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雪的别称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中常见的替代别称

古诗词中常见的替代别称

古诗词中常见的替代别称古诗词中使用别称与别名是我国文化与文学现象,现归纳整理最常见的别称、雅称、美称如下,供诗词写作者查阅。

(待以后逐渐充实内容)?一、四季代表的物象:1.春季的代表性物象:主要是桃花、李花、燕子、布谷、鸣蛙、杜鹃、绿柳、芳草、飞莺、东风、春梅、杏花、飞花、春雷等。

2.夏季的代表性物象:主要有骄阳、荷花、鸣蝉、流萤、蔷薇、石榴、杨梅、南风等。

3.秋季的代表性物象:主要有雁、菊花、红叶、寒蝉、霜、蛩、茱萸、梧桐、芭蕉、秋雨、圆月、桂花、木樨花、重阳、西风等。

4.冬天的代表性物象:主要有白雪、腊梅、冰、枯木、玉树、琼枝、北风、雾凇等。

二、怀人、相思、怀乡类的物象:主要有明月、归雁、落鸿、琵琶、孤灯、夜雨、浊酒、茱萸、锦瑟、烛泪、尺素、寒衣、捣衣砧、更漏、梧桐、寒梅、日暮、送别类的物象主要有酒、芳草、折柳、渡口、白帆、长亭、歧路、泪、驼铃、汽笛、古道、孤蓬等。

三、爱情类的物象:主要有红豆、鸳鸯、莲花、莲子、双燕、并蒂莲、比翼鸟、连理枝、比目鱼、鸾凤、大海等。

四、品格类的物象:主要有梅、兰、菊、竹、荷、松、柏、鹤、雪、霜、汗青等。

五、愁苦类的物象:主要有杜鹃、鹧鸪、寒蝉、猿啼、乌鸦、流水、落花、秋雨、梧桐、烛泪、乌云、雾霭、浊酒等。

六、二十四番花信风: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每五日为一候,共计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信。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七、十二月别称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二月: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三月: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四月: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初夏、余月;五月: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六月:荷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七月: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八月: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三孟秋;十月:良月、露月、初冬、开冬、阳月、冬、飞阴月;十一月:畅月、葭月、仲冬、幸月、龙潜月;十二月: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八、十二月令花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蜀葵;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木芙蓉;十一月山茶;十二月水仙九、月亮别称婵娟、望舒、纤维、金波、玉弓、桂殿、团扇、玉桂、银台、五羊、夜光、清光、太清、蟾、蟾蜍、玉蟾、霜蟾、素蟾、冰蟾、银蟾、瑶蟾、蟾宫、皓蟾、金魄、圆蟾、金蟾、蟾魄、素魄、桂魄、圆魄、冰魄、瑶魄、玉盘、金盘、银盘、圆盘、广寒、霜盘、水晶盘、白玉盘、金镜、玉镜、圆镜、寒镜、飞镜、秦镜、瑶镜、金轮、银轮、玉轮、圆轮、冰轮、霜轮、孤轮、斜轮、玉兔、玉钩、银钩、垂钩、悬钩、金兔、白兔、圆兔、蛾眉、悬弓、妲蛾、素娥、丹桂、广寒宫、太阴。

[古代雪的别称]雪的别称

[古代雪的别称]雪的别称

[古代雪的别称]雪的别称雪的别称篇1:形容雪的古代诗句雪的古代诗句1《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冬日田园杂兴》范成大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冬》康海云冻欲雪未雪,梅瘦将花未花。

流水小桥山寺,竹篱茅舍人家。

雪的古代诗句21、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____范云《别诗》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____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____柳宗元《江雪》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9、浮生只合尊前老。

雪满长安道。

____舒雪的别称篇2:关于雪的古诗句介绍大凡物事都有几种别名,雪花也有许多别称,关于雪的古诗句介绍,我们来看看下文。

1、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诗人介绍: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人介绍:卢梅坡《雪梅·其一》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诗人介绍:范云《别诗》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介绍: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诗人介绍: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介绍:柳宗元《江雪》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人介绍: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古诗中对雪的别称

古诗中对雪的别称

古诗中对雪的别称
通常,民间把雪大约分成六种,即:一瓣雪花,叫蜂儿。

两瓣雪花,叫鹅毛。

三瓣雪花,叫攒三。

四瓣雪花,叫聚四。

五瓣雪花,叫梅花。

六瓣雪花,叫六出。

而雪,是多少诗人笔下抒怀的意境,诗人为渲染自己的心绪,创造出多少雪的别称。

雪的别称通常出自古代诗人的的名句。

比如:‘银粟’、“独往独来银粟地”——宋·杨万里。

‘玉尘’、“东风散玉尘”——唐·白居易。

‘玉龙’、“岘山一夜玉龙寒”——唐·吕岩。

‘六出’、“六出飞花入户时”——唐·高骈。

雪,在广东还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犬狂’,因为雪在广东非常罕见。

杨万里曾诗云:“粤犬吠雪非差”。

唐·柳宗元则说得更为详细:“大雪中数州,州中之犬,皆仓皇吠噬,狂走者累日。

”‘犬狂’也就在岭南成了雪的别称。

在《三国演义》中有诗称雪为‘鳞甲’。

刘备二顾茅庐与诸葛亮的岳父雪中相遇,诗中:想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作者把雪比作玉龙争斗时,身上的鳞甲纷纷落下。

雪,在伟人的笔下也是被比喻的栩栩如生,像毛泽东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在这里把雪比喻成舞动的'银蛇,奔跑的蜡像。

雪还有多少别称未可知,诗人写雪,尽情的抒发心中的意境,把大自然的景色跃然纸上,为后人留下多少美的篇章,供人欣赏。

语文学习并不难,只要大家合理使用复习资料,认真努力地学习,就一定会学好!希望我们提供的古诗中对雪的别称,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语文成绩!。

冬天在古诗词中的别称

冬天在古诗词中的别称

冬天在古诗词中的别称01玄英冬天的古代雅称是玄英,据《尔雅·释天》所言。

后来人们便以玄英作为冬天的代称。

02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03严冬严冬是指冬季最寒冷的时期,也是古代人们最需要保暖的时期。

在严冬的时候,天气极其寒冷,寒风刺骨,人们需要穿上厚厚的衣物来御寒。

04九冬九冬是冬季的古代雅称,因为冬季三个月的总时间被分为九十天,所以称为九冬。

九冬这个雅称出自南朝沈约的《夕行闻夜鹤》。

05穷阴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了,故有此称。

06穷冬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所以有“穷冬”之别称。

唐代黄滔在《送友人游边》中写道:“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

07北陆北陆是冬天的古代雅称之一,来源于古代的天文观察和地理知识。

北陆指的是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由于冬天的特殊性质,太阳在冬季一直向北方移动,所以人们用北陆来代指冬天。

08清冬清冬即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的雅称。

唐代诗人皇甫冉在《冬夜集赋得寒漏》中写道:“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形容冬夜的清寒景象。

09岁馀冬天的古代雅称有岁馀、严节、岁馀、冬夜、阴雨、时之馀等。

其中,岁馀是古人读书有所谓“三馀”之说,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

岁馀意味着在冬天读书效果最好。

10严节严节是冬天的古代雅称之一,出自《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

在冬天的严寒中,人们仍然坚守规矩和道德,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坚守原则的精神风貌。

11隆冬隆冬是冬天的古代雅称之一,源于《晋书·王献之传赞》。

隆冬意味着严冬来临,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

隆冬这个雅称表达了人们对冬季的期待和迎接严冬的决心。

12玉乾坤古代对冬天的雅称有玉乾坤、素国等。

玉乾坤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冬天的严寒景象,寓意着寒冷刺骨。

素国则代表了洁净、光明的季节,与玉乾坤相呼应。

咏雪的古诗词

咏雪的古诗词

咏雪的古诗词雪是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组成的降水。

大凡物事都有别名,雪花也有许多别称,这些别称通常都出自古代诗人的名句,如“银粟”(独往独来银粟地——宋·杨万里诗)。

下面是咏雪的古诗词,欢迎参考借鉴!1.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3.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纳兰性德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5.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6.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雪梅·其一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梅花/ 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北风行李白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1.惊雪陆畅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描写冬天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诗句1、北风其凉,雨雪其雾—《诗经•邮风•北风》雨雪:下雪。

雨:下,落。

大雪纷飞的样子。

2、北风其喈,雨雪其霏--《诗经•邮风•北风》喈:风疾的样子。

霏:霏霏,纷飞的样子。

3、雨雪滤滤,见睨日消滤滤: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

睨;太阳的热气。

日: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4、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慷。

-一汉•《古诗孟冬寒气至》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惨,麋:非常寒冷。

5、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

-一汉・《古诗童童孤生柳》6、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一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7、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一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凄凄:寒凉。

翳翳:阴暗。

希:少。

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8、撒盐空中差可拟,未假设柳絮因风起―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9、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朔风:北风。

劲:猛烈。

哀:凄厉。

喜雪:人们对于带来益处的降雪的呢称。

北方秋末或着初降雪, 对越冬小麦有利,或对春播有利,所以得到人们喜爱。

雪花:空中飘落的雪,形状象花。

例:“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雪片:雪花呈片状,故又雪片。

多用比喻义,例:“各方贺电, 雪片飞来。

”雪星:星星点点很小的雪。

暴风雪:大而急的雪。

如:“十二月里,暴风雪突然袭来。

”雪壳子:北方方言。

指经过阳光照射和风吹后,外表稍融又结成冰的深厚积雪。

鹅毛大雪:形容状如鹅毛般大而轻的雪。

例;“狂风过后,便下起了鹅毛大雪。

”弥天大雪:漫满天空的大雪。

例:“弥天大雪狂乱地翻搅着,把天空搅成一团糟。

”残鳞败甲:古诗词里常用来指代雪。

例;”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

"〈宋代张元《咏雪》〉碎琼乱玉:比喻雪。

例:“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遮背着北风而行。

“〈水浒传〉描写冬天的成语白雪皑皑皑皑:洁白光亮的样子。

古诗词中雪的别称

古诗词中雪的别称

古诗词中雪的别称
雪是一种极其美妙的自然现象,几千年来,文人墨客乐忠于赞美雪景,并以雪景描绘自己的情感,衬托意境。

在古代的诗词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优美的辞藻描述雪。

雪在古代的雅称有银粟、寒英、寒酥、凝雨、琼芳、青盐、仙藻、玉絮、素尘等。

扩展资料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歌《雪冻未解散策郡圃》中有这样一句诗“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

”该诗的含义是漫天遍地下着雪,人走过后发着银粟的`声音,这里用银粟来表示雪。

宋朝范仲淹的诗歌《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中有这样一句诗,“昨宵天意骤回复度,繁阴一布飘寒英。

”表示天气寒冷,阴云密布,雪花中还带着英气。

这里用寒英表示雪。

南朝梁沉约的《雪赞》中说道“独有凝雨姿,贞晼而无殉”,表示雪花就像雨水凝结在天空中,飘飘零零。

这里用凝雨表示雪花。

古代对雪的称呼

古代对雪的称呼

古代对雪的称呼
1. 玉尘: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

”玉尘即玉屑,意思是玉的碎末,常用来形容雪花。

2. 玉龙:出自北宋张元的《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玉龙是指传说中主管降雪的神仙,这里用来形容漫天飞雪。

3. 琼花:出自南宋杨万里的《观雪》:“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琼花是一种美玉,这里用来形容雪花洁白如玉。

4. 六出:出自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六出是指雪花的结晶一般为六角形,所以用“六出”来形容雪花。

5. 碎琼:出自元朝关汉卿的《大德歌·冬景》:“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碎琼是指玉屑,这里用来形容雪花像玉屑一样晶莹剔透。

以上只是古代对雪的部分称呼,不同的时代和文化可能还有其他的称呼。

这些称呼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中雪的别称
雪是大自然的杰作。

而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浩瀚的诗海中,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给雪冠以不少美名,别有情趣。

六出
雪呈六角形状,便称之为“六花”、“六出”。

如,唐代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诗:“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唐代高骈的《对雪》诗:“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宋代楼钥的“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

元代白朴所吟的“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玉龙
唐代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宋人张元的《雪》诗:“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这漫天飞雪,就像被天兵天将杀败的无数条白龙身上脱落的鳞甲,在空中飘降,富于神话的浪漫色彩。

琼花
雪白似琼花,便命名为“琼花”。

如,唐代韦庄的《冬日长安感言》诗:“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花咏散盐。

”宋代杨万里的《观雪》诗:“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
香。

”元代诗人吴澄的《立春日寓北方赋雪诗》:“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梨花
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飞雪比做梨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宋代诗人韩元吉也将雪花视为梨花,诗云:“莫将带雨梨花认,且作临风柳絮看。


柳絮
晋代谢安召集子侄咏雪,侄子谢朗吟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此,后人常将雪喻为“柳絮”。

宋代梅尧臣的《十五日雪》诗:“拥柱轻于絮,吹墀净若沙。

”宋代苏轼的《谢人见和雪夜诗》:“渔蓑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清初钱谦益的《春雪》诗:“绕树莺雏应罢语,漫天柳絮敢争飞。


此外,古诗中的雪还有众多别称,有的称雪为“玉妃”,如唐代韩愈《辛卯年雪》诗:“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有的称雪为“玉花”,如宋代苏东坡的《和国博喜雪》诗:“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有的称雪为“玉絮”,如宋代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诗:“开门枝鸟散,玉絮堕纷纷。

”有的称雪为“干雨”,如宋代洪龟父《喜雪》诗:“漫天干雨纷纷暗,到地空花片片明。

”有的称雪为“凝雨”,如南朝沈约《雪赞》诗:“独有凝雨姿,贞畹而无殉。

”有的称雪为“素尘”,
如唐代李商隐的《残雪》诗:“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


简评
小作者对古诗中雪的种种称谓很感兴趣,也是一种雅好。

细一沉思,不无缘由:“六出”和雪的六角形状有关,而“玉龙”“琼花”“梨花”“柳絮”固亦脱胎于其形,也跟作者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玉龙”侧重绘雪的整体,其后三种似多着眼于雪的动态。

(徐学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