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兰州中山桥导游词3篇_兰州中山桥景点路线导游词
最新兰州中山桥导游词3篇_兰州中山桥景点路线导游词

最新兰州中山桥导游词3篇_兰州中山桥景点路线导游词兰州中山桥导游词篇一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
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
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
191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
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
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
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
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
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
兰州中山桥景点旅游导游词

兰州中山桥景点旅游导游词兰州中山桥是世界著名的石拱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黄河东岸,是黄河上游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
中山桥全长233.7米,宽7.3米,高成拱高26.7米,下承剖河道9米,建成于清代嘉庆年间。
作为兰州市的重要景点之一,中山桥被誉为“黄河文化的象征之一”。
一、历史文化遗存中山桥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作为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兰州的发展和历史。
中山桥不仅建造精美,而且建造的背景也十分特别,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和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山桥的建造也成为了纪念他丰功伟绩的一种方式。
中山桥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其石拱桥的古典美完美地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精髓和厚重。
二、风景美景中山桥一侧是黄河岸边的美丽景色,黄河波澜壮阔,俯视黄河,河水好像就在脚下,让人有种置身于壮阔的大自然中的感觉。
在黄河岸边的公园内,时时可见到游客们在此拍照留念,人山人海的景象,反映了人们对于中华文化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保护文化、顺应自然发展的精神。
三、旅游景点中山桥是兰州市的重要景点之一,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探访和游览。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兰州市著名的黄河风光,了解兰州市的历史和文化,和家人、朋友一起走过石拱桥,感受兰州市的温馨和博大。
而且,中山桥附近还有许多旅游景点,如白塔山公园、大佛寺、兰州市博物馆等,都非常值得游客们前来一一参观。
四、旅游提示1、游客来到中山桥参观时,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保持环境整洁,不要乱扔垃圾。
2、在游览中,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旅游志愿者咨询。
3、中山桥附近有一些较为陡峭的地方,游客游览时要注意安全,走路时要稳步小心。
4、在游览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素质,不要乱喊乱叫,太过嘈杂会影响其他游客的游览体验。
五、总结兰州中山桥是一座建造精美、历史悠久、人文遗存浓厚的石拱桥,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
其所在黄河岸边的美丽风景和旅游景点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5篇有关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范文5篇有关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范文(一)黄河铁桥又叫中山桥,这是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年间。
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和德国人,施工负责人为天津人刘永起。
建桥时间是三年,造价也是非常之昂贵,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下面我以自己的理解对兰州黄河铁桥简介,希望游客能对兰州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大桥历史兰州黄河铁桥之宏伟让人惊叹,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塞,中原与西域的往来比穿过此地。
黄河穿成而过,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
从明洪武五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
此后500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镇远浮桥并非坚固安全,遇到大洪水和冰棱,常常会发生桥毁人亡的惨剧。
而且,冬季黄河封冻,浮桥必须拆除,车马均由冰上通行。
冬春之交冰将消未消之时,经常有人畜因冰裂落水而亡。
春天冰融之后,又需重建浮桥,所费甚巨。
进入20世纪,清政府鼓励洋务,为建设黄河铁桥提供了历史契机。
于是他决定借助外国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来实施他的建桥计划。
天时、地利、人和,一切冥冥中如有天助,僻居西部的兰州注定要在20世纪初叶、在积贫积弱的中国完成一件惊世伟业。
桥梁规格是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
我感叹这座宏伟的大桥和人们的智慧和汗水,这座宏伟的建筑让中国人骄傲。
大桥的历史价值大桥留给人们的不只是外表的宏伟,还有带给国人的历史反思。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就像一部史诗,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兰州铁桥游客观赏人数在逐年曾加,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历史的洗礼,中山桥的观赏和纪念价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义。
甘肃中山桥导游词

甘肃中山桥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甘肃中山桥!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个精彩的导游介绍,希望能让大家对中山桥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山桥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洪山河上,修建于公元1907年,总长313米,是我国现存最长的青石桥之一。
它得名于中山先生,为了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在其中山学堂任教和从事革命活动的经历。
中山桥是一座拱桥,拱券285段,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
桥面采用的是苏打石灰浆浇筑的技术,桥身则是用花岗岩砌筑而成。
整座桥的设计非常固定,没有用任何一颗钉子,仅凭自身的重量和桥墩之间的力学平衡实现了结构的稳定。
这也是中山桥能经受住河水冲刷和地震考验的原因之一。
大家看到的这座中山桥,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见证了许多历史瞬间。
它不仅是一座交通工具,更是一座文化符号,是中山先生的象征,也是武威市的标志之一。
在中山桥的东侧,有一座高约20米的巨型浮雕,这是中山桥纪念碑。
碑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名言:“民主、自由、平等”和“光复中国”的字样。
这座纪念碑是对中山先生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的表彰,也是表达对中山先生的崇敬和敬意。
正在蜿蜒流淌的洪山河,自古以来一直是经济和交通的命脉,也是中山桥得以修建和保持完好的重要条件之一。
这条河水清澈见底,河岸两侧的绿树环绕,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色,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除了景色优美,中山桥还有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山桥传说”。
相传,在中国古代的一个夏天,有一个名叫李娘子的女子,长得非常美丽,性格善良。
她爱民如子,热心公益。
一天,李娘子听说洪山河即将泛滥成灾,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她决定舍身救人,自愿跳入洪水中挡住河水,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结果,她的神奇力量竟然真的抵挡了洪水,顿时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为了纪念李娘子的英勇事迹,人们建造了这座中山桥,并将她尊为“中山娘娘”。
据传,每年的冬至夜,李娘子会在中山桥上出现,保佑着中山桥的安全。
以导游的形式写兰州的中山桥的作文

以导游的形式写兰州的中山桥的作文嗨,大家好啊!欢迎来到兰州,我是你们的超级厉害导游!今天,我要带你们去看一个特别特别的地方——中山桥!哇,它可是我们兰州的超级明星哦!
首先,我们来说说这座桥的名字,中山桥,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嗯嗯,它可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先生而建造的呢!所以,这可不是普通的桥啊,它可是有故事的桥!
咱们先从桥的样子说起,它哎呀,太壮观了!它是一座六孔的石拱桥,看起来就像是一条巨龙趴在黄河上休息一样。
你们想象一下,桥身上的石头都是一块一块叠起来的,简直就像是大自然的杰作!
进入正题,中山桥不仅仅是一座桥哦,它还是个超级吸引人的风景观!我们可以从桥上看到黄河两岸的美丽景色,还能感受到那种踏实的感觉。
嘿,你们知道吗?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中山桥上的风景简直美得不像话,你一定要来亲眼看看才行!
然后,还有个小秘密要告诉你们哦!中山桥下面还有一个超级神秘的小洞,叫做“黄河鼠洞”!你们猜怎么着,那里住着一种叫做“鼢鼠”的小动物,特别可爱!听说它们
还特别有灵气,能带来好运哦!
别担心,我绝对不会让你们闷闷的!中山桥附近可是有好多好吃的兰州拉面啊!哇,你们一定要尝一尝!那可是兰州的招牌啊,肯定让你们大饱口福!
最后,要记住哦,中山桥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是兰州的骄傲!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朋友,都会被它那美丽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吸引住。
你们来了之后,一定要拍好多照片哦,让我们的回忆更加美好!
好啦,今天的导游就到这里啦!希望你们喜欢我带你们去看中山桥的经历!记得,下次再来兰州,一定要再来找我哦!期待与你们的再次相遇!拜拜啦!。
以导游的形式写兰州的中山桥的作文

以导游的形式写兰州的中山桥的作文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张,今天我要带大家去兰州的地标性建筑——中山桥。
这座桥可是咱们兰州人的骄傲哦!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山桥的历史。
它建于1907年,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的。
这座桥可是咱们兰州的第一座铁桥呢!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只有黄河上的木船,这座桥就像是一座天堑,把兰州和西宁连接在了一起。
所以说,中山桥见证了兰州的发展历程,也是兰州人民的共同记忆。
说到中山桥,我们还得说说它的建筑风格。
这座桥是中式的拱桥,造型优美,气势磅礴。
你看,桥面宽阔平整,两侧还有栏杆保护游客的安全。
而且,这座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中间是空心的,这是因为当时兰州的气候干燥,怕烧坏桥梁。
现在看来,这个设计真是既实用又巧妙啊!站在中山桥上,你可以欣赏到兰州市区的美景。
黄河穿城而过,两岸的楼房、树木、花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且,你还可以听到黄河的水声,感受到那种波澜壮阔的气息。
当然啦,如果你有幸在夜晚来到中山桥,那么你一定会被它的夜景所吸引。
华灯初上,桥面上的彩灯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黄河之上。
这时候的中山桥,简直就是一座璀璨夺目的水晶宫殿!好了,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中山桥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吧!下面,我就带大家去实地感受一下这座桥的魅力吧!首先我们来到了桥头堡,这里是中山桥的起点。
在这里,你可以拍到一张非常有特色的合影。
接着,我们沿着桥面往前走,一边欣赏着河边的风光,一边聊着天。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走到了桥的中间位置。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桥的真实厚度,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
然后我们继续往前走,很快就到了桥的另一端。
在这里,你可以俯瞰整个兰州市区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啊!我要提醒大家一点哦:在游览中山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毕竟这座桥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有些地方可能已经有些老化。
所以呢,我们在拍照留念的时候要小心脚下,不要踩空了。
另外呢,如果你们想要乘坐观光电梯的话,也要注意安全哦!不要乱按按钮哦!好了,今天的行程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在兰州玩得开心哦!下次再见啦!。
甘肃兰州导游词范本(3篇)

甘肃兰州导游词范本兰州,始建于公元前____年。
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
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
隋开皇三年(公元____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
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____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
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____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
汉昭帝始元六年,又置金城郡。
汉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
汉安帝永初四年,西羌起义,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十二年后又迁回允吾。
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西晋建立后,仍置金城郡。
西晋末年,前凉永安元年(____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又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____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
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
大业十三年(____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建都金城。
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唐统一中国后,于唐高祖武德二年(____年)复置兰州。
八年,置都督府。
唐高宗显庆元年(____年),又改为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复改为金城郡。
唐肃宗乾元二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
唐代宗宝应元年,兰州被吐蕃所占。
唐宣宗大中二年,河州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
中山桥黄河母亲导游词(通用4篇)

中山桥黄河母亲导游词(通用4篇)中山桥黄河母亲篇1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始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至明洪武9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城西10里处,称“镇远桥”;明洪武18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
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的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由德国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长达23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 年改为“中山桥”。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钢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黄河母亲导游词篇2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
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
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
191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
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中山桥导游词3篇_兰州中山桥景点路线导游词中山桥位于兰州市金城关,横跨黄河,毗邻白塔。
对于这个景点的介绍,要说哪些导游词比较合适呢?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兰州中山桥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兰州中山桥导游词篇一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
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
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
191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
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
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
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
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
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
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
明洪武九年(1376年)。
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
称为[镇远桥。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
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
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
长5。
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
人称[将军柱。
柱上铸有[洪武九年。
岁次丙辰。
八月吉日。
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
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
用24只大船。
横排于黄河之上。
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
以长木连接。
铺以板。
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
大木柱45根。
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
将船固定在河面上。
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
春季则又重搭浮桥。
[伫看三月桃花冰。
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
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
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
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
动用国库银30。
669万两。
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
美国人满宝本。
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
将浮桥改建为长233。
3米。
宽7。
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
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1942年改为[中山桥。
铁桥承建时。
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年。
但历时仅42年。
即1949年。
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
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
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
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
1954年。
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
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
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
而且还威风凛凛。
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
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
结构新颖。
工艺先进。
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
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
尽管如此。
人们还是敬仰它。
观赏它。
因为它象一部史诗。
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
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兰州中山桥导游词篇二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提起兰州的桥,人们首先会想到那座令兰州人骄傲自豪的桥,它就是号称黄河天下第一桥的中山桥。
中山桥位于兰州市金城关,横跨黄河,毗邻白塔。
中山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08年2月开工,1909年6月竣工。
它是由美国人设计,德国人承建而成的,建桥花费白银306600余两。
中山桥长233。
5米,宽8。
36米,是黄河上第一座公路桥,所以有黄河天下第一桥之称。
后来为纪念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该桥于1942年改名为中山桥。
中山桥是全钢构造的五拱桥,造型美观大方,气势磅礴,北面有郁郁葱葱、高高耸立的白塔山,南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桥下滔滔黄河水日夜不休地奔流而过。
夜晚的中山桥是黄河岸边最美的一景了,璀璨的花灯给中山桥平添了一份雍容华贵,远远望去,中山桥就像一条威猛的金色巨龙横卧在黄河之上。
临河观看,中山桥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花灯闪烁,真是美轮美奂!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山桥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不能再承受更多的压力,现在的中山桥已经改为步行桥,人们在桥上拍照、休闲、娱乐中山桥因为它的百年历史和独特造型成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值得兰州人自豪的名片。
兰州中山桥导游词篇三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铁桥长233。
33米,宽7。
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
其前身始于明洪武5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名叫镇远桥。
根据清道光兰州府志记载,该桥以二十四艘大船贯连,浮于河面,冬拆夏设。
严冬时黄河结冰,车马都可通行。
至明洪武9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西10里处,称镇远桥;明洪武18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 5。
8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
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长达233。
33米,宽7。
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兰州中山桥简介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甘肃省兰州市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
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
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
191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1372年(明洪武五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黄河浮桥,也就是的中山桥的前身。
1376年(明洪武九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
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 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并在1906年十月以16.5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给德国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合同规定:铁桥长233.3米.宽7.5米,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
黄河铁桥竣工后,实际耗银30.669万两。
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1949年8月26日,在解放兰州战役中,炮弹击中了过桥的两辆国民党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大火烧毁了桥南端18节木桥面和部分纵梁。
军管会组织了三百多人昼夜抢修,抢修后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
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20**,国家文物局将中山桥定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