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常见病防治[论文]
牛羊常见病防治[论文]
![牛羊常见病防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53a93931126edb6f1a1063.png)
浅谈牛羊常见病的防治一、急性胀气病春天青草丛生,羊冬季在舍饲时因长期喂干草,在放牧时会过量啃食,吃后青草会在胃中急性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使羊只反刍发生障碍,若抢救不及时会导致羊只死亡。
可找一截香椿树棍或柳树棍含在羊嘴里,两端用绳子绑在羊头上,让羊咀嚼,再用手按摩其左肷部,帮助排气。
还可用新鲜草木灰10-20克,加植物油50-100毫升灌服,一般1-2次即可痊愈。
如以上方法均不见效可请兽医进行穿刺放气。
在农村养殖户常用生菜油灌喂牛羊,结果不但不能迅速消胀,还会导致长时间的不回嚼、不吃草等食欲障碍病,以致死亡。
治疗这类慢性气胀,可选用以下方法:1、生大蒜250克,去皮,捣烂,加白酒 100克,食醋500克,对适量水1次灌服。
2、天仙藤(青藤香、蛇参)250克,桔子皮、枳实各150克,香樟根 100克,煎水灌服。
3、吴茱萸树叶(辣子树、随攸子树)250克,切细,煎水灌服。
以上都是成年牛用量,羊或小牛酌减。
二、误食毒草毒物羊吃了被农药污染的青草、有毒野菜野草、腐烂物等,会发生中毒,其症状表现为口吐白沫,羊鼻发紫,呼吸急促,此时应紧急抢救。
先用刀刺破羊耳缘,使其流血,或让羊口含木棍,使毒液随唾液排出,然后灌鸡蛋清5个,皮下注射阿托品2-5毫升。
三、感冒牛羊感冒是由气候骤变,机体被寒冷袭击而引起的热性疾病,本病无传染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早春、晚秋气候多变季节较为常见。
治疗原则上以解热镇痛,祛风散寒为主。
1、常用药。
肌注复方氨基比林5~10毫升,或30%的安乃近5~10毫升,或百尔定、穿心莲、柴胡、鱼腥草等。
防止继发支气管炎,可与抗生素药物同时并用。
严重时也可静注青霉素160万单位×4支,配地塞米松等。
肌注,每日2~3次。
亦可应用磺胺类、链霉素等药。
口服一般人用感冒药,成人量即可。
2、羊用中药⑴灌服荆防败毒散、杏苏散、银翘散、桑菊银翘散,或银翘解毒丸2~3丸(为人用量的2~3倍),羔羊酌减,开水冲化,候温灌服,每日2~3次。
羔羊常见病临床症状及防治

0 引言
初生羔羊抵抗能力相对较弱,生长发育阶段很容易 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发病率极高。繁殖母羊通常 在秋季配种,冬春季节产下羔羊。冬春季节外界温度 忽高忽低,应激因素较多,如果没有做好圈舍的防寒保 暖工作,经常会造成各种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的流 行。因此做好羔羊的护理和疾病防控工作,对发展羊养 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养殖管理人员要不断 总结工作经验,认真分析影响羔羊成活率的各项疾病因 素,并结合常见疾病的发生动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 羔羊发生疾病,应做好有效诊断,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 病情,避免病情加重,给养殖场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 失。
作者简介:韩玲玲(1975-),女,山东泰安人,本科,助理畜牧师,从事动物饲养方面工作。
74
·2022.0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兽医临床科学 |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盐水100 mL,然后注射5%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注射液100 mL,预防酸中毒。同时应该加强羔羊管理,加强环境 卫生清理,用3%~5%的来苏尔溶液全面消毒。加强妊 娠母羊管理,保证繁殖母羊膘情适宜,羔羊出生后个体 健壮,抗病能力较强。羔羊出生后应及时引导其吃上初 乳,吃足初乳,从初乳当中获得免疫球蛋白,增强对大 肠杆菌病的抵抗能力。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束语
如何识别和预防羔羊常见疾病

如何识别和预防羔羊常见疾病引言养羊是农牧业中常见的养殖方式,而羔羊是极具商业价值的羊类品种。
然而,羔羊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需要农户和养殖人员掌握一些基本的识别和预防羔羊常见疾病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羔羊疾病,并提供一些预防措施,帮助养殖人员提高羊群的健康水平。
一、羊体外疾病1.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病原体的侵入,引起羊群中呼吸道传染。
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迅速呼吸、流涕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性胸膜肺炎,在饲养期间应注意创造干燥和通风良好的环境,定期清洁和消毒羊舍。
此外,定期给羊群进行疫苗接种,增强免疫力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2. 羊疫病羊疫病是一种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症状包括高烧、浑身颤抖、食欲下降等。
预防羊疫病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保持羊群的身体健康。
每天及时清洁羊圈、饮水设施,并确保供水清洁卫生;注意饲料的安全性,避免食用发霉或变质的饲料;合理安排羊群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严禁随意引入未经检疫的新羊群等。
二、羊体内疾病1. 羊肺干病羊肺干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羊群之间的接触传播。
病症常见于干燥季节,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咳嗽、肺部病变等。
预防羊肺干病需要保持羊圈的干燥和清洁,避免羊群之间的接触,确保饮水设施干净卫生。
另外,有关部门在羔羊出生后的几天内,需要对其进行预防性的疫苗接种。
2. 羊脑炎羊脑炎是一种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抽搐、痉挛等。
预防羊脑炎的关键是控制蚊虫的数量,在羊圈周围安装蚊帐或使用灭蚊剂等措施。
此外,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羊的免疫力也能有效预防羊脑炎的发生。
三、羊营养不良疾病1. 羊淋巴管闭塞羊淋巴管闭塞是一种由于饲养不当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E和硒元素。
症状包括肌肉无力、步态不稳等。
预防羊淋巴管闭塞的关键是提供均衡的饲料,保证营养的全面性。
羊饲养中的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饲养中的疾病防控与治疗在羊饲养中,疾病的防控与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做好预防和及时处理,才能保障羊的健康,提高饲养效益。
本文将就羊饲养中常见的疾病进行防控与治疗的探讨,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羊群。
一、寄生虫感染的防治寄生虫感染是羊饲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包括胃肠道寄生虫以及外寄生虫。
为了防止寄生虫引起的羊体质量下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1.合理的饲养管理养殖户应养成定期清理羊舍的习惯,并注意保持饲料、水源的清洁卫生。
羊圈内的粪便、尿液应定期清理,以减少虫卵滋生的环境。
2.合理的药物控制选择适宜的驱虫药物,根据羊群的生长发育和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驱虫,一般建议每3-4个月进行一次驱虫。
注意避免驱虫药物的滥用,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指导使用。
3.定期的兽医检查定期请兽医进行检查,进行羊群的疾病和寄生虫感染情况的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呼吸道疾病是羊群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病毒、细菌等引起。
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对于羊的健康至关重要。
1.合理的通风保持羊舍的通风良好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室内湿度不宜过高,尽量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积聚。
2.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理羊舍,保持干净卫生,避免羊群密度过高。
合理饲喂,增加饲养营养,提高羊的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3.提前预防接种羊饲养户应提前咨询兽医,安排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及时预防常见呼吸道疾病。
4.早期治疗一旦发现羊出现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1.合理饲喂羊的消化系统疾病往往与不合理的饲喂方式有关。
养殖户应遵循科学合理的饲喂原则,提供均衡营养的饲料,注意窝料的干燥与清洁,保证羊的消化系统健康。
2.兽医定期检查养殖户应定期请兽医进行检查,及时了解羊的消化系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注意防止饲料中毒选择饲料时要谨慎,避免采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合理存储和使用饲料,防止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羊的消化系统造成损害。
羔羊常见的危急病症及救治方法

羔羊常见的危急病症及救治方法羔羊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危急病症。
及时诊断和救治对于保障羊群的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羔羊常见的危急病症及其救治方法。
1.羊瘤胃膨胀症羊瘤胃膨胀症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病症,主要是因为羔羊吃得过多或者吃得过快导致食物在瘤胃中积聚,引起膨胀。
羔羊出现呼吸困难,腹部膨胀,精神不振等症状。
救治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去气,可以采用刺穿瘤胃或通过插入导管将气体释放出来。
2.低血糖症低血糖症在羔羊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新生羔羊体内储备的葡萄糖不足或低血糖酮症引起的。
羔羊出现呼吸急促,四肢无力,消瘦等症状。
救治方法主要是通过给予高糖饮料或静脉输液来提供营养和纠正低血糖。
3.肺炎羔羊容易患上肺炎,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或者环境湿度较高时。
羔羊出现咳嗽,喘息,流鼻涕等症状。
救治方法主要是通过给予抗生素治疗、保持干燥卫生的住房环境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4.伤口感染羔羊在生活中很容易受到外伤,比如割伤或被其他动物咬伤等。
这些伤口容易感染,导致羔羊出现发热,消瘦,局部红肿等症状。
救治方法主要是通过及时清洁伤口,消毒,并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
5.脱水羔羊在高温天气或者腹泻时容易出现脱水。
脱水可导致羔羊体内水分不足,出现无力,脱水皮毛等症状。
救治方法主要是通过给予电解质补液来纠正脱水状态。
6.爆裂性肺炎爆裂性肺炎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主要由于放牧羊群吃进秀苗引起的。
羔羊出现呼吸急促,极度消瘦,突然死亡等症状。
救治方法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为主,主要通过控制放牧区域,防止羊群吃到有毒的植物。
7.羔羊拉稀羔羊拉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消化道感染、营养不良和饮水不洁净等原因引起。
羔羊出现拉稀,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救治方法主要是通过消化道用药和给予高营养饲料来改善羔羊的消化功能和营养状态。
总的来说,羔羊常见的危急病症有羊瘤胃膨胀症、低血糖症、肺炎、伤口感染、脱水、爆裂性肺炎和拉稀等。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是广泛分布的家畜,但它们也会因为一些常见疾病而受到困扰。
在养殖羊的过程中,了解羊的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羊疾病并讨论
它们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一、羔羊腹泻症
羔羊腹泻症是由于饲料过度改变、饮用不洁水源或感染小肠寄生虫引起的。
患有腹泻
症的羊会表现出拉稀、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粪便检测
以确定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当发现羊患上腹泻症时,需要立即将其隔离并提供充足的清洁
饮水和易于消化的饲料,同时给予抗生素和驱虫药物治疗。
二、羊肺炎
羊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患有肺炎的羊会出现咳嗽、呼
吸困难、鼻涕和发烧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的检测。
治
疗羊肺炎的方法包括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性治疗,如提供温暖的环境和高营养
饲料。
三、羊口蹄疫
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病,会导致羊的口蹄部出现水泡、溃疡
和脱皮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口蹄部分泌物的病毒检测。
预防羊口蹄疫的方
法包括接种口蹄疫疫苗、定期消毒环境和隔离患病羊只,一旦发现羊患上口蹄疫,需要立
即进行隔离和给予支持性治疗。
四、羊疥螨病
羊疥螨病是由疥螨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会导致羊的皮肤出现瘙痒、脱毛和溢液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皮肤刮片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疥螨。
治疗羊疥螨病的方
法包括给予杀疥螨药物的外用治疗、对环境进行消毒并隔离患病羊只。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探究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探究【摘要】羔羊是重要的畜禽资源,但在饲养过程中常常患上胃肠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本文从胃肠疾病的概述开始,介绍了羊胃肠疾病的种类,包括瘤胃炎、胃肠蠕动障碍等。
随后详细阐述了预防措施,如保持环境卫生、合理饲料管理等。
治疗方法方面,重点强调了对不同疾病的针对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结合饲养管理方面的知识,建议养殖者加强对羊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羊只,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本文的探究,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方法,为羊的健康成长提供指导。
【关键词】胃肠疾病、羔羊、防治、引言、胃肠疾病概述、常见疾病种类、预防措施、治疗方法、饲养管理、结论1. 引言1.1 引言概述羔羊是我国常见的畜禽之一,它们在农村地区被广泛饲养。
羔羊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胃肠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了解和掌握羔羊胃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确保羔羊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胃肠疾病是影响羔羊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疾病种类繁多、发病率较高的情况。
及时了解胃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养殖效率,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胃肠疾病的概述、常见疾病种类、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养殖户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胃肠疾病概述羔羊胃肠疾病是指羊只在胃肠道出现疾病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症状。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给饲养管理者带来了诸多困扰。
羔羊胃肠疾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不佳、环境脏乱等因素有关。
及时了解羊只的胃肠道健康状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羔羊胃肠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饲料不洁、饵料不当、环境压力过大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羊只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引发疾病的发生。
对于羊只胃肠疾病的防治,首先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其次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种类,保证羔羊的饲养环境清洁卫生,避免粗饲料和发霉饲料的混合喂养,合理搭配饲料避免一味追求高产高效。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探究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探究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动物之一,羔羊比成年羊更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食物的影响,羔羊容易患上各种胃肠疾病。
了解和掌握羔羊常见的胃肠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养殖业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胃肠疾病的种类1. 肚膜炎肚膜炎是羊群中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
其主要症状是羔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急促、体温升高,严重者会出现腹胀、躺倒无力等症状。
肚膜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在预防方面,要注意饲养环境的消毒,保持羔羊健康的对饲料的消毒也是很重要的。
2. 肠胃炎肠胃炎是另一种常见的羔羊胃肠疾病,通常是由于饲料不新鲜、饲料过冷或过热、饮水不洁净等原因引起的。
羔羊患上肠胃炎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拉稀、腹泻、呕吐等症状。
预防肠胃炎的关键是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及时清洁和更换饮水。
3. 肠虫病肠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胃肠疾病,羔羊患上肠虫病后会表现出消瘦、营养不良、肚子突大、拉稀等症状。
预防肠虫病的关键在于对羔羊进行定期的驱虫处理,在选择驱虫药物时,尽量选择对羊只体质影响小的药物。
以上就是羔羊常见的几种胃肠疾病,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二、预防和治疗方法1. 提高饲养技术提高饲养技术是预防和治疗羔羊胃肠疾病的基础。
首先要保证给羔羊的饲料新鲜、卫生,每日定时清洁喂食器,为羔羊提供清洁的饮水,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
要保证羔羊的饲养环境舒适,避免过冷或过热的环境对羔羊的影响。
2. 注重饲料的营养均衡合理的饲料搭配和营养均衡对于预防和治疗羔羊胃肠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注意饲料的种类和数量,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避免饲料中出现霉变或受到污染。
在饲养羔羊的过程中,要根据羔羊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提高羔羊的免疫力。
3. 定期的驱虫处理寄生虫是引起羔羊肠道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定期的驱虫处理对于预防肠道疾病非常重要。
在选择驱虫药物时,要选择对羊只体质影响小的药物,遵循驱虫药物的使用说明,确保驱虫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羔羊常见病防治
一、羔羊痢疾的预防与治疗
出生后七天以内的羔羊易发此病,且死亡率较高,故该病对羊群繁殖威胁很大。
羔羊感染此病,首先奶欲减退、精神萎靡,常卧地不起,粪便起初是黄色稀汤,后来为血样紫黑色稀粪。
也有的羔羊发病很快,未见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一般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产羔前对产房作彻底消毒,可选用1%~2%的热烧碱水或20%~30%石灰水喷洒羊舍地面、墙壁及产房一切用具;
2、刚分娩的羔羊留在家里饲养,可口服青霉素片,每天1~2片,连服4~5天;
3、灌服土霉素,每次03克,连用3天;
4、对母羊注射羔羊痢疾菌苗两次,一次在分娩前25天左右,皮下注射2毫升,隔10天再注射3毫升。
一旦发现羔羊患有痢疾可采取如下方法治疗:
1、土霉素、胃蛋白酶各0.8克,分为包,每小时加水灌服一次;
2、盐酸土霉素200毫克,每小时肌肉注射一次,连用2~3天;
3、土霉素、胃蛋白酶各0.8克,次硝酸铋、鞣酸蛋白各0.6克,分为包,每小时加水灌服次,连服3~4天;
4、磺胺胍、胃蛋白酶、乳酶生各06克,分成包,每小时加水灌服一次,连用4~5天;
5、磺胺脒、乳酸钙、次硝酸铋、鞣酸蛋白各份,充分混合、日
灌服次,每次~1.5克,连服数日;
6、严重失水或昏迷的羔羊除用上述药方外,可静脉注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20~40毫升,皮下注入阿托。
二、新生羔羊溶血病的诊治
新生畜溶血病是指初生仔畜在吮食初乳后引起的红细胞大量溶解的一种特殊的贫血性疾病。
疾病的实质乃是由于母畜血清抗体与新生仔畜红细胞抗原不合,引起的一种同种免疫溶血性反应的病理过程。
各种新生畜均可发病,但以仔猪发病较多,偶见犊牛,羔羊的报道不多。
笔者共收治羔羊溶血病43例,治愈35例。
现报告如下。
症状羔羊出生后,发育正常,膘情良好,精神活泼。
吮初乳1~2天后逐渐出现精神不振,不愿吮乳,贫血、黄疸,畏寒震颤,全身苍白,个别出现血红蛋白尿,气喘,衰竭死亡。
整窝发病,且以吮乳最多的羔羊症状最明显。
1、病理变化。
全身皮下脂肪为浅黄色,肌肉发白,肝脏肿大呈棕黄色,肝腹面上散布有灰白色坏死斑,脾脏亦然,肺脏充血、水肿,肾脏稍肿大,充血或呈土黄色,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膀胱内积聚暗红色尿液实验室诊断血液检查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染色深,大小不一及畸型、红细胞碎片等。
血液凝集反应试验取母羊血清梯度稀释至240倍,取种公羊血,用10倍量的生理盐水离心洗涤3次,后制成50%红细胞悬液。
取红细胞悬液依次与等量而不同浓度的血清稀释液作平板凝集试验,每隔3~5 min观察一次,若发生
凝集反应,就可确诊为溶血病。
抗体效价在1∶16以下为安全范围;1∶32以上均属非安全范围。
2、治疗。
暂停羔羊吮食母乳,改为寄养或人工喂养,待母羊血清或初乳凝集效价降为1∶16以下时方可哺乳。
对于已吮食初乳的羔羊,用免疫抑制剂吮唑嘌呤,1~2 mg/(kg/天),1次/天,连用2~3天。
对于病情严重的羔羊,为了保护心脏及肾脏功能,解除酸中毒,防止并发症,促进造血机能,可静脉注射25%葡萄糖40 ml,另加三磷酸腺苷2 ml(含20 mg),维生素2 ml(含0.5 g),肌苷2 ml(含100 mg),维生素b121 ml(含50 mg),辅酶a 100 u,1次/天,连用2~3天。
3、典型病例:一养羊户有10只土杂母羊(萨能奶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后代)均用同一公羊(波尔山羊与亚洲黄羊杂交后代)先后配种,并全部受孕。
当年10月中旬先后有2只母羊产羔4只,初生羔羊一切正常,吮食初乳2天后发病来诊。
检查:精神不振,皮肤发白,尿为茶红色,畏寒颤抖,站立不稳,体温37.6 ℃。
通过症状及化验诊为羔羊溶血病。
治疗:立即停食初乳,用人工代养,对病重的使用上述治疗方法,用药3天,死亡一只,其余3只好转,吮乳、精神恢复正常。
另8只母羊相继产羔,共产羔羊14只,通过寄养或人工哺乳等措施全部成活。
4、小结与体会
新生羔羊溶血症,多发生于育种工作不良的种羊场。
种羊关系着繁殖的成败,后代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注意对种公、母羊进行严格
的选育。
对于三元以上杂交的母羊,在产前1~2天内对母羊血清或初乳与公羊的红细胞作凝集试验。
如果母羊的血清或初乳不发生凝集,所产羔羊方可吮食初乳;若发生凝集现象,则羔羊出生后要改为人工哺乳或寄养于其它母羊。
母羊的初乳要挤掉,第3天再采母乳与公羊的红细胞作凝集试验,至止抗体效价在1∶16以下即可哺乳。
对配种后所生的羔羊发生过溶血症的种公羊不宜作种用,改用其它种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