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月相
小学科学:月相变化的规律

1
2
3
4
5
67
8
9
10
十五
11
12
13
满月
14 15
16 17 18 19
20
上半月月相(圈出的):1、2、3、4、6、7、11、13、14、15 下半月月相(没圈出):5、8、9、10、16、17、18、19、20
温馨提示:,可将上下半月月相找出来之后再分 别进行排序。(例如将上半月月相圈出来)
三、再次研讨
7
1
缺
3
13
1
14
6
5
上半月,亮面在右边
11
2
4
圆
12
8
18
17
9
10
19
20
5
16
圆
下半月,亮面在左边
•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月相变化的相关视频,一起来学下吧!
• 月相变化视频.mp4 • 特别的月相.mp4
课后研究:让月相动起来
• 将老师发给你的月相图片打印出来排好序,再用夹子夹 起来,然后快速翻动。
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四课
月相变化的规律
课前准备:
笔记本、铅笔、橡皮
一、聚焦
月有阴晴圆缺
缺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二.探索
廿七
廿三
二十
十五
初九
初六
初二
亮面朝左
亮面朝右
下半月
上半月Biblioteka 思考:1.该科学家观察到的月相有什么规律? 2.你能否总结出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探索
活动二:给更多的月相排序
• 让月相动起来.mp4
谢谢!
月相变化的规律教案三年级科学

月相变化的规律教案三年级科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科学教材《地球和宇宙》单元,主要涉及第3章“月亮的形状”和第4章“月相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月亮的基本形状,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学习月相成因,以及掌握月相与时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月亮的基本形状,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理解月相成因,掌握月相与时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法,探索月相变化规律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月相成因。
难点:月相与时间的关系,以及月相变化过程中的观察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球模型、地球模型、手电筒、挂图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月相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相变化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月亮的形状会发生变化?”2. 新课导入:介绍月亮的基本形状,引导学生观察月球模型,了解月相变化规律。
3. 探究月相变化规律:a.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月相变化的过程,记录观察到的月相。
b. 演示实验:用手电筒照射月球模型和地球模型,引导学生理解月相成因。
4. 学习月相与时间的关系:a. 举例说明:通过实例讲解月相与时间的关系,如满月通常在农历十五或十六出现。
b. 观察实践:让学生在课后观察月亮,记录月相与时间的关系。
5. 随堂练习: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月相变化顺序的连线题。
六、板书设计1. 月相变化规律新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新月2. 月相与时间关系满月:农历十五或十六新月:农历初一或初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分析月相与时间的关系。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完成月相变化顺序的连线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方法,使学生掌握了月相变化的规律,但部分学生对月相与时间关系的理解仍需加强。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课 月相变化的规律》教案

《课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设计意图:本次主题班会旨在提高小学生的课间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课间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学习如何在课间活动中保持安全,并培养他们正确的应对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课间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如摔倒、碰撞、滑倒等。
2. 学习在课间活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如保持整洁、遵守秩序、避免奔跑等。
3. 培养学生掌握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应对和处理方法,如求助老师、寻求帮助等。
三、教学重难点:1. 学生对课间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有清晰的认识。
2. 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的安全规则。
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处理紧急情况。
四、学情分析:小学生活泼好动,容易在课间活动中出现安全事故。
他们对于安全知识的了解较为有限,缺乏应对紧急情况的经验。
因此,本次主题班会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和情景模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问答交流: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回答与课间安全相关的问题。
2. 视频展示:播放一些与课间安全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其中的安全问题。
3.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常见的课间安全情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应对紧急情况的场景。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并提出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然后展示给全班。
六、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上次主题班会的内容,例如讨论过的安全知识和相关事例。
提出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对课间安全的思考。
例如,提问学生:“你们在课间活动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不安全的情况?应该如何避免这些事故发生?”2. 课堂讨论老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课堂讨论。
话题是在课间活动中最常见的安全问题。
请积极回答并分享你们的观点和例子。
谁愿意先发言呢?学生A: 我觉得一个常见的安全问题是在操场上跑步时容易发生摔倒。
(七下第四章)第四节月相(考情分析+知识点+真题)—浙教版九年级中考一轮同步复习课件

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圆的.② 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
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是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由于缺乏证
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③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通
过对部分天体的“相”与月相进行比较研究,为日心说提供了证据
。随着证据的增多,日心说逐渐被人们接受。④ 开普勒通过对大
量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而修正
残月:“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下弦月一般出现在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晦日新是农历月每月:的最“后一天可,这怜天晚上九不能月见到初月亮。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 绝月如钩”等。
如图为太阳、地球和月球运行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弧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 (1)图甲为伽利略绘制的系列月相图中的一幅,其对应的月相是 。
李康成《采莲曲》:采莲去,月没春江曙——月相是“满月”.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相是“上弦月”.
满月 此起彼落
月出
清晨 正午 半夜 黄昏
月没 夜晚见月情形 出现日期 [农历]
黄昏 彻夜不见
初一
半夜 正午 清晨
上半夜见于西 天,月面朝西
下半夜见于东 天,月面朝东
通宵可见
初七、初 八
二十二、 二十三
十五、十 六
月相变化规律一: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 月面朝东下半夜。
4.4月相--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钱江观潮最著名的有一线潮、十字潮、回头潮。 ( )( ) ( )( )( )( ) ( ) ( )( )
十八、十九 下弦月 4.阅读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二十七、二十八 二十二、二十三
月相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月相图
日月地位置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地居中)
( )( ) ( )( )( )( ) ( ) ( )( )
4.阅读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ABCD
你知道吗?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 )( ) ( )( )( )( ) ( ) ( )( )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可能看清。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 )( ) ( )( )( )( ) ( ) ( )( )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上弦月 月亮升离地平线不久,离地有一树之高,此时月相应为农历十一、十二的新凸月。 十五、十六 凸月 娥眉月 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脸。
第4节 月 相
新知导入 月球的圆缺形态
月相
新知讲解
月相
月相形成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见到的月光其实 是太阳的反射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 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观测者所看到 的、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却发生着有规律地 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金星位于图中( A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阅读下列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
第4节月相

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 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 脸。你如何推测?
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 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 可能看清。
一线潮
回头潮
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
2(2011绍兴中考)2011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七),日本发生
了9级强地震。地震发生当天的月相与下图中的_____B___(选填 序号)相近。
A
B
C
D
3(2009台州中考)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在我 省北部将能观察到日全食。当天晚上将出现的月相是 新月 。
4.(2011丽水中考)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人们在中 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 是( C )
当晚的月相是 B ;父亲节是六月的第
三个星期天(6月19日)农历的五月十五,
今年父亲节当晚的月相是 。A
3 请将下列月相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A
B
C
D
E
F
G
HH→Leabharlann →A → G → B → D → C → E → H
提高练习: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月亮的佳句, 它们中有的包含了有关月相的科学知识。
§4.4 月相
旧馆中学 赵巍巍
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1
2
3
4
5
6
模拟月相变化
模拟试验方法: 1、假设右侧作为太阳光来的方向。 2、乒乓球当做月球,黄色一面表示被太阳光照亮,要始终
对着太阳光这一面:观察者既是地球上的人们。
_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一课一练 4.4 月相

第4章第4节月相一、选择题1.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的运动无关D.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2.2020年5月12日(农历四月二十)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 )图46-K-13.小马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应该是图中的( )图46-K-24.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
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位置如图46-K-3所示时,地球上当晚可以看见的月相最接近( )图46-K-3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5.2019·湖州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46-K-4所示。
月球在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月球车要经历强光照射的高温考验时段,该时段为农历( )图46-K-4A.初一前后B.初七前后C.十五前后D.二十二前后6.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过程的是( )图46-K-5A.A→B→C→D→E→F→G→H→AB.E→A→G→B→F→C→H→D→EC.F→A→G→B→F→C→H→D→FD.E→D→H→C→F→B→G→A→E7.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8.“钱江潮水,天下奇观。
”每逢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钱塘江即使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有几米高的浪涛。
关于潮水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月球的形状有关B.与月球上的环形山有关C.与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有关D.与月球上无水有关二、填空题9.读图46-K-6,回答下列问题。
图46-K-6(1)A表示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4节 月相同步练习题

第4节月相同步练习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C)图4-4-12.今年3月某晚,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十九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即图中近地点月亮。
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A)图4-4-2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C.太阳光在亮区发生的是镜面反射D.“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解析】A.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由图片可知,月球几乎全部是光明的,这时的月亮叫做满月,正确;B.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C.月球本身不发光,它反射太阳光,地球上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月球表面的亮区,所以月球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D.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由于近,视觉效果变大,但月球体积没变。
故选A。
3.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视形状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D.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解析】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视形状,月球形状并没有变化,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有关。
4.月相的成因(D) A.太阳、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B.太阳、地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C.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D.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解析】月球是一颗不发光、不透明的天体,我们能看到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因为月球环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发生有规律的变动。
人类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据此分析,选项A、B、C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是D。
5.当日、地、月大致一线,且地球处于月、日之间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D)A.新月 B.上弦月C.下弦月D.满月6.月相是指(D) A.月球的面貌B.月球的表面起伏状况C.月球的形状D.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7.判断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的是(B)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解析】上弦月傍晚上中天,后半夜下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月球引潮力以外,太阳对地球也有引 潮力。虽然较前者小得多,但其力学过程都是 一样的。因为天体运动都有周期性和规律性, 所以在月球和太阳的共同作用下,这海洋潮汐 就很有规律性,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时,太阳, 月球和地球三个天体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
月球与太s 阳的引潮力几乎大作潮用于同E一个方向,
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
1.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见到的 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反射光。
2. 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 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 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 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 生月相变化。
1、月相:
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 的各种圆缺形态(视形状) 即月亮位相。
哪张图的月面朝向地球?
A
B
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地球, 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的背面的。 月亮为什么不肯转过脸去呢?请你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解释这一现象。
月亮为什么不肯转过脸去呢?
原来:月球的自转周期(或速度)
与绕地球公转周期(或速度)是相同 的,所以月球正对着太阳的一面一 直没有变化。虽然我们所看到的月 相在不停的变化,而事实上我们始 终只看到月球的同一个面。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上弦月
初七、初八
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
让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在地球-月球系统中,地球受到两个力的作 用:一是月球对它的引力,二是地球自转、绕日 公转和绕地月系中心转动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这两个力结合产生合力,就称为“月球引潮力”。 在它的作用下导致海水运动形成潮汐。在向着月 球的地方,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大于离心力,引力 起主导作用,此时出现高潮;在背月的地方,离 心力大于地球的引力,离心力起主导作用,也形 成高潮。因此在高潮带之间的广阔海域,由于海 水流向高潮区,水面下降,相对出现低潮。因为
新月(朔) 蛾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残月
下弦月 凸月
满月(望)
月相是如何变化的呢?
观察实践(农历前半月)
十二
初八
每晚黄昏时分 再过12小时呢?
初四
十五 东
初一 不可见
南
西
观察实践(农历后半月)
每天清晨时分
廿七
廿三
十九
三十 不可见
东
南
十六 西
上弦月
满月
新月
下弦月
1.在上图的四个空白的圆中用铅笔画出在地球上观察到的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用斜线画出暗部) 2. 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
两者的合力最大,此时海水受到小的潮引潮力最大,
因此这会使海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即大潮。 到了初八(上弦),二十三(下弦),太阳、
潮汐是海洋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 在我省有闻名中外的钱塘江暴涨潮,主要 是由于潮流沿着入海河流的河道溯流而上 形成的。当潮流涌来时,潮端陡立,水花 四溅,象一道高速推进的直立水墙,形成 “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 壮观景象。
什么是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为什么月有圆缺变化?
请同学一起来假设:
注意:假设之前要先解决以下问题
为什么能看到月亮? 月亮会动吗?它是怎么动的? 月亮动到不同位置时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你的假设是:
可能是月球、太阳、地球三者之间 的位置变化形成的?
设计方案,着手实验:
●以黑板作为太阳光照方向,由于距离遥 远,照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 ●以涂黑半边的乒乓球作为月球,未涂黑 面为光照面。 ●以人自己作为地球。手举乒乓球按逆时 针方向转动。 ●实验过程中要使乒乓球白的一半始终对 着黑板,模拟被太阳照亮的月球表面。黑 的一半就是阳光没有照射到的月球表面。 ●在课本相应的空心球中画出不同方位球 光亮部分的形状。
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 望月。
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我们现在过的什么节是根据农历确定的, 你知道吗?
春节
端午
重阳
中秋
正月初一 五月初五 九月初九 八月十五
新月
上弦月
上弦月
满月
下面四幅图各是什么日期观测?
凸月
十二、十三
峨眉月
初三、初四
4、月相变化规律: ① 四个特殊的月相
上弦月
满月
新月
下弦月
月 相 月相图 日月地位置
新月 上弦月
大致在一条直 线上(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满月 下弦月
大致在一条直
线上(地居中 )
大致成直角
位置图
视觉形状 出现时间
不可见 初一 半圆
亮面朝西 初七、八
圆形 十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
。
满
新
月
月
上
下
弦
弦
月
月
2、月相变化 : 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视形状在不断
地变化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
3、月相变化成因:
① 月球是不发光的,不透明能反射光的球体 。 ② 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
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你会说下列各月相的名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