购部门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发布采购通知:向已选定的供应商发送采购通知,明确采购的原辅材料种类、规格、数量、交货地点和交货期限等要求。
2.供应商确认:供应商应确认采购通知,并确保能够按时交货并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3.采购合同签订: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并明确合同中的交货时间、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条款。
4.物料验收:在供应商交货后,采购部门应对每批原辅材料进行验收,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数量、外观、质量指标等。
3.3 采购记录与跟进采购部门应及时记录和跟进采购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采购订单记录:记录每次采购的订单号、日期、供应商、金额等信息。
•供应商评价:根据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供应商的交货能力、产品质量等。
•采购投诉处理:如有采购质量问题或交货延迟等情况,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并记录处理过程。
4. 采购查验标准为确保原辅材料符合质量和合规要求,制定以下采购查验标准:4.1 外观检查•包装完好:原辅材料应具备完好的包装,无破损、湿气等情况。
•标签齐全:包装上应有标明原辅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次号等标签信息。
4.2 尺寸和重量检查原辅材料的尺寸和重量应符合采购合同中的约定,与供应商提供的样品或相关标准相一致。
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在建立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制定检验标准:企业应根据所采购的原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
检验标准应包括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方面的要求,并应尽量明确和具体。
2.采购前的资质审查:企业在与供应商洽谈合作之前,应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查。
这包括对供应商的注册情况、生产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供应商有能力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
3.采购过程中的抽样检验:企业应在原材料到货时,对所购买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可以通过随机抽取样品,并进行化学、物理测试等方式来进行。
抽样检验的样品数量和检验内容应根据原材料的性质和采购金额来确定。
4.检验记录和报告:对于每一次采购的原材料,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报告。
记录和报告应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以及相关的原材料标准和检验方法。
这样可以为今后的追溯和质量分析提供依据。
5.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如果检验结果显示采购的原材料不符合要求,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包括拒收不合格品、与供应商协商退换货、调整质量管理体系等方法,以确保不合格品不会进入到生产过程中。
6.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估:企业应定期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评估。
评估包括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准时情况、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评定,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继续与供应商合作。
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的发展和品牌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检验制度,可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并减少因原材料质量问题引发的风险和损失。
同时,合格的原材料也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因此,企业应充分重视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渝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原材料采购(检验)规范编制:质量管理部审核:杨周全批准:魏勇2015 年01 月01 日编订2015 年01 月05 日实施—————————————————————————————重庆渝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发布编制说明1、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塑料绝缘电线电缆,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塑料绝缘控制电缆三大类产品及其衍生产品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电线电线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的采购。
2、引用标准《电工用铜线坯》B/T 3952《电工圆铜线》GGB/T 3952《电工圆铝杆》GB/T 3954《电工圆铝线》GB/T 3955《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T 8815《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GB 15065《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JB/T 10437《无氧铜带材》GB/T 14594《铠装电缆用钢带》YB/T 024填充用聚丙烯网状撕裂纤维无碱玻璃纤维带PVC 绕包带聚脂薄膜重庆渝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原材料采购(检验)规范电线电缆用圆铜线YF/C-CG.07.04.03.01 1、电工圆铜线名称、型号、规格:范围见表1:表12、电工圆铜线标准直径的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铜线垂于轴线的同一截面上测得的最大和最小直径之差(F 值)应不超过标准直径偏差的绝对值。
表23、圆铜线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4、圆铜线的电阻率:应符合表1 的规定。
5、外观:圆铜线表面应光洁,不得有与良好工业产品不相称的任何缺陷。
6、交货要求:圆铜线应成盘或成圈交货,每盘或每圈圆铜线应为一整根,不允许有焊接或扭交货要求接,制造过程中的铜杆和成品模前的焊接除外。
每盘或每圈铜线的净重:标称直径为6.0mm 及以下者,应符合表4规定(下表)表4表37、验收规则及试验方法:7.1 产品应由制造厂检验后方能出厂,每批出厂的产品应附有制造厂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7.2 产品应按表6 规定进行检验。
表67.3 每批圆铜线按1%抽样,但不少于3盘(圈),批量较大时,不多于10 盘(圈)。
第一次试验结果有不合格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就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如仍有不合格时,则该批圆铜线为不合格品。
8. 包装及标志8.1 电工用圆铜线型号、直径及标准编号表示为:例如:硬圆铜线标称直径2.0mm,表示为:TY—2.00 GB/T39538.2 圆铜线应卷绕整齐,妥善包装,成盘时,最后一层应与线盘侧板边缘保持适当的距离。
8.3 每圈或每盘铜线上应附有标签,标明:a 制造厂名称b 型号规格c 毛重及净重(kg)d 制造日期e 本标准编号重庆渝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原材料采购(检验)规范电线电缆用圆铜线坯YF/C-CG.07.04.03.021、电工用铜线坯牌号、状态、规格范围表1表12、化学成分T1、TU1 牌号铜线坯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952-2008 中的表2 的要求,T2、TU2 牌号铜线坯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952-2008 中的表3的要求,T3 牌号铜线坯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3952-1998中的表4 的要求。
3、铜线坯的直径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 的规定表24、铜线坯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硬态铜线坯充分退火后应满足表6中相应牌号热态产品的伸长率要求。
表35、扭转特性直径为6.0mm~12.0mm的T1、T2、T3 牌号的铜线坯应进行扭转试验,扭转后不应出现皱边及夹杂缺陷,光亮的金属裂皮不作为不合格品的判定依据。
6、铜线坯的电阻率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7、外观铜线坯的表面质量用目力检查,铜线坯应圆整,尺寸均匀,铜线坯表面不应有皱边、飞边、裂纹、夹杂物质及其他对使用有害的缺陷。
8、交货要求:8.1 铜线坯应成圈供应,每圈应为连续一根,不允许焊接。
8.2 组批铜线坯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的铜线坯组成。
每批重量应不大于60t8.3 每批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合格标志9、质量证明书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9.1 质量证明书每批铜线坯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注明:a)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b) 产品牌号、状态、规格c) 批号、净重和件数d) 各项检验结果和生产厂技术监督部门的印记e) 本标准编号和生产日期9.2 包装9.2.1 铜线坯应成圈包装,捆扎良好。
9.2.2 应有防潮、防污几防机械损伤措施。
9.2.3 允许双方协议规定包装方法。
9.3 运输及贮存: 在存放、搬运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铜线坯免受机械损伤,防止铜线坯受潮几受到腐蚀物质的侵蚀。
10、验收规则,按《原材料检验规范》规定要求进行验收重庆渝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原材料采购(检验)规范电线电缆用圆铝杆YF/C-CG.07.04.03.031、电工圆铝杆型号、状态和直径见表1:表12、材料化学成分纯铝电工圆铝杆和稀土铝电工圆铝杆应分别采用符合GB/T3954-2009 电工圆铝杆标准的表2 规定的化学成分的纯铝和稀土铝(或纯铝加稀土)制造。
3、电工圆铝杆直径、偏差、不圆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4、电工圆铝杆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5、外形及表面5.1 电工圆铝杆应圆整,尺寸均匀。
5.2 电工圆铝杆表面应清洁,不应有摺边、错圆、裂纹、夹杂物、扭结等缺陷,及其他对使用有害的缺陷,允许有轻微的机械损伤、斑疤、麻坑、起或飞边等。
6、交货要求6.1 交货重量第6.1.1电工圆铝杆应成卷供货,大卷为1000kg 及以上,小卷为300kg~<1000kg。
6.1.2电工圆铝杆大卷每卷不超过2根,每根不低于500kg,小卷应为1根。
除另有协议外,圆铝杆不允许焊接和扭结。
6.1.3根据双方协议,允许任何重量的电工圆铝杆交货。
6.2每批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合格标志。
7、检验规则7.1电工圆铝杆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GB/T3954 电工圆铝杆标准的规定,并有质量证明书。
7.2组批:电工圆铝杆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有同一型号、规格、状态和直径的产品组成,每批质量不大于15t。
7.3 检验项目:每批电工圆铝杆均应进行化学成分、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电性能及外观的检验。
7.4 取样:电工圆铝杆取样位置和取样数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7.5 检验结果的判定及处理7.5.1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电性能检验结果采用修约比较法判定合格不合格。
7.5.2如有试样不符合表4的要求,则应从不合格试样所代表的那卷上再取2个试样进行复检,如仍有试样不合格,则判定该卷不合格,对于小卷,如果其中任何试样不符合表4 的要求,则该卷判废,其余逐卷检验,合格者交货。
7.5.3尺寸偏差不合格时,判该卷不合格,但允许供方逐卷检验,合格者交货。
7.5.4表面质量不合格时,判该卷不合格,但允许供方切除不合格部分重新检验,合格者交货。
7.5.5化学成分按供需双方要求执行,不合格时,则判定该批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8.1 标志在检查合格的每卷电工圆铝杆上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供方厂名、产品名称、直径、型号、出厂批号及日期、标准编号。
8.2 包装电工圆铝杆应成卷包装,并捆扎好,允许双方协商规定包装。
8.3 运输、贮存在搬运、运输、贮存中应注意保护电工圆铝杆表面免受机械损伤和污染。
8.4 质量证明书每批电工圆铝杆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注明:a)供方厂名b)产品名称c)型号d)直径e)出厂批号f)净重和件数g)检验结果和技术监督部门印记h)标准编号:GB/T3954i)出厂日期9、验收规则按《原材料检验规范》规定要求进行验收重庆渝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原材料采购(检验)规范电线电缆用圆铝线YF/C-CG.07.04.03.04 1、电工圆铝线型号规格:如下表1表12、尺寸偏差2.1 电工圆铝线标称直径的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2.2 电工圆铝线垂直于轴线的同一截面上测得的最大和最小直径之差(f 值)应不超过标称直径偏差的绝对值。
3、电工圆铝线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注:1、1 N/mm2 =0.012kgf/mm2、试样在等于自身直径的圆棒上紧密卷绕8圈,退绕6圈之后,重新紧密卷绕,用正常视力检查,铝线应不断裂,但允许有轻微裂纹。
4、电工圆铝线的电性能:应符合表4 的规定:表4注:计算时20℃时的物理数据应取下列数值:密度: 2.703 kg/dm3线膨胀系数:0.00002 ℃-1电阻温度系数:LR 型0.00407 ℃-1其余型号0.00403 ℃-15、外观:电工圆铝线表面应光洁,不得有与良好工业产品不相称的任何缺陷。
6、交货要求6.1 电工圆铝线应成盘或成卷交货,每盘或每卷铝线应为完整一根,不允许焊接或扭接。
制造过程中铝杆和成品线模前的接头除外。
6.1每盘或每卷圆铝线的净重应符合表5的规定,根据双方协议允许任何重量的圆铝线交货。
表56.3 每批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合格标志。
7、检验规则7.1 产品应由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每批出厂的产品应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7.2 检验项目有尺寸、外观、机械性能、卷绕试验、电阻率、重量。
7.3 每批按1%抽样,但不少欲盘(卷);批量大时,不多于10盘(卷)。
第一次试验结果有不合格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就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如仍有不合格时,应逐盘(卷)检查。
8、包装及标志8.1 圆铝线,用型号、直径及本标准编号表示。
例如:标称直径为2.0mm 的H4 状态硬圆铝线,表示为:LY4—2.00 GB/T39558.2 圆铝线应卷绕整齐,妥善包装。
成盘时,最外层与线盘侧板边缘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8.3 每盘或每卷圆铝线上应附有表签,注明:a)制造厂名称b)型号及规格c)毛重及净重d)制造日期及本标准编号GB/T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