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盆地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运城市地下热水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2 )热水点分布在 凹陷区不 同的地貌单元 和不 同 的标高
上 , 多数与 凹陷区内的基岩隆起或凸起有关 。 但
成奠定了有利 的基础 。 造成地 热显示点主要集 中在仁和 , 万荣
6 o℃的有 1 , 处 一般低 于 4 0℃。
1 地 下 热 水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 2
的复合与联 合 , 局部地壳 应力相对 集 中, 使 促使 了基底 岩层
的破 碎 , 这就给深 部热源 的向上运 移创造 了有 利条 件 , 继而 加温 了来 自大气降水 中的地下径 流 , 直达地 表近处 , 就形 这 成 了该 区北 池一 清河 、 马两个 异常区。 西 2 峨嵋台地异常 区。 ) 在燕 山运动 以后或稍后较稳定 , 中 至 更新世之后 , 相对汾河谷地和涑水盆地 以及黄河谷地 , 一直处 于上升状态 , 形成构造上 的隆起 , 被人们称之 为峨嵋岭隆起 。
即临猗地热异 常区和南 山底 异常区 。
②松 散岩类 孔隙水 ( 与燕 山期岩浆岩有关 )矿化 度 1 , ~
3gL 水 化学 类型 分别为 氯化 物型 或氯化 物 、 酸盐 型水 , / , 硫
水 温 约 2 ~ 9℃ 。 56 1 运 城 地 下 热 水 的分 布 规 律 . 3
有N E向 、 E 向以及 局部 的 N 向断裂 。这些 断裂 的形 近 W W 迹在地表上 多有显示 , 因而认 为多是活动性断 裂。它们之间
外的 1 0个县市 , 出露点多达百余个 , 但从分布情 况看并不均 匀, 总的来看 主要 分布 在峨嵋 台地 、 汾河谷 地及 涑水盆 地 冲 湖积平 原区 , 山区较 少。 中热水 泉水温多在 2 ~ 8℃, 其 52 属低 温 热水泉 。人工揭露 的热水井 ( )水 温在 2 ~ 9℃, 于 孔 , 56 高
多元统计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课程结题报告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教师姓名向东进学生姓名石博学号 20111000711班级 121112 所在院系数学与物理学院日期 2015.1.1基于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运城盆地“典型高氟地下水氟特征”的研究摘要运城盆地是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一个重要工业生产基地。
由于地表水的严重匮乏,地下水资源在区域供水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在盆地中广泛分布的高氟地下水严重威胁着区内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对区域安全供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查明高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对对认识该区高氟水的形成机制和防治地方性氟病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我们采用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高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能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水各组分的相关关系等,这样能够更好的理解高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形成机制。
关键词:高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聚类分析回归分析The study of groundwater’s characteristics of fluorine based o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Abstract Yuncheng basin is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production base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Shanxi Province . Due to the serious lack of surface water , groundwater resources’s proportion of water supply in the region has improved continuously now , but widely distributed high fluoride groundwater in the basin i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in the area . Obviously, The water supply is putting forward a huge challenge to regional security . Therefore, there is important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find out th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fluoride groundwater for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igh fluoride water and prevention of endemic fluorosis . We adopt the method of cluster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analyse the hydr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 of high fluoride groundwater, which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mponents of groundwater, etc . At the same time , we can also know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fluoride groundwater.Key Words high fluoride groundwater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cluster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1引言地方性氟中毒是世界性的环境地质问题,也是当今环境、地质科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它引起了众多国家与国际组织的特别重视,我国内陆除上海市之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病区。
降氟改水防止慢性氟中毒探讨

湖 区降 氟 改水 的措 施 。
关键词 : 慢性氟中毒 : 降氟改水 ; 运城市
中 图分 类 号 : 5 9 R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下水与中、 深层地下水混合开采 。 造成 了浅层地下水通过井筒 向中、 深层 地下水渗漏 , 致使原来 含氟量适宜的中 、 深层地下水也变成 了高氟水。 () 6 工业 “ 三废 ” 的污染也是造成高氟水的一个重要原 因。盐湖 区及 其周边地 区一些磷肥厂、 化工厂 、 冶炼厂 、 璃厂等会排 出含氟较高 的废 玻 水、 废气与废渣 , 废水下渗直接污染地下水 , 废气与废 渣则 1大力推广植树造林 。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 防治水土 流失 。 减 少含氟矿物的搬运 、 堆积 。 降低地下水 的含氟量。 () 2 严禁浅层地下水与中、 深层地下水 混合开采 , 以防止高氟浅层水
向中、 深层地下水渗漏 。 人为造成 污染 。 () 3 认真研究盐湖区的水 文地质条件 , 积极寻找含氟量适宜的中 、 深
20 年 07
第 1卷 7
第 1 期 4
收稿 日期 :0 7 0 — 0 20 — 3 2
降氟改水 止慢牲 氟中毒探讨
史 晓 红
(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 院, 山西运城 ,4 0 4 040 )
摘 要: 介绍 了运城 市盐湖区的概 况, 分析 了其 高氟水的分布及成 因, 出了运城市盐 提
再送人水塔供居 民饮用。
在全区的浅层地下水 中, 氟含量超标 面积达 9 1 m , 4 .k 2占全 区浅层 9
地下水面积 的 8 .%。其 中氟质量浓度在 6m, 一 2m, 75 eL 1 eL的有 14k / / 2 m ,
() 6 在经济条件一般的乡镇 , 可采用 活性炭或活性 铝接触系统进行 吸附除氟。这种吸 附系统可设计成移动床式、 流动床式、 固定式 等 , 而且 吸附剂还 能通过化学及热处理法使其再 生 , 以降低造价。这种处理 方法 成本不高 , 但除氟效果很好 。 () 7 对经济条件好的乡镇 、 单位及住宅 区 , 可用较先进 的方法除氟 , 如蒸馏法 、 离子交换法 、 电渗析法 、 逆渗透法等 。 这些方法除氟能力极强 , 但造价较高 , 设备复杂 , 而且技术含量高, 操作麻烦。 ( ) 济条件好 的家庭可用小型逆渗透净水机除氟。一般家庭可用 8经
运城盐池的形成调查报告(二)

运城盐池的形成调查报告(二)运城盐池的形成调查报告1. 调查目的探究运城盐池的形成原因,了解盐池的地理特征。
2. 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运城盐池进行调查研究。
3. 地理位置•运城盐池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7°18′- 37°46′,东经111°34′-112°34′4. 形成原因•地质构造•盐池形成与地壳构造的活动密切相关。
运城盐池属于凹陷盆地,是华北地块的一部分。
•盐池所在区域历经了地壳隆起、抬升和断裂活动。
断裂带的存在导致地下水的循环和运移,最终形成了盐池。
•气候条件•运城盐池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高温和少雨的气候条件,促使盐湖水体中的水分蒸发,盐质积累,最终形成了盐池。
•地表水循环•运城盐池地区地表水呈现不断蒸发的状态,而地下水则被深层沉积物阻隔无法上升。
•地表水的蒸发过程中盐质逐渐浓缩,导致盐池中的盐质含量增加,并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
5. 地理特征•面积•运城盐池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地貌•盐池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没有明显的地貌起伏。
•盐池周围被类似沙堤的风积物包围,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
•盐质成分•盐池的盐质成分主要为氯化钠和硫酸钠。
•盐质含量较高,呈现出白色盐结晶,形成了盐池的光秃景观。
6. 生态环境•植被•运城盐池地区植被稀疏,盐碱土壤的存在限制了植物的生长。
•动物•盐池地区动物种类较少,多为适应盐碱环境的特殊物种。
•环境保护•保护盐池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重要任务,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7. 深入研究•盐池的经济价值•运城盐池的盐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可以开展盐产业的开发和利用。
•盐池的旅游价值•盐池独特的地貌和植被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可以开发盐池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8. 结论运城盐池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和地表水循环密切相关。
盐池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重要的经济、旅游价值。
运城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及保护目标分析

运 城 市 地 下 水 功 能 区划 主 要 技 术 路 线 包 括 :收 集 各 县 ( 市 )水 文 及 水 文 地 质 、地 下 水 监 测 、生 态 与 环 境 状 况 调 查 、
社 会 经 济 等 方 面 的 基 础 资 料 ; 已有 或 正 在 编 制 的流 域 和 区域
以及 城 市 水 资 源 规 划 、 地 下 水 开 发 利 用 规 划 以及 社 会 经 济 、
补 给 、 赋 存 开 采 条 件 良好 ,是 当前 及 规 划 期 内 以地 下水 开 发 为主 的 区 域 ;岩 溶 水 开 发 主 要 为 泉 域 径 流 区及 泉 口一 带 ;其 次 为 一 般 山丘 区 山 间盆 地 及 河 谷 地 带 的 孔 隙水 。在 这 些 开 发 区 中 ,除 城 市 生 活 、工 业 集 中供 水 水 源 地 外 ,均 为 农 村 生活 、 农 田灌溉 、小 规 模 工业 用水 分 散 式 开 发 区l 2 l 。
运 城 市 多年 平 均 地 下 水 资 源 量 1 0 6 , 5 9 l 万 m。 ,地 下 水可利 用量 6 6 , 1 7 8 万 m 3 1 ,现 状 条 件 ( 2 0 0 5 年 )下 已
开 发 利 用 81 , 7 3 6 . 6 6万 m 。 ,开 发 利 用率 为 7 6 % ,开 发 利
基 础 ,结 合 运 城 市 地 下 水 开 发 利 用 现 状 划 分 地 下 水 功 能 区 ,并 提 出 了 不 同地 下 水 功能 区开 发利 用和 保 护 目标 ,为 运
城市保障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 安全和地下水资源 的可持续利 用提供技术依据 。
运城市地下水超采及其环境影响和对策探析

运城市地下水超采及其环境影响和对策探析李红军【摘要】针对运城市地下水超采问题,对运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在详细阐述运城市地下水超采区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对各超采区进行了评价,并进一步探讨了运城市地下水超采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该区域地下水超采问题应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为“十三五”期间运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6(038)005【总页数】3页(P88-90)【关键词】地下水超采;环境影响;控制措施【作者】李红军【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山西运城0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8地下水作为运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在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年来,由于不尽合理的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已形成了2个大型地下水超采区,并进一步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讨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相应控制措施,对运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有效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城市全市总面积14 233 km2,区内地形比较复杂,相对高差明显,最高峰为垣曲境内的舜王坪,海拔高度2 321.8 m,最低为黄河岸边的古城,海拔高度245 m,比差达2 076.8 m。
纵观全貌,区内自北向南有吕梁山系、汾浍谷地、峨嵋台地、涑水盆地、中条山系、黄河谷地及垣曲山间盆地等。
其中峨嵋台地(包括凤凰垣)占全市面积的17.7%,三大断陷盆地(谷地)面积6 503 km2(含滩地水面面积),占全市面积的45.7%,山地丘陵(包括山间小盆地)面积占全市面积36.6%[1]。
本区水系属黄河流域,过境河流有黄河、汾河;境内河流有涑水河、白沙河、亳清河、允西河、板涧河等大小20余条。
全市共有中型水库 4 座,小型水库 90 座[2]。
根据区内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并结合具体情况,区内地下水基本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及变质岩和岩浆岩类裂隙水四类。
农田中氟化物含量高的原因

农田中氟化物含量高的
原因
农田中氟化物含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性质:某些类型的土壤,如石灰性土壤,对氟化物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固定能力,导致土
壤中的氟化物含量较高。
2.气候条件: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蒸发作用强烈,地下水中的氟化物被带到地表,容易造成土壤氟化物含量偏高。
3.农业活动:长期大量使用含氟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中氟化物积累。
此外,污水灌溉也
是导致农田中氟化物含量偏高的重要原因。
4.工业污染: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氟化物,如果这些工厂的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导致农田土壤和水体中的氟化物含量升高。
因此,为降低农田中
氟化物的含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土壤性质、调整气候条件、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加强工业污染治理等。
这样才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运城盆地高砷区地下水-沉积物中砷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运城盆地高砷区地下水-沉积物中砷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李勇;高旭波;张鑫;罗文婷;胡钦红【摘要】山西运城盆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典型的高砷高氟地下水污染区.在对运城盆地七级镇高砷地下水分布区地下水和钻孔沉积物开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中砷的物质来源以及控制高砷地下水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硅酸盐、碳酸盐矿物以及少量铁氧化物和黄铁矿等,沉积物中砷的赋存形态主要为碳酸盐结合态/吸附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是地下水中砷富集的主要物源;研究区地下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微生物活动较弱,属于典型的氧化性弱碱性高砷地下水,在此环境中沉积物中微量黄铁矿的氧化性溶解成为地下水中砷的主要物源,此外由于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的风化和水解作用使地下水中富集大量HCO3,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Na型,而地下水的弱碱性环境和较高浓度的HCO3会通过竞争性吸附导致沉积物中吸附态砷的溶解或解吸附,促进了地下水中砷的富集.【期刊名称】《安全与环境工程》【年(卷),期】2017(024)005【总页数】7页(P68-74)【关键词】高砷地下水;沉积物;地球化学过程;水-岩相互作用;氧化性溶解;运城盆地【作者】李勇;高旭波;张鑫;罗文婷;胡钦红【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3受砷污染的地下水在全球多有发现,它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已成为目前很严重的环境问题。
目前已在70余个国家发生饮用水砷中毒事件,受砷污染影响的人口多达1.5亿,主要集中在孟加拉国、印度和中国[1]。
其中,中国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山西大同盆地和运城盆地、内蒙古河套平原、江汉平原和新疆等地区[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城盆地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作者:卢莉莉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山西,运城,044000
刊名:
地下水
英文刊名:GROUND WATER
年,卷(期):2006,28(2)
被引用次数:5次
1.吴泊人.王璐璐.赵卫东.王志平安徽省淮北平原浅层地下高氟水分布规律及源分析[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2)
2.朱其顺.许光泉中国地下水氟污染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1)
3.王小松.丁爱中.张丹.陈海英.程莉蓉.李德胜.周继华.王建武太原盆地浅层地下水中富集元素空间变异特点[期刊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
4.黄昕霞.董少刚.唐仲华.侯香梦运城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与预测[期刊论文]-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4)
5.李海霞.罗汉金.赤井纯治.金井章雄.寺崎紘一.横井英纪.吉村尚久内蒙古苏尼特地下水氟污染形成机理研究[期刊论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8(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ixs20060201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