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的故事

合集下载

居里夫人的故事推荐

居里夫人的故事推荐

居里夫人的故事推荐1. 讲讲居里夫人的小故事一、居里夫人对时间很看重,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

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

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2.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成立,居里夫人回国参加成立仪式。

许多名人聚集在她周围。

仪式即将开始时,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吻了她的脸颊,亲自把她推上了主席台。

这位老妇人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在场的人都被这感人的一幕感动了,热烈鼓掌,老人流下了眼泪。

三、居里夫人读书非常专注。

一次,小伙伴们在她伏案读书的时候,悄悄地在她的座位背后垒起了一座椅子塔: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25分钟过去了,居里夫人还没有发觉,仍在聚精会神地读书。

4.居里夫人的真名是马涅,马涅来到了巴黎大学理学院,开始了她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

虽然住在姐姐家很舒服,但是因为姐姐家的病人和客人太多,影响了学习,曼雅说服姐姐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

她学习如此努力,以至于忘记了照顾自己的健康。

一天,她晕倒了。

姐夫过来仔细检查她,问她吃了什么。

她第一天晚饭只吃了一把萝卜和半磅樱桃,一直学习到凌晨3点。

姐夫把她接回家,在姐姐一家的精心照顾下,她康复了。

就这样,曼雅努力学习了两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年,她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

五、从191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

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

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去拜访居里夫人。

他走到村里一个渔民家门口,向一个赤脚坐在门口石板上的女人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

居里夫人的三个故事

居里夫人的三个故事

居里夫人的三个故事
居里夫人(Marie Curie)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是唯一一个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以下是关于她的三个故事:
故事一:简朴生活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的一个贫苦家庭,尽管她后来成为了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但她的生活一直非常简朴。

她经常用推车推着两个孩子过河,以节省一点车费。

即使在她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她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将大部分奖金用于科学研究,而不是用于个人享受。

故事二:勤奋好学
居里夫人在年轻时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她的姐姐上音乐课的时候,她总是偷偷地听,并且尝试用纸片和炭笔在纸上写下音乐。

当她的父亲发现她在努力学习的时候,他感到非常高兴,并鼓励她继续努力。

居里夫人后来成为了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她的成就证明了勤奋好学的价值。

故事三:献身科学
居里夫人是一个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

她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元素,这些元素对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发现这些元素的过程中,居里夫人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这对她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最终,她因患白血病而去世,享年67岁。

尽管她的健康状况很糟糕,但她仍然坚持在实验室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法国波兰裔的科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居里夫人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一生中得到的奖不计其数,可是名利对于她来说,只不过像一个玩具一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她将英国皇家学会的金质奖章送给六岁的女儿当玩具,那可是在一般人眼中相当珍贵的东西,对于英国的科学家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是非常渴望的,这只是居里夫人的故事中的一个。

作为母亲的居里夫人,在教育女儿方面,那真的是天下母亲的楷模,居里夫人一家四代都是科学家,而且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与她的教育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孩子的教育,她从小就开始了,而且她去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将自己的实验室向孩子们开放,以此来提升孩子们的好奇心,而她在这方面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有十多位人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

居里夫人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来搞科研,她们新婚的房间里,只有两把椅子,都没有为客人准备椅子,原因就是怕客人坐着不走,耽误了她与丈夫搞研究的时间。

而且对于赴宴之后的菜单,她总是带回到家里,只因为那些菜单的纸张非常好,写字方便。

居里夫人的绯闻故事居里夫人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欧洲重男轻女思想最为严重的时候,生活在男权主义下的人们,认为女人是丈夫的附属品,要全心全意为丈夫服务,不能有怨言,也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居里夫人第一次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虽然想法是她提出的,实验部分基本是她自己独立完成的,她的名字仍然写在最后,她甚至无法在科学院读自己的论文,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晚年的居里夫人做了一件“天理难容”的事情,这也导致她深陷舆论泥潭,社会的评价差点击倒这个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曾绯闻缠身,就是因为在丈夫去世后,她爱上了丈夫的学生,一个物理学家——保罗·郎之万,这在当时看来是绝对不可原谅的。

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居里夫人是寡妇,就应该恪守妇道,而不是在丈夫去世后还跟别的男人在一起。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通用9篇)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通用9篇)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通用9篇)居里夫人名人故事篇1艰苦求学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中学数理教师,母亲患有严重的传染病,在她不满10岁的时候,母亲和大姐就相继病逝了。

生活的艰难和厄运磨炼出小玛丽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处处表现出顽强的进取精神。

父亲对科学的热爱深深影响了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

但是贫寒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玛丽开始做家庭教师。

一直到24岁经济条件有所好转时,她才考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学好每一门功课。

入学两年后,她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得了第一名。

淡泊名利居里夫人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

她对个人的荣誉看得很清楚,她说:“荣誉使我变得越来越愚蠢。

当然,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就是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往往与别人认为他是怎样很不相称。

比如我,每每小声咕噜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

”一天,一位朋友来家做客,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大为惊讶:“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教女有方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

她开发孩子智力的诀窍是“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

女儿不足周岁时,她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

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让她们在庭园里栽花、种菜等。

她还抽出时间与孩子们一起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

她的教育力求从实物开始,而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

居里夫人奋斗的故事

居里夫人奋斗的故事

居里夫人奋斗的故事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有很多关于居里夫人的事迹都被写成了故事,而这些故事也跟她的美名一样流传于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居里夫人的故事一:居里夫人的成长故事居里夫人是在波兰出生、长大的。

那时的波兰正处在俄罗斯的统治之下,玛丽从小就尝够了做亡国奴的滋味,她私下里接受了许多抵抗侵略的思想,从心底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她发誓要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学习。

在玛丽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去世了,父亲因为亡国失去了工作,仅靠以前的一点积蓄和在家给别的孩子上课挣点钱养活她们,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

艰苦的环境磨炼了玛丽姐妹的意志,在学校里,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深受老师喜爱。

玛丽中学毕业了,由于才学出众,她获得了金质奖章。

可是她却不能继续上学了,因为沙俄统治下的波兰,大学里面是不收女学生的,到巴黎上学,家里又拿不出那么多钱。

要知道,同样获金质奖章毕业的姐姐已在家呆3年了,去巴黎上学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玛丽回到了家里,父亲因供不起女儿上学伤心地落下了泪,玛丽一边劝父亲,一边想着办法。

她和姐姐商量先由她做家教,供姐姐读书,姐姐毕业后有了工作就可以供她读书了。

就这样,姐姐拿着全家人凑起的钱迈向了巴黎,玛丽一边学习一边挣钱,终于在1891年也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1玛丽到巴黎后,先是住在姐姐家,因为姐姐家离校较远,为了节省时间且有一个更为安静的学习环境,玛丽搬到了学校附近的一间小阁楼上。

阁楼条件相当艰苦,冬天又无法取暖,玛丽常常被冻醒,她不得不起来,把所有的衣物都盖在身上,有时甚至把凳子压在身上增加重量。

玛丽生活极其简单,每天仅以几片面包充饥,有几次连这也忘了,正在读书,突然昏倒,多亏同学发现通知了姐姐。

玛丽的姐姐为此操透了心,玛丽自己却为这事发笑了。

所有的艰苦条件,丝毫没有影响玛丽的学习。

她每天总是早早地第一个来到教室里在前排座位上坐下来,认真听老师讲课,晚上10点钟图书馆的灯熄灭了,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回到自己的小屋,煤油灯又常常是亮到了夜里两三点钟。

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5篇

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5篇

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5篇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篇1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奖赏——戴维奖章,挂在一对年轻夫妇的胸前,以表彰他们为人类发现了一种极其珍贵的放射性元素——镭。

这对年轻夫妇,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居里夫妇——彼埃尔·居里和他的夫人居里夫人。

夫妇两人望着纷纷前来祝贺的人们,同时流出了热泪。

人们只知道发现这种稀有元素的意义,可有谁知道他们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

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仅是镭元素的主要发现者,更主要的是,她有着别人没有的艰难的历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

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

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

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

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

1891年的冬天,这个年轻波兰女青年只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

虽然这时天气很冷,但这位女青年的胸中,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为,她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学学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

现在,她的理想就要变为现实,怎么能不激动呢!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之后,这位贫穷的波兰姑娘每天上课来得很早,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全神贯注地倾听教授讲解。

下课之后,除吃饭之外,不是到实验室搞实验,就是到图书馆读书。

很快,便成为全班中最优秀的学生,备受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敬。

在生活上,玛丽因经济拮据,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又小又矮的阁楼,忍受着夏天的闷热和冬天的寒冷。

为了挤时间学习,常常几天不做饭,只吃现成的涂上黄油的面包。

晚上为了节省灯油,就到附近图书馆看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后,才回家点起小煤油灯,伏案学习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去休息。

由于长期劳累,再加上营养不良,玛丽得了贫血症。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3则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3则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3则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3则故事一:成绩优异的居里夫人玛丽·居里是她家五个孩子中最小的。

她的父亲是中学数学和科学老师,收入有限,母亲也是中学老师。

玛丽的童年不幸福。

她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由她姐姐照顾。

后来,在她不到10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和姐姐都因病去世了。

她的生活充满了困难。

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磨炼了她从小就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就一直非常努力地学习。

她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特殊的爱好。

她从不轻易错过任何学习机会,处处表现出顽强的进取精神。

从小学开始,她每科都是第一。

15岁时,他以一枚金牌从中学毕业。

她的父亲早前曾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物理,父亲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也深深地哺育了小玛丽。

她从小就喜欢父亲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

长大后,她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这使她充满了幻想。

她渴望探索科学世界。

但她当时的家庭不允许她上大学。

19岁开始长期做家教,同时自学各种科目,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

就这样,直到24岁,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她认真地听每一堂课。

刻苦的学习让她的身体越来越差,但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不仅让同学们羡慕,也让教授们感到惊讶。

入学两年后,她满怀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考生中名列第一。

第二年,她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

故事二:读书专注的居里夫人几十年前,在波兰有一个名叫玛尼亚的小女孩,她非常专心于她的学习。

周围再吵也无法让她分心。

有一次,曼雅在做作业的时候,她的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

曼雅好像没看见,专心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考她。

他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支起一些凳子,每当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曼雅看完了一本书,凳子还站在那里。

从此,姐姐和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她,也和曼雅一样,专心读书,努力学习。

玛尼娅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故事三:"读书、读书!这就是我目前生活的全部。

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

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

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精选篇1)她出生在1867年时波兰首都华沙,父母都是教师。

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人们都亲切地叫他“玛妮雅”。

她就是之后闻名世界的居里夫人。

小时候,她听到爸爸妈妈问比自己大的姐姐问题,总会把答案脱口而出。

开明的父母为她创作了一套“训练”。

但是她还只是个小女孩时,慈爱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离她而去。

十六岁那年,玛丽毕业于华沙女子学校,获得了她第一枚金质奖章。

因为当时的波兰已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瓜分,所以玛丽在乡村当了5年的教师,才存到钱上大学。

大学校园里,她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玛丽居住在姐夫的房子里,他是一名医生,好心地使玛丽的生活不会那么枯燥。

楼下的琴声、姐夫常跑上来问她一些问题,向她讲解生活中的一些事(医学、音乐、文明......)玛丽不得不停止在物理世界的遨游,更让她生气的是,好心的医生让玛丽去听一场无关紧要的音乐会,浪费了她的时间!于是玛丽攒够了钱,租了一所房子。

为了物理,她只吃一点食物充饥。

有一次,还晕倒在地上呢!这就是玛丽,痴迷于物理,忘乎所以!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精选篇2)在我眼中的居里夫人是个面对困难不放弃的人。

玛丽。

居里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

他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着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被荣誉所倾倒的人。

”爱因斯坦又说:“一旦居里夫人认识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他就会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的走下去。

”我认为这才是她成功的原因,也是一切伟人最伟大的素质。

在居里发现镭的过程中,她和比埃尔连实验室都没有,简直是从无中创造出有来,难度可想而知。

他们做实验的那间棚屋,夏天遭热地像浴室,冬天则冷得连毛巾也会结冰,而且房子里没有通气设施,只得把大部分制炼手续放在院子里做,这是多么困难,但他们还是继续着他们的试验,终于,他们成功了!1906年居里先生因车祸去世,居里夫人仍然承受住巨大的打击,继续他的科学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

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

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

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

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教女有方”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

“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是居里夫人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诀窍”。

早在女儿不足周岁的时候,居里夫人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引导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

再大一些,就让孩子进行智力训练,教她们识字、弹琴、搞手工制作等等,还教她们骑车、骑马。

居里夫人和朋友们商量——这些朋友们都和她一样,是索尔本的教授;都和她一样,也是家长。

在居里夫人的鼓动下,产生了一个教育合作计划——一些有大才大智的学者把他们的儿女聚在一起,实施新教育方法。

居里夫人对人类教育界的极大贡献在于她联合一大批科学家(许多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组成科学讲师团,向孩子们开放他们的实验室,亲自对他们的孩子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破除孩子们对科学的神秘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坚定孩子们的科学意志,传授孩子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实验诀窍,使孩子们在少年时代形成极高的智力潜力,使孩子们天生的天才遗传智力得以开发,居里夫人最终培养出了1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2]简朴生活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

皮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

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居里夫人的年薪虽然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不“大方”。

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

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据说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当这位妇女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品德教育1(培养她们节俭朴实、轻财的品德。

她对女儿的爱,表现为一种有节制的爱,一种有理智的爱,她对女儿生活上严加管束,要求她们“俭以养志”,她教育女儿说:“贫困固然不方便,但过富也不一定是好事。

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活。

”2(培养她们不空想、重实际的作风。

她告诫两个女儿:“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

3(培养她们勇敢、坚强、乐观、克服困难的品格。

她常与子女共勉道:“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4(教育她们必须热爱祖国。

除了教她们波兰语,居里夫人还以自己致力于帮助祖国科学发展和波兰留学生的行动感染伊伦娜和艾芙,尤使她们念念不忘的祖国。

坚韧不拔为了从一吨工业废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废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

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35年,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

居里夫人在成名的道路上,科学家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们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人们只能要求我们如此,而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点快乐。

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如果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我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浏览、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我们生活似乎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人类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

对于这种人说来,无私地发展一种事业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们不可能去关心他们个人的物质利益。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我把你们的奖金当做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

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

荣誉使我变得越来越愚蠢。

当然,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就是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往往与别人认为他是怎样很不相称。

比如我,每每小声咕噜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

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寻找精神力量,这种理想主义使我们不骄傲,而能使我们把我们的希望和梦想达到高尚的境界。

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生活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只有需要理解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把生活兴趣全部建立在爱情那样暴风雨般的感情冲动上,那是会令人失望的。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 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我认为,你们必须从一种理想主义中去寻求精神力量。

在不使我们骄傲的情况下,这种理想主义可把我们的希望和幻想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人类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

对于这种人说来,无私地发展一种事业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们不可能去关心他们个人的物质利益。

为公众的幸福工作的人,不论在哪个部门,都不能被国界所隔断,他们的劳动成果并不只属于一个国家,而是属于整个人类。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寻找精神力量,这种理想主义使我们不骄傲,而能使我们把我们的希望和梦想达到高尚的境界。

那些很活泼而且很细心的蚕,那样自愿地、坚持地工作着,真正感动了我。

我看着他们,觉得我和它们是同类,虽然在工作上我或许还不如它们组织得完密。

我也是永远忍耐地向一个极好的目标努力,我知道生命很短促而且很脆弱,知道它不能留下什么,知道别人的看法不同,而且不能保证我的努力自有道理,但仍旧如此很。

我如此很,无疑地是有使我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正如蚕不得不作茧。

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玛丽?居里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她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

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

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

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

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

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

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

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

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

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

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

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

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

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比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

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

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

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

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

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