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第六章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有利时机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
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 制定《对华政策纲领》。
1936年,日本五相会议 通过了《国策基准》。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 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促成

转 折 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抗 战
实现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以及蒋介石庐山谈话,承认中共合法 地位
国民党阵亡少将: 高志航、姚中英、司徒非、 邹绍孟、赵渭滨、范庭兰、 刘桂五、黄启东、付忠贵、 林英灿……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佟麟阁将军
佟麟阁 (1892-1937) ,河北高 阳人。 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喜 峰口抗战。同年筹组察哈尔抗 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 理察哈尔省主席。后任国民政 府第29军副军长,1937年7月28 日在南苑抗战中阵亡。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课程梳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课程梳理

第六章课程梳理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实施a.背景1.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逐步发展为军国主义国家,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2.1927年“东方会议”后日本对外扩张政策进一步发展具体化3.日本受经济危机影响4.国际绥靖政策b.过程1.1931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2.1935年华北事变3.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4.1938年日本占领广州后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政策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a.日本在台湾的残暴统治1.设立总督府,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于一身,指挥日本驻台军队2.建立一整套警察制度和保甲制度,掌握台湾人民的生杀予夺之权3.推行“农立台湾”、“工业日本”政策,疯狂经济掠夺4.推行奴化教育和同化政策,开展“皇民化”运动b.日本在东北的残暴统治1.1932年扶持成立“伪满洲国”2.1940年汪精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c.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1.1937年南京大屠杀2.细菌战,化学战,活体实验3.迫害中国劳工。

,强征慰安妇4.疯狂掠夺中国资源与财富5.强制推行奴化教育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a.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b.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a.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1.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促进中华民族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2.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3.1936年5月毛泽东,朱德联名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b.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1.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兵谏”逼蒋抗日2.1937年2月共产党五项要求,四项保证全国性抗战的开始a.国共合作,共赴国难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2.事变第二天中共通电全国;8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a.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1.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卢沟桥事变——1938年广州、武汉失守2.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以及1938年3月李宗仁等部进行的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3.由于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以及蒋介石集团采取的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4. 1937年11月,日军攻占上海,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5. 为了适应战争需要,一批东部沿海的重要工厂内迁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开发,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同样,由于战争,一大批高等院校也进行了内迁b.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自考 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自考 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 北效柳条湖村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 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动进攻,9月19日 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1932 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仅三个月时间东北三省在不抵抗主义断送下,沦于敌手, 1932年3月建立了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1940年6月,日军占领宜昌,威胁重庆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和云南西部
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 占领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日军于 1938年 10 月占领广州、武汉后,被迫停止正面战 场的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 针下,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 和“以战养战”策略。
杨靖宇
赵尚志
1936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公推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为副总司 令。
2.共产党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1)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 抗日同盟军”。盟军中有大量的共产党员,约300人。 (2)和十九路军签订 《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发动 反日反蒋的福建事变。
3文教上: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 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推行奴化教 育和愚民政策。
目的:消磨、摧残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 识和反抗意志,实 现其同化政策。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进行奴化教育,强制推行殖民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 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 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 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 美元。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课件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课件

新文化运动等思想启 蒙运动,推动了中国 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 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对中国近代思想、文 化、艺术等方面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3
第六章的影响和意义
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加速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第六章描绘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 要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从传统社会 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
促进了社会进步
第六章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如妇女解放、劳工权益等,对中国社会 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提供了反思和借鉴的机会
通过对第六章的学习,人们可以反思历史,从中吸取教训,为今天 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1 2
丰富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六章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们丰富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六章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如政治改 革、经济变革等,加速了中国社会的 变革进程。
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六章的内容涉及民族危机和民族意 识的觉醒,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 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第六章的内容为今天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有助于避免重蹈覆辙。
问题
可以思考如何借鉴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为当今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 提供启示和借鉴;同时,也可以探究中国近代史中其他重要事件和人物与抗日战 争时期的联系和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第六章概述 • 第六章内容详解 • 第六章的影响和意义 • 第六章的启示和思考 • 第六章的总结和评价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重点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重点知识点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选题】1.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南满铁路沈阳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发动九一八事变,这是日本开始侵华的标志;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2.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

3.1935年,国民政府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华北成为日军可以自由出入的“真空地带”,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

4.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后,从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转为“以华制华”、“以战养战”,对国民党进行以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占领区扶持傀儡政权,发展汉奸;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5.1932年,日本侵略者策划建立的傀儡政权是伪“满洲国”;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6.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1)1932年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领导下,在淞沪一带抗击日军。

(2)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任同盟军总司令。

(3)1933年11月,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蔡廷锴、蒋光鼐,又称“福建事变”。

(4)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签名,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纲领》,号召中国人民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7.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在抗日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的到来做了理论和政治准备。

8.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

9.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路军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115.120.129)。

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0.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是李宗仁领导的台儿庄大捷。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军有生力量,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备了条件。

(4)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1)国民党政府执行面抗战的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在战略战术上,国民党军事当局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第六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第六章

八 四 毒 气 伤 人 事 件
拓宽视野
八 四 毒 气 伤 人 事 件
2005年3月22日,侵 华日军731部队细菌 战受害者、诉讼原 告何英珍(前左一 )、周福菊(前右 一),以及前日本 律师联合会会长土 屋公献(前右二) 、731部队细菌战诉 讼原告团团长王选 (前左二)等在日 本东京街头参加游 行。

雷桂英,1928年生, 江苏南京人,9岁起遭 日军强奸,13岁被骗 入日军慰安所,是南 京站出来指证南京慰 安妇历史的第一个人 证。
(三)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强占大量耕地; 掌握钢铁、交通等的经营 东北有160个日 ②工矿方面: 权,到 1942年,东北的钢 本移民点;低价 ③金融方面: 产量占日本总产量的1/3, 收购农产品、直 铝产量占日本总产量的 接掠夺粮食等农 40%,日本所需的38种军 产品、对粮食统 需物资有 14种由东北供给. 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 制; 滥发伪币; 苛捐杂税, “清乡献金”、 “国防献金 ①农业方面: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 全民族的抗战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二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推荐阅读文献
1.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 2.《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 决定》(1937年8月25日) 3. 胡锦涛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 讲话》(2005年9月3日)
全面侵华 七· 七事变
(二)1930年代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
局部侵华
九· 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 建伪满洲国 ;占领热河 华北事变,策动五省自治

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 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签订了割地 赔款的《中日马关条约》,使日本成 了“暴发户”。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01年《辛丑条约》日本从 中分得3479.31万两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后, 日根据《朴茨茅斯和约》占 领了辽东半岛,建立一整套 殖民机构。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 目的
1、在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情况下,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 运动中,说明学生运动只有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才是发展方向。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路线,促使第二次 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的情况 下,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使学生进一 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
1、发表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2、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九一八到七七事变前是中国局部抗战阶 段,主要包括东北军民的抗战、一二八 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
1、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
1931年11月马占山率部抵抗日军 揭开了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序幕 1932年义勇军发展到40多万,活 动范围达到102县
苏维埃政府对日宣战红军再三提议与各军队共同抗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艰苦奋斗十九路军及民众的淞沪抗日血战察哈尔长城及滦东各地军民英勇杀贼福建人民政府接受红军提议联合抗日罗登贤徐名鸿吉鸿昌邓铁梅伯阳童长荣潘洪生史灿堂瞿秋白孙永勤方志敏等民族英雄为救国而捐躯刘崇武田汉杜重远等爱国志士为抗日而入狱蔡廷楷锴蒋光鼐翁照垣陈铭枢方振武等抗日部队艰苦斗争宋庆龄何香凝李杜马相伯等数千人发表中华民族时日作战基本纲领数年来我工农商学各界同胞为抗日而进行排货罢工罢市罢课示威等救国运动尤其是我东北数十万武装反日战士在杨靖宇赵尚志王德恭泰李延禄周保中谢文东吴义成李华堂等民族英雄领导之下前仆后继的英勇作战在在都表现我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精神在在都证明我民族抗日救国的必然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A.皇姑屯事件B.万宝山事件C.九一八事变D.卢沟桥事变2.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是( )A.皇姑屯事件B.九一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3.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是()A.2000多万B.3500多万C.4000多万D.5000多万4.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九运动C.一二八淞沪抗战D.七七事变5.国共两党结束了十年内战,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标志是( )A.十九路军发动反蒋抗日事变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中共中央放弃“反蒋抗日”口号D.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6.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7.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C.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8.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大会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9.1938年3月,中国军队取得抗战重大胜利,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的战役是( )A.武汉保卫战B.忻口会战C.上海保卫战D.台儿庄大捷10.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B.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C.减租减息D.照旧缴粮纳税11.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击毙日军号称精锐部队的板塬师团1000余人,取得了中国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个大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大捷B.平型关战役C.长城战役D.百团大战12.1941年1月4日,国民党军队包围袭击了新四军军部,制造了第二次反共高潮的事件是( )A.平江惨案B.确山惨案C.十二月事变D.皖南事变13.194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的文献是(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C.《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D.《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14.1945年4月,联合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出席该会议的中国解放区代表是( )A.周恩来B.董必武C.宋庆龄D.蒋介石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A.8月14日B.8月15日C.9月2日D.9月3日二、多项选择题1.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其主要罪行是()A.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B.贩卖中国劳工C.大肆破坏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D.肆意掠夺矿产资源、土地及农产品E.强制推行奴化教育2.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包括( )A.溶共B.防共C.限共.D.反共E.剿共3.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持久抗战将经历三个阶段,即()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进攻阶段E.战略决战阶段4.1938年武汉、广州沦陷后,日本侵略军在华实施的策略是()A.“以华制华” B.“以日制华”C.“以华养华” D.“以华养日”E.“以战养战”5.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A.发展进步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C.瓦解中间势力D.孤立顽固势力E.打击顽固势力6. 1940年3月,中共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规定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三三制”,即( )各占三分之一,A.共产党员B.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C.中间派D.右派分子E.青年学生7.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创刊词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8年来的历史经验,指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独立自主E.实事求是8. 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封建主义以整顿民风E.反对经验主义以整顿作风9.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E.《论十大关系》10. 1938年9月至11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的历史成果是( )A.基本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B.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C.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E.制定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三、判断题1.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动是从华北事变开始的。

()2.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提出了减租减息政策,但没有放弃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政策。

()3. 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就正式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4.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军队侵犯陕甘宁边区,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 )5.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最根本区别在于依靠的抗日力量不同。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

()7.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8.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美国就采取了支持中国联合、中国共同抗战的政策。

()四、简答题1.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是什么?2.简述《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

3.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4.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5.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6.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五.论述题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2.如何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六、材料分析题1.材料:抗日战争,既是一场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意志和精神的较量。

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而且在抗战的烽火中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升华。

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继承和发扬。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上的讲话》回答问题:(1)列举1件抗日战争中最能体现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史料。

(2)抗日战争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特点是什么?(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材料: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上的讲话》回答问题:(1)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是什么战役?(2)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3)分析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失利的原因。

参考答案五.论述题1.A中国共产党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

B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和最强大武器。

C中国共产党对整个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为坚持抗战和夺取胜利提供了基本保证。

D中国共产党广泛建立了抗日根据地,领导和开辟了广阔的解放区战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E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归根结底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坚强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2.A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六、材料分析题A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B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C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D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E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F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