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蒽油馏分的加工

一蒽油馏分的加工
一蒽油馏分的加工

第七章 一蒽油馏分的加工

一蒽油是含有许多组分的馏分之一。不同焦化厂的一蒽油、蒽油组成有所不同,如表7-1所示。一蒽油(蒽油)加工的目的在于获得蒽、菲、咔唑。

蒽、菲、咔唑都是高沸点和高熔点烃类,主要存在于煤焦油蒸馏得到的的蒽油馏分中。蒽、菲、咔唑在煤焦油中的含量与炼焦温度、煤的热解产物在焦炉炭化室顶部的停留时间和温度等条件有关。一般在高温炼焦所产煤焦油中蒽占1.2%~1.8%,咔唑占1.5%,菲占4.5%~5.0%。

这三种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蒽主要用于制造染料,杀虫剂,高纯度蒽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在核物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菲主要用于合成树脂、植物生长激素、还原染料和鞣料等。咔唑在染料和塑料工业中也有多种用途,可做为生产咔唑酚醛树脂等的原料。

生产蒽、菲、咔唑的原料通常是粗蒽。粗蒽是黄绿色结晶,有一定毒性,对人有刺激性,易引起皮肤发痒过敏等。过滤分离出粗蒽后剩下的油称脱晶蒽油,是配制木材防腐油的主要成分。

第一节 蒽、菲、咔唑的性质及分布

蒽的分子式为C 14H 10,相对分子量为178.23,常压下沸点为340.7℃,熔点为

216.04℃,20℃相对密度为20

4d =1.250

,标准燃烧热-

=7064.3kJ/mol ,常温

下为针状或片状单斜晶体,无论是固态还是液态都有明显的紫荧光,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蒽醌,因而为黄绿色。可升华。不溶于水,溶于苯、醇、醚、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表7-1 蒽油组成 (质量分数/%)

菲的分子式为C14H10,相对分子量为178.23,蒽和菲是同分异构体。常压下沸点为338.4℃,熔点为99.15℃,20℃时相对密度20

d=1.172,固态菲油标准燃

4

烧热-=7054.48kJ/mol,是无色片状晶体,带有荧光,能升华,不溶于水,溶于乙醚、苯、氯仿、丙酮、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微溶于甲醇、乙醇、醋酸和石油醚。

咔唑分子式为C12H9N,相对分子量为167.21,沸点为354.76,熔点为244.8℃,相对密度20

d=1.1035,是灰色的小鳞片状晶体,在紫外光下有强烈的荧光。不溶于

4

水和无机酸,溶于吡啶、环己酮等,微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

提取蒽、菲、咔唑的原料是粗蒽。粗蒽是以煤焦油蒸馏工段得到的蒽油馏分为原料提取的。

由表中数据分析知制取粗蒽的适宜原料是一蒽油或蒽油,现在许多厂家更多地选择一蒽油。

第二节工业蒽的制取

工业蒽通常也叫做粗蒽。粗蒽的制取工艺可分为一段冷却结晶法和二段冷却结晶法。

一一段冷却结晶法

图7-1工业蒽生产工艺流程

图7-1为一段冷却结晶法工艺流程。一蒽油馏分送入一蒽油高位槽,其温度保持在80~90℃,然后由高位槽送入一段机械化结晶机,结晶机内用带刮刀的搅拌器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先自然冷却4小时后大约可冷至50~55℃,再在结晶机外用冷却水喷洒冷却约12小时,冷却到38~40℃,得到含有结晶体的浆液,然后将该浆液送入离心分离机,分离出脱晶蒽油送往油库;分离出的粗蒽,用60℃脱晶洗油洗涤,用刮刀刮下,经螺旋输送机送入仓库。离心机滤网上的孔易被结晶堵塞,必须用热洗油清洗,洗网液自行流入中间槽,循环使用,当洗网液的蒽含量达到8%~9%,全部更换,送回一蒽油馏分槽或原料焦油槽。分离出的脱晶蒽油流到中间槽再送到油库。

二二段冷却结晶法

图7-2为二段冷却结晶法工艺流程图。一蒽油馏分在一段结晶冷却器内冷却结晶,温度控制在55~60℃左右,形成带有结晶体的悬浮液。将此悬浮液送入离心

分离机,分离出的滤饼用60℃的热洗油洗涤,进一步提高粗蒽质量。离心液送入二段结晶冷却器内,控制温度34~38℃,结晶液送入真空吸滤器,分离出脱晶蒽油后,用加热到150~160℃左右的一蒽油馏分溶解吸滤器内的滤饼,然后通过油槽返至一段结晶冷却器。

图7-2 蒽油二段结晶工艺流程

1-蒽油高置槽;2-加热器;3-一段结晶冷却器;4-洗油槽;

5-离心分离机;6-油槽; 7-二段结晶冷却器;8-真空吸滤器;9-油槽

二段冷却结晶法所得粗蒽含蒽40%,一蒽油中蒽回收率可达80%。

粗蒽除用于生产精蒽外,还可直接用于生产炭黑和鞣革剂。

粗蒽的质量标准如表7-2所示。用于生产碳黑的焦化原料油应符合表7-3所示的技术指标。

表7-2 工业蒽的质量标准(YB/T5085—1996)

表7-3碳黑用焦化原料油技术指标(GB8353—87)

注:1.本标准适用于分馏煤焦油所得的碳黑原料油。

E=1.9,运动黏度为6.67cSt。

2.

50

脱晶蒽油是制造木材防腐油的原料,按YB/T5168—93规定,木材防腐油的技

术指标应符合表7-4的规定:

表7-4木材防腐油的技术指标

注:闪点只作生产控制指标,不作考核依据。

第三节精蒽的制取

以粗蒽或一蒽油为原料制取精蒽有许多方法,工业上生产精蒽的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精馏法、共沸精馏法和吸附法。

一溶剂萃取法

蒽、菲和咔唑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在制取粗蒽后,对粗蒽进行加热溶解、冷却结晶和离心过滤,将易溶组分富集到滤液中,难溶组分富集到结晶里,从而使目的产物纯度提高。蒽、菲和咔唑在某些溶剂中的溶解度见表7-5。

表7-5 蒽、菲、咔唑在某些溶剂中的溶解度

1.重质苯-糠醛法生产精蒽

由表7-5可见,在不同温度下,菲在重质苯中的溶解度远比蒽、咔唑大;而在糠醛中,咔唑的溶解度均较蒽大2倍以上。据此,开发出了以粗蒽为原料,以重质苯和糠醛为溶剂的精蒽生产方法。我国主要采用此法。

生产流程如图7-4,采用重质苯——糠醛为溶剂萃取粗蒽,将重质苯和粗蒽按一定的比例加入溶解釜加热至80~90℃溶解,然后放入结晶釜,在结晶釜的蛇管和夹套内通水冷却,析出结晶后,进行真空抽滤。得到含蒽量较高的一次滤饼及一次母液。一次滤饼用三次母液和离心母液洗涤,加热溶解,再降温进行二次结晶,真空过滤得到二次滤饼和二次母液。二次滤饼中蒽含量进一步升高。二次滤饼用糠醛在一定温度下溶解,进行三次结晶,抽真空过滤得到三次滤饼和三次母液。三次滤饼经干燥得到含蒽大于90%的精蒽。三次母液用作二次溶解的溶剂。一次母液和二次母液经预热脱水后在蒸发器内回收溶剂,余渣放入蒸馏釜进行简单的减压蒸馏,回收剩余的溶剂。

图7-4 重质苯——糠醛法工艺流程

图7—5 丙酮浸取法生产精蒽的工艺流程

2.丙酮浸取法生产精蒽

由表7-3知,丙酮对菲和咔唑的溶解度远大于蒽的溶解度。据此,开发了以粗蒽为原料,以丙酮为溶剂的液-固萃取(或浸取)法生产精蒽的工艺。工艺流程如

图7-5所示。此工艺按逆流操作原理进行,将原料粗蒽(固体)与溶剂丙酮以1∶3的质量比在浸取器混合,菲和咔唑则转移到丙酮溶液中,而蒽则富集在固体结晶中,然后将液固两相分离,即完成一次分离过程。按逆流浸取操作原理,经过三级浸取,可得到精蒽。包括溶剂再生的三级浸取-结晶分离操作过程如下:(1)第一级浸取-结晶分离将粗蒽和二次母液装入混合浸取器中,间接蒸汽加热到30℃,保持1h,在搅拌器搅拌下送至另一混合器,加热到45℃,然后全部放入结晶器。用空气或水冷却到30℃,一部分澄清的母液流入第三母液接受槽,液-固悬浮物流入搅拌器,然后送入离心分离器分离,分离出的液相,送入第三母液接受槽,在此与一部分澄清的母液混合送去再生;分离后的一次精蒽含蒽75%~78%。

(2)第二级浸取-结晶分离将第一次精制蒽和一次母液装入混合浸取器中溶解,温度及其变化的条件同上,冷却时间15~20h,悬浮液中固液质量比为1∶7,离心分离出的残液送入第二母液接受槽,在此与一部分倾析液混合,用泵将该混合液送入第一级混合浸取器和粗蒽混合。分离出的二次精制蒽含蒽约90%。

(3)第三级浸取-结晶分离将二次结晶蒽和新鲜丙酮和一部分再生丙酮装入混合浸取器,操作条件同上,然后送入结晶槽,悬浮液在结晶槽中冷却15~20h,温度为30℃,一部分澄清的母液流入第一母液接受槽,和离心分离出的残液混合,用泵将该混合液送入混合浸取器,和一次精制蒽混合;送入离心分离的悬浮液中固液质量比为1∶9。离心分离得到的滤饼,用洗油洗涤、甩干、分离后的三次精制蒽经干燥即为产品,含蒽93%。

(4)丙酮再生第三次母液已含大量杂质,需要进行再生才能使用,由于丙酮从母液中再生后得到固体残渣,故需要一种特殊配制的蒽油做溶剂来溶解残渣,其残渣和蒽油的体积比为1∶3,残渣就是菲和咔唑馏分,从丙酮蒸馏塔侧线采出,作为制取菲和咔唑的原料。也可作为生产炭黑等物质的原料。

在操作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丙酮易挥发,常压下沸点为56.2℃,闪点(开杯)-16℃,操作温度下蒸汽压力较高。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15~13.0%(体积),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所以与丙酮接触的设备都要预先用氮气置换空气,并始终充氮,保持约50mmHg的正压,防止空气进入。

3. 多烷基苯-N-甲基吡咯烷酮二步溶剂萃取法

如图7-6,以蒽油为原料,多烷基苯为溶剂,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含蒽40%的粗蒽。由表7-5可知,以粗蒽为原料,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进行溶剂萃取(浸取),粗蒽中的咔唑和菲易溶于溶剂形成液体混合物,和蒽分离。分离后的固相,用甲醇洗涤,除去晶体表面的残余溶剂,可得到纯度为96%的精蒽,收率达80%以上。

此工艺用多烷基苯作为溶剂,其优点是溶剂可不回收,在离心分离后与脱晶蒽油一起作为炭黑的原料。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消耗量低,产品纯度高。

二精馏-溶剂萃取法

1. 粗蒽减压蒸馏-苯乙酮洗涤结晶法

德国吕特格公司焦油加工厂用此法生产精蒽,规模6000t/a,迄今为止是世界上最大的精蒽生产装置。

此法的工艺流程如图7-7,工序可分为蒸馏和溶剂洗涤结晶两部分。

图7-6 多烷基苯-N-甲基吡咯烷酮法生产精蒽的工艺流程

1—萃(浸)取器;2—离心机;3—加热器;4—泵

图7—7 粗蒽减压蒸馏—苯乙酮洗涤结晶法

(1)减压蒸馏粗蒽组成为蒽25%~30%,菲30%~40%,咔唑13%。加热到150℃熔化,送入减压蒸馏塔中部36块塔板处(塔板数从下往上数,精馏塔塔板数为78块),再沸器加热到350℃进行循环加热,塔顶蒸汽为粗菲(含蒽为1%~2%),冷凝后一部分回流,一部分抽出。半精蒽从第52块塔板上切取,含蒽55%~60%,粗咔唑从第三块塔板上抽出,含咔唑55%~60%。

(2)溶剂洗涤结晶半精蒽和苯乙酮以质量比1~1.5∶2的质量比加入到洗涤器中,加热并维持120℃,然后送入结晶机,结晶机在搅拌下,靠夹套内的水冷却到60℃,维持10h,送入离心分离机。分离出的湿蒽送入干燥器在120℃下干燥,得到纯度96%的精蒽产品。

苯乙酮是一种好的溶剂,对咔唑、菲的选择性、溶解性好,只需洗涤结晶一次,就可得到纯度大于95%的精蒽。

2.粗汽油萃取-精馏法

以蒽油为原料,向蒽油中加入粗汽油溶剂,该溶剂只溶解菲,蒽和咔唑几乎不被溶解。将分离出的蒽和咔唑混合物进行精馏,可得到纯度大于95%的精蒽和

精咔唑。

该法的工艺流程如图7-8,蒽油和粗汽油比例为1∶0.8,结晶温度为20℃,将蒽油和溶剂多次进行混合溶解、结晶、离心分离,将倾析器5分离的结晶悬浮液在一定压力下进行减压精馏,塔顶切取粗汽油,精馏塔中段切取精蒽,在进料口以下中段切取精咔唑。由倾析器1分出的溶剂送入常压蒸馏塔。塔顶采出溶剂,塔底排出菲渣。

图7-8 粗汽油萃取——精馏法

3.重质苯萃取-精馏法

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吉林化工研究院与石家庄桥西焦化厂合作,建立了重质苯萃取常压精馏的中试装置。该装置与前述溶剂萃取法中重质苯-糠醛法的相同之处,在于采用重质苯作溶剂,从粗蒽中将菲脱除;不同之处,在于用乳化精馏法将蒽与咔唑分离,而不是采用糠醛萃取法。其后所建的生产装置,则采用了减压精馏塔;减压精馏塔塔顶采出的蒽、菲馏分,再用重质苯萃取、结晶,得精蒽产品。此法可称之为重质苯萃取-减压精馏-重质苯再萃取法。中试装置工艺流程图如图7-9所示。

图7-9 重质苯萃取——精馏法生产精蒽流程

1-泵;2-新溶剂油槽;3-脱菲蒸馏釜及柱;4-含菲溶剂油槽;5-乳化精馏釜及塔;6-转鼓结晶机;

7-薄壁捕集器;8-管式冷却器;9-汽缸油加热器;10-干燥器;11-刮板运输机;12-立式离心机;

13-机械结晶机;14-轻油槽;15-蒽馏分中间槽;16-半蒽油料仓;17-螺旋输送机;18-洗涤器

将含蒽30%的粗蒽和溶剂油按一定比例装入洗涤器18中,加热到80~90℃左右,搅拌大约半小时,用泵1打入结晶机13。冷却至35℃,离心分离得到脱菲半精蒽(蒽和咔唑约为90%)。母液流入含菲溶剂油槽4,然后进入脱菲蒸馏釜3,釜内菲残油经冷却结晶及离心分离后即得粗菲。脱晶油可用作工业燃料油,蒸出的溶剂油循环使用。

半精蒽送入乳化蒸馏釜5中,建立乳化层,进行全回流。用转鼓结晶机切取馏分。将切取的馏分转入蒽馏分中间槽15,槽内预先装入一定量的轻油。温度保持在85~90℃左右,在机械结晶机里冷却结晶后进行离心分离,经干燥制得含蒽90%以上的精蒽。

当蒽馏分含蒽量下降,咔唑含量上升至10%左右,停止切取蒽馏分,改为切取中间馏分、咔唑馏分和咔唑后馏分。将咔唑馏分放入转鼓结晶机6,得到精咔唑。

由于咔唑可升华,故在工艺流程中,转鼓结晶机6后设有薄壁捕集器7,用于捕集凝华的咔唑,尾气经真空泵抽出并放空。

乳化精馏装置的操作温度很高,而所处理物料凝固温度也很高,为防止物料在塔内和管路中凝固,采用了热汽缸油夹套保温措施。

三粗苯萃取-共沸精馏法

蒽和菲易与双甘醇和乙二醇等脂肪二元醇生成低沸点共沸物,而咔唑不能。所以,可先采用溶剂洗涤结晶法除去菲,再用共沸蒸馏的方法将蒽和咔唑分开。

图7-10 共沸精馏法生产精蒽的工艺流程

1—混合器;2—回流冷却器;3—接受槽;4—机械化结晶槽;5—搅拌器;6—离心机;

7—螺旋给料机;8—混合槽;9—冷凝冷却器;10—分离器;11—粗苯回收蒸馏釜和柱;

12—共沸蒸馏釜和柱;13—分缩器;14—真空过滤器;15—水洗涤器;16—贮斗;

17—真空干燥器;18—二甘醇回收蒸馏釜;19—冷却器

共沸精馏生产精蒽的工艺流程如图7-10,该工艺包括五部分,分述如下:

(1)粗蒽精制粗蒽精制的方法是用粗苯作溶剂,溶解粗蒽中的菲;目的是为下步共沸精馏作准备。粗蒽和粗苯以1∶3的比例加入混合器中1,搅拌并加热,温度保持在60~70℃,保温时间大约6h,苯蒸汽经冷凝后返回混合器,混合器内的物料用泵送入机械化结晶槽4A,冷却到35~40℃,将该悬浮液连续送入离心机6,离心分离液送入接受槽3B再生使用。离心分离的结晶物含蒽约55%,经螺旋给料机7送入混合器8,同时用3倍于一次精蒽的双甘醇加入混合器8,在混合器中连续搅拌,加热到100℃,析出的粗苯蒸汽,经冷凝冷却器9A进入分离器10A,然后进入溶剂接受槽3A。

(2)共沸精馏一次精蒽和双甘醇送入共沸间歇蒸馏釜12精馏。蒸出的水冷却送入接受槽3C,当分缩器13后的蒸汽温度达到200℃时,切取蒽和双甘醇的混合物。同时要连续地向蒸馏釜送入双甘醇,保证釜内蒽和双甘醇有恒定的比例。当蒽和双甘醇的比例为1∶60左右时停止向釜内送入双甘醇。将釜内双甘醇继续蒸馏,剩余的釜渣排入接受槽3D。

(3)共沸物结晶共沸物蒸汽由精馏塔顶进入分缩器13,用循环蒽油冷却,然后送入冷却器,用双甘醇冷却。冷却至150℃的共沸混合物进入机械化结晶槽4C,冷却到55℃左右,析出结晶蒽,然后真空过滤。双甘醇滤液经真空接受槽进入滤液接受槽。滤饼进入离心机进一步分离双甘醇。

(4)洗涤真空过滤后的滤饼中仍含有双甘醇,经过两次热水洗涤除去。洗涤后的滤饼离心脱水,用真空干燥器14干燥,直至含水要求小于0.2%。

(5)回收溶剂洗涤结晶后的粗苯送入溶剂再生蒸馏釜11,回收的粗苯返回洗涤系统。

蒸馏釜11底部残液含有浓度较高的菲,可用于制取工业菲或生产炭黑。

共沸蒸馏釜残液中含有的双甘醇,冷却分离出残渣后,双甘醇循环使用,固体残渣含有大约55%的咔唑和小于50%的双甘醇,可用于提取咔唑。

蒸出水中的双甘醇和洗涤水中的双甘醇用蒸馏法处理。

四吸附法制精菲

有些国家提出了在常温下用浮石吸附法制取精菲。其方法是用苯和异辛烷混合形成混合溶剂(苯和异辛烷体积比在0.8~1.2之间),所处理的原料是纯度约90%的菲(内含蒽、咔唑、氧芴等杂质的原料)。将原料和混合溶剂按0.18~0.4∶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黑色溶液以一定的速度通过NaX型浮石层,从得到的溶液中蒸出溶剂,可获得纯度95%~96%的精菲,溶剂可再生使用。

由粗蒽精制所得的精蒽的质量标准如表7-6所示。

表7-6精蒽的质量标准

工作十分活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类产品(特别是精蒽、咔唑)的极端重要性。这些方法中,减压精馏-苯乙酮洗涤结晶法比较先进,工艺成熟;重质苯-糠醛法在国内应用多年,重质苯萃取-精馏法以及粗苯萃取-共沸精馏法等由国内科技工作者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只讲贡献,不计报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研究开发成功。这种奉献精神,值得后来者继承、发扬、光大!

碳三 碳四的化工利用

碳三、碳四的化工利用 对液化石油气进行深加工用于化工领域是大势所趋。化工利用将是今后国内液化石油气需求增长的热点,也是液化石油气需求增长的关键支撑因素。精蜡厂扩能后丙烯9.38万吨,丙烷1.69万吨,去掉丙烷丙烯的液化气(含碳四烯烃)12.62万吨。 1.碳三资源的化工利用 1.1丙烯市场分析 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苯酚、丙酮、丁醇、辛醇、丙烯酸及异丙醇等。其它用途还包括:烷基化油、催化叠合和二聚、高辛烷值汽油调合料等。预计2012年全球丙烯市值将突破2008年的峰值,超过900亿美元。其中影响全球丙烯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东和中国丙烯及下游产品将大幅扩能。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丙烯消费国,预计今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丙烯需求国。聚丙烯仍然是丙烯的最重要衍生物,约占丙烯需求量的2/3,丙烯第二大市场为丙烯腈,其次为环氧丙烷和异丙苯。 据最新信息,渤海化工集团将在临港工业区内的渤海化工园投资建设60万吨丙烷制丙烯项目。该项目是国内首套、世界单套规模最大的丙烯生产装置。目前,项目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计划于2012年9月建成投产。目前国内多数聚丙烯装置规模在1—15万吨。 1.1.2聚丙烯市场分析 聚丙烯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合成树脂之一,2010年,我国聚丙烯产量约为917万吨,同比增长了13.5%。近年我国每年仍然需要进口大量的聚丙烯产品。 目前,聚丙烯主要应用于薄膜、管材、电器等领域。预计2010至2012年,国内聚丙烯的需求增长大约为6%左右;2013-2015年的增速约为5%-7%左右。预计到2015年,我国聚丙烯的表观需求量大约为2100万吨,当量消费量将达2600万吨左右;而我国聚丙烯的产能大约为1698万吨左右。我国聚丙烯行业仍然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 1.1.3生产工艺 聚丙烯生产工艺最广泛的是本体工艺和气相工艺两大类。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碳五综合利用生产环戊烷及环己烷项目02拟建工程分析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碳五综合利用生产环戊烷及环己烷项目02拟建工程分析环评报告

2 工程分析 2.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5万t/a碳五综合利用生产环戊烷及环己烷项目 建设单位:山东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总投资:15000.43万元。 项目占地: 3.31万m2。 项目位置:拟建项目位于东明新材料工业园区内,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2.1-1。 占地类型:项目位于东明县新材料工业园区内,东明县新材料工业园环评已经批复。 劳动定员:45人。 工作制度:项目实行四班三运转制度,全年工作天数为333天,工作时数为8000h。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建设单位概况 山东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民营股份制化工企业,坐落东明新材料工业园区内,注册资本3000万元。园区规划区占地面积15.87平方公里,目前有山东洪业集团和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等大型化工企业入驻。山东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产品结构为主线,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最终目的,密切跟踪国内外石化行业与煤化工下游延伸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冀望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投资建设环戊烷发泡剂项目,加快替代HCFC—141b(含氢氯氟烃)的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投放,投身节能降耗产业并推动产业升级,推动公司在“十二五”期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项目提出的背景 由于氟里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中国政府1987年与30多个国家共同签订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1989和1991年加入了《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第一课时

新课程有效教学案例之“5.2-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案例 学校名称:乌丹五中 课程名称:化学 内容主题: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教材版本:科学粤教版 教师姓名:谷振辉 教龄:17年

附件一:《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姓名:学号:设计者:谷振辉问题一、连线 金刚石黑色冶炼金属 石墨吸附性做鞋油 活性炭坚硬做干电池里的电芯 炭黑还原性做钻头 焦炭导电性冰箱里的除臭剂 问题二、有人说:“C60与C-12、C-13等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那么从书写形式上、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上说出你的观点与同伴交流。 问题三、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由此你判断有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化学变化中得失电子情况(),那由此推测出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是()[填稳定、活泼等描述词语]碳燃烧的产物一定是二氧化碳吗?为什么? 问题四、在一个燃着的通风良好的煤炉中,上面有浅蓝色的火焰,我们知道这是一氧化碳在燃烧,这些一氧化碳是怎样生成的呢? 我的问题是:

附件二:《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问题训练-评价单 班级: 姓名: 学号: 设计者:谷振辉 一、填空题: 1.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 );( )可以做防毒面具的 滤毒剂;石墨可用作高温工作下的机器中的润滑剂,反映出石墨具有( )性,( )性,( )性。 2、请用相关内容的序号填空: A.冰箱的去味剂 B.切割玻璃 C.干电池电极 D.作燃料 E.制油 墨 (1)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 (2)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 (3)石墨的导电能力好可用来作 (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 泼可用来 (5)碳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用来 3、(1)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燃烧,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属于 ,且反应过程中都 (填“放” 或“吸“)热。 (2)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反应过程中 (填“放”或“吸“) 热。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式不同的是( ),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 、水和冰 B 、氧气和臭氧 C 、金刚石和石墨 D 、红磷和白磷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B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C 、不同的单质可以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D 、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式 3 “扬州八怪”之一绘制的清代字画至今仍不退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A 、具有可燃性 B 、在常温下稳定 C 、具有氧化性 D 、具有还原性 4、科学家发现了C 60这种物质,下列有关C 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 60是一种单质 B.C 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C.它的化学性质与金刚石相同 D. C 60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5.在一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通常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 ) A 、C+ O 2CO 2 B 、2CO +O 2 2 CO 2 C 、C+ CO 22CO D 、2C+ O 2

碳四综合利用的探讨

炼厂碳四综合利用的探讨 刘真温志刚王金波 气分MTBE车间 目前,碳四烃主要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使用,但近年来,由于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该资源作为普通燃料销售的经济性值得考虑。据报道,我国对碳四馏分的利用率约为16%,远比国外低,而美国、日本、西欧等对碳四烃的综合利用率分别为80%、64%、60%;此外,自2004年我国西气东输管线正式开通以来,全国有十多个省市开始使用天然气,这样就使得原来用作燃料的碳四馏分中有一部分被天然气替代,为碳四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了条件。因此,拓展碳四馏分的化工利用,进一步将其加工成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我厂碳四烃的利用现状 我厂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来自FCC装置,脱硫后经气分装置的脱丙烷塔将碳二碳三与碳四分离,分离出的碳四进入MTBE装置,碳四中的异丁烯与甲醇反应生成MTBE(甲基叔丁基醚),剩余未反应的碳四组分作为民用液化气销售。表1为我厂碳四馏分的组成(m%)。 表1 碳四组分组成 从表1可以看出碳四组分中正丁烯(顺丁烯和反丁烯)的含量最高为32.65%(w%),异丁烷含量次之为30.61%(w%),异丁烯为18.68%(w%),正丁烷为10.78%(w%)。如果按照气分装置在2012年全年产出5.60万吨的碳四计算,那么其中含有1.83万吨的正丁烯和1.71万吨的异丁烷。目前,我厂仅对异丁烯组分进行了有效利用,碳四的综合利用率仅为18.68%(w%),如果能将正丁烯或异丁烷进行开发利用,碳四的综合利用率可达到50%~82%。炼厂的经济技术指标会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2 碳四组分的分离 实现碳四烃的综合利用,最大的困难在于将碳四烃各组分有效分离以达到规定的纯度要求。混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的综合利用探讨知识讲解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的综合利用探讨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的综合利用探讨 摘要:煤制烯烃技术是替代石油生产低烯烃的新型工艺路线,混合碳五是煤制烯烃重要的副产品,和石油化工副产混合碳五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本文借鉴石油化工副产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技术,同时针对煤基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的特点,就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进行探讨,指出了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利用的关键是其单烯烃组分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混合碳五加氢 TAME MTO Discussion 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5 Fraction from Coal to Olefins Process Guorong He (Shenhua Baotou Coal Chemical Co. Ltd,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Coal-to-olefins, as a potential method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oil route,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in the past years. Mixed C5 fractions produced in methanol-to-olefins(MTO) process were commented in this paper that provided utilization means for mixed C5 fractions,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for C5 fration will bring the best economics for MTO plant by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C5 byproducts. Key words: MTO TAME C5 fration hydrogenation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是以煤为原料,通过煤气化制甲醇、甲醇转化制烯烃、烯烃聚合工艺路线生产聚烯烃的世界首套、全球最大、国家级煤制烯烃示

戊烷的综合利用

1 C5馏分的直接利用 20世纪90年代以前, C5馏分主要直接用作燃料或加氢饱和后进入热裂解环节, 总体利用率不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对C5的综合利用都非常重视, 主要集中在对C5组分分离提纯后, 进行深加工走高附加值利用路线, 生产多元化的C5系列精细化工产品。 1.1 生产脂肪族C5石油树脂 C5石油树脂具有低分子质量、热塑性能、耐水性、耐酸性能好的特点, 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目前石油树脂广泛应用在胶粘剂、橡胶调和料、高端涂料、道路油漆等领域, 技术主要集中在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家, 其主要生产厂家有Tonex、瑞翁、三井石油化学及丸善石油化学等企业。 1.2 生产甲基叔戊基醚(TAME) 许多发达国家的环保法都对汽油燃料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汽油的无铅化、低铅化、低烯烃与芳烃化, 环保性能是燃油升级的重要趋势。虽然研究结果表明, 甲醇、乙醇、叔丁基醚(ETBE) 、甲基叔戊基醚(TAME) 等含氧化合物, 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降低汽车尾气中CO和未燃烧的烃类的含水量, 但是MTEE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产生致癌性物质, 难以分解, 对动植物造成影响。由于醇类与汽油的相容性比较差, 且调合蒸气压高限制了它的使用。而异丁烯的短缺, 使得MTBE和ETBE的生产能力亦受到限制。 美国和日本率先禁止MTBE做汽油添加组分, 使得TAME的使用量大幅增加。TAME装置都采用CD Tech催化蒸馏技术, 生产工艺和MTBE相似, 只是原料预处理较复杂, 反应温度较高, 甲醇的过量更大。Exxon公司也采用CD Tech技术, 通过TAME生产异戊烯。在欧洲, IFP法、ANAM法、Etherol法都在工业化应用。 我国的TAME工业规模生产还处于研究阶段, 催化剂与MTBE工艺类似。同时TAME的裂解, 生产高纯度的异戊烯, 作为橡胶工艺的原料, 会加快工业化装置实现。 1.3 混合C5烃芳构化 近年来降低汽油烯烃含量是国内炼油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因此将C5烯烃类掺入烯烃芳构化工艺也在尝试研究, 对C5进行改质有重要意义和开发前景。近年来, 国内外对ZSM-5分子筛在烯烃芳构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开发了一种以ZSM-5为主要组分的LAC型芳构化改质催化剂, 用于直馏汽油改质的芳构化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和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出了低碳烯烃芳构化降烯烃技术。 1.4 异构化工艺 烷烃异构化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的重要手段之一, 将低辛烷值的C5正构烷烃在催化剂上发生异构化反应, 将RON为62的正戊烷的转化成93的异戊烷。工艺有一次通过流程和循环流程。从使用温度来看, 异构化催化剂有中温分子筛催化剂、低温异构化催化剂、固体超强酸异构化催化剂。 随着汽油高标无铅化要求的提出, 轻石脑油通过异构化生产高标号汽油的工艺在国外得到了迅猛发展。异构化产品不含烯烃、芳烃等汽油限制成分, 硫含量较低, 考虑到轻汽油资源在其它应用方面受限于市场潜力, 所以轻汽油资源仍被大量用作汽油油品, 而促进汽油升级换代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发展C5组分异构化。 1.5 作为汽油调合组分 经过重整工艺与加氢后的C5馏分油, 具有密度小、辛烷值高、硫含量低、无烯烃等优点, 是优良的汽油调和组分。调整汽油的馏程分布, 改善汽油的蒸发性能和燃烧性能。油品具有均匀的抗爆性能, 对发动机的预热和加速性能显著提高, 对清洁汽油的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2 C5馏分的裂解

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立项投资融资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项目概论 (1) 一、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19) (一)土建工程 (19)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0)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 二、污染物的来源 (29) (一)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 (二)年产15万吨碳五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

碳四综合利用(国内某设计院)

碳四综合利用(国内某设计院) 1、丁二烯:主要用于生产合成丁苯橡胶;15万吨/年。 2、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汽油添加剂,提高汽油辛烷值;提取高纯度异丁烯;10万吨/年。 3、甲基叔丁基醚(MTBE)裂解:生产高纯度异丁烯,异丁烯主要用于生产丁基橡胶、聚异丁烯、甲基丙烯酸酯、叔丁基酚、农药、医药和橡胶助剂;5万吨/年。 4、丁烯1、环氧丁烷等化工产品;24万吨/年。 5、甲乙酮:是重要的工业溶剂,主要用作涂料工业及各种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的溶剂,在涂料、人造革、胶粘剂、油墨和磁带等工业部门中广泛应用;3万吨/年。 6、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增塑剂:作为优质增塑剂;10万吨/年。 7、顺酐: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涂料和医药等,作为油和脂肪的防腐剂、纸张处理剂等,广泛用于农药、医药、染料、纺织和食品造纸等产品;5万吨/年。 8、甲基丙烯酸甲酯(MMA):7万吨/年。 9、溶聚丁苯橡胶(SBS/SBR):用于生产橡胶、沥清改性剂、胶粘剂等;10万吨/年。 碳四在炼油化工一体化工程中副产物中占有较大的份额,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副产的碳四馏份量较多,且没有进一步利用。

碳四组分派生的产品种类较多,且大多属于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后续产品在各行各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项目投资建设可进一步衍生新的产业链,填补福建省很多空白,为工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碳四馏分即C4馏分。指含有四个碳原子的烃类混合物。主要成分有正丁烷、异丁烷、异丁烯、1,3-丁二烯、1-丁烯、2-丁烯(顺式2-丁烯、反式2-丁烯)等。在化工利用方面,正丁烷主要用于四个方面:①异构化制异丁烷;②裂解制乙烯(见烃类裂解);③催化脱氢制丁烯或丁二烯;④氧化制醋酸、丙酸、顺丁烯二酸酐等。异丁烷则主要用来与正丁烯、异丁烯进行烷基化反应制成高辛烷值汽油(见石油烃烷基化)。在苏联,异丁烷还用于催化脱氢制异丁烯。在美国这一过程是通过异丁烷与丙烯共氧化而实现的(丙烯转化成环氧丙烷,异丁烷则变成叔丁醇,后者很容易脱水生成高纯度异丁烯)。

第七章 参考答案

第七章参考答案 1.(1)碳四馏分主要来源有热裂解制乙烯的联产、炼厂催化裂化的联产,除此之外还来源于油田气(天然气)和 -烯烃联产等途径;碳五馏分主要来源有液态烃裂解制乙烯的联产、炼厂催化裂化的联产等途径。 (2)①裂解制乙烯联产裂解制乙烯的联产物碳四馏分的一般特点:烯烃(丁二烯、异丁烯、正丁烯)尤其是丁二烯的含量高,烷烃的含量很低,1-丁烯含量大于2-丁烯;碳五馏分的一般特点:二烯烃尤其是环戊二烯、间戊二烯、异戊二烯的含量高,其它烯烃、烷烃及组分含量较低。②炼厂催化裂化的联产碳四馏分的一般特点:丁烷(尤其是异丁烷)含量高,不含丁二烯(或者含量甚微),2-丁烯的含量高于1-丁烯;碳五馏分的一般特点:主要含异戊烯和异戊烷,基本不含碳五二烯烃。总的来说通过裂解或裂化得到的碳四、碳五馏分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而且会因为工艺条件、原料、加工深度的不同存在进一步的差异。 2.碳四馏分分离技术: ①MTBE合成分离目前被认为是分离异丁烯最简便易行、经济的方法,该技术的关键是MTBE分解催化剂。 ②TBA脱水分离法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是Arco气相催化法,以酸性催化剂(活性氧化铝、硫酸铁溶液、Amberlyst15树脂等)脱水。其反应工段采用四级反应器系统,每级反应器均加预热器,反应温度为505~700℉,压力为1.38MPa。得到的异丁烯纯度为99.97%,转化率为98%。 ③醋酸酯化分离法利用高醋酸和异丁烯的选择性酯化反应,醋酸和异丁烯进行简单的加成反应,生成醋酸叔丁酯,然后,在3atm,60~120℃下,在硫酸或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下,分解为异丁烯。得到的异丁烯收率达98%以上,异丁烯纯度可达到99%。目前此法还没有工业化。 ④无机酸萃取、吸收分离法目前工业采用的硫酸萃取工艺有EXXON法,CFR法、BASF法等;采用盐酸萃取工艺有NIPPON法。其中EXXON法,CFR法、BASF法分别采用用60%、40%、50%硫酸溶液作为萃取剂,各工艺得到异丁烯的纯度存在较大的差异;NIPPON法以盐酸水溶液萃取剂,得到纯度99.9%以上的异丁烯。 ⑤分子筛分离技术UCCC子筛工艺采用钙沸石-5A,从碳四馏分中吸附直链异丁烷-丁烯组分,而不吸附带有支链的异丁烯、异丁烷。精馏直链馏分可以得到99%以上的1-丁烯,采用萃取精馏除去支链组分中的异丁烷,从而得到纯度大于99%异丁烯。UOP工艺主要用来分离碳四馏分中的1-丁烯,能将碳四馏中90%~92%的1-丁烯分离出来。它采用一种“K—X”型分子筛,此种分子筛只吸附1-丁烯,对其它组分不吸附。该工艺没有明显的副反应发生。 3. (1)裂解碳五馏分中含有二、三十种组分(因为工艺条件、原料、加工深度的不同组分以及组分含量亦不同),且各组分不仅沸点相近,还可相互形成二组分及三组分共沸物,因此采用普通蒸馏的方法难以对碳五馏分进行有效分离得到高纯度产品。

碳四资源

碳四资源不断增长,拿到手却并不容易 碳四,是指含4个碳原子的多种烷烃、烯烃和二烯烃的混合物,其主要来源为石油炼制、蒸汽裂解制乙烯、甲醇制烯烃(MTO)工艺的副产,以及天然气和油田气回收。近两年,我国碳四总量正随着炼油、乙烯产能和MTO工艺的发展而增长。 据介绍,2011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5.4亿吨/年,同比增加5.2%。其中,富含碳四的液化石油气产量达到2181.1万吨,比上年增长6.3%。 裂解碳四的产量为乙烯产量的40%~50%。到2011年底,我国乙烯年产能已由2005年的785.9万吨猛增至1569.5万吨;乙烯产量为1554万吨,增长9.4%。预计到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2700万吨。 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将在3年内开工建设(含已投产和正在试车)的煤制烯烃项目有20多个,各地规划的煤制烯烃总产能已超过2000万吨/年。为此,副产的碳四资源也将会有较大增量。 据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高级工程师袁霞光推算,目前国内炼厂碳四总量每年超过600万吨,裂解碳四总量接近500万吨,正在发展初期的MTO产业副产的碳四总量也将超过100万吨。 碳四资源的不断增长,无疑成为很多企业计划投资该领域的基础。尤其是碳四资源作为燃料利用的路径正在变窄,更是给了这些企业机会。 “在我国,大部分碳四都作为民用或工业燃料使用,化工利用率相对较低。但随着农村沼气、城镇天然气和家用电器的发展,碳四燃料需求量越来越小,这正好给了碳四化工利用的机会。”山东海成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生介绍说,自2004年西气东输管线正式开通以来,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开始使用天然气,一些地方出现液化气滞销的局面。这就使得原来用作燃料的碳四馏分有一部分被天然气替代,为碳四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了条件。 “二甲醚产能在近几年得到释放,掺入液化气之后,后者的价格难以大幅度上扬,也使得液化气作为燃料销售的利润并不可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研究院教授周红军表示,“而且,近几年有大量LNG进口,从高端市场对液化气产生挤压。二甲醚和LNG的双向挤压,使得液化气用作民用燃料的效益越来越不被看好,寻找碳四新的高价值利用途径成为现实问题。”

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案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366699852.html, 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6699852.html, 编制工程师:范兆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366699852.html,/ 【微信公众号】: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或 xmkxxbg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碳五综合利用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碳五综合利用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碳五综合利用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碳五综合利用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

碳五资源利用途径

目录 1.环戊二烯及双环戊二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碳五分离双环戊二烯的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双环戊二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成石油树脂产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成戊二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成反应注塑成型聚合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成环烯共聚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异戊二烯(IP)......................................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内异戊二烯利用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异戊二烯市场需求及前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异戊二烯在精细化工领域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异戊二烯在聚合物领域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内生产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间戊二烯............................................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间戊二烯用途.................................................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间戊二烯树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固化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香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间戊二烯共聚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不饱和醇与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国内碳五分离技术及其进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法分离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法分离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二聚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型工艺的开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碳五馏分的加氢分离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反应精馏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共沸超精馏/萃取蒸馏耦合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撰咨询-10万吨每年副产碳四碳五综合利用可行性报告

10万吨每年副产碳四碳五综合利用投资 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案例模板·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2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3.1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3.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3.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1.4研究的主要过程 1.5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1.610万吨每年副产碳四碳五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估算 1.7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1.8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1.9研究结论 1.10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2.2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2.2.1中国制造2025 2.2.2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2.2.3XXX十四五发展规划 2.3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2.4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5项目必要性分析 2.5.1符合产业政策要求

2.5.2有利于发展先进制造业,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2.5.3顺应宏观经济环境发展方向 2.5.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5.5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3.1项目相关产业发展概况 3.2项目行业发展迎来机遇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4.1厂址的选择原则 4.2厂址选择方案 4.3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4.4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4.5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10万吨每年副产碳四碳五综合利用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5.1建设内容-10万吨每年副产碳四碳五综合利用 5.1.1土建工程 5.1.2设备购置 5.2 项目建设规模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6.1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6.1.1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6.1.2原辅材料来源 6.2 10万吨每年副产碳四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基本生产条件 6.3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6.3.1工艺技术方案要求 6.3.2项目技术优势分析 6.3.3设备选型方案

碳四馏分的组成

碳四馏分(图) 即C4馏分。主要为含四个碳原子的多种烷烃、烯烃、二烯烃和炔烃的混合物。因原料来源和加工过程不同,所得C4馏分组成各异。C4馏分是一种可燃气体,但通常是以液态贮运。可作为燃料,或经分离作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具有工业意义的C4烃主要有七个组分(表1),其中尤以1,3-丁二烯(以下简称丁二烯)更为重要。 来源C4馏分来源于天然气、石油炼制过程生成的炼厂气和石油化工生产中烃类裂解的裂解气,来源不同,组成各异(表2)。由天然气回收的C4馏分主要含C4烷烃,而后两个过程则提供了几乎全部的C4烯烃。各国工业用C4烯烃的来源有些不同,美国大约95%的C4烯烃来自炼厂气C4馏分;西欧和日本来自炼厂气C4馏分与裂解C4馏分的量大致相等;中国情况类似西欧和日本。

由天然气回收C4馏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含有较多乙烷、丙烷及丁烷以上组分的湿性天然气中回收。这种天然气因含有1%~8%的易液化的C3烷烃和C4烷烃,在长距离气体输送前,必须先将它们脱除回收。另一种是从油田气中分离得到。油田气的组成与湿性天然气很接近,主要成分是甲烷,但含有较多的丙烷、丁烷,甚至汽油组分,低碳烷烃含量也较多,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延长,油田气量降低,组成中高碳烷烃含量增加。 炼厂气C4馏分炼厂气中含氢、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C4烃以及少量C5烃,是一种很好的化工原料,炼厂气经压缩、冷凝、分馏可得C4馏分,这种C4馏分通常含有大量C4烯烃,其基本组成除决定于原油的性质外,与加工方法也有关。在中国,年加工1.2Mt油品的催化裂化装置,可得C4馏分105kt,其中(kt)正丁烷7.3、异丁烷28.7、1-丁烯15.3、顺-2-丁烯29.6、反-2-丁烯13.6、异丁烯10.2。热裂化过程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不用催化剂,异构化反应少,所生成的C4馏分中正丁烷、正丁烯的含量比催化裂化过程要高得多。在炼厂中,这两种气体一般合并使用。 裂解气C4馏分烃类裂解生产乙烯、丙烯时也副产C4烃,习惯称裂解C4馏分,其含量(%)及组成随裂解原料及条件而异。通常在裂解石脑油或柴油时,副产的C4馏分为原料总量的8%~10%(质量)。特点是烯烃和二烯烃含量(%)高达92~95,其中丁二烯含量40~50(甚至更高),其余为异丁烯22~27、1-丁烯14~16、顺-2-丁烯4.8~5.5、反-2-丁烯5.8~6.5、丁烷(正、异)3~5。裂解C4馏分是生产丁二烯最经济、最方便的原料。 用途C4馏分广泛用作燃料和化工基础原料(见图),用作燃料的C4馏分大部分为C4烷烃。C4烷烃的贮运很方便,除作为工业燃料外,还可供民用。在石油炼制工业中,C4烷烃用做汽油添加剂,提高汽油蒸气压,以适应在冬天或寒冷地区使用;在非化工利用方面还有一些用途,其用量不大,如作为冷冻剂、重质油加工脱沥青溶剂、油田井管脱蜡剂、树脂发泡剂及烯烃聚合溶剂等。

混合碳四的的综合应用

混合碳四是重要的石油化工资源,它是烷烃、单烯烃和二烯烃的总称。炼油厂碳四主要由正丁烯、异丁烯、正丁烷、异丁烷和丁二烯组成,最具有化工利用价值的组分主要是正丁烯、异丁烯和丁二烯,其次是正丁烷。 目前我国碳四馏分的化工利用尚处于初期阶段。炼油厂碳四馏分大部分直接进烷基化装置生产烷基化汽油或叠合汽油;部分用于生产聚丁烯和聚异丁烯作润滑油添加剂;此外利用异丁烯生产甲基叔丁基醚;少量异丁烯用于生产烷基酚,正丁烯用于生产仲丁醇等。可见,碳四馏分的应用今后在我国将会有很大的开发前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1 燃料应用 全球大量碳四烃主要用作燃料,以丁烯为例,约90%用于燃料,仅10%用于化学品市场。相对碳四烃直接作燃料使用而言,将碳四烃加工成烷基化油、甲基叔丁基醚及车用液化石油气等各种液体燃料或添加剂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碳四烃生产甲基叔丁基醚作为汽油调合组分和辛烷值改进剂,是全球少数几个发展极为迅速的石化产品。但由于甲基叔丁基醚对饮用水的污染,导致美国部分地区从2004年1月起限制或禁用甲基叔丁基醚。全球甲基叔丁基醚产能和需求量已呈明显下降趋势。相比之下二发展烷基化油是碳四烃燃料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2003年,全球烷基化产能已达到82.12Mt,比2001年增长了5.4%。固体酸烷基化工艺由于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明显优势而得到广泛关注,它代表了烷基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世界上有多家专利商正在开发固体烷基化工艺,部分已完成中试试验。而近年来开发的间接烷基化工艺由于适应原料范围更宽,生产成本更低而被石油石化界普遍看好。 2 化工应用 2.1 丁二烯的应用 混合碳四中丁二烯含量在45%以上,利用抽提技术,可得到丁二烯。丁二烯是合成顺丁橡胶、SBS以及1,2-低分子聚丁二烯的主要原料。混合碳四中各组份间的相对挥发度相差不大,利用一般精馏方法很难分离,在体系中加放极性的第三组份二甲基甲酰胺,增大各组份间的有效分离,从而可得到高纯度的丁二烯产品。丁二烯还可用于其它聚合物的生产,如热塑性弹性体的生产。丁二烯在其它方面用途主要是精细化学品,如1,5,9-环十二烷三烯、乙叉降冰片烯、1,4-己二烯、四氢苯酐、环丁砜和2,6-萘二甲酸二甲酯等。 目前,国外已经开发成功和即将开发成功的丁二烯化工利用新途径包括基于丁二烯的1,4-丁二醇和四氢呋喃;基于丁二烯的丁醇和辛醇;丁二烯制1-辛烯;丁二烯氢氰化制己内酰胺/己二胺;丁二烯羰基化制己内酰胺/己二胺;丁二烯环化二聚制乙苯和苯乙烯;丁二烯与

2018年碳五碳九分离及综合利用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碳五碳九分离及综合利用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9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5) 1、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 (5)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 (1)主要法律法规 (6) (2)行业相关政策 (6) 二、行业发展状况 (7) 1、碳五、碳九分离及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状况 (7) 2、碳五分离行业发展状况 (9) (1)异戊二烯 (10) (2)双环戊二烯 (12) (3)间戊二烯 (13) 3、碳九分离行业发展状况 (15) 4、石油树脂行业发展状况 (16) (1)碳五树脂发展状况 (17) (2)碳九树脂发展状况 (19) (3)加氢树脂发展状况 (20) 5、异戊橡胶行业发展状况 (22) 6、叔丁胺行业发展状况 (23) 三、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24) 1、碳五、碳九分离行业 (24) 2、石油树脂行业 (25) (1)碳五树脂 (25) (2)碳九树脂 (26) (3)加氢树脂 (27) 3、异戊橡胶行业 (28) 4、叔丁胺行业 (29)

四、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29) 1、原材料壁垒 (29) 2、技术和产品质量壁垒 (30) 3、资金壁垒 (31) 4、人才壁垒 (31) 5、客户壁垒 (32) 五、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32)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33) 1、有利因素 (33) (1)国家产业政策对本行业的大力支持 (33) (2)国内原料供应优势明显 (34) (3)国际产业转移推动行业市场进一步壮大 (34) (4)碳五、碳九综合利用产品下游市场发展空间大 (34) 2、不利因素 (35) (1)行业起步较晚,仍将面临发达国家的竞争 (35) (2)原油价格波动对本行业影响较大 (35) 七、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6) 1、碳五分离 (36) 2、石油树脂 (36) (1)碳五树脂 (36) (2)加氢树脂 (37) 3、异戊橡胶 (37) 4、叔丁胺 (38) 八、行业生产经营模式 (39) 九、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及区域性特征 (39) 1、行业周期性 (39) 2、行业区域性和季节性 (40)

石油馏分在一温度范围内蒸馏出的石油组分

第二章 1、石油馏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蒸馏出的石油组分,称为石油馏分。温度范围较宽称为宽馏 分,温度范围较窄(≤30℃)馏程或沸程石油馏分的沸点范围称为馏程。 2、直馏分:原油经过直接分馏得到的产物,称为直馏分。 (3)同一馏分可加工成不同产品 4、我国原油的特点 ?单从相对密度看,我国原油属于较重原油,石蜡基原油多。(石蜡基原油多) ?我国原油的凝点以及蜡含量均较高,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多数原油含蜡量多,凝点高) ?我国大部分原油的S含量都很低,但是含N都偏高(除孤岛、胜利原油外,其它原油含硫量较低) ?我国原油中的汽油馏分含量低、渣油含量高(多数原油轻质油含量均较少) 5、原油的分类: 一、特性因数分类 1、特性因数的定义 表示原油的相对密度、平均沸点与其化学组成之间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数值。 (1)石蜡基原油特性因数K>12.1 一般含烷烃量超过50%,含蜡量较高,密度小,凝点高,含硫、含胶质量低。 汽油辛烷值较低,柴油十六烷值较高,并可制得粘温性质好的润滑油,大庆原油是典型的石蜡基原油。 (2)环烷基原油特性因数K=10.5~11.5 密度较大,凝点低,所产汽油含有较多的环烷烃,辛烷值较高,柴油的十六烷值较低,润滑油的粘温性质差。 环烷基原油中的重质原油,含有大量胶质和沥青质,可生产高质量沥青,孤岛原油就是属于环烷基原油。 (3)中间基原油特性因数K=11.5~12.1 性质介于二者之间。 二、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1、切割关键馏分 ①第一关键馏分:将原油在分馏装置上进行常压蒸馏得250~275℃馏出物; ②第二关键馏分:残余的油用不带填料的蒸馏瓶,在减压(5.3kPa)进行减压蒸馏,取得275~300℃馏分。 三、按含硫量分类 (1)低S原油含S量<0.5%(2)含S原油含S量=0.5~2.0%(3)高S原油含S量>2.0% 在我国胜利、孤岛原油属含硫原油,其余属低硫原油。 四、按原油相对密度分类

碳五资源利用途径

目录 1.环戊二烯及双环戊二烯 (2) 1.1碳五分离双环戊二烯的情况 (2) 1.2双环戊二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现状 (3) 1.2.1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 (3) 1.2.2合成石油树脂产品 (3) 1.2.3合成戊二醛 (3) 1.2.5合成反应注塑成型聚合物 (4) 1.2.6合成环烯共聚物 (4) 2. 异戊二烯(IP) (5) 2.1国内异戊二烯利用状况 (5) 2.2异戊二烯市场需求及前景分析 (6) 2.2.1异戊二烯在精细化工领域应用 (6) 2.2.2异戊二烯在聚合物领域应用 (6) 2.2.3国内生产情况 (9) 3. 间戊二烯 (10) 3.1间戊二烯用途 (10) 3.1.1间戊二烯树脂 (10) 3.1.2固化剂 (10) 3.1.3香料 (11) 3.1.4间戊二烯共聚物 (11) 3.1.5不饱和醇与酯 (11) 3.2市场分析 (11) 4.国内碳五分离技术及其进展 (11) 4.1DMF法分离工艺 (12) 4.2ACN法分离工艺 (13) 4.3热二聚工艺 (13) 4.4新型工艺的开发 (14) 4.4.1碳五馏分的加氢分离工艺 (14) 4.4.2反应精馏技术 (14) 4.4.3共沸超精馏/萃取蒸馏耦合工艺 (15)

碳五资源利用途径 碳五烃类中含有三种双烯烃类:环戊二烯15~17%,异戊二烯15%~20%,间戊二烯10~20%,近年来,碳五馏分的利用已由初期的混合利用转向分离单组分的利用,同时向制备精细化工产品方向发展。 碳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通过它生产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碳五的开发利用。环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可从乙烯装置碳五馏分中分离出来,是碳五利用的重要内容。日本是碳五综合利用最好的国家,特别是在开发碳五系列精细化学品方面更为显著。将碳五馏分的80%~85%用于分离异戊二烯,然后再将其用于生产合成橡胶和香料、化妆品、药品、杀虫剂等。还将碳五馏分分离后用于生产石油树脂、制造路标漆、热熔胶、印刷油墨和橡胶增黏剂等。其中日本瑞翁公司是碳五综合利用的典型代表,其碳五利用率达80%以上,是世界上碳五利用率最高的企业。 1.环戊二烯及双环戊二烯 我国有丰富的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CPD/DCPD)资源,主要来自乙烯裂解副产品C5馏分和C9馏分。随着我国乙烯工业生产能力与产量的快速增加,裂解C5馏分和C9馏分的资源量亦不断的增加,C5馏分产能占裂解乙烯总产量的14~20%,C9馏分产能占乙烯总产量的10~20%;其中C5馏分中的环戊二烯/ 双环戊二烯(CPD/DCPD)含量占15%左右,C9馏分中的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CPD/DCPD)含量占20~25%。DCPD的综合利用是合理利用石油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降低石化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DCPD的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它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潜力也相当巨大。 1.1碳五分离双环戊二烯的情况 2013年国内C5分离装置产能168万吨,双环戊二烯产量21.55万吨左右,出口量约为6万吨。其中精分离装置产能127万吨,双环戊二烯产量15.65万吨;粗分离装置产能41万吨,双环戊二烯产量5.9万吨。国内C5分离DCPD的厂家主要有淄博鲁华(纯度85%左右)、山东玉皇(纯度84%左右)、上海金山(纯度85-87%)、宁波金海德旗(纯度85%左右)、茂名鲁华(纯度85%左右)、抚顺伊科斯(纯度85%左右)、南京源港(纯度83-85%)、燕山石化(纯度85%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