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折号与冒号

合集下载

破折号和冒号

破折号和冒号

破折号和冒号,您用对了吗一、破折号用法破折号,顾名思义就是表示有“破”有“折”的标点符号。

所谓“破”,就是在语句中突然打断话头;所谓“折”,就是把意思转移到另一方面。

因此,表示停顿、转折、注释是它的基本用法。

这样的例子随手可得,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与“伯父”间的有趣对话。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那怎么——”是“我”对“伯父”的话产生了疑问时说的半截问话,原意应该是“那怎么又扁又平呢?”“我”没有这样问下去,中途停住了,用破折号表示“我”的话没有说下去。

又如,“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提示语是色彩,后文应该围绕“色彩”来叙述,但是后文却转而描写蝴蝶的行为,整个话题发生了转换,因此用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折。

二、破折号应用下面这段话里三处有错误的标点符号,并进行修改。

我一路寻寻觅觅,终于来到了希腊的古奥运遗址——就是奥林匹亚。

每一届奥运会上,圣火传递都是必不可少的仪式,而火种就必须采自这里,并以火炬接力的形式传到主办城市。

这时,你知道我内心涌动的是一种什么感受么?神圣。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位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普罗米修斯)。

你知道吗?在希腊神话中,人类是提坦神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普罗米修斯含义是深谋远虑)。

这还是我从老爸的《神话大全》里读到的,我清晰记得扉页上面写着:“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1. 我一路寻寻觅觅,终于来到了希腊的古奥运遗址——就是奥林匹亚。

破折号不能与“是”“有”等提示的词同时使用,因为破折号本身起着解释说明的作用,在破折号后面加上“是”“就是”“有”属于画蛇添足。

2.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位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普罗米修斯)。

写文章时,为了让读者了解得更透彻,我们有时需要加个注释,因此可以使用括号,但是括号里注释的内容不用读出来,只是用来解释前面的话。

11冒号和破折号的用法及区别

11冒号和破折号的用法及区别
甲处“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 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中的冒号使用错误,冒号在此处起到解 释说明的作用,句中要解释的是“插画(插图)”,但冒号后面的解释的是 “绘本”。
冒号的主要用法: 一、用于书信、讲话稿的称呼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区别 二、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三、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
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一种是听别人传 说的
四、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
他知道露水怎么样洒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 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 ;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 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二、总结上文时的区别: 冒号总结上文用的较多,而破折号总结上文用的较少,二者的区别是:当分说部分是
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时,用冒号,例如: ①、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
,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他本来也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 只这一点。 ②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 :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当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时,用破折号。例如:④ ③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 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④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第一句分说部分是总说的分项叙述,而第二句则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 2、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 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而破折号 没有这一限定。 例如: (1)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 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有:《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这些影 片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3、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 ;用冒号表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

一种用法 两样内涵——破折号与冒号用法辩证

一种用法     两样内涵——破折号与冒号用法辩证

一种用法两样内涵——破折号与冒号用法辨证备考复习“标点符号”这个专题时,同学们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破折号的用法中,复习用书明白地提出,冒号可“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如例①: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在冒号的用法中,复习用书也明白地提出:破折号可用于总括语前,“表示总结上文”。

如例②:明月悬在中天,光辉、静穆,车辆与行人都很稀少;檐下的冻雀啁啾了几声——这境界一时之间使人想起乡村教堂边上的墓地。

既然这两种符号都可用于总括语前,那么,这两种用法有没有区别?可否换用呢?看到这个问题,笔者认真比较分析二者异同,并查询有关资料,发现二者其实是有一定区别的,不可混用。

且看上文的例①,在这个句子中,“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一个总结是对上文“张华”的前途、“李萍”的前途、“我”的前途所作的全面的概括,全面的总结,这个总结从内容上看没有超出前三个分句的范畴,从话题上看,属于同一个话题,我们不妨称之为“保守归纳”。

再看上文的例②,“这境界一时之间使人想起乡村教堂边上的墓地”,这个句子,当然也有总结的成分,“这境界”三字即是对上文“明月、车辆、冻雀”三句所描写的冷清、凄寒境界的总括,但“一时之间使人想起乡村教堂边上的墓地”却在总结的基础上很明显地有所延展。

从内容上和话题上看,都明显地扩大了,是前边“明月、车辆、冻雀”所无法包容的,有新的思维火花闪现,这种总结,我们不妨称之为“延展性归纳”。

如果对上边规律的发现存有疑问的话,不妨再看下面几个例子:例③:景阳岗上的武松,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例④:今天晚上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例⑤: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汪洋的太平洋,阴郁的、古老的小村落,银的白光凝成的城市——一切,一切,夕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

标点符号的用法——问号、冒号、引号、破折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用法

标点符号的用法——问号、冒号、引号、破折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用法

标点符号专‎题之问号、冒号、引号、破折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用法‎一、问号的使用‎‎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末。

‎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相同的情况‎。

如:你放着罢,祥林嫂!二、冒号的使用‎‎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

(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

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

‎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表示提示性‎的词同时使‎用。

冒号和破折号的用法

冒号和破折号的用法

冒号和破折号的用法
1. 嘿,你知道吗?冒号可以用来引出解释说明呀!就像这样: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今天超开心!这里的冒号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后面解释开心的原因这扇门。

2. 哇塞,冒号还能用于列举呢!看这个例子:我喜欢很多东西:冰淇淋、蛋糕、巧克力。

它就像一个有序的指挥员,把各种东西整齐地排列出来啦。

3. 哎呀呀,破折号也很有意思哟!它能表示突然的转变呀,比如说:我本来很开心——突然就难过了。

感觉就像在道路上突然拐了个弯呢。

4. 嘿,破折号还能表示声音的延长呢,像这样:“呜——”火车开动了。

是不是感觉那火车的声音一下子就拉长了呀。

5. 哇哦,冒号在对话中也常用呀!比如:妈妈说:“宝贝,该睡觉啦。

”这里的冒号就像是妈妈说话的标志呀。

6. 哈哈,破折号还可以强调某个内容呢!像:这可是我最最宝贝的东西——一定不能弄坏哦!它就像是给这个东西打上了特别的记号呢。

总之,冒号和破折号的用法可多啦,我们可得好好掌握它们,让我们的表达更有趣、更准确呀!。

破折号与冒号

破折号与冒号

破折号与冒号【破折号】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义的转换、递进、中断、延长等。

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其作用主要有:1、表示注释。

如:(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如:(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3)“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1)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如:(1)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表分项列举。

7、用于副标题前。

【提示】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1)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

(2)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冒号】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如:(1)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 (2)她是秋天没丈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提示:用于提示下文的词语“注意”、“指出”、“宣称”、“证明”、“告诉”、“如下”、“例如”等后常用冒号。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

如:(1)日期:10月20日地点:县剧院● 【特别提醒】A、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

(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B、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2024届高考常考标点引号、省略号、破折号、冒号用法详解

2024届高考常考标点引号、省略号、破折号、冒号用法详解

2024届高考常考标点引号、省略号、破折号、冒号用法详解2024高考常考标点:引号、省略号、破折号、冒号用法详解双引号作用:⒈表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⒉表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

⒊表反语、讽刺或否定(又称“反语讽刺")。

⒋表特殊含义5.表强调省略号作用:1.表列举省略2.表引用省略3.表停顿4.表沉默,类似于“emm…”5.表声音中断或话未说完6.表声音断断续续7.表示语意未尽,欲言又止,言在意外8.表示语音延长破折号作用:1.表注释或补充说明2.表递进3.表转折4.表声音延长或停顿5.表转换话题6.表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7.表强调被引出的后文8.表总结前文冒号作用:1.表总说2.提示下文3.表注释或说明4.表总结上文5.表具体说明【省略号用法详解】一、表示引文的省略1.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二、表示列举的省略2.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表示钟声还在继续响)3.在广州有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三、表示说话断断续续4.“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我可替你担心呢!”5.“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四、表示话未说完6.听鸟叫的人说:“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五、表示沉默(或冷场尴尬,效果类似于“emm...")7.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六、表示思维的跳跃(或话题转换)8.“对呀对呀!……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七、表示语意未尽,欲言又止,言在意外9.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冒号与破折号比较

冒号与破折号比较

冒号与破折号比较(转帖)冒号和破折号,一个是点号,一个是标号,差别是很大的,但是,因为二者都有引起下文和总结上文的作用,所以,有时候也会分辨不清。

引起下文时的区别1、冒号用在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

破折号用于表示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

破折号只是要对前边的文字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主要是起到加以强调的目的。

冒号主要是起到“涵盖”的目的。

请看例子:(1)这次职工大会有三个议程:审议奖罚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代会理事。

(2)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⑶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第一、三句分说部分是总说的分项叙述,而第二句则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

2、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

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而破折号没有这一限定。

例如:记者在北京一些小学采访,不少老师反映:这一两年,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反映出的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低,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冒号所管的内容为“这……等问题”,没有管到句末,且只做主语,所以应将冒号改为“的”。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不在冒号管辖的范围内,不当,应该改成破折号。

)3、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号表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

总结上文时的区别冒号总结上文用的较多,而破折号总结上文用的较少,二者的区别是:当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时,用冒号,例如:①、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他本来也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这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折号】
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义的转换、递进、中断、延长等。

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其作用主要有:
1、表示注释。

如:(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如:(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3)“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1)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如:(1)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表分项列举。

7、用于副标题前。

【提示】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1)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

(2)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冒号】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如:(1)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 (2)她是秋天没丈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提示:用于提示下文的词语“注意”、“指出”、“宣称”、“证明”、“告诉”、“如下”、“例如”等后常用冒号。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

如:(1)日期:10月20日地点:县剧院
● 【特别提醒】A、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

(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B、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3)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应将冒号换成逗号)
C、一个句子中不要出现两个冒号。

如:(4)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一些自己国家的历史,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

(第二个冒号应删去。


【顿号】
顿号的基本用法: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

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顿号运用的难点和考点:
1、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用顿号。

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

2、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3、并列的短语比较长或长短不齐,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

4、并列的短语作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5、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6、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

“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7、集合名词(如“工农业”“中外记者”“甲乙丙丁““中小学生”等)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用顿号。

练习: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神曲》精深博大,包罗万象,内容涉及诸多知识,神话、宗教和文化典故等比比皆是。

B.“豆寇年华”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不能用于十五、六岁的小伙子。

C.为方便群众“五一”乘车,日内将开辟红庙至动物园、前门、东大桥、丰台、北太平庄至颐和园、香山至卧佛寺六条游览路线。

D.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射柳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喜爱。

1(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