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相关问题(杨慧霞)
八年制博士研究生 张淙越(博士生导师 杨慧霞)2014年月日

孕前BM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2011年7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于我院分娩的单活胎产妇
自早孕期起我院规律产检
孕24-36周行 75gOGTT
除外糖尿病合并妊娠
GDM组 n=1942
正常组 n=8371
方法——OGTT曲线下面积
15
血 糖 ( mmol/L)
15
巨 大 儿 发 生 率 ( %)
巨 大 儿 发 生 率 ( %)
10 8 6 4 2 0 <1.0 1.0-1.9 2.0-2.9
10
5
0 <4.0 4.0-4.9 5.0-5.9 6.0-6.9
≥7.0
≥3.0
孕 期 BMI增 量 ( kg/㎡ )
晚 孕 期 BMI增 量 ( kg/㎡ )
结果——3(4)
6.52
7.23 9.21
2.04
3.83 7.89
46.8
59.8 52.6
结果——2(3)
分组 GDMI+II GDMIII+IV OR值 95%CI 巨大儿 6.14 12.01 2.118 早产 5.99 7.69 1.307 子痫前期 2.43 4.81 2.030 剖宫产 46.1 59.8 1.735
例数 480
648 456 358
<15.00
15.00-16.79 16.80-17.99 ≥18.00
方法——分组标准2
组别 GDMI GDMII GDMIII 体重 过轻 理想 超重 孕前BMI(kg/㎡) <18.5 18.5-23.9 24.0-27.9 例数 152 1166 470
GDMIV
剖宫产术腹腔内与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两种方式的比较

剖宫产术腹腔内与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两种方式的比较【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的临床价值。
方法剖宫产术中腹腔外子宫切口缝合193例(1组)与剖宫产术中腹腔内子宫切口缝合(2组)454例,就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肠粘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肠粘连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结论剖宫产术中腹腔外子宫切口缝合与腹腔内子宫切口缝合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剖宫产术中可采取腹腔外子宫切口缝合的方法。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切口缝合;妇科外科手术为了探讨剖宫产术中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的临床价值,我们将2005年4月~2006年12月剖宫产术中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193例与2005年4月~2006年12月剖宫产术中腹腔内缝合子宫切口454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住院产妇,年龄21~37岁,孕周37~42周,APTT 28~45s,无妊娠严重合并症,无手术史共647例。
其中剖宫产术中腹腔外子宫切口缝合193例(1组),剖宫产术中腹腔内子宫切口缝合454例(2组)。
1组年龄28.42±2.32岁(21~37岁),平均孕周38周(37~41周);2组年龄为27.53±2.48岁(23~39岁),平均孕周39周(37~41周),两组在年龄、孕周、APTT上差异均无显著性。
产妇术前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无手术禁忌证,且无高危妊娠。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1.2 手术方法按新式剖宫产[1]结合《妇产科手术学》[2]的方法和步骤常规剖宫产方法娩出胎儿及胎盘后,擦净宫腔,1组采取将子宫娩出腹腔外,用湿盐水垫包住子宫,并进行有效子宫按摩,用微乔线缝合子宫,缝合方法不变。
2组采取常规方法即子宫位置仍然在腹腔内缝合子宫。
其他步骤均按我院常规剖宫产方法。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on
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 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7'10-11]。(1)仅是孕
maternal
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 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mig录。(2)当孕妇在不了解 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应详细告知剖宫产手术 分娩与阴道分娩相比的整体利弊和风险,并记录。 (3)当孕妇因恐惧阴道分娩的疼痛而要求剖宫产手 术时,应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减轻其恐惧;产程过程 中应用分娩镇痛方法以减轻孕妇的分娩疼痛,并缩 短产程。(4)临床医师有权拒绝没有明确指征的剖 宫产分娩的要求,但孕妇的要求应该得到尊重,并 提供次选的建议。 12.产道畸形:如高位阴道完全性横膈、人工 阴道成形术后等。 13.外阴疾病:如外阴或阴道发生严重静脉曲
参与本共识制定与讨论的专家组成员:张为远(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杨慧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余艳红(南方医
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兴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段涛(上海市 第一妇婴保健院)、贺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钟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胡娅莉(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 院)、范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杨孜(北京大学第三 医院)、蔺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少为(北京医
常规处理。
七、减少剖宫产手术的措施 1.孕期宣教:了解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手术的 优缺点、分娩过程及注意事项,产前模拟分娩,增强 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可减少CDMR。 2.分娩期人性化护理措施:导乐陪伴持续支 持可能会降低剖宫产率。 3.引产时机:无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妊娠达41周 应给予引产处理,有利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剖宫 产率。 4.分娩镇痛:可减轻分娩疼痛,增强产妇阴道 分娩的信心。
剖宫产术练习题

剖宫产术练习题剖宫产术,也被称为剖腹产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切开母体腹壁和子宫壁,从而使胎儿顺利出生的方法。
它是一项常见的产科手术,可以为难产妇和胎儿提供必要的救治。
以下是一些关于剖宫产术的练习题,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手术过程。
练习题一:剖宫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剖宫产手术可以应用于一些特定情况下,它解决了无法进行阴道分娩的问题。
根据医学指导和临床实践,以下是剖宫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原因。
1. 剖宫产的适应症包括胎儿宫内窘迫、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
2. 剖宫产的禁忌症包括子宫恶性肿瘤、盆腔炎症等。
练习题二:剖宫产的手术步骤剖宫产手术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步骤,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请根据以下描述,回答正确的手术步骤。
1. 在进行手术前,应进行全身麻醉或腰麻,以确保手术区域的无痛感。
2. 在消毒和铺巾后,医生会进行皮肤切口,通常是横向切口,位于下腹部。
3. 切开腹壁后,医生将依次切开腹肌和腹膜,并在子宫上作切口。
4. 剖开子宫后,医生会先将羊水吸出,然后将胎儿顺利取出。
5. 取出胎盘后,医生会将子宫缝合,接着缝合腹膜、腹肌和皮肤。
练习题三:剖宫产后的护理措施剖宫产后,产妇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请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并说明原因。
1. 剖宫产后,产妇需要保持卧床休息,并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
2. 剖宫产后,产妇可以立即进行喂养胎儿,无需等待。
练习题四:剖宫产的并发症和风险剖宫产手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胎儿和产妇的安全,但也有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和风险。
请回答下列说法的正误,并简要说明原因。
1. 剖宫产手术可能导致出血、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
2. 剖宫产手术相比于阴道分娩,对产妇来说风险更大。
练习题五:剖宫产的可选手术方式剖宫产手术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根据医生的判断和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请回答以下说法的正误,并简要说明原因。
1. 剖宫产手术可以选择经典剖宫产术或低位剖宫产术。
胎监联合脐血流S/D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

胎监联合脐血流S/D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胎监NST联合脐血流S/D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比分析980例孕妇产前常规行胎监NST及超声测定脐血流S\D比值,将分组归类的结果与新生儿Apgar评分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相比较。
结果:NST 反应型和S\D比值 6 bpm,伴胎动胎心加速>3次,持续时间>15s,振幅增加>15bpm,则为反应型。
无反应型则是未达上述标准,在吸氧,触诊等方式唤醒胎儿后重复半小时胎监仍未达上述标准,则为无反应型。
(2)脐血流S\D<3为正常,反之则为异常。
(3)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0-3分重度窒息,4-7分轻度窒息。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114例。
NST无反应型及S\D≥3有97例,NST 无反应型及S\D<3有21例,NST有反应型及S\D<3有791例,NST有反应型及S\D≥3有71例。
详细结果相见表1.②组与④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均P<0.05。
3 讨论胎儿宫内窘迫目前是剖宫产很常见的一个手术指征,病因很多,主要分为母体,胎盘,脐带及胎儿等因素。
NST是目前最常见的判断胎儿宫内窘迫与否的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S\D反应胎盘血供,从而间接判断胎儿是否宫内窘迫[2]。
但是NST结果影响因素较多,故假阳性率较高,造成对胎儿缺氧的过度诊断,从②组与④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我们可以看到NST联合脐血流S\D比值可以提高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正确率[3],而且对母体胎儿无创伤性,重复性好,可做为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指标。
参考文献[1] 杨慧霞;武海荣.关于2008年美国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院电子胎儿监护定义解释的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杂志,2010,26(2):81-83.[2] 宋兰芬,王永红.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检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25(12):17.[3] 袁淑贞,何轶.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测定联合应用对评价胎儿预后的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26.。
产妇剖宫产指征情况调查分析

产妇剖宫产指征情况调查分析近年来,我省助产机构剖宫产率逐年升高、主要原因为剖宫产指征的放宽、无明确医学指征剖宫产增加等等问题,剖宫产术问题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提高对剖宫产的正确认识,规范剖宫产的适应证和产科行为,对降低剖宫产率、促进阴道分娩、提高产科质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需求。
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剖宫产产妇268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统计方法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于定性资料,采用率、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3、结果3.1 产妇基本情况268例住院分娩剖宫产产妇最大年龄为37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27.3岁。
86.1%产妇为初产妇,13.9%为经产妇。
268例剖宫产产妇中,172例产妇无明确剖宫产临床指征,占64.2%,96例产妇有明确剖宫产临床指征,占35.8%。
3.2 有临床指征产妇剖宫产原因构成情况表1有临床指征产妇剖宫产原因构成情况指征例数构成比相对性头盆不称3435.4胎儿宫内窘迫2121.9巨大儿 16 16.7胎位异常8 8.3瘢痕子宫1212.5其他55.2合计96100.0表1结果显示:在有临床指征剖宫产产妇中,相对性头盆不称所占比例最多,为35.4%;其次为胎儿宫内窘迫,占21,9%;第三是巨大儿,占16.7%。
3.3 无临床指征产妇剖宫产原因构成情况表2 无临床指征产妇剖宫产原因构成情况指征例数构成比自主选择“良辰吉日”分娩5431.4本人及家属意见,认为剖宫产对孩子和母亲更好4023.3胎儿珍贵2112.2对自然分娩没有信心,怕阴道分娩影响新生儿健康1911.0心理恐惧、害怕长时间分娩疼痛1810.5产妇、亲戚或者朋友有过不愉快的阴道分娩经历158.7其他 52.9合计 172100.0表2结果显示:无临床指征剖宫产产妇中,自主选择“良辰吉日”分娩占31.4%;本人及家属意见,认为剖宫产对孩子和母亲更好占23,3%;胎儿珍贵占12.2%。
从剖宫产相关因素分析探讨如何降低剖宫产率

从剖宫产相关因素分析探讨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摘要】目的从导致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抽取1000例,统计分析导致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及比例。
结果从导致剖宫产的因素看,首先,病理因素为212例,占43.9%,其次,社会因素202例,占41.8%,再次,医源因素69例,占14.3%。
结论剖宫产率上升与诸多因素有关,只有通过医患双方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剖宫产;社会因素;剖宫产率;降低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5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03-02随着麻醉技术、输血条件、剖宫产技术及术后镇痛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婴儿生命的有效手段[1]。
但近年来,剖宫产率出现迅猛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妇产专家和同行的关注。
国内外文献报导:剖宫产产妇死亡率高于阴道分娩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阴道分娩并没有明显下降,且剖宫产胎儿未经产道挤压,不易适应外界环境的骤变,不能及时排出呼吸道液体,肺部并发症明显高于产道分娩者。
产妇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娩费用均大幅度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危险性也更大。
本文就剖宫产的相关因素作出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旨在通过一定的努力,对控制剖宫产率的上升起到积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分娩产妇中随机抽取1000例。
其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45岁,剖宫产妇483例,剖宫产率48.3%。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分析导致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及变化趋势。
导致剖宫产的因素主要分为:①病理因素:头位难产、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并发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少、瘢痕子宫、骨盆狭窄等;②社会因素:怕痛、对阴道分娩缺乏信心、认为剖宫产小儿聪明、认为阴道分娩会导致体型及阴道改变影响生活、迷信生辰八字;③医源因素:医疗纠纷的逐年增多、知情同意权的实施、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产科医师的工作缺乏有力的法律保护、医生责任心的淡化。
中国产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产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发布时间:2015-4-15 12:58:45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杨慧霞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近年来,我国产科在母体医学、胎儿医学及普通产科几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孕产妇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而且,因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大多数是可避免的,值得我们深思。
制定产科规范促进产科与国际接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成立后,积极组织全国专家撰写各种规范并推动这些规范在临床实施,自2007年产科出台《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规范(草案)》并刊登在《中华妇产科杂志》以来,至今已陆续发布10多项产科诊治规范及专家共识。
2014年,产科学组专家组在既往已发表指南的基础上修订并发表了《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并首次发表了《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胎膜早破诊断处理规范(第1版)》,并陆续在《中华妇产科杂志》发表。
为进一步推行上述诊治规范在临床实施,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妇产科杂志》以及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举办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产科指南巡讲”已经启动。
另外,国内产科专家受邀参加国际学术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妇产科联盟等产科领域相应规范制定,将中国产科研究证据引入相应的规范修订工作中。
进一步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随着剖宫产史带来的瘢痕妊娠、凶险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病例的增多,特别是“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上述并发症的增加更是给产科临床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让广大妇产科同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降低初次剖宫产率的急迫性。
针对我国剖宫产率较高的现状,近年来,通过政府和学术组织的共同努力,以及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等一系列措施,我国很多地区的剖宫产率已明显下降。
北京地区剖宫产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剖宫产率高达51.8% , 2014 年已降至42.5%,降幅达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杨慧霞
剖宫产开始于1610年,距今 390 余年,1926年 Kerr下段横切口 WHO:全球剖宫产现状调查,10万 亚洲 产妇,总的CS27.3%, 阴道 手术(3.2%); 中国46.2%(无指征11.7%) 发生率均上升,我国最为显著, 部分地区达80%以上。
不同剖宫产产术式盆腹腔及腹壁 粘连情况的对比分析
Stark 75例 Pfannenstiel 51例(改良横切口组) 研究方法不详? 改良横切口组腹壁粘连(15.7% vs 54.7%)、腹腔重度粘连(7.8% vs 33.4%)明显低于Stark组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年40卷,775
Mortality with C-Sections
孕妇死亡率
Cesarean Section Vaginal Delivery 28.6/10万 6.0/10万
剖宫产远期并发症:疤痕部妊娠 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
我国剖宫产上升原因 孕妇要求剖宫产增加 (maternal request)
产时疼痛、胎儿过大 以及担心“阴道分娩 安全”等
如伴有胎盘植入,结局更差!
关键问题:如何降低剖宫产率
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方法 剖宫产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剖宫产导致孕产妇的死亡率高于阴道分娩 剖宫产率超过一定水平后并不能降低围产 儿死亡率
我国剖宫产上升原因 孕妇要求剖宫产增加 (maternal request)
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
NEJM, 2007
VBAC的成功率在50%—80%之间,近期发 表的两个大样本的研究成功率在70%以上 VBAC成功因素:有阴道分娩史、非引产, 自然发动临产、年龄<35岁、非巨大胎儿、 非肥胖孕妇、前次剖宫产指征不是由于难 产,如指征为臀位;
如年龄25岁,孕前体重指数25,有过阴道 分娩史也有过成功的VBAC,那么本次妊娠 VBAC成功率高达92.4%;
美国的剖宫产
伴随剖宫产升高,围产结局未 见进一步改善。
Ethical problem: “Doing the Right Thing”
Avoiding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hile saving millions of dollars in healthcare costs.
剖宫产史与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密切相关
剖宫产史+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危险性明显增加
At delivery, a previous cesarean was associated with a previa, suggesting a lower likelihood of resoulion.
面对不断增高的剖宫产
手术操作方式?
选取最安全可靠的 手术方式
怎样科学客观评价?
长期以来,大家认为该方法增加手术后粘连,将来 并发症增加等
近年证据是什么?
Berghella V, Baxter JK, Chauhan SP. Evidence-based surgery for cesarean delivery. Am J Obstet Gynecol 2005;193:1607-17. WHO RHL:evidence based on surgery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子宫肌层单层连续缝合 不缝合腹膜和旁胱腹膜反折
子宫移出腹腔进行缝合(Level I)
前瞻随机对照研究 Level I 优点:易于操作
增加腰麻CS手术中 恶心、呕吐
(18% vs 38%, P.04)
心动过速发生增加
(3% vs 18%, P.03)
Complications of Exteriorized Compared With In Situ Uterine Repair at Cesarean Delivery Under Spinal Anesthesia Mughina Siddiqui, et al. OB GYN, 2007:110,570
剖宫产母儿合并症
Wind – atelectasis (尤其,新生儿RDS等疾患)
Water – urinary tract infection(泌尿系感染) Walking – DVT, pulmonary embolus(肺栓塞)
Wound – wound infection, injury to other organs (伤口感染,损伤) Wonder Drugs – drug reactions (药物反应)
如果年龄35岁,没有过阴道分娩史稍胖等 那么成功率为49%,因此在初次保健时可 以对患者进行预测。
Landon等前瞻研究VBAC子宫破裂率为 0.7%。子宫破裂难以预测,但有如下高危 因素:孕妇年龄>30;胎儿体重>4000 g; 引产增加2~3倍;前次剖宫产指征是难产。
具有阴道分娩史者选择VBAC的子宫破裂的 发生率与再次CS者无差异。
6980例CS 孕妇再次选择CS ,子宫破裂发 生率为0.16%, 主要是静止破裂。 10789例自然临产,子宫破裂率为0.52%; 单纯用缩宫素引产1960例, 0.77% 应用前裂腺素制剂引产366例,2.45%。
与选择性CS相比,VBAC中自然临产、缩宫 素引产、前列腺素制剂引产导致子宫破裂 的相对风险值分别为: 3.3(1.8~6.0)、4.9(2.4~9.7)、15.6(8.1~30.0) 。
古典 cesarean section史是引产绝对禁忌
ACOG Technical Bulletin. Number 217, December 1995.
美国的诊治指南中指出CS史可以引产但不推 荐使用前列腺素制剂改善宫颈条件和引产。
加拿大妇产科学会诊治指南引产可以应用缩 宫素,PGE2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应用。
产时疼痛、胎儿过大 以及担心“阴道分娩 安全”等(无痛、孕期 营养规划)
提高助产水平 提高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vaginal birth after Csection, VBAC)
难产处理水平下降 剖宫产史再分娩
积极开展分娩疼痛
产程图
对照组
12 10
宫 口 ( c m)
8 6 4 2 0 0 100 200 300 400
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中不缝合脏、壁层腹膜的改良 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4 vs 42)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同术式剖宫产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时 盆腹腔粘连比较
回顾性研究(5医院) Stark 89例 下腹纵切口212例 Pfannenstiel切口 52例
Stark式腹壁切口愈 合以及减少粘连方 面优于下腹纵切口 (31.4% );与 Pfannenstiel切口 式剖宫产无差异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年40卷,729
关于不同手术方式对粘连影响发 表的中文文献“评价”
很难! 发表文章设计不太 合理; 多数是重复性研究
复习36篇中文文献 发表结果,存在许 多矛盾之处
在引用文献时注意 文章质量,如评价 子宫缝合对远期影 响,要足够样本量
对1999年1月一2006年7月曾实行过新式剖宫产术 ,缝与不缝合腹膜产妇各124人,实行二次开腹手 术进行回顾性研究;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应缝合腹 膜。
观察组
Fried man产 程图
活 跃 期 时 间 ( min)
产时镇痛以减少因之引起的剖宫产
关注孕期营养减少巨大儿发生 DOHaD理论
Inadequate response to environment Greater risk of disease
Poverty
Too poor
Quality of developmental Too rich environment
对有剖宫产史孕妇再次妊娠时从一开始就 依据其临床资料进行预测,能够使孕妇在 妊娠初期建立阴道分娩的信心。
由于患者的充分知情也能减少医疗纠纷。
ACOG Guidelines: Cesarean Section史 (子宫下段横切口)
VBAC 不是禁忌症
加强母、儿监测 子宫切口裂开率 ( 约12-15 % ) 配血 10分钟内快速剖宫产 新生儿队伍
美国剖宫产的上升趋势 Rising trends of C-sections in U.S.
50 % ? in 2010 31.8%
U.S.A Radio Times 1999
Brady E. Hamilton, Joyce A. Martin, et al. Births: Preliminary Data for 2007.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 2009;57:12
英国没有相关的明确的规定。 我国推荐的引产指南,对于剖宫产史者禁止 应用PG类药物改善宫颈条件和引产。
美国的诊治指南中指出CS史可以引产但不 推荐使用前列腺素制剂改善宫颈条件和引 产。 加拿大妇产科学会诊治指南引产可以应用 缩宫素,PGE2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应用 英国没有相关的明确的规定; 我国推荐的引产指南,对于剖宫产史者禁 止应用PG类药物改善宫颈条件和引产。
剖宫产史再分娩
提高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vaginal birth after C-section, VBAC)
剖宫产史
胎盘前置与植入
疤痕处妊娠 再次剖宫产
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