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皮瓣术后观察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皮瓣移植术后护理ppt课件

检查蒂部血流
确保蒂部无受压或扭曲,保持血流通畅。
及时处理血液循环障碍
一旦发现皮瓣颜色变暗、温度下降或毛细血管充盈缓慢,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 施,如调整包扎松紧度、解除受压因素等。
伤口感染的控制方法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换药、接触伤口等过程中, 务必遵循无菌原则,降低感染
风险。
定期清洁伤口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消 毒液进行定期清洁,去除分泌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术前宣教
在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预期效果及可能的风险,使患者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和 准备,从而减轻术前的紧张情绪。
术后康复指导
术后向患者提供详细的康复计划,包括休息与活动安排、饮食调整、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指 导,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心理支持与疏导
术后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和困惑,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同时,可以鼓励患者加入相关的康复团体,与病友交流经验, 共同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物和坏死组织。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生 素以预防和控制感染。
皮肤坏死的风险评估及干预
评估皮瓣张力与血运情况
01
密切观察皮瓣张力是否适中,血运是否良好,以及时发现皮肤
坏死风险。
采取减压措施
02
对于张力过高的皮瓣,可采取适当减压措施,如调整包扎方式
、使用减压贴等,以降低皮肤坏死风险。
03
术后早期护理措施
生命体征监测与处理
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 处于稳定状态。
定期检查体温,观察是否有发热等感染迹象,及时采取 措施。
评估患者血容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休克等并发 症。
确保蒂部无受压或扭曲,保持血流通畅。
及时处理血液循环障碍
一旦发现皮瓣颜色变暗、温度下降或毛细血管充盈缓慢,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 施,如调整包扎松紧度、解除受压因素等。
伤口感染的控制方法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换药、接触伤口等过程中, 务必遵循无菌原则,降低感染
风险。
定期清洁伤口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消 毒液进行定期清洁,去除分泌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术前宣教
在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预期效果及可能的风险,使患者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和 准备,从而减轻术前的紧张情绪。
术后康复指导
术后向患者提供详细的康复计划,包括休息与活动安排、饮食调整、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指 导,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心理支持与疏导
术后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和困惑,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同时,可以鼓励患者加入相关的康复团体,与病友交流经验, 共同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物和坏死组织。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生 素以预防和控制感染。
皮肤坏死的风险评估及干预
评估皮瓣张力与血运情况
01
密切观察皮瓣张力是否适中,血运是否良好,以及时发现皮肤
坏死风险。
采取减压措施
02
对于张力过高的皮瓣,可采取适当减压措施,如调整包扎方式
、使用减压贴等,以降低皮肤坏死风险。
03
术后早期护理措施
生命体征监测与处理
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 处于稳定状态。
定期检查体温,观察是否有发热等感染迹象,及时采取 措施。
评估患者血容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休克等并发 症。
皮瓣术后的护理PPT课件

皮瓣术后的护理
姓名:张绍銮 出生地:江苏省 性别:男 职 业:一般人员 年龄:40岁 入院日期:2014年12月09日18:51 民族:汉 记录日期:2014年12月09日19:30 主诉:右手右前臂绞伤疼痛、流血、畸形2小时 现病史:患者约于2小时前工作中右手及右前臂被机器(搅拌机)搅压, 致伤口疼痛、流血、伴畸形、活动受限, 伤后简单包扎处理,为求 专科治疗,至我院求治,急诊检查伤情后,X线片示:右手第2掌骨 骨折伴缺损、软组织大量泥沙异物伪影,以右手右前臂外伤收入科。 患者手上以来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大小便正常,已 药物和其他方法治疗。 过去史: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急、慢性传染病史。否 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中毒,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 按社会常规。
皮瓣血管栓塞
动脉栓塞常在术后30分钟~6小时内出现,皮瓣颜色变 为淡红色或苍白,肿胀不明显,皮纹增多,皮温偏低, 毛细血管回流不明明显
静脉栓塞表现为皮瓣肿胀或颜色改变。随着栓塞程度 的加重,皮瓣颜色加深,由红变紫、紫红或紫黑,皮 肤的变化限于局部或波及整个皮瓣,同时出现水泡或 创缘出血增多。
疼痛护理 术后应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使用止痛剂 与止痛方法,尽量避免一切引起疼痛的诱因,如伤口 包扎过紧;患肢牵拉、扭曲和活动;体位不舒服等。 术后治疗及护理动作应轻柔,患肢给予有效固定,必 要时用石膏托外固定。 防止感染 加强皮肤护理
体位护高患肢10~20cm,略高于心 脏水平。 原则是保证移植再植物的血供,防止受压;防 止移植再植物血管蒂部发生扭曲和张力,有利 于局部引流;遵守各种麻醉后体位。 若患处发绀、水肿则表示静脉回流不畅,应适 当抬高体位。若患处苍白,毛细血管充盈反应 迟钝,表示动脉供应不足,可将体位放平。
姓名:张绍銮 出生地:江苏省 性别:男 职 业:一般人员 年龄:40岁 入院日期:2014年12月09日18:51 民族:汉 记录日期:2014年12月09日19:30 主诉:右手右前臂绞伤疼痛、流血、畸形2小时 现病史:患者约于2小时前工作中右手及右前臂被机器(搅拌机)搅压, 致伤口疼痛、流血、伴畸形、活动受限, 伤后简单包扎处理,为求 专科治疗,至我院求治,急诊检查伤情后,X线片示:右手第2掌骨 骨折伴缺损、软组织大量泥沙异物伪影,以右手右前臂外伤收入科。 患者手上以来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大小便正常,已 药物和其他方法治疗。 过去史: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急、慢性传染病史。否 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中毒,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 按社会常规。
皮瓣血管栓塞
动脉栓塞常在术后30分钟~6小时内出现,皮瓣颜色变 为淡红色或苍白,肿胀不明显,皮纹增多,皮温偏低, 毛细血管回流不明明显
静脉栓塞表现为皮瓣肿胀或颜色改变。随着栓塞程度 的加重,皮瓣颜色加深,由红变紫、紫红或紫黑,皮 肤的变化限于局部或波及整个皮瓣,同时出现水泡或 创缘出血增多。
疼痛护理 术后应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使用止痛剂 与止痛方法,尽量避免一切引起疼痛的诱因,如伤口 包扎过紧;患肢牵拉、扭曲和活动;体位不舒服等。 术后治疗及护理动作应轻柔,患肢给予有效固定,必 要时用石膏托外固定。 防止感染 加强皮肤护理
体位护高患肢10~20cm,略高于心 脏水平。 原则是保证移植再植物的血供,防止受压;防 止移植再植物血管蒂部发生扭曲和张力,有利 于局部引流;遵守各种麻醉后体位。 若患处发绀、水肿则表示静脉回流不畅,应适 当抬高体位。若患处苍白,毛细血管充盈反应 迟钝,表示动脉供应不足,可将体位放平。
皮瓣移植的观察及护理ppt

注意事项
质地观察时应轻柔触摸,避免用力按 压或捏挤皮瓣。同时,保持皮瓣部位 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04
皮瓣移植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
皮瓣移植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创伤,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和不安。因此,心理护 理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和预期效果,以减轻患者的 心理压力。
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并同意 手术方案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
术后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皮瓣情况
术后应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等 情况,以及是否有出血、感染等迹象。
定期换药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 清洁和干燥。
保持适当体位
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保持适当的体位,避 免皮瓣受压或扭曲。
建立信任关系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和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心 理支持。
术后心理支持
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疼痛、不适和睡眠障碍等问题,医护人员应及时关注并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疼痛管理技巧
术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及 时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 续时间,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特点
皮瓣移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能够提 供良好的组织覆盖和修复效果,尤其 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烧伤、肿瘤切除 等需要较大组织缺损的修复。
皮瓣移植的应用范围
01
02
03
皮肤创伤修复
用于修复因各种原因造成 的皮肤缺损,如创伤、烧 伤、溃疡等。
器官重建
用于重建或修复某些器官 的功能,如鼻、耳、乳房 等。
畸形矫正
06
皮瓣移植的注意事项与 建议
质地观察时应轻柔触摸,避免用力按 压或捏挤皮瓣。同时,保持皮瓣部位 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04
皮瓣移植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
皮瓣移植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创伤,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和不安。因此,心理护 理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和预期效果,以减轻患者的 心理压力。
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并同意 手术方案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
术后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皮瓣情况
术后应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等 情况,以及是否有出血、感染等迹象。
定期换药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 清洁和干燥。
保持适当体位
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保持适当的体位,避 免皮瓣受压或扭曲。
建立信任关系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和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心 理支持。
术后心理支持
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疼痛、不适和睡眠障碍等问题,医护人员应及时关注并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疼痛管理技巧
术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及 时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 续时间,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特点
皮瓣移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能够提 供良好的组织覆盖和修复效果,尤其 适用于大面积创伤、烧伤、肿瘤切除 等需要较大组织缺损的修复。
皮瓣移植的应用范围
01
02
03
皮肤创伤修复
用于修复因各种原因造成 的皮肤缺损,如创伤、烧 伤、溃疡等。
器官重建
用于重建或修复某些器官 的功能,如鼻、耳、乳房 等。
畸形矫正
06
皮瓣移植的注意事项与 建议
游离皮瓣术后的护理课件

游离皮瓣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充足 的自体组织,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痛 苦,同时移植的组织具有较好的存活 率和功能恢复。
游离皮瓣术的应用范围
01
游离皮瓣术广泛应用于烧伤、创 伤、肿瘤等引起的皮肤、肌肉、 骨骼缺损的修复,如手部皮肤缺 损、足部溃疡、骨关节损伤等。
02
游离皮瓣术还可用于整形外科手 术,如乳房再造、鼻部修复等, 以及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如唇裂 修复、腭裂修复等。
02 游离皮瓣术后的常规护理
术后体位护理
术后体位
术后应保持患肢抬高,以利于血液循 环,减轻肿胀。同时,根据手术部位 和皮瓣类型,可能需要保持特定的体 位,如侧卧、半卧位等。
制动措施
为了保护皮瓣和预防移位,需要对患 肢进行制动,如使用石膏托、支具等 。在制动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不 当的体位。
术后疼痛护理
毛细血管反应等。
术后2-3个月,每2周复查1次, 检查皮瓣的恢复情况,以便及时
发现异常。
术后半年内,每月复查1次,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
题。
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早期应避免剧烈 运动,以免影响皮瓣 的血液循环和愈合。
运动时应避免皮瓣区 受到压迫或摩擦,以 免影响皮瓣的成活。
适当进行轻度活动, 如散步、慢跑等,有 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 身体恢复。
03 游离皮瓣术后的特殊护理
皮瓣区的观察与护理
01
02
03
观察皮瓣颜色
术后应密切观察皮瓣的颜 色,确保其红润、有光泽, 避免出现苍白或青紫。
保持皮瓣干燥
避免皮瓣沾水或受到其他 液体刺激,防止感染。
定期换药
根据医生指导,定期为皮 瓣进行换药,清洁创面并 更换敷料。
பைடு நூலகம்
游离皮瓣术的应用范围
01
游离皮瓣术广泛应用于烧伤、创 伤、肿瘤等引起的皮肤、肌肉、 骨骼缺损的修复,如手部皮肤缺 损、足部溃疡、骨关节损伤等。
02
游离皮瓣术还可用于整形外科手 术,如乳房再造、鼻部修复等, 以及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如唇裂 修复、腭裂修复等。
02 游离皮瓣术后的常规护理
术后体位护理
术后体位
术后应保持患肢抬高,以利于血液循 环,减轻肿胀。同时,根据手术部位 和皮瓣类型,可能需要保持特定的体 位,如侧卧、半卧位等。
制动措施
为了保护皮瓣和预防移位,需要对患 肢进行制动,如使用石膏托、支具等 。在制动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不 当的体位。
术后疼痛护理
毛细血管反应等。
术后2-3个月,每2周复查1次, 检查皮瓣的恢复情况,以便及时
发现异常。
术后半年内,每月复查1次,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
题。
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早期应避免剧烈 运动,以免影响皮瓣 的血液循环和愈合。
运动时应避免皮瓣区 受到压迫或摩擦,以 免影响皮瓣的成活。
适当进行轻度活动, 如散步、慢跑等,有 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 身体恢复。
03 游离皮瓣术后的特殊护理
皮瓣区的观察与护理
01
02
03
观察皮瓣颜色
术后应密切观察皮瓣的颜 色,确保其红润、有光泽, 避免出现苍白或青紫。
保持皮瓣干燥
避免皮瓣沾水或受到其他 液体刺激,防止感染。
定期换药
根据医生指导,定期为皮 瓣进行换药,清洁创面并 更换敷料。
பைடு நூலகம்
皮瓣移植术后皮瓣的观察ppt课件

异常情况处理
血液循环障碍
若皮瓣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如颜色发 紫、发黑或质地变硬等,需立即就医 处理,可能需要进行皮瓣修整或再植 。
感染
功能受限
若皮瓣影响功能,如关节僵硬、肌肉 萎缩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康复治疗和 调整。
若皮瓣出现红肿、热痛或有分泌物等 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 疗。
03 皮瓣的血液循环观察
其他异常情况
如发现皮瓣出现水肿、淤血、肌肉萎缩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如进行理疗、按摩、运动康复等治疗。
06 皮瓣移植术后的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患处清洁
术后应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皮瓣的愈合。
合理饮食
保持健康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皮瓣的恢复。
皮瓣移植术后皮瓣的 观察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皮瓣移植术后概述 • 皮瓣的颜色与质地观察 • 皮瓣的血液循环观察 • 皮瓣的肿胀与疼痛观察 • 皮瓣的功能恢复观察 • 皮瓣移植术后的注意事项
皮瓣移植术后概述
01
术后恢复阶段
01
急性炎症期
术后2周内,皮瓣可能出现肿胀、发红、疼痛等症状, 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肿胀时间
记录肿胀出现的时间,以及肿胀持 续的时间。
疼痛观察
疼痛性质
了解疼痛的性质,如锐痛、钝痛 、烧灼痛等。
疼痛程度
评估疼痛的程度,可以使用疼痛 评分量表进行评估。
疼痛部位
注意疼痛的部位,是否与手术部 位相关。
异常情况处理
肿胀异常
如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外科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25
•
谢谢
ppt课件
26
活。
ppt课件
17
术后护理
三、末梢循环血运的观察
(1)皮肤颜色观测,颜色偏淡、偏白为动脉供血不足, 颜色偏紫为静脉回流不畅。
(2)皮肤张力观测:张力过低,无弹性为动脉供血不 足,张力过高,肿胀剧烈为静脉回流障碍。
(3)毛细血管回充盈时间观测:用棉棒或指床压迫移 植皮肤呈现苍白,压迫物移去后皮肤色泽应在1~ 2s内转红润。慢为动脉供血不足,快为静脉回流 障碍。
ppt课件
16
术后护理
二、患肢体位
患者绝对卧床,保持患处妥善固定制动, 避免皮瓣牵拉和受压。具体体位根据患者 不同的情况,选择尽可能舒适的体位。抬 高患肢15~25cm,有利于静脉及淋巴回流, 减轻皮瓣及患肢水肿。防止皮瓣受压,以
避免血管痉挛导致皮瓣缺血性坏死。告知
患者体位放置的重要性以保证移植物的成
(4) 温度:在室温25℃时,正常皮温应在33℃~ 35℃,
ppt课件
18
术后护理
四、术后疼痛
疼痛使血管收缩和痉挛,局部血供 不足,吻合口血流减慢,容易发生血 栓,使血管阻塞。 妥善保护患部,制 动肢体,预防性应用止痛剂。
ppt课件
19
术后护理
五、康复期的护理
1.术后功能锻炼应在创面愈合后开始,拆线 后循序渐进进行手屈伸功能锻炼。
ppt课件
3
游离皮瓣的分类
• 皮瓣血循环类型的分类法: • 任意皮瓣 • 轴型皮瓣
ppt课件
4
游离皮瓣的适应证
一、修复全层皮肤的缺损。
二、覆盖骨胳、肌腱以及主要神经、血 管的裸露部分。
三、修复足底、指端等承受压力的摩擦 面。
游离皮瓣术后的护理评估及诊断ppt

考虑有血运循环障碍的存在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定时定位测量皮肤温(Wen)度
(1)术后3天内每小时测量皮肤温度并与健侧 作对照,测量皮温的部位要固定。第3-5天每2小 时测量1次,5-7天每4小时测量1次,如情况正常7 天后停止(Zhi)测量。 (2)如皮瓣出现血循环障碍,则应每小时测量 1次,如果皮瓣稳定低于健侧3摄氏度以上并伴有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体位的正确(Que)摆放
(1)病人一般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厘米,保持患肢高
于心脏水平。
(2)防止皮瓣受到压迫性刺激,避免血管痉挛导致皮瓣
缺血坏死。
(3)如手术部位位于身体容易受压的部位,如上肢的伸侧,
下肢的曲侧、背部、臀部、枕部等,可采取侧卧位或指体 选调体位。 (4)在调节或改变体位时(Shi),特别在多方向活动的关节 部位,如颈部、前臂、小腿和肩髋部,应随时(Shi)注意移植 皮瓣的血供变化,防止应肢体活动而使血管吻接处扭曲、 受压和出现张力。
6.解痉药的应用:如(Ru)苯妥苏林、潘生丁、阿司匹 林等。
7.手术探查:对顽固性血管痉挛(有时与血管栓塞
难以鉴别),应通知医生及时行手术探查。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皮瓣水肿(Zhong)的处理
(1)抬高体位,促进静脉回流。 (2)用棉枝自移植皮瓣的远端向近心端滚动,对
微循环淤血(Xue)有效。
(3)局部药敷:用50%硫酸镁湿敷,或作局部 理疗促使水肿吸收。 (4)必要时可拆除部分缝线,或采取滴血疗法,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血管充(Chong)盈和搏动
在移植皮瓣的浅层存在较大的血管走性时,如 足背皮瓣的游离移植常可见到静脉的充盈和动 脉的搏动,可作为一种可靠的观察指标,较小 的深(Shen)层血管可借超声波血流探测仪来测定。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定时定位测量皮肤温(Wen)度
(1)术后3天内每小时测量皮肤温度并与健侧 作对照,测量皮温的部位要固定。第3-5天每2小 时测量1次,5-7天每4小时测量1次,如情况正常7 天后停止(Zhi)测量。 (2)如皮瓣出现血循环障碍,则应每小时测量 1次,如果皮瓣稳定低于健侧3摄氏度以上并伴有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体位的正确(Que)摆放
(1)病人一般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厘米,保持患肢高
于心脏水平。
(2)防止皮瓣受到压迫性刺激,避免血管痉挛导致皮瓣
缺血坏死。
(3)如手术部位位于身体容易受压的部位,如上肢的伸侧,
下肢的曲侧、背部、臀部、枕部等,可采取侧卧位或指体 选调体位。 (4)在调节或改变体位时(Shi),特别在多方向活动的关节 部位,如颈部、前臂、小腿和肩髋部,应随时(Shi)注意移植 皮瓣的血供变化,防止应肢体活动而使血管吻接处扭曲、 受压和出现张力。
6.解痉药的应用:如(Ru)苯妥苏林、潘生丁、阿司匹 林等。
7.手术探查:对顽固性血管痉挛(有时与血管栓塞
难以鉴别),应通知医生及时行手术探查。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皮瓣水肿(Zhong)的处理
(1)抬高体位,促进静脉回流。 (2)用棉枝自移植皮瓣的远端向近心端滚动,对
微循环淤血(Xue)有效。
(3)局部药敷:用50%硫酸镁湿敷,或作局部 理疗促使水肿吸收。 (4)必要时可拆除部分缝线,或采取滴血疗法,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血管充(Chong)盈和搏动
在移植皮瓣的浅层存在较大的血管走性时,如 足背皮瓣的游离移植常可见到静脉的充盈和动 脉的搏动,可作为一种可靠的观察指标,较小 的深(Shen)层血管可借超声波血流探测仪来测定。
皮瓣术后的观察要点PPT课件

至 5 个血管的解剖学界限
跨19
血流动力学改变
动脉供血减少 静脉回流量减少、静脉压增高 血管调节机制紊乱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管吻合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动脉吻合的直径、
方式有关
20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与组织缺血时超氧化物歧化酶 的活 性降低,丙二醛 的增高有关
15
动态界限
指一块皮瓣的成活界限的大小 影响因素包括:其血管解剖学界限、血流动力学 通过临床观察、动物实验、新鲜尸体染料灌注方
法进行研究 较解剖学界限为大
16
潜在界限
通过延迟术在体内得出的皮瓣能够成活的面积 范围最大 与血管吻合的粗细、吻合所在平面、吻合层次
的多少有关 头部: 4 个、躯干部:<=3 个、四肢: 4 个
12
原因
血管因素 血管外因素 血流与血液因素 精神因素 环境因素 其他因素:无复流现象
13
有效血供范围: (血管体区)
解剖学界限 动态界限 潜在界限
14
解剖学界限
指一支血管及其分支在与邻近的其他血管 吻合以前所供养的皮肤范围
采用循血管追踪的方法研究 范围最小
23
24
25
血循环危象的预防
保持适宜温度:23--25oC 局部复温与保温 固定可靠 维持有效血循环量 解痉、抗凝和抗炎 密切的血循环观察 镇痛、禁吸烟 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26
谢谢大家!!
27
. 2019/12/1 28
4
皮瓣绝大部份成活
5
皮瓣早期於血 最终完全成活
6
皮瓣部份坏死
7
皮瓣早期部份於血
最终部份坏死
跨19
血流动力学改变
动脉供血减少 静脉回流量减少、静脉压增高 血管调节机制紊乱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管吻合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动脉吻合的直径、
方式有关
20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与组织缺血时超氧化物歧化酶 的活 性降低,丙二醛 的增高有关
15
动态界限
指一块皮瓣的成活界限的大小 影响因素包括:其血管解剖学界限、血流动力学 通过临床观察、动物实验、新鲜尸体染料灌注方
法进行研究 较解剖学界限为大
16
潜在界限
通过延迟术在体内得出的皮瓣能够成活的面积 范围最大 与血管吻合的粗细、吻合所在平面、吻合层次
的多少有关 头部: 4 个、躯干部:<=3 个、四肢: 4 个
12
原因
血管因素 血管外因素 血流与血液因素 精神因素 环境因素 其他因素:无复流现象
13
有效血供范围: (血管体区)
解剖学界限 动态界限 潜在界限
14
解剖学界限
指一支血管及其分支在与邻近的其他血管 吻合以前所供养的皮肤范围
采用循血管追踪的方法研究 范围最小
23
24
25
血循环危象的预防
保持适宜温度:23--25oC 局部复温与保温 固定可靠 维持有效血循环量 解痉、抗凝和抗炎 密切的血循环观察 镇痛、禁吸烟 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26
谢谢大家!!
27
. 2019/12/1 28
4
皮瓣绝大部份成活
5
皮瓣早期於血 最终完全成活
6
皮瓣部份坏死
7
皮瓣早期部份於血
最终部份坏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所有治疗及护理动作应轻柔,如注射、输液、换药、拔取 引流管、拆线等。
3.
防止血管痉挛
血管痉挛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可造成管腔闭塞 或血栓形成,导致移植手术失败。
1.
2. 3.
一切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疼痛刺激。
患肢制动,保证体位舒适。 及时输血,纠正血容量不足。
4.加强保温防寒措施:移植皮瓣的血液循环,对外界环境刺激的 反应非常敏感,特别是寒冷刺激可使移植血管发生痉挛,导致栓 塞和移植皮瓣坏死。保温不但是预防血管痉挛的重要措施,也是 治疗血管痉挛的有效手段。术后初期最容易发生血管危象,在此 期间的保温复温措施显得最为重要。室内温度保持在 25-29摄氏 度。患处局部可用烤灯作局部照射,一般采用40-60W,距离3045cm,避免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及烫伤。
疼痛的护理
疼痛可使机体释放 5- 羟色胺,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如不及 时处理,可导致血管闭塞或血栓形成。因此,要减少病人的疼痛 刺激。术中应保持麻醉效果,术后及时给予止痛剂
1.局部包扎固定,肢体来自位应用石膏托固定 3-4周,保护肢体, 避免活动损伤皮瓣,引起疼痛。
2.
包扎不要过紧,避免压迫,包扎时应暴露出皮瓣中央部分以便 观察。
游离皮瓣术后的护理
定义
在自身切取一块皮肤和 皮下组织转位或移植到创面上进行修复, 这部分转位或移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统称为皮瓣。
通过皮瓣的营养血管与受区的血管吻合来维持其血供的称游离皮 瓣
术后护理:
全身情况的观察
生命体征的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等 的改变常是各种病理状态出现的先兆。术后初 期,由于麻醉作用、手术反应、饥饿、疲劳等 因素,上述体征可有一个短暂的波动期,要求 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直到平稳为止。 血容量的观察:血容量不足可使心博出量减少 ,周围血管收缩,影响移植皮瓣的血供,威胁 再植组织的存活。所以在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 的脉搏与血压情况,务必使收缩压保持在100 毫米汞柱以上,如有下降应及时补充血容量, 注意切忌使用升压药。同时,注意监测尿量。
局部出血和水肿
一旦发现局部性出血,首先查明原因。出血量较多,移植皮瓣发 生血循环障碍者,应立即进行手术探察。出血量不多,有自然止 血的趋势,不影响移植皮瓣血循环变化者,可继续严密观察和保 持通畅的引流,但不可采取局部回压止血。
体位的正确摆放
(1)病人一般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厘米,
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
5.戒烟:对有吸烟嗜好者,入院后应劝其戒烟,并告知病人烟中 的尼古丁等物质既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又是血小板吸附剂, 易造成血管栓塞与痉挛。同时术后严禁其它人员在病房内吸烟。 6.解痉药的应用:如苯妥苏林、潘生丁、阿司匹林等。 7.手术探查:对顽固性血管痉挛(有时与血管栓塞难以鉴别), 应通知医生及时行手术探查。
末梢循环的观察: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
无发绀、苍白。如果发现贫血或缺氧应
及时纠正,如给予氧气吸入和补充新鲜 血。
观察液体出入量:保持电解质平衡,不使机体发生水、酸碱及电 解质借代谢紊乱,也是保证移植物成活的基本条件
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的压力或其他的因素所造成的恐慌,焦虑,激动,紧张 都可引起血管痉挛而导致皮瓣成活率降低。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为 患者创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尽量在查 房时走路,说话要轻,减轻开关门及治疗车发出的声音,向病人 及家属作好解释工作,多讲解一些成功的病例,去鼓励和消除病 人担忧和紧张的不安情绪,尽量满足病人的生理 需要
重接,
动脉栓塞常在术后30分钟-6小时内出 现,皮瓣颜色变淡红或苍白,肿胀不明显,皮 纹增多,压痕不易重接 动脉栓塞常在术后30 分钟-6小时内出现,皮瓣颜色变消失,皮温偏 低,毛细血管回流不清楚。静脉栓塞主要是皮 瓣肿胀及颜色的变化,随着栓塞程度的加重, 皮瓣颜色加深,开始时发红,继而变紫,紫红 或紫黑,肤色的变化局限或波及整个皮瓣,同 时出现水疱或创缘增多。一旦出现,应保暖,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若怀疑血管痉挛,应就抗 凝解痉药物并观察疗效,一旦确诊,应早期进 行手术探查,切除栓塞的吻合口或作血管移植, 力争在6小时内重建血供
( 2 )防止皮瓣受到压迫性刺激,避免血管痉
挛导致皮瓣缺血坏死。
(3) 如手术部位位于身体容易受压的部位,如
上肢的伸侧,下肢的曲侧、背部、臀部、枕部 等,可采取侧卧位或指体选调体位。
( 4 )在调节或改变体位时,特别在多方向活
动的关节部位,如颈部、前臂、小腿和肩髋部, 应随时注意移植皮瓣的血供变化,防止应肢体
皮瓣水肿的处理
(1)抬高体位,促进静脉回流。 ( 2 )用棉枝自移植皮瓣的远端向近心端滚动,对微循环淤血有 效。 ( 3)局部药敷:用50 %硫酸镁湿敷,或作局部理疗促使水肿吸 收。
(4)必要时可拆除部分缝线,或采取滴血疗法,注意疗效。
(5)经过上述处理后效果不佳时可行手术探查
护理重点
(3)在一般情况下如皮温维持在 31摄氏度以上则属正常,如皮 温减低到27-31摄氏度,提示静脉性血循环障碍,如皮温降低至 27摄氏度以下,则常提示动脉性血循环障碍。由于皮瓣创面较大, 皮温改变常不明显,故对皮瓣手术后血循环观察的四种方法钟价 值最小。
血管充盈和搏动
在移植皮瓣的浅层存在较大的血管走性时,如足背皮瓣的游离移 植常可见到静脉的充盈和动脉的搏动,可作为一种可靠的观察指 标,较小的深层血管可借超声波血流探测仪来测定。
局部情况的观察
⑴色泽:术后移植皮瓣复温后,色泽较健侧稍
红,如色泽青紫,常表示静脉回流受阻,苍白 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观察色泽变化是应避免 在强光下进行,以防出现偏差导致误诊。
( 2 )毛细血管反应,是了解真皮下毛细血管
网是否充盈、血运是否存在的方法。用棉棒或 小指指床压迫移植皮肤苍白,压迫物移去后皮 色应在1-2秒内转红润。如超过3秒钟,或反应 不明显均应 考虑有血运循环障碍的存在
定时定位测量皮肤温度
(1)术后3天内每小时测量皮肤温度并与健侧作对照,测量皮温 的部位要固定。第3-5天每2小时测量1次,5-7天每4小时测量1次, 如情况正常7天后停止测量。
(2)如皮瓣出现血循环障碍,则应每小时测量1次,如果皮瓣稳 定低于健侧3摄氏度以上并伴有色泽的改变,常提示有血循环障 碍。需立即处理。
3.
防止血管痉挛
血管痉挛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可造成管腔闭塞 或血栓形成,导致移植手术失败。
1.
2. 3.
一切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疼痛刺激。
患肢制动,保证体位舒适。 及时输血,纠正血容量不足。
4.加强保温防寒措施:移植皮瓣的血液循环,对外界环境刺激的 反应非常敏感,特别是寒冷刺激可使移植血管发生痉挛,导致栓 塞和移植皮瓣坏死。保温不但是预防血管痉挛的重要措施,也是 治疗血管痉挛的有效手段。术后初期最容易发生血管危象,在此 期间的保温复温措施显得最为重要。室内温度保持在 25-29摄氏 度。患处局部可用烤灯作局部照射,一般采用40-60W,距离3045cm,避免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及烫伤。
疼痛的护理
疼痛可使机体释放 5- 羟色胺,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如不及 时处理,可导致血管闭塞或血栓形成。因此,要减少病人的疼痛 刺激。术中应保持麻醉效果,术后及时给予止痛剂
1.局部包扎固定,肢体来自位应用石膏托固定 3-4周,保护肢体, 避免活动损伤皮瓣,引起疼痛。
2.
包扎不要过紧,避免压迫,包扎时应暴露出皮瓣中央部分以便 观察。
游离皮瓣术后的护理
定义
在自身切取一块皮肤和 皮下组织转位或移植到创面上进行修复, 这部分转位或移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统称为皮瓣。
通过皮瓣的营养血管与受区的血管吻合来维持其血供的称游离皮 瓣
术后护理:
全身情况的观察
生命体征的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等 的改变常是各种病理状态出现的先兆。术后初 期,由于麻醉作用、手术反应、饥饿、疲劳等 因素,上述体征可有一个短暂的波动期,要求 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直到平稳为止。 血容量的观察:血容量不足可使心博出量减少 ,周围血管收缩,影响移植皮瓣的血供,威胁 再植组织的存活。所以在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 的脉搏与血压情况,务必使收缩压保持在100 毫米汞柱以上,如有下降应及时补充血容量, 注意切忌使用升压药。同时,注意监测尿量。
局部出血和水肿
一旦发现局部性出血,首先查明原因。出血量较多,移植皮瓣发 生血循环障碍者,应立即进行手术探察。出血量不多,有自然止 血的趋势,不影响移植皮瓣血循环变化者,可继续严密观察和保 持通畅的引流,但不可采取局部回压止血。
体位的正确摆放
(1)病人一般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厘米,
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
5.戒烟:对有吸烟嗜好者,入院后应劝其戒烟,并告知病人烟中 的尼古丁等物质既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又是血小板吸附剂, 易造成血管栓塞与痉挛。同时术后严禁其它人员在病房内吸烟。 6.解痉药的应用:如苯妥苏林、潘生丁、阿司匹林等。 7.手术探查:对顽固性血管痉挛(有时与血管栓塞难以鉴别), 应通知医生及时行手术探查。
末梢循环的观察: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
无发绀、苍白。如果发现贫血或缺氧应
及时纠正,如给予氧气吸入和补充新鲜 血。
观察液体出入量:保持电解质平衡,不使机体发生水、酸碱及电 解质借代谢紊乱,也是保证移植物成活的基本条件
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的压力或其他的因素所造成的恐慌,焦虑,激动,紧张 都可引起血管痉挛而导致皮瓣成活率降低。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为 患者创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尽量在查 房时走路,说话要轻,减轻开关门及治疗车发出的声音,向病人 及家属作好解释工作,多讲解一些成功的病例,去鼓励和消除病 人担忧和紧张的不安情绪,尽量满足病人的生理 需要
重接,
动脉栓塞常在术后30分钟-6小时内出 现,皮瓣颜色变淡红或苍白,肿胀不明显,皮 纹增多,压痕不易重接 动脉栓塞常在术后30 分钟-6小时内出现,皮瓣颜色变消失,皮温偏 低,毛细血管回流不清楚。静脉栓塞主要是皮 瓣肿胀及颜色的变化,随着栓塞程度的加重, 皮瓣颜色加深,开始时发红,继而变紫,紫红 或紫黑,肤色的变化局限或波及整个皮瓣,同 时出现水疱或创缘增多。一旦出现,应保暖,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若怀疑血管痉挛,应就抗 凝解痉药物并观察疗效,一旦确诊,应早期进 行手术探查,切除栓塞的吻合口或作血管移植, 力争在6小时内重建血供
( 2 )防止皮瓣受到压迫性刺激,避免血管痉
挛导致皮瓣缺血坏死。
(3) 如手术部位位于身体容易受压的部位,如
上肢的伸侧,下肢的曲侧、背部、臀部、枕部 等,可采取侧卧位或指体选调体位。
( 4 )在调节或改变体位时,特别在多方向活
动的关节部位,如颈部、前臂、小腿和肩髋部, 应随时注意移植皮瓣的血供变化,防止应肢体
皮瓣水肿的处理
(1)抬高体位,促进静脉回流。 ( 2 )用棉枝自移植皮瓣的远端向近心端滚动,对微循环淤血有 效。 ( 3)局部药敷:用50 %硫酸镁湿敷,或作局部理疗促使水肿吸 收。
(4)必要时可拆除部分缝线,或采取滴血疗法,注意疗效。
(5)经过上述处理后效果不佳时可行手术探查
护理重点
(3)在一般情况下如皮温维持在 31摄氏度以上则属正常,如皮 温减低到27-31摄氏度,提示静脉性血循环障碍,如皮温降低至 27摄氏度以下,则常提示动脉性血循环障碍。由于皮瓣创面较大, 皮温改变常不明显,故对皮瓣手术后血循环观察的四种方法钟价 值最小。
血管充盈和搏动
在移植皮瓣的浅层存在较大的血管走性时,如足背皮瓣的游离移 植常可见到静脉的充盈和动脉的搏动,可作为一种可靠的观察指 标,较小的深层血管可借超声波血流探测仪来测定。
局部情况的观察
⑴色泽:术后移植皮瓣复温后,色泽较健侧稍
红,如色泽青紫,常表示静脉回流受阻,苍白 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观察色泽变化是应避免 在强光下进行,以防出现偏差导致误诊。
( 2 )毛细血管反应,是了解真皮下毛细血管
网是否充盈、血运是否存在的方法。用棉棒或 小指指床压迫移植皮肤苍白,压迫物移去后皮 色应在1-2秒内转红润。如超过3秒钟,或反应 不明显均应 考虑有血运循环障碍的存在
定时定位测量皮肤温度
(1)术后3天内每小时测量皮肤温度并与健侧作对照,测量皮温 的部位要固定。第3-5天每2小时测量1次,5-7天每4小时测量1次, 如情况正常7天后停止测量。
(2)如皮瓣出现血循环障碍,则应每小时测量1次,如果皮瓣稳 定低于健侧3摄氏度以上并伴有色泽的改变,常提示有血循环障 碍。需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