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褐天牛的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松褐天牛是常见的林业害虫,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松树、云杉等木材的破坏上。

由于它会在树皮下产卵,进而毁坏树干,所以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就会导致林木受损,严重影响造林业和森林生态系统,因此,针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以下是针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1.加强林地管理。

对于已经发现松褐天牛的林地,应及时加强对其管理,确保林地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要及时清理落叶、枯枝等松树周围的生活垃圾,保持清洁,避免松褐天牛在树旁筑巢。

2.及时发现并消灭松褐天牛。

如果发现松树或云杉被松褐天牛危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灭它们。

在鉴别出松褐天牛后,可以采用“削皮法”或“涂药法”进行消灭。

削皮法是将松树的树皮削下数层,并用乙醇或甲醇溶液喷洒在树皮和松褐天牛上,松褐天牛就会被杀死。

涂药法是在松树的树皮上涂抹杀虫剂,等待其渗透及吸收,也可以达到杀虫的目的。

3.采用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是指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利用天敌直接消灭松褐天牛,良好地达到控制松褐天牛的目的。

其中,铁链菌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将其喷洒在松树的树皮上,可以杀死已经在树皮下的松褐天牛卵和幼虫。

4.强化松树的抗病性和抗虫性。

增强松树的抗病性和抗虫性,不仅可以防止松褐天牛的危害,还能够促进松树的生长和健康。

可以在松树周围喷洒特殊的杀菌剂和抗虫剂,以增强松树的体质,减少松褐天牛对它们的侵害。

总之,针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有很多,从加强林地管理到强化松树抗性,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松褐天牛的控制水平。

对于林地管理人员来说,还应定期检查和巡视松林,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防治问题,保障松林的生长和健康。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一种寄生于松树的木材性害虫,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

它以松树为食物和繁殖的栖息在林间,对松树的生长和
发展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需要有效的防治措施。

1. 人工剖供+喷雾杀虫剂防治法
取适量有病虫害死亡树木的木材,将其剖成小块放置在林间。

天牛会被这些树木吸引
过来,从而将其深埋于木材内,此时喷洒敌杀螨等杀虫药剂即可立即防治松褐天牛。

2. 鸟类防治法
将松林中的隔离树改为为鸟巢树,鼓励或利用自然鸟类,在构筑巢穴的同时,寄宿在
树上制造的松针垫中对天牛进行捕食,以此实现自然防治的效果。

3. 罩网陷阱法
采用颜色鲜艳的陷阱罩网,将其张贴于松林中,在罩网上还可喷涂一些花香等诱饵,
吸引天牛寄生和滋生,然后统一清除,以控制天牛的繁殖。

4. 松油粘虫防治法
此方法针对于已经发生了天牛危害的情况下,使用松树的芳香油等粘性物质将天牛与
木材相连,以达到控制天牛逃离的效果。

总之,对于松褐天牛的防治工作,应该结合森林的生态平衡建立相应的防治技术体系。

在森林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更能保障松树的生长发育。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
松褐天牛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害虫,主要以松树为食,对松树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了严
重影响。

对松褐天牛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措施:
1. 合理管理森林
合理管理森林是预防和控制松褐天牛的关键措施之一。

森林管理者可以定期巡视森林,发现并记录松褐天牛的痕迹。

及时移除已受损的松树,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2. 引入天敌
引入天敌是一种生物控制的方法,可以帮助控制松褐天牛的数量。

一些专门吃松褐天
牛幼虫的昆虫,如肖楠加蜂和侧褐天牛,可以被引入森林中来控制松褐天牛的种群数量。

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松褐天牛防治方法,可以通过喷洒或喷雾杀虫剂来杀死松褐天牛。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安全要求来进行,避免对
环境和其他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4. 陷阱捕捉
陷阱捕捉是一种机械防治方法,可以用于监测和控制松褐天牛的数量。

陷阱通常被设
置在松树周围,并使用诱虫剂来吸引松褐天牛,一旦松褐天牛进入陷阱,就会被困住。

5. 混凝土障碍物
在松树的树干上设置混凝土障碍物可以防止松褐天牛进入松树从而造成危害。

混凝土
障碍物是一种物理障碍,可以防止松褐天牛幼虫的进入和松树的破坏。

对松褐天牛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从管理森林到引入天敌,再到化学防治和
机械防治等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松褐天牛的数量,保护松树
的生长和发展。

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

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

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是松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如何降低虫口密度,减缓传播速度,是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防治的关键。

而应用化学引诱剂诱杀方法,是防治松褐天牛重要而有效措施之一。

化学引诱剂诱杀具有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适用性强等特点[1]。

温岭市近二年来根据松褐天牛成虫发生规律,应用M-99引诱剂防治松褐天牛试验进行探索,为有效控制松褐天牛的发生和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地情况温岭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沿海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2℃,年平均降雨量1672mm。

有林地面积为29640hm2,松林面积达21710 hm2,占全市有林地面积的71.2%。

进入九十年代,温岭市松林的病虫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以前的主要害虫——马尾松毛虫趋于稳定下降。

这主要是通过封山,松林郁闭度提高,林内植被丰富,湿度增大,有益昆虫种类数量增多,有效地遏制了马尾松毛虫喜阳、高温、干燥,易爆发成灾的生境。

但另一方面,只封山,不育林,也给林分卫生状况带来许多问题。

如衰弱木、濒死木、“老头树”的大量存在,给次要害虫,特别是给松褐天牛创造了良好生存环境。

根据我市连续多年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形势相当严峻,松褐天牛已成为我市发生面积最多、最广的森林病虫害。

例如2003年秋季,全市松褐天牛发生面积为1714 hm2,竟占全市森林病虫害总发生面积的90.5%。

据最近三年松褐天牛的虫情监测结果分析(见表一),发生范围还在继续扩展,危害面积呈现上升的趋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采取了不断清理枯死树、引诱剂诱杀、释放白僵菌等种种防治措施,枯死率和株数已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通过2003年、2004年两年的使用引诱剂诱杀试验来看,效果比较明显。

松褐天牛危险性病害的防治措施

松褐天牛危险性病害的防治措施


农林 科研 f l I
张春 晶
松褐天牛危险性病害 的防治措施
( 吉林省柳 河县 林业局 , 吉林 柳 河 150 ) 330
摘 要: 近年来 , 浙等省松林发生了一种毁灭性的国际检疫对象, 江、 该危险性病害致病力强, 寄主死亡快, 传播扩散迅速。长白山次生林区的松椿均为 该危险性病 害的感病寄主。 其传播媒介昆虫 ——松褐天牛分布广泛, 气候条件属于该病害发生的适生区, 具备传播蔓延的有利条件, 成为威胁林业和生态 已
建设 的大 患 , 工作 形势 十分 严峻 。 防范 关键 词 : 病 害 ; 治 ; 施 森林 防 措
近年来, 浙、 、 、 江、 辽 吉 黑等省松林中发生了 林业科技部门检验. 发现重大的危险性病害。 要立 器: 完成林内喷洒 1% 6 虫线清乳油。 种毁灭性的国际检疫对象, 该松树危险性病害 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培训, 并进行普查。 4加强检疫检查执法力度 致病力强, 寄主死亡速度快, 传播扩散迅速。 长白山 做到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彻底除治。 4 . 1对本辖区范围内所有的松林进行严格封 次生林 区松林均为该危险性病害的感病寄主。 其 3及时对森林虫害进行化学药物除治与预 锁, 不准调运。 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分布广泛, 气候条件 防处理 4 . 2加强检疫检查。 对木材经营、 加工单位或 又属于该病害发生的适生区, 为其 自 然传播蔓延 3l , 积极筹集资金、 加大投入。 积极争取各级 个人及厂矿沐 材制品生产企业、 建设工地及调人 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木材 财政的资金投入. 为彻底除治危险性病虫害奠定 的松材制品、 包装箱、 苗木等按监测办法进行严格 及其制品的商业交流 日 益频繁, 危险性病虫害随 财力 基础 。 的检疫检查, 切实加大执法力度。 发现问题或可疑 松材及其制品、 包装材料等人为传人的机会与 日 3 . 2营林措施。要尽快完成工程治理范围内 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俱增。已成为威胁我区林业和生态建设的大患, 防 所有枯死木 、 濒死木的清理工作, 对林地剩余的其 5加强森防检疫队 伍建设, 切实提高检疫防 范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为了 把危险性病虫害的侵 他风折木、砍伐后遗 留下来的剩余松树枝桠也一 范能力 入所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低限度,笔者以为应采 并清除, 按有关技术方案要求。 全面进行药物除害 要按照建设 “ 标准站” 的要求, 充实森防检疫 取以下除治与预防措施: 处理, 要求松褐天牛除治死亡率达到 10 ; 0 % 完成工 专业技术力量,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加强森防检疫 1 坚持“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方针 程治理范围内的所有枯死侧枝清除和除害处理工 站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立实验室 、 标本室、 药械库 以系统工程和可持续控制为指导, 以保护森 作, 要求松褐天牛除治死亡率达 1 %; 0 完成因郁闭 等配套设施, 0 确保各项森防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林资源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为 目标, 贯彻“ 预防为 度大、 需要进行卫生伐的全部作业。 提高防范危险性病虫害的能力 。 主, 综合治理” 的方针, 坚持除治与预防并重 、 防治 33化学药物处理。开始挂设天牛成虫诱捕 . 与营林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依法防治, 强化政府行 为, 倡导群防群治, 依靠科技进步, 加大资金投入, 实 行分类指导, 区施策, 分 达到有效遏制其扩散蔓延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松褐天牛是一种危害松树的重要病虫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环境和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松林资源,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生态防治1.培育自然天敌松褐天牛有许多天敌,如猫眼蜂、金小蜂、蠓蜂等。

培育这些天敌可以控制松褐天牛的数量,达到生物平衡状态。

2.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松林环境,增加树种多样性和植物的多样性,可以增加树林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松褐天牛的天敌,使其数量减少,减轻病虫害的危害。

3.控制病虫害及时发现和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在病虫害高发期采取防治措施,如杀虫、割草、灭火等。

二、物理防治1.干燥处理将被攻击且损坏较重的松树进行干燥处理。

将松树削成方柱形,然后用切割机切成长5-6米、宽2.2-2.5米、高1.8米的木板。

木板放在日光下晾晒40天,使松褐天牛的幼虫和成虫死亡。

2.热灭法将被松褐天牛卵或幼虫损坏的松树进行木屑化处理。

此外,还可以使用黑色聚乙烯布覆盖被攻击的树皮上,然后用汽油灌入覆盖层内,在覆盖层中放置幅面约2米、宽0.5米的纸张。

将纸张点燃后,松树就会燃烧,将松褐天牛卵、幼虫和成虫全部灭杀。

三、化学防治1.药物防治杀虫剂是防治松褐天牛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杀虫剂有硫磷、乙硫菊酯等。

在发现松褐天牛的成虫、幼虫和卵后,立即使用杀虫剂喷洒受害树干、树桩,有效杀灭病虫。

2.熏蒸灭虫熏蒸灭虫是杀灭松褐天牛的一种有效方法。

使用高锰酸钾、硫酸铝、汽油等进行加酸、加温熏蒸松树,松褐天牛卵、幼虫和成虫死亡率高,且可以长期保护松树。

四、预防措施1.加强森林管理加强对松林的管理和保护,规范松树种植和修剪,定期排查松林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森林病虫害。

2.加强监测和预警利用现代技术,建立松褐天牛监测和预警系统,早期发现并控制病虫害,防止病害在松树上扩散。

通过上述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松褐天牛的数量,保护松林资源,减轻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同时,加强对森林的管理和监测,定期排查森林病虫害,加强预防和随时响应,防止松褐天牛对松林造成更大的危害。

松墨天牛的为害特征及防治

松墨天牛的为害特征及防治

松墨天牛的为害特征及防治作者:王小翠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10期摘要:介绍了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松林的特征,防治方法及其防治效果。

关键词:松墨天牛;为害特征;防治一、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1.松墨天牛的形态特征:松墨天牛别名松天牛、松褐天牛。

成虫体长15——28毫米,宽4.5-9.5毫米。

橙黄到赤褐色。

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刻点粗密,多皱纹,有2条阔橙黄色纵纹,与3条黑纵纹相间,侧刺突大而钝,圆锥形。

小盾片密被橙黄色绒毛,每一鞘翅具有5条纵纹,由方形或长方形的黑色及灰色绒毛斑点相间组成。

腹面及足杂有灰白色绒毛。

触角深棕粟色,雄虫第1,2节全部和第3节基部具有稀疏的灰色绒毛,雌虫除末端2-3节外,其余各节大都被灰白色绒毛.触角比体长一倍多或三分之一,除柄节外,较细长,第三节比柄节长一倍,并略长于第四节。

前胸宽胜于长,刻点粗密多细纹。

卵长约4毫米,略呈镰刀形,乳白色。

老熟幼虫扁圆筒形,体长约43毫米,乳白色,头部黑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中央有波状横纹。

蛹圆筒形,体长20-26毫米,乳白色。

2.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物性: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树木质部越冬。

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啮食嫩枝、树皮补充营养,昼夜都能活动,趋光性弱,5-7月为卵期,成虫在树干下部或粗枝条上咬1浅刻槽,产卵于其中,孵化幼虫蛀入韧皮部、边材部与木质部,蛀成不规则坑道,老熟幼虫在虫道末端筑蛹室化蛹。

寄主:马尾松、冷杉、云杉、雪松、落叶松、桧属等。

分布:湖南、河北、陕西、河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日本,韩国,朝鲜,越南,老挝。

二、松墨天牛对松林的危害松墨天牛幼虫是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成虫取食松针,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更严重的它是是松材线虫病主要媒介昆虫,松材线虫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也是目前我国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

在自然状态下,单株松科植物感染后2~3月即可死亡,成片松林感病后3~5年即可毁灭。

噻虫啉林间防治松褐天牛药效试验

噻虫啉林间防治松褐天牛药效试验

粉 剂 75 gh ,%噻 虫啉 粉 剂 7 gh ,%噻 虫啉 微胶 囊悬 浮 剂 2 0 液 ,8 .k /m。l . k /m 2 5 0倍 4 %噻 虫啉 水 悬浮 剂
20 0 液 的杀 虫效 果均超 过 9 %, 效期 可达 2 。 1 0 倍 0 持 8d %噻 虫啉微 胶 囊粉 剂试验 区 , 松褐 天 牛成 虫 诱捕 量 减 少6 .%; 褐 天牛成 虫刻槽 密度 降低 9 .%, 9 2 松 26 松树 死 亡率 下降 6 %。 0
区 为 1 处 理 。4 2 个 月 8日, 2 将 %噻 虫 啉微 胶 囊 悬浮
剂 药 液 摇 匀 后 兑 清 水 配 成 10 、0 倍 、0 倍 、 0 倍 20 40 6 0 4种 处 理 进 行 喷雾 , 4 %噻 虫 啉 水 悬 浮 剂 0倍 将 8 药液 摇 匀 后 兑 清 水 配成 1 0 倍 、 0 倍 、 0 倍 0 20 0 30 0 0 3 处理 进行 喷 雾 。每 个处 理之 间 的 间隔保 持 5 种 0m 以上 的距 离 。分 别 在 喷 药 后 第 7 、 4d 2 、8d 1 、 1d 2 d
虫 取 食 和死 亡情 况 。6 2 月 6日用 1 %噻虫 啉微 胶 囊
粉 剂再 喷 1 。 次
1 I郁 闭 度 06 林 下植 被 丰 富 , 0 7 发 生 松 材 5I , T ., 20 年
线虫病 。
1 试 验材 料 . 2
防 治 结 束 后 , 别 在 1 虫 啉 微 胶 囊 粉 剂 试 分 %噻 验 区和 对 照 区挂设 诱捕 器 1 个 和 5 , 5 个 每个 诱 捕 器
间 隔不 小于 10m, 0 每周 观察 诱集 情况 , 记 录诱集 并
量 。分 别在 l %噻虫 啉微 胶 囊粉 剂试 验 区 和对 照 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褐天牛的防治技术
松褐天牛别称松黑天牛,为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在松树分布地区发生极为普遍且危害严重,不仅使松树死亡,而且还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做好松褐天牛的防治工作对保护松树资源和生态环境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松褐天牛的防治技术吧!
国内分布
松褐天牛在国内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省,主要为害马尾松,其次为害冷杉、云杉、雪松、落叶松等生长不良的树木或新伐倒木,特别是遭受马尾松毛虫为害后生长衰弱的松树,此虫大量侵入,极易引起成片松树枯死。

生长习性
松褐天牛在本地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树干木质部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在虫道末端蛹室化蛹。

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咬羽化孔飞出,啃食嫩枝、树皮补充营养,5月为盛期。

成虫具有趋光性,性成熟后,在树干基部或粗枝条的树皮上,咬一眼状刻槽,然后于其中产一至数粒卵。

孵化的幼虫蛀入韧皮部、木质部与边材,蛀成不规则的坑道。

防治方法
1、诱捕器诱杀:将诱捕器用铁丝挂在2棵松树之间,下端距地面约1.3米,诱芯瓶内放置药棉,倒入引诱剂,集虫器内倒入半桶水,用铁丝固定在漏斗颈上。

诱捕器主要设在林内空气较为流通的地方,相隔距离100~150米。

每隔3天观察1次,并将集虫器处理干净,每隔7天换1次引诱剂。

2、白僵菌防治:球孢白僵菌对松褐天牛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配合使用松褐天牛引诱剂,由于引诱剂的作用,天牛羽化时聚集到所布点周围的松树上取食被缠在树干上无纺布中的球孢白僵菌而感染,并传染其他松褐天牛,从而达到灭杀松褐天牛成虫的目的。

3、营林防治
①人工清理:对林地内的枯死树、濒死树、受害严重的病虫害木及时进行砍伐、清理,使之不利于松褐天牛生殖繁衍,做好防范、监测工作。

②封山育林: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严格控制阔叶林采伐,逐步改变林分结构,定向培育混交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

③营造混交林:严格控制人工林抚育强度,逐步将同龄林、大面积纯林改造成为混交林、复层林,增加松褐天牛天敌种类,达到生态平衡。

4、化学防治
①喷药防治:在松褐天牛成虫期采用对树干、冠部喷洒绿色威雷750~1200毫升/公顷,分别于松褐天牛羽化初期、盛期进行防治。

②树干注药:对有特殊意义的名松古树和需要保护的松树于松褐天牛羽化期,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入虫线清400毫升/公顷进行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