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检查考核记录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检查考核记录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检查考核记录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检查考核记录

年月日

月总得分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doc

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 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 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 1、20XX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2.4%.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98.9%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如棉签、输液贴。 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按规范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听诊器、血压计消毒方法不统一。 部分科室对消毒知识掌握不全,吸氧流量表消毒方法不正确。一次性湿化瓶未写开始时间日期。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2012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 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 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 1、2012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2.4%.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98.9%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如棉签、

消毒隔离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整改措施

篇一:20XX年医院消毒隔离工作自查总结 20XX年***人民医院消毒隔离 专项工作自查总结 根据市卫计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市医疗单位消毒隔离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有关内容,我院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人员对上述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规范。我院成立了以分管副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订了各层级院感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明确。院感科负责全院的消毒隔离督导工作,并及时对科室相关工作予以指导,认真抓好日常消毒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各科室的消毒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强调各科室消毒隔离小组的职责,加强对消毒隔离小组成员的培训,定期检查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使各科室对消毒隔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 (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消毒隔离监控工作。 1、加强手术室、产房、人流室、供应室、口腔科、内镜室、注射室、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等重点部门对消毒隔离

制 度及无菌操作技术的学习,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规程。手术室采用空气层流消毒、各室间能按各项消毒规定执行,每月做空气、手术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监测。各重点科室每季度进行消毒液、空气、医务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监测。紫外线灯消毒登记具体到每一支灯管,准确登记消毒时数、更换时间、每周酒精擦拭时间,每季度测试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并作好详细记录。 2、加强供应室的消毒管理工作 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供应室的建设,保证医院消毒工作的落实。供应室坚持做到“三区”“三分开”“三通道”。 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时,坚持在包外使用指示胶带、包内使用指示卡、每天进行工艺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 3、加强对消毒药械、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库房严格检查购入产品的证件是否齐全,包装及质量是否过关,把好关口,购进后对相关物品按照要求进行贮存管理。严格防止将不合格的消毒产品、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到病人身上,保证医疗安全。 4、加强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从而使临床医务人员自发参与到消毒隔离管理工作

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分析报告

2015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分析报告 大内科质控小组在2015年4月-6月对内科系统6个临床护理单元进行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包括病区管理质量、病区消毒隔离质量、优质护理服务及责任制整体护理、分级护理质量、护士行为规范、核心制度、健康教育、重点环节应急管理流程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查与督导,对各科室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下一季度进行追踪反馈,以达到持续改进。 二、本季度各项护理质量检查结果 分析: 一、病区管理质量

1、主动服务及提供的便民措施不够。 2、护士对护理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标准)掌握不全面。(内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 科神经内二科儿科感染科) 3、晚间基础护理有待加强。(内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科神经内二科感染科) 4、探陪人员较多,病区不够安静、整洁。(内二科神经内一科神经内二科儿科) 5、药品有裸放现象。 6、床单元个别物品较多,放置不规范。 7、护士仪表不够端庄。 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长缺乏督导。 2、护士对学习护理常规、流程、标准积极性不够。 3、病房管理未达到连续性管理,应人人参与病房管理。 4、护士消极参与晚间基础护理,过度依赖家属。 整改措施: 1、组织学习病房管理制度和治疗室有关工作制度,要求,对照标准,查找不足,自我整改。 2、各病区加强宣教,病区内禁止吸烟,每天通风两次,提高病员及家属参与病区管理的意 识 3、护士要提高学习护理常规、流程、标准的积极性。 4、护士积极参与晚间基础护理,减少对家属的依赖。 二、病区消毒隔离质量 存在问题 1、个别护理人员操作前后未洗手或手消毒,洗手依从性不够。(内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 科神经内二科儿科感染科) 2、床单元终末消毒不规范,未执行一桌一抹布, 3、未全面落实湿式清扫。(内一科神经内一科神经内二科) 4、静脉输液未做到一人一巾,锐器盒过满,超过四分之三。 6、紫外线灯管累计时间错误。 7、消毒液(75%酒精)未标注开瓶日期,启封抽吸的液体未标注开瓶日期。

消毒隔离质量要求及检查标准

消毒隔离质量要求及检查标准 1、进入治疗室、无菌操作时衣帽整齐戴口罩,正确洗手。 2、操作前后进行规范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消手,现场抽查护士操作 时洗手情况及七步洗手法。 3、检查保洁员使用过的毛巾数量与床位相符,用后清洗、清毒,干 燥保存,现场检查了解出院患者床单位消毒处理情况。 4、分区合理,进出关门,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有序;湿式清扫,合 理放置洁具;抽屉、物品柜内整齐、无尘;冰箱清洁,不得放置病理 标本与治疗无关的物品,特殊情况病理标本不能及时送检时,需储于 密闭容器内冷藏。 5、一次性物品在有效期内;消毒、灭菌物品标识清晰;书写规范, 包装符合要求,无过期包、自备包。 6、无菌镊缸开启4小时内有效,手术室镊缸每台更换,手术时间大 于6小时的每6小时更换一次:敷料缸24h内有效。体温计初步清洁 后浸泡消毒30分钟,浸泡的容器内不得放置纱布-体温计在消毒液 面下,IOOml以下小包装消毒液有效期3天。大包装消毒液(络合碘、大桶酒精、戊二醛等)用后及时盖紧盖子,有效期为30天。 7、用后物品及时清洁消毒,消毒液配比浓度正确.一次性导管不得 重复使用,应送供应室处理的物品无自行处理现象。 8、各种无菌液体、物品开启后均须注明开启时间,抽出的药液、静 脉输入无菌液体不超过2小时I启封、抽吸的溶酶有效期为24小时,少于10根包装的棉签,原则上即开即用,最多不超过4小时;棉球、敷

料、大包装棉签用后密封保存,有效期24小时。 9、胸腹腔引流管每1-2小时挤压一次,一次性引流袋5-7天更换一次,非次性引流袋24小时更换一次,胸腔引流瓶每天更换。 10、拖把、抹布区使用(治疗室专用清洁巾),清洁无异味,定位悬挂并标识明确,用后清洗消毒;病区走廊、病房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11、硅胶胃符21-30灭更换次,晚间拔管,次晨再从另一侧鼻孔插入。 12、茸形导尿管更换频率根据导尿管的材质决定,一般2-4周更换一次,连接管、集尿袋每周更换两次,精密集尿袋每周更换一次。 13、吸氧用双腔鼻导管每天清洗,每周更换一次。湿化瓶每天更换, 湿化液用无菌注射用水,及时添加。用后湿化瓶统一交由供应室处置。除备用与应急抢救患者使用均干燥保存。 14、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等保持清洁。污染时立即清洗并消毒。 治疗车、换药车保持清洁。 15、医疗废物按规定存放,用后加盖;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初 步处理符合要求;利器盒2/3满废弃物时停止使用。 16、置管时,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 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保持导管端头的清洁,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消毒,特干后方可注射。 17、掌摆消毒隔离知识及消毒隔离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18、内服药、外用药使用原装盒并分开放置。

第二季度护理质量分析报告记录

第二季度护理质量分析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2015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分析报告 大内科质控小组在2015年4月-6月对内科系统6个临床护理单元进行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包括病区管理质量、病区消毒隔离质量、优质护理服务及责任制整体护理、分级护理质量、护士行为规范、核心制度、健康教育、重点环节应急管理流程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查与督导,对各科室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下一季度进行追踪反馈,以达到持续改进。 一、根据护理部年初制定护理质量目标与实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对比 时间 项目 实际完成 预期目标 2015年第二季度 分级护理合格率 85.17% 95% 急救物品完好率 100% 100% 健康教育知晓率 96.92% 90% 消毒灭菌合格率 100% 100% 2015年2季度护理目标完成情况 75.00% 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分级护理 急救物品 消毒灭菌 健康教育 实际完成 预期目标 二、本季度各项护理质量检查结果 时间 病区管理 病区消毒隔离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分级护理 护士行为规 范 核心制度 健康教育 重点环节应急管理流程 二季度 82.67 92.83 84.5 85.17 95 91 96.92 96.33 分析: 一、病区管理质量

1、主动服务及提供的便民措施不够。 2、护士对护理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标准)掌握不全面。(内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 科神经内二科儿科感染科) 3、晚间基础护理有待加强。(内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科神经内二科感染科) 4、探陪人员较多,病区不够安静、整洁。(内二科神经内一科神经内二科儿科) 5、药品有裸放现象。 6、床单元个别物品较多,放置不规范。 7、护士仪表不够端庄。 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长缺乏督导。 2、护士对学习护理常规、流程、标准积极性不够。 3、病房管理未达到连续性管理,应人人参与病房管理。 4、护士消极参与晚间基础护理,过度依赖家属。 整改措施: 1、组织学习病房管理制度和治疗室有关工作制度,要求,对照标准,查找不足,自我整改。 2、各病区加强宣教,病区内禁止吸烟,每天通风两次,提高病员及家属参与病区管理的意 识 3、护士要提高学习护理常规、流程、标准的积极性。 4、护士积极参与晚间基础护理,减少对家属的依赖。 二、病区消毒隔离质量 存在问题 1、个别护理人员操作前后未洗手或手消毒,洗手依从性不够。(内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 科神经内二科儿科感染科) 2、床单元终末消毒不规范,未执行一桌一抹布, 3、未全面落实湿式清扫。(内一科神经内一科神经内二科) 4、静脉输液未做到一人一巾,锐器盒过满,超过四分之三。 6、紫外线灯管累计时间错误。 7、消毒液(75%酒精)未标注开瓶日期,启封抽吸的液体未标注开瓶日期。

消毒与隔离工作中存在问题与缺陷分析---第一季度

消毒与隔离工作中存在问题与缺陷分析 (2015年第一季度) 消毒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是切断疾病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该项工作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护质量,通过不断的培训我院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分析如下:、存在问题

1、布局流程不合理(1)产房无隔离待产室、分娩室;(2)新生儿科医务人员通道与病区之间无缓冲间。 2、手卫生依从性低(1)护士为不同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不执行手卫生;(2)医生为患者换药前不执行手卫生;(3)使用手消毒液过期。 3、日常工作操作体温计、血压计、氧气湿化瓶存在使用时不消毒或消毒 程序不规范(1)浸泡体温计的酒精过少,导致部分体温计未达到消毒效果;(2)血压计袖带不经消毒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易造成交叉感染;(3)用后的氧气湿化瓶未及时消毒。 4、未按要求执行无菌操作(1)无菌物品柜有带包装的物品;(2)无菌包皮破洞;(3)无菌包外化学指示胶带不符合要求;(4)无菌包打包方式不正确;(5)无菌包过期。 5、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未按要求执行进行操作时未按要求执行标准预防,不戴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 6、保洁人员工作不认真我院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保洁人员使用的清洁工具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病房较脏卫生有死角、病室共用拖布、扫床套用后未及时消毒、消毒液配置错误等现象。 二、原因分析 1、布局流程不合理由于房屋老旧,部分科室布局流程已不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但考虑建筑安全问题,科室布局流程的改建受到限制。 2、手卫生设施不符合要求合格的手卫生设施是保证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先决条件,部分科室水龙头为手触式、未做到医务人员每人配备一瓶手消毒液、无干手设备等问题。

新版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守则.pdf7.doc

新版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制度.pdf7 消毒供应室追溯制度 1、建立质量控制过程记录与追踪制度。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踪.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大于等于3年。 2、每天记录清洗.消毒. 灭菌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运行参数 3、每天记录灭菌的信息. 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物品.数量. 灭菌员等. 4、记录灭菌质量检测结果,妥善存档。 5、手术包外的信息卡应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操作者与核对者的姓名或编号、灭菌包的名称或代号、失效日期.。 6、临床任何质量反馈均有全程(包括处理结果)记录,并妥善存档。 7、建立消毒、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1)对供应的消毒、灭菌物品数量与去向进行详细登记一旦发现化学监测、生物监测不合格时须及时召回并对同一时间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若临床已使用应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做相应监测并记录同时进行追踪观察。 (2)临床使用同一时间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后出现多个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应及时召回同批物品且寻找原因并再次进行相应检测。

(3)定期收集或随时听取临床各科室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新版薪酬告知书模板-新版-精选.pdf7 薪酬告知书 先生/女士: 您好! 经沟通,自年月日起,您的薪酬标准及主要发放结构调整如下: 月度岗位工资为:RMB 元/月;月度绩效工资基数为:RMB 元/月,根据您的绩效考核按照出勤天数发放。年终绩效奖金标准为RMB 元,根据您的绩效考核按照全年出勤天数发放。 特别提示:若在一个自然年中途出现离职的,导致公司无法进行当年年终绩效考核的,视为考核不合格,公司不予发放当年年终绩效奖金。 以上均为税前收入,个人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由公司代扣代缴。 此告知书为劳动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妥善保存并务必遵守薪资保密规定。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教学提纲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 析

2012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 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 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 1、2012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2.4%.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98.9%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如棉签、输液贴。 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按规范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听诊器、血压计消毒方法不统一。 部分科室对消毒知识掌握不全,吸氧流量表消毒方法不正确。一次性湿化瓶未写开始时间日期。 个别科室一次性输液器针头等用后不能规范放置、垃圾存放箱不卫生并且不及时盖盖、锐器盒已满未及时更换,针头未放入利器盒内。 四、医教部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诊疗后不能做到及时洗手 听诊器搭在双肩上污染听孔 医生换药有不带口罩、帽子现象。 五、科室意见反馈 1、手术室:15台空气消机需更换 2、呼吸科:缺少5间病房未使用空气消毒机。 3、人工肾室:“B”液的配置人员无资职,配置设备不能满足要求。 4、口腔科:小型压力蒸气消毒锅超过使用年限,建议统一回消毒供应中心消毒。 六、原因分析: 以上科室存在问题均已反馈到科室,要求限期整改,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空气监测不合格,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主要原因是旧病房大楼,布局流程改造后仍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天气冷开窗通风不够,空气不通。布局流程改造后仍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天气冷开窗通风不够,空气不通。手卫生依从性低,多重耐药菌消毒观念不强,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医护人员消毒隔离观念不强,没有对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的观念,护士长在科室中没有严格要求医护人员,导致工作松散,管理科管理力度不强奖惩未进行认真兑现。

XXXX年度护理质量分析报告

XXXX年度护理质量分析报告大内科质控小组在2015年4月-6月对内科系统6个临床护理单元进行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包括病区管理质量、病区消毒隔离质量、优质护理服务及责任制整体护理、分级护理质量、护士行为规范、核心制度、健康教育、重点环节应急管理流程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查与督导,对各科室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下一季度进行追踪反馈,以达到持续改进。 一、根据护理部年初制定护理质量目标与实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对比

二、本季度各项护理质量检查结果 分析: 一、病区管理质量 存在问题: 1、主动服务及提供的便民措施不够。 2、护士对护理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标准)掌握不全面。(内 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科神经内二科儿科感染科)

3、晚间基础护理有待加强。(内一科神经内一科内二科神经 内二科感染科) 4、探陪人员较多,病区不够安静、整洁。(内二科神经内一科神 经内二科儿科) 5、药品有裸放现象。 6、床单元个别物品较多,放置不规范。 7、护士仪表不够端庄。 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长缺乏督导。 2、护士对学习护理常规、流程、标准积极性不够。 3、病房管理未达到连续性管理,应人人参与病房管理。 4、护士消极参与晚间基础护理,过度依赖家属。 整改措施: 1、组织学习病房管理制度和治疗室有关工作制度,要求,对照标准, 查找不足,自我整改。 2、各病区加强宣教,病区内禁止吸烟,每天通风两次,提高病员及 家属参与病区管理的意识 3、护士要提高学习护理常规、流程、标准的积极性。 4、护士积极参与晚间基础护理,减少对家属的依赖。 二、病区消毒隔离质量 存在问题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word精品

2012 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 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 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 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 1、2012 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 例,合格率99%。其中空气采样79 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2.4%.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 例,合格率98.9%医务人员手采样64 例,合格64 例采样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98 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 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 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如棉签、 输液贴 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按规范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听诊器、血压计消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2012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 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 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 1、2012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如棉签、输液贴。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表

贵定县中医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表 年月日实得分: 项目考核内容分值检查方法评分细则评分记录得分 组织管理(20分)1、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符合科室特点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 制度、措施。 2、有健全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并知晓各自职责。有开展工作 的登记或记录。 3、本科室每月组织医院感染知识学习不少于1次,有学习记录。 5 10 5 1.现场查看资料 2.现场考核两名医务人员。 各科室无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的不得分, 制度不完善每缺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未建立健全 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不得分,无开展的工作记录不 得分,对各自职责掌握不完善扣0.5分;院感小组未 按要求建登记或记录本每少一个5分,未及时记录或 记录欠缺每本扣1分,扣完为止;提问两名医务人员, 不知晓相关知识不得分,回答不准确每一处扣1分。 环境管理(20分)1、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划分明确,标志清楚。 2、保持环境整洁无尘,遇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拖把分区使用, 清洁消毒挂晾,并有明确标志。 3、相关区域室内空气定时消毒并记录。 4、使用中消毒剂监测:含氯消毒剂等有效浓度监测每日一次,记 录监测结果并保存。 5、手卫生措施齐备: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 品,手消毒剂。 6、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符合规定要求。 3 3 4 2 4 4 1.现场查看环境布局和手卫 生设施 2.测试使用中消毒剂浓度 3.查看管理记录 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各个区域一处不合格1 分,扣完为止;一处环境不整洁扣1分,拖把未分区 使用或标示不明确扣1分:相关区域室内空气未定时 消毒扣2分,记录不完善扣1分;使用中消毒剂有效 浓度不符合要求扣1分,监测记录未妥善保存扣1分; 手卫生设备不完善每项扣1分;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 菌效果监测记录不符合符合规定要求扣2分 标准预防(10分)1、工作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防护用品 (护目镜,防护面罩,口罩,手套,隔离衣,防水围裙,防护服)、 安全注射。 2、严格手卫生。 3、知晓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措施(空气、飞沫、接触)。 4、知晓职业暴露的防护,和暴露后的处置措施。 3 3 2 2 1.观察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措 施执行情况,查看职业暴露登 记本 2. 查看两名医务人员手卫生 3. 现场考核两名医生。 工作时未穿工作服及选用防护用品扣1分;每名医务 人员未严格执行手卫生扣1分;提问两名医务人员, 不知晓相关知识不得分,回答不准确每一处扣1分。 消毒隔离 10分1、物品回收、清洗消毒、敷料制作、组装、灭菌、储存、发送全 过程科学有序。 2、各种物品车洁、污分开,有标记,专车专用,密闭运送,用后 按要求清洗消毒。 3、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放。 3 3 4 现场查看物品回收到发送未按照科学有序进行扣3分。各种车 辆有无标记扣2分。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未 按要求进行清洁处理,干燥存放扣3分。

17第1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分析

2017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分析 一季度监测情况:一季度总出院人数1331人,无院内感染病例,无漏报,一季度医院共手术372例,其中一类切口125例,二类切口243例,三类切口4例,均无感染,出院病人抗菌素应用人数为1013人,出院病人抗菌素使用率为76.11%,超出二级医院标准,每月己将医院感染率及抗生素应用情况反馈给各科室。 检查情况: 主要成绩: 手术室:布局合理,洁污分清,墙壁光滑,能湿式打扫,每天按照层流要求开机消毒及清洁通风口滤网,一季度环境卫生学监测细菌培养合格。无菌物品摆放整齐,无菌物品抽样细菌培养合格, 消毒液及外科手抽样监测合格。 病区:各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布局合理,洁污分清,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专柜,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有记录,病房洁净,每天能开窗通风,医疗废弃物能做到称重交接,记录清楚,双人签字。各病区抗生素管理不规范,使用率高。 口腔科:每天空气消毒有记录,所有口腔科器械均由供应室清洗消毒。 医疗废物暂存地:医疗废物能分类收集,地面干净,防护用品齐全,收污车、医疗垃圾筒及地面消毒有记录。 供应室:每天清洗消毒登记齐全,能坚持进行酶洗、超声清洗机清洗,全院所有器械都能集中到供应室清洗,每天清洗质量检查记录齐全,无菌间物品摆放整齐,生物监测能正常进行尤其是有植入物手术的器械必做,消毒包锅次、编号、消毒时间及消毒人员名字齐全,能追朔。 内镜室:各项清洗消毒登记齐全,戊二醛浓度监测合格,能用酶洗,操作间与清洗间分开,胃镜与肠镜分开清洗。 存在问题: 手术室:无外科手消毒流程图,无计时器,个别器械包个别器械关节处有锈迹。。 病区:医疗垃圾筒桶壁不清洁,治疗台面有医疗垃圾滞留,个别科室存在垃圾混放现象,两个病区未及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低,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戴口罩;少数人员对院感知识掌握不到位,提问回答不出、不熟练。 供应室: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全,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要求。 口腔科及五官科:个别医生操作时个人防护不到位,操作时未戴帽子;牙科治疗椅未使用一次性铺垫,部分器械消毒包装不规范。 内镜窒:无医疗垃圾分类标识,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全,紫外线灯管每周酒精擦拭无记录。 医疗废物暂存地:专职人员收集医疗垃圾不及时,收集转运医疗垃圾时未穿戴防护用品 原因分析:

上半年院感消毒隔离工作总结

2014年上半年度 院内感染工作总结 院内感染工作在中心领导的支持下,与检验科、药剂科、后勤科积极协作,在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环节控制、目标监测以及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等方面有一定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有计划有总结。今年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1次,分别就2013年工作总结、2014年工作规划及培训学习计划等几个内容,专门研究布署,落实相关工作。 二、服务临床,2013年修订完善了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监测等各项制度及,进一步落实了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标准操作流程,完善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措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制度及流程、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等。院感科定期督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指导临床,院感科每周不定期对各科室院感工作进行督查,每月对全院院感工作进行点评、总结、分析和通报并上传中心内网,积极整改,对亮点予以表扬,每个月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目标监测信息、病例监测分析、现患率调查情况、消毒隔离检查情况、法律法规等等。 四、加强消毒灭菌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 1、遵循消毒隔离与标准预防原则,各科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

毒隔离工作制度、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按照规程进行。

2、落实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制度。科室每月自测,院感科每月对重点科室监测。各科室监测登记资料基本及时、准确,监测结果出现不合格时,积极查找原因,采取对策,确保消毒灭菌效果和医疗安全。上半年送检包括物体表面,空气、灭菌设备、无菌物品、医疗用品、污水在内共233次,合格率为100%。 3、加强卫生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尤其加强了标准预防的培训学习。 4、加强了手卫生宣传和管理,全体医务人员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不定期抽查抽考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和洗手,大家的手卫生依从性都有所提高。 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和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规范,制定了医院感染暴发处置预案和流程,绝大多数医生都能及时上报院感病例。 六、参与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定了抗生素分级使用使用sop 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等。 七、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上半年度完成包括抗生素、院感及医疗废弃物管理相关制度在内的培训共2次,工勤人员院感法律法规培训1次,同时有4人次参加市级院感管理岗位培训。 八、于4月份完成了今年的院感现患率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的汇总、分析及总结。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2012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 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 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 1、2012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 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消毒供应中心2015年护理质控计划

中心供应室2015年护理质控计划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根据2015年工作计划及针对三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科内自查整改,持续质量改进,制定2015年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控计划如下: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 护士长-科室护理质控员-全体护士参与的质量管理监控,落实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落实质控工作。 组长:代淑玲副组长:李玉芯 成员:隆应霜、徐红霞、何桴铖等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1.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外来器械的接收清洗、包装、灭菌及发放;各种工作表格的制定书写、灭菌质量的监测、安全管理等,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护士长、科室护理质控员随时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晨会及护士例会上进行通报,让所有的护士知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每月定期对各种物品及无菌包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物品及不合格包装,以保证无菌物品质量。 (二)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组建了一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控,以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1.实行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现全员参与质控的目标。 2.发挥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和重点问题的整改及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每周、每月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原则。 3.加强落实督导检查力度,注意对新入科护士、清洗工人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质量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把关,确保清洗灭菌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作用,全员参与护理管理,各项工作有检查记录、问题有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4.完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职责,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5.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导检查各工作的环节质量,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6.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分析

2017 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分析一季度监测情况:一季度总出院人数1331 人,无院内感染病例,无漏报,一季度医院共手术372 例,其中一类切口125 例,二类切口243例,三类切口 4 例,均无感染,出院病人抗菌素应用人数为1013 人,出院病人抗菌素使用率为76.11%,超出二级医院标准,每月己将医院感染率及抗生素应用情况反馈给各科室。 检查情况: 主要成绩: 手术室:布局合理,洁污分清,墙壁光滑,能湿式打扫,每天按照层流要求开机消毒及清洁通风口滤网,一季度环境卫生学监测细菌培养合格。无菌物品摆放整齐,无菌物品抽样细菌培养合格, 消毒液及外科手抽样监测合格。 病区:各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布局合理,洁污分清,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专柜,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有记录,病房洁净,每天能开窗通风,医疗废弃物能做到称重交接,记录清楚,双人签字。各病区抗生素管理不规范,使用率高。 口腔科:每天空气消毒有记录,所有口腔科器械均由供应室清洗消毒。医疗废物暂存地:医疗废物能分类收集,地面干净,防护用品齐全,收污车、医疗垃圾筒及地面消毒有记录。 供应室:每天清洗消毒登记齐全,能坚持进行酶洗、超声清洗机清洗,全院所有器械都能集中到供应室清洗,每天清洗质量检查记录齐全,无菌间物品摆放整齐,生物监测能正常进行尤其是有植入物手术的器械必

做,消毒包锅次、编号、消毒时间及消毒人员名字齐全,能追朔。内镜室:各项清洗消毒登记齐全,戊二醛浓度监测合格,能用酶洗,操作间与清洗间分开,胃镜与肠镜分开清洗。 存在问题: 手术室:无外科手消毒流程图,无计时器,个别器械包个别器械关节处有锈迹。。 病区:医疗垃圾筒桶壁不清洁,治疗台面有医疗垃圾滞留,个别科室存在垃圾混放现象,两个病区未及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低,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戴口罩;少数人员对院感知识掌握不到位,提问回答不出、不熟练。 供应室: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全,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要求。 口腔科及五官科:个别医生操作时个人防护不到位,操作时未戴帽子;牙科治疗椅未使用一次性铺垫,部分器械消毒包装不规范。 内镜窒:无医疗垃圾分类标识,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全,紫外线灯管 每周酒精擦拭无记录。 医疗废物暂存地:专职人员收集医疗垃圾不及时,收集转运医疗垃圾 时未穿戴防护用品 原因分析: 1、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没有按制度要求执行。 2、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和感控意识不强。 3、抗生素管理不规范。

如何全面实施消毒供应中心质控

如何全面实施消毒供应中心质控 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疗器材的 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是医院的后备保障。如今医院的科室多,需要供 应的品种也多,同时病种的繁多要求诊断治疗飞速发展,当然用到的医疗用品也 逐渐增加。本文主要介绍消毒供应中心对物品、器械、包装、供应等方面全面的 质量控制护理工作,为减少医院的院内感染提供有力的保障,这也是消毒供应中 心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所在。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质控清洗消毒供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51-02 引言:消毒供应中心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直接关系到治疗护理的质量及患者的安危。严格规范护理操作,全面实施质量控 制工作是保障医院全体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的关键所在。消毒供应 中心是医院运作的基础,医疗用品的供应是治疗的基本物质条件,因此,消毒供 应中心的质控是重中之重。 一、物品和器械的质量控制医疗物品和器械是医院辅助看病的重要工具。所 有物品和器械的质量是否合格需要消毒供应中心严格把关,同时对于那些可回收 使用的物品和器械需要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严格、谨慎、细心的处理。 1、物品和器械的污染处理收回的物品和器械应在回收间分类,进行初步消 毒后再作处理。 凡经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使用过的医疗物品和器械,都应先做初步消毒 处理,包扎后送供应室,对有红色标志的传染物,应先用压力蒸气灭菌后,再做 常规处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器械凡是曾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应先以化 学消毒剂浸泡30 分钟,然后再进行常规清洗。常规清洗时,先用酶清洁剂或其 它清洁剂浸泡后刷洗、擦洗,以去除物品上的油污、血垢,然后用流水冲净,具 有关节、齿槽和缝隙等的器械和器械皿不应使用钢丝球类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 应选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器械磨损。刷洗操作用在水面下进行,防 止产生气溶胶;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开后清洗;以及注 射器的外管和内芯,都应尽可能张开或拆卸洗刷干净。被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污 染的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应先浸泡于5000mol/L 含氯消毒液内浸泡60min,再按上述程序进行清洗,并且清洗用具、清洗池等每天要用500mg/L 含氯消毒液 消毒。用流水冲净的物品,需用蒸馏水冲洗一次,测PH值中性后,方可包装、 消毒、灭菌、供应临床使用。各种穿刺针头清洗时,注意针套与针芯配套、斜面 一致等等。随着医疗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医院都使用一次性的医疗器具,这也减少了污染。 2、物品和器械的无菌处理在就诊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无菌原则。微生 物的感染是无形的疾病杀手,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并发感染,这是医院最重视 的问题。因此,作为医疗最基本的工具,消毒供应中心要对无菌处理严格要求。 供应室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性能及清洁、灭菌、消毒等的方法,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操作常规。清洁、污染、灭菌的物品要严格分开, 各种器械包和治疗包要加以标签分类辨别,各种灭菌治疗包应注明名称、灭菌日 期或有效日期、签名和灭菌标记,过期的均不能投入使用。无菌物品应专室存放,保持干燥、清洁、消毒、定时打扫,并且每个月进行空气采样培养,每日严格检 查有效期,过期的或有污染可疑的应重新给予消毒灭菌处理。无菌物品贮藏室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