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T 称量法 方法确认

合集下载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关键词:溶解性总固体,对比分析1引言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又称总矿化度,指溶解在水中的固体的总量,是表征水体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水体中溶解的硝酸盐、氯化物、磷酸盐等物质,会对设备产生腐蚀、结垢等影响,因而是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1]。

目前,测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国标方法是GB/T 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中的称量法:将过滤后的水样经水浴蒸汽蒸干后于烘箱中烘一定时长,恒重后根据蒸发皿前后质量差计算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浓度,该法原理简单,但操作费时、过程繁琐,在水浴过程中,水样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2],并且水浴锅孔有限,不适用大批量样品分析。

另外,电导率法也可以直接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其原理是利用水样中的阴、阳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电流来测定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此方法无需任何前处理、测量速度快、成本低,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但因水样中各离子成分比较复杂,不同离子的导电性能存在差异,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3]。

国标法规定了105℃和180℃均可测定溶解性总固体,考虑到不同水体的复杂程度各不相同,本实验采用蒸汽法(国标法)、直接水浴法、直接烘干法和电热板法对四种水(自来水、市售商品水、包装饮用水、企业中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于180℃条件下进行分析,将测定结果与国标法进行对比,并对其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实验用时进行统计分析。

2 实验材料与方法步骤2.1 实验材料电子天平(德国塞多利斯CP225D);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G2-06);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可调式电热板(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180514G9754);100mL蒸发皿;干燥器;碳酸钠(分析纯)2.2实验方法2.2.1 蒸汽法(国标法)将洁净的蒸发皿于烘箱中180℃烘30min,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于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g)。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导言生活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保障其质量对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检验法,用于监测和评估生活饮用水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常见的检测项目。

一、标准检验法的基本原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是通过检测水样中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以判断水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标准检验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采样:从不同的供水源或用户端点采集水样,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处理:对采集的水样进行预处理,如过滤、氧化、酸碱调节等,以消除干扰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检测: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和试剂对水样中的特定指标进行检测,如pH值、溶解氧、总有机碳、总溶解固体、微生物浑浊度等。

4.与标准对比:将检测结果与国家或地区制定的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进行对比,以确定水质是否合格。

5.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和标准要求,判定水质是否合格。

如果水质不合格,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或改善措施。

二、标准检验法的常见检测项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涉及多个指标的检测,以下是常见的几个重要项目:1.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之一,它对水质的适宜性和腐蚀性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pH值应在6.5-8.5之间,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引起水味变异,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2. 溶解氧溶解氧是衡量水中溶氧量的指标,对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有着重要作用。

较低的溶解氧含量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腐败,而过高的溶解氧含量可能对鱼类等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3. 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碳是水中总有机物的含量指标,它是评估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个重要参数。

高水平的总有机碳可能会导致水体臭味、色度增加,影响水质的可接受性。

4. 总溶解固体(TDS)总溶解固体是指水中溶解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量,它可以间接反映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高水平的总溶解固体可能表明水中存在高浓度的盐类或有害物质,不适宜作为生活饮用水。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1 色度1.1 铂-钴标准比色法1.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色度。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色度的测定。

水样不经稀释,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为5度~50度。

测定前应除去水样中的悬浮物。

1.1.2 原理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似的标准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

规定1mg/L 铂[以(PtCl6)2-形式存在]所具有的颜色作为1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

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浑浊水样测定时需先离心使之清澈。

1.1.3 试剂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tCl6)和1.000g干燥氯化钴(CoCl2·6H2O),溶于100mL 纯水中,加入100mL盐酸(ρ20=1.19g/mL),用纯水定容至1000mL。

此标准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1.1.4 仪器1.1.4.1 成套高型无色具塞比色管,50mL。

1.1.4.2 离心机。

1.1.5 分析步骤1.1.5.1 取50mL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

如水样色度过高,取取少量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1.1.5.2 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mL,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3.50mL,4.00mL,4.50mL和5.00mL,加纯水至刻度,摇匀,配制成色度为0度,5度,10度,15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45度和50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

1.1.5.3 将水样与铂-钴标准色列比较。

如水样与标准色列的色调不一致,即为异色,可用文字描述。

1.1.6 计算按式(1)计算色度:色度(度)=(V1×500)/V (1)式中:V1——相当于铂-钴标准溶液的用量,单位为毫升(mL);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重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不确定度评定

重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不确定度评定
质量称量过程由天平校准和天平
重复性这两个分量组成。
6 因果图分析
将影响实验的不确定度因素主要 分为:稀释、移取和质量称量三方面, 并绘制成图,如图 1 所示。
7 不确定度计算
7.1 稀释
用 5 mL 移液管吸取溶液,用纯水 稀释并定容至 500 mL。
7.1.1 移取标准品 (1)移液管体积校准: U1(V移 )=a/k=0.015/1.732=0.008 7 mL (2)重复性: U2(V 移 )=S(x)=0.009 1 mL (3)温度 :ΔV=V× 水的膨胀系数 ×ΔT=0.002 1 mL U3(V 移 )=a/k=0.002 1/1.732
2 适用范围
适 用 于 生 活 饮 用 水、 水 源 水 及 地 下水中溶解性总固体重量法测定结果 的不确定度评定。
3 分析步骤
(1) 将 蒸 发 皿 洗 净, 放 在(105 ±3)℃烘箱内 30 min。取出,于干 燥器内冷却 30 min。
(2)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 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
分析与检测
重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 不确定度评定
□ 杨晓磊 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白山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摘 要:本文阐述溶解性总固体的定义及分类,根据方法对溶解性总固体测量过程进行分析,梳理出实验过程中的影 响因素,包括样品稀释、水样移取以及称量三部分,并分别对每一部分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不 确定度进行评定。
(3)将水样上清液用过滤器过滤。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 100 mL 于
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 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4)将蒸发皿至于水浴上蒸干。 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 h 后取出,干燥器内冷却 30 min,称量。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探讨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探讨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探讨秦瑞春(新疆哈密水务有限公司,哈密839000)摘要: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是衡量杂用水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中烘干温度有105℃和180℃两种,就两种烘干温度下的结果做了数据对比和分析,以及对碳酸钠的加入方式和加入量进行了讨论,旨在找出更准确的测定溶解性总固体的方法。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溶解性总固体;烘干温度;碳酸钠On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otal Dissolved Domestic And Drinking WaterQin Ruichun(Xinjiang hami water co., LTD,Hami, XinJiang,839000)Abstract: the soluble total solid content is measure of mixed water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of water quality.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otal soluble solids in the drying temperature is 105 ℃and 180 ℃, is the results of two kinds of drying temperature do data contrast and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mode of the addi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and discussed the dosage, aims to find out a more accurat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otal solid solubility.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Total soluble solids; Drying temperature; Sodium carbonate前言水样经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不可滤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

溶解性总固体

溶解性总固体

称量法测定城镇污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方法确认报告1. 目的本实验主要是为了了解溶解性固体大性质及其主要成分,掌握称量法测定溶解性固体的原理及其实验方法,通过精密度、加标回收率来判断本实验室此方法是否合格。

2. 职责2.1 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消除各种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意外因素,掌握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

2.2技术负责人审核检测结果和方法确认报告。

3. 适用范围及方法标准依据本标准规定了用称量法测定城市污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其方法标准为:CJ/T 51-2004(31)4.方法原理将过滤后的水样置于瓷蒸发皿内,置于水浴锅上蒸干,然后在(105±3)℃的条件下蒸干至恒重,增加的重量即为溶解性总固体5.仪器和试剂5.1 分析天平,感量0.1mg5.2 水浴锅5.3 鼓风干燥箱5.4 瓷蒸发皿(100ml)5.5 干燥器:里面用硅胶做干燥剂5.6中速定量滤纸6.方法操作步骤6.1 样品处理:将采回来的水样经过膜或者是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处理后,再进行测定。

6.2 样品测定将蒸发皿洗净,恒重干燥后,准确移取100ml经过处理后的样品于其中,置于水浴锅上蒸干,然后再将蒸发皿放入干燥鼓风箱中,1h后取出,冷却后称重,反复数次直至瓷蒸发皿和样品的重量为恒重(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5mg);溶解性总固体计算公式:ρ(TDS)=(m1-m2)×106/V【m1-瓷蒸发皿和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g)m0-蒸发皿的质量(g)V-水样体积(ml)】7.方法验证实验7.1 方法的重现性实验取一个外地采回来的水样,过滤处理后,连续测定五次,于水浴锅上蒸干,设置干燥温度为105℃,半小时记录一次重量,冷却称量,直到恒重为止(即两次称的重量不超过0.5mg),取样体积同为100ml下,求相对标准偏差。

实验结果见如下表:7.2 加标回收率实验及数据整理。

用优级纯的氯化钠和氯化钾配制已知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取一采回来的水样,以这种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于水浴锅上蒸干在置于干燥箱干燥,实验温度设置为105℃,最后得出的溶解性总固体的回收率如下表所示:8 评价与结论通过上述原始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本实验室称量法测定同一样品的溶解性总固体,其精密度为1.6%,方法标准(1.63±6.23)%;本实验室测得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5%,99.5%,方法标准(100.3±4.2)%;本实验所用的仪器都经过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广州分院)校准合格才使用,人员通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所使用的物资和实验室用水都通过验收合格才投入使用。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验。

1.外观检验:
- 检查水的透明度,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 检查水的颜色,不应出现浑浊、沉淀或明显的色彩。

2.味道和气味检验:
- 使用嗅觉和味觉进行检测,水应无异味、异味和臭味。

3.总溶解固体检验:
- 使用溶解性离子测定仪器,测量水中总溶解固体的含量; - 检测是否超出国家标准限制。

4.酸碱度检验:
- 使用酸碱度测试仪器,测量水的酸碱度值;
- 检测是否处于国家标准范围内。

5.无机物质检验:
- 使用仪器检测水中的无机物质,如重金属等;
- 检测其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6.微生物指标检验:
- 运用微生物培养方法,检测水中的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 检测水中是否存在大肠菌群等指标。

7.放射性物质检验:
- 使用放射性物质检测仪器,检测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 - 检测结果是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8.有机物质检验:
- 使用有机物质检测仪器,检测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
- 检测结果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以上是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确保水的安全和卫生。

水质__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GBT_5750.4_2006_8.1)_称量法_方法确认

水质__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GBT_5750.4_2006_8.1)_称量法_方法确认

水质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4-2006 8.1) 称量法方法确认1 目的通过精密度测试来验证水样中的溶解性总固体GB/T 5750.4-2006 8.1,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本标准试用于饮用水及水源水中溶解性总固体。

3 方法原理3.1水样经过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

3.2 烘干温度一般采用105℃+3℃。

但105℃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

采用180℃+3℃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3.3 当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中含有多量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湿性使称量不能恒定质量。

此时可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而得到改进。

4分析方法4.1 测量方法简述溶解性总固体(在105℃+3℃烘干)4.1.1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3℃烘箱内30min。

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

4.1.2 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 g )4.1.3 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过滤。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100ml 于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4.1.4 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

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h 后取出。

干燥器内冷却30min ,称量。

4.1.5将称过质量的蒸发皿再放入105℃+3℃烘箱内30min ,干燥器内冷却30min ,称量,直至恒定质量。

4.2 溶解性总固体(在180℃+3℃烘干)4.2.1按(5.1)步骤将蒸发皿在180℃+3℃烘干并称重至恒定质量。

4.2.2吸取100mL 水样于蒸发皿中,精确加入25.0mL 碳酸钠溶液于蒸发皿内,混匀。

同时做一个只加25.0mL 碳酸钠溶液的空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5750.4-2006 8.1) 称量法方法确认
1 目的
通过精密度测试来验证水样中的溶解性总固体GB/T 5750.4-2006 8.1,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试用于饮用水及水源水中溶解性总固体。

3 方法原理
3.1水样经过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

3.2 烘干温度一般采用105℃+3℃。

但105℃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

采用180℃+3℃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3.3 当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中含有多量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湿性使称量不能恒定质量。

此时可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而得到改进。

4分析方法
4.1 测量方法简述
溶解性总固体(在105℃+3℃烘干)
4.1.1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3℃烘箱内30min。

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

4.1.2 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 g)
4.1.3 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过滤。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100ml于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4.1.4 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

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h后取出。

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

4.1.5将称过质量的蒸发皿再放入105℃+3℃烘箱内30min,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直至恒定质量。

4.2 溶解性总固体(在180℃+3℃烘干)
4.2.1按(
5.1)步骤将蒸发皿在180℃+3℃烘干并称重至恒定质量。

4.2.2吸取100mL水样于蒸发皿中,精确加入2
5.0mL碳酸钠溶液于蒸发皿内,混匀。

同时做一个只加25.0mL碳酸钠溶液的空白。

计算水样结果时应减去碳酸钠空白的质量。

5. 计算
5.1 溶解性总固体的计算公式
公式中:
—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
(TDS
m—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蒸发皿和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单位为克(g);
1
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6实验结果
选取10份样品加标,使溶解性总固体值为170.5mg/L,按4进行测试。

由附表可知,精密度RSD<4.9%,满足GB/T 5750.4-2006 8.1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