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 17.1-17.2导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定义: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2. 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荷产生的,振荡电荷在空间中形成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从而产生电磁波。
3.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常数,即光速,其数值约为3×10^8 m/s。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 电磁波的谱: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不同谱段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掌握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能够描述电磁波谱的不同谱段及其应用,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
3.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电磁波谱的分类及其应用。
难点:电磁波的产生机制,电磁波谱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振荡器、天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手机、电视等常见的电磁波应用产品,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讲解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通过示例和图示来说明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电磁波特性的理解。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电磁波谱的不同谱段及其应用,探讨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
5. 练习:给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解答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波及其传播1. 定义: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产生的能量传播形式。
2. 产生:由振荡的电荷产生,形成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3. 传播:速度为光速,约3×10^8 m/s,不需要介质。
苏科版物理九下17.1-17.2两节导学案

《17.1信息与信息传播17.2电磁波及其传播》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所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2、理解波的有关概念,知道电磁波的特性,知道光是电磁波,了解电磁波的应用;【课堂活动】一、信息与信息传播1.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是、、。
信息传播活动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是、、、、。
2.早期信息传播工具有、、、。
3.最早发明电报机的科学家是国的,同时也发明了电码。
4.国发明家研制成了最早的电话机。
电话是由和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是根据___________的原理设计的。
5.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课本P63)(1)画出电路图:二、波的基本特征1.所有的波都是在传播的运动形态。
2.叫做振幅,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它反映了。
3.叫做周期,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
4.叫做频率,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
5.叫做波长,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
6.频率与周期反映了,它们的关系是。
7.波的传播速度简称,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
8.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三、了解电磁波1.国物理学家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国物理学家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是。
2.活动:验证电磁波的存在(课本P67)(1)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2)具体的操作方法: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为 m/s,光波(是/不是)电磁波。
4.活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1)探究电磁波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方案:(2)探究金属对接收电磁波的影响。
方案:5.电磁波(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不需要)介质。
金属对电磁波有作用。
电磁波存在着副作用——。
四、电磁波谱1.写出下列各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 X射线:γ射线:2.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
3.某电视台节目的发射频率为30MHz,求其波长。
【练习】1.下列设备不是利用电磁波来传播信息的是 ( )A、无线电广播B、电视C、手机D、有线电话2.在真空中传播着几种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越快B、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越快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越快D、不论什么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相等3.一种电磁波的波长为100m,它表示 ( )A、这种电磁波能传递的距离为100mB、这种电磁波1S内能传播100mC、这种电磁波1S内出现100个波峰或波谷D、这种电磁波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是100m 4.雷达在搜寻目标时,接收到回波所用时间为1.2 × 10-4s,雷达距此目标 ( )A、36kmB、72kmC、18kmD、9km5.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km/s,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其波长越________。
苏科版九下物理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苏科版九下物理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设计了这一次的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以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为切入点,引导幼儿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知道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方式,以及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传播原理。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产生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磁波演示器、生活中的电磁波实例物品。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机信号、电视信号等,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电磁波的存在和作用。
2. 探究学习: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磁波演示器,让幼儿亲身体验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方式和传播原理,让幼儿理解和掌握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4. 应用拓展:展示生活中的电磁波应用实例,如手机、电视、无线网络等,让幼儿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 实践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利用电磁波演示器进行相关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难点:电磁波的传播原理。
活动重点:电磁波的产生和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入、探究学习和实践练习,让幼儿了解了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方式和传播原理,以及在生活中中的应用。
课堂上,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物理科学的浓厚兴趣。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电磁波演示器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索电磁波的应用,如手机信号、无线网络等,了解电磁波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苏科版物理九下17.2电磁波及其传播导学案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能举例说明电磁波的存在;3.了解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
二导学交流:活动一:看书P65“波的基本特征”,再做一做并思考:1.用水盆做一做水波涟漪,观察水波特征记下来:2.用橡皮绳做一做儿时的小游戏“小蛇出行”,观察小蛇游动时的特征记下来:3.搞懂几个名词及对应的单位:波源、振幅、周期、频率、波长、波速。
4.知道周期、频率之间的关系: ; 波长、波速、周期之间的关系:;波长、波速、频率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看书P66“了解电磁波”思考:1. 了解电磁波无处不在,它已成为现代的伙伴和工具。
2.了解麦克斯韦、赫兹二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活动三:利用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一台小收音机按照书P67图17-14验证电磁波的存在,把你听到的声音写下来:;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活动四: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我们灌南电台的频率,仿照P67例题计算该波长是多少。
活动五:利用手机、鞋盒、玻璃瓶、易拉罐等物品探究电磁波的特征,完成P68活动17.3的填空:活动六:阅读P69“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谱及电磁波的应用并能举例:同时了解一些电磁波的污染:活动七:看书P69“生活-物理-社会”1.了解微波技术的主要应用在:2.了解微波炉的频率、原理及优点:(如果想了解的更多,同学们可上网查阅)活动八:思考并回答课后“WWW”习题1.2.活动九:利用二极管和高阻抗耳机,制作一台最简单的收音机即课后“WWW”习题第3题,谈谈你的成果:《17.2电磁波及其传播》达标检测题1、如今,电磁波已广泛应用于广播、、等,它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 m/s,波长越长的电磁波其频率越。
3、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第17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导学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第17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导学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我的口吻写文档: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幼儿园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社交技能和创造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是通过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习。
我采用了主题式的教学思路,将活动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1. 认知能力: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概念。
2. 社交技能: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创造力: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概念。
教学重点是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卡片、图片、模型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一首欢快的歌曲,让孩子们放松身心,进入学习状态。
2. 主题活动: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3. 小组活动:通过团队合作,让孩子们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重难点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概念。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还会引导孩子们进行拓展延伸,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课程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特别关注的,希望在这里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活动过程的设计:1. 热身活动:我选择了欢快的歌曲,目的是让孩子们放松身心,进入学习状态。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让孩子们从课间的自由活动中过渡到课堂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九年级物理下册 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学案 苏科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丹阳市九年级物理下册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学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丹阳市九年级物理下册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学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丹阳市九年级物理下册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学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课题:一、信息与信息传播班级姓名学号一、要点导学: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通俗地讲,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__________消息,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________________.2., , 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3.信息和信息传播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a:的诞生 b:的诞生 c: 的诞生 d:的应用 e: 的应用4。
第一个发明电报机的是美国的发明家_______________,同时也发明了利用“点"、“划"和“空白”的不同组合构成的电码——__________________,揭开了人类通信史的新纪元.二、自主训练1.信息与生活密不可分,如天空乌去密布,标志着大雨可能降临;上课时,同学们举手,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列举出三种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的产生并能通过它进行交流,使人与猿有了质的区别;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____________也是信息传播活动的五次大变革中的一种,使人类的文明记载更加得方便和详实。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17.2电磁波及传播 学案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2、了解振幅、周期、频率波长以及波速的物理意义.3、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了解电磁屏蔽.【课前预习】1、小明的姐姐在外地工作,后天奶奶就要过70岁生日了,如果你是小明,你如何用最快的方法通知姐姐赶回来呢?a. 在古代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在上世纪50年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在21世纪的今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和绳传播的是__________的运动形态,弹簧传播的是__________的运动形态.3、一列波在橡皮绳中的传播,当绳向上升起时,形成的像山峰似的凸起叫________,当绳下降时形成的凹谷叫________,两相邻波峰成波谷之间的距离叫________.所有的波都在传播________的运动状态,例如:橡皮绳传播的是________的运动状态,而声波传播的是________的运动状态.一、波是在传播周期性变化的一种运动形态1.振幅:我们把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__,它反映了波源_________。
2.周期T: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叫做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单位________;3.频率f: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单位________.频率与周期反映了波源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磁波产生的条件。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传播速度。
3. 电磁波的谱:介绍电磁波谱的分类,以及各种谱的特点和应用。
4. 电磁波与生活: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电磁波。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电磁波的产生条件和传播特点,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点及其应用。
难点:电磁波谱的分类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如手机、电视、无线广播等。
2. 知识讲解:(1)讲解电磁波的产生条件,让学生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
(2)讲解电磁波的传播特点,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介绍电磁波谱的分类,讲解各种谱的特点和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磁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磁波的产生条件2. 电磁波的传播特点3. 电磁波谱的分类及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电磁波的产生过程。
2. 请说明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3. 请举例说明电磁波谱中的几种常见电磁波及其特点和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电磁波的基本知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遥感技术等。
同时,可以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电磁波的科普资料,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下册 17.1-17.2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17.1信息与信息传播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所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2、理解波的有关概念,知道电磁波的特性,知道光是电磁波,了解电磁波的应用;
【课堂活动】
一、信息与信息传播
1.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是、、。
信息传播活动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是、、、、。
2.早期信息传播工具有、、、。
3.最早发明电报机的科学家是国的,同时也发明了电码。
4.国发明家研制成了最早的电话机。
电话是由和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是根据___________的原理设计的。
5.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课本P63)
(1)画出电路图:
二、波的基本特征
1.所有的波都是在传播的运动形态。
2.叫做振幅,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它反映了。
3.叫做周期,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
4.叫做频率,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
5.叫做波长,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
6.频率与周期反映了,它们的关系是。
7.波的传播速度简称,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
8.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三、了解电磁波
1.国物理学家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国物理学家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是。
2.活动:验证电磁波的存在(课本P67)
(1)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2)具体的操作方法:
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为m/s,光波(是/不是)电磁波。
4.活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
(1)探究电磁波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方案:
(2)探究金属对接收电磁波的影响。
方案:
5.电磁波(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不需要)介质。
金属对电磁波
有作用。
电磁波存在着副作用——。
四、电磁波谱
1.写出下列各电磁波的应用: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
紫外线: X射线:γ射线:
2.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
3.某电视台节目的发射频率为30MHz,求其波长。
【练习】
1.下列设备不是利用电磁波来传播信息的是 ( )
A、无线电广播
B、电视
C、手机
D、有线电话
2.在真空中传播着几种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越快
B、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越快
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越快
D、不论什么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相等3.一种电磁波的波长为100m,它表示 ( )
A、这种电磁波能传递的距离为100m
B、这种电磁波1S内能传播100m
C、这种电磁波1S内出现100个波峰或波谷
D、这种电磁波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是100m 4.雷达在搜寻目标时,接收到回波所用时间为1.2× 10-4s,雷达距此目标 ( )
A、36km
B、72km
C、18km
D、9km
5.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km/s,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其波长越________。
6.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频率为52.5MHz,则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波长为m。
7.以前,人们使用小灵通在一些建筑物内打电话时,经常会出现信号不好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建筑物。
8.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
手机间是通过传递信息的。
若把一手机放在真空罩中,再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结果发现罩内手机彩灯闪烁,但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这可以说明、。
9.甲、乙两列电磁波,甲的波长是乙的50倍,则甲的频率是乙的,甲、乙两列波的波速之比是。
10.我国1~12电视频道的波长范围是1.37m~5.71m,则它们的频率范围应该是。
11.如图所示的是某波的传播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1)波的振幅是cm,周期是s,频率是Hz;(2)从0点到点完成了一次振动.
第11题第12题
12.如图所示是某一振动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形图。
已知该波源振动频率为20Hz.由相关信息可得,波长是m,在该介质中波速是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