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烯烃的结构和命名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CH2CH3
2 CH3HC CH C CCH3
.
CH3
•如双键位置在第一个碳上,双键位置数据可省.
CH3
32 1
CH3CCH=CH2
C4 H2C5 H3
1
23 4 5 6
(CH3)2C=CHCH2CHCH3
CH3
3,3-二甲基-1-戊烯
2,5-二甲基-2-己烯
3,3-dimethyl-1-pentene 2,5-dimethyl-2-hexene
烯基:烯烃去掉一个氢,称某烯基,编号从自由价的碳开始。
CH2 CH
CH3CH CH
CH2 CHCH2
普通命名: 乙烯基 IUPAC命名:乙烯基
Vinyl
丙烯基 1-丙烯基 1-propenyl
烯丙基 (allyl) 2-丙烯基 2-propenyl
CH2 C CH3
异丙烯基 isopropenyl
3.1.2 炔烃的异构和命名
CH3CHC CH CH3 3-甲基-1-丁炔
(2) 炔烃的命名 • 系统命名:
炔烃的系统命名法与烯烃相似;以包含叁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为 主链,按主链的碳原子数命名为某炔,代表叁键位置的阿拉伯数 字以取最小的为原则而置于名称之前,侧链基团则作为主链上的 取代基来命名.
含有双键的炔烃在命名时,一般 先命名烯再命名炔 .碳
34 5 6 7
CH3CH2CH2-C-CH2CH2CH2CH3 2 CH 1 CH3 3-丙基-2-庚烯
• (2)碳链编号时,应从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 • (3)烯前要冠以官能团位置的数字(编号最小);即双键的
位次写于母体名称之前,并加一短线。n-某烯 • (4)其它同烷烃的命名规则,如取代基位次及名称写于
第二章不饱和烃

RC H H 2C 3
烯烃的催化加氢反应是定量进行的,因此 可以通过测量氢气体积的方法,来确定烯烃中 双键的数目。
注: 烯烃催化加氢为游离基型加成机理.
(2)加卤素`卤化氢`硫酸`水 _亲电加成反应
烯烃容易给出电子,因而易受到带正电荷或 带部分正电荷的缺电子试剂(称为亲电试剂)的 进攻而发生加成反应,称为亲电加成反应
三、单烯烃的物理性质(自学)
四、单烯烃的化学性质
单烯烃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R-CH-CH CH-R' H
烯烃的加成反应 烯烃的氧化反应 α - H 的卤代反应
1、加成反应
(1)加氢 烯烃在铂、钯或镍等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 可以与氢加成而生成相应的烷烃。
RC H C H 2
+
H 2
N i
200 300 C
② 与卤化氢加成
C H H C + 2= 2
H XC H C H X 3 2
卤化氢反应活性顺序为:HI>HBr>HCl 反应历程 烯烃与卤化氢的加成也是亲电加成。
C=C +H X
+ X
慢
C C + H C C H X
+ X
C C + H
快
不对称的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可能得到两 种不同的产物。
C H HC H X 3 C 2+ H C H HC H 3C 3 X 主 要
+ + + δ δ δ δ δ δ δ
C H C H C H 3 C l 2 2 3 2 1
诱导效应的特点
(1)诱导效应是一种静电诱导作用,其影响
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或消失。诱导效应在沿σ 链传递时,一般认为每经过一个原子,即降低为原 来的三分之一,经过三个原子以后,影响就极弱了, 超过五个原子后便没有了。
单烯烃的结构和命名

单烯烃的结构和命名1 / 1单烯烃的构造和命名规则一、以乙烯为例剖析构造( CH 22=CH ):1、碳均为 sp 2 杂化,△,每个杂化轨道填补有1e ,节余 p △, p 上有 1e2、每个碳各以一个杂化轨道头碰头形成σ键,同时,各自平行的p 轨道也肩并肩重叠形成Π键,节余的各自两个杂化轨道分别与氢形成4 个 σ键3、烯中双键 =1σ+1π, π键为附属键,沿键轴旋转会被损坏4、因为 π键不可以自由旋转,所以双键碳上不一样基团可有不一样的空间伸展方向,可产生构型异构(顺反 /ZE )4、π电子较裸露,故易遇到亲核试剂( E +)攻击,进而引起亲电加成等反响二、杂化态的经验鉴别碳能够形成 n 个键,即为 sp n-1 杂化态三、 σ键和 π键的差别σ可独自存在于共价键中 头碰头,键较稳固电子云圆柱状对称,密集于两原子 间,受核拘束大,键极化性小成键碳原子可沿键轴“自由 ”旋转π只好与双键、叁键共存 肩并肩,键较不稳固 电子云块状,散布于对称面上下拘束小 ,键极化性大成键碳原子不可以沿键轴自由旋转, 受核三、命名规则:1、含双键、许多支链的最长碳链某烯2、离双键近来端始编(双键碳的地点最低,再考虑代替基)3、双键地点以所在 C 的小号表示,写于母体前( 1 位、不误解时可省)4、其余原则同烷5、必需时需注明异构种类(顺 /反, Z/E)6、主要烯基见 P43,(熟记:丙烯基和烯丙基)7、环烯命名似环烷,双键位次最低8.、双烯命名称为某二烯,双键位号各自以小号分别标明 9、顺反命名:同样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10、 Z/E 命名:优先同样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侧为 Z 型,反之为 E 型注:顺 / 反和 Z/E 不过两套不一样的命名方式,二者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除了 C=C 以外,其余种类的双键也可能存在顺反异构。
有机化学——烯烃的反应

C H 2 = = C H 2H 2 S O 4
C H 3 C H 2 O S O 2 O H 9 H 0 2 o O CC H 3 C H 2 O H
不对称烯烃与硫酸加成也遵守马氏规则。
(CH3)2C==CH2( (2 1) )H H 2 2 S O O4
(CH3)2CCH3 OH
(3)与有机酸的加成:
RCHCH2BrHBr RCH2CH2Br Br
RHC C2H+Br
HBr RC2H BC r H RC 2CH 2B Hr+Br RC2H( C 不 稳 H 定 ) Br
二、自由基加成反应
注意:不对称烯烃与氢溴酸加成的反应取向刚好 是反马氏规则的。但对HCl,HI加成反应的取 向没有影响。为什么?
C H 3 C H = C H 2C H 3 C O O H H 2 S O 4 C H 3 C O O C H ( C H 3 ) 2
一、亲电加成
2、与卤素的加成:
C=C X2
CC
XX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烯烃加成时,溴的颜色会消失,实验室
里常用这个反应来鉴别烯烃。
(2)卤素活性: 氟>氯>溴>碘 氟与烯烃反应太激烈,会使碳链断裂;碘与烯烃难以反应。
C H 为3 C 什H 2 C 么H = 会= C 有H 2 这样C 的l 2 结5 0 0 果6 ?0 0 o CC H 3 C C H l C H = = C H 2
可以用下面的结果来解释:
C H 3 C H 2 C HC H 2
伯氢 烯丙乙氢烯氢
乙烯氢难以反应,烯丙氢容易反应,其它氢处于 中间状态,原因是离解能不同。
原因:H-CI键的解离能比H-Br键的大,产生自由 基比较困难,而H-I键虽然解离能小,较易产生 I.,但I.的活泼性差,难与烯烃迅速加成,容易自 相结合成碘分子(I2).
有机化学课件(李景宁主编)第3章-单烯烃

总目录
第二节 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一、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1. 构造异构(constitutional isomerism)
构造异构——分子式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分子 中连接次序不同。
碳干异构:
位置异构:(官能团变位)
CH3 CH2 CH CH2
CH3 CH2 CH CH2
CH3 C CH2 CH3
CH3 CH CH CH3
a > b;c > d
a > b,c > d
优先基团同侧-(Z) 优先基团异侧-(E)
总目录
Cl >H,Br >CH3 (E)-
I >CH3,Br >H (Z)-
(E)
(Z)
总目录
(E)-2,2,4-三甲基-3-己烯 (E)-2,2,4-trimethyl-3-hexene
(E)-3,4-二甲基-2-戊烯 顺-3,4-二甲基-2-戊烯 (E)-3,4-dimethyl-2-pentene
因为内能:烯烃 > 烷烃,所以氢化反应放热
总目录
烯烃
氢化热 kJ.mol-1
137.2 125.1 126.8 119.7
115.1
总目录
烯烃
氢化热 kJ.mol-1
126.8
119.2
112.5
111.3
总目录
(1)稳定性:反式 > 顺式 (2)C=C连接的烷基越多越稳定 • 稳定性:
• R2C=CR2 > R2C=CHR > RCH=CHR ≈ R2C=CH2 > RCH=CH2 > CH2=CH2
总目录
注意:
• 顺、反与Z、E是两种不同的表示烯烃几 何构型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存 在对应关系。即顺式不一定是Z构型,而 反式不一定是E构型。例如:
第六章 烯烃

H3C
2) 单分子消除反应,E1 ) 单分子消除反应, (CH3)3C―Cl + C2H5OH
υ = k [(CH3)3C-Cl]
(CH3)2C = CH2 单分子历程
E1反应与S 反应有相似的历程,都是通过形成碳正离子进行。 E1反应与SN1反应有相似的历程,都是通过形成碳正离子进行。 反应与
E1反应机理 E1反应机理
eg 1
CH3 CH3 C CH CH2 CH3
BrCH2 CH3
C
C
CH3 CH2CH3
3,3-二甲基3,3-二甲基-1-丁烯
反-2,3-二甲基-1-溴-2-戊烯 2,3-二甲基2,3-二甲基(E)- 2,3-二甲基-1-溴-2-戊烯
顺反:相同基团在双键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区 顺反:相同基团在双键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别 Z E:按“顺序规则”排序,较优基团在双键同侧为 , 顺序规则”排序,较优基团在双键同侧为Z, : 反之为E。 反之为 。
反应机理表明 *1 E2机理的反应遵循二级动力学。 机理的反应遵循二级动力学。 机理的反应遵循二级动力学 *2 卤代烷 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卤代烷E2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 两个消除基团必须处于反式共平面位置。 两个消除基团必须处于反式共平面位置。 *4 在E2反应中,不会有重排产物产生。 反应中, 反应中 不会有重排产物产生。
CH3CH2O─+ H-CH2CH2–Br
[CH3CH2O δ─…H…CH2–CH2…Br δ─] 过渡态
CH2 = CH2 + CH3CH2OH
E2反应的能线图与S 反应类似。 E2反应的能线图与SN2反应类似。 反应的能线图与
烯烃总结,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的命名

烯烃》总结1.烯烃:分子里含有键的一类链烃叫烯烃。
一般,我们所说的烯烃都是指分子中只含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所以也叫单烯烃,还有二烯烃,如CH2=CH—CH=CH2(丁二烯)。
2.烯烃的通式:CH2(n>2,其中有个C-H键,个C=C双键,个n2nC-C单键。
注意:环烷烃的通式与烯烃的通式相同,故通式为CH2的烃不一定是烯烃,如下图中的环丁烷n2n的分子式也符合CH O3.烯烃的系统命名法:命名方法与烷烃相似,坚持最长、最近、最简、最小原则。
不同点是主链必须含有双键。
(1)选主链:选含C=C的最长的碳链,称某烯。
2)编号:从离双键最近(不是离取代基最近)的主链碳的一端开始编号,当主链两端的碳原子离双键等近时,要求从离简单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且要求取代基位次和要小。
(3)命名:取代基编号-取代基一双键位置编号+某。
CH:-CI1—CH2-C=CH2例:a.右出L HL、CH$-f=CH-fH—b.匚印CHx:O4.烯烃的物理性质:(1)常温常压下,C个数为1-4的烯烃为气态,C个数为5-18的烯烃为液态,C个数为18以上的烯烃为固态。
(2)随碳原子数增多,熔沸点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3)碳原子数增多,密度逐渐增大。
5.烯烃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反应:Ob.在催化剂作用下被空气氧化生成醛:c.被氧化剂(如酸性KMnO4溶液、臭氧等)氧化:d.臭氧分解反应(常以信息题形式出现):O(2)易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和碳碳双键加成试剂有为H2、HCN、X2、HX、H2O等。
:-222-G——C-f一般用怖作加單的催化剂)6.烯烃的不对称加成:一般遵循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简称马氏规则。
马氏规则:当不对称 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通常氢加到氢多的不饱和碳原子上。
C^-C-C^-C^+甘出一如匾.CHi-CH^CHz-FHzO —7.1,3—丁二烯(CH 2=CH —CH=CH 2)的加成反应:二烯烃的通式为C n H 2n _^,其化学性质与烯烃相似,在加成反应时有多种情况:(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加成:CH 2=CH —CH=CH 2+Br 2_。
4 烯烃

两个碳原子各有一个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与
3个SP2杂化轨道垂直)它们肩并肩形成π键.
C C
2015/10/25
9
最后形成的π键电子云为两块冬瓜形,分布在乙
烯分子平面的上、下两侧,与分子所在平面对称:
H C H C
H H
乙烯的结构
其它烯烃分子中的C=C:
H C H C CH3 H H C H C C2H5 H
2015/10/25
12
①
烯烃的顺反异构
相同基团处于双键的同侧叫顺式,反之为反式
*
C C
*
*
C C
*
(Z) (E)
形成顺反异构的充分条件:每个双键碳原 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H 例如, 1-丁烯: CH2=C CH2CH3
2015/10/25
没有顺反异构
13
顺反异构体的系统命名
问题:
沸点: 2. 熔点: 反式烯烃>顺式烯烃(顺式对称性较低) 分子的对称性↑,烯的熔点↑。
2015/10/25 20
3.稳定性: 反式烯烃>顺式烯烃(空间位阻) 双键相连的烷基取代基越多越稳定 4.溶解性、密度: 不溶于水,可溶于非极性溶剂: 苯、四氯化碳。 密度小于1
2015/10/25
CH3CH2CH CH2 + HI CH3C CHCH3 + HI
CH3CH2CHICH3 I CH3 C CHCH3
CH3
2015/10/25
CH3H
31
Markovnikov规则的理论解释 为什么烯烃加卤化氢时遵循马氏规则? 由反应生成中间体碳正离子的难易程度和稳定性所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烯烃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一、以乙烯为例分析结构(CH2=CH2):
1、碳均为sp2杂化,△,每个杂化轨道填充有1e,剩余p⊥△,p上有1e
2、每个碳各以一个杂化轨道头碰头形成σ键,同时,各自平行的p轨道也肩并肩重叠形成
Π键,剩余的各自两个杂化轨道分别与氢形成4个σ键
3、烯中双键=1σ+1π,π键为从属键,沿键轴旋转会被破坏
4、由于π键不能自由旋转,因此双键碳上不同基团可有不同的空间伸展方向,可产生构型
异构(顺反/ZE)
4、π电子较裸露,故易受到亲核试剂(E+)进攻,从而引发亲电加成等反应
二、杂化态的经验判别
碳可以形成n个σ键,即为sp n-1杂化态
三、σ键和π键的区别
三、命名规则:
1、含双键、较多支链的最长碳链→某烯
2、离双键最近端始编(双键碳的位置最低,再考虑取代基)
3、双键位置以所在C的小号表示,写于母体前(1位、不误会时可省)
4、其余原则同烷
5、必要时需标明异构类型(顺/反,Z/E)
6、主要烯基见P43,(熟记:丙烯基和烯丙基)
7、环烯命名似环烷,双键位次最低
8.、双烯命名称为某二烯,双键位号各自以小号分别标注
9、顺反命名: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10、Z/E命名:优先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侧为Z型,反之为E型
注:顺/反和Z/E只是两套不同的命名方式,两者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
除了C=C之外,其他类型的双键也可能存在顺反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