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管理汇总.docx
单病种年度管理总结汇报

单病种年度管理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对我所负责的单病种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准备了如下年度管理总结汇报,望领导批示。
一、工作目标与任务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主要负责单病种管理工作,旨在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具体工作目标如下:1. 提高病患满意度:通过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和提升医生团队素质,提高病患满意度。
2. 控制医疗成本:通过合理用药和引入新技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3. 提高医疗质量:建立完善的病患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追踪病患病情和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
二、工作总结1. 病患满意度提升:通过医患沟通、服务态度和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病患满意度明显提升。
通过定期组织医患座谈会,了解病患的需求和意见,及时改进服务,得到了积极的反馈。
2. 医疗成本控制:在合理用药方面,加大了对病患用药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减少了不必要的用药和药品浪费,有效控制了医疗成本的增长。
同时,引入了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了医疗效率,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
3. 医疗质量提升:建立了完善的病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病患信息的电子化记录和分享,便于不同医生之间的交流和病情追踪。
通过定期召开学术讲座和病例讨论会,提高了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诊疗水平,提升了医疗质量。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在单病种管理工作中,我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 部分医生对单病种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存在用药不规范、病患信息记录不完整等情况。
我将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对单病种管理的重视和认识。
2. 目前病患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分享不便等问题。
我会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争取改进和升级系统,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
3. 医患沟通仍然有待改进。
有部分病患对医生的要求和期望不清楚,也存在医生对患者缺乏耐心和关怀的情况。
我将继续加强与病患的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提高医患沟通的质量。
单病种质量管理精选全文

5.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的服务 项目&
九临床护士职责
1.在单病种路径的计划阶段;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 2.依据护理程序;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 3.准备好单病种质控简表、送发检验单等; 4.监测表上应执行的 项目; 5.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6.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
三病种选择
根据卫生部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单病种 质控指南;结合我院的执业特点;将剖宫产术、 小儿肺炎、腹股沟斜疝单/双侧等三种常见 疾病纳入单病种管理&
四首批试点科室及单病种名单
科室 单病种名称 手术名称 责任人
妇产科
剖宫产术 刘桂芝
儿内科 儿外科
小儿肺炎
王爱萍
腹股沟斜疝 刘忠理
五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
在通过对选择代表医院医疗核心质量管
理和监控的部分病种进行评价;促使医
院从医疗管理体系中进行系统的持续改
进&
单病种的定义
单病种是指没有并发症; 单一的疾病;常见的有:剖宫 产、小儿肺炎、腹股沟斜疝 等&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医疗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 疗安全;切实降低群众医疗费用;解决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顺利推进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 工作;根据山西省卫生厅相关文件;结合我院实际; 特制定《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 制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名称
专家组组长பைடு நூலகம்
肺炎儿童、住院 王爱萍
腹股沟斜疝单/ 双侧
剖宫产术
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范本)

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篇一:201X年单病种质量控制总结岳池县人民医院 201X年单病种质量控制实施情况总结为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医院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的要求我院制定了《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各科室根据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现将201X年我院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总结果如下:一、纳入单病种控制情况 1、急性心肌梗死(内一科) 17例2、心力衰竭(内一科) 0例3、脑梗死(内一科) 29 例4、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成人)(内二科)56例5、髋关节置换术(骨科)63例6、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儿科) 65例7、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1074例二、每季度质量控制情况【内一科】急性心肌梗死17例(一)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除外);(二)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实施床旁左心室功能评价2例;(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溶栓和PCI治疗我院均无条件未实施。
(四)病人到达医院后心动过缓立即使用β-受体阻滞剂15例(有禁忌者除外);(五)住院期间使用、ACEI/ARB、他汀类药物15例;(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AC EI/ARB、他汀类药物17例;(七)病人接受血脂评价与管理:饮食控制、检验、调脂和危险因素控制17例;(八)患者接受医生和护士提供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17例;(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合理(9天)(7249.78元);(十)患者对服务评价均为满意。
心力衰竭0例脑梗死29例(一)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实施神经功能缺失评估及C T等检查29例;(二)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29例;(三)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实施吞咽困难评价29例;(四)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实施血脂评价与使用他汀类药物7例;(五)住院期间接受血管功能评价;(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29例;(七)病人接受血脂评价与管理:饮食控制、检验、调脂和危险因素控制;(八)患者接受医生和护士提供的脑梗死的健康教育;(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合理(15天);(十)患者对服务评价均为满意。
单病种的管理制度范文

单病种的管理制度范文单病种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单病种管理的规范,提高患者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病种确定与管理第二条临床科室负责对本科室负责病种进行认定,并确定科室内具体的管理办法。
第三章患者接诊与会诊第三条科室接诊的患者应当按照医院规定的诊疗流程进行接诊、分诊和治疗。
同时在患者接诊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临床科室的交流与会诊。
第四章诊疗方案第四条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临床科室应当针对不同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方案应当经过医院专家组的审批,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第五章入院与留观第五条病情较为危重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临床科室应当作出相应的入院或留观处理。
入院或留观的患者应当经过医院行政部门的审批,并按照入院或留观的相关制度进行管理。
第六章诊疗流程与操作规范第六条临床科室应当制定相应的诊疗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诊疗技术和操作规范。
第七章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七条临床科室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合法、规范、安全和有效。
并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风险评估和防控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
第八章禁止行为和处理原则第八条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禁止实施以下行为:违反医德、医纪和执业行为规范;篡改、伪造病历等医疗记录;违反治疗原则、错诊、漏诊等;泄露患者隐私信息等。
对于违反禁止行为的医务人员,医院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九章监督与考核第九条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医院的监督和考核。
医院将定期进行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估其诊疗技术和医疗质量。
第十章奖惩措施第十条医院将对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奖惩措施,鼓励并激励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医务人员,医院将给予奖励;对于工作不到位、违反纪律的医务人员,医院将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
第十一章附则第十一条本管理制度未尽事宜,可根据情况由医院行政部门进行解释和补充。
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分析【范本模板】

单病种质量监测年度总结分析为了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结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09]757号)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0〕909号)的要求,我院于2014年将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管理”列入重点工作。
本着充分体现以“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为主题,以“医疗质量、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为核心的目的,结合本地区及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并将此方案挂于医院内网,在我院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儿科、产科及外一科、外二科、外三科分别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成人;脑梗死、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剖宫产及围术期预防感染7个单病种质量监控。
通过两年来的单病种质量效果监测,我院在提高诊断技术、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病人的满意度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改善,尤其在围术期预防感染监测中有明显的变化.现将两年来对我院单病种质量监测结果汇总如下:预防抗菌药物使用年度对比趋势图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3年2014年2015年在两年的观测及追踪中,虽然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 1、我院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测起步较晚,网络直报系统建立不及时. 2、医院对单病种质量管理培训缺乏,使得医务人员对单病种质量管理重视和认识程度不强。
3、职能部门监督力度欠缺.下科室督导频度不够。
4、实施过程中多科协作流程不顺畅。
改进措施:1、医院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单病种质量管理培训”,包括患者的知情同意相关制度、表格的规范化填写、单病种实施的各项工作流程、满意度调查等。
2、建立医疗、质控、护理、院感、医技、统计、药剂科等合作协调机制,相关科室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保障患者从急诊—门诊-医技—住院服务流程的连续性,对单病种诊疗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及时收集监测指标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单病种管理年度总结与计划

单病种管理年度总结与计划内容:2022年单病种管理工作年度总结一、糖尿病管理1. 本年度糖尿病患者管理情况- 新发现糖尿病患者人,较上年增加%- 糖尿病随访率达到%,血糖控制达标率为%-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检出率为%,较上年下降%2. 存在问题- 部分患者依从性差,血糖控制不理想- 部分患者缺乏运动,生活方式仍不规律- 并发症筛查率有待提高3. 改进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完善患者回访制度,密切监测血糖控制情况- 优化糖尿病并发症筛查流程,提高检出率二、高血压管理1. 本年度高血压患者管理情况- 新发现高血压患者人,较上年增加%- 高血压随访率达到%,血压控制率为%2. 存在问题- 部分患者依从性差,血压控制效果不佳- 高危高血压患者管理不到位- 科室间血压数据收集与共享机制不完善3. 改进措施- 加强用药依从性指导,重点关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建立高危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加强管理- 完善科室间信息交流平台,实时更新患者血压动态三、呼吸系统疾病管理1. 本年度哮喘、患者管理情况-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总人数人,较上年增长%- 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次数较上年下降%2. 存在问题-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偏低- 部分患者监测指标不规律- 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还需加强3. 改进措施- 加强用药指导,提高患者依从性- 完善监测机制,密切关注肺功能变化- 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2023年单病种管理工作计划一、糖尿病管理1. 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依从性2.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健康意识3. 优化糖尿病并发症筛查,提高检出率二、高血压管理1. 重点关注难治性高血压,提高控制率2. 建立高危人群健康档案,加强管理3.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三、呼吸系统疾病管理1. 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急性发作2. 规范监测指标,密切病情变化3. 加强健康宣教,。
单病种管理汇总

单病种质量指标1、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期内总例数:例平均住院天数:天均次住院费用:元,患者满意度%。
表5 急性心肌梗死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下载后可复制编辑要求;如未满足上述条件但注明了禁忌症者,也视为符合;其他为不符合。
这里的“符合例数”加上“不符合例数”应等于“有ST段抬高或左束支阻滞者”数,而不是等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数。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2、急性心力衰竭(ICD-10 I05-I09,I11-I13,I20-I25,伴+I50)期内总例数:例平均住院天数:天均次住院费用:元,患者满意度%。
表6 急性心力衰竭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下载后可复制编辑下载后可复制编辑3、A.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成人(ICD-10 J13-J15,J18.1)期内总例数:例平均住院天数:天均次住院费用:元,患者满意度%。
表7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 这里的“符合例数”加上“不符合例数”应等于初始治疗72小时无效者人数。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B.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ICD-10 J13-J15,J18,不含新生儿及1-12个月婴儿肺炎)期内总例数:例平均住院天数:天均次住院费用:元,患者满意度%。
表7-2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儿童)4、脑梗死(ICD-10 I63)期内总例数:例平均住院天数:天均次住院费用:元,患者满意度%。
表8 脑梗死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下载后可复制编辑下载后可复制编辑5、剖宫产(ICD 9-CM-3:74.1)期内总例数:例平均住院天数:天均次住院费用:元,患者满意度%。
表9 剖宫产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下载后可复制编辑6、围术期预防感染(PIP)期内总例数:例平均住院天数:天均次住院费用:元,患者满意度%。
表10 围术期预防感染(PIP)质量指标监测表注:注明:围术期预防感染(PIP)质量指标监测的手术名称是指:1.甲状腺切除术 2.半月板切除术 3.子宫摘除术 4.剖宫产术(指标已单列)5.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6.阑尾切除术 7.乳腺手术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单病种质量控制总结

单病种质量控制总结专业资料分享2012年1-2季度单病种质量控制实施情况汇总单病种质量控制2011年9月份实施以来,按照质量分析评价标准,医务处抽查部分对纳入单病种管理的病种平均住院天数、费用构成、治疗效果、病人满意度等做了综合的评价分析,汇总结果如下:一、每季度纳入单病种控制情况2012年第一季度1.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7例2.急性心力衰竭(急诊内科)3例3.脑梗死(神经内科)2例4.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内科)6例5、髋、膝关节置换术(骨科)6例2012年第二季度1.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8例2.急性心力衰竭(急诊内科)4例3.脑梗死(神经内科)4例4.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内科)7例5、髋、膝关节置换术(骨科)6例二、每季度质量掌握情况第一季度急性心肌梗死7例完美DOC格式整理专业资料分享(一)6例病人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二)全部病人施行床旁左心室功用评价;(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
1.例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例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四)4例病人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五)7例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六)6例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七)全部病人接受血脂评价与管理:饮食控制、检验、调脂和危险因素控制。
(八)6例患者接受医生和护士提供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用度大部分合理。
第二季度急性心肌梗死8例(一)全部病人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二)全部病人实施床旁左心室功能评价;(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
1.例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例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四)100%病人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症,完美DOC格式整理专业材料分享无禁忌症者)。
(五)100%以上病人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六)100%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七)全部病人接受血脂评价与管理:饮食掌握、检修、调脂和危险身分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部门、科室: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及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今随文下发,请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附件1 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及其工作职责附件2 部分单病种质控指标标准值附件3 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表单(控制性表单)附件4 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表单(指导操作性表单)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及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运用在诊断、治疗、转归方面具有共性和某些重要的具有统计学特性的医疗质量指标,用数据进行质量管理评价。
通过单病种质控,对疾病诊疗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及终末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诊治技术,评价医师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合理,进行持续改进。
二、实施计划1. 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同时在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在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中主要负责制订实施规划,确定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病种;协调单病种质控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相关的培训;审核单病种质控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确定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及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的职责(附件1)。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二级管理,并将此纳入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计划。
2. 病种选择单病种选择原则:选择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选择覆盖率较大的病种;选择最能代表临床科室医疗特色的病种;病种能对应一个明确的ICD-10 编码或一定的编码范围。
单病种管理病例纳入标准:诊断明确者;只有一个出院诊断(可包括该疾病引起的合并症)的病例,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对于某些病种,除须符合以上两条外,还须符合规定的治疗方式,如一些内科病种须是以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病例,外科病种则须是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病例,否则应予以排除。
单病种管理病例排除标准:住院期间曾经转科的病例;入院后48 小时内死亡的病例;虽已确诊,但未完成正常治疗而出院的病例,即未达到出院标准而出院的病例。
目前实施单病种管理的病种: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四个病种“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脑梗死”、手术相关“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作为我院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病种,待时机成熟逐步推广。
3. 确定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以医疗质量的过程质控指标为主,同时考核重要的终末质控指标,达标率为90%以上。
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占比及治愈好转率的标准值(附件2)为2015年的平均水平(部分数据由于系统原因不能调出),余质控指标标准值按质控要求完成。
具体质量管理措施指标见附件3、附件4 中的质量管理措施项目。
4.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评价方法:以临床科室作为评价单位,用“达标率”作为总体的评价指标,即评估各质控指标的实际值是否达到质控标准。
达标率能综合反映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水平,并且可以横向比较。
达标率的计算方法为:达标率=单病种达标指标数/ 单病种总指标数× 100%5. 单病种质控流程单病种患者入住专科,主管医师首先确定是否符合单病种管理病例标准,按单病种诊疗规范、质控要求诊治。
并在病历中如实记录每一个质控节点是否按规范执行,如未能执行,必须在病历中说明理由。
科主任或三级医师通过业务查房认真审查每份病历的诊疗过程是否符合质控要求,督促、指导下级医师诊疗工作,及时发现诊疗缺陷并予以纠正,不断强化各级医护人员的自我监控意识。
病人出院后一周内,科室指定专人及时上报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
对在实施过程中因流程等原因致使不能达到质控标准者,应及时向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报告。
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每月对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根据病种质量管理调研简表认真进行调研、分析评估,统计达标率。
与临床科室共同讨论未达到标准的相关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协调解决。
每季将收集的单病种质量监测资料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定期追踪改进措施的效果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根据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的报告资料,协调单病种质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审核单病种质量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6. 保证措施组织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对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科室及其相关科室进行培训。
科室单病种质量实施小组认真学习单病种诊疗规范及质控标准。
信息化:加强信息化建设,力争对单病种诊疗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增加临床医师的依从性,并逐步做到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自动收集监测指标信息。
奖惩:单病种质量管理规范的科室年底授予单病种质量管理优胜奖。
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作为年终评比科室先进、个人先进的重要参考指标附件1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及工作职责一、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组长:杨礼勇成员:姜节安李秀文没克波熊晓兰刘江北余国雄范丁丁宫艳王艳周淼华何美萍陈婷婷陈声兰张火兰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工作职责(一)制订单病种质量的评价程序;(二)对单病种质量的实施进行评价及指导,对病种质量控制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流程不畅等进行改进;(三)对单病种质量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五)逐步做到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自动收集监测指标信息。
二、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组长: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成员:实施科室的医疗、护理人员单病种质量指导评价小组参与指导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工作职责一)负责相关病种质量控制方案的实施,及时上报;二)负责提出科室在病种质量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三)参与单病种质量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
附件2附件3急性心肌梗死质量控制临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ICD-10 编码:,病例包括: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前隔心肌梗死()、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破例()、冠状动脉栓塞伴心肌梗塞()、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伴心肌梗塞()、急性多壁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心脏卒中()、亚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塞(急性)NOS()。
除外病例:1.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2. 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岁以下的病例;4. 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5.急性小灶心肌梗死(),6.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7. 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8.非冠心病心肌梗死()。
(供参考)基本信息:患者姓名___________ 性别___年龄___岁,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__案号_________________发病时间_____ 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到达医院时间: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入院途径_______________住院日期______ 年___月___日___时,出院日期 ______ 年___月___日,住院标准时间:7-14天。
该后排于病案首页之后归档。
3.本表每1 环节质量不达标,为病历环节质量不合格。
经治医师签名 ________________ 护士长签名______________ 科主任或专家组成员签名肺炎质量控制临床表单(住院、成人)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炎(ICD-10 J13-J15 ,J18)病例包括:肺炎链球菌性肺炎(J13,X01)、肺炎球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性引起的支气管肺炎()、流感嗜血杆菌性肺炎(J14,X01)、细菌性肺炎(各种细菌15. )、支原体肺炎()、非典型肺炎等()、喘息性支气管肺炎(J18,001)、毛细管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哮喘性支气管肺炎()、弥漫性肺炎()、支气管肺炎伴心功能不全()、大叶性肺炎()、胸膜肺炎()、坠积性肺炎()、被动性肺炎()、节段性肺炎()、局限性肺炎()、中毒性肺炎()、阻塞性肺炎()、肺泡性肺炎()、肺炎()、肺炎休克()、迁延性肺炎()、休克型(中毒性或爆发性)、肺炎()、重症肺炎()。
(供参考)除外病例:1.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2.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3.肺炎反复门诊抗菌素治疗无效,4.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6.护理院相关性肺炎HCAP,7.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8.肺Ca、矽肺不能除外。
基本信息:患者姓名___________ 性别___年龄___岁,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__案号_________________发病时间______ 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到达医院时间: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入院途径_______________住院日期______ 年___月___日___时,出院日期 ______ 年___月___日,住院标准时间:7-14天。
2. 说明:1. 该表单要客观准确填报,不能按质量标准执行的,必须在“说明”栏中填写理由该表经签名审核后排于病案首页之后归档。
3. 本表每1 环节质量不达标,为病历环节质量不合经治医师签名 ________________ 护士长签名______________ 科主任或专家组成员签名 _______________脑梗死质量控制临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梗死( ICD-10 I63)除外病例:1、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2 、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3、18岁以下的病例4、脑梗死后遗症、脑梗塞反复门诊治疗无效6、同一疾病30 日内重复入院7、腔隙性脑梗死8、小脑梗死9、血性脑梗死基本信息:患者姓名__________ 性别___年龄___岁,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__案号________________发病时间______ 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到达医院时间: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入院途径______________住院日期_____ 年___月___日___时,出院日期_______ 年___月___日,住院标准时间:天2.该说明:该表单要客观准确填报,不能按质量标准执行的,必须在“说明”栏中填写理由表经签名审核后排于病案首页之后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