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衬底材料比较

合集下载

三种LED衬底比较

三种LED衬底比较

对于制作LED芯片来说,衬底材料的选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应该采用哪种合适的衬底,需要根据设备和LED器件的要求进行选择。

目前市面上一般有三种材料可作为衬底:·蓝宝石(Al2O3)·硅 (Si)碳化硅(SiC)[/url]蓝宝石衬底通常,GaN基材料和器件的外延层主要生长在蓝宝石衬底上。

蓝宝石衬底有许多的优点:首先,蓝宝石衬底的生产技术成熟、器件质量较好;其次,蓝宝石的稳定性很好,能够运用在高温生长过程中;最后,蓝宝石的机械强度高,易于处理和清洗。

因此,大多数工艺一般都以蓝宝石作为衬底。

图1示例了使用蓝宝石衬底做成的LED芯片。

图1 蓝宝石作为衬底的LED芯片使用蓝宝石作为衬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晶格失配和热应力失配,这会在外延层中产生大量缺陷,同时给后续的器件加工工艺造成困难。

蓝宝石是一种绝缘体,常温下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制作垂直结构的器件;通常只在外延层上表面制作n型和p型电极(如图1所示)。

在上表面制作两个电极,造成了有效发光面积减少,同时增加了器件制造中的光刻和刻蚀工艺过程,结果使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

由于P型GaN掺杂困难,当前普遍采用在p型GaN上制备金属透明电极的方法,使电流扩散,以达到均匀发光的目的。

但是金属透明电极一般要吸收约30%~40%的光,同时GaN基材料的化学性能稳定、机械强度较高,不容易对其进行刻蚀,因此在刻蚀过程中需要较好的设备,这将会增加生产成本。

蓝宝石的硬度非常高,在自然材料中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是在LED器件的制作过程中却需要对它进行减薄和切割(从400nm减到100nm左右)。

添置完成减薄和切割工艺的设备又要增加一笔较大的投资。

蓝宝石的导热性能不是很好(在100℃约为25W/(m·K))。

因此在使用LED器件时,会传导出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对面积较大的大功率器件,导热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中不同衬底材料的比较研究

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中不同衬底材料的比较研究

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中不同衬底材料的比较研究引言:半导体级硅单晶是电子、光电子和太阳能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材料。

它的制备过程中的衬底材料选择对单晶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常用的不同衬底材料在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中的比较研究进行探讨。

1. 石英衬底石英衬底是一种常用的衬底材料,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以及低的热膨胀系数。

在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过程中,石英衬底可以提供良好的晶体质量,得到低缺陷密度的单晶。

此外,石英衬底具有高石英化温度,可使得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其他杂质在衬底上析出,从而降低单晶中杂质含量。

然而,石英衬底的缺点是其表面平整度较低,容易存在缺陷,对于器件制造而言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

2. 陶瓷衬底陶瓷衬底是另一种常用的衬底材料,如氧化铝和氮化硅。

陶瓷衬底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在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中,陶瓷衬底可以提供较好的晶体质量,并有助于减少晶体中的缺陷密度。

此外,陶瓷衬底具有更高的表面平整度,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单晶。

然而,陶瓷衬底的缺点是制备成本较高,且较容易受到机械应力影响,需要更加精细的工艺控制。

3. 硅衬底硅衬底是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最常使用的衬底材料。

它具有与生长单晶相同的晶体结构和热膨胀系数,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晶体生长条件。

硅衬底的优势在于制备成本较低且易于获得,且较为稳定。

此外,硅衬底的表面平整度较高,能够得到接近完美的单晶结构。

然而,硅衬底的缺点是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相互作用,导致晶体质量下降。

4. 薄膜衬底薄膜衬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衬底材料,如镍薄膜或铂薄膜。

薄膜衬底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

在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过程中,薄膜衬底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晶体生长条件,并有助于减少晶体缺陷密度。

此外,薄膜衬底的优点在于制备成本较低且易于加工。

然而,薄膜衬底的缺点是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薄膜失效,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工艺控制。

结论:通过对不同衬底材料在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中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每种衬底材料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三种衬底材料比较

三种衬底材料比较

三种衬底材料比较对于制作LED芯片来说,衬底材料的选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应该采用哪种合适的衬底,需要根据设备和LED器件的要求进行选择。

目前市面上一般有三种材料可作为衬底:·蓝宝石(Al2O3)·硅 (Si)碳化硅(SiC)蓝宝石衬底通常,GaN基材料和器件的外延层主要生长在蓝宝石衬底上。

蓝宝石衬底有许多的优点:首先,蓝宝石衬底的生产技术成熟、器件质量较好;其次,蓝宝石的稳定性很好,能够运用在高温生长过程中;最后,蓝宝石的机械强度高,易于处理和清洗。

因此,大多数工艺一般都以蓝宝石作为衬底。

图1示例了使用蓝宝石衬底做成的LED芯片。

图1 蓝宝石作为衬底的LED芯片[/url]使用蓝宝石作为衬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晶格失配和热应力失配,这会在外延层中产生大量缺陷,同时给后续的器件加工工艺造成困难。

蓝宝石是一种绝缘体,常温下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制作垂直结构的器件;通常只在外延层上表面制作n型和p型电极(如图1所示)。

在上表面制作两个电极,造成了有效发光面积减少,同时增加了器件制造中的光刻和刻蚀工艺过程,结果使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

由于P型GaN掺杂困难,当前普遍采用在p型GaN上制备金属透明电极的方法,使电流扩散,以达到均匀发光的目的。

但是金属透明电极一般要吸收约30%~40%的光,同时GaN基材料的化学性能稳定、机械强度较高,不容易对其进行刻蚀,因此在刻蚀过程中需要较好的设备,这将会增加生产成本。

蓝宝石的硬度非常高,在自然材料中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是在LED器件的制作过程中却需要对它进行减薄和切割(从400nm减到100nm左右)。

添置完成减薄和切割工艺的设备又要增加一笔较大的投资。

蓝宝石的导热性能不是很好(在100℃约为25W/(m·K))。

因此在使用LED器件时,会传导出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对面积较大的大功率器件,导热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半导体衬底材料

半导体衬底材料

半导体衬底材料
半导体材料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具有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导电的特性。

在半导体器件制造中,衬底材料的选择对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半导体衬底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应用进行介绍。

一、硅衬底材料。

硅是目前最常用的半导体衬底材料。

它具有晶体结构稳定、机械性能优良、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此外,硅衬底材料的加工工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氮化镓衬底材料。

氮化镓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宽的能隙、较高的饱和漂移速度等优点,因此在高频功率器件、蓝光LED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氮化镓衬底材料的发展对于提高器件的工作频率、降低功耗、提高亮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碳化硅衬底材料。

碳化硅是一种具有高热导率、高击穿场强、高饱和漂移速度等优点的半导体材料,因此在高温、高频、高功率等极端环境下具有优异的性能。

碳化硅衬底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功率器件、射频器件等领域。

四、其他衬底材料。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半导体衬底材料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衬底材料正在不断涌现,如氮化铝、磷化铟等。

这些新型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特性,为器件的性能提升和新型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半导体衬底材料是半导体器件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同的衬底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半导体衬底材料也
在不断涌现,为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期待着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更优秀的半导体衬底材料的应用,为人类的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半导体衬底—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半导体衬底—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半导体衬底—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半导体衬底是集成电路工艺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相当于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承载着芯片的各种功能。

在集成电路工艺中,半导体衬底起到了支撑和隔离的作用,保证了芯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半导体衬底的材料、制备和表面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半导体衬底在集成电路工艺技术中的重要性。

首先,半导体衬底的选择对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半导体衬底材料有硅(Si)和镓砷(GaAs)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半导体特性。

硅作为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其价格低廉、晶体质量好、热稳定性和刻蚀性能较强,被广泛用于集成电路制造。

而镓砷则在高频器件和光电器件中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其次,半导体衬底的制备工艺对芯片性能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制备半导体衬底的工艺主要包括晶体生长和衬底切片。

晶体生长通常有单晶生长和多晶生长两种方式,其中单晶生长技术可以制备出较高质量的单晶硅。

而衬底切片是将大块的单晶硅或其他材料切割成薄片,以满足集成电路制造的要求。

此外,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处理也是集成电路工艺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处理主要包括清洗、刻蚀和涂覆等工艺。

清洗可以去除衬底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保证表面的纯度;刻蚀可以改善衬底的表面形貌和平整度,提高集成电路的器件性能;涂覆则是将各种功能材料覆盖在衬底表面,制作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和元件。

最后,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半导体衬底的制备和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例如,目前已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衬底材料,绝缘体衬底。

绝缘体衬底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较好的绝缘性能,可以用于制备低功耗和高速的集成电路。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和氮化镓等,也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的制造。

总之,半导体衬底在集成电路工艺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芯片的基础材料,还承载着芯片的各种功能和性能。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优化制备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提高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半导体衬底材料新的解决方案

半导体衬底材料新的解决方案

半导体衬底材料新的解决方案
半导体衬底材料是半导体器件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目前,硅(Si)和蓝宝石(Al2O3)是最常用的半导体衬底材料。

然而,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对半导体衬底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1. 硅碳化物(SiC):硅碳化物是一种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热导率、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和高击穿电场等优点。

因此,它被认为是下一代功率半导体的理想材料。

2. 氮化镓(GaN):氮化镓是一种直接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的电子饱和漂移速度和高的热导率。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高频、高功率和高温环境下的半导体器件。

3. 磷化铟(InP):磷化铟是一种窄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的电子迁移率和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设备。

4. 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材料,具有高的电子迁移率和高的热导率。

因此,它被认为是下一代半导体器件的理想材料。

5. 其他新型半导体材料:如氧化锌(ZnO)、硫化镉(CdS)、硒化镉(CdSe)等,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质,有望在光电设备中得到应用。

蓝宝石衬底、LED衬底“四剑客”布局如哪般!

蓝宝石衬底、LED衬底“四剑客”布局如哪般!

蓝宝石衬底、LED衬底“四剑客”布局如哪般!来源微信公众号:蓝宝石材料蓝宝石材料资讯公众号,每天晚上10点左右推送,都是精华内容哦。

目前用于LED产业化的衬底主要有蓝宝石(Al2O3)、SiC和Si,Cree公司用SiC为衬底,东芝公司宣布8″的硅衬底生长LED将于2013年产业化,其余的大部分以蓝宝石为主。

全球生产蓝宝石衬底有130多家,其中有80多家是近两年加入的。

2012年的需求量约9600万片(以2″计算),其中蓝宝石图形化衬底(PSS)占70%~80%,目前仍以2″和4″衬底片为主,由于同样面积的6″晶片比2″晶片要多出52%芯片,所以预测几年后将以6″为主。

由于生产能力过大,供大于求,致使蓝宝石晶片价格大幅度下降,大约为每片7~8美元。

在蓝宝石晶体生长上大部分采用A轴向生长,取出C轴向的晶片,材料利用率过低,2″为35%左右,6″约为20%。

据有资料显示:采用CHES法直接按C轴向生长,材料利用率可达75%,而且减少了张力和应力,从而降低了衬底晶片的弯曲度和翘曲度,因此,极大提高了蓝宝石衬底的生产效率、晶片质量及降低成本。

近几年全球正在研究很多LED的新衬底,取得了很大成果。

中国生产蓝宝石衬底的企业约50家,其中已投产约30家左右,生产能力已达1亿片/年(以2″计算),超过全球的需求量。

而且由于蓝宝石企业直接生产PSS衬底的不多,企业的竞争力较差,企业走向转型、整合、兼并是必然的。

另外,还有山东华光采用SiC衬底生长LED,南昌晶能采用6″的Si衬底生长LED,均取得较好成果。

蓝宝石衬底(1)图形衬底衬底是支撑外延薄膜的基底,由于缺乏同质衬底,GaN基LED一般生长在蓝宝石、SiC、Si等异质衬底之上。

发展至今,蓝宝石已经成为性价比最高的衬底,使用最为广泛。

由于GaN的折射率比蓝宝石高,为了减少从LED出射的光在衬底界面的全发射,目前正装芯片一般都在图形衬底上进行材料外延以提高光的散射。

半导体衬底材料

半导体衬底材料

半导体衬底材料半导体材料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它的电导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作为半导体器件的基础材料,半导体衬底材料在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半导体衬底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半导体衬底材料的种类。

半导体衬底材料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硅、砷化镓、氮化镓等。

其中,硅是最常用的半导体衬底材料,因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成熟的加工工艺而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砷化镓和氮化镓则因其优异的电子特性而在高频、光电子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

半导体衬底材料的特性。

半导体衬底材料的特性主要包括电学特性、光学特性、力学特性等。

在电学特性方面,半导体衬底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这直接影响着器件的性能。

在光学特性方面,半导体衬底材料对于光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等特性也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力学特性如材料的机械强度、热膨胀系数等也是衬底材料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

半导体衬底材料的应用。

半导体衬底材料在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微电子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集成电路领域,硅衬底是最为常见的选择,而在光电子器件领域,砷化镓和氮化镓则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半导体衬底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激光器等领域。

总结。

半导体衬底材料作为半导体器件的基础材料,在现代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种类的半导体衬底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领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半导体衬底材料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制作LED芯片来说,衬底材料的选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应该采用哪种合适的衬底,需要根据设备和LED器件的要求进行选择。

目前市面上一般有三种材料可作为衬底:
·蓝宝石(Al2O3)
·硅 (Si)
碳化硅(SiC)
蓝宝石衬底
通常,GaN基材料和器件的外延层主要生长在蓝宝石衬底上。

蓝宝石衬底有许多的优点:首先,蓝宝石衬底的生产技术成熟、器件质量较好;其次,蓝宝石的稳定性很好,能够运用在高温生长过程中;最后,蓝宝石的机械强度高,易于处理和清洗。

因此,大多数工艺一般都以蓝宝石作为衬底。

图1示例了使用蓝宝石衬底做成的LED芯片。

图1 蓝宝
石作为衬底的LED芯片[/url]
使用蓝宝石作为衬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晶格失配和热应力失配,这会在外延层中产生大量缺陷,同时给后续的器件加工工艺造成困难。

蓝宝石是一种绝缘体,常温下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制作垂直结构的器件;通常只在外延层上表面制作n型和p型电极(如图1所示)。

在上表面制作两个电极,造成了有效发光面积减少,同时增加了器件制造中的光刻和刻蚀工艺过程,结果使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

由于P型GaN掺杂困难,当前普遍采用在p型GaN上制备金属透明电极的方法,使电流扩散,以达到均匀发光的目的。

但是金属透明电极一般要吸收约30%~40%的光,同时GaN基材料的化学性能稳定、机械强度较高,不容易对其进行刻蚀,因此在刻蚀过程中需要较好的设备,这将会增加生产成本。

蓝宝石的硬度非常高,在自然材料中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是在LED器件的制作过程中却需要对它进行减薄和切割(从400nm减到100nm左右)。

添置完成减薄和切割工艺的设备又要增加一笔较大的投资。

蓝宝石的导热性能不是很好(在100℃约为25W/(m·K))。

因此在使用LED器件时,会传导出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对面积较大的大功率器件,导热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为了克服以上困难,很多人试图将GaN光电器件直接生长在硅衬底上,从而改善导热和导电性能。

硅衬底
目前有部分LED芯片采用硅衬底。

硅衬底的芯片电极可采用两种接触方式,分别是L接触(Laterial-contact ,水平接触)和 V接触(Vertical-contact,垂直接触),以下简称为L型电极和V型电极。

通过这两种接触方式,LED芯片内部的电流可以是横向流动的,也可以是纵向流动的。

由于电流可以纵向流动,因此增大了LED的发光面积,从而提高了LED的出光效率。

因为硅是热的良导体,所以器件的导热性能可以明显改善,从而延长了器件的寿命。

碳化硅衬底
碳化硅衬底(美国的CREE公司专门采用SiC材料作为衬底)的LED芯片电极是L型电极,电流是纵向流动的。

采用这种衬底制作的器件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都非常好,有利于做成面积较大的大功率器件。

采用碳化硅衬底的LED芯片如图2所示。

图2 采用蓝宝石衬底与碳化硅衬底的LED芯片[/url]
碳化硅衬底的导热性能(碳化硅的导热系数为490W/(m·K))要比蓝宝石衬底高出10倍以上。

蓝宝石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并且在制作器件时底部需要使用银胶固晶,这种银胶的传热性能也很差。

使用碳化硅衬底的芯片电极为L型,两个电极分布在器件的表面和底部,所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电极直接导出;同时这种衬底不需要电流扩散层,因此光不会被电流扩散层的材料吸收,这样又提高了出光效率。

但是相对于蓝宝石衬底而言,碳化硅制造成本较高,实现其商业化还需要降低相应的成本。

三种衬底的性能比较
前面的内容介绍的就是制作LED芯片常用的三种衬底材料。

这三种衬底材料的综合性能比较可参见表1。

除了以上三种常用的衬底材料之外,还有GaAS、AlN、ZnO等材料也可作为衬底,通常根据设计的需要选择使用。

衬底材料的评价
1.衬底与外延膜的结构匹配:外延材料与衬底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同或相近、晶格常数失配小、结晶性能好、缺陷密度低;
2.衬底与外延膜的热膨胀系数匹配:热膨胀系数的匹配非常重要,外延膜与衬底材料在热膨胀系数上相差过大不仅可能使外延膜质量下降,还会在器件工作过程中,由于发热而造成器件的损坏;
3.衬底与外延膜的化学稳定性匹配:衬底材料要有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外延生长的温度和气氛中不易分解和腐蚀,不能因为与外延膜的化学反应使外延膜质量下降;
4.材料制备的难易程度及成本的高低:考虑到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衬底材料的制备要求简洁,成本不宜很高。

衬底尺寸一般不小于2英寸。

当前用于GaN基LED的衬底材料比较多,但是能用于商品化的衬底目前只有两种,即蓝宝石和碳化硅衬底。

其它诸如GaN、Si、ZnO衬底还处于研发阶段,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

氮化镓:
用于GaN生长的最理想衬底是GaN单晶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外延膜的晶体质量,降低位错密度,提高器件工作寿命,提高发光效率,提高器件工作电流密度。

但是制备GaN体单晶非常困难,到目前为止还未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氧化锌:
ZnO之所以能成为GaN外延的候选衬底,是因为两者具有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

两者晶体结构相同、晶格识别度非常小,禁带宽度接近(能带不连续值小,接触势垒小)。

但是,ZnO作为GaN外延衬底的致命弱点是在GaN外延生长的温度和气氛中易分解和腐蚀。

目前,ZnO半导体材料尚不能用来制造光电子器件或高温电子器件,主要是材料质量达不到器件水平和P型掺杂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适合ZnO基半导体材料生长的设备尚未研制成功。

蓝宝石:
用于GaN生长最普遍的衬底是Al2O3。

其优点是化学稳定性好,不吸收可见光、价格适中、制造技术相对成熟。

导热性差虽然在器件小电流工作中没有暴露明显不足,却在功率型器件大电流工作下问题十分突出。

碳化硅:
SiC作为衬底材料应用的广泛程度仅次于蓝宝石,目前还没有第三种衬底用于GaNLED的商业化生产。

SiC衬底有化学稳定性好、导电性能好、导热性能好、不吸收可见光等,但不足方面也很突出,如价格太高,晶体质量难以达到Al2O3和Si那么好、机械加工性能比较差,另外,SiC衬底吸收380纳米以下的紫外光,不适合用来研发380纳米以下的紫外LED。

由于SiC衬底有益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可以较好地解决功率型GaNLED器件的散热问题,故在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占重要地位。

同蓝宝石相比,SiC与GaN外延膜的晶格匹配得到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