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及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暖通空调设计任务书

《暖通空调》(2)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一、设计题目见建筑物施工图和分工明细表。
二、原始资料各建筑物建筑施工图(FTP://218.58.59.83,用户名:cad2003,密码:cad2003)。
三、设计任务分工详见表1,2。
四、设计指导书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制冷机房设计。
1.空调系统设计(1)打印出建筑图纸,明确建筑物功能和用途;(2)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确定室外冬、夏季设计计算参数;(3)确定空调房间及房间的冬、夏季设计参数;(4)房间空调冷(热)、湿负荷的计算。
根据规范要求,空调冷负荷计算必须按照非稳态传热计算,即计算出室内各种扰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再进行叠加,取最大值作为房间的设计冷负荷。
本次课程设计因时间关系,不再进行冷负荷的详细计算,但必须在设计说明书中阐述空调房间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包括: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太阳辐射形成的冷负荷;室内热源形成的冷负荷;室内湿负荷;新风负荷等),列出所需要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面值负荷指标求出本次课程设计的冷负荷。
根据规范要求,空调热负荷计算可以按照稳态传热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与采暖负荷类似,只是室内外设计参数的取值不同。
在设计说明书中阐述空调房间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列出所需要的计算公式,再根据面值负荷指标求出本次课程设计的热负荷。
了解空调房间湿负荷的来源与计算方法。
(5)新风量及新风负荷的计算。
民用建筑新风量主要根据室内人员数量确定。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查阅设计资料确定每人所需要的新风量,然后根据室内人员数确定空调房间的新风量,进而计算新风负荷。
(6)空调方案确定。
空调系统一般按照夏季工况进行设计,如有必要,对冬季工况进行校核;空调系统形式较多,各有特点。
应当了解常用系统的适用范围,结合实际工程的功能与要求选择合理的系统;空调系统方案确定时应包括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水(或制冷剂)系统。
(7)设备的选型计算根据空调方案(或系统)确定后,其主要设备(如组合式空调箱,风机盘管,新风机组,新风换气机,送回风口,阀门等)已经明确。
《暖通空调》12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2012级《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住宅楼或办公楼采暖、车库通风及公共建筑空气调节工程设计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掌握工程设计计算用室内外气象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工程设计所需负荷计算。
2、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设备选型、输配管路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
3、熟悉工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所设计暖通空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统的设备性能等。
4、了解与专业有关的规范、标准及设计手册。
5、能够利用语言、文字和图形表达设计意图和技术问题。
1.3课程设计目的根据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施工程序,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技术资料,在教师指导下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所要求的工程设计。
学生将通过本课程设计,系统地掌握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步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城市建设培养合格从事室内环境设备和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施工、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优秀人才。
通过对建筑物进行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的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在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中,建筑设备及管道的占用空间与建筑、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了解各专业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对常见建筑设备性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4设计条件1.4.1原始资料(1)建筑概况、土建原始资料见条件图(2)冷热媒参数可根据冷热源情况确定,也可给定。
对未给出冷热媒参数的,应按照设计规范和技术措施的要求选取,一般空调系统冬季空调热水60/50℃、夏季空调冷水7/12℃;采用散热器采暖:热源供热时供回水温度一般为75/50℃、采暖系统采用塑料管材的供水不宜超过80℃;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形式供回水温度一般为45/35℃。
冷热媒由小区集中供应,但各单项设计应对流量、工作压力、温度和定压压力提出具体要求。
(3)其他要求: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资源情况,优先考虑新能源的应用。
1.4.2条件图各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的平面图、剖面图、各朝向立面图、门窗规格表、工程做法、建筑设计与施工说明及节能计算书;车库平面图。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1.题目南通市某校学生公寓楼暖通空调设计2.设计目的和内容、要求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是《暖通空调》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达到了解暖通空调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巩固《暖通空调》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整个设计要求完成某中学学生公寓楼(按规定的轴线范围)暖通空调设计。
应将设计结果整理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其中包括:原始资料、设计方案、计算公式、数据来源、设备类型、主要设备材料表。
设计成果还应能用工程图纸表达出来,要求绘出暖通空调平面图及系统原理图。
3.设计原始资料1 建筑物的平、立剖面图见建筑图,建筑平面尺寸以图纸为准,建筑层高为3.5m;2. 夏季空调总冷负荷指标为90-110W/m2,冬季总热负荷指标为60-80 W/m2;3. 每标准间公寓住4(B/—G/轴线为2人)人,每层活动室为10人,卫生要求需要的最小新风量为每人30 m3/h(活动室为20-25 m3/h.人);4. 每标准间公寓的卫生间设有卫生间排风,其排风量按换气次数5-10次/h计算;公共卫生间按不小于10次/h计算;5. 维持空调室内正压按0.5-0.7次/h计算;6. 室内设计参数:夏季:tR=26—27℃φR=40%—65%;冬季:tR=18—20℃φR≥30%;7. 室外气象参数见《室外气象参数》资料集。
(现直录如下)南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9℃,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7℃,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6%;8. 城市热网提供0.8MPa的蒸汽。
4.设计任务与内容: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相关规范,并熟悉规范条文。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简单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一个方案进行设计。
3、完成(××)市某校学生公寓楼暖通空调设计,具体包括:(1)空调负荷的计算;(2)空调方案、冷热源方案的比较及选择;(3)空调风系统的设计及计算;(4)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及计算;(5)空调冷热源机房设计;(6)通风系统的设计;(7)室内温、湿度控制方案,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方案的选择。
空调工程、制冷工程及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

暖通空调及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前期课程为暖通空调和空调用制冷技术。
通过设计将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各门专业课知识;进一步体会各门课程的特点、相互间的联系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衔接关系;初步掌握工业或民用建筑制冷、空调和通风设计的一般设计程序、方法;熟悉相关的设计标准、规范和手册,了解现行暖通设备的性能及特点。
进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天津市梅江南11号地办公楼空调制冷通风设计三.设计原始资料1.建筑地点:天津市。
2.室外计算气象资料(冬、夏)按暖通空调设计规范选用。
3.建筑概况:该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面积约4406.51㎡,其中地上3279.94㎡,地下1126.57㎡。
建筑总高度14.25米(至檐口起坡点)。
其中地下室为设备用房和食堂,层高3.98m;一层为办公接待及展厅等,层高4.5米;二层为办公室、会议室等,层高3.9米;三层为办公室、会议室等,层高3.9米;各房间吊顶后净空高度见建筑剖面图,各层楼板厚150mm。
不详之处详见建筑、结构图纸。
4.设计计算依据:1.室外计算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9℃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29.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1℃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4℃冬季冻土深度69cm夏季平均室外风速 2.6m/s冬季平均室外风速 3.1m/s2.室内计算温度3.换气次数4.建筑热工数据依照建筑设计说明及图纸查阅相关资料确定。
四.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一).计算工作1.根据给出的围护结构,计算各楼层通过维护结构的冷、热负荷。
2.计算室内人员、照明及设备的发热量及散湿量。
3.确定各房间(楼层)新风量。
4.空气平衡、热、湿平衡计算。
5.风系统和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地下室排烟计算。
7.主要设备的选型计算。
(二).方案确定1.各楼层空调系统形式方案确定。
2.各楼层排风方案确定。
3.冷冻机房方案确定。
空调用制冷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空调用制冷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名称:编写教师:专业:班级:设计日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一、设计题目1.某手表厂装配大楼空调冷源设计2.某药厂低温空调系统冷源设计二、原始资料1.厂址:根据学生原籍所在地选定。
2.空调负荷总计:a)1500KWb)2500KWc)3500KW3.要求供应的载冷剂温度:a)冷冻水供水温度5℃;b)冷冻水供水温度8℃;c)冷冻水供水温度7℃;4.制冷剂种类:a)R22 b)R123 c)R134a5.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补充自来水)6.冷冻站平面图(见附图另发,层高6米)三、设计任务1. 确定制冷剂种类及冷凝器、蒸发器的类型。
2. 确定系统运行中各参数:h s c r k t t t t ..0;;;等。
3. 选择冷水机组。
4. 校核电机功率及各设备。
5. 选择其它辅助设备(冷却水塔及水泵等)。
6.布置制冷机房确定水管路系统(冷冻水及冷却水)。
四、设计步骤及建议进度1.确定制冷系统的类型,选取制冷压缩机的种类。
(0.5天)2.进行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选取或校核制冷设备。
(0.5天)3.选取其它辅助设备。
(0.5天)4.布置制冷机房确定水系统。
(1天)5.绘制施工图。
(2天)6.整理说明书。
(0.5天)五、成果要求1.说明书应包括全部计算内容、方案论证或说明。
16开纸15—20页左右,统一封面。
2.图纸应包括制冷机房平、剖面图(2号图),制冷机房系统图(2号图),水系统原理图(2号图)。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空调用制冷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名称:编写教师:专业:班级:设计日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一、冷负荷的确定通常制冷站房负荷包括生产工艺用和空调用两种。
当生产工艺用或空调用单独存在时,冷负荷一般作为原始资料提供。
当没有提供时,可根据需要提供的冷量的建筑物面积指标估算冷负荷或依据生产工艺用冷量估算冷负荷的大小。
如果既有生产工艺用又有空调用时,应计算出冷冻站设计的最大计算冷负荷、平均小时冷负荷。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上海市某医院楼空调工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成绩评定:目录一任务和目的 3二工程概况 3三设计概述 3四空调负荷计算 44.1 手算标准示范 44.1.1 上海市室外气象条件 44.1.2. 病房各项相关条件 54.1.3. 冷负荷计算 54.2各层其他其余空调空间的冷负荷 12五、空调风系统 135.1各房间新风量确定 135.2 新风管道选择 145.2.1各新风干管管径选取 155.2.2各房间的新风支管管径选取 165.3新风管阻力计算 165.4新风冷负荷计算 175.6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195.7 风机盘管选型 195.8气流组织设计 21六、冷水系统 236.1 冷水机组的选型 23七、参考文献 24一任务和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初步训练:1、熟悉和掌握空调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2、较为合理地确定空调工程的设计方案,了解空调工程设计的主要步骤,较规范地绘制工程图;3、熟悉和学会使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以及其它有关的参考资料,合理地选用空调、通风系统的定型产品。
二工程概况该医院楼位于上海市,总共9层,主要房间朝南北向,首层层高为4.4m.其中第九层ICU空调由专业洁净公司设计。
该空调系统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方案选择,负荷计算,末端设备的选型,气流组织设计,水系统设计,风系统设计等内容。
三设计概述根据该建筑的建筑面积以及内部结构等因素考虑,该建筑性质为相对单一的办公建筑,从而将整个空调区划分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设计满足舒适性空调要求。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计算、水量估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新风机。
四空调负荷计算4.1 手算标准示范典型房间取右上角电梯左边第二个病房(编号为2000)。
4.1.1 上海市室外气象条件4.1.2. 病房各项相关条件(1)层高为4.4m.(2)楼板:由于该办公室上面一层也为同一性质的空调病房,所以楼板的冷负荷忽略不计。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方向)毕业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

Fuji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毕业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题目:暖通空调设计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起讫日期:指导教师:审核日期:建筑设备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采暖通风空调部分)一、设计题目:XX市XX建筑通风空调工程设计。
二、设计任务和目的学生根据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并通过设计过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暖通设计规则、方法、步骤,了解相关专业的配合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建筑设备(暖通方向)专业设计工作和施工、验收调试、运行管理和有关应用科学的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础。
三、原始资料1.设计工程所在地区: 1 福州、2 厦门、3 崇武、4永安、5 南平2.气象资料(从设计手册中查找):包括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及主导风向等。
3.建筑资料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图中包括建筑尺寸、维护结构及门窗做法、建筑层高、建筑用途等。
4.室内设计参数:按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要求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0189-2005确定。
5.其他要求:应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优先考虑新能源的应用。
四、设计内容1:设计冷热负荷的计算:室内空调设计时,应按冷热负荷计算方法计算进行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分别计算建筑的冷热负荷,其设计参数详见有关设计手册。
2:算出负荷后,确定系统形式。
3:进行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4:根据所给设计条件以及总冷、热负荷和已经确定的设计方案、设备形式,选择风道以及末端设备、冷热源设备等。
5:室内设计应包括室内设计参数,室内空调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按照施工图的标准进行绘制,除满足设计规范外,还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尺寸线应完整、闭合。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可可讲解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650201《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年级: 2023级指导老师:李艳琼职称:高级工程师《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空调负荷计算1.夏季建筑围护构造旳冷负荷目前,在我国暖通空调工程中,常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法旳基础上,是便于在工程上进行手算旳一种简化计算措施。
夏季建筑围护构造旳冷负荷是指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构造传入室内旳热量形成旳冷负荷。
详细计算措施如下:(1)围护构造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旳计算措施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旳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旳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Rc c t t AK Q -=ττ)( (1-1) 式中 ()τc Q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旳逐时冷负荷,W ; A — 外墙和屋面旳面积,m2;K — 外墙和屋面旳传热系数,W /(m2·℃),可根据外墙和屋面旳不一样构造,由附录2-2和附录2-3中查取;tR — 室内计算温度,℃;()τc t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旳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旳不一样类型分别在附录2-4和附录2-5中查取。
必须指出:a. 附录2-4和附录2-5中给出旳各围护构造旳冷负荷温度值都是以北京地区气象参数为根据计算出来旳,因此,对于不一样设计地点,应对()τc t 值进行修正,即应为()τc t 十td 。
其地点修正值td 可由附录2-6查得。
b . 当外表面放热系数不一样于18.6W /(m2·℃)时,应将(()τc t +td)乘以表1中旳修正值。
c. 当内表面放热系数变化时,可不加修正。
d. 考虑到都市大气污染和中浅颜色旳耐久性差,提议吸取系数一律采用ρ=0.90,即对表中()τc t 不加修正。
但如确有把握经久保持建筑围护构造表面旳中、浅色时,则可将表中数值乘以表2所列旳吸取系数修正值k 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一、目的要求
运用《暖通空调》、《制冷技术》课程所学知识,通过设计空气调节、通风及制冷系统的实践,学习设计空气调节、通风及制冷工程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完成某建筑的空气调节、通风及制冷机房设计,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及部分设计图纸。
三、原始资料及已知条件
1、建筑结构
见所给建筑施工图
2、气象资料
依据各组所给建筑所处地区,查取具体数据用于设计计算
四、设计内容及步骤
一、参考资料
(一)熟悉及收集有关设计资料
1、熟悉任务书中的建筑、气象、工艺资料
2、收集有关设计参考资料
(1)《空调设计手册》198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工业企业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与施工规范》1985年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3)《全国通用通风管道配件图表》
(4)《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
(5)《建筑设备施工说明安装图册》(Ⅰ、Ⅱ)
(6)《空气调节》教材
(7)《设备材料手册》 1980年农机部第二设计院主编
(8)《简明空调设计手册》
(9)《制冷设备手册》上、下册
(10)《制冷工程设计手册》
二、设计内容
(一)计算部分
空调部分
1、夏、冬季室内热湿负荷计算
①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
②工艺设备、人员、照明等散热量计算
③室内全年湿负荷计算
④各房间夏冷负荷汇总表
2、空气处理方案的确定及风量计算
①确定夏季的空气处理方案
②空调系统的确定及划分
③进行气流组织计算,确定送风温差、计算送风量,确定风口尺寸及数目
④确定新风量、回风量
3、空气处理设备和风机的选择计算
①根据空气处理方案所确定的空气的冷却、去湿、加热、加湿等方案确定设备的容量、型号及设计工况下的运行参数。
②确定送、回风道系统,并画出系统轴测草图,计算系统阻力,选择风机。
通风部分
1、通风量计算
2、气流组织及风口布置计算
3、系统水力计算
4、设备选型计算
制冷机房部分
1、确定设备负荷及容量(设备包括制冷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分水器、集水
器、水处理设备及冷却塔等)
2、设备选型计算
3、水力计算
(二)整理设计计算说明书
说明书内容包括设计任务;原始资料;方案讨论;已知数据;冷热负荷计算、设备选择计算等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尽量表格化。
*说明:本说明书中需重点阐述方案制作。
(三)绘制图纸
1、空调部分
空调系统平面图、系统图(单线图),2#图纸数张。
(包括风系统和水系统平面图、系统图)
2、通风部分:平面图、系统图以及必要的剖面图
3、制冷部分:冷冻机房布置平面图(包括设备定位图及管道平面图)、原理图或流程图、剖面图
二、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