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 诗歌《家》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诗歌《家》教案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诗歌《家》教案反思一、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家》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温馨氛围。
2.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关注家庭生活,培养热爱家庭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家》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2.难点:通过诗歌表达对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1.诗歌《家》的课件或黑板板书。
2.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诗歌表演所需的道具。
四、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诗歌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首诗歌的名字叫什么?2.诗歌学习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如“温馨的家”、“阳光下的笑容”等。
教师与幼儿互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3.情感体验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家庭生活,培养热爱家庭的情感。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家的温暖。
4.表演诗歌教师分配角色,引导幼儿进行诗歌表演。
教师协助幼儿完成表演,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诗歌内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家的热爱。
五、活动反思1.活动效果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诗歌《家》的理解较为深刻,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幼儿在表演诗歌时,情感表达较为丰富,表现出对家的热爱。
2.教学策略在诗歌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课件、提问、互动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情感体验环节,教师通过分享家庭故事、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家的温暖。
3.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诗歌的拓展环节,如让幼儿创作自己的家庭诗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音乐、绘画等,让幼儿在多种形式中感受诗歌的美。
4.教学效果本次活动让幼儿对家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他们对家的热爱。
通过诗歌学习,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大班语言诗歌《家》教案(2024)

27
2024/1/26
23
小组讨论:分享我的家庭故事
分组
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 4-5人。
2024/1/26
讨论内容
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家庭 故事,包括家庭成员、家 庭环境、家庭趣事等。
小组展示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 向全班展示他们小组的讨 论成果,分享家庭故事。
24
角色扮演:体验不同家庭成员角色
角色分配
感恩之情。
5
课程安排与时间
2024/1/26
课程时间
01
共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课程安排
02
第一课时介绍诗歌背景和作者,讲解诗歌内容;第二课时进行
朗读训练和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
03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6
7
诗歌内容概述
《家》是一首富有感情的诗歌,通过 描绘家的温馨、和谐以及家庭成员之 间的深厚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家的热 爱和眷恋。
句式运用
指导学生运用“XX是XX的家”的句 式结构,进行模仿写作。鼓励学生大 胆尝试,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意。
2024/1/26
17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01
作品展示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通过展
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02
评价标准
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如句式的运用、词汇的选择、创意的表达等。根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们在家中 观察并记录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
,加深对家庭成员的了解。
家庭访谈
鼓励学生们对家庭成员进行访谈 ,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工作生 活等情况,增进对家人的理解和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诗歌《家》通用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诗歌《家》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诗歌大家》的第四章《家》。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家的温馨;学习描述家的特点和家人的情感;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诗歌《家》的内涵,体会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家的特点。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家的特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家的温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诗歌音频、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挂图展示家庭的温馨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家里的故事。
2. 新课呈现:播放诗歌《家》的音频,让幼儿跟随音频朗读诗歌,感受家的美好。
3. 例题讲解:以诗歌中的一个家庭为例,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家的特点。
4. 随堂练习:分组让幼儿相互描述自己的家,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表达。
6. 课堂拓展:播放与家庭相关的视频,引导幼儿关注家庭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歌大家》第四章《家》2. 板书内容:a. 诗歌《家》全文b. 家庭特点描述:温暖、和谐、快乐等c.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彩笔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家,并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
2. 答案:根据幼儿绘画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诗歌,让家人一起参与学习,增进家庭亲情。
同时,教师可推荐相关绘本,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家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家的特点”。
2024年度-大班语言诗歌公开课教案《家》含PPT课件

家”被比作“港湾”,象征着家给予人的庇护和安慰;“灯塔”则象征
着家在人生道路上的指引作用。
10
03 语言知识点梳理 与运用 11
关键词汇及短语解析
温暖
形容家的氛围,给 人带来安慰和舒适 的感觉。
亲情
家庭成员之间的深 厚感情,是维系家 庭的重要纽带。
家
指家庭、家乡,是 人们情感的归宿和 生活的场所。
21
家长参与亲子共读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亲子共读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内容
邀请家长到课堂上与幼儿一起阅读诗歌《家》,并引导幼儿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境。鼓励家长和幼儿在家中继续 进行亲子共读,共同探索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活动建议
教师可向家长提供亲子共读的指导和方法,如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如何引导孩子深入理解文本等 。同时,可鼓励家长在共读过程中与孩子进行互动和交流,分享彼此的阅读感受和思考。
大班语言诗歌公开课教案《 家》含PPT课件
1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语言知识点梳理与运用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 拓展延伸活动设计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3
诗歌《家》背景及作者简介
01
诗歌《家》是一首富有感情的现 代诗歌,通过描绘家的温馨和美 好,表达对家的深厚情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2
举办“我爱我家”主题画展或手工制作展
01
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主题画展或手工制作展,展示幼儿对家庭的理解 和感受,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02 03
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创作绘画作品或手工作 品。作品内容可以包括家庭成员的肖像、家居环境的描绘 、家庭生活的场景等。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 作出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作品。
大班语言诗歌《家》教案

大班语言诗歌《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班语言诗歌《家》。
该诗歌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主要描述了家的温馨、家人的关爱以及家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诗歌《家》的基本内容,感受家的温暖与亲情。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描述自己的家人和家庭。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人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家的认识和热爱家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投影仪、录音机。
2. 学具:学生用书、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讨论“你们最喜欢的家庭成员是谁?”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温馨故事,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2. 诗歌学习(10分钟)(1)教师朗读诗歌《家》,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跟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
(3)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讲解(5分钟)(1)挑选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如:“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家人是那护航的帆船。
”引导学生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
(2)通过挂图、卡片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词语。
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家人和家庭。
(2)分组进行诗歌表演,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家》2. 重点词语:温馨、港湾、护航、帆船3. 诗歌结构:四句一段,共两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为主题,画一幅画,并用文字描述画中的内容。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温馨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我们在客厅里一起玩耍,家的氛围充满欢声笑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诗歌《家》,让学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亲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访谈,了解家人的喜好和需求,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关爱。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家》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家》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诗歌的魅力》,详细内容为诗歌《家》的学习与欣赏。
通过本诗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家的温暖,培养对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诗歌《家》,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家的美好。
2. 培养幼儿对家的情感,学会珍惜和感恩。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
重点:朗读诗歌,学会珍惜和感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诗歌《家》录音。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引导幼儿关注家的美好。
2. 诗歌学习(15分钟)(1)教师出示挂图,带领幼儿朗读诗歌《家》。
(2)逐句解释诗歌内容,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
(3)教师示范朗读,幼儿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如:“诗中的‘家’是什么样的?”“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一下你的家吗?”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彩笔和画纸描绘自己心中的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画。
5. 情感表达(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说出对家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家》2. 诗歌内容: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源泉。
我们在这里成长,感受着无尽的关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一句话描述你的家,并画出你心中的家。
2. 答案示例:我的家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有爱我的爸爸妈妈,我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家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时,部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尚需提高。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的家”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
(2)组织“我爱我家”演讲比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家》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家》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诗歌的魅力》,详细内容为诗歌《家》的学习与赏析。
《家》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温馨的家庭画面,传递出家的温暖和幸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家》的基本内容,感受家的温暖。
2. 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增强对家庭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 教学重点:朗读与赏析诗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多媒体设备、录音机、诗歌《家》的音频。
2. 学具:彩笔、画纸、诗歌《家》的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挂图展示温馨的家庭画面,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家庭中的快乐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呈现:播放诗歌《家》的音频,让学生跟读并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家的温暖。
3. 例题讲解:挑选诗歌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并进行现场点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家,并进行展示与分享,培养家庭观念。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家》的文本。
2. 重点句子解析。
3. 家庭主题拓展讨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家》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培养了家庭观念。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家庭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强对家庭的热爱。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家庭,传递正能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并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家,并进行展示与分享。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家》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家》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语言目标1.能用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朗读和表演诗歌《家》。
2.能听懂、理解、表达《家》诗歌中的情感,并能从中感受到家的温暖,热爱家,形成对家的浓厚情感。
3.能根据自己对家的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作儿童诗。
2. 思想品德目标1.培养孩子的家庭情感,认识和感悟“家”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和源泉。
2.提高孩子的情感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3.增强孩子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练习诵读和表演《家》诗歌,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积极性。
2.教学难点: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作。
二、教学过程活动时间3学时(180分钟)。
活动安排第一课时:•课堂氛围营造:在课堂活动前,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形成了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孩子们在舒适的课堂环境中开始了“家”的探究。
•课堂主题导入:老师通过在黑板上展示自己充满童趣的家庭照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并就“家”这一主题与学生进行大声阅读与呼应,交流对家庭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课时:•诗歌朗读:老师引导孩子们共同背诵和朗读杨洪基的《家》诗歌,通过诗歌的表达方式与情感,感受到家的温馨和热爱之情,激发对家的深厚情感与爱护之心。
第三课时:•自主创作:老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家的理解与情感,自主创作儿童诗,从而提高了孩子们的文化素养,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活动资源准备1.一张温馨的家庭照片和以家庭为主题的图片或照片集。
2.杨洪基的《家》诗歌。
3.贴纸、颜料、彩纸、毛笔、笔、橡皮、剪刀、胶水、美术台布和其他绘画工具。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是针对大班幼儿进行的语言活动,旨在使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家的温暖和爱,从而激发他们对家的热爱和浓厚情感,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自主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温馨、美好的家庭文化融入课堂,创造了一个和谐舒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