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损失清单申报明细表附表一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申报表》(清单申报适用)

XXXXXX
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报表
(清单申报适用)
填表日期年月日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资产损失类型
行次
损失会计核算科目
损失会计处理年度
损失会计处理金额
损失税前扣除金额
损失税前扣除年度
一、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损失
1.固定资产损失
1
2.生产性生物性资产损失
2
3.存货损失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股权投资损失
4
5.无形资产损失
5
6.其他非货币资产损失
6
二、存货正常损耗损失
7
三、固定资产正常报废清理损失
8
四、生产性生物资产正常死亡损失
9
五、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等的损失
1.买卖债券损失
10
2.买卖股票损失
11
3.买卖期货损失
12
5.买卖基金损失
13
6.买卖金融衍生产品损失
14
7.其他损失
15
六、总机构汇总的市外各分支机构资产损失
清单申报资产损失
16
─
专项申报资产损失
17
─
资产损失金额合计
─
填表说明:在我市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其市外各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分别汇总《跨地区汇总纳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报明细表》(附件五)中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的金额后填入本表,如果清单申报或专项申报中损失会计处理年度或损失税前扣除年度不一致的,按年度分行次反映。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行次
项
目
账载金额 1
1 一、清单申报资产损失(2+3+4+5+6+7+8)
2
(一)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 币资产的损失
3
(二)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4
(三)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5
(四)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 损失
税收金额 2
6
(五)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 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7
(六)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
8
(七)其他
9 二、专项申报资产损失(填写A105091)
10
(一)货币资产损失(填写A105091)
11
(二)非货币资产损失(投资损失(填写A105091)
13
(四)其他(填写A105091)
14 合计(1+9)
纳税调整金额 3(1-2)
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清单申报汇总表

企业资产损失税纳税人名称:
纳税人电脑编码:纳税人识别号:
填报说明:
1.本表一式两份,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签章后退纳税人一份,另一份纳入征管档案资料
中一份分支机构留存,一份报总机构。
2.跨省市(含厦门)以及省内跨市(县、区)经营汇总纳税总机构纳税人,仅填报总
3.第10列根据资产损失项目实际情况填列,如:固定资产项目=第4列+第9列-第8列;股票项目=第4
4.第10列、第11列损失金额不一致的,年度纳税申报时应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损失税前扣除清单申报汇总表
别号:
案资料管理;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分支机构,一式叁份,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签章后退分
填报总机构本部及不实行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分支机构发生的需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事4列+第9列-第8列;股票项目=第4列-8列。
位:元(列至角分)
后退分支机构两份,其损失事项。
年 月 日。
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表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项目的金额。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一、清单申报资产损失”:填报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项目账载金额、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
填报第2行至第8行的合计数。
2.第2行至第8行,分别填报相应资产损失类型的会计处理、税法规定及纳税调整情况。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损失金额,已经计入存货成本的正常损耗除外;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根据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金额;第3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2列的余额。
3.第9行“二、专项申报资产损失”:填报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项目的账载金额、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
本行根据《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为表A105091第20行第2列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为表A105091第20行第6列金额;第3列“纳税调整金额”为表A105091第20行第7列金额。
4.第10行“(一)货币资产损失”:填报企业当年发生的货币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银行存款损失和应收及预付款项损失等)的账载金额、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根据《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第1行相应数据列填报。
5.第11行“(二)非货币资产损失”:填报非货币资产损失的账载金额、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根据《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第6行相应数据列填报。
6.第12行“(三)投资损失”:填报应进行专项申报扣除的投资损失账载金额、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根据《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第11行相应数据列填报。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7年版)——(工商税务)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说明本表适用于发生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及纳税调整项目的纳税人填报。
纳税人根据税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业零售企业存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因国务院决定事项形成的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18号)等相关规定,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填报资产损失的会计处理、税收规定,以及纳税调整情况。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一)行次填报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第1行至第6行、第8行填报总机构情况,第7行填报各分支机构汇总后情况。
1.第1行“一、清单申报资产损失”:填报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的账载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赔偿收入、资产计税基础、资产损失的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
本行金额等于第2行至第8行的合计金额。
2.第2行至第8行,分别填报相应清单申报资产损失类型的会计处理、税收规定及纳税调整情况。
3.第9行“二、专项申报资产损失”:填报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的账载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赔偿收入、资产计税基础、资产损失的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
本行金额等于第10行至第13行的合计金额。
4.第10行“(一)货币资产损失”:填报企业当年发生的货币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银行存款损失和应收及预付款项损失等)的账载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赔偿收入、资产计税基础、货币资产损失的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
5.第11行“(二)非货币资产损失”:填报应进行专项申报扣除的非货币资产损失的账载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赔偿收入、资产计税基础、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
6.第12行“(三)投资损失”:填报应进行专项申报扣除的投资损失的账载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赔偿收入、资产计税基础、投资损失的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
资产损失清单申报明细表(附表一)

编号:
填报时间:年 月 日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编码:
扣除年度:
年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元
行次
项目
税前扣除金额
帐载损失金额
1
一、非货币资产销售、转让、变买损失
2
1、存货
3
2、固定资产
4
3、无形资产
5
4、在建工程
6
5、生产性生物资产
7
二、存货正常损耗
8
三、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法定代表人:(签章)
年 月 日
资料接收人: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
年 月 日
9
四、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者超过
1、买卖债券
12
2、股票
13
3、期货
14
4、基金
15
5、金融衍生物品
16
六、其他资产损失
17
合计
0.00
本表一式三份,主管税务机关资料接收人签收并加盖受理专用盖后退一份企业留存,主管税务机关留二份。
企业经办人及联系电话:
最新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附表一).pdf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填报时间:年月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项目账面价值(1)计税基础(2)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资产处置损益(4)=(3)-(2)1 货币资金2 短期投资*3 交易性金融资产#4 应收票据5 应收账款6 预付账款7 应收利息8 应收股利9 应收补贴款*10 其他应收款11 存货12 待摊费用*13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14 其他流动资产1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6 持有至到期投资#17 长期应收款#18 长期股权投资19 长期债权投资*20 投资性房地产#21 固定资产22 在建工程23 工程物资24 固定资产清理25 生物资产#26 油气资产#27 无形资产28 开发支出#29 商誉#30 长期待摊费用31 其他非流动资产32 总计经办人签字:纳税人盖章:附表一《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均填报。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外的纳税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内容根据其资产情况分析填报。
2.“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金额。
3.“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计税基础的金额,即取得资产时确定的计税基础减除在清算开始日以前纳税年度内按照税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折旧、摊销、准备金等的余额。
4.“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的金额。
5.“资产处置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的余额。
资产损失清单申报明细表附表一

9
四、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者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损失
10
五、投资损失
11
1、买卖债券
12
2、股票
13
3、期货
14
4、基金
15
5、金融衍生物品
16
六、其他资产损失
17
合计
本表一式三份,主管税务机关资料接收人签收并加盖受理专用盖后退一份企业留存,主管税务机关留二份。
企业经办人及联系电话:
法定代表人:(签章)
、
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请在对应的证据后面打√)
(
)
1、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
)
(
)
2、资产盘点表
(
)
(
)
3、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
)
(
)
4、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书或资料
(
)
(
)
5、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
)
(
)
(
)
(
)
6、对责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
合计
清单申报
编号:
扣除年度: 税前扣除金额
专项申报
年 金额单位:元
合计
本表一式三份,主管税务机关资料接收人签收并加盖受理专用盖后退一份企业留存,主管税务机关留二份。
企业经办人及联系电话:
法定代表人:(签章)
资料接收人:
主管税务机关 (受理专用章) :
年月日 年月日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生产经营地址
企业经办人及联系电话: 资料接收人:
法定代表人:(签章) 主管税务机关 (受理专用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报、报告表
资产损失清单申报明细表(附表一)编号:
填报时间:年月日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编码:扣除年度:年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元
本表一式三份,主管税务机关资料接收人签收并加盖受理专用盖后退一份企业留存,主管税务机关留二份。
企业经办人及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签章)年月日资料接收人: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年月日
编号:
资产损失专项申报明细表(附表二)
填报时间:年月日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编码:扣除年度:年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元
本表一式三份,主管税务机关资料接收人签收并加盖受理专用盖后退一份企业留存,主管税务机关留二份。
企业经办人及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签章)年月日资料接收人: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年月日
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资产损失清单申报汇总表(附表三)编号:
填报时间:年月日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编码:扣除年度:年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元
本表一式三份,主管税务机关资料接收人签收并加盖受理专用盖后退一份企业留存,主管税务机关留二份。
企业经办人及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签章)年月日
资料接收人: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年月日
资产损失专项申请报告表(附表四)编号:
、
1、本表一式三份,主管税务机关资料接收人签收并加盖受理专用盖后退一份企业留存,主管税务机关留二份。
2、汇总纳税企业机构级次:按总机构、二级分支机构、三级分支机构……填写。
3、专项申报项目:按照资产损失内容逐项(或逐笔)填写,如“固定资产一报废损失”、
“债权投资—贷款损失”、“关联企业—转让资产损失”等逐一填写。
4、凡报送的资料为复印件的,注明“与原件相符”字样并加盖公章,并附上目录按编号顺序装订成册。
企业经办人及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签章):年月日资料接收人: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