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皇帝珍贵画像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皇帝画像大全

中国古代皇帝画像大全

西汉
西汉高祖刘邦 西汉惠帝刘盈 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景帝刘启 西汉武帝刘彻
西汉宣帝刘询 西汉元帝 西汉成帝刘骜 西汉哀帝刘欣 西汉平帝刘衍
西汉孺子帝刘婴 东汉
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明帝刘庄 东汉章帝 东汉和帝刘肇
东汉碭帝刘隆东汉安帝刘祻东汉顺帝刘保东汉冲帝刘炳
东汉质帝东汉桓帝刘志东汉灵帝刘弘东汉献帝刘协
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
唐朝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大周武则天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唐德宗唐宪宗唐武宗唐宣宗
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北宋真宗北宋仁宗
北宋英宗北宋神宗北宋哲宗北宋徽宗
北宋钦宗南宋高宗南宋孝宗南宋光宗
南宋理宗南宋度宗南宋恭宗南宋端宗
南宋末帝
明太祖(洪武)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
明成祖(永乐)
明成祖仁孝文皇后
明仁宗(洪熙)
明仁宗诚孝昭皇后
明宣宗(宣德)
明宣宗孝恭章皇后
明英宗(正统)
明英宗孝庄睿皇后
明宪宗贞纯皇后
明孝宗(弘治)
明孝宗孝康敬皇后
明武宗(正德)
明思宗(崇祯)
清朝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清太宗孝庄文皇后
睿亲王、摄政王(多尔衮)
清世祖(顺治)
清圣祖(康熙)
雍正
清高宗(乾隆)
清仁宗(嘉庆)
清宣宗(道光)
清文宗(咸丰)
清穆宗(同治)
清德宗(光绪)
清宣统
清文宗孝圣显皇后(慈禧)。

历代皇帝的图片

历代皇帝的图片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前87年—前74年在位),汉武帝幼子,谥号孝昭皇帝,昭帝登基时才8岁,却聪明伶俐、十分果断,对匈奴的政策十分得当。

面对汉武帝时代的连年征战、增加徭役,昭帝听取重臣的建言,减少赋税,足足减少了3倍,进一步深化了武帝晚年重新施行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

在首辅大臣霍光的主持下,昭帝朝的百姓生活比以前富裕,四夷来朝,使汉朝出现了中兴稳定的局面。

可惜,公元前74年6月5日,昭帝于未央宫暴病而死,这位有望为中兴之主、十分有作为的皇帝英年早逝,享年仅21岁,在位13年。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刘彻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5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

曾用年号: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后元、太始。

谥号“孝武”,厚葬于茂陵。

《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

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第四子,母亲窦漪(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

安葬于阳陵。

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

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还是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好。

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4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初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

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

吕后死,吕产、吕禄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

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帝宝座,是为文帝,在位23年。

《历代帝王图》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阎立本
前汉昭帝刘弗陵,文静福态,从容沉稳, 一副胸怀开阔、富有远见卓识的神态,俨然 大国君主气派
2.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 29日),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 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莽末 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 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 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 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 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 称“东汉”
10.陈后主陈叔宝
陈后主陈叔宝(553—604年),字 元秀,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 年—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 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 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 江天险,不以为然。589年(祯明三 年),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 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 长城县公,谥曰炀。
5.蜀昭烈帝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 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 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 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他 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 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画中的蜀主刘备的形象则显得疲惫, 面容忧郁,口微张,紧皱眉头,似欲吐心 声而又不可言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能想到 他那忙碌成疾却还是兴复不了汉室的无奈。
据《后汉书·光武本纪》记载,刘 秀身材魁梧,美须髯,口大高鼻,阎 立本根据这些记载和自己对刘秀的评 价,将其描绘成身材高大、两眼有神、 双眉舒展,处处都流露出自信、豁达 气质的开国君主。
3.魏文帝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 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 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 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 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宋朝皇帝画像及简介

宋朝皇帝画像及简介

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

宋朝创建者(960—976)。

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

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

自建隆三年(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

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

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

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

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

宋太宗(939—997)北宋皇帝(976—997)。

名赵炅。

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

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

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

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

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

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

997年,病逝于汴京万授殿,终年五十九岁。

在位22年,因箭伤屡发而死,葬于永熙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堤东保)。

宋真宗(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

名赵恒,原名赵德昌,太宗第三子。

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寿王。

后立为太子。

统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间因勤于政事, 经济发展,号称治世。

但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进犯澶州,真宗亲征,澶渊之役订城下之盟,开创纳岁币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质换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后期任用王钦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于忭京宫中延庆殿,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葬于永定陵。

宋仁宗(1010—1063)北宋皇帝(1022—1063)。

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像》长卷传世名画之一

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像》长卷传世名画之一

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像》长卷传世名画之一驰誉丹青传右相,犹存历代帝王图;只今谁见僧舒笔,名下无虚会得无。

—清代吴修《青霞馆论画绝句》阎立本(约601年—673年),汉族,雍州万年(今西安临潼县)人,唐代政治家、宫廷画家、工匠。

唐高宗显庆元年迁升为工部尚书,后升为右相,封博陵县男。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孙。

其母是北周武帝之女清都公主。

隋文帝和隋炀帝均爱其才思。

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

阎立本擅长工艺、建造、工篆隶书、绘画,并且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以工艺、绘画和建筑工程闻名于世。

遗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阎立本文像学界关于此图作者的归属,实际有三个不同的观点:①、作者为阎立本;②作者为郎余令;③、作者为杨褒的摹本(根据史籍记载,现在流传的绢本,是宋代杨褒根据白麻纸唐画传摹,设色附彩。

)三种观点中,尤其以阎立本、郎余令较为突出。

官方宣称《历代帝王图》的作者为阎立本。

依据阎立本地画作的三个基本特征:1).阎立本的仕途以及作画经历来看有先天优势,主要依据是宋代富弼题识,2).以人物画为主;3).其选材多为政治主题。

诸如《秦府十八学士图》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类的作品,大多绘制于“凌烟阁阁”上。

《历代帝王图》又名《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古帝王图》横卷描绘唐代之前汉至隋13位帝王的画像,将帝王的气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各帝王图前均以楷书题字,帝王侍人形成独立的13组共计46人。

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方法,有佛教艺术的影响。

作为中国肖像画的经典标品,该图奠定了后续帝王像的表现形式,宫廷宗庙中皇帝的肖像,还是壁画中的帝王遗像,均依此冠本为形象。

《历代帝王图》全卷横屏欣赏《古列帝图卷》无落款印章绢本设色,纵51.3厘米,横531厘米,现存后人摹本。

现波士顿美术馆藏《历代帝王图》又名《列帝图》/《十三帝图》画了十三位帝王形象,从汉昭帝刘弗陵到隋炀帝杨广。

分别是: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加上侍人共四十六人。

中国历代皇帝及画像

中国历代皇帝及画像

秦昭襄王姓名:嬴则(稷)在位时间:前256年—前251年秦孝文王姓名:嬴柱在位时间:前250年秦庄襄王姓名:嬴子楚在位时间:前249年—前247年秦始皇帝姓名:嬴政(正)在位时间:前246年—前210年秦二世姓名:赢胡亥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秦王子婴姓名:嬴子婴在位时间:前207年(实际共46天)汉高祖姓名:刘邦在位时间:前202年-前195年汉惠帝姓名:刘盈在位时间:前195 年-前188年西汉前少帝姓名:刘恭在位时间:前188年-前184年西汉后少帝姓名:刘弘在位时间:前184年-前180年汉文帝姓名:刘恒在位时间:前180年-前157年汉景帝姓名:刘启在位时间:前156年-前140年汉武帝姓名:刘彻在位时间:前140年-前86年汉昭帝姓名:刘弗陵在位时间:前86年-前74年汉废帝姓名:刘和在位时间:前74年汉宣帝姓名:刘询在位时间:前74年-前48年汉元帝姓名:刘奭在位时间:前48年-前33年汉成帝姓名:刘骜在位时间:前33年-前7年汉哀帝姓名:刘欣在位时间:前7年-前1年汉平帝姓名:刘衎在位时间:前1年-5年孺子婴姓名:刘婴在位时间:6年-9年王莽姓名:王莽在位时间:9年-23年汉更始帝姓名:刘玄在位时间:23年-25年刘盆子姓名:刘盆子在位时间:25年-27年汉光武帝姓名:刘秀在位时间:25年-57年汉明帝姓名:刘庄在位时间:57年-75年汉章帝姓名:刘炟在位时间:75年-88年汉和帝姓名:刘肇在位时间:88年-105年汉殇帝姓名:刘隆在位时间:105年-106年汉安帝姓名:刘祜在位时间:106年125年北乡侯姓名:刘懿在位时间:125年汉顺帝姓名:刘保在位时间:125年144年汉冲帝姓名:刘炳在位时间:144年-145年汉质帝姓名:刘缵在位时间:145年-146年汉桓帝姓名:刘志在位时间:146-167年汉灵帝姓名:刘宏在位时间:168年-189年弘农怀王姓名:刘辩在位时间:189.5-189.9汉献帝姓名:刘协在位时间:189年-220年隋文帝姓名:杨坚在位时间:581-604隋炀帝姓名:杨广在位时间:604-618隋恭帝姓名:杨侑在位时间:617-619唐高祖姓名:李渊在位时间:618-626唐太宗姓名:李世民在位时间:626-649唐高宗姓名:李治在位时间:649-683唐中宗姓名:李显在位时间:684.1-684 .2唐睿宗姓名:李旦在位时间:684-69 0武则天姓名:武曌在位时间:690-705唐中宗姓名:李显在位时间:705-71 0唐睿宗姓名:李旦在位时间:710-712唐玄宗姓名:李隆基在位时间:712-756唐肃宗姓名:李亨在位时间:756-762唐代宗姓名:李豫在位时间:762-779唐德宗姓名:李适在位时间:779-805唐顺宗姓名:李诵在位时间:805唐宪宗姓名:李纯在位时间:806-820唐穆宗姓名:李恒唐敬宗姓名:李湛在位时间:820-825在位时间:825-826唐文宗姓名:李昂在位时间:826-840唐武宗姓名:李炎在位时间:840-846唐宣宗姓名:李忱在位时间:846-859唐懿宗姓名:李漼在位时间:859-873唐僖宗姓名:李儇在位时间:873-888唐昭宗姓名:李晔在位时间:888-904唐哀帝姓名:李柷在位时间:904-907宋太祖姓名:赵匡胤在位时间:960-976宋太宗姓名:赵炅在位时间:976-997宋真宗姓名:赵恒在位时间:997-1022宋仁宗姓名:赵祯在位时间:1022-1063宋英宗姓名:赵曙在位时间:1063-1067宋神宗姓名:赵顼在位时间:1067-1085宋哲宗姓名:赵煦在位时间:1085-1100宋徽宗姓名:赵佶在位时间:1100-1125宋钦宗姓名:赵桓在位时间:1125-1127宋高宗姓名:赵构在位时间:1127-1162宋孝宗姓名:赵眘在位时间:1162-1189宋光宗姓名:赵惇在位时间:1189-1194宋宁宗姓名:赵扩在位时间:1194-1224宋理宗姓名:赵昀在位时间:1224-1264宋度宗姓名:赵禥在位时间:1264-1274宋恭帝姓名:赵㬎在位时间:1274-1276宋端宗姓名:赵昰在位时间:1276-1278帝昺姓名:赵昺在位时间:1278-1279辽太祖姓名:耶律亿在位时间:907-926辽太宗姓名:耶律德光在位时间:927-947辽世宗姓名:耶律阮在位时间:947-951辽穆宗姓名:辽穆宗在位时间:951-969辽景宗姓名:耶律贤在位时间:969-982辽圣宗姓名:耶律隆绪在位时间:982-1031辽兴宗姓名:耶律宗真在位时间:1031-1055辽道宗姓名:耶律洪基在位时间:1055-1101辽天祚帝姓名:耶律延禧在位时间:1101-1125金太祖姓名:完颜阿骨打在位时间:1115-1123金太宗姓名:完颜吴乞买在位时间:1123-113 5金熙宗姓名:完颜亶在位时间:1135-1149海陵王姓名:完颜亮在位时间:1149-1161金世宗姓名:完颜雍在位时间:1161-1189金章宗姓名:完颜璟在位时间:1189-1208卫绍王姓名:完颜永济在位时间:1208-1213金宣宗姓名:完颜珣在位时间:1213-1223金哀宗姓名:完颜守绪金昭宗姓名:完颜承麟在位时间:1223-1234在位时间:1234.2.9(仅半日)元太祖姓名:孛儿只斤·铁木真在位时间:1206-1227元睿宗姓名:孛儿只斤·拖雷在位时间:1227-1229元太宗姓名:孛儿只斤·窝阔台在位时间:1229-1241乃马真后姓名:乃马真在位时间:1241-1246元定宗姓名:孛儿只斤·贵由在位时间:1246-1248元宪宗姓名:孛儿只斤·蒙哥在位时间:1251-1259元世祖姓名:孛儿只斤·忽必烈在位时间:1260-1294元成宗姓名:孛儿只斤·铁穆耳在位时间:1294-1307元武宗姓名:孛儿只斤·海山在位时间:1307-1311元仁宗姓名: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位时间:1311-1320元英宗姓名: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在位时间:1320-1323泰定帝姓名: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在位时间:1323-1328天顺帝姓名: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元文宗姓名: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在位时间:1328.10-1328.11在位时间:1328-1329元明宗姓名:孛儿只斤·和世琜在位时间:1329元文宗姓名: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在位时间:1329-1332元宁宗姓名:孛儿只斤·懿璘质班在位时间:1332元顺帝姓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位时间:1332明太祖姓名:朱元璋在位时间:1368-1398明惠帝姓名:朱允炆在位时间:1398-1402明成祖姓名:朱棣在位时间:明仁宗姓名:朱高炽在位时间:1402-1424 1424-1425明宣宗姓名:朱瞻基在位时间:1425-1435明英宗姓名:朱祁镇在位时间:1435-1449明代宗姓名:朱祁钰在位时间:1449-1457明英宗姓名:朱祁镇在位时间:1457-1464明宪宗姓名:朱见深在位时间:1464-1487明孝宗姓名:朱祐樘在位时间:1487-1505明武宗姓名:朱厚照在位时间:1505-1521明世宗姓名:朱厚熜在位时间:1521-1567明穆宗姓名:朱载垕在位时间:1567-1572明神宗姓名:朱翊钧在位时间:1572-1620明光宗姓名:朱常洛在位时间:1620明熹宗姓名:朱由校在位时间:1620-1627明思宗姓名:朱由检在位时间:1627-1644清太祖姓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位时间:清太宗姓名:爱新觉罗·皇太极在位时间:1616-1626 1626-1643顺治帝姓名:爱新觉罗·福临在位时间:1643-1661康熙帝姓名:爱新觉罗·玄烨在位时间:1661-1722雍正帝姓名:爱新觉罗·胤禛在位时间:1722-1735乾隆帝姓名:爱新觉罗·弘历在位时间:1735-1795嘉庆帝姓名:爱新觉罗·颙琰在位时间:1796-1820道光帝姓名:爱新觉罗·旻宁在位时间:1820-1850咸丰帝姓名:爱新觉罗·奕詝在位时间:1850-1861同治帝姓名:爱新觉罗·载淳在位时间:1861-1875光绪帝姓名:爱新觉罗·载湉在位时间:1875-1908宣统帝姓名:爱新觉罗·溥仪在位时间:1908-1912。

唐朝22位皇帝画像及简历

唐朝22位皇帝画像及简历

唐朝22位皇帝画像及简历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18年,高祖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

635年,病逝。

在位8年,享年71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617年,李世民随父起兵,攻入长安,灭隋,后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禅位,改元贞观,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649年,病逝,在位23年,享年52岁,庙号太宗,葬于昭陵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在位期间勤勉执政,编纂《唐律疏议》,平定漠北,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

683年病逝,在位34年,享年55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在位,705年—710年,两次在位,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684年,被废为庐陵王,705年,复位,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实行和亲政策,保证了边疆的稳定,710年病逝,在位5年,享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睿宗李旦662年~716年,684年在位,684年,被立为皇帝,690年武则天建立武周,被降为皇嗣,710年,唐隆政变,李旦再次登基为帝,712年禅位与李隆基,716年病逝,在位八年半,享年54岁,庙号睿宗,谥号为玄真大圣大兴皇帝,葬于桥陵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武曌,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55年,高宗李治立为皇后,690年,建立武周,自立为皇帝,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任用贤才,705年病逝,在位16年,享年81岁,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少帝李重茂695年-714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

五代十国历代皇帝

五代十国历代皇帝

刘承祐剧照
后周太祖郭威
郭威(904-954),邢州尧
山(今邢台市隆尧县西)人, 后周太祖。他出身平民,在 五代初期那段战乱频仍的年 代,由普通士卒逐步成长为 将领,最后又当上了皇帝, 是一位历史上公认的清廉勤 政的好皇帝。
后周世宗柴荣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959年)
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954— 959在位,在位6年。邢州尧山柴 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 人,父柴守礼,祖父柴翁是当地 望族,柴荣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 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 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 射,略通乢史黄老,性沉重寡 言”,他是周太祖郭威的养子 (柴荣本身是郭威的内侄)。庙 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
后晋出帝,石敬瑭养 子,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七 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瑭 死,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 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 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 契丹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 (947年1月)占开封,后晋灭亡。 石重贵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 骨气的皇帝,他敢于同契丹开战, 可惜他身边却无可用之人。他在 位只有4年,国破后病死,终年51 岁,葬于今辽宁省开原县。
五代地图
后梁末帝朱友贞
朱友贞(888~923) ,后梁末帝,朱温和
后梁帝系表
张惠的嫡子,朱友珪弟。朱温即帝位,封 为均王,任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 挥使。梁乾化二年(912)郢王朱友珪杀死其 父朱温,即帝位,朱友贞为东京留守、开 封尹。次年,与赵岩等密谋推翻朱友珪, 二月,打起了"除凶逆,复大仇"的旗号,联 合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兴师问罪。发动洛阳 禁军兵变,友珪自杀。凤历元年(913)即帝 位。改名为锽,后再改名为瑱。复用乾化 年号(913年2月-915年10月);贞明(915年 11月-921年4月)龙德(921年5月-923年10 月)在位11年,被后唐李兊用养子李嗣源围 困而自杀,36岁。葬于宣陵附近(今河南 省洛阳市东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皇帝珍贵画像
中华第一帝——始皇帝
秦二世胡亥
西汉高祖刘邦
西汉惠帝刘盈
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景帝刘启
西汉武帝刘彻
西汉昭帝刘弗陵
西汉宣帝刘询
西汉元帝
西汉成帝刘骜
西汉哀帝刘欣
西汉平帝刘衍
西汉孺子帝刘婴
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明帝刘庄
东汉章帝
东汉和帝刘肇
东汉殇帝刘隆
东汉安帝刘祜
东汉顺帝刘保
东汉冲帝刘炳
东汉质帝刘缵
东汉桓帝刘志
东汉灵帝刘宏
东汉献帝刘协
三国魏文帝曹丕
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
东吴大帝孙权
唐高祖
唐太宗
大周武则天皇帝
唐玄宗
唐德宗
唐宪宗
唐武宗
唐宣宗
宋太祖
宋太宗
北宋真宗
北宋仁宗
北宋英宗
北宋神宗
北宋哲宗
北宋徽宗
北宋钦宗
南宋高宗
南宋孝宗
南宋光宗
南宋理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