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九年级上 道德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生活在民主国家》优质课教学设计_1

③新在特点……
教师总结: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是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探究,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它不比西方的民主差。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起制度自信,了解到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生活。
学生观看有代表性的同学回答材料思考:大家心目中的“民主”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跟着老师的提问,齐答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
(1)新中国民主有了怎样的进步?
(2)民主探索是否一帆风顺?
(3)从中应该汲取怎样的教训?
学生自主探讨,选好发言人进行汇报
两组学生发言人上台讲述自己的社会调查过程及感悟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事评论导入新课
学生时事评论:《新个税法修正草案社会征求意见结束,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生思考:我们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学生通过时事评论思考
贴近时事热点激发学生兴趣,体验民主,导入本课
讲授新课
活动一:展示课前小调查:
你心目中民主的班级是怎样的?
展示学生代表性答案
三、探索新型的民主
活动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汇报
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请你对照旧中国的民主,谈谈社会主义民主 “新”在何处?(提示:从“形式”、“制度”、“特点”思考)
要求:
1、阅读课本P33-35页,找到相关知识,并联系你所知道的时事及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2、小组讨论5分钟,记录员负责记录,每组选好发言人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教学设计(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追求价值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课“追求价值”,主要围绕的内涵、价值以及实践等方面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的重要性,认识到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意识,提高参与生活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的方式解决问题,如何参与到生活中,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的内涵,掌握的价值,学会运用的方式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意识,尊重他人的意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的内涵、价值以及实践。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提高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案例,使学生理解的重要性。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的价值,提高参与生活的意识。
3.实践法:学生进行实践,如班级选举、决策等,提高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的价值。
3.准备实践的活动方案,便于学生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如班级选举、社区决策等,让学生了解的实践。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运用的方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意识。
4.巩固(5分钟)总结讨论成果,让学生明确的价值和作用。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实践,如班级选举、决策等。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的价值和作用,提醒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的方式解决问题。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参与到生活中,提高意识。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教学设计(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追求价值》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课《追求价值》旨在让学生了解的含义、价值以及追求的必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认识追求的途径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但对于价值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可能接触到一些关于的现象和问题,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思考的价值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的含义、价值以及追求的必要性,学会判断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情感态度,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的含义、价值以及追求的必要性。
2.难点: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思考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追求。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的价值和意义。
4.启发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收集一些与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3.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材料,展示一些与相关的现象,如选举、议会等,引导学生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的含义、价值以及追求的必要性。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时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 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教材中提到的案例,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思考的价值和意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案-第3课 追求民主价值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第1课时 生活在民主国家重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难点: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课前小调查汇报:你心目中的“民主”和你身边的“民主”。
2.学生回答。
3.教师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国家,在现实生活中,你一定参与过民主生活,感受过民主的力量,让我们一起追求民主的价值,为实现民主贡献我们的力量。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知识点一民主的足音1.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__民主形式__和__民主制度__的建立。
2.建设__人民当家作主__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__社会公平正义__,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3.实践证明,通过__法治__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__自由幸福__、国家__繁荣发展__、生活__稳定有序__、制度__充满活力__、社会__长治久安__的根基。
知识点二新型的民主4.__人民当家作主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5.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和保障__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__。
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__最广泛__、__最真实__、__最管用__的民主。
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社会主义民主是__真实__的民主,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7.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是:发展选举民主和发展__协商__民主。
8._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__中国共产党__领导的__多党合作__和__政治协商__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__民族区域自治__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1.正确认识民主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2)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3.我们在追求民主价值、探索民主制度的历史进程中得出了怎样的结论?(1)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2)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5.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7.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8.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复习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民主共和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
君主立宪制
为什么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民主制度?
4.民主道路的选择: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
笔记1:如何认识民主?
①民主思想的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②民主价值的追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③民主价值的实现: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 ④民主道路的选择: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
如何认识民主
1.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来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 国家才能安定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 就能得到人民
要做一个“圣人”,就不能有自己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主体的广泛性
最真实
每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会聚北京,共商国是。 两会是民意的荟萃,是群众意见、 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一份份议 案、提案,直指群众最为关切的 问题。
最管用(效果)
2023年3月,全国两会精神和主要内容: 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企稳回升;加大对企业纾困支持;稳岗扩就业 保供稳价)、2023年政府重点工作(城镇新增就 业1200万人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保持 在1.3万亿斤以上;)……
笔记2:中国民主的发展历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革命民主的胜利就是人民 民主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始终不断 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56年):确立社会主义民主 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 中国大地上得以确立。 4.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精品教案(2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1课时生活在民主国家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民主。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
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掌管。
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以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财报销。
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
想一想:“史上最牛公章”体现出了村民什么思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民主思想。
这枚公章与其他财务审核公章不同的是,多了“民主”二字。
它的出现应该是当地村民民主意识萌生和发展的产物。
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民主。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民主的足音(一)对民主的看法1.活动:小记者采访选一名同学担任小记者,采访同学们对民主的看法,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3.师生共同总结: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二)仁人志士对民主的追求1.阅读教材第31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这些追求民主的先贤眼中,民主是什么样的?3.教师讲解:(1)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
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2)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1.指导学生研读教材第31-33页内容,理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的脉络并进行总结。
2.教师总结:(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说课稿: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1课时生活在民主国家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说课稿:第三课追求价值-第1课时生活在国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追求价值》第1课时《生活在国家》的内容,主要围绕着的概念、制度的建立和维护、以及生活在国家中的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行为展开。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的基本概念,理解制度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生活在国家中的公民应该积极参与生活,维护制度。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概念,制度的建立和维护,生活在国家中的公民。
在第一部分,教材通过讲解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的基本特征。
在第二部分,教材介绍了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
在第三部分,教材阐述了生活在国家中的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行为,如尊重他人权利、积极参与生活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常识和道德观念,对于这个概念,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的价值,理解制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生活的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的基本概念,理解制度的价值和意义。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积极参与生活的意识。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的概念和特征。
2.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3.生活在国家中的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行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性。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感受的价值。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讲解的概念:讲解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的基本特征。
3.分析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制度的历史背景。
4.阐述生活在国家中的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行为:引导学生理解公民在国家中的责任,如尊重他人权利、积极参与生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生活在
新型民主国家
道德与法治
民主的足音
1 民主的价值及实现 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 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3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真正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 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
3 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P40)
(1)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 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2)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 情。
增强民主意识
4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备的能力(P41)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
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 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 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5 如何增强民主意识?(P42)
(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 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 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 增强民主意识。
第三课 追 求民主价值
1.民主的价值及其实现(P30) 2.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P30) 3.社会主义民主的真正确立(P32) 4.(重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目的(P30) 5.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
社会公平正义。
6.(难点)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P33) 7.人民民主的真谛(P34) 8.(重点)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P34) 9.(重点)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P35) 10.(重点)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人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P38-40) 1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P39) 12.(难点)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P40) 1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备的能力(P41) 14.如何增强民主意识?(P42)
自中学国目大地标上得以真正确立。
(P75-P77)
4 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新型的民主
5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目的(P30 P33)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6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P33)
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 最管用的民主。
7 人民民主的真谛(P34)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8 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P34)
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9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P35)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3.2 参与民主生活
道德与法治ຫໍສະໝຸດ 行使民主权利1 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人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P38-40)
民主选举(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2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P39)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 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