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合集下载

教研活动记录四年级数学(3篇)

教研活动记录四年级数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提高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课后反思等形式,探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1年10月15日(星期五)下午2:00-5:00地点:四年级数学办公室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主题: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2)主持人:张老师(3)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4)活动流程:① 张老师对《分数的加减法》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② 教师们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③ 张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2. 课堂教学观摩(1)授课教师:李老师(2)授课内容: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第二课时(3)观摩人员: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4)活动流程:① 李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全体教师认真观摩。

② 观摩结束后,进行评课环节。

3. 课后反思(1)授课教师:李老师(2)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3)活动流程:① 李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② 教师们针对李老师的反思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③ 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今后教学工作的要求。

四、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四年级数学《分数的加减法》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教学目标、重难点。

2. 集体备课环节,教师们积极参与,分享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课堂教学观摩环节,教师们认真观摩,评课环节中,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4. 课后反思环节,教师们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五、活动成效1. 提高了四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年级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记录表

四年级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记录表

四年级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记录表一
姓名:
本单元教学内容: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知识目标:
1、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会互化分数与小数
3、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能力培养目标:
1、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与人交流,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活动要求:去三个不同的超市调查两种同一品牌物品的价格,并记录下来,比较一下这两种东西在哪个超市便宜,算一算在哪个超市买东西更划算。

调查表
家长评价:。

四年级上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四年级上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四年级上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一、活动主题。

探索数学奥秘,激发数学兴趣。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思维等。

3.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

[具体活动时间,例如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四、活动地点。

教室[具体教室编号]五、参与人员。

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成员[列出大概人数或者成员名单]六、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活动一:数字规律大发现。

1. 活动导入。

-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组数字:1,3,5,7,9,…,然后问学生:“你们能发现这组数字有什么规律吗?”-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之间的差值,发现这是一组连续的奇数。

2. 数字规律探索。

- 给每个小组(将兴趣小组成员分成若干小组)发放一张写有数字序列的卡片,如2,4,8,16,32,…或者1,4,9,16,25,…等。

- 小组成员合作讨论,找出数字的规律,并记录下来。

-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他们小组发现的规律。

例如对于2,4,8,16,32,…这组数字,规律是后一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的2倍;对于1,4,9,16,25,…这组数字,规律是每个数字依次是1²,2²,3²,4²,5²等自然数的平方。

3. 规律应用。

-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新的数字序列,但是中间缺少一个或几个数字,例如3,6,12,(),48,96。

让学生根据之前发现的规律,找出括号里的数字(答案是24)。

- 小组之间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回答正确的题目最多,给予小奖品(如数学笔记本、铅笔等)奖励。

(二)活动二:数学图形拼搭。

1. 图形介绍。

- 老师展示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的卡片或者实物模型。

- 简单介绍这些图形的特点,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2. 拼搭任务。

四年级上册数学兴趣小学计划表

四年级上册数学兴趣小学计划表

东峤下屿小学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2013-2014学年上学期)一、活动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

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的教育理念,促进第一课题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活动安排1.活动时间:周四下午的第三节课。

2.活动地点:下屿小学四楼多媒体教室。

3.活动课题:口算、巧算、速算;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训练。

4.活动形式:课题授课式、竞赛式、课外活动等。

三、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的海洋。

四、活动思路1、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兴趣培养课,注重知识的现实性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兴趣班的活动,切实调动学生与数学的感情,对今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帮助五、活动内容(详见活动记录)六、兴趣小组名单谢迅飞黄延泽林敏林贤龙林峰辉林燕棋林润发林杰翁宇翔黄延宇陈晗林梦颖林韵陈晓彤翁宇姗林名来余文丹林威林雪婷林正董娉婷林晨如林风周次活动人数辅导老师活动内容例题1(和差问题)甲乙两个工程队合挖一条长48千米的水渠,甲队比乙队多挖了6千米,求甲、乙工程队各挖了多少千米?练习题1、甲、乙两个仓库共运进货物1260吨,如果从甲仓库调出120吨货物到乙仓库,则两个仓库的货物一样多,求甲乙两仓库原来运进货物各多少吨?2、电视机厂一、二、三车间共有工人360人,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12人,第三车间比第二车间少18人,三个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3、养兔场共养兔8800只,有白兔、黑兔和灰兔三品种,白兔比黑兔多600只,黑兔比灰兔少400只,求白兔、黑兔、灰兔各有多少只?活动小结周次活动人数辅导老师活动内容例题2、(和倍问题)小卫家里养了20只兔子,其中大兔只数是小兔的4倍,问小卫家养的小兔和大兔各有多少只?练习题1、某校四、五年级共有学生218人,五年级学生人数比四年级的2倍少22人。

数学四年级教研活动记录(3篇)

数学四年级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9月30日开展了四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2021年9月30日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活动主题1. 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四年级数学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制定教学计划。

2. 教学研讨: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案例分析: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教研组长带领全体教师认真研读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2)针对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进行深入研讨,制定教学计划。

(3)教师们共同商讨教学策略,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

2. 教学研讨(1)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2)针对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提出改进措施。

(3)教研组长对教学研讨进行总结,强调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们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六、活动总结1. 集体备课环节,教师们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教学目标、重难点,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 教学研讨环节,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学质量。

3. 案例分析环节,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4. 本次教研活动,使教师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七、活动反馈1. 教师们普遍认为,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2. 部分教师表示,在集体备课环节,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四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9.7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记录人×××主持人×××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课题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这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的教一节内容,为后边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大数的认识打下材基础。

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简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析系,知道数级、数位。

1、借助计数器数数,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形象揭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2、注意让学生了解“数位”的意义,体会“位值”的含义。

3、使学生初步体会计数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作用,引出数位顺序表后,通过说出北京市人口数中一些数字表示的含义体活会“位值”的意义。

动4、呈现亿以内数位顺序表,介绍“数级”,让学生利用数位过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意义。

程活动时间9.11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记录人×××主持人×××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教师课题内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例 5 教学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呈现2011 年 6 个国家到我国旅材游的人数为学生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供了生动的学习资源。

简教材明确提出:“你会比较两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吗?”,意析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

一、教学中的困惑1、合作交流时应交流什么内容?2、“做一做”第 2 题比较四个数大小,学生会感到困难,如何突破难点?二、修订意见活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探索比较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解决措施过1、教学中,应抓住关键环节组织交流,比如,在独立比较两程个数的大小后,说一说“比较过程和结果”;在交流展示多个比较结果后,说一说“怎样比较大小”等。

2、由复习准备 - 自主尝试、交流 - 讨论、总结 - 练习应用,实现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效迁移和提升。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小学(3篇)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小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数学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下午开展了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评课议课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

教研组长带领全体数学教师共同研讨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

2. 课堂观摩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课堂观摩。

两位教师分别展示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两个课时。

在课堂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观察、记录,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

3. 评课议课课堂观摩结束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

首先,两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分享了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接着,其他教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评课议课过程中,教师们畅所欲言,积极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4. 主题讲座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次教研活动还邀请了一位资深数学教师进行了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2)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三、活动总结本次数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评课议课和主题讲座等形式,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收获:1. 提高了教师对数学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3. 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手段。

四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记录

四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记录

四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记录
时间:2019年11月15日
地点:某小学四年级教室
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主题:趣味数学活动
活动内容:
1. 数字接力
参与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人数不超过六人,每组安排一个队长。

每组的队长从老师手中拿到一个数字,然后将这个数字向后传递,要求每位学生说一个数字,将所说数字连在前面的数字后面,组成一个新的数。

最后将数字报出,报出的数字是由每个队员所说的数字按照顺序排列组成的。

2. 数学拼图
在班级门口设置一个数学拼图区域,每个学生可自由进出。

在拼图区域里,放置着各种形状的数学拼图,例如整数加减法、简单的几何图形、分数计算等。

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拼图进行拼图操作,操作完毕后,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拼图上,然后将拼图放回原位。

3. 数字排列
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不少于四人。

首先,每组的队长从老师手中拿到一个数,然后组员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数字排列,例如第一行放一位、第二行放两位、第三行放三位,以此类推。

最后,每组的队长要将排列好的数字报出来,由老师进行核对。

活动效果:
通过这次趣味数学活动,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他们通过游戏、拼图和排列等形式,掌握了数字序列、数学拼图、数字排列等数学技能。

同时,这次活动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了他们的数学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013、9、6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找规律
活动目标找出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一、情境式出示下列题目: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

(1)、3,6,9,(),()(2)、180,155,131,108,(),()
(3)、1,1,3,7,13,(),()
以上各小题,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正确填写呢?从填写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引导学习
师:(2)、(3)题又有什么规律?
生讨论:得出(2)的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25、24、23、22…
得出(3)的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0、2、4、6…
四、兴趣尝试: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1,3,9,,27,(),()②1,2,6,24,(),()
③1,2,2,4,8,32,(),()④1,4,9,16,(),()
2、找出每组数的规律,再填数。

(1,4)(2,8)(3,12)(,)(,)
活动评价:
1、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3、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周密性。

2
时间2013、9、20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加减法的巧算
活动目标学会巧妙运算加减法
一、出示一些加、减法习题,谈话激趣让学生练习解答:
726+202 384+199 824-498 543-204
二、情境引入巧算兴趣学习的指导:
师,启发思路:如725+202题中的两个加数,第二个加数202接近200,所以把202看成200+2,那么726+202就看成726+200+2.这就是“少加要再加”。

726+202=726+200+2=926+2=928
又如824 –498题中,减数498接近500,就可以先减去500,与原题相比,多减了2,所以再加上2.这就是“多减就要加上”。

824-498=824-500+2=324+2=326
三、即时兴趣练习尝试:
1、按刚才的两个方法,完成以上两题。

2、巧算下面的题目。

(学生上台展现)
482+301 1258+797 826-697 999+98+97+9+7 329-283+171 4250-1347-253
四、分享成功,谈体会。

活动评价:
1、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合作探求。

2、能分析、归纳出解决方法。

4
时间2013、10、11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巧填最大数、最小数
活动目标灵活运用出发的原则来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3+()=19 7×()+3=17 8×()<25 5×()<17
2、你可记得,竖式除法的原则?除法验算的办法?
板书:①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②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谈话引入: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已经学习过除法,但有余数的除法你能运用自如吗?
二、揭示活动主题,开展兴趣活动:
出示:○÷5=7……□,根据余数写出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三、学生讨论、试探解决:
师,引导:此题的除数是多少?竖式除法的原则是什么?
生:依据“除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原则”推断出,余数可填1,2,3,4。

生:试探解答:最大5×7+4=39 最小5×7+1=36
生,即时练习:□÷6=8……□(问:最大可填什么?最小可填什么?)
四、兴趣钻研:
算式□÷□=3……5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师,启示:余数是5,除数应比余数大,比5大的数有无数个,其中最小的是6,所以除数最小是6;根据“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可求出最小的被除数是3×6+5=23。

故,列式如下;3×6+5=23
五、小组练习:类似的题型(小黑板出示)<吴逸轩、黄静薇同学
活动评价:
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厚,积极性更强。

学生的
逆向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

6
时间2013、10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找规律
活动目标找出数列的规律
一、揭示活动的主题,开展活动:
出示下图,让生观察:□□?☆□□?☆□□?☆□□…
师,问:你能算出第47个图形是什么吗?
师,进行思路导航:从上图可以看出,图形是按照“两个正方形,一个梅花,一个星星”的
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即四个图形一个周期。

47÷4=11(组)…3(个),47个图形中有11个周期多3个,所以第47个图形就是重复了11个周期以后的第3个图形,是?。

列式为:47÷4=11(组)…3(个)
二、小组实践交流,探讨:
1、把1~56号的卡片依次分给小明、小红、小兰三人,你知道13号给谁了吗?54号呢?
2、一排彩灯按“红、黄、蓝、绿、紫”的顺序重复排列,第4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第62个呢?
3、2008年8月8日是星期五,问8月30日是星期几?
4、小黑板出示兴趣活动操作题。

(让王东旭、赵嘉琪同学上台展示)
三、学生质疑巩固:
活动评价:
给予学生实践机会,就是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参与,活动气氛更显
浓厚。

8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10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12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14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16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18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20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22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24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26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28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30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32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34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36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38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40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42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44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46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48
时间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50
时间2013、9、20
地点多媒体教室
应参加人数70 缺勤人数0
活动主题数一数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出图形个数
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锐角。

3、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4、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5、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辅导老师签名:赵玫
51
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