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感染严重的患者,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

及时准确地诊断感染性休克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明确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至关重要。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感染的证据。

患者应当有感染的证据,可以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或者影像学检查。

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寒战、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等阳性;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显示感染病灶。

二、循环功能障碍。

感染性休克患者往往伴有循环功能障碍,表现为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者平均动脉压<65mmHg)、乳酸水平升高(>2mmol/L)或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三、血管扩张。

感染性休克患者往往伴有血管扩张,表现为皮肤潮红、心率增快、中心静脉压降低等。

四、器官功能障碍。

感染性休克患者常常伴有器官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急性肾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肝功能损害等。

综上所述,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感染的证据、循环功能障碍、血管扩张和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医生在诊断感染性休克时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准确诊断并及时干预,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因此,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加强对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诊断水平,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更好的保障。

总之,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只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标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于临床医生的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就医,获得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休克病例分析、诊断标准及指南推荐

休克病例分析、诊断标准及指南推荐

休克病例分析、诊断标准及指南推荐案例分析男性 48 岁,因发热 3 天入院,门诊查血常规 WBC 22.1*10^9/L,N% 92.6%,CRP 150 mg/L,PCT 2.5 ng/mL,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查体:体温 38.0 度,血压 132/75 mmHg,心肺听诊无特殊,腹软无压痛。

完善血培养后,予碳青酶烯类抗感染治疗。

夜间持续高热,体温最高 41 度,予对乙氨基酚退热无效,予加强补液。

清晨患者神志淡漠,血压下降到 84/45 mmHg,患者休克了吗,此时应如何处理?休克的最佳定义是急性循环衰竭, 休克是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

休克早期治疗反应较好,可能被逆转,一旦进展至终末期,则将发生不可逆的器官损害直至死亡,因此休克应早期识别早期治诊断关键是早期发现并准确分期:①凡遇到严重损伤、大量出血、重度感染以及过敏病人和有心脏病史者,应想到并发休克的可能;②临床观察中, 对于有出汗、兴奋、心率加快、脉压小或尿少等症状者,应疑有休克;③若病人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皮肤苍白、呼吸浅快、收缩压降至 90 mmHg 以下及尿少或无尿者, 则标志病人已进入休克失代偿期。

分析可以认为休克的诊断标准是要求符合以下 5 条:1)低血压:收缩压 < 90 mmHg2)呼吸系统:呼吸浅快3)神经系统:神志淡漠、反应迟钝4)皮肤:苍白5)肾脏:尿少 or 无尿。

诊断标准没有乳酸,却去呼吸浅快加上去了,多快是快?尿量多少是少,没说清,可操作性不强。

休克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与生化指标,可归纳为 3 大部分(表 1):表 1. 休克的诊断标准简单说来可归纳为「两低一高」:低血压、低灌注与高乳酸,低灌注表现在三个窗口:皮肤、肾脏与神经系统(图1)。

图 1. 休克的三个「窗口」指南推荐2014 年欧洲危重病医学会 (ESICM) 休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1)休克定义为危及生命的急性循环衰竭,伴有细胞氧利用障碍。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常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炎或心脏瓣膜疾病等引起。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并治疗该疾病。

1. 临床表现。

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常常表现为严重的心脏功能不全,包括进行性的低血压、心动过速、皮肤湿冷、四肢发绀、意识障碍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心绞痛、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患者的血液检查常常显示出乳酸水平升高、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心肌酶检测也常常呈阳性,如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等。

3. 心电图。

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电图常常出现ST段改变、T波倒置、心肌缺血等表现。

此外,心电图还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心脏疾病的可能性。

4.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对于心源性休克的诊断非常重要,它可以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室收缩功能、心室舒张功能、心室壁运动异常等情况。

5. 血流动力学监测。

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帮助评估心脏的收缩力、舒张力、心排血量等参数,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冠脉造影、心血管造影等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总之,心源性休克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多种手段,以便及时准确地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务人员在诊断心源性休克时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各种辅助检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小儿休克的诊断标准

小儿休克的诊断标准

小儿休克的诊断标准
小儿休克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压降低:收缩压低于正常值的5-10mmHg 或者平均动脉压(MAP)低于正常值的2SD。

2. 心率加快:婴幼儿时为每分钟> 160 次,2-5岁为每分钟>140次。

3. 精神异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或昏迷。

4. 心血管异常:包括心律失常、心音变化、心脏扩大等。

5. 呼吸异常:包括急促或浅表呼吸、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

6. 代谢及电解质紊乱:包括低血糖、酸中毒、高钾血症等。

7. 全身感染/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表现:包括发热、白细胞增多等。

8. 液体缺乏:包括低血容量、脱水等。

以上标准并非都必须满足,但多个标准同时存在可以增加小儿休克的诊断可能性。

诊断小儿休克还需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以尽早发
现和治疗。

休克诊断标准

休克诊断标准

休克诊断标准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性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救治患者至关重要。

休克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下面将介绍休克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血压下降,休克患者常常伴有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
9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30%以上。

2. 心率增快,休克患者心率常常明显增快,以维持组织灌注。

3. 皮肤表现,休克患者可出现皮肤苍白、湿冷、发绀等表现。

4. 神志改变,休克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等症状。

二、体征。

1. 心脏听诊,休克患者可出现心音遥远、心率快速等体征。

2. 肺部听诊,休克患者可出现呼吸急促、肺部啰音等体征。

3. 腹部触诊,休克患者可出现腹部压痛、腹部膨隆等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休克患者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增高等情况。

2. 血气分析,休克患者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等情况。

3. 凝血功能检查,休克患者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红细胞沉降
率增快等情况。

综上所述,休克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并诊断休克,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救
治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医务人员应当熟悉
休克的诊断标准,提高诊断水平,为患者的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简述休克的临床诊断标准

简述休克的临床诊断标准

简述休克的临床诊断标准
休克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项:
1.患者有休克的诱发因素。

2.伴有意识改变。

3.脉搏细数,超过100次/分。

4.四肢湿冷,皮肤花斑,尿量减少。

5.收缩压低于90mmHg。

6.脉压差小于20mmHg,或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较原来血压的30%下降。

休克早期,患者意识处于清醒状态,伴有轻度烦躁、出汗、心率增快,有时出现短暂的血压升高。

若未积极处理,休克中期可表现为神志淡漠、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尿少,导致供血不足,引发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休克晚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情况危重,难以挽回生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及分度

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及分度

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及分度
失血性休克,临床一般分为4个等级:
一级是丢失人体血容量大约在七百五十毫升左右,会出现心动过速,血压和呼吸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二级分度是丢失人体血容量大约一千到一千二百五十毫升左右。

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收缩压可能会降低,脉压差也会减少。

三级是较为严重的失血,患者在短时间内快速容量大约一千五到两千毫升左右。

4级是致命性失血,失血量可达两千至三千毫升左右,如果不及时抢救,会出现心跳停止。

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休克的诊断和治疗一、休克的分型1、低血容量休克,主要包括创伤、烧伤、出血、失液等原因引起的休克。

2、分布性休克,主要包括感染性、神经源性、过敏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主要病因为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在前负荷正常状态下心脏泵功能减弱或衰竭引起的心排出量减少。

4、梗阻性休克,主要病因为腔静脉梗阻、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引起心脏内外流出道的梗阻引起心排量减少。

二、临床表现(一)休克的诊断,常以低血压、微循环灌注不良、交感神经代偿性亢进等方面的临床表现为依据。

诊断条件:①有发生休克的病因;②意识异常;③脉搏快,超过100次/分,细或不能触及;④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小于17ml/h或无尿;⑤收缩压小于80mmHg ;⑥脉压小于20mmHg ;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30%以上。

凡符合①,以及②、③、④中的两项,和⑤、⑥、⑦中的一项者,即可成立诊断。

(二)治疗:对于休克这个由不同原因引起、但有共同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应当针对引起休克的原因和休克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生理紊乱采取相应的治疗。

治疗休克重点是恢复灌注和对组织提供足够的氧。

治疗包括:一般紧急治疗;补充血容量;积极处理原发病;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治疗DIC改善微循环;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等。

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一、病因:主要发生在创伤引起的大血管损伤和肝、脾破裂,股骨干、骨盆骨折,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宫外孕破裂等引起的大出血。

通常在迅速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0%时,即出现休克。

二、诊断:1.病史:容量丢失病史。

2 .症状与体征:精神状态改变,皮肤湿冷,尿量< 0.5ml/( kg・h),心率〉100次/ 分,收缩压下降(< 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大于40mmHg)或脉压差减少(< 20mmHg)。

3 .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 5mmHg或肺动脉楔压(PAWP)< 8mmHg 等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①有发生休克的病因;②意识异常;③脉搏快超过100次/min, 细或不能触及;④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时间大于2秒),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小于30ml/h或无尿;⑤收缩压小于10. 64kPa (80mmF)⑥脉压小于2. 66kPa (20mmHg 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30%以上。

凡符合①,以及②、
③、④中的二项,和⑤、⑥、⑦中的一项者,即可成立诊断。

鉴别诊断:
(一)心原性休克的鉴别诊断:心原性休克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发现和血心肌酶的检查结果,确诊急性心肌梗塞一般并无问题。

在判断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心原性休克时需与下列情况鉴别:①急性大块肺动脉栓塞(鉴别要点参见"心肌梗塞")。

②急性心包填塞。

为心包腔内短期内出现大量炎症渗液、脓液或血液,压迫心脏所致。

患者有心包感染、心肌梗塞、心脏外伤或手术操作创伤等情况。

此时脉搏细弱或有奇脉,心界增大但心尖搏动不明显,心音遥远,颈静脉充盈。

X线示心影增大面搏动微弱,心电图示低电压或兼ST段弓背向上抬高和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X线CT或MRI显示心包腔内液体可以确诊。

③主动脉夹层分离(参见"心肌梗塞")。

④快速性心律失常。

包括心房扑动、颤动,阵发生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尤其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判别。

⑤急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

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创伤、孚L头肌功能不全等所
致。

此时有急性左心衰竭,有关瓣膜区有返流性杂音,超
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确诊。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的鉴别诊断:急性血容量降低所致的休克要鉴别下列情况:①由出血。

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的出血,最后排出体外诊断不难。

脾破裂、肝破裂、宫外孕破裂、主动脉瘤破裂、肿瘤破裂等,出血在腹腔或胸腔,不易被发现。

此时除休克的临床表现外患者明显贫血,有胸、腹痛和胸、腹腔积血液的体征,胸、腹腔或阴道后穹窿穿刺有助于诊断。

②外科创伤。

有创伤和外科手术史诊断一般不难。

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参见"糖尿病")。

④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参见"胰腺炎")。

(三)感染性休克的鉴别诊断:各种严重的感染都有可能引起休
克,常见的为:①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多见于儿童,休克可能出现在肠道症状之前,需肛门拭子取粪便检查和培养以确诊。

②肺炎双球菌性肺炎。

也可能在出现呼吸道症状前即发生休克。

需根据胸部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来确诊。

③流行性出血热。

为引起感染性休克的重要疾病。

④暴发型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

以儿童多见,严重休克是本病特征之一。

⑤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年轻妇女月经期使用阴道塞,导致葡萄球菌繁殖、毒素吸收;亦见于儿童皮肤和软组织葡萄球菌感染。

临床表现为高热、呕吐、头痛、咽痛、肌痛、猩红热样皮疹、水样腹泻和休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