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巨匠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上十六位百年巨匠

中国美术史上十六位百年巨匠

中国美术史上十六位百年巨匠《百年巨匠》是一部视觉版中国现代美术史。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涌现出一批艺术大师,他们或许没有救国图强的雄心壮志,没有美术救国的历史使命,但多多少少动了恻隐之心,发奋图强,至少拯救自我。

美术,不是单纯的动手画画而已,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称为思想上的探究。

《百年巨匠》是中央电视台有史以来第一部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的关于近现代艺术大师的大型人物传记系列纪录片,也是经过文化部和国家权威学术机构精心筛选的一代艺术大师。

他们是引领民族文化的艺术巨匠,是影响几代人的绘画大师,是书画收藏界关注的方向。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大师的艺术风范。

黄宾虹山水画一代宗师黄宾虹(1865 年1月27日——1955 年3月25日),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

近现代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霜容点碧岚》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珊,陈崇光等学花鸟。

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

《巴山夜雨图》他的技法,得力于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

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

齐白石人民艺术家《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

齐白石画虾齐白石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荷塘蛙趣》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关于应祚智的介绍

关于应祚智的介绍

关于应祚智的介绍应祚智(1957—),字若愚,安徽合肥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山大学艺术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特约书画家,宋庄国际书画院(终身)院长,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国学名誉会长,中国当代艺术协会主席。

有“世界华人领袖(King Cat)之一”、“世界画坛巨匠”、“书画大师”、“杰出篆刻家”、“猫王巨擘”、“著名慈善家”、“金石书画鉴定家”等盛誉。

在国际上倍誉崇隆,影响巨大。

1人物经历世界画坛巨匠应祚智在画猫、山水画、工笔人物画、动物画、金石、书法及中国水墨画大写意方面独树一帜,罕有匹者,被誉为世界画坛巨匠,“世界猫王”、“东方猫王”,著名书法大师赵朴初在欣赏完他早年创作的《百猫铁骨英姿图》后,曾欣然作诗赞曰:君师散之翁,象外得其趣。

应怜蝶恋花,好遣狸奴去。

[2003年4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赵朴初韵文集》第453页收录赵朴初“题应祚智君《猫蝶图》”。

其作品分别在《人民日报》、《半月谈》、《中国新闻》、《中国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政协报》、《大众科技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香港)中华书画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美国侨报》、《欧洲时报》、《意大利新华时报》、《澳大利亚时报》、《世界日报》、《世界名人网》等都刊登应祚智巨匠的书画作品。

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多家栏目纷纷报道应祚智巨匠的艺术成就。

应祚智巨匠80年代师从前辈艺术大师赵朴初和林散之先生十年之久。

代表作《百猫图》被誉为“近代所无”。

被美、英、法、德、澳、日、韩、意大利等多国的艺术馆及有识之士收藏。

作品《双猫清趣图》在美国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展中展出;《猫趣图》等8幅书画作品被中央文史研究馆收藏;《回眸图》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上获得“世界艺术金奖”(最高艺术奖);《回眸清趣图》等66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得国内优秀作者联展金奖(世界杰出《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画选》、艺术家)。

【写人】著名“画家” 写人的作文550字

【写人】著名“画家” 写人的作文550字

【写人】著名“画家” 写人的作文550字著名“画家”我非常喜欢艺术,特别是绘画,因此我一直关注着各种著名画家的作品。

最近,我了解到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画家,他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一个传奇人物,被誉为“画坛巨匠”,名字叫杨筱林。

杨筱林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

从小,他对艺术充满了热爱,常常用纸和铅笔在村里的墙壁上画画。

他的天赋很快被村里的人发现,他们鼓励他发展自己的绘画技巧。

杨筱林也很感激他们的帮助,他努力学习绘画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杨筱林的作品独具个人风格,他的画笔技巧独特而充满力量。

他善于运用颜色和形状,创造出精美绝伦的画面。

他的作品大多以人物和风景为主题,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村生活的美丽。

他用细腻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感,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除了绘画,杨筱林还致力于教育事业。

他在大学担任艺术系的教授,帮助年轻的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总是鼓励学生们勇于创新,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独特的艺术之心,只需要用心去发现和培养。

杨筱林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他曾多次获得国内外艺术大奖,他的画作也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画廊收藏。

他的作品被许多人视为艺术的经典之作,并被用来教育年轻的画家。

他的名字和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

杨筱林是一个非常有才华、有影响力的画家。

他通过自己的绘画和教育工作,为艺术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的作品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思考,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我非常钦佩杨筱林的才华和精神,希望将来能够成为像他这样有理想、有创造力的艺术家。

毕加索

毕加索

第一次的圣餐
姑妈佩帕的肖像画
1893年间,毕加索早期作品里的稚气逐渐消逝。1894年,毕加索 可以说是正式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 学院。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 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同年,毕加索的现实主义画风受到了象征主义影响,在一系列的风 景画作品中,配上毫不自然的紫、绿色调,便是毕加索的现实主义时期 (1899年-1900年)的特色。此时期毕加索的作品受到罗塞蒂、史丹林、 图卢兹-罗特列克与爱德华· 蒙克等人的影响,融合了他钦佩的画家埃 尔· 格雷考的特色,而产生了毕加索独特的现代画风。
在卡萨吉马斯死后,1901年秋季,毕加索画了几幅他的画像,并于1903年完成了生 平最忧郁的作品《生命》(La Vie),现收藏于克里夫兰美术馆。 忧郁的情绪并蔓延到了知名的蚀刻作品《俭朴的一餐》(The Frugal Repast,1904 年)上。该作品描绘著一对看不见的男人与看得见的女人,两人皆身形消瘦,坐在 一张老旧桌子前。 毕加索的蓝色时期常使用“失明”这个题材,像是《盲人的晚餐》(The Blindman's Meal,1903年,收藏于大都会博物馆)、《赛乐丝汀娜》(Celestina, 1903年)等都是蓝色时期的代表。
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6-1973 田园时期 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表现为,仍然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 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为主,手法运用更加灵活娴熟, 画面粗狂干劲,和谐统一。 田原时期风格特点:平静、安逸、成熟
海滩上奔跑的妇人
熟睡的农民
两个坐着的裸女
两个裸女
三个乐师
卡恩维勒肖像
立体主义时期风格特点:在平面上,表现一个事物的全方位空间。

小学美术《画坛巨匠——毕加索》教案

小学美术《画坛巨匠——毕加索》教案

《画坛巨匠——毕加索》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教学中可将本单元的内容结合本学习领域的目标尽可能地从多角度来认识欣赏作品,并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自主欣赏、评述活动平台的设置。

’ 画坛巨匠。

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油画代表作品《格尔尼卡》,立体主义时期油画作品《曼陀铃和吉他》及文学插图《和平鸽》。

毕加索一生艺术风格分为童年时期、蓝色时期、玫瑰时期、原始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蜕变田园时期等九个阶段,教材主要选用了其最具代表性的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重点让学生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

教师可选择其代表作《格尔尼卡》作为重点欣赏描述对象,有选择地引导学生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或从传记的角度或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或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进行认识,做到有的放矢。

“活动二”教材呈现的活动是尝试对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立体画派的表现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活动,除按教材活动要求外,也可让学生选择作品局部临摹体验。

二、教学目标◆了解画坛巨匠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的艺术风格和主题难点:分组讨论归纳出作品中物体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人物相关资料和作品。

《画坛巨匠》活动二一课时五、教学过程活动二一课时一、赏画导人◆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请同学们猜猜作品的作者是谁。

形成对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的基本印象。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二、交流、讨论(交流收集的信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

世界十大画坛巨匠

世界十大画坛巨匠
9.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1881~1973)
一位真正的艺术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7.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1840.11.14—1926.12.6)
莫奈一生对造型漠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正确的层次关系。正是因为莫奈对造型格格不入,所以他能够轻而易举地表现出他所确实看见的事物,但也正因为此,他却表现不出事物的幻觉真实感。莫奈不只满足于能够画他所看到的事物和按照他所看见的那种方式来做画;他想要创造一种独特的效果,达到一种在绘画上似乎是不可能达到的目的。他喜欢所有使人眼花缭乱的东西,他描绘的河水、天空、房屋和树木都洋溢着非同寻常的生命感。
世界十大画坛巨匠
人类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一起走进大师的世界,去欣赏充满无穷的力量作品,他们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是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们的艺术都是西方美术史上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1.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
又譯「米高安哲羅」,1475年生于佛羅倫斯加柏里斯鎮,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與达芬奇和拉斐尔並稱「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中国著名画家

中国著名画家

中国著名画家
中国有着悠久的绘画传统,自古以来就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画家。

他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在绘画领域中广受赞誉,被誉为中国画坛的宝贝。

在这些杰出的画家中,有些人因其才华横溢而享誉中外,成为中国著名画家。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中国著名画家。

张大千(1899-1983)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的巨匠,被誉为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水墨画家。

他工力笔墨,画风豪放洒脱,擅长以泼墨写意的技法表现山水和花鸟。

张大千的作品深受古代名家的影响,但他又有自己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代表作品有《千里江山图》、《将军台图》等,被誉为中国画坛的杰作。

张大千的艺术成就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推崇,也受到国外专家和收藏家的高度评价,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齐白石(1864-1957)
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画坛的又一传奇人物,他以其横溢的才华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画坛的代表人物。

齐白石的绘画风格独特,既有写意中的豪放俊朗,也有工笔中的精细细腻,他的作品多以山水、花鸟为主题,笔墨淋漓尽致,造型精湛无比。

齐白石的代表作有《溪山行旅图》、《白果图》等,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齐白石深受民间的喜爱和收藏家的追捧,成为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

以上介绍的几位中国著名画家都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巨匠,他们以其卓越的绘画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画坛的宝贝。

他们的作品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和收藏家的追捧,也受到国外专家和艺术家的高度评价,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耀眼明星。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国的绘画艺术,让中国的传统绘画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盘点:近代画坛十大巨匠

盘点:近代画坛十大巨匠

近代画坛十大巨匠上世纪的风雨百年里,“西学东渐”浪潮催生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巨变。

彼时,中国画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命题,几代画家为此锐意实践,在中国画现代转型与发展的路途上不倦求索。

而若细数那片可被称为“现代中国画创造者”的闪耀群星,其中十颗巨星朴厚无华、纯粹稳贵,可与徐悲鸿、李可染、吴冠中等艺术大家同列。

他们便是第二代国画艺术大师:娄师白、李传新、孙其峰、白雪石、刘继卣、刘文西、魏紫熙、范曾、方增先、亚明,被誉为“近代画坛十大巨匠”娄师白娄师白,出生于北京,是齐白石的入室弟子,14岁就在齐白石先生家中学习诗、书、画、篆刻,直至白石先生逝世,长达25年之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宾馆、国家驻美、驻英大使馆及博物馆收藏。

娄师白先生作品带有明显的齐白石风格,同时他也是“齐派”绘画的重要传人,善画花鸟瓜果,全面继承了齐白石艺术技法特色,并有所创新。

其作品色彩鲜而不艳、雅而不俗,给人以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之感。

尤以画小鸭子著称,在艺术界有这样的说法: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娄师白的小鸭子。

娄师白在绘画艺术上受齐白石影响最大,同时在写意花鸟画上承徐渭、朱耷、扬州八怪、吴昌硕、陈师曾之精髓,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

孙其峰孙其峰,男,汉族,我国当代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奇峰,曾用名琪峰,别署双槐楼主、求异存同斋主。

1920年生,山东招远人,国立北平艺专毕业。

曾先后从师于徐悲鸿,黄宾虹、李苦禅、王友石、汪慎生、溥松窗、秦仲文等名家。

擅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兼通画史、画论。

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绘画系与工艺系主任、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等职。

现为天津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院部委员,西泠印社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市海河印社社长,北京中国画研究院院委等职。

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天津当代美术教育(高等美术教育和社会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坛巨匠》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一、教学思路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教学中需从多角度来认识欣赏作品,并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自主欣赏、评述活动平台的设置。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们认知了齐白石老先生的绘画风格及取材特色,感知了身边的生活情趣,从而了解了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第二课时是了解毕加索的生平,描述、分析、评价其代表作品,了解立体主义的绘画特点。

有了第一课时做铺垫,学生们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激起了了解画家、欣赏作品的兴趣,会对毕加索资料做一些课前收集,但作为第二课时的重难点---如何理解立体主义绘画,如何看待毕加索所取得的成就成为作为东方人的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东西方艺术审美观不同,我们可以很好的认识国画、学习水墨,却不是很容易能了解和明白立体主义的艺术风格。

什么是立体主义?立体主义绘画以几何结构组成平面图形来进行表现,把体积灵活多变的展开,创造出新的视觉空间。

即把两至三个视角所见组合在一张平面画上(三唯展开后在重组)。

所以我的第一个尝试--在讲解这一课时时我会以教师为实例,把不同角度看到的五官重组在一个空间面里来讲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立体主义绘画,了解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变化艺术手法,尝试了现代艺术的几乎所有风格的创新研究精神。

第二个尝试是临摹毕加索《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在学习毕加索和立体主义时不能眼高手低,让学生亲自体验立体主义作品的精髓会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实录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学习,了解毕加索艺术风格的9个阶段及立体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能力目标:能初步了解体会立体主义绘画的表现方法,临摹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作品《坐着的玛丽·泰雷兹》。

情感目标:学习毕加索一生最求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创造意识的培养。

2、教学重、难点
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特点。

3、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课前已布置了收集毕加索相关资料的任务,所以在课开始和学生简单的交流,让几位课前收集呈现后,我就会直接点题,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毕加索是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看到自己作品被收进法国卢浮宫的画家”,这里我会讲一下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以突出毕加索所取得的成就之高。

(二)风格介绍
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的变换艺术手法,尝试了现代艺术的几乎所有风格,且都有震惊世界的传世之作,并开创了对现代绘画影响深远的立体画派。

之所以罗列出毕加索不同绘画风格阶段及代表作,是为了能更好的突出大师一生最求创新的精神。

(三)范例讲析
《哥尔尼卡》是毕加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出示《哥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进行直观描述。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

直观描述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困难的是理解作品在当时历史条件里所具备的含义,教师从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为什么没有色彩?画家想表现什么?这些问题入手,展开范例讲析,从历史背景到构图再到画面形象分别代表什么让学生走如毕加索的内心,了解画家爱心的同时引出立体主义概念----立体主义绘画以几何结构组成平面图形来进行表现,把体积灵活多变的展开,创造出新的视觉空间。

即把两至三个视角所见组合在一张平面画上(三唯展开后在重组)。

立体主义是比较抽象不好理解的感念,面对学生时我会以自己为实例,展示不同角度空间的五官位置,再组合到一个面上,给学生一个直观印象,方便理解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

(四)临摹表现
尝试线描作业---临摹毕加索作品《坐着的玛丽·泰雷兹》感受立体主义绘画风格。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上一节课,就能尝试对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是有些困难的,临摹就成为学生们初步掌握立体主义绘画语言的极好方法。

(五)欣赏评价及小结
再次欣赏毕加索和齐白石作品
齐白石和毕加索的小故事。

尽管两位画家的艺术形式、风格、生活经历以及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他们却是20世纪世界画坛上两位耀眼的巨匠。

课下再收集其他艺术家的故事。

三、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尽管都涉及内化和外化两种活动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偏重内化。

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学放在首要位置,这成为我教授这课时面临的重难点,《画坛巨匠》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这与其他造型·表现、设计·应运和综合·探索三个领域有很大区别。

与其他学习领域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不同,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作画是每个学生从幼儿班就开始喜欢的形式,在市区也随处可见形式各样的美术培训班,可对小学生美术史、美术赏析从没有此类培训机构,没有原始的知识积累,怎么让学生自己感受、欣赏和表达?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能让学生自主学起来?我尝试在教学的前半段用比较夸张的语言氛围,通过讲述毕加索的成就吸引学生的好奇展开教学,再通过临摹的方式粗浅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手法。

整堂课是平稳的下来了,但感觉上还是差人意,学生还是比较被动!
连片教研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将带着这课存在的问题,请教名师,在共同学习中取长补短,期许更大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