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防氟改水研究
山东典型地区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山东典型地区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高氟地下水是世界性的健康隐患之一。
我国是高氟地下水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典型地区包括山东半岛、四川盆地、贵州、陕西等地。
其中,山东半岛是我国高氟地下水重要分布区之一。
高氟地下水严重威胁着山东半岛地区的人畜健康和经济发展。
因此,研究山东典型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对于指导该地区高氟地下水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研究典型地区的地质、水文条件及水化学特征,分析地下水中氟的来源和迁移规律。
2.深入探究山东半岛地区岩石氟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地下水中氟与岩石、土壤、水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3.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研究典型地区地下水氟的赋存状态及其与地下水基本性质如PH、温度等的关系。
4.对照同类地区的研究成果,分析不同区域形成高氟地下水的共性和个性。
(二)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和采样:对研究区实施现场采样,获得样品数据;分析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元素、稳定同位素、氟和硼等微量和轻重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其相互关系。
2.室内实验:通过室内模拟实验仿真不同环境条件下氟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高氟地下水的成分及演化规律,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分析。
3.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氟与地下水相关性模型,探究氟同多种因素(如地下水流动、水体化学、地质构造等)的作用机理,揭示高氟地下水成因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研究进展和预期成果(一)研究进展1.初步采集了采自研究区地下水的样品,并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初步分析。
2.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初步探究了影响研究区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因素。
(二)预期成果1.揭示了研究区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为高氟地下水的治理提供支持。
2.较全面掌握了研究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3.构建高氟地下水成分及演化规律的数值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四、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于明年年初开始,研究期为三年。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黑龙江省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衡。
北部和东部山区降雨充沛,地表迳流发育,西部和东部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及兴凯湖平原赋存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由于受所处地理位置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我省80个市(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参差不齐,缺水地区主要为大庆、哈尔滨、绥化等大中型城市及鸡西、七台河等矿区。
水资源缺乏已制约了上述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严重缺水地区已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饮用。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东北部,幅员辽阔,山环水绕。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控制北部和东部疆界,松花江如一条玉带从西南向东北横贯黑土大地。
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及那丹哈达岭将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和逊河平原围隔起来。
在平原中形成大型的地下水贮水盆地,在广大的丘陵山区形成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孔洞及溶洞等蓄水构造。
根据黑龙江省地下水循环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貌、含水岩组的特点,将全省地下水划分为三级资源区(资源区、亚区、子区)。
首先按地下水流域及汇水范围划分六个地下水资源区;按地形地貌划分十一个亚区。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区划分表资源区符号面积亚资源区符号面积黑龙江中上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Ⅰ10.64Ⅰ19.30逊河平原地下水亚资源区Ⅰ21.33松花江上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Ⅱ17.10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Ⅱ14.95松嫩平原地下水亚资源区Ⅱ21.21松花江中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Ⅲ8.10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Ⅲ17.81松花江中游地下水亚资源区Ⅲ20.29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汇流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Ⅳ6.22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Ⅳ11.85Ⅳ24.38乌苏里江中上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Ⅴ3.01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Ⅴ12.01兴凯湖平原地下水亚资源区Ⅴ21.00绥芬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Ⅵ0.78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Ⅵ0.78根据含水介质组成特征及赋存条件,将我省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等三种基本类型。
内蒙古化德县七号盆地高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内蒙古化德县七号盆地高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施俊杰;张春华;杨文凯;张建军【摘要】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应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化德县七号盆地高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氟的分布特征,归纳总结了研究区地下水氟的来源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防氟改水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3(035)005【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化德县;七号盆地;高氟水;水化学特征【作者】施俊杰;张春华;杨文凯;张建军【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12氟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化学元素,对人体构成具有重要影响,但摄氟过量会导致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在世界范围流行很广,危害极大。
在我国除了上海、海南、台湾到目前还没有发现氟中毒,其他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地方性氟中毒不同程度的流行。
内蒙101个旗县中有77个旗县存在饮水型氟中毒,生活在高氟地区的人口大约为600万,氟斑牙患者现有170万。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近7 000万人饮用高氟水。
内蒙古化德县七号盆地是我国典型原生高氟地下水分布区,高氟地下水的存在直接威胁着广大农牧民的饮水安全。
同时,地下水氟含量超标也造成了原本贫水的地区更加缺水,供需矛盾突出,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招标委员会启动了“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城市供水七号水源地水文地质详查”计划项目,本文首次在系统总结本区已有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旨在分析七号盆地高氟地下水分布及水化学特征,为该地区防氟改水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
七号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东北部,东经114°12'43″~114°49'41″,北纬41°58'08″~42°17'16″。
大庆市地下水开采现状及环境地质问题探讨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腹地,地域平坦开阔,面积5113km 2.地理位置处于北纬45°46′~46°55′、东经124°19′~125°12′之间.平均海拔146m.地貌类型单一,属于松嫩平原中部冲-湖积低平原.受地貌和构造的有利影响,构成了良好的地表和地下径流汇水盆地,对地下水的形成和储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地下水一直是大庆市工业、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特别是油田西部地区,自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地下水担负着油田的主要供水任务.30多年的地下水开采,已形成了较大范围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1主要含水层大庆市有多个含水层,主要开采层有:第四系底部砂石含水层,主要有哈尔滨组潜水和白土山孔隙承压含水组,哈尔滨组孔隙潜水含水层分布于整个大庆市,白土山组孔隙承压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大庆市的林甸县、杜蒙县和肇源县;第三系泰康组砂砾岩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大庆的西部地区,呈条带状分布,为主要开采目的层;第三系大安组砂砾岩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大庆南部的肇州县至吉林省大安市一带;白垩系上统明水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大庆市[3].这些含水层,特别是第三系泰康组含水层和第四系白土山组含水层,都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水量丰富、补给源充STUDY ON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AND GEOLOGICALENVIRONMENT PROBLEMS IN DAQING CITYTIAN Hui,GUO Xiao -dong,LIU Qiang,DU Ji -zhong(Shenya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CGS ,Shenyang 110034,China )Abstract :The excessive mining of confined water in a long period causes the continuous decline of groundwater levels inDaqing City,forming the groundwater conical depression.Based on survey data,the mai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Daqing City are analyzed.To deal with the groundwater cone of depression,land subsidence,water -type endemic disease,land salinization,lake pollut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groundwater cone of depression;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Daqing City大庆市地下水开采现状及环境地质问题探讨田辉,郭晓东,刘强,都基众(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4)摘要:大庆市主城区长期过量开采承压水,致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依据调查资料,分析了大庆市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面对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饮水型地方病、土地盐碱化、湖泡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关键词:地下水降落漏斗;环境地质问题;大庆市收稿日期:2011-05-03;修回日期:2011-06-03.编辑:李兰英.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松嫩平原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项目(编号1212010813093)资助.作者简介:田辉(1984—),男,主要从事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通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黄河北大街1号,E -mail//359585977@文章编号:1671-1947(2012)01-0139-04中图分类号:P641.8;X141文献标识码:A地质与资源GEOLOGY AND RESOURCES第21卷第1期2012年2月Vol.21No.1Feb.2012表1大庆长垣西部第四系承压水水位下降漏斗区水源井开采量与水位埋深变化关系统计表Table 1The mining amount of watersource well and depth of groundwater level in Western Changyuan年份开采量/108m 3水位埋深/m 196619681972197619801986198819901992199519961997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0.220.270.55 1.41 1.422.01.76 1.852.42.37 2.36 2.19 2.81 2.70 2.60 1.09 1.08 1.09 1.08 1.07 1.0512.7014.2020.9029.7029.4034.5433.5034.7036.9038.0038.6038.941.7041.6541.8041.5037.1935.9235.4735.2735.15足、易开采等特点,水质基本达到油田注水和工农业及居民用水标准,目前已做为大庆市地下水开采的主要目的层.2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大庆市开发建设40多年来,地下水资源是主要的供水水源之一.1980年全市地下水总开采量仅为2.6×108m 3.其中农业灌溉及农村生活用水量0.57×108m 3,城镇工业及生活用水1.63×108m 3,仅占全市地下水总补给量的14.4%,占全市可开采量的25%.1990年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到3.8×108m 3,比1980年增加1.5倍,占全市地下水总补给量21.1%,占全市可开采量37.9%.20世纪90年代全市水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加之乡镇企业的兴起,特别是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对地下水的开采规模更加扩大.1997年全市地下水总开采量达到5.69×108m 3,为1980年地下水开采量2.19倍,为1990年地下水开采量的1.5倍.其中城镇生活用水量0.79×108m 3,占全市总开采量的13.8%;农村用水开采量2.55×108m 3,占全市总开采量44.8%;工业用水开采量2.35×108m 3,占全市总开采量41.3%.2003年大庆市地下水开采量为5.78×108m 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0.80×108m 3,占13.9%;工业用水2.35×108m 3,占40.7%;农业用水2.62×108m 3,占45.4%髴.2008年大庆市地下水开采量为6.32×108m 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1.04×108m 3,占16.4%;工业用水3.38×108m 3,占53.4%,农业用水2.00×108m 3,占31.6%.3环境地质问题3.1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由于大庆油田采区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在大庆已形成了长垣东西两侧2个水位下降漏斗以及泰康组承压含水层降落漏斗.3.1.1长垣西部漏斗长垣西部区主要开采第四系孔隙承压水,水位降落漏斗北起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泰康镇,南到大同区大同镇,西起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敖林西伯乡四家子牧场,东至南二水源东部第四系泰康组含水层缺失边界范围内.漏斗平面呈肾状,南北长约115km ,东西宽约35km ,漏斗呈长椭圆形,面积约3600km 2.长垣西部地区第四系承压水原始水位埋深大多小于5m ,仅局部为5~10m.自1963年水位开始下降,到1972年,地下水开采量达0.55×108m 3/a ,漏斗中心水位埋深达20.90m ,地下水位下降了9~14m ,开始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见表1)[4].1972年之后开采量逐年增加,到1976年开采量达1.41×108m 3/a ,漏斗中心水位埋深达29.70m ,此阶段降落漏斗迅速发展,降落漏斗面积2500km 2,漏斗中心水位比1972年下降了9.88m.从1986~1988年间,开采量略有减少,到1988年开采量为1.76×108m 3/a ,漏斗中心水位相应有所回升,中心水位埋深为33.50m.1990年以后地下水开采量又逐年递增,地下水位又随之下降.1992年开采量为2.4×108m 3/a ,漏斗中心水位埋深为36.90m ,水位累计下降约30m.1997年地下水开采量为2.19×108m 3/a ,漏斗面积4000km 2,漏斗中心位于独立屯水源地.2001年开采量2.81×108m 3/a ,漏斗中心水位下降到41.70m.之后,水位趋于稳定,且有所回升.2004年地下水开采量1.086×108m 3/a.2005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37.19m ,位于独立屯水源地,其范围和形状未发生明显变化,漏斗面积约3600km 2.2009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35.15m (TC1735),位于前进水源地,其范围和形状未发生明显变化.3.1.2长垣东部漏斗长垣东部主要开采白垩系明水组孔隙承压水,水位降落漏斗西起大庆长垣东翼,东至安达市市区、忠本镇一带,北起大庆水库(黑鱼泡水库),南至安达市升平镇北约50km.漏斗平面呈倒鸭梨状,长轴南北向约55km ,短轴东西向约40km ,面积约1340km 2.大庆长垣东部漏斗产生于1970年.1970年地下水开采量0.28×108m 3/a ,水位埋深25.0m ,开始出现降髴赵海卿.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沈阳地质调查中心,2007.地质与资源2012年140表2大庆长垣东部白垩系承压水水位下降漏斗区水源井开采量与水位埋深变化关系统计表Table2The mining amount of watersource well and depth of groundwater level in Eastern Changyuan年份开采量/(108m3/a)水位埋深/m 19691975197819801984198719901993199519961997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0.220.30.330.330.350.350.340.380.370.360.360.270.360.370.390.300.290.290.270.27 15.625.026.329.133.536.358.542.840.044.453.441.743.9745.9948.0146.8046.4846.1145.7845.52落漏斗.到1984年开采量达0.35×108m3/a,漏斗中心水位埋深33.5m.1984年以后开采量逐年增加,到1993年开采量达0.38×108m3/a,漏斗中心水位埋深下降到42.8m,至1997年水位下降到53.4m.近年来水位有所回升.2001年开采量0.27×108m3/a,漏斗面积1575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41.7m.2009年开采量0.27×108m3/a,漏斗面积1340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45.5m(见表2)[4].3.1.3泰康组承压水漏斗大庆市不仅第四系承压水出现大范围的降落漏斗,在泰康组承压水中也出现大面积的水位下降漏斗,泰康组承压水降落漏斗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到2000年前后,漏斗中心水位下降了30多米(见图1).上述可见,地下水降落漏斗的规模直接受开采量大小的控制,水位的变化与开采量的变化呈正相关[5].当地下水开采量保持一定时,漏斗面积和水位埋深则保持相对稳定.3.2大庆市地面沉降大庆油田区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含水层被疏干,导致承压含水层上覆土体释水压密而诱导地面沉降[6].大庆油田区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大庆长垣东西两侧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区.从地面变形等值线可以明显地反映出地面沉降区与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中心区完全吻合.在大庆长垣西部漏斗中心区,最大沉降量99mm;东部漏斗中心区,地面沉降量达71mm.3.3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蓄积性中毒性地方病.它是由于在高氟环境中,长期摄入过多的氟而引起的.氟中毒主要侵害牙齿及骨骼、神经、肌肉、肝、肾和甲状腺等系统与器官.病人轻者牙齿变黄、变脆、残缺、腰腿酸疼,重者肢体畸形、瘫痪卧床、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病区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浅、地下水径流滞缓的低平原地区.患病率大于50%的重病区集中分布在肇东县、肇源县和肇州县.本区氟中毒属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潜水和局部承压水中氟含量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本次调查结果显田辉等:大庆市地下水开采现状及环境地质问题探讨第1期141超标项目样品数/个最大值最小值超标率Ⅲ类水体标准值总氮1823.37 1.47100.0 1.0总磷18 1.227<0.032372.20.2耗氧量1830.00 5.1877.86NH 3-N 1870.000.0611.0 1.0F -1821.75<0.1061.1 1.0As 180.40<0.00255.60.05Ag180.00016<0.0000511.10.0001表3大庆地区湖泡主要污染物组分统计表Table 3Composition of the pollutants in lakes in Daqing area含量单位:超标率为%,其余为mg/L.示,氟离子含量普遍大于1mg/L ,最高达6.5mg/L.第四系中更新统承压水局部也有高氟水分布.这是引起地方性氟中毒发病和流行的主要原因.多年来,病区通过大规模改水降氟,使地方性氟中毒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还没有达到根治的程度,还有65.31%病区需改水降氟.因此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工作还很艰巨.需要说明的是,改良水质、降低水中氟含量最有效的方法是更换水源,但必须在高氟潜水的下部,埋藏有低氟承压水.而在高氟潜水下部的承压水含氟量也超标的地区,如大庆的龙凤,地下水含氟量1~2mg/L ,这些地区不具备更换水源的条件,只能采取化学方法进行改水.3.4土地盐渍化土壤盐渍化的形成是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及水文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影响盐渍化发育的速度与程度.研究区干旱的气候条件、岩石风化物作用于水和碳酸产生的苏打、黏重的母质、封闭或内闭流低洼地造成的排水不畅和地下水埋藏浅而累积盐分,是发生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因素.大庆市土地盐碱化面积达86914.57hm 2,占该县总土地面积的16.98%.按盐碱化程度,重度盐碱化面积达37114.58hm 2,占盐碱化总面积的42.7%.盐碱土的化学类型以苏打型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氯化物苏打型、硫酸苏打型和硫酸氯化物型,再次之是氯化物型.苏打型盐碱土主要组成了轻、中度盐碱土,其他类型盐碱土则主要组成了重度盐碱土.3.5大庆地区湖泡污染大庆市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内没有较大河流通过,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了周围大小湖泡,致使湖泡污染严重,多为Ⅴ类水体髴.主要超标组分见表3.据调查资料,大庆市被污染的湖泡有127个.湖泡污染使得大庆市有限的地表水资源也失去了使用功能.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还间接的造成了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4结论与建议(1)长垣西部区,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减小并稳定在1.05×108m 3/a ,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稳定在3600km 2,水位埋深稳中上升;长垣东部区,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减小并稳定在0.27×108m 3/a ,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稳定在1340km 2,水位埋深稳中上升.(2)地下水降落漏斗的规模直接受开采量大小的控制,水位的变化与开采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当地下水开采量减小时,漏斗面积缩小,水位埋深变浅;当地下水开采量保持一定时,漏斗面积和水位埋深则保持相对稳定.(3)地下水漏斗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原因是由于地下水的超采.控制漏斗发展,必须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量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7].(4)合理利用水资源、地下水和地表水开发并举.市区外围地下水开采程度低,开发潜力大,应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提高农田灌溉率,同时充分利用地表水利工程,开发利用地表水.(5)饮水型地方病问题十分突出.建议使用水质较好的第四系下更新统承压水及大安组承压水.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为百姓改水工程已迫在眉睫.(6)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地面植被的破坏,保护湿地,发挥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减少地表和土壤对潜水面的渗透污染.参考文献:[1]刘文忠,王立勇,陈兴国,等.大庆市地下水化学特征[J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1):113—115.[2]高淑琴,苏小四,杜新强,等.大庆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水资源人工调蓄方案[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38(2):261—267.[3]赵春梅,齐刚,李颖.大庆市地下水中铁、锰变化规律及形成[J ].黑龙江环境报,2002(1):27—29.[4]田辉,郭晓东,都基众,等.大庆市地下水漏斗现状分析[J ].地质与资源,2011,20(5):339—342.[5]都基众,肖国强.地下水降落漏斗的控制与恢复[J ].地质与资源,2005,14(1):53—57.[6]于长生.大庆市地面变形现状调查研究[J ].科技信息,2009,35.[7]张业雪,张雷.四平市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演变及控制[J ].吉林水利,2009(7):47—48.髴赵海卿.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沈阳地质调查中心,2007.地质与资源2012年142。
松嫩平原(吉林省)地下水动态特征及类型的研究

松嫩平原(吉林省)地下水动态特征及类型的研究张文强;张晶;侯伟;白鸽;王雪;张楠【摘要】根据松嫩平原(吉林省)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对区内的主要供水含水层的动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进行了动态类型的划分,结合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为研究区地下水动态预测及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al data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dynamic in Songnen Plai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supply aquifers was described, and the dynamic pattern was divided, combining main inlfuence factors of groundwater dynamic, the basis was provided for the groundwater dynamic forecast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area.【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100-104)【关键词】地下水;动态特征;动态类型;影响因素【作者】张文强;张晶;侯伟;白鸽;王雪;张楠【作者单位】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长春 130021;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长春 130021;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长春 130021;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长春 130021;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长春130021;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长春 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7松嫩平原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
辽宁省典型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辽宁省典型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乔晓霞;孙熠;刘玉洁【摘要】By taking hydrogeological survey,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and water quality testing, the study i-dentifies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water in a region with typical geological proper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uoride content and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 shows that fluoride content va-ries from regions in different landforms. As clay layer is a good place for fluoride gathering, the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groundwater with high fluoride content is conducted from perspectives including the material basis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groundwater with high fluoride content always can be found in the upper layer of phreatic water and clay layer. The study could b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 groundwater with low fluoride content.%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综合物探法、水化学及水质检测方法,探测辽宁省典型地区水化学特征,分析了水化学特征与地下水氟离子的含量关系;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分布不同;主要从高氟地下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水文地质环境对氟离子变化的制约,粘性土层是富集氟离子最好场所等方面分析辽宁高氟地下水的形成原因,通过研究了解到高氟地下水一般存在于潜水的上部及粘土层中,这一研究为今后寻找低氟水源提供前期有力资料奠定基础。
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氟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氟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呼伦贝尔高原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的高原地区,其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是其中含有的氟元素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氟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一、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氟分布特征1.地下水氟含量高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中氟元素的含量普遍较高,其中一些地区的氟含量甚至超过了国家标准。
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地下水与含氟矿物质接触后溶解而成。
2.地下水氟分布不均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中氟元素的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氟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例如,呼伦贝尔市区的地下水氟含量较高,而海拉尔市区的地下水氟含量较低。
3.地下水氟污染严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中氟元素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例如,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中氟含量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氟的开发利用建议1.加强地下水氟的监测和管理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应加强对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氟含量的监测和管理。
对于氟含量超标的地下水,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保障人民的健康。
2.推广地下水氟的治理技术针对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氟污染问题,应推广一些有效的治理技术,如生物修复技术、化学沉淀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中氟元素的含量,保护地下水资源。
3.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为了保护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资源,应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对地下水氟污染问题的认识。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地下水资源。
4.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方面。
但是,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地下水资源,避免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综上所述,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氟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需要我们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广有效的治理技术,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也要注意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过程中保护好地下水资源。
松嫩平原地下水的分布及利用

m 3
,
( 一 )地 下 水 开 采 现状
全区 2 0 0 3年地下水开采量为 5 7 . 5 3亿 全区地下水资源量总体虽不超采 。但部
4 . 完善水事决策机制 为了克服水利 部门管水量 、 环 境保护 规水 资源 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
分城市地下水开采量 已经超过了可利用资 部门管水质 , 统一安排 常规水资 源和非常 源量 , 形成局部的地下水开采漏斗 。
( 二) 地下水分布特征
四、 结 论 松嫩 盆地 的地 下 水是 一个 统一 的 系 各亚 系统 水 资源 剩余 资源量 由多 到 嫩江流域 高 松 嫩 盆地 的水 资源虽 相对 来 说 比较 统。松嫩盆地地下水系统 的输入 由降水 入 少依次为嫩 江流域 山前平原 、 松花江流域 高平原 、 松嫩干流 、 中央 丰 富 ( 地 下水天然 资源量 为 1 4 2 . 9 6 X 渗、 河水 入 渗 、 灌溉 水 回渗 和侧 向地 下 径 平原 、
3 . 防治 污染 , 实现污水资源化 松嫩 盆地 在水 资源 的开 发利 用 过程
根据盆地浅部 区域地下水分布 的主要
应 把城市污水资 源化作为稳定 的第二 控水因素—— 流域水 系、 地质构 造、 地貌条 染 了地表 水或 其他 含水层 然 后再 进入 所 中, 水源 , 同时应 积极 引资 金 , 开放供 水 及污 件以及 区域性地下水分水岭 ,可将松嫩盆 利用 的地下含水层 中。
上分 布有嫩江 、五大连池 、齐齐哈尔 、 大
农业用水 : 要 在坚持 国家扶持农业 政
策 的前 提下 ,一方面逐 步提高农业 水价 、
本 区地下 水温度在 5  ̄ C 7 ℃之 间 , 年 按用水 量收取水费 , 另一方 面按灌溉 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 期
蔡贺等 松嫩平原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防氟改水研究
·149·
2 结果与分析
2. 1 松嫩平原高氟地下水的分布
2. 1. 1 高氟地下水的分布
松嫩平原地下水氟含量超标的水样主要分布在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乾安县、洮南市,黑龙江省的大
庆市、林甸县、安达市以及三肇地区,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大庆 - 肇源 - 大安 - 通榆一线。在这些地区,第四
得地下水中氟含量升高( 图 1) 。在承压水中,氟、钙与 pH 同样存在这种关系。pH < 8. 2 时,以萤石的溶解
为主,当 pH 增大时,硅铝酸盐矿物中的氟的释放作用越趋明显( 图 2) 。
2. 2 松嫩平原高氟含水层结构分析
松嫩低 平 原 及 高 低 平 原 过 渡 地 区 分
布有大面积的高氟潜水,氟离子含量普遍 > 1mg·L - 1 ,最高达 16. 85mg·L - 1 ,第四
带,地下水径流微弱,水循环缓慢,以垂直交替为主,水中盐分不易运移,氟离子储存的条件优越,有利于氟
的富集,最终形成高氟地下水。
( 2) 气候因素。松嫩平原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过渡性质。该区多年平
·150·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第 27 卷
均降水量为 456mm,蒸发量为 943mm,属于黑龙江省与吉林省蒸发量的高值区及重点旱区。由于该区地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松嫩平原位于吉林省的西部和黑龙江省的西南部,面积 18. 3 × 104 km2 ,为一四周高、中间低,由周边 向中部缓倾斜的半封闭式、不对称盆地。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丘陵山地 所环绕,南部由微隆起的松辽分水岭与西辽河平原相连[2]。
松嫩平原是一个潜水普遍分布,包括古今系依安组、新近系大安组、泰康组和第四系下更新统承压水 在内的多层叠置结构的大型蓄水盆地。按照区域地貌特征分为东部高平原,中部低平原,西部山前倾斜平 原及河谷平原四个水文地质区。东部高平原和西侧大兴安岭山前倾斜平原,既是山区基岩裂隙水的排泄 区,又是松嫩平原中部承压水盆地的主要补给区[3]。
系承压水也有高氟水分布,这是引起地方
性氟中毒发病和流行的主要原因。
2. 2. 1 高氟含水层
区内第四纪沉积物较发育,但沉积厚
度变化很大。在盆地中部,冲湖积低平原
厚 60 - 100m,在 盆 地 边 缘 厚 度 2 - 40m。
区内高 氟 地 下 水 主 要 赋 存 于 第 四 系 松 散
岩类含水 层,按 地 下 水 埋 藏 特 征、含 水 岩 系及水 力 特 征 分 为 第 四 系 上 更 新 统 孔 隙 潜水含 水 层 及 下 更 新 统 白 土 山 组 承 压 含 水层。
Tab. 1 Statistics of the soluble F content in the aquifer of Tongyu County,Jilin Province
位置
时代
鸿兴镇 鸿兴镇 双岗镇铁宝屯
第四系上更新统 第四系上更新统 第四系上更新统
岩性
粉细砂 亚砂土
粉砂
可溶性氟含量 ( mg·kg - 1 )
中经常保持较高的浓度梯度,形成氟从岩石、土壤
表 1 吉林省通榆县含水地层可溶性氟含量统计表
中向地下水中转移,最后富集在合适环境的地下 水中[7]。另外,五 大 连 池 火 山 群 喷 发 时,其 喷 出 物中含有大量氟化物,直接或间接增加了地质环 境中氟的含量[8]。
松嫩平原是一个大型的陆相湖积盆地,它接 受两侧山地搬运下来的剥蚀物质的堆积,形成了
3. 41 3. 92 7. 98
深厚的河湖相堆积层,在其西部第四系沉积厚达 乌兰花大康屯 第四系上更新统
粉砂
3. 74
140m。该地区第四纪粉质粘土、粉土沉积物中, 乌兰花大康屯 第四系上更新统 淤泥质粉砂
6. 26
鸿兴镇
第四系下更新统
砂砾石
3. 15
富含高氟矿物,如黄铁矿风化过程产生的硫和钙 乌兰花大康屯 新近系泰康组
图 1 松嫩平原第四系潜水中 F - 、Ca2 + 与 pH 值关系对照图 Fig. 1 Correlations of pH value to F - and Ca2 + in the Quaternary phreatic water in Songnen Plain
蔡贺,张梅桂,李旭光,朱魏
(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 110032)
提 要: 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吉林省通榆县等地氟病高发区和松嫩平原作为研究区,对地下水及含水层
进行系统取样,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松嫩平原地下水中氟的分布、来源及影响
因素。结果表明: 松嫩平原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潜水中,平原四周及含水层组富氟的地质环境是其主
弱碱性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有利于氟元素从含氟矿物中析出并进入地下水中。再加上蒸发浓缩作用的结 果,使浅层地下水和包气带内有大量的氟富集[10]。
( 3) 水化学因素。水化学场中的 pH 值是影响氟富集作用的控制性因素。汤明皋、沈照理等人的试验
结果显示,萤石矿物的溶解随 pH 值的变化趋势呈似正态分布曲线,最大溶解度出现于 pH 为 8 - 8. 2 之
位置
地质时代
岩性
水溶性氟含量 ( mg·kg - 1 )
层可溶性氟含量介于 3. 15 - 7. 98mg·kg - 1 ,隔水 层可溶性氟含量介于 6. 58 - 10. 12mg·kg - 1 ( 表 1、表 2) 。可以看出,无论是含水层还是隔水层中 可溶性氟含量均较高,赋存于其中的氟将直接进
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西部地下潜水中氟含量普遍较高,当地群众长期饮用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引发 氟中毒在松嫩平原流行。这些地区在地貌上表现为低平原和高平原的低洼地带,当地居民饮用水主要是 第四纪浅层水,高氟区地下水氟含量一般为 1 - 3mg / L,饮用高氟水是氟中毒的主要原因[1]。
从 2006 年开始,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安排,选择地方性氟中毒严重的吉林省通榆县、黑龙江省 肇源县等地区,开展地方病现状、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化学特征等专项调查,并实施供水安全示范 工程,提出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并对地下水中氟的来源与迁移、富集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 27 卷 第 9 期 2013 年 9 月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 27 No. 9 Sep. 2013
文章编号: 1003 - 7578( 2013) 09 - 148 - 05 *
松嫩平原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防氟改水研究
中 F - 含量的分布范围为 0. 1 - 4. 1mg·L - 1 。
2. 1. 2 地下水中氟的来源
松嫩平原地区的氟主要来自四周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松辽分水岭以及松嫩平原地层的组
成物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地的岩石பைடு நூலகம்广泛分布有火山岩 - 次火山岩和萤石矿脉,构成典型的富
氟地球化学环境区。含氟矿物长期暴露于地表,经风化、淋溶、迁移、富集,在" 岩石、土壤 - 地下水" 系统
室内对土壤化学成分分析采用荧光光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离子质谱法和原子荧光法,土壤可溶 岩和地下水成分分析采用 ITC 发射光谱法、离子色谱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和等离子质谱法[6]。
样品分析由中国国土资源部东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完成。
* 收稿日期: 2012 - 4 - 23; 修回日期: 2012 - 7 - 4。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东北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 ( 1212010634701) 资助。 作者简介: 蔡贺( 1963 ~ ) ,男,河南遂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研究。E - mail: hljcaihe@ 163. com
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技术要求》,项目组开展了地方病严 重区水文地质专项调查,系统采集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样品的采集与测试按照规范要求执行[4]。在 0 - 20cm 深度,分别采取了病区和非病区土壤样品; 按浅层、中层和深层分别采取了病区与非病区的地下水样 品,并现场加入 HNO3 和 NaOH 等保护剂并封存[5]。
双岗镇铁宝屯 双岗镇铁宝屯 乌兰花镇大康屯 乌兰花镇大康屯 双岗镇铁宝屯
第四系上更新统 第四系中更新统 第四系中更新统
新近系泰康组 新近系泰康组
黄土状粉质粘土 淤泥质粉质粘土 淤泥质粉质粘土
泥岩 泥岩
9. 91 9. 56 6. 58 9. 49 10. 12
入地下水中,成为本区地下水中氟的重要的直接 双岗镇铁宝屯 新近系泰康组
细砂岩
5. 41
结合生成了石膏矿体,在石膏的化学成分中,含氟 乌兰花大康屯 新近系泰康组
粉砂岩
6. 48
量达 1 - 5% ,致使该地区含水层中可溶性氟含量 增高。对取自吉林省通榆县钻孔中含水层与隔水 层的岩石进行薄片鉴定、红外光谱、X 光和重砂矿 物分析,结果显示,上更新统含水层中含氟矿物有 氟硅钠石( 3Na20 ·6CaO·2SiO2 ·ZnO2 ·2HF) 、 水铝氟石( CaF·2Al( F·OH) 2 ·2H2 O) 和方霜晶 石( NaF·CaF2 ·AlF·H2 O) ,下更新统含水层仅 含方霜晶石。上述含氟矿物的存在,使该区含水
要来源区,地貌条件、气候因素及水化学条件影响地下水中氟的富集与扩散,研究区第四系及前第四系承压水
水量丰富,水质良好,氟含量低于规范要求,可作为地氟病区防氟改水的主要供水目的层。
关键词: 高氟水; 氟中毒; 松嫩平原; 防病改水
中图分类号: X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