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细胞的增殖 教案

合集下载

新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的增殖 教案

新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的增殖 教案

[新高考素养目标]1.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果。

(生命观念)2.通过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染色体和DNA的曲线模型分析,阐明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科学思维)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两个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

(科学探究)考点一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1.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细胞周期(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分裂间期①起止:从细胞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②比例: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

③特点: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3)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细胞就进入分裂期,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对于真核生物来说,有丝分裂是其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又可以进入分裂间期。

[易错诊断]1.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

(√)2.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

(×)3.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4.洋葱的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

(×)5.间期细胞核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1.(生命观念)明辨细胞分裂的五个易错点(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中心体的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在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其纺锤体的形成也与中心体有关。

(2)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出现中心体的不一定是高等植物细胞,也有可能是原核细胞。

(3)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

(4)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属于减数分裂,精原细胞自身的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讲细胞的增殖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讲细胞的增殖教案新人教版

第1讲 细胞的增殖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生命 观念通过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和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能够掌握细胞周期的动态变化和物质准备过程,并形成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理性 思维通过归纳有丝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曲线变式分析,培养利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考点一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模拟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 ①细胞模型:不同大小的琼脂块。

②运输效率表示法:NaOH 在琼脂块中扩散的体积琼脂块的体积③检测方法:酚酞遇NaOH 变红色。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生长:体积增大不能无限⎩⎪⎨⎪⎧核质比:细胞核控制的细胞质范围有限SV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 物质运输效率越低2.细胞分裂方式及其判断 (1)概念图(2)解读⎩⎪⎨⎪⎧图中①、②、③依次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中①~③中无染色体出现的是①蛙红细胞的分裂方式为①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①、②、③③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联会和分离,最终子细 胞染色体数目减半3.细胞增殖的周期性(1)细胞周期(2)细胞增殖(真核细胞)的概述①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②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③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2)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3)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4)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2018·浙江卷,T21A)(√)(5)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6)动物细胞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7)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8)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要细胞增殖(×)2.回答下列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有关的问题(1)判断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细胞周期:A.根尖分生区细胞B.植物形成层细胞C.神经细胞D.人表皮细胞E.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F.干细胞G.动物皮肤生发层细胞H.洋葱表皮细胞I.浆细胞①具有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细胞的增殖》教案说课稿

《细胞的增殖》教案说课稿

《细胞的增殖》教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内容《细胞的增殖》。

在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高考改革总体的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最终培养拥有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合格的现代公民,本节课我采用了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即:“导、思、议、展、评、检、用”。

高效“6+1”课堂模式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将传统的“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

课堂上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做结论的,尽量让学生做结论。

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才会让学习的过程由枯燥变得生动。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据此,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开,集中讲述了细胞的增殖,是本章的重点。

细胞都是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的,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础。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一个新形成的细胞要经历生长、分化以及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其中也有些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不发生细胞的分化过程。

在细胞增殖这一部分中,有丝分裂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是最主要的方式。

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增多就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有丝分裂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而减数分裂知识又是学习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

由此可见,有丝分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透,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说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②说明细胞周期的概念。

③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④比较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 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 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第1讲细胞的增殖[课标要求]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实验: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 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等观念,举例说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与细胞分裂之间的关系。

(生命观念)2.基于有丝分裂的模型,采取归纳与概括等方法,说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科学思维)3.基于有丝分裂的过程,采取模型与建模等方法,说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科学思维)考点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一、生物体生长的原因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3.意义: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三、细胞周期1.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分裂间期特点: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1.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依赖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增殖。

(√)2.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提示: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3.洋葱的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

(×)提示:洋葱表皮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

4.原核生物主要进行二分裂,二分裂不是无丝分裂。

(√)5.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一般也没有细胞周期。

(√)下表是几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t/h),据表分析:细胞类型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15.3 2.0 17.3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13.5 1.8 15.3人的肝细胞21 1 22人的宫颈癌细胞20.5 1.5 22(1)这些细胞有什么共同特点?(2)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吗?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吗?(3)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组织的有丝分裂时,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为什么?(必修1P111“表6—1”)提示:(1)都是能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细胞的增殖一、教材分析:细胞增殖是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包括细胞周期、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的特点和变化等知识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相关知识点,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这为学习细胞增殖奠定了细胞基础;同时,本节知识也是学生学习必修2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遗传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其次,要理解生命的分化、衰老和死亡,就必须建立在对细胞增殖的基础上。

因此,该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为高三年级的学生,通过高一的学习对本节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具有识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能够简述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

通过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有丝分裂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能够概述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养成模型构建的科学思维方法。

3. 学会描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变化。

结合高倍显微镜的使用,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对事物本质进行科学探究。

四、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五、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规律。

六、教学策略: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展示。

七、教学过程:(一)细胞的增殖1、细胞的增殖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

2、细胞周期:从细胞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interphase)。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

(1)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分裂间期 A→B分裂期 B→A细胞周期 A→A分裂间期的物质变化:G1期:又称DNA合成前期,主要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如DNA聚合酶等)的合成,为S期DNA的复制做准备。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第1讲细胞的增殖教案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第1讲细胞的增殖教案

第 1 讲细胞的增殖考大纲求中心修养经过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科学思想过程,形成概括与概括的科学思想方法。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4.实验:察看细胞的有丝分裂经过察看细胞有丝分裂,培育察看现象并科学研究剖析实验结论的能力。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讲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8 页[ 基础打破——抓基础,自主学习]1.细胞不可以无穷长大(1)模拟实验(2)限制要素(3)结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四周环境之间物质沟通的面积相对越小,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细胞经过分裂进行增殖(1)过程:包含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含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1)含义: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分裂达成时开始,到下次细胞分裂达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阶段区分[ 重难打破——攻重难,名师点拨]1.分裂间期的物质变化分裂间期又可区分为G1期 (DNA 合成先期 ) 、S 期 (DNA 合成期 ) 和 G2期 (DNA合成后期 ) ,其主要变化以下:(1)G 1期: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

(2)S 期:达成 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 1 个 DNA复制为 2 个 DNA,且两个 DNA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同,即:(3)G 2期:合成蛋白质——主假如用于形成纺锤丝( 星射线 ) 。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表示方图形说明法名称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续表表示方法名称图形说明线段图a+b 或 c+ d 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 b+ c+ d+e 为一个细胞周期A: DNA合成先期 (G1期 )柱状图B: DNA合成期 (S 期 )C: DNA合成后期 (G2期 ) 及分裂期 (M 期) [ 特别提示 ]对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理解的四点提示(1)不一样种类生物的细胞周期有很大差异。

《细胞的增殖》教案(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增殖》教案(人教版必修1)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能力方面: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⑵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解决方法:⑴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边讲解边在黑板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剪贴图。

⑵运用多媒体再现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解决方法: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既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又能克服电教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再通过表格、曲线图呈现变化。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启发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六、学生活动1、通过实验,启发学生发现事物的规律性。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第1课时[问题探讨]出示教材P110图讨论:1、推测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差异如何?2、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让学生明确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导言:细胞为什么都那么微小呢?什么因素限制了细胞的长大?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讨之。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先引导学生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然后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实验按教材P110——111提供的方案。

1、据测量结果计算后填入教材P111表中。

2、写出实验结论。

3、讨论回答教材P111的讨论题。

4、教师总结: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课标要求1.能力要求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并能辨认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2.探讨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3.正确解读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染色单体变化的相关图表;4.准确地用图表展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染色单体数量变化情况。

2.内容要求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描述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3.说明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征;4.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及其应用。

知识网络体系重难热点归纳1.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⑴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当细胞的体积(4πR 3/3)由于生长而逐步增大时,其相对表面积(4πR 2)将变得越来越小,从而使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所需要的时间变长,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需求。

⑵细胞的核质之比。

细胞核所控制的大小与核的大小要正常的比例。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相对表面积限制细胞的增殖 细胞的分化 概 念: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意 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是特殊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分裂。

分裂间期特点: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分裂期 前期特点: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逐渐消失(二现二消)。

中期特点: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计数的最佳时期(一板易辩)。

后期特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姐妹分离)。

末期特点:染色体、纺锤体逐渐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二消二现)。

实质: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意义: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 ,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概 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原 因:各个体细胞内都含有完全相同的一整套该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考纲
考纲概要考纲解读高考真题
1.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周期性(Ⅰ);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4.细胞的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过程及受精作用(Ⅱ)。

1.了解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
周期性;
2.了解细胞的无丝分裂;
3.理解细胞的有丝分裂全过
程及相关物质的变化;
4.理解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受
精作用的过程。

1.2017新课标Ⅲ卷(29)、
2016浙江卷(3)、2016海南
卷(6)、2015浙江卷(2)
3.2017江苏卷(16)、2016
浙江卷(3)、2015北京卷(3)
4.2017江苏卷(30)、2017
海南卷(21)、2017新课标Ⅱ
卷(1)、2016江苏卷(31)
讲考点
考点一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的方式
1.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周期
①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

②组成: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

(2)细胞增殖(真核细胞)的概述
①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②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③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纺锤体的形成不同(前期)细胞分裂方式不同(末期)
植物细胞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形成细胞壁
动物细胞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4.无丝分裂
(1)过程
细胞核延长→核中部向内凹进→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2)特点
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3)实例
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例1】(2017年新课标Ⅲ卷,29)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
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答案】(1)分裂间(或答:S)
(2)纺锤体形成不会
(3)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准备物质
【解析】(1)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合成被阻断后,分裂期不受影响,分裂间期受影响。

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间期。

(2)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丝的形成来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纺锤丝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网
(3)分裂间期的特点是相关蛋白的合成、DNA进行复制、为分裂期准备物质。

【跟踪训练1】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照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
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
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
【答案】B
考点二细胞的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1.细胞的减数分裂
(1)条件: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间: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生殖细胞时。

(3)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

2.精子的形成过程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4.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3)结果: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例2】(2017年新课标Ⅱ卷,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答案】D
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B项中两个细胞大小也相等,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与A项细胞不同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了基因组成为ggHH、GGhh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C项中4个细胞大小相同,为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C正确;D项中虽然4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也是两两相同,但是每个精细胞中不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D错误。

【跟踪训练2】下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为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
B.基因重组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发生在丙→戊过程中
C.丙可以代表体细胞,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
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答案】C
【解析】分析图形可知,乙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或复制前的体细胞),丁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戊表示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中、后期或有丝分裂前、中期。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典型特点是着丝点的分裂,A正确;丙到戊过程中DNA加倍,为DNA复制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 正确;图中甲表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可能是精子、卵细胞或第二极体,C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都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

讲方法
1.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有三种去向
(1)持续分裂: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

如部分造血干细胞、卵裂期细胞、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茎形成层细胞、芽生长点细胞。

(2)暂不分裂: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仍具有分裂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回到细胞周期中。

如肝脏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

(3)永不分裂:永远脱离细胞周期,处于分化状态直到死亡。

如肌纤维细胞、神经细胞、浆细胞,叶肉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根尖成熟区细胞。

2.判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方法
(1)“先长后短”:一个细胞周期一定要先经过一个长的间期,再经过一个短的分裂期。

(2)“终点到终点”:从完成时开始,到完成时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

(3)“先复制后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一定要先完成DNA的复制,才能完成细胞的分裂。

3.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
(1)纺锤体的变化:形成时期为前期→解体时期为末期。

(2)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时期为前期→重建时期为末期。

(3)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间期复制→前期移向两极并形成纺锤体→末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

(4)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4.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的方法
(1)结合染色体个数和同源染色体行为进行判断
(2)结合染色体的行为与形态进行判断
5.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曲线图与柱形图
(1)甲为性原细胞;乙为初级性母细胞;丙、丁为次级性母细胞;戊为性细胞。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Ⅰ末期,是由同源染色体分开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造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数变化为n →2n →n ,没有减半。

(3)减Ⅱ后期染色体数、DNA 数都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不同的是没有同源染色体。

(4)染色体/DNA 变化规律及原因
1∶1――→染色体复制间期1∶2――→着丝点分裂减Ⅱ后期
1∶1 讲易错
1.与细胞周期相联系的知识
(1)联系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DNA复制时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

(2)联系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多倍体细胞。

(3)联系细胞癌变: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在分裂间期,DNA分子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4)联系免疫: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将进入细胞周期迅速分裂,使细胞周期缩短。

2.细胞增殖的易错点
(1)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快速形成体细胞的方式,但不精确。

(2)分裂过程核膜不解体,无纺锤丝的形成,但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3)原核细胞的分裂也没有纺锤丝的形成,但不能叫无丝分裂,而是二分裂。

(4)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而是相关酶的作用。

比如,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在没有纺锤丝牵引的情况下,染色体的着丝点也可自然分裂,从而导致染色体加倍。

(5)纺锤丝的缩短是酶促反应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3.“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4点提醒
(1)根尖中只有分生区细胞才可以进行分裂,伸长区和成熟区不能分裂。

(2)不能观察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因为解离时细胞已死亡,可以寻找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连起来体会出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

(3)细胞板是个真实结构,而赤道板是人为定义的面,看不到此“结构”。

(4)“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步骤顺序不能颠倒、不能缺失,否则不易观察到预期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