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背诵指导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原文怎么背比较快

⾼中语⽂必修⼆离骚原⽂怎么背⽐较快⾼中语⽂必修⼆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全诗共三百七⼗多句,近⼆千五百字。
《离骚》是⾼中语⽂必修⼆的课⽂。
离骚【作者】屈原【朝代】先秦帝⾼阳之苗裔兮,朕皇考⽈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正则兮,字余⽈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兰兮,⼣揽洲之宿莽。
⽇⽉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之零落兮,恐美⼈之迟暮。
不抚壮⽽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改路。
初既与余成⾔兮,后悔遁⽽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以量⼈兮,各兴⼼⽽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余⼼之所急。
⽼冉冉其将⾄兮,恐修名之不⽴。
朝饮⽊兰之坠露兮,⼣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申之以揽茝。
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
众⼥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巧兮,偭规矩⽽改错。
高考语文背诵篇目2024离骚

高考语文背诵篇目2024离骚
《离骚》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篇重要背诵篇目,对于2024年高考的学生来说,需要认真准备。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篇宏伟壮丽的抒情诗,它以“香草美人”为象征,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家庭的忧虑和对自己遭际的感慨。
为了能够更好地背诵《离骚》,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分段记忆法:将《离骚》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只记住关键的几个字或词,从而降低记忆难度。
2. 联想记忆法:将《离骚》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形象化的联想来帮助记忆。
3. 重复记忆法:通过不断重复背诵,加深记忆,避免遗忘。
4. 语境记忆法:将《离骚》中的句子放在整个文本的语境中来记忆,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意,提高记忆效果。
总之,背诵《离骚》需要耐心和恒心,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记忆效率,同时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不要过度焦虑。
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离骚高中背诵部分 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3篇)

离骚高中背诵部分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3篇)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征途为大家找到的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较新3篇】。
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楚辞”、屈原的相关文学常识2、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并体会诗歌中所展示的人物形象3、引导理解诗歌的“移情法”和浪漫风格教学重点:赏读课文,体会屈原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朗读中“兮”语气的把握教学设计:诗歌教学读是重点,所以由读导入,通过读来理解诗人形象。
但由于课文篇幅所限,很多知识不能通过课文本身的解读来得到,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机增加一些相关资料,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范围,拓展知识面,深化对诗人形象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有感情地诵读,带动学生齐读。
2、屈原留给学生的印象及相关诗句。
3、学生所掌握的有关屈原的资料。
(相关材料汇集)二、学生朗读全诗,并初步体会诗歌:1、一读诗歌。
这首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相比在形式上什么特点?(引出“楚辞”的定义和特点。
《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对《离骚》创作缘起的解说,并借用《史记》和《四库提要》中的相关资料。
2、再读诗歌。
注意“兮”的语气。
三、赏读诗歌,体会人物形象3、三读诗歌。
诗歌当中的哪些描述与你意想当中屈原的形象是相似的?4、诗歌当中有两个“恐”字,他们怎么解释?从诗的前面两节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屈原的形象,他还在“担心”什么?(时光的流逝,汲汲以修:君王老去,积极预政)5、屈原是内修外美,有着崇高理想的诗人,也是忠君爱国,力图致君尧舜的政治家。
为了丰富这一人物形象,请同学欣赏本文之后的一个语段。
(“昔三后……夫惟灵修之故也”)四、读完这首诗之后,感觉它的较大艺术特点是什么?(香草、美人的比喻;浪漫风格)五、齐读结束六、作业1、背诵全文2、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而这些谋臣策士中如苏秦、张仪等人都是在本国不得志的情况下离开故土,而在异国有所作为。
《离骚》教案合集六篇

《离骚》教案《离骚》教案合集六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离骚》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离骚》教案篇1【教学要点】1、掌握作家作品以及文学体裁常识。
2、理解运用比兴手法的艺术效果。
3、翻译并背诵全文。
【教学设想】难文浅教,重在落实,先译后析,趣味背诵。
【教学流程】一、出示对联和诗歌,初步感知,导入课文1、对联和诗歌: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2、阐释对联诗歌内容:屈原一生忠君爱国,但不被理解,反被排斥、流放,最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伟大的诗人,《招魂》《九歌》是他的作品。
屈原在诗歌中,往往用香草比喻自己,表现自己的高尚品德。
二、掌握文学常识,落实基础知识。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堂上师生交流,进一步明确知识点1、屈原:名平,字原,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由集体创作转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
有作品25篇,《九歌》11篇,《九章》9篇,另有《离骚》《天问》《远游》《卜居》《渔父》等作品,保存在西汉人刘向辑录的《楚辞》中。
其中,《九歌》是祭神的乐曲,充满生活气息;《天问》表现屈原的学术造诣和历史观、自然观;其余以《离骚》为代表,表达内心的情愫。
《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也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2、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新诗体。
源于楚地歌谣,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
每句以四六字为主,多用“兮”字,辞藻华丽。
楚辞的概念最早见于《史记》。
刘向把屈原宋玉及汉代模拟这种题材所写的作品汇辑成书,定名《楚辞》,于是,楚辞又成了诗歌总集的名称。
因为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后人以“骚”来称楚辞。
而《诗经》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国风”,后人以“风骚”称《诗经》和《离骚》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
离骚背诵技巧

离骚背诵技巧3、设置古诗桩,进行联结。
故:长、哀(肠癌)已故的人是因为肠癌而死的人:余、謇(遇见)两个人相互遇见了西:既、又(机油)要到西方去,必须要有足够的机油辞:亦、虽(一岁)辞旧迎新,又要长一岁了黄:怨、终(园中)园中的花草都黄了鹤:众、谣(重要)仙鹤是非常重要的动物楼:固、偭(鼓面)在楼中有一个大鼓,鼓面还完好无损烟:背、竞(背景)凡是能抽烟的人都是有背景的花:忳、吾(顿悟)在花下我顿悟了人生的哲理三:宁、余(宁余)数到三下,我宁可余(留)下来月:鸷、自(质子)月亮也是有许多质子构成的下:何、夫(和服)衣服下面穿着和服扬:屈、忍(去人)扬眉吐气,我们也可以去人到国外了州:伏、固(复古)州里有人要复古孤:悔、延(会演)孤儿会演戏帆:回、及(回击)挂上帆回击敌人远:步、驰(不吃)走远路不吃饭不行影:进、退(进退)影子随着人进退碧:制、集(知己)碧玉是送给知己的空:不、苟(不够)空了,不够了尽:高、长(高唱)在曲子的尽头,要高唱唯:芳、唯(防伪)唯一的标记是用于防伪的见:忽、将(虎将)看见了一员虎将长:配、芳(配方)在长长的纸上,写的是祖传的配方江:民、余(名誉)对着长江,用我的名誉发誓天:虽、岂(虽起)冬天虽然起来了,但是却不知道干什么好《蜀道难》[背诵纲要]第一段以“天”字起韵,连押五韵。
第一句先提纲总述:由于山路既高且危,所以蜀道之难比上登青天还难。
以下四句,从蜀国古代史讲起。
秦蜀之间一向无人来往。
只有一条狭窄而危险的小路。
五丁开山,终于打开了秦蜀通道。
用四韵八句叙述了蜀道的起源。
第二段描写天梯石栈的蜀道。
(1)四韵八句,一气贯注,渲染了蜀道之难:“六龙回日”(高)——黄鹤猿猱(高)——青泥岩峦(险)——扪参历井(高、险)(2)下面一句“问君西游何当还”,透露了赠行(送友人入蜀)的主题。
而“你什么时侯才能回来呀?”也反映了蜀道艰难,来去都不容易。
如果说上半部是客观写路途之难,下半部就开始涉及“人”了,写路途的可怕(畏途)。
【离骚教案优秀教案】离骚优秀教案离骚教案

【离骚教案优秀教案】离骚优秀教案离骚教案离骚优秀教案离骚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了解《离骚》语言风格特点,理解文章节选部分的主旨【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鉴赏《离骚》中的诗句,学习屈原忧国忧民、追求美政的高尚品德鉴赏诗歌的比兴手法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导学生鉴赏的《屈子行吟图》(补充:画面通过古树野花,顽石曲径的简明勾勒,大块空白大地的随意铺设,造成一个荒寒凄凉、萧瑟幽寂的深山古道意境,渲染了屈原流放独行的环境。
屈原愁眉锁眼、面容憔悴、髯髯垂须、昂首遥视,人物表情忧郁寂苦,但决不变心从俗的坚强意志,溢于言表。
画面以挺劲飞畅的线条勾画衣着的褶纹,夸张了服饰的奇伟,并在腰间配一随步摆动的飘带,进而加强了屈原飘然远行的气氛,使屈原显出庄重、傲岸的神态和气宇轩昂的样子。
) 陈洪绶带着自己对屈原的了解,用一支画笔绘出了文化名人屈原的外形内神,究竟是否属实呢?最有发言权的当然还是屈原自己,下面我们就借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走进屈原内心。
二、解题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在诗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指什么?明确:“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则是楚辞中的《离骚》。
这两部作品风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
而且,并称的两个“第一”,始终在我国文学史上“独领风骚”。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也是“楚辞体”(骚体诗)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骚体诗”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就细致去感知其魅力。
三、诵读——初感诗韵请学生表演朗诵,体会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1.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
《离骚(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离骚(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离骚》节选部分;(2)理解《离骚》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比兴、象征等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离骚》;(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传承爱国主义精神;(2)理解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坚守信念,追求真理。
二、教学重点1. 《离骚》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2. 《离骚》中的韵律、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3. 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
三、教学难点1. 《离骚》的韵律特点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2. 比兴手法在《离骚》中的运用及其意义;3. 象征手法在《离骚》中的运用及其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离骚》全文及其注释、译文;2. 学生准备:预习《离骚》节选部分,了解屈原及《离骚》的背景知识;3. 教学素材: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屈原及《离骚》的背景知识;(2)激发学生对《离骚》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离骚》节选部分,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译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屈原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离骚》中的比兴、象征等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离骚》中的韵律特点;(2)深入剖析《离骚》中的比兴、象征等手法;(3)揭示《离骚》的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验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2)讨论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离骚》的艺术价值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离骚背诵技巧

离骚背诵技巧离骚背诵是一种古代文学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在背诵离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背诵这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我们需要认真阅读离骚的全文,了解诗人屈原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离骚是屈原在流放期间写下的,他通过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对国家沦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悲伤。
在背诵时,我们要努力理解屈原的心情,感受其中的愤怒、悲伤和无奈。
我们可以分段背诵离骚,每次背诵一小段,逐渐增加难度。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段落进行背诵,比如开头的“矗矗山之阿”和结尾的“乾坤其际,载饰考之;沃沃其馀,载谢傅之。
”这些经典的句子,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离骚的主旨,也能够增加背诵的趣味性。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背诵技巧来帮助记忆。
比如,可以将离骚的内容与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联系,形成关联记忆。
同时,可以将离骚的内容转换成自己熟悉的语言,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离骚的含义,还可以减少记忆的负担。
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背诵来加深记忆。
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进行背诵,比如在上下班的路上、洗澡的时候或者临睡前。
通过反复背诵,我们可以加深对离骚的理解和记忆,使其深入骨髓。
背诵离骚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
背诵一篇古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努力。
但是,每当我们能够背诵出一段或者一句离骚的时候,都会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和快乐,这也是背诵离骚的魅力所在。
通过以上的背诵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背诵离骚,理解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离骚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背诵离骚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也可以增强我们的情感体验。
让我们一起走进离骚的世界,感受其中的浩然之气和深情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
2019-3-8 张翠荣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抒发感慨,表达忧民之心;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朝谇而夕替
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黜。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啊,又因为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表明心志:坚持高洁志行,九死不悔这本是我心中所崇尚的美德啊,即使死过无数次也不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君、众女、时俗
我怨恨君心荒唐,始终不能体察人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众女子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诽谤我好淫荡之事。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世俗本来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违背准蝇而随意歪曲啊,竟相把苟合取悦于人作为榜样。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感叹失意郁闷
忧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表明心志:宁死也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鸷鸟、方圜(表明自己与小人没有调和的余地)雄鹰和凡鸟不可能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方枘圆凿能够相合的啊?道哪有路不同能够相安的。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感叹委屈心志,压抑情感,忍受谴责
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着责骂和侮辱。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表明心志:向先贤学习,为正道而死
保持清白而为正道而死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悔相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
↓↓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回朕车、步余马
掉转我的车头返回原路,趁着迷路还不算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岗暂且休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面对现实,恍然大悟
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裳。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制芰荷、集芙蓉
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保持本心,不在乎他人
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善良。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高余冠、长余佩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品格没有亏损
清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不再犹豫,放目四顾,观乎四荒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方广大的土地。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衣饰更加光彩照人:佩缤纷、芳菲菲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菲菲芳香更加显著。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重申心志:始终以“好修”为乐
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即使遭受极刑也绝不改变
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收菜而改变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