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10《哪吒闹海》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在进行《哪吒闹海》这一课程的教学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这不仅是对教学成果的总结,更是为了未来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
首先,在教学设计方面,我认为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在课程导入环节采用了播放动画片段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哪吒闹海的精彩场景。
这种直观的视觉冲击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同时,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对哪吒、龙王等角色的言行举止的解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教学设计中,对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够精准。
部分知识点讲解过于深入,导致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又可能觉得内容不够具有挑战性。
这就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小组讨论的环节虽然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在组织和引导方面还存在欠缺。
有时候小组讨论过于热烈,导致课堂秩序有些混乱,影响了教学进度。
而且在小组讨论结束后的总结环节,没有充分给予每个小组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小组讨论的组织和管理,明确讨论的规则和时间限制,同时要更加公平、全面地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在课堂互动方面,虽然我努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但仍然有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被动。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充分营造出一个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有压力,不敢大胆发言。
也有可能是我提出的问题不够具有启发性,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三年级10、《哪吒闹海》教案及反思

10、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的一篇神话故事,写的是小哪吒不畏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使人们又过上太平日子的事。
课文重点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理解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图片,(喜羊羊、多拉A梦、孙悟空、海绵宝宝、猫和鼠),歌曲导入,板书课题,简介哪吒
以动画片《哪吒传奇》的主题曲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一:你了解哪吒有多少?
检查预习一:读生字、并组词
三、学生自读课文
1着重检查生字的音形组词和课文的朗读情况。
2分组分段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分析第一段:哪吒闹海的原因。
1、用关联词:因为……所以……;
2、理解词语:称霸一方、兴风作浪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书本描红;
2、完成《同行》1—5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我做得不成功的地方没有能清晰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虽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课堂气氛不是很好;对教学重难点强化教学,特别是生字词,指导书写做得不是很好。
做得还不够的是没有很好地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读课文,没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对学困生关注得不够。
我决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
断学习及改进,汲取更多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精选27篇)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精选27篇)哪吒闹海教学反思篇1《哪吒闹海》是一篇神话故事,讲了哪吒为民着想,不为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父子,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故事。
由于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小朋友们比较喜欢这一类文章,因此上课时情绪比较兴奋。
这节课,首先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圈画重点词语来说说自己的体会,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演来感受哪吒的机智勇敢,为民着想的品质。
其次就是能抓住文本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悟人物的心情。
比如在教学第3自然段,在让学生默读时,我就让学生想想当夜叉从水底钻出来时,看到一个小孩子在洗澡,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小朋友们都回答得很好,能够说出夜叉瞧不起哪吒,不把哪吒放在眼里,从而让孩子通过反面来体会哪吒的机灵、勇敢。
但是,整堂课上下来,我暴露的缺点很多。
首先,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性没有得到体现。
整节课,我都是通过抛出许多零零碎碎的小问题来带领学生学习体会,实质就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没有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比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本来是想让学生自己通过圈画表示哪吒的动作的词,来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可是发现学生根本说不到位。
于是我就追加小问题:“大海是什么样的啊?”“哪吒想也没想就直接跳入东海,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啊?”学生终于把“勇敢”答出来了。
答案虽然出来了,可是这样做就等于剥夺了学生的自主阅读。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是我在接下去的教学中所要寻找的。
其次,学生的表演缺乏引导。
在第三段即将教学完毕时,我加入了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演一演哪吒大战夜叉的场面,可以加入自己的动作。
可第一个学生只演了夜叉被乾坤圈砸死的场面,没有把哪吒躲避夜叉进攻的场面绘声绘色地表演出来,这与我的设计意图相背了,而且我没有即时引导,因此导致下面的演的同学都偏差了,因此这一环节等于没有达到目的。
最后,板书设计过于抽象,且不能与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复述课文相衔接起来。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篇一:哪吒闹海>教学反思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了以指导朗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本篇神话>故事是学生众所周知的,特感兴趣的文章,理解不是学生难点,教学本课重点该放在训练学生能力上。
1、以读感悟。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紧紧抓住一个'闹'字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在板书课题之后,引导学生理解题目。
“哪吒闹的什么海?”“你怎样理解‘闹’字的?”“文中怎样写哪吒闹海的?”仅仅三个问题便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可以说找到了一条突破重点的捷径,不失为阅读教学中一种省时而有效的好办法。
先让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吒为什么要闹海?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东海龙王父子的可恶,也体会到哪吒为民着想。
并注意适时出示重点词;'称霸一方'、'兴风作浪',要求学生边读边感悟。
通过朗读,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闹'的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读书是本节课的主旋律,课堂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孩子们的读书声,尤其是抓住重点句段反复研读,学生读得字字响亮,读得入情入境。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理解感悟。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哪吒可机灵啦……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扔去。
”一个“扔”字在学生的情感领域里产生了不同的解读。
轻读能表现出哪吒的功夫高超,再重的乾坤圈在他手中举重若轻,不费吹灰之力;重读则能表现出乾坤圈分量之大,非常人所能比拟,也正是因为乾坤圈之重,扔过去才能将凶神恶煞的夜*致于死地。
2、词语积累。
学习语文是为了运用语言,所以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圈画出关键词语,让学生注意用词要准确。
如:'跳进'、'取下'、'摆'、'掀起'、'摇晃'、'机灵'、'一闪'、'躲过'、'气冲冲'、'举枪便刺'等;强调这些词语也是为了方便学生更好的记忆,复述课文时能尽量运用书上的原句。
哪吒闹海的课后反思(精选3篇)

哪吒闹海的课后反思(精选3篇)哪吒闹海的课后反思篇1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了以指导朗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1、以读感悟。
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紧紧抓住一个"闹"字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先让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吒为什么要闹海?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东海龙王父子的可恶,也体会到哪吒为民着想。
并注意适时出示重点词;"称霸一方"、"兴风作浪",要求学生边读边感悟。
通过朗读,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闹"的原因,于是,我又设置悬念;小哪吒又是怎样闹的呢?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放手让学生充分自读,圈画出关键词语。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也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来加强朗读表现力,目的是要让听的人感受到小哪吒的“机灵”和"勇敢"。
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体会"胡作非为"这个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弄清哪吒闹海是为了惩治恶人,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进一步感悟哪吒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哪吒闹海的课后反思篇2一、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有的是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如丰子恺和叶.诺索夫同写鹅,有的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如老舍先生写的猫和母鸡。
但在同一单元中同时出现了两篇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写的同一种动物──鹅,这是过去教材中不会出现的,而这些“鹅”在不同作家笔下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在教学《白公鹅》时如果注意和《白鹅》进行对比教学,学生会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对文章的写法会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哪吒闹海》的第一课时,针对本课教学,我认为设计较为成功的地方在于一下几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出示词语和句子,让学生练习朗读,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节课的词语和句子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先出示一组词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紧接着出示这一组词语所在的句子,练习朗读。
例如:出示词语称霸一方、兴风作浪,指导朗读并理解意思,再出示句子: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
通过词语和句子的结合,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读音的同时,也能流利地朗读句子,以此促进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在指导生字书写时,将“霸”字容易写错的笔画“斜”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记出来,同时用了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住字形:改“革”开放风“雨”路,日积“月”累定成功。
让学生在顺口溜中轻松记住字形。
三、让学生先讨论交流课文哪里写到了“闹”?从而把握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让学生根据脉络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故事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在说故事时就有了抓手,能够更容易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来。
(三年级语文教案)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三年级语文教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适度整合,能起到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在解决重点,化解难点的过程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把“小课堂”变成了“大社会”。
本课开始,课件播放一段《哪吒传奇》片头曲《小英雄哪吒》,勾起了学生潜藏在记忆深处的积淀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哪吒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问题一出现,学生的话匣子就纷纷打开了—— “哪吒勇敢,善良!”“哪吒有四种宝贝!”“哪吒调皮!”……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的龙王和三太子面目狰狞、耀武扬威的画面,可以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龙王和三太子平时是怎样欺负虾兵蟹将和危害当地渔民的?”经过同桌讨论,学生或模仿龙王大声斥骂部下的凶神恶煞相,或数落龙王百般折磨手下的种种罪行,或猜想龙王喷水淹没渔村的悲惨情形……学习课文最后一节——即哪吒“三闹”的结果,师问:“如果你是一位曾经受过龙王父子迫害的渔民,现在看到哪吒凯旋归来,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巧妙的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情感移植,掀起了学生心底的涟漪:“哪吒,你真是一位大英雄!”“哪吒,我们要设宴,好好犒劳你!”“你真是我们的大恩人!”“感谢你为我们除害!”《哪吒闹海》教学反思《哪吒闹海》是一个家喻户哓的神话故事,其中的主人公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小英雄。
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而且很感兴趣。
因此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将人物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并将这个故事讲生动。
本文的课题很有意思,一个“闹”字形象地揭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2020年-2021年《哪吒闹海》教学反思5篇

(封面)《哪吒闹海》教学反思5篇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哪吒闹海》教学反思(1)《哪吒闹海》根据《封神演义》改编而成,是一则神话故事,讲了哪吒为民着想、大闹东海,治服龙王父子,使人民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这样一个故事。
本课是第二课,我紧扣题眼“闹”,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哪吒闹海的经过。
一闹东海水晶宫,二闹东海杀夜叉,三闹东海治太子,用小标题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本课时我出示小标题时,我只是稍作引导,学生很容易就概括出来了,说明孩子对课文的内容已经熟悉了,对故事情节已经了解。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孩子抓住重点词语,如“称霸一方、兴风作浪……”说说龙王、夜叉、三太子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印象,体会龙王等人凶狠的样子,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在了解了人物性格特征后,再指导孩子们带着自己情感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如此一来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以及阅读能力。
在了解了故事人物所处环境后,我引出“哪吒”这一人物角色,围绕着“哪吒是如何闹海的”而展开。
抓住哪吒闹海过程中的动词而展开,如:跳进、取下、摆、掀起、一闪、躲过等。
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们找出动词并圈起来,然后说说你从这个动词里体会到什么。
如此一来在读和思中体会哪吒的人物性格特征,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课堂最后我让一个孩子对故事进行讲述,由于时间问题只请了一位孩子,并且我的引导不是很到位,所以孩子声音比较小,语言表达也有不太清晰的地方。
课堂上学生读的多演的少,所以,在后期我延伸了一个“讲和演”的环节,进行了一个课后补充,效果还不错。
在课后大家针对我的课研讨时,提出了很多实用细致的意见,最值得我思考的是“问题太碎,不够简洁明了”这也是我一直头痛的问题,我能找到主线,但在教学过程当中容易衍生出很多细碎的问题,所以以后的课堂当中我一定会留意这一点。
希望通过不断地反思,更快地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吒闹海》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海安县海陵小学吴长美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故事精彩、语言生动。
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经过反复试教之后,觉得有以下几点做得不错。
一、精彩的导入
“哪吒”这一神话人物,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
开课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哪吒”导入新课,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哪吒”的读音受方言的影响,很多孩子读不正确,因此纠正读音显得尤为重要。
接着,紧扣一个“闹”字,将它故意放大,引起孩子的注意,教师通过存疑,引发孩子思考,寻找答案,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中。
二、高效的检查
第一课时,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环节往往显得呆板,枯燥。
我认真钻研生字词语,精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分门别类。
比如:都是动词,读音是后鼻音,都是四字词语,都与龙王父子有关啊,等等。
然后让学生试读,当小老师来评价,或当小老师来领读,教别人,老师只要适时点拨一下。
虽然是词语,但这其中也有感情,在读词语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出词语内在的感情色彩。
虽然这主要在第二课时完成,但在第一课时稍稍有所要求,不强求,只稍作点拨,对第二课时的达成铺路架桥。
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是否能做到正确、流利,很多老师往往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小节一小节的过关,指名读。
为了节省时间,往往是一小节请一个人读一下就过去了,整个检查过程只有几个孩子得到了检查,检查的面太小,不能及时反馈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我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先让同桌互相听、读,相互指导纠正。
同时把一些具有共性的,学生普遍感觉比较难读的长句子拿出来重点指导,使指导做到有的放矢,省时、高效。
三、扎实的识字
虽然到了三年级,识字教学已经由台前退到幕后,已经不是课堂的主角。
可是,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教学还是很必要,只是这种指导变成粗线条的。
本课生字有十个,老师将生字按结构分类,再找出有代表性的或比较难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其他相似的字进行略处理,让孩子自学。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
总之,第一课时虽然没有第二课时那么生动、精彩,但准确定位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然后扎扎实实地去完成,也能使课堂透出朴实之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