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 期末复习要点

数字信号处理 期末复习要点
数字信号处理 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1.

画出“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方框图,图中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

模拟信号、离散时间信号、数字信号各自的定义和关系是怎样的? 3.

线性系统的判定条件是什么? 4. 时不变系统的判定条件是什么?

5. 某系统满足)()()]()([2121n y n y n x n x T +=+,可判断该系统为线性系统吗?

6. 某系统满足T[kx(n)]=ky(n),可判断该系统为线性系统吗?

7. 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有哪些?其中递推法的求解依赖于什么?

8. IIR 系统的差分方程中有输出信号y(n)的时延信号吗?

9. 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在时域可由差分方程确定吗?

10. 因果系统的判定条件是什么?

11. 稳定系统的判定条件是什么?

12. 稳定系统一定是因果的吗?

13. 因果系统一定是稳定的吗?

14. 右边序列一定是因果序列吗?左边序列一定是反因果序列吗?

15. 当输入序列不同时,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会不会随之改变?

16. 如何用单位脉冲序列表示单位阶跃序列和矩形序列?

17. IIR 系统的h(n)是有限长的还是无限长的?

18. FIR 系统的h(n)是有限长的还是无限长的?

19. 有限长序列一定是因果序列吗?

20. 级联型数字滤波器的h(n)是各子系统)(n h i 的什么运算? 并联型数字滤波器的h(n)是

各子系统)(n h i 的什么运算?

21. 时域采样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22. 实际工作中,抽样频率总是选得大于或等于两倍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吗?

23. 数字角频率π、2π对应的模拟频率(信号的实际频率)分别是什么?

24. 采样信号的频谱是原模拟信号频谱的周期函数,其周期为多少?

25. 要使正弦序列)sin()(?ω+=n A n x 是周期序列,其数字频率ω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26. 已知离散时间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是,11)(5)(+=n x n y ,则系统)(n y 是否是线性

的?是否是时不变的?是否是因果的?是否是稳定的?

27. 一个线性时不变(LTI )系统,输入为x (n )时,输出为y (n )。若输入为a x (n ) 时,则输

出是多少?输入为x (n-n0)时,输出是多少?

28.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分别为)(8.0)(1n u n h n =和)(5)(2n u n h n =,

则各系统是否是因果的?是否是稳定的?

29.序列??? ??=n n x 5sin )(1π、??

? ??=n n x 52sin )(2π、??? ??+??? ??=n n n x 18sin 8cos )(3ππ是否是周期信号,若是,周期分别是多少?

30.序列)()1()(4n R n n x +=,则序列)3()(1+-=n n x 和)())2(()(552n R n x n x -=的图

形是怎样的?

31.有一连续信号)40cos()(t t x a π=,用采样间隔s T 02.0=对)(t x a 进行采样,则采样

信号)(?t x

a 的表达式是什么?采样后所得时域离散信号x (n )的表达式是什么?x (n )是否是周期的,若是周期的,周期是多少?

第二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1.因果稳定系统的系统函数的极点均在Z 平面单位圆的内部吗?

2.描述离散时间系统的方法,时域有哪两种?频域有哪一种?其中哪两种属瞬态分析法?

哪一种属稳态分析法?

3.LTI 数字滤波器)(n h 的离散时间傅氏变换)(ωj e H 表示什么?它是周期的吗?如果是周

期的,周期为多少?

4.左边序列的收敛域总在某个圆的圆内还是圆外区域?

5.设序列)1(2)(6)1(2)(--++=n n n n h δδδ,则0|)(=ωωj e H 的值是多少?

6.级联型数字滤波器的H (z )是各子系统)(z H i 的什么运算?而并联型数字滤波器的H (z )是

各子系统)(z H i 的什么运算?

7.若)(z H 是一个低通滤波器 ,则)(z H -是一个什么滤波器?

8.Z 变换在单位圆上的值表示的是什么?

9.若h (n )为实序列,则)](arg[ωj e H 是奇对称还是偶对称的? |)(|ωj e H 是是奇对称还是

偶对称的?)](Re[ωj e

H 是奇对称还是偶对称的? )](Im[ωj e H 是是奇对称还是偶对称

的? 10.序列)()(n R n x N 的离散时间傅氏变换(DTFT ))(ωj e X 、离散傅氏变换(DFT )X (k )

和Z 变换X (z )的定义式是什么?这三种变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1. X (Z )确定收敛域(ROC )的方法是什么?收敛域内能有极点吗?

12.只要因果序列x (n )有收敛的Z 变换形式,则其“序列傅氏变换”是否就一定存在?

13.右边序列的收敛域总在某个圆的圆外区域吗?

14.表达式ωωj e z j z X e

X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5.一个序列的DTFT 不存在,则其z 变换是否也不存在?

16.稳定系统的系统函数的收敛域必须包括什么?

17.长度分别为M ,N 的有限长序列,在做线性卷积之后长度为多少?

18.序列的傅里叶变换)(ωj e X 是ω的连续周期函数,周期为多少?

19.因果系统的系统函数的收敛域必须包括∞=z 吗?

20.LTI 因果系统的时域、Z 域充要条件分别是什么?。

21.LTI 稳定系统的时域、Z 域充要条件分别是什么?

22.因果、稳定系统的系统函数H (z )的收敛域是怎样的?

23.若模拟信号)(n x 在时域是实偶的,则其傅氏变换)(ωj e X 在频域是怎样的?

24. 一个LTI 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3.0)(n u n h n =,则该系统的H (z )是什么,收敛域是什

么?零极点是什么?该系统是否是因果稳定的?

25.满足差分方程)()1()(2

5)1(n x n y n y n y =++--的稳定线性移不变系统,其系统单位抽样响应是什么?

26.序列)()1()(4n R n n x +=, 20},

1,2,1{)(2≤≤=n n x 的线性卷积是什么? 两个序列的5点循环卷积是什么?

27.已知一个LTI 因果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2.01)(

3.01(5.0)(11----=z z z H ,该系统函数的收敛域是什么?系统是否是稳定的?其对应的单位脉冲响应是什么?差分方程是什么?

第三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1.有限长序列的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存在吗?

2.DFT 和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和Z 变换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3.表达式k N

j e X k X πωω2|)()(==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4.离散傅氏变换DFT 与离散傅氏级数变换DFS 有什么关系?

5.对于离散傅里叶变换而言,其信号特点是:时域、频域均离散周期的吗?

6.若序列为什么序列,可以存在DTFT ,但不存在DFT ?

7.时域采样定理和频域采样定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8. 长度为N 的有限长序列)(n x 可以用N 个频域的采样值)(k X 唯一地确定吗?

9.某序列的DFT 表达式为∑-==10)()(M n nk N W

n x k X 。该序列的时域长度是多少?变换后数字

域上相邻两个频率样点的间隔是多少?

10.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时,截断信号引起的截断效应表现为什么?

11.在时域序列)(n x 的末端填补一些零值以增加DFT 的点数的目的是什么?

12.模拟时域抽样不失真条件为m s f f 2≥。数字频域抽样不失真条件是什么?

13.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与离散傅里叶级数变换DFS 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DFT 经过截取

主值可得到对应的DFS 吗?

14.用圆周卷积(循环卷积)计算线性卷积的条件是什么?

15.设实连续信号)(t x 中含有频率40Hz 的正弦信号,现用Hz f s 120=的采用频率对其进

行采样,并利用N=1024点DFT 分析信号的频谱,问频谱的峰值出现在第几条谱线附近?

16.频域N 点采样造成时域的周期延拓,其周期是多少?

17.设实序列)(n x 的6点DFT 为)50)((≤≤k k X ,已知j X 35)4(+=,则)2(X 为多少?

18.实序列)()1()(4n R n n x +=的 4点DFT 是什么?

第四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

1. FFT 算法使信号的实时处理成为可能,FFT 与DFT 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2.FFT 是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还是离散时间傅氏变换DFTT 的快速算法?

3.N 点基2-FFT ,共有多少级蝶形?每级有多少个蝶形?

4. 序列的N 点的DFT ,直接计算需多少次复数乘法?多少次复数加法?若采用基2-FFT

算法,则需多少次复数乘法?多少次复数加法?

5.分别画出按时间抽取(DIT )及按频率抽取(DIF )的8点FFT 运算流图?

0(x 4(x 2(x 6(x 1(x 5(x 3(x )0(X )1(X )2(X )3(X )4(X )5(X )

6(X

第五章 I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1.在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数字滤波器时一般要采用“预畸”技术吗?

2.脉冲响应不变法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3.在利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数字滤波器时,需要用到公式的两个公式是什么?其意义各是

什么?

4.在双线性变换法中,可以将关系1

1

112--+-=z z T s 直接代入)(s H 来获取)(z H 吗? 5.在脉冲响应不变法中,可以将关系ST e z =直接代入)(s H 来获取)(z H 吗?

6. 在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数字滤波器时,有什么优缺点?

7.在脉冲响应不变法中,S 平面的右半平面对应Z 平面的什么区域?S 平面的虚轴对应Z

平面的什么区域?S 平面的左半平面对应Z 平面的什么区域?

8. 借助于模拟滤波器的设计理论来设计IIRDF 时,把H(s)转换到H(z)时应遵循的两个基

本目标是什么?

10.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DF-LP 的设计流程图是怎样的?

11.假设某模拟滤波器)(s H a 是一个低通滤波器。通过1

1-+=

z z s 映射为数字滤波器)(z H ,则所得数字滤波器)(z H 是什么滤波器? 12.双线性变换法的优点是不会产生频率混叠现象,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因此适合于

什么类型滤波器的设计?

13.设计IIR DF 时,必须借助于模拟滤波器的设计理论来设计。其中模拟原型滤波器是高

通还是低通?

14.从频率看,脉冲响应不变法是一种什么变换?不适合设计什么数字滤波器?

15.借助模拟滤波器的)(s H a 设计一个IIR 数字高通滤波器,如果没有强调特殊要求,宜选

用双线性变换法还是脉冲响应不变法?

16.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一个三阶巴特沃兹数字低通滤波器,采样频率为kHz f s 5.1=,截

止频率为Hz f c 500=。注:三阶巴特沃兹模拟低通归一化传输函数:

1221

)(23+++=p p p p H a

17. 设某一模拟滤波器的归一化传输函数

()a H S =

,则利用双线性法得到的数字滤波器系统函数)(z H 什么?(设采样频率为kHz f s 4=,3dB 截止频率为kHz f c 1=)

18.设某一模拟滤波器的传输函数2232)(2+++=s s s s H a ,则利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得到的数字滤波器系统函数)(z H 什么?(设采样周期T =0.1s )

第六章 F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1.FIR 滤波器一定具有线性相位吗?

2. h (n )满足什么条件时,FIR 滤波器具有线性相位?

3. 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的时域和频域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4. 线性相位FIR 滤波器零点有什么特性?

5. 理想数字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是矩形时,其单位脉冲响应是怎样的?

6.采用窗口函数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时,窗口函数主瓣宽度与滤波器的过渡带宽度关系是

怎样的?

7. FIR 滤波器的H(z)分别为:

(a ) ]24421[10

1)(54321-----+++++=

z z z z z z H (b )]24421[10

1)(54321-------+-+=z z z z z z H ( c) ]2421[10

1)(4321----++++=z z z z z H (d) ]221[101)(431----+-=z z z z H (1)写出它的单位脉冲响应,判断FIR 滤波器是否为线性相位的滤波器。

(2)写出它的相位函数。

(3)写出它的幅度函数,并讨论其特点。

(4)画出其横截性和线性相位型结构。

8.某模拟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0.1.200.201.0{)(???--=,,,,,, n h d ,用窗函数设计一

个线性相位FIR 数字滤波器(用N =5的矩形窗),则:

(1)判断FIR 滤波器是否为线性相位的滤波器。

(2)说明它的幅度特性有什么特点。(3)说明它的相位特性有什么特点。

9.用窗口法设计一个线性相位低通FIR 滤波器。(设矩形窗长度N =7,截止频率为

kHz f c 2=,采样频率为 kHz f s 24=)

。该滤波器是第几类线性相位FIR 滤波器? 第七章数字滤波器结构

1.在IIR 滤波器中的几种结构中,哪种结构所用的延时器最少?

2.在IIR 滤波器中的几种结构中,哪种结构量化误差累计最小?

3.具有递归结构的系统是否一定是 IIR 系统?

4.数字滤波器有哪些基本结构单元?IIR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有哪四种?

5.IIR 滤波器的流图结构中是否有反馈支路?是递归型还是非递归型结构?

6.在IIR 滤波器中的几种结构中,哪种结构可以灵活控制零极点特性?

7.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时有哪三种因量化引起的误差因素?

8.分别用直接Ⅰ型及直接Ⅱ型流图结构实现系统y(n)= x(n)+0.4x(n-1)+0.4y(n-1)。

9.试分别用直接II 型(典范型)、一节阶级联型流图结构实现系统函数:

211

20

12091311)(---+-+=z z z z H 。 10.试用直接Ⅰ型、直接II 型(典范型)流图结构实现系统函数:

3

3542325.0)(2323++++++=z z z z z z z H 。

工作分析期末复习.doc

工作分析期末复习范围 1. 工作分析实施主体的种类及优缺点 2. 如何正确描述与衡量企业的集权与分权P37 集权就是把权力相对集中于组织最高层领导,是其统管所属单位和人员的活动。分权与 之相反,它使领导的直接控制面扩大,减少了管理层次,是最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信息沟通较 为直接。两者各存优势,也各有不足。为了保证有效的管理,必须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 领导机制。该集中的权力就集中起来,该放下的权力就应该分给下级,这样才能加强组织的 灵活性和适应性。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系统组织中较 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衡量:1决策的数量较低管理层作出的决策越多分权的程度越高,反之集权程度高 2决策的范围较低管理层作出的决策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分权的程度越高, 反之集权程歸 3决策的重要性较低管理层作岀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越大分权的程度越高,反之 集权程度高 4决策的审核较低管理层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低分权的程度越高, 反之集权程度高 3. 企业创新活动的源泉和根本是什么P39 组织创新 这是因为,企业的组织及其结构正是通过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信息流物流灵活 性和组织效率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创新活动的。 4. 企业流程再造及主要内容 流程再造又称企业流程重组,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目 标,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 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只能集成,以打破传 统的职能型组织结工作分析实施主体 1.以人力资源部为主,其他部门 配合; 优缺点 优点 节省瞬; 实施主体了解公司文 化、战略和现状; 缺点 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 如果工作分析方面的经 验不丰富,会影响实施效果; 2 ?由工作分析需求部门自己实施 工作分析,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支 持 非常熟悉本部门工作, 收集的信息全面、内行; 节省成本;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实施 过程中和形成的工作分析结果 文 件可能不专业 3. 聘请咨询机构实施工作分析, 人力资源部门配合咨询顾问,协 调问 题,确保计划的实施 耗费咨询费用; 咨询顾问不了解企业具 体情况,组织需要花费时间与他 们进行企业文化、战略、管理等 方 面的沟通

数字信号处理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1、对模拟信号(一维信号,是时间的函数)进行采样后,就是 离散 信号,再进行幅度量化后就是 数字信号。 2、若线性时不变系统是有因果性,则该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序列h(n)应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当n<0时,h(n)=0 。 3、序列)(n x 的N 点DFT 是)(n x 的Z 变换在 单位圆 的N 点等间隔采样。 4、)()(5241n R x n R x ==,只有当循环卷积长度L ≥8 时,二者的循环卷积等于线性 卷积。 5、已知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为h(n),则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n h n ∞ =-∞ <∞∑ 6、用来计算N =16点DFT ,直接计算需要(N 2)16*16=256_次复乘法,采用基2FFT 算法,需要__(N/2 )×log 2N =8×4=32 次复乘法。 7、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 )滤波器的基本结构有直接Ⅰ型,直接Ⅱ型,_级联型_和 并联型_四种。 8、IIR 系统的系统函数为)(z H ,分别用直接型,级联型,并联型结构实现,其中 并联型的运算速度最高。 9、数字信号处理的三种基本运算是:延时、乘法、加法 10、两个有限长序列 和 长度分别是 和 ,在做线性卷积后结果长度是 __N 1+N 2-1_。 11、N=2M 点基2FFT ,共有 M 列蝶形,每列有N/2 个蝶形。 12、线性相位FIR 滤波器的零点分布特点是 互为倒数的共轭对 13、数字信号处理的三种基本运算是: 延时、乘法、加法 14、在利用窗函数法设计FIR 滤波器时,窗函数的窗谱性能指标中最重要的是___过渡带宽___与__阻带最小衰减__。 16、_脉冲响应不变法_设计IIR 滤波器不会产生畸变。 17、用窗口法设计FIR 滤波器时影响滤波器幅频特性质量的主要原因是主瓣使数字滤波器存在过渡带,旁瓣使数字滤波器存在波动,减少阻带衰减。 18、单位脉冲响应分别为 和 的两线性系统相串联,其等效系统函数时域及频域表 达式分别是h(n)=h1(n)*h2(n), =H1(ej ω)×H2(ej ω)。 19、稳定系统的系统函数H(z)的收敛域包括 单位圆 。 20、对于M 点的有限长序列x(n),频域采样不失真的条件是 频域采样点数N 要大于时域采样点数M 。

最新工作分析要点总结

工作分析试题预测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 1.工作分析的含义: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工作的信息,就工作岗位的状况、基本职责、资格要求等做出规范性的描述与说明,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他管理行为提供基本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 2.工作分析的类型:⑴按客体分布的范围——广义的工作分析、狭义的工作分析⑵按工作分析的目的——单一目的、多重目的⑶按工作分析切入点——岗位导向性、人员导向性、过程导向性。 3.工作分析的流程: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 4.工作分析的常规程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 5.工作分析的系统模型:信息的来源、职位信息、工作描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6.工作分析的七要素(6W1H):①什么职位②谁来做③如何做④为何做⑤何时做 ⑥为谁做⑦在哪里做 7.工作分析的原则:⑴是分析而不是罗列⑵针对的是工作而不是人⑶以当前的工作为依据⑷事实而不是判断 8.工作分析中需要搜集的信息类型有哪些:⑴工作活动⑵工作中的人的活动⑶在工作中所使用的机器、工具、设备以及工作辅助用品。⑷与工作有关的有幸和无形的因素⑸工作绩效⑹工作背景⑺工作对人的要求 9.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职业生涯、职系、职务、职门、职级、职等。 10.工作分析的作用:⑴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化的基础⑵提高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需要⑶组织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⑷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⑸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定员、定额、人员招聘、职业发展设计与指导、薪酬管理及人员培训的科学化、标准化。⑹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也是不可缺少的 11.工作分析的结果:⑴工作描述⑵工作说明书⑶资格说明书⑷职务说明书 12.工作描述的内容:①工作名称、职称、工资登记以及直接主管等信息。②工作行为、程序及规范。③工作目的与责任。④工作的人际环境⑤工作的物理环境⑥担任该项工作可以获取的资源。 13.工作描述的作用:⑴作为开发其他工作分析的结果形式的基础⑵作为可直接

工作分析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 1、从工作分析的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有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过程导向型。 2、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5个环节。 3、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有:工作描述、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职务说明书。 4、工作描述是工作分析结果中,最直接最原始最基础的表现形式。 5、一般,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过程、关联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6、信息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5个方面内容:工作名称分析、内容分析、环境分析、条件分析、过程分析。 第二章工作分析的历程与发展 1、工作分析的思想活动最早起源于社会分工。 2、历史上第一次进项大规模的工作分析活动的是丹尼斯·狄德罗编撰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3、ORP是指职业研究委员会。 4、黄道婆是我国早期工作分析应用的典范。 5、社会科学研究会对工作分析的贡献在于,通过工作分析,对美国各行各业的职业技能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划分为共有部分与特定部分。 6、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介绍了工作新历和工作效率的问题。 第三章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组织 1、工作分析内容的基础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的目的与原因、工作的过程与结构。 2、智力水平包括四种能力:独立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敏感能力。 3、工作分析内容的标准化是对工作分析内容的:规范化、结构化、分解化、具体化。 4、标准的工作分析指标体系应符合五大要求,即可操作性、普遍性、独立性、完备性、简约性。 5、工作分析的组织实施包括五大步骤:选择工作分析人员,培训工作分析人员、研究和利用已有的书面资料、实施过程控制方法、公开发表工作分析的结果。

把握工作分析的大要点

把握工作分析的6大要点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最基本的作业,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指对组织中各项工作职务的特征、规范、要求、流程以及对完成此工作员工的素质、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描述的过程,它的结果是产生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做好工作分析至关重要,特别是要把握以下六大要点: 1、明确目的 不同的组织,或者同一组织的不同阶段,工作分析的目的有所不同。有的组织的工作分析是为了对现有的工作内容与要求更加明确或合理化,以便制定切合实际的奖励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有的是对新工作的工作规范作出规定;还有的企业进行工作分析是因为遭遇了某种危机,而设法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组织的安全性和抗危机的能力。在现实中,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工作分析的目的还不是很明确,出现了单纯为了工作分析而工作分析的怪现象,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一核心技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目的。这一问题在一些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所在地一知名国有钢铁企业人事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也搞了职务说明书和工作描述书,但大都是按照现有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进行编制的,事随人转,根本就没有进行过细致的工作分析,等到人员有什么变动,马上就又起草一份职务说明书,这样的工作分析能否体现工作分析的目的可想而知。 2、认清作用 目前,在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中,都强调"以岗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实际上,就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切职能,都要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确,工作分析是现代人力资源所有职能,即人力资源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和开发等职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好了工作分析与设计工作,才能据此完成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评估、职业生涯设计、薪酬设计管理、招聘、甄选、录用工作人员等等工作。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忽视或低估工作分析的作用,导致在绩效评估时无现成依据、确定报酬时有失公平、目标管理责任制没有完全落实等等,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影响企业效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数字信号处理复习总结最终版(供参考)

绪论:本章介绍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基本概念。 0.1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 1.信号及其分类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以某种函数的形式传递信息。这个函数可以是时间域、频率域或其它域,但最基础的域是时域。 分类: 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 确定信号/随机信号 能量信号/功率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数字信号 按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取值形式不同分类: 2.系统 系统定义为处理(或变换)信号的物理设备,或者说,凡是能将信号加以变换以达到人们要求的各种设备都称为系统。 3.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即是用系统对信号进行某种加工。包括:滤波、分析、变换、综合、压缩、估计、识别等等。所谓“数字信号处理”,就是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完成对信号的处理。 0.2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数字信号处理就是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变换和处理。不仅应用于数字化信号的处理,而且也可应用于模拟信号的处理。以下讨论模拟信号数字化处理系统框图。 (1)前置滤波器 将输入信号x a(t)中高于某一频率(称折叠频率,等于抽样频率的一半)的分量加以滤除。 (2)A/D变换器 在A/D变换器中每隔T秒(抽样周期)取出一次x a(t)的幅度,抽样后的信号称为离散信号。在A/D 变换器中的保持电路中进一步变换为若干位码。 (3)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4)D/A变换器 按照预定要求,在处理器中将信号序列x(n)进行加工处理得到输出信号y(n)。由一个二进制码流产生一个阶梯波形,是形成模拟信号的第一步。 (5)模拟滤波器 把阶梯波形平滑成预期的模拟信号;以滤除掉不需要的高频分量,生成所需的模拟信号y a(t)。

0.3 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 (1)灵活性。(2)高精度和高稳定性。(3)便于大规模集成。(4)对数字信号可以存储、运算、系统可以获得高性能指标。 0.4 数字信号处理基本学科分支 数字信号处理(DSP )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广义的理解,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igitalSignalProcessing ,另一层是狭义的理解,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 。 0.5 课程内容 该课程在本科阶段主要介绍以傅里叶变换为基础的“经典”处理方法,包括:(1)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2)滤波理论(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用于分离相加性组合的信号,要求信号频谱占据不同的频段)。 在研究生阶段相应课程为“现代信号处理”(AdvancedSignalProcessing )。信号对象主要是随机信号,主要内容是自适应滤波(用于分离相加性组合的信号,但频谱占据同一频段)和现代谱估计。 简答题: 1.按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取值形式是否连续信号可以分成哪四种类型? 2.相对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主要有哪些优点? 3.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第一章:本章概念较多,需要理解和识记的内容较多,学习时要注意。 1.1 离散时间信号 1.离散时间信号的定义 离散时间信号是指一个实数或复数的数字序列,它是整数自变量n 的函数,表示为x(n)。一般由模拟信号等间隔采样得到:()()a a t nT x n x x nT n ===-∞<<∞。 时域离散信号有三种表示方法:1)用集合符号表示 2)用公式表示 3)用图形表示

集成电路分析期末复习总结要点

集成电路分析 集成工业的前后道技术:半导体(wafer)制造企业里面,前道主要是把mos管,三极管作到硅片上,后道主要是做金属互联。 集成电路发展:按规模划分,集成电路的发展已经历了哪几代? 参考答案: 按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SSI、MSI、LSI、VLSI、ULSI及GSI。它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 解释欧姆型接触和肖特基型接触。 参考答案: 半导体表面制作了金属层后,根据金属的种类及半导体掺杂浓度的不同,可形成欧姆型接触或肖特基型接触。 如果掺杂浓度比较低,金属和半导体结合面形成肖特基型接触。 如果掺杂浓度足够高,金属和半导体结合面形成欧姆型接触。 、集成电路主要有哪些基本制造工艺。 参考答案: 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包括:外延生长,掩模制造,光刻,刻蚀,掺杂,绝缘层形成,金属层形成等。 光刻工艺: 光刻的作用是什么?列举两种常用曝光方式。 参考答案: 光刻是集成电路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作用是把掩模版上的图形转换成晶圆上的器件结构。 曝光方式: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25、简述光刻工艺步骤。 参考答案: 涂光刻胶,曝光,显影,腐蚀,去光刻胶。 26、光刻胶正胶和负胶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正性光刻胶受光或紫外线照射后感光的部分发生光分解反应,可溶于显影液,未感光的部分显影后仍然留在晶圆的表面,它一般适合做长条形状;负性光刻胶的未感光部分溶于显影液

中,而感光部分显影后仍然留在基片表面,它一般适合做窗口结构,如接触孔、焊盘等。常规双极型工艺需要几次光刻?每次光刻分别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需要六次光刻。第一次光刻--N+隐埋层扩散孔光刻;第二次光刻--P+隔离扩散孔光刻 第三次光刻--P型基区扩散孔光刻;第四次光刻--N+发射区扩散孔光刻;第五次光刻--引线接触孔光刻;第六次光刻--金属化内连线光刻 掺杂工艺: 掺杂的目的是什么?举出两种掺杂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参考答案: 掺杂的目的是形成特定导电能力的材料区域,包括N型或P型半导体区域和绝缘层,以构成各种器件结构。 掺杂的方法有:热扩散法掺杂和离子注入法掺杂。与热扩散法相比,离子注入法掺杂的优点是:可精确控制杂质分布,掺杂纯度高、均匀性好,容易实现化合物半导体的掺杂等;缺点是:杂质离子对半导体晶格有损伤,这些损伤在某些场合完全消除是无法实现的;很浅的和很深的注入分布都难以得到;对高剂量的注入,离子注入的产率要受到限制;一般离子注入的设备相当昂贵, 试述PN结的空间电荷区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答案: 在PN结中,由于N区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由P区扩散到N区的空穴将逐渐与N区的自由电子复合。同样,由N区扩散到P区的自由电子也将逐渐与P区内的空穴复合。于是在紧靠接触面两边形成了数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一层很薄的空间电荷区,称为耗尽层。简述CMOS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以1×poly,2×metal N阱为例)。 参考答案: 形成N阱区,确定nMOS和pMOS有源区,场和栅氧化,形成多晶硅并刻蚀成图案,P+扩散,N+扩散,刻蚀接触孔,沉淀第一金属层并刻蚀成图案,沉淀第二金属层并刻蚀成图案,形成钝化玻璃并刻蚀焊盘。 表面贴装技术: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 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1]工艺流程简化为:印刷-------贴片-------焊接-------检修 有源区和场区:有源区:硅片上做有源器件的区域。(就是有些阱区。或者说是采用STI等隔离技术,隔离开的区域)。有源区主要针对MOS而言,不同掺杂可形成n或p型有源区。有源区分为源区和漏区(掺杂类型相同)在进行互联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要点]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价值,指出了现阶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围绕如何提高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进行了要点分析,以便保证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满足质量、安全、经济等方面的要求,为广大工程施工建设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工程自身施工周期长、技术工艺复杂、现场环境恶劣、涉及领域较广等特点,使得顺利完成这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任务并不容易,而其中大部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问题都存在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当中,因此将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当做核心,从人员技术、施工工艺、组织进度、安全防范等各个方面加以提高与控制很有必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价值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让工程的施工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施工现场作为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部分,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经济等方面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工程的建设施工的特殊性,不同的工程项目也存在着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现场施工环境的恶劣性、复杂多变性,让施工作业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各类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多工种的交替性施工、每到工序施工工艺的交错复杂程度,均给施工人员带来了严重的困难与麻烦,不利于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尤其在工期长、任务量大的情况下,很难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众多的问题,而施工现场必然会成为矛盾与问题的最集中地方,比如:工程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施工工程项目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的不足,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水平的薄弱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出现不当,因此,当工程管理人员注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系统的管理办法,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有效组织工程人员,实现规范、高效、有条不紊的施工建设任务开展时,无疑给企业的经济效益营收做出了重要保障,同时有助于企业高素质高水平施工管理队伍的建设,通过正确的施工现场管理,使得工程的经济成本进一步降低、施工效率得到提升、人员、材料、机械的分配与利用更加合理均衡,为企业的建设工程施工事业树立起崭新的形象,以便在长远的市场发展过程中占据有利的竞争优势。 二、现阶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管理疏忽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中,安全作为最关键的管理要求之一,可谓老生常谈,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经济、进度以及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等各个方面,对于像工程这种施工环境复杂、操作水平要求高且危险性大的项目建设,更需要有效的安全措施作为保障,然而很多施工现场的一线人员却往往对安全防范的意识不够,认识不够深刻,更偏向于对施工技术的把握,以工程质量为评价标准,放在施工建设管理的首位,殊不知,安全才是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要点

小组工作定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透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提高个人的社会功能,并协助每个人能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小组与社区问题。 小组工作的特征 有特定的组员和工作者; 有特定的互动过程中,在互动中产生动力、带来改变; 既是过程,也是方法和手段; 有特定的目标、目的和功能 小组分类及依据: 社会目标模式 *概述:P68 出现时间:最早的小组模式 运用范围:社区层面的任务性小组(社会政治小组、社区小组、组织小组)→组织与环境模式(P77-79) 强调重点:社会责任(esp.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社会良知)和社会变迁 (一)理论基础 1.社会政治民主理论 关键词:参与、对话、意识提升、赋权 理论假设: 第一、主权在民,参与是人民的一种民主权利; 第二、沟通、理解和平等都是从对话开始; 第三、教育/意识提升也是一种权利。 赋权/增能(empowerment)理论 赋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 近年来,弱势群体、社会排斥、边缘化机制等概念在小组工作中运用的十分广泛。 e.g. “昆明市小额信贷扶贫实施计划”(世界宣明会项目)中的“贷款小组”、“单身女性自强小组” 2.系统功能理论(Rf.P34) 3.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社会目标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1.目标 总目标: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实现社会整合。 子目标/过程目标:三个层次 第一,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及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 第二,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esp.应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增强自尊心; 第三,培养当地社区领袖,使他们有醒觉和能力去带领和推动社会变迁。 2.小组特点 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有共同期待的社会目标,即社会变迁/社会改造; 小组成员为了社会整体利益有相近的价值观(如社会公正、社会关爱等); 小组作为一个行动整体共同付诸社会行动; 小组具有开放性、同质性、任务性(小组的性质) 小组成员在社会行动中逐步自我完善和发展。 3.组员特点 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民主参与的机会和潜能,组员可以是全社会所有公民,特别鼓励那些社会弱势边缘群体参与。 4. 小组工作者 角色:有影响力的人物,同行者 角色的变化: 开始和结束阶段:倡导者、引导者 中间阶段:使能者(enabler)、资源提供者、榜样 在特定类型的任务小组中(Rf.P69) 5. 实践原则 强调参与、共识和任务达成,和社区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最重要的是强调小组成员的自我觉醒和小组工作者的专业伦理(P69-70)。 6.优势和限制(社会目标模式) 最大优势:符合社会工作原初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关怀的理想,将个人的问题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结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非常注重公民参与解决问题。 其他优势:通过小组工作发展社会组织,通过社区组织进行社区教育,以此提升民众的意识,达到社区赋权的目的。 限制:过于依赖意识形态,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和缺乏系统性;过分注重组织的力量,忽视个人的独特需要,缺乏对个人动力的认识,解决群体需要优于解决个人问题。 *社会目标模式在国内的运用举例 社会目标模式被许多社区发展机构/社区组织采用,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发展工作。 扶贫小组 妇女小组(e.g.妇女手工艺制作小组、妇女成人教育小组(目的是应对市场压力)、单身母亲自强小组、离婚女性适应小组(目的是觉察社会性别意识) 总结:目标不是直接针对小组中的个人,而是指向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和公正问题,间接解决个人问题。 认为个人的问题是社会环境的问题,从宏观结构层面去处理问题。

信号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章 [例2] 写出图示信号的时域描述式 奇异信号具有微积分关系: 01 t x (t ) 12 -1(2) (1) 01 t x (t ) 1 -1 -1 解: ) 2()1()()1()(-+---+=t r t r t r t r t x (1) ) 1(2)(2)1()(-+-+=t r t r t u t x (2) τ τd )('δ)(δ?∞ -=t t t t t d )(d δ)('δ= τ τd )(δ)(?∞-=t t u t t u t d )(d )(δ= 4. 信号的相加 ) ()()()(21t x t x t x t y n +++= t t r t u d )(d )(= τ τd )()(?∞ -=t u t r

线性相加 t x 1(t )0.5-0.5 t x 1(t )+x 2(t )1 t 0.5x 2(t )5. 信号的相乘 ) ( )()()(21t x t x t x t y n ???= x 2(t )1 2 -2 0t y (t )=x 1(t ) x 2(t ) 1 -1 1 t 1 -11 x 1(t )t )] ()([)(T t u t u t t x --=)] ()()[sin()(0T t u t u t t x --=ω

[例3] 画出下列信号及其一阶导数的波形,其中T 为常数,w0= 2p/T 。 (1) (2) (-T ) t 1 T ) ('t x 0 t T T ) (t x )]()([)()()('T t t t T t u t u t x --+--=δδ) ()()(T t T T t u t u ----=δ(1) )] ()([)(T t u t u t t x --=解: )] ()([)(T t u t u t t x --=)] ()()[sin()(0T t u t u t t x --=ω)] ()()[sin()(0T t u t u t t x --=ω(2) )] ()()[sin()]()()[cos()('000T t t t T t u t u t t x --+--=δδωωω)] ()()[cos(00T t u t u t --=ωωT 0t x' (t ) ω0 -ω0 T 0t x (t )1 -1

数字信号处理复习资料

1.序列a{n}为{1,2,4},序列b(n)为{4,2,1},求线性卷积a(n)*b(n) 答:a(n)*b(n)={4,10,21,10,4} 2.序列x1(n)的长度为N1,序列x2(n)的长度为N2,则他们线性卷积长度为多少? 答:N1+N2-1 第二次 1.画出模拟信号数字化处理框图,并简要说明框图中每一部分的功能作用。 第三次 1.简述时域取样定理的基本内容。 第四次 1.δ(n)的Z变换是? 答:Z(δ(n))=1 2.LTI系统,输入x(n)时,输出y(n);输入为3x(n-2),输出为? 答:3y(n-2 第五次 1、已知序列Z变换的收敛域为|z|>2,则该序列为什么序列? 答:因果序列加右边序列

∑ x(n)e^(-jwn)而 Z 变换为 X (z )= ∑ x(n)Z^(-n) ∑ x(n)e^(-jwn)= ∑ x(n)e^-j(w + 2mπn) ∑x (n )e ^(-j 2πkn /N )∑ [δ(n) + 2δ(n - 5)e ^(-jwkn /5) (2) y(k)=e^(j2k2π/10)x(k)=W 10 x(k) 1. 相同的 z 变换表达式一定对应相同的时间序列吗? 答:不一定,因为虽然 z 变换的表答式相同,但未给定收敛域,即存在因果序列和反因果 序列两种情况。 2.抽样序列在单位圆上的 z 变换,等于其理想抽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答:相等,傅里叶变换 X (e^jw )= +∞ -∞ +∞ -∞ 令 Z=e^(-jw)即 X(z)|z=e^jw=X(e^jw)此时正是对应在单位圆上 3.试说明离散傅立叶变换和 z 变换之间的关系。 答: 抽样序列在单位圆上的 z 变换,等于其理想抽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第七次 1.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是频率 w 的周期函数,周期是 2π 吗? 答:是,X(e^jw)= +∞ -∞ +∞ -∞ (m 为整数) 2. x(n)=sinw(n)所代表的序列不一定是周期的吗? 答:不一定,在于 w (n )是否被 2π 整除。 1.一个有限长为 x (n )(1)计算序列 x (n )的 10 点 DFT 变换 (2)前序列 y (n )的 DFT 为 y (k )=e^(j2k2π/10)x(k),式中 x(k)是 x(n)10 点离散傅里叶变 换,求序列 y(n) 答: (1) X(k)= = N -1 n =0 9 n =0 =1+2e^(-j πk) =1+2(-1)^k (k=0,1,2,3……9) -2k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就业:是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料的结合,是社会求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的过程与状态。 失业: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但未能获得工作岗位。) 人力资源规划:广义上,可以定义为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切,以及为文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 工作压力:是指劳动者预见到工作中的身体或情感方面的危险而试图摆脱的高度心理紧张状态。 人管微观: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变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行为锚定法:是一种将同一职务工作可能发生的各种典型行为进行评分度量,建立一个锚定评分表,以此为依据,对员工工作中的实际行为进行测评级分的考评办法。 360度考核法:是多角度进行的比较全面的绩效考核方法,也称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评价法。) 面试:是在特定场景下以面对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地测评应聘者有关素质的甄选方法。 绩效考核: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个人品德等进行评价,并用之判断员工与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绩效管理:是管理者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以及工作产出能够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的过程,是赢得竞争优势的中心环节所在。) 人力资源供给:人力资源供给是指就经济活动而言,已经开发的、马上可以投入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劳动者与正在谋求职业者所具备的劳动力的总合。包括就业人口和求业人口。需求:人力资源需求即一定范围内的用人主体对于人力资源所提出的需求。) 工作分析:也称职务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具体工作或具体职务的管理活动,和确定完成组织中和项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和负担责任的系统方法 ①访谈法②观察法③问卷调查 工作岗位: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根据组织的工作性质、特征、繁简难易程度、工作责任大小和人员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对组织全部岗位所进行的多层次划分 工作设计:将任务组合构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案,也就是确定工作的内容和流程安排。)薪酬:用人单位以现金或现金等值品的方式付出的报酬,包括员工从事劳动得到的工资、奖金、提成、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各项利益回报的总合。狭义的薪酬与工资内涵相同。 目标管理;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过程,是以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为目的的全面管路体系 薪点工资制:以岗位评价和员工技能评价为基础,以点数为标准,按照员工或团队的实际贡献点数,以结算工资定总额,确定劳动报酬的弹性工资制度。 员工招聘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向外吸收具有劳动能力的个体的全过程。 人力资源的特征1.双重性(生产性和消费性)2. 能动性 3. 开发持续4时效性5社会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1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2人力资源开发 3薪酬和福利4安全和健康5劳动关系 人资的基本功能:1.获取 2 整合 3 保持和激励 4 控制和调整 5 开发 人力资源需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的类型: (一)企业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别化战略市场焦点战略 (二)企业发展战略成长战略、维持战略、收缩战略和重组战略 (三)企业文化战略大家庭式企业文化、官僚式企业文化、发展式企业文化、市场式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战略是为管理变化而制定的一种方向性的行动计划,是使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保持一致的手段。 人力资源需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的类型: (一)企业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别化战略市场焦点战略 (二)企业发展战略成长战略、维持战略、收缩战略和重组战略 (三)企业文化战略大家庭式企业文化、官僚式企业文化、发展式企业文化、市场式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 (一)防止人配置过剩或不足 (二)确保组织在适当的时间、地点有适当数量且具有必备技能的员工 (三)确保组织能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 (四)为所有的人力资源活动和体系提供方向和一致标准。

期末复习资料(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期末复习材料 一、考核目标和范围 通过考核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考核的命题严格限定在教材第1—8章内,对第9、10章不做要求。 二、考核方式 三、复习资源和复习方法 (1)教材《信号与系统》第2版,陈后金,胡健,薛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结合教材习题解答参考书(陈后金,胡健,薛健,钱满义,《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复习。 (2)离线作业。两次离线作业题目要熟练掌握。

(3)复习方法: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方法,理解各种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基本内容、性质与应用。特别要建立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的概念以及系统函数的概念。结合习题进行反复练习。 四、期末复习重难点 第1章信号与系统分析导论 1. 掌握信号的定义及分类。 2. 掌握系统的描述、分类及特性。 3. 重点掌握确定信号及线性非时变系统的特性。 第2章信号的时域分析 1.掌握典型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定义、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 3.掌握信号的分解,重点掌握任意连续信号分解为冲激信号的线性组合,任意离散信号分解为单位脉冲序列的线性组合。 第3章系统的时域分析 1.掌握线性非时变连续时间系统时域描述。 2.掌握用卷积法计算连续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3.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描述。 4.掌握用卷积法计算离散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第4章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1.掌握连续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复习题1

数字信号处理复习题1 第一题 给定信号21041()6 040n n x n n n +-≤≤-??=≤≤???为其他值 (1) 画出()x n 的图形,并标上各点的值。 (2) 试用()n δ及其相应的延迟表示()x n 。 (3) 令1()2(1)y n x n =-,试画出1()y n 的图形。 (4) 令2()3(2)y n x n =+,试画出2()y n 的图形。 (5) 将()x n 延迟4个抽样点再以y 轴翻转,得3()y n ,试画出3()y n 的图形。 (6) 先将()x n 翻转,再延迟4个抽样点得4()y n ,试画出4()y n 的图形。 第二题 给定下述系统: (1) ()()(1)(2)y n x n x n x n =+-+-。 (2) ()()y n y n =-。 (3) 2()()y n x n =。 (4) 2()()y n x n =。 试判断每一个系统是否具有线性、移不变形?并说明理由。 第三题 给定下述系统: (1) 0 1()()1N k y n x n k N ==-+∑,其中N 为大于零的整数。 (2) ()()y n ax n b =+。 (3) ()()(1)y n x n cx n =++,其中c 为常数。 (4) 2()()y n x n =。 试判断哪一个是因果系统?哪一个是非因果系统?并说明理由。

第四题 令{}{}()(0),(1),(2)3,2,1h n h h h ==,求1()()()y n h n h n =*。 第五题 设()nTs x nTs e -=为一指数函数,0,1,2,,n =∞ ,而Ts 为抽样间隔,求()x n 的自相关函数()x r mTs 。 第六题 试证明:若()x n 是复信号,则()x r m 满足*()()x x r m r m =-。 第七题 已知序列()1x n =,(~)n =-∞∞,试用单位阶跃序列()u n 表示()x n 。 第八题 令1()()x n u n =,2()()n x n a u n =,分别求它们的偶部和奇部。 注:请参考教材P16例1.1.1。 第九题 单位阶跃序列是能量信号吗?为什么?是功率信号吗?为什么? 第十题 求序列1()()x n u n =的平均功率。

工作分析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达、运用指导五个环节。 2、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有(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职务说明书)等。 3、工作分析的思想与活动最早起源于(社会分工)。 4、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工作分析活动的是丹尼斯·狄德罗编撰(百科全书)。 5、工作分析内容的基础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目标与作用)、(工作过程与结构)。 6、工作分析的组织实施包括五大步骤,即(选择工作分析人员)、(培训工作分析人员)、(研究利用已有书面资料)、(实施过程控制方法)、(公开发表工作分析的结果)。 7、工作分析的方法按照对象划分,可分为(任务分析法)、(人员分析法)、(方法分析法)。 8、访谈法的形式主要有(个别访谈)、(集体访谈)两种。 9、所谓任务分析,就是通过目标(分析)、(调查)、(观察)等工作分析的方法,对构成岗位职责的各项任务逐一归纳和整理,使之(清晰化)、(系统化)、(模块化)的过程。 10、从任务分析入手的工作分析侧重于(对工作内容结构)的揭示,从人员分析入手的工作分析侧重于(对工作要求)的揭示,从运作方式入手的工作分析侧重于(对工作方式)的揭示。 11、KSAO是(知识)、(技能)、(能力)、(其他特性特征)的英文缩写,它是指与工作有关的个人特征。 12、一般来说,所有人员分析方法可以按照分析的出发点分为两类,即(职位定位)和(工作者定位)。 13、方法分析的目的是要寻找一种能够实现(任职者)、(工作手段)、(工作场地)、工作任务)的最佳结合方式,以较少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消耗,获得尽可能好的工作效果。 14、方法分析是指(过程)分析和(程序)分析,它是以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方法”为分析对象的。 15、工作信息的质量鉴定就是利用(测量)和(统计)两种手段,对工作信息的类型及其主客观性进行鉴定的过程。 16、工作描述的信度是指工作描述的(可靠性),他有两个评价指标:(稳定性)、(等效性)。 17、动态环境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引起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引发(企业组织结构)、(工作结构)、(人员结构)的不断变化。 18、对于动态环境问题,通常有两种解决办法,即(年度工作分析)、(适时工作分析)。 19、工作评价是依据工作分析的结果,按照一定标准,对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以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关键因素的程度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是对组织各类岗位工作(抽象化)、(定量化)、(价值化)的过程。 20、工作评价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完成对各工作职位的比较);二是(对隶属不同职类的职位进行比较)。 二、单项选择题 1、工作活动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是(A)。 A.要素 B.任务 C.职责 D.职位 2、(D )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A.岗位设计 B.薪酬设计 C.培训考核 D.工作分析 3、最早论述社会分工问题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家( C )。 A.管仲 B.荀况 C.王符 D.黄道婆 4、巴鲁什把工作分析的方法和结果成功地运用于()。 A.人权法案 B.工薪法案 C.工薪划分法案 D.军官考评

《信号与系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考试章节范围: 考试范围大体为:教材第1-6章,但第5、6章考试内容很少。为减轻复习负担,其中各章的以下小节可不用复习:(未讲的、带*号的一般不用看) 第1章: 1.1、1.5、1.6 第2章: 2.1.1、2.4.5、2.5.3 第3章: 3.6、3.7、3.8.3 第4章: 4.3.2、4.4.2、4.6.3、4.6.4、4.6.5、4.7.4 第5章:都可以不看,但需知道一些基本的离散信号的定义 第6章: 6.4、6.5、6.8 、各章需掌握的知识点: 第1章 信号与系统 1.信号的分类:掌握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因果信号与非因果信号等的概念及各种信号的区分。 2.掌握()t δ函数的取样性及其应用。 3. 掌握连续信号的运算。能根据原始信号f(t)的波形,绘出其经过平移、折叠和尺度变换后的函数波形。或者能根据f(t)的波形,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4.掌握系统的分类:掌握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和时不变系统的概念及区分。 第2章 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 1. 掌握单位脉冲响应h(t)的含义。能根据LTI 系统的传输算子H(p)、激励信号和初始条件,求出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 2.掌握任意函数与()t δ、()u t 的卷积特性;理解卷积的求解公式和方法;掌握求两函数卷积的方法。 第3章 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表示和分析 1. 理解傅氏级数分解的意义及形式(分解为直流分量、基波分量和n 次谐波分量的线性组合),重点掌握其三角形式的分解公式。理解连续周期信号频谱的特性。 2. 掌握周期信号的对称性与傅氏级数的关系(根据对称性能判断傅氏级数中是否含有余弦或正弦分量、奇次或偶次谐波)。

考研数字信号处理复习要点

数字信号处理复习要点 数字信号处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信号的频谱分析 2、 离散傅立叶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 3、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一、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信号的频谱分析 1、离散时间信号: 1)离散时间信号。时间是离散变量的信号,即独立变量时间被量化了。信号的幅值可以是连续数值,也可以是离散数值。 2) 数字信号。时间和幅值都离散化的信号。 (本课程主要讲解的实际上是离散时间信号的处理) 3) 离散时间信号可用序列来描述 4) 序列的卷积和(线性卷积) ∑∞ -∞ ==-= m n h n x m n h m x n y )(*)()()()( 5)几种常用序列 a)单位抽样序列(也称单位冲激序列))(n δ,? ? ?≠==0,00 ,1)(n n n δ b)单位阶跃序列)(n u ,?? ?<≥=0 ,00 ,1)(n n n u c)矩形序列,? ? ?=-≤≤=其它n N n n R N ,01 0,1)( d)实指数序列,)()(n u a n x n = 6) 序列的周期性 所有n 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整数N ,满足:)()(N n x n x +=,则称序列)(n x 是周期序列,周期为N 。(注意:按此定义,模拟信号是周期信号,采用后的离散信号未必是周期的) 7)时域抽样定理: 一个限带模拟信号()a x t ,若其频谱的最高频率为0F ,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而得()x n ,抽样周期为T ,或抽样频率为1/s F T =; 只有在抽样频率02s F F ≥时,才可由()a x t 准确恢复()x n 。 2、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表示(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 -∞ =-=n n j e n x j X ωω)()(,((2))()X j X j ωπω+= ωωπ ωπ π d e j X n x n j ?- = )(21)( 3、序列的Z 变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