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四综合利用的探讨
碳四在化工中的综合利用现状

碳四在化工中的综合利用现状碳四在化工中的综合利用现状谢腾腾山东豪迈化工技术引言近年来随着炼厂原油加工深度的提升和乙烯生产能力的大幅度增长、百万吨级的蒸汽热裂解制乙烯装置的建成,副产碳四量迅速增长。
再加上基于煤基的新开发的由甲醇经过催化反应生成乙烯、丙烯为主的轻烯烃产品的煤化工新工艺、新技术的兴起,碳四的产量更加惊人,因此,碳四的利用十分重要。
同时,在国外发达国家,碳四的利用率已经相当可观,美国高达80%~90%,日本为64%左右,西欧也在60%,而我国的碳四利用率仅仅为40%左右[1],并且主要集中在烯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所以,在我国碳四的合理利用意义更加重大,并且任重道远。
1 碳四的来源及应用方向碳四的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其特点和应用方向分别为[2]:(1)炼厂碳四:主要来自催化裂化装置(FCC)副产碳四,此外减粘裂化、热裂化和焦化装置也副产少量碳四。
炼厂碳四的丁烷(尤其是异丁烷)含量高,烯烃以2-丁烯和异丁烯为主,不含二丁烯,主要用于生产MTBE、液化气。
(2)裂解制乙烯副产碳四,烯烃含量高,以丁二烯和异丁烯为主,主要用于生产丁二烯、MTBE、丁烯-1、液化气或裂解料、2-丁烯生产仲丁醇/甲乙酮。
(3)油田气回收碳四,主要是丙烷、丁烷,主要作为液化气或裂解料。
(4)甲醇制烯烃(MTO、MTP)等工艺副产碳四。
此部分碳四的烯烃含量较高,可用于增产乙烯/丙烯,MTBE/丁烯-1、2-丙基庚醇等产品。
各工艺副产碳四的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各工艺副产碳四典型组成2 碳四衍生物产品组成[3]碳四各组分工业用途广泛,主要包括燃料利用和化工利用两大方向。
燃料利用是将碳四进行芳构化、烷基化、异构化等,生成物用作汽油调和组分;化工利用则是用碳四生产化工产品。
碳四衍生物产品链如图1所示。
碳四转化与利用技术的开发是实现碳四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
图1 碳四衍生物产品链3 碳四的综合利用碳四的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碳四芳构化、碳四直接和间接法烷基化制汽油,碳四制丁二烯(包括裂解碳四抽提丁二烯和丁二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碳四裂解制丙烯、碳四制异丁烯等技术。
浅谈C4的综合利用

膨胀型阻燃剂、 磷系阻燃剂等, 指出无机矿物阻燃剂、 阻燃增效剂、 偶联剂等将是今后无卤阻燃剂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无卤阻燃 ;电缆料 ;聚烯烃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0 (!12 "" 0 ###1 0 #!
!"#"$%&’ (%)*%"## )+ ,)- 0 .$/)*"- 0/$1" 0 !"2$%3$-2 ()/4)/"+5- 6$7/" 8$2"%5$/
!"#$% &#’()’’#*+ *+ ,*-."$/$+’#0$ 12#3#452#*+ *% ," 6"5(2#*+
781 9*+: ) ;)+# ,,8<= 7) ) %$+:$ (# % 012345617859: ;95<:2= ,>894?8?@ A?8B13C82= 4D 01234:1<7 E !617859: F?@8?1138?@ ,156?4:4@= ,;<C6<? ##&’’# ,!68?9 ;$ % G432619C2 A?8B13C82= ,H921389: H129::<3@= I?C282<21 ,J61?=9?@ ##’’’( ,!68?9) >?’2"5(2: ,61 K31C1?2 C82<9284? 4D 9KK:859284? 4D !" D395284? L426 92 6471 9?M 9L349M 931 8?234M<51M % ,61 547N K3161?C8B1 <28:8O9284? 4D !" D395284? 8C M8C5<CC1M P6856 8?5:<M1C K34M<5284? 4D C2197 5395Q8?@ 39P 7921389:C 4D 68@6 R<9:82= L= 6=M34@1?9284? 4D !" ;@9C 48: 4S8M8O13 9?M K31K939284? 4D 68@6 R<9:82= # ) L<2=:1?1 9?M ! ) L<2=N :1?1 9?M 238L1?O1?1,9?284S8M9?2 *+, 9?M B1685:1 <C1M K1234:1<7 48: @9C L= C1K939284? 71264M % H19?2871C,9 D:4P M89@397 4D <28:8O9284? 4D !" 4D 9 513298? K:9?2 8C 9229561M % ,61 319C4?9L:1 <28:8O9284? 4D !" 8C ?42 4?:= 261 1DD1528B1 <C1 4D K1234:1<7 31C4<351 L<2 9:C4 261 87K34B171?2 4D K34M<52 C23<52<31,<K@39M8?@ 261 K34M<52 R<9:82= 9?M 8?5319C8?@ 4D 1?213K38C1 L1?8D82C % @$A B*"C’: !" D395284? ;547K3161?C8B1 <28:8O9284? ;31D8?13= @9C 国内外 !E 的利用现状 当民用燃料使用, 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 而且经济效 随着国内外炼油工业发展, 尤其是催化裂化技 术的不断提高, 炼厂气的深加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重视。炼厂气 !" 的综合利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 课题之一。我国每年生产 !" $’’ 多万 2, 其中 #T’ 多 万 2 来自炼油厂的催化裂化装置、 焦化装置、 减粘裂 化装置和热裂化装置, 其中由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 占 T’U 以上。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液化石 !" 最多, 油气中正丁烷约占 &U V WU , 正丁烯中的 # ) 丁烯 和 $ ) 丁烯和异丁烯各约占 XU V #XU , 异丁烷最 多, 占 $’U 左右, 其中丁二烯燃烧时易生成煤烟, 不 适于作燃料, 一般用作生产合成橡胶和 .*J 树脂的 原料, ! ) 丁烯用来生产仲丁醇及甲乙酮等石化产 品, " ) 丁烯也只限于生产丁基橡胶。目前我国大部 分炼厂 !" 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一般是作为液化气充
碳四综合利用政策

碳四综合利用政策是指针对化工行业中的碳四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碳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乙二醇、聚乙烯等化工产品。
然而,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碳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导致大量的碳四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碳四综合利用政策。
首先,政府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碳四资源的利用率。
例如,通过改进催化剂和反应器的设计,可以提高乙二醇的产率和质量。
此外,政府还支持企业开展碳四资源的循环利用研究,探索将废弃的碳四资源转化为其他有用的化学品或能源的技术路线。
其次,政府加大了对碳四综合利用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
例如,对于符合条件的碳四综合利用项目,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或税收优惠。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碳四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最后,政府加强了对碳四综合利用行业的监管和管理。
例如,制定了相关的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企业的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混合碳四的的综合应用

混合碳四是重要的石油化工资源,它是烷烃、单烯烃和二烯烃的总称。
炼油厂碳四主要由正丁烯、异丁烯、正丁烷、异丁烷和丁二烯组成,最具有化工利用价值的组分主要是正丁烯、异丁烯和丁二烯,其次是正丁烷。
目前我国碳四馏分的化工利用尚处于初期阶段。
炼油厂碳四馏分大部分直接进烷基化装置生产烷基化汽油或叠合汽油;部分用于生产聚丁烯和聚异丁烯作润滑油添加剂;此外利用异丁烯生产甲基叔丁基醚;少量异丁烯用于生产烷基酚,正丁烯用于生产仲丁醇等。
可见,碳四馏分的应用今后在我国将会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1燃料应用全球大量碳四烃主要用作燃料,以丁烯为例,约90%用于燃料,仅10%用于化学品市场。
相对碳四烃直接作燃料使用而言,将碳四烃加工成烷基化油、甲基叔丁基醚及车用液化石油气等各种液体燃料或添加剂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碳四烃生产甲基叔丁基醚作为汽油调合组分和辛烷值改进剂,是全球少数几个发展极为迅速的石化产品。
但由于甲基叔丁基醚对饮用水的污染,导致美国部分地区从2004年1月起限制或禁用甲基叔丁基醚。
全球甲基叔丁基醚产能和需求量已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比之下二发展烷基化油是碳四烃燃料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
2003年,全球烷基化产能已达到82.12Mt,比2001年增长了5.4%。
固体酸烷基化工艺由于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明显优势而得到广泛关注,它代表了烷基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世界上有多家专利商正在开发固体烷基化工艺,部分已完成中试试验。
而近年来开发的间接烷基化工艺由于适应原料范围更宽,生产成本更低而被石油石化界普遍看好。
2化工应用2.1丁二烯的应用混合碳四中丁二烯含量在45%以上,利用抽提技术,可得到丁二烯。
丁二烯是合成顺丁橡胶、SBS以及1,2-低分子聚丁二烯的主要原料。
混合碳四中各组份间的相对挥发度相差不大,利用一般精馏方法很难分离,在体系中加放极性的第三组份二甲基甲酰胺,增大各组份间的有效分离,从而可得到高纯度的丁二烯产品。
碳四分离及综合利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醋酸仲丁酯工艺技术
•醋酸仲丁酯工艺技术产品指标
•1、反应碳四烯烃总转化率大于75% • 2、目标产物醋酸仲丁酯选择性大于95%
•醋酸仲丁酯工艺技术特点
➢ 采用树脂催化剂,后处理工艺简单、副反应少、催化剂寿命长、设备腐蚀小等 优点,取得催化剂、反应工艺、分离技术等5项专利。本技术现应用于全国共4套, 分别是江西九江,山东临沂,河北石家庄,陕西延安,其中九江装置已运行近两年
电:5-8KW.h/吨 MTBE
•MTBE吸附蒸馏脱硫工艺技术
•MTBE脱硫工艺技术创新点及特点
由于引入了极性溶剂,改变硫化物在溶剂中与MTBE中分配 系数 ➢ 脱硫彻底,脱硫后MTBE产品中硫含量小于10ppm ➢能耗低,大大降低了装置能耗 ➢产品回收率高,产品MTBE的回收率大于99.9%,几乎 没有损失。
➢烷烃含量低,约占1%-7%
➢以烯烃为主,烯烃含量占80%
➢如乙烯齐聚制α-烯烃时联产C4
•碳四馏分主要化学成分
•碳四馏分的化学组成
•烷 烃
•烃 烯
•1,3-丁二烯 •反2-丁烯 •顺2-丁烯 •1-丁烯 •异丁烯
•异丁烷 •正丁烷
• C4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主要围绕以上7种组分进行。
•C4异丁 烯
•MTBE •叔丁醇
•异丁烯化工利用技术途径
•汽油添加剂
•MTBE裂解制 高纯度异丁烯
•叔丁醇脱水 制高纯度异丁
烯
•涂料和医药 的溶剂
•聚异丁烯 •丁基橡胶
• 目前国内异丁烯大多采用MTBE工艺技术,生产甲基叔丁基醚 ,用作汽油添加剂。高纯度异丁烯生产能力很小。
•注:蓝色标注的为凯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所拥有的成熟的工艺技术。
异丁烷脱氢技术
碳四馏分的综合利用及前景分析

3.3 各组分的化工用途
• 正丁烷:正丁烷可通过过氧化制取顺丁烯 二酸酐(顺酐)。
• 异丁烷:异丁烷由于其性质不活泼,深加 工利用困难,因此在化工方面的应用较少, 主要用于与烯烃直接烷基化生产汽油。
• 异丁烯:异丁烯前些年应用最广的是与甲 醇反应生成MTBE,现在以异丁烯为原料生 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也比较多。
• 正丁烯:正丁烯大多用于氧化脱氢制丁二 烯、顺酐、甲乙酮、2-丙基庚醇、戊醛。另 外1-丁烯还用作聚乙烯单体,生产仲丁醇等。
• 2-丁烯: 2-丁烯的主要用途是利用间接烷 基化技术生产烷基化汽油,约占2-丁烯用量 的90%。其次,由2-丁烯和乙烯通过歧化反 应生产丙烯在近年来也得到广泛的研究。 另外,2-丁烯还可通过水合生成仲丁醇然后 脱氢生成甲乙酮。
• 各大炼厂C4馏分一般采用先进MTBE装置 将异丁烯反应掉,然后进非临氢异构化装 置将正构丁烯反应掉,剩下的进行气体分 馏。
2.3 裂解气C4馏分
• 裂解气C4馏分在分离出丁二烯后处理 方法与炼厂气C4馏分相同。
丁二烯分离。在C4馏分的分离流程中,首先需 要分出丁二烯。丁二烯的分离目前主要采用萃 取精馏法,其原理是从C4馏分中加入极性溶剂 以扩大各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常用的溶剂 有二甲基甲酰胺、乙腈等。所得粗丁二烯经第 二级萃取精馏,除去其中所含的对聚合反应有 害的炔烃等杂质,然后通过精馏,即可获得纯 度为99.5%的聚合级丁二烯。
• 炼厂气C4馏分主要来源于催化裂化装置,也 有少量来自热裂化装置。其气体组成除与原 油的性质有关外,更与加工方法及催化剂类 型相关。热裂化过程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主 要按自由基断链反应历程进行,异构化、氢 转移等反应少,所生成的C4馏分中正构烷烃 的含量比催化裂化高。
混合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混合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混合碳四(CH₄)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由于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其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然而,混合碳四作为一种有机废弃物,其综合利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本报告旨在研究混合碳四综合利用项目的可行性,为相关行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市场分析1.国内外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推动,给混合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2.目前,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甲烷冷藏技术、生物质能源开发、燃气颗粒物减排等领域。
3.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是混合碳四综合利用项目成功的关键。
三、技术分析1.甲烷冷藏技术:将混合碳四制成冷冻液体,用作制冷剂,能够替代氟里昂等传统制冷剂。
2.生物质能源开发:将混合碳四与废弃生物质反应,产生生物质燃气,可以用于发电、供暖等。
3.燃气颗粒物减排:将混合碳四与煤燃烧反应,可以有效降低排放的颗粒物。
四、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甲烷冷藏技术已经成熟,市场前景广阔;生物质能源开发和燃气颗粒物减排技术在研发阶段,需要进一步验证。
2.经济可行性:混合碳四综合利用项目的成本主要来自设备投入、原料采购等方面,需要详细计算和分析。
3.社会环境可行性:混合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五、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当前混合碳四综合利用技术尚不成熟,存在技术难题和风险。
2.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要确保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以保持竞争优势。
3.政策风险:国家政策的变化可能对混合碳四综合利用项目的发展产生影响。
六、项目建议1.加强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降低综合利用成本。
2.加强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
3.寻求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降低项目运营风险。
4.关注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工作。
七、结论。
碳四综合利用与分离(1)

项目背景
该企业拥有丰富的碳四资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决定开展碳四综合利用项目。
碳四分离技术是石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
该研究院在碳四分离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开发了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方法。
技术创新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等领域,为相关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支持。
特点
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液体分离等领域,如氧气浓缩、海水淡化等。
应用
萃取分离法
利用萃取剂与混合物中各组分溶解度的差异,实现组分的分离。适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如石油化工中的油品精制。
层析分离法
利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差异,实现组分的分离。常用于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领域,如蛋白质纯化、药物分析等。
电泳分离法
利用电场作用下离子迁移速度的差异,实现组分的分离。适用于带电粒子的分离,如生物大分子、无机离子等。
04
CHAPTER
碳四综合利用与分离应用案例
技术路线
通过催化裂化、加氢等技术手段,将碳四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如丙烯、丁烯等。
实施效果
项目投产后,实现了碳四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部分氧化法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碳四烃类与水蒸气进行重整反应,生成合成气和二氧化碳。此技术适用于处理含有较多杂质的碳四烃类。
蒸汽重整法
催化裂化法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碳四烃类发生裂化反应,生成烯烃和少量烷烃。此技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以提高烯烃的选择性。
烯烃转化法
利用特定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将碳四烃类转化为相应的烯烃。此技术可实现碳四烃类的高效转化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厂碳四综合利用的探讨刘真温志刚王金波气分MTBE车间目前,碳四烃主要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使用,但近年来,由于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该资源作为普通燃料销售的经济性值得考虑。
据报道,我国对碳四馏分的利用率约为16%,远比国外低,而美国、日本、西欧等对碳四烃的综合利用率分别为80%、64%、60%;此外,自2004年我国西气东输管线正式开通以来,全国有十多个省市开始使用天然气,这样就使得原来用作燃料的碳四馏分中有一部分被天然气替代,为碳四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了条件。
因此,拓展碳四馏分的化工利用,进一步将其加工成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我厂碳四烃的利用现状我厂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来自FCC装置,脱硫后经气分装置的脱丙烷塔将碳二碳三与碳四分离,分离出的碳四进入MTBE装置,碳四中的异丁烯与甲醇反应生成MTBE(甲基叔丁基醚),剩余未反应的碳四组分作为民用液化气销售。
表1为我厂碳四馏分的组成(m%)。
表1 碳四组分组成从表1可以看出碳四组分中正丁烯(顺丁烯和反丁烯)的含量最高为32.65%(w%),异丁烷含量次之为30.61%(w%),异丁烯为18.68%(w%),正丁烷为10.78%(w%)。
如果按照气分装置在2012年全年产出5.60万吨的碳四计算,那么其中含有1.83万吨的正丁烯和1.71万吨的异丁烷。
目前,我厂仅对异丁烯组分进行了有效利用,碳四的综合利用率仅为18.68%(w%),如果能将正丁烯或异丁烷进行开发利用,碳四的综合利用率可达到50%~82%。
炼厂的经济技术指标会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2 碳四组分的分离实现碳四烃的综合利用,最大的困难在于将碳四烃各组分有效分离以达到规定的纯度要求。
混合碳四烃中的1-丁烯、异丁烯和丁二烯沸点接近,化学性质活泼,需要用特殊方法分离,正丁烷、异丁烷和2-丁烯可以采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碳四组分物性表如表2所示。
表2 碳四组分物性2.1 丁二烯的分离由于l,3-丁二烯与1-丁烯的沸点相差仅1.76℃,如采用精馏的方法原料中的丁二烯绝大部分要进入1-丁烯产品中,所以丁二烯的分离可以采用萃取精馏法,根据所用溶剂的不同,分离方法有乙腈法(ACN法)、二甲基甲酰胺法(DMF法)和N一甲基吡咯烷酮法(NMP法)三种。
兰州石化公司采用ACN 法建成国内第一套丁二烯工业生产装置,萃余碳四中丁二烯含量由原来的O.8%下降到4.0×10-6以下,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合成橡胶厂采用的是DMF法工艺技术。
2.2 异丁烯的分离在碳四馏分中,由于异丁烯和正丁烯的沸点只相差O.6℃,相对挥发仅相差0.022,因此,采用一般的物理方法很难将其分离,但由于异丁烯的化学活性仅次于丁二烯,所以工业上一般利用其化学活性来进行分离。
目前,异丁烯的工业上分离方法主要有硫酸萃取法、吸附分离法、树脂水合脱水法、甲基叔丁基醚(MTBE)裂解法等。
2.3 1-丁烯的分离l-丁烯可以在彻底脱除了丁二烯和异丁烯之后,采用共沸精馏方法在脱异丁烷塔将异丁烷、水及一些轻组分;脱异丁烷塔底的碳四经脱重塔脱除比1-丁烯沸点高的2-丁烯(顺), 2-丁烯(反)和正丁烷,从塔顶得到纯度大于99.5%(m%)的聚合级正丁烯产品。
2.4 异丁烷的分离在分离正丁烯的过程中,从脱异丁烷塔顶得到的是异丁烷、水及微量碳三组分,在标准状况下,丙烷、异丁烷和正丁烷的沸点分别为-42.04℃,-11.73℃,-0.5℃,三种组分中,沸点差最小为11.23℃。
所以采用精馏方法来制取高纯度的异丁烷。
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就利用精馏的方法制取纯度在99.9%的异丁烷。
按照我厂加工石油液化气的流程和异丁烯已经完全利用的现状,对碳四组分进行分离可采用以下两条工艺路线:第一条工艺路线是碳四从气分装置的脱丙烷塔出来后进入脱重塔,将碳四切割成含1-丁烯、异丁烯、丁二烯和异丁烷的轻碳四,以及富含2-丁烯和正丁烷的重碳四。
轻碳四再进入MTBE装置将异丁烯完全反应,醚化后的剩余轻碳四再进入脱异丁烷塔,塔顶得到异丁烷,塔底得到1-丁烯和丁二烯,为提高1-丁烯的纯度可采取萃取法吸收丁二烯。
碳四各主要组分的分离如图1所示。
图1 分离碳四主要组分路线一第二条工艺路线是碳四从气分装置的脱丙烷塔出来后进入MTBE装置,将将异丁烯完全反应,再进入脱异丁烷塔,塔顶得到异丁烷,塔底为重碳四,重碳四再进入脱重塔,塔顶为1-丁烯,塔底为2-丁烯和正丁烷等重组分。
为提高提高1-丁烯的纯度可进一步采取萃取法吸收其中的丁二烯。
碳四各主要组分的分离如图2所示。
图2 分离碳四主要组分路线二3、碳四的综合利用3.1 丁烯正丁烯有l-丁烯和2-丁烯(包括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
高纯度的1-丁烯可生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丁烯可生产烷基化汽油、乙酸制备醋酸仲丁酯、甲乙酮、仲丁醇等。
3.1.1 烷基化目前正丁烯的主要用途是与异丁烷反应生产烷基化汽油,异丁烷与丁烯的烷基化是炼油工业中提高高辛烷值组分的一项重要工艺。
能够工业化的烷基化技术有HF法和硫酸法,这两项技术虽然成熟,但存在设备腐蚀和环保问题而逐渐被抛弃。
3.1.2 水合法生产仲丁醇仲丁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溶剂、增塑剂、选矿剂及除草剂等,并能用于生产甲乙酮。
目前仲丁醇的生产方法有间接水合法和直接水合法,间接水合法以硫酸为催化剂,流程复杂,设备多,装备投资高,且投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稀酸和酸性废水,严重腐蚀设备和污染环境。
直接水合法以离子交换树脂或杂多酸为催化剂,克服了间接水合法的缺点,且能耗较低。
3.1.3 生产甲乙酮甲乙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和重要的有机精细合成原料。
由正丁烯来生产甲乙酮的方法有一步法和二步法。
一步法为正丁烯在催化剂溶液中直接与氧反应生产甲乙酮。
二步法为正丁烯先水合生成仲丁醇,然后脱氢再生成甲乙酮。
齐鲁石化公司采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利用混合碳四为原料生产甲乙酮成套技术,于2001年11月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20kt/a甲乙酮装置,是一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仲丁醇/甲乙酮专利技术。
3.1.4 加成制取醋酸仲丁酯。
正丁烯和无水冰醋酸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成反应可直接合成醋酸仲丁酯。
采用正丁烯法合成醋酸仲丁酯目前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采用混合碳四生产醋酸仲丁脂,与传统醇酯化法相比,正丁烯直接加成路线生产成本大约低20%~30%。
醋酸仲丁酯最主要的用途为溶剂,近几年。
由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趋严格,醋酸仲丁酯及其调合物可取代挥发性涂料配方中的芳烃和酮类。
目前醋酸仲丁酯在我国存在市场紧缺.醋酸仲丁酯在我国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作溶剂、萃取剂等的潜在市场广阔。
据报道,2011年我国醋酸仲丁酯的产能为38万吨,到今年年初产能已经扩大到了128万吨。
可见该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部分产品已由国内市场走出海外。
但是在国内产能迅速扩张的同时,醋酸仲丁酯由于下游扩增缓慢,下游开发与实际脱节以及推广等尚需时间等问题,行业内产能过剩问题逐渐显现。
3.2 异丁烷异丁烷由于其性质不活泼,较难参与反应,在化工方面的应用不多,其主要应用于制冷行业、气雾剂领域。
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而高纯度异丁烷R600a的ODP及GWP值均为0,远远小于0.1,是氟利昂的理想替代产品之一,在家用制冷行业、工业制冷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及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此外纯度在99.9%以上的异丁烷还可以作为标准气体使用,市场需求较大。
在化工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异丁烷通常与正丁烯反应生产烷基化汽油,或与丙烯共氧化法生产环氧丙烷并联产叔丁醇。
环氧丙烷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目前的生产技术以氯醇法和间接氧化法为主。
氯醇法在美国已被禁止使用,而我国目前仍以氯醇法为主,且装置以引进为主,已不适应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间接法是国际上成熟的无污染环氧丙烷生产技术,且生产成本低于氯醇法,主要有异丁烷法、乙苯法和Shell法。
其中异丁烷法可以联产大量的叔丁醇,美国叔丁醇的大宗产量就是来自环氧丙烷生产装置。
用环氧丙烷生产l,4-丁二醇被认为是目前加工成本较低的一种方法。
另外,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异丁烷氧化制取甲基丙烯酸技术也发展很快。
3.3 正丁烷炼厂碳四烃经分馏得到重碳四。
重碳四经抽提精馏分离掉2-丁烯后.可得到高纯度的正丁烷。
正丁烷可以通过氧化制取顺丁烯二酸酐,与传统的苯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污染小、消耗低等优点。
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正丁烷氧化法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
由正丁烷氧化法制取的顺丁烯二酸酐经酯化、加氢可生产1,4-丁二醇,用它可以生产一丁内酯、四氢呋喃,进而可制备更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N一甲基吡咯烷酮和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
正丁烷的其他化工利用包括催化氧化制备顺酐、醋酸、乙醛、甲乙酮等;卤化、硝化制卤化丁烷、硝基丁烷;高温催化制二硫化碳,以及用作制氢原料等。
3.4 芳构化轻烃芳构化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石油加工技术,其特征是利用改性的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将低分子的烃类直接转化为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轻质芳烃。
轻烃芳构化技术与目前炼厂采用的重整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的分子筛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抗硫、抗氮能力,原料无需深度加工;(2)低压、非临氧操作,其基本建设投资少,操作费用低;(3)通过改变催化剂配方及芳构化反应工艺条件,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产品分布,以适应市场需要;(4)芳构化反应产生的干气富含氢气,可以作为加氢装置的氢源。
齐胜工贸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研究院开发的轻烃芳构化技术进行了中试,以混合碳四(异丁烷57.09%,丁烯40.71%)为原料芳构化生产芳烃的产品分布为:干气16.O% (其中氢气2.5%),液化气33.5%,液体混合芳烃50.O%,焦炭+损失0.5%。
3.5 碳四馏分回炼增产乙烯、丙烯碳四回炼增产丙烯不仅可提高炼油厂的综合效益,而且还可大大缓解国内丙烯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
目前碳四回炼增产丙烯的工业应用主要在国外,国内有几家对混合碳四制丙烯技术展开了研究。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OCC工艺,该工艺已在中原石化建了60 kt/a碳四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工业试验装置;北京惠尔三吉公司开发了BCC工艺,应用于该工艺的江苏金浦集团300 kt/a干气、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已建成投产;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北京化工研究院等单位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4 结束语⑴随着国内外对混合碳四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开发,逐步形成了以正丁烷、异丁烷、正丁烯、异丁烯及丁二烯为原料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⑵在对混合碳四下游产品进行综合开发时需要全面分析和掌握市场行情,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产品开发。
⑶由于后续碳四深加工装置一次性投资费用较高,且我厂碳四产量低难以形成规模,可采取出售高纯度原料的方案来提高炼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