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月相(20201222085348)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第4节 月相(含解析)

第4节月相一、单选题1.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出现了“超级月亮”天文现象,这一天的月相接近()A. B. C. D.2.下列古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与对应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月)B.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下弦月)C.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新月)D.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望月)3.如图表示月球公转过程中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其中能在地球上看到新月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4.当地球在日月之间,且位于日月中心的连线位置附近时,地球上所见的月相是( )A. 满月B. 新月C. 上弦月D. 下弦月5.月相的成因之一是( )A. 太阳、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B. 太阳、地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C. 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D. 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6.一位美术工作者在我国某地发生月全食时,即时绘成了几幅图画(见图)。
根据月全食过程判断,正确的先后顺序应该是()A. ③②①④B. ①②③④C. ④①②③D. ②③④①7.如图是月球绕地运行轨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月相的圆缺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产生的B. 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是365天C. 月球运行到c处,可能发生日食,当晚月相为满月D. 除夕夜,月球会运行到a处,月相为新月8.下列关于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始终只看到月球的一面B. 造成月相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月球本身不发光且日、地、月三者位置在不断变化C. 上弦月时月球有一半被照亮,所以满月时是整个月球被照亮D. 一个朔望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9.如图为月球表面拍摄的地球照片,图中地球的相貌为一轮满地(类似于满月),则当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月相为( )A. 满月B. 上弦月C. 下弦月D. 新月10.2019年已发生了三次超级月亮(超级月亮是指处于近地点位置附近的满月),第一次发生在农历十二月十六,第二次邂逅元宵节,第三次发生在农历二月十五,巧遇春分日,有关超级月亮说法不正确的是()A. 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B. 出现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的中间C. 出现一周后月相变为下弦月D. 第三次出现当天全球昼夜平分11.2016年3月9日是农历正月三十,一场精彩绝伦的日全食现身天宇。
第4节月相(PPT课件(初中科学)19张)

农历时间 初一
初七 初八
十五 十六
二十二 下一个 二十三 初一
光
月相
形状
三者位置
新月→满月→新月(下一个) 朔望月: 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29.53天
农历月份 朔: 农历月初一 望: 农历月十五或十六 农历相关节日:
节日
春节
端午
重阳
中秋
农历时间 正月初一 五月初五 九月初九 八月十五
清明 阳历
五一 阳历
钱江观潮最著名的有一线潮、十字潮、回头潮。
1、下图是视察月相的一个模拟实验。完成该活动的下列有 关操作中,错误的是( B ) A.小球应沿a → b → c…… → h方向移动 B.在移动小球的同时,灯光也随之转动 C.移动小球时,小球涂白的一面应始终对着灯光 D.记录的是视察到的小球光亮部分的形状
第4节月相
月球与地球一样不会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 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却有圆缺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1.打开灯,视察者面朝灯,把球置于视察者 和灯之间(最好使用黑颜色的球。如果没有灯, 可用一个一半涂黑、一半涂白的球代替)。
2.分别按A→H的逆时针方向视察球被光照亮 部分的形状。
3.在图的空心球中用铅笔画出不同方位球光亮 部分的形状。
2、小科在学习了“月相”一节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如图
所示的月相,据此估计当天的农历日期是( C )
A.初一、初二
B.初七、初八
C.十五、十六
D.二十二、二十三
3、202X年5月7日(农历四月十五),今年第四次也是最后 一次“超级月亮”现身天空。当天的月相是(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 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 马奔腾,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 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 列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到达最大。当大量潮水从 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 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月相变化演示图及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相变化演示图及月相变化的原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一天月亮在空中的位置以及它的形状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月相变化”。
月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它的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将月亮的这种“阴晴圆缺”的变化称为“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主要包括:月亮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和形状的变化。
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其更替周期是29.53天,大约是一个月(称为一个朔望月)。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 --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每月都如此循环。
为什么月亮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这与月球本身的性质以及月、地、日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面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于是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其实是月球被日光照亮的部分。
以下是不同月相出现的时间、呈现形状以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1、新月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峨眉月约在农历每月初三四,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东边偏了一些,地球上可看到其中呈镰刀形的一部分,称为娥眉月,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时和能在西方天空看到娥眉月。
3、上弦月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在地球上可看到月球的西半边亮,呈半圆形叫上弦月。
4、凸月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可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即为凸月,大半晚可见。
5、满月约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在地球可看见全部月球亮面,称为满月或望。
6、下弦月约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在地球上可看见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下半晚可见。
第4节 月相

下(弦月)下半个月 下(半夜) 下下下东东 东(边天上升) 东(边亮)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 侧的天空,而且是月亮的西侧半边亮.
农历
初一
初七 初八
十五 二十二 初一 十六 二十三
新月 满月 新月 月相 上弦月 下弦月 (朔) (望) (朔)
日地月 的位置
月
地
月
日
地
日
月
地
日
地 月
日
地
月
月相
下列月相你见过吗? 是指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知道叫什么名称嘛
注:月相是地球上的人看到的视觉形状, 即被照亮的月面有多大的比例朝向地球
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C D E F
注意:始终让球的白色部 分正对黑板方向 B
A
太 阳 ( 黑 板 )
H
G
把你观察到的光亮部分的形状记录 在书P141的空心球上(用铅笔把黑 暗部分涂黑)。
2、月亮本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比较这两幅图 月貌是否相同
月面虽有圆缺变化,但月面面貌本 身却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月球 始终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地球,在地 球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你能解释 这一现象吗?
答:月球自转和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样的.
月相变化与农历
请说出我国下列节日的农历日 期和月相: 农历正月初一 (新月) 1.春节________________
日
朔
望
朔
在四个空圆中,用铅笔画出在地球上观 察到的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 (书P109)
请把下列图形排列成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
E→A→G→B→F→C→H→D→E
月相形成原因
1. 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 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 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 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 生月相变化。 月亮如果能发光有月相吗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第四课观察月相课件高品质版

研讨
1.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 2.连续观察,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研讨
九月份月相
连续观察,月 相是怎样变化 的?
研讨
九月份月相
随着年岁的叠加,我们会渐渐发现: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谦虚,因为昂头的只是稗子,低头的才是稻子;越是富有的人,越是高贵,因为真正的富裕是灵魂上的高贵以 及精神世界的富足;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因为优秀从来不是与生俱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随着沧桑的累积,我们也会慢慢懂得:成功的路,其实并不拥挤,因为 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实在太少;所有优秀的人,其实就是活得很努力的人,所谓的胜利,其实最后就是自身价值观的胜利。人到中年,突然间醒悟许多,总算明白:人生, 只有将世间的路一一走遍,才能到尽头;生活,只有将尘世况味种种尝遍,才能熬出头。这世间,从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天,总想要努力醒得比太阳还早,因为总 觉得世间万物,太阳是最能赐人力量和能量的。每当面对喷薄的日出,心中的太阳随之冉冉腾起,生命之火熊熊燃烧,生活的热情就会光芒四射。我真的难以想象,那些 从来不早起的人,一生到底能够看到几回日升?那些从来没有良好习惯的人,活到最后到底该是多么的遗憾与愧疚?曾国藩说: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 生的事。尼采也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光阴易逝,岂容我待?越是努力的人,越是没有时间抱怨,越是没有工夫颓丧。每当走在黎明的曙光里, 看到那些兢兢业业清洁城市的“美容师”,我就会由衷地欣赏并在心底赞叹他们,因为他们活得很努力很认真。每当看见那些奔跑在朝霞绚烂里的晨练者,我就会从心里 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们给自己力量的同时,也赠予他人能量。我总觉得:你可以不优秀,但你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你可以不成功,但你必须努力。这个世界上,从 来没有谁比谁更优秀,只有谁比谁更努力。我也始终认为:一个活得很努力的人,自带光芒万丈;一个人认真的样子,比任何时候都要美好;一个能够自律自控的人,他 的人生也就成功了大半。世间每一种的好,从来都只为懂得努力的人盛装而来。有时候,我真的感觉,人生的另一个名字应该叫做努力,努力了就会无悔,努力了就会无 愧;生活的另一种说法应该叫做煎熬,熬过了漫漫黑夜,天就亮了,熬过了萧萧冬日,春天就来了。人生不易,越努力越幸运;余生不长,越珍惜越精彩。人生,是一本 太仓促的书,越认真越深刻;生命,是一条无名的河,越往前越深邃。愿你不要为已逝的年华叹息,不要为前路的茫茫而裹足不前愿你相信所有的坚持总能奏响黎明的号 角,所有的努力总能孕育硕果的盛驾光临。愿你坚信越是成功的人越是不允许自己颓废散漫,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会 很容易被眼前的障碍所蒙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如果能从当前的环境脱离出来,从一个新角度去解决问题,也许就会柳暗花明。一个土豪,每次出门都担 心家中被盗,想买只狼狗栓门前护院,但又不想雇人喂狗浪费银两。苦思良久后终得一法:每次出门前把WiFi修改成无密码,然后放心出门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十几个人捧 着手机蹲在自家门口,从此无忧。护院,未必一定要养狗换个角度想问题,结果大不同。一位大爷到菜市场买菜,挑了3个西红柿到到秤盘,摊主秤了下:“一斤半3块 7。”大爷:“做汤不用那么多。”去掉了最大的西红柿。摊主:“一斤二两,3块。”正当身边人想提醒大爷注意秤时,大爷从容的掏出了七毛钱,拿起刚刚去掉的那个大 的西红柿,潇洒地换种算法,独辟蹊径,你会发现解决问题的另一个方法。生活中,我们特别容易陷入非A即B的思维死角,但其实,遭遇两难困境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 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有路。一个鱼塘新开张,钓费100块。钓了一整天没钓到鱼,老板说凡是没钓到的就送一只鸡。很多人都去了,回来的时候每人拎着一只鸡,大家 都很高兴!觉得老板很够意思。后来,钓鱼场看门大爷告诉大家,老板本来就是个养鸡专业户,这鱼塘本来就没鱼。巧妙的去库存,还让顾客心甘情愿买单。新时代,做 营销,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孩子不愿意做爸爸留的课外作业,于是爸爸灵机一动说:儿子,我来做作业,你来检查如何?孩子高兴的答应了,并且把爸爸的“作业”认真 的检查了一遍,还列出算式给爸爸讲解了一遍不过他可能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爸爸所有作业都做错了。巧妙转换角色,后退一步,有时候是另一种前进。一个博士群里有 人提问:一滴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砸到人会不会砸伤?或砸死?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计算,足足讨论 了近一个小时 后来,一个不小心进错群的人默默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 人们常常容易被日常思维所禁锢,而忘却了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路有两个年轻人,大学毕
2024年教科版二年级科学第四课观察月相课件

2024年教科版二年级科学第四课观察月相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教科版二年级科学第四课《观察月相》。
本课主要涉及教材第一单元《天空中的星星》中的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引导学生观察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了解月相的概念,探究月相变化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知道月亮在不同时间呈现不同形状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月亮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初步形成天文现象的科学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观察月亮的形状变化,认识月相。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形状变化的图片、地球仪、手电筒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心,引入课题。
2. 实践观察: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月亮,记录月亮的形状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月相现象。
3. 例题讲解:展示不同时间月亮的图片,讲解月相的概念和变化规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画出月相变化图,加深对月相的理解。
5. 探究原因:利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月相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白月相是地球、月球和太阳相对位置变化的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2. 月相变化规律3. 月相变化的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月亮的形状变化,画出月相变化图。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完成月相变化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对月相感兴趣的同学,开展课后观察活动,进一步了解月相变化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天文现象,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观察环节中,学生分组观察月亮的指导方法。
2. 例题讲解中,月相变化规律的详细解释。
3. 探究原因环节,如何利用教具模拟月相变化的原因。
4. 作业设计中,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月相变化图的绘制方法。
第4章 第4节 月相

学生姓名:上课时段:上课日期:阮老师编辑第4节月相〖要点整理〗一.月相及其变化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的形状叫月相。
2.月相的变化,如图所示。
月相由月初的亏到月中的盈再到月末的亏的变化过程反映出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
月相的一个周期为29.53天(朔望月)。
每个月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农历十五或十六。
二.月相的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它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2.月相的形成主要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有关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3.月球在绕自身的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同时也沿着一个椭圆轨道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
4.月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等,都为29.53日,所以地球上的人。
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三注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②与诗句相应的月相(明月一般指满月)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月)b.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
(满月)c.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
(新月)d.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满月)e.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满月)f.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满月)g.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满月)h.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峨眉)i.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新月)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指满月,十五。
因此答案为D。
〖巩固基础〗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_________,它的变化周期为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月。
2.月相周期性变化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使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________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
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6)、再过一个星期,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就是一个"朔望月",为29.53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