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1北宋的政治(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宋的政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宋的政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北宋的政治》教案
教学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
教学难点赵匡胤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

难点突破
采用分析法、阅读法、归纳法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探讨集权的双
方面的影响。

板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任务
一、导入
讲昨天滑倒在校门,联系历史人物——勾践
过渡到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赵匡胤。

二讲授课课
请问有哪位同学知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的历史典故?学生听故事,感觉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遥远。

找一们同学来讲述这一典故
时间:建立者:都城:东京(开封)建立事件: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960年赵匡胤一、宋朝的建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答出来:960赵匡胤东京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的时间短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1.看图表,说说五代十国政权的特点。

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
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
个个短命。

太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北宋的政治教案

北宋的政治教案

北宋的政治教案教案标题:北宋的政治教案目标:1. 了解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运作机制;2. 掌握北宋政治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3. 分析北宋政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2. 北宋政治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难点:1. 分析北宋政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教科书或相关资料;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北宋政治的兴趣;2. 引导学生回顾南宋政治的基本特点,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北宋政治的基本特点,包括中央集权、科举制度、地方官员选拔等;2. 分析北宋政治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如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反对变法等;3. 引导学生思考北宋政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对农业、商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影响。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北宋政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北宋政治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政治因素和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政治措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总结北宋政治的基本特点和重要人物事件;2. 引导学生思考北宋政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北宋政治;2. 提供相关网站或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的评议结果;2. 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表现;3. 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学生对北宋政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提升;3.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教案优质范文五篇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教案优质范文五篇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教案优质范文五篇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教案优质范文,供大家阅读。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教案优质范文一授课教师何自沛章节内容课题名称:《北宋的政治》共 1 课时时间 2020 月日班级七年级班课程标准内容要点: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

认知提示:理解重文轻武与中央集权强化的关系。

北宋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时期。

经过北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武将擅权、军阀割据和地方豪强割据等顽疾被革除,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文官制度,促进了社会安定,有利于国家统一。

同时,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还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

但是,这些新的措施也带来了诸如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减弱等社会弊端。

教材内容分析《北宋的政治》是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第1课,主要学习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政策两方面内容。

本课两方面内容关系如下: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是本课的核心,重文轻武既是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延伸,也是其结果。

北宋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自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来,为加强皇权,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都在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做文章:一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二是军事权力的掌控;三是对地方官员的控制。

基于以上对“课程标准”、“知识点关系””的分析,本课两个知识点都是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本课是政治史,比较枯燥,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有限,调动学生兴趣,化难为易才能适应学生认知特点。

但是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宋代著名的人和事,比如一些文学名人,有宋朝腐败和屈膝求和的印象。

教学设计整体思路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结合历史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制定出学习目标,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评价任务,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再设计教学活动,认真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

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分组讨论,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北宋的政治教案初中

北宋的政治教案初中

北宋的政治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北宋的建立过程,掌握宋太祖赵匡胤的统治措施和重文轻武政策,理解这一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理解北宋政治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1. 宋太祖赵匡胤的统治措施。

2. 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1. 重文轻武政策对北宋政治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北宋时期的繁华景象,引导学生对北宋政治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北宋是由谁建立的吗?北宋的都城在哪里?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宋的建立过程。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宋太祖赵匡胤的统治措施,如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等。

2. 分析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如避免武将专权、维护社会稳定等。

3. 讲解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如政治腐败、军事衰弱等。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供案例,学生分组讨论重文轻武政策在案例中的体现。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教师点评并补充。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北宋政治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撰写一篇关于北宋政治的短文,字数不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北宋的政治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注重对重文轻武政策的深入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政策对北宋政治的影响。

在课后作业环节,要求学生结合教材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北宋的政治教案

初中历史北宋的政治教案

初中历史北宋的政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北宋的政治制度与特点;
2. 了解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
3. 能够分析北宋政治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北宋的政治制度;
2. 北宋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
3. 北宋政治制度对社会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如何运行的。

2. 学习与讨论:介绍北宋的政治制度,包括宰相、中书省、检校、谏官等部门的职责与作用,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如何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北宋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并提出个人见解。

5. 总结与反思:总结北宋的政治制度特点,并对其影响进行反思,并鼓励学生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相关阅读,并写出对北宋政治制度的理解;
2. 完成相关思考题,探讨北宋政治制度的优缺点。

五、教学反馈:
1. 在下节课开始前,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与反馈;
2.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引导。

六、拓展延伸:
1. 邀请专家进行讲解北宋政治制度;
2.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北宋时期的政治遗迹。

七、教学资源:
1. 教科书、课件等教学资料;
2. 相关图书、视频资料。

八、教学评估:
1.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北宋政治制度的理解;
2. 借助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北宋政治制度的掌握情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宋的政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宋的政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出PPT关键词:武将、后周臣子、曾任节度使、殿前都点检——禁军首领)
当上皇帝的赵匡胤当然他希望这个江山,一直是赵氏的江山,所以他自己的成功不可复制,他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大多数都有他根据自身经历得出历史经验的影子。首先让我们来看,作为后周殿前都点检——禁军首领的他,肯定会想再来一次“黄袍加身”怎么办?赵匡胤又是如何解决的呢?让我们通过一个课本剧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
师:赵匡胤就是通过“陈桥兵变”的方式“黄袍加身”。他所建立的王朝叫做(学生回答:北宋)我们来一起根据教材P28-29的内容,概括北宋建立的基本信息(板书)
生:
回答问题:宋太祖赵匡胤
聆听、观看视频并思考
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经过: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
都城:开封
黑板、PPT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师通过情景创设教学策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宋太祖赵匡胤制定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的历史必然性;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和问题探究教学策略等方式,使学生了解“重文轻武”政策的意义,客观评价“重文轻武”政策的历史影响。
媒体选择与设计
PPT、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教学重点:赵匡胤强化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及其后果
教学难点:赵匡胤强化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及其后果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但是他们比较擅长形象思维,而分析、理解能力稍差。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代史知识,可是不善于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此时已经具备对于朝代更迭等问题的理解能力,但是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前后联系,尤其是前朝历史教训对后世统治者制定政策的影响等问题并没有很好的把握能力。具体到本课,即学生较难理解自唐中晚期以来的藩镇格局以及武将擅权局面对于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形成“重文轻武”局面的重要意义。

北宋的政治教案1

北宋的政治教案1

北宋的政治教案1北宋的政治知识与能力了解XXX建立北宋,了解XXX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导致的历史结果。

通过对XXX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研究能力。

认识XXX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

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得出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地看问题的结论。

XXX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

XXX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XXX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闭幕者和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汗青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

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导入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身先士卒等等。

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并且深为后代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思考: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XXX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一、XXX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初学新知多媒体出示XXX的画像图片,讲述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960年,后周禁军首领XXX发起学生活动达成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重要人物XXX。

带着疑问研究。

了解XXXXXX的生平。

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找出XXXXXX为何要实施集权的原因。

了解XXXXXX树立北宋。

了解XXX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

叛乱,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

XXX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中央集权的加强(杯酒释兵权)兵权、相权、财权。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XXX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XXX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位置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协作探究引导析疑通过对宋学生小组讨论,太祖集权的具2.宋朝改革和开展科举制,注重开展找出XXX集权的体的措施的分文教事业,增加科举取士名额,进步进士具体的措施,并分析析,培养学生位置,进士不但授官从优,并且升迁迅速。

初中北宋的政治历史教案

初中北宋的政治历史教案

初中北宋的政治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方式;2. 掌握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事件和主要政治人物;3. 了解北宋政治对农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北宋政治制度概述2. 北宋的政治体制与官僚机构3. 宋太宗与赵姬的政治改革4. 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5. 北宋政治对经济、农业、文化等领域的影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北宋的政治体制和官僚机构的组织架构;2. 宋太宗和赵姬的政治改革如何推动北宋的发展;3. 王安石变法对北宋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首先进行讲解,然后结合案例分析和讨论;2. 复习巩固:通过综合性问题和短文阅读,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了解北宋政治体制概述(15分钟)介绍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方式。

2. 认识北宋的政治体制与官僚机构(20分钟)详细介绍北宋的官僚机构组成和体制特点。

3. 学习宋太宗与赵姬的政治改革(25分钟)讲解宋太宗和赵姬在北宋时期的政治改革和其对北宋的影响。

4. 探讨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20分钟)分析宋神宗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5. 意义与影响分析(15分钟)总结北宋政治对经济、农业、文化等领域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北宋政治的意义和影响。

六、教学反馈: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分析北宋政治的特点和影响;2. 课堂讨论: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收获。

七、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北宋政治的细节和变迁,增强对北宋政治历史的全面认识。

以上是我为您提供的初中北宋政治历史教案范本,希會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不清晰之处,欢迎继续询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北宋形势图(1111 年)》)与相关文献,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通过阅读课本及有关史料,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北宋政治重文轻武特点的形成及其影响。

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或表演课堂剧等形式再现历史,多渠道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与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
北宋政治的特点
教学难点
加强中央集权的指施和硬响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大宋豪情》,让学生感受到这一时期的金戈铁马,了解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和民族关系发展的时期。

师:告别了统一繁盛的隋唐时期,我们即将进入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三次大分裂的时期——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在这段时期里,有一个最闪耀光芒的朝代,他就是宋朝。

你了解宋朝吗?你眼中的宋朝又是怎样的一个王朝呢?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学习新课
一、北宋的建立(课件和板书展示)
1、首先让学生了解宋朝的概况,然后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视频和教
材上的内容,大家是否知道宋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
学生回答后,播放观看视频《黄袍加身》,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

引导学生了解北宋建立的特点:将领兵变夺权
2、教师课件展示《北宋形势图》,让学生分析北宋是否完
成了全国的统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形势图后回答北宋在历史上
的影响,
3、探究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从
907 年唐朝灭亡到960 年宋朝建立,在短短的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原政权几易其主,这反映了什么本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
问题呢?
教师出示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从对话中引导学生寻找答案
过渡:赵匡胤通过兵变这种手段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那么当上皇帝的赵匡胤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由此导入下一子目。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课件和板书展示)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赵普的话,并分组探究:按照赵普给出
的方案,宋太祖从三个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那么赵普的三句话分别对应的是哪三个方面,宋太祖又分别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呢?
教师在听取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表演历史剧《杯酒释兵权》,欣赏宋太祖杰出的政治智慧和政治魅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然后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措施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们是否存在什么弊端?
展示材料:宋将官、职分离,官成为一种待遇。

知其官不知其职者,十有八九,另将旧官制一应保留。

到北宋中期,各级官僚达到17000 多人。

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

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
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职,互相推卸责任,不干实事,行政效率很低。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进行补充和汇总。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 展示唐宋两位诗人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并回答:以
下两首诗,你认为唐宋两位诗人的志向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2、教师继续提问:宋朝实施的重文轻武政策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 (1) 轻武事: 抑制武将。

(2) 重文教:中央和地方均重用文臣,科举制度日趋完备。

然后教师出示材料,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实施重文轻武政策会产生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第三环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并归纳北宋政治的特点,为下节课继续进行学习奠定基础。

第四环节:课堂评测
学生完成学案中的题目,根据完成的情况进行表扬鼓励,同时发现
学生知识掌握中的薄弱环节。

第五环节:谈收获
引导学生谈一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感悟?还有哪些困惑?
板书:
第六课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建立
二、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2、影响
三、重文轻武
1、措施:
2、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