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的实验室检测

合集下载

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

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梅毒免疫层析法-梅毒快速检测 (RT)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梅毒IgM抗体检测(IgM)
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WB)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
敏感性 81~100%。
特异性 100%
淋球菌培养
培养法为诊断淋病的金标准. 对女性淋病的确诊应做淋球菌培养 从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出淋球菌即可诊断淋病。 培养的敏感性81~100%。 培养的优点有: — 特异性极高(100%); — 可发现无症状淋球菌感染患者; — 可确诊儿童性虐待; — 可用于进一步作药敏试验; — 可用于治疗后的判愈试验。
⑶试验操作 ①血清量的控制
②试剂量的控制
③旋转仪速度和时间的控制
12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1、原理: 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宿主 会产生抗类脂抗原的抗体,可检测梅毒 患者血中的抗类脂抗原的抗体
2、方法: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RPR
定性试验 •在纸卡圆圈中加入50μL待检血清,涂满整 个圆圈 •使用滴管和专用针头(60滴/mL),加1 滴抗原悬液 •旋转100rpm 8min •立即判断结果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临床意义

作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TRUST等)初
筛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

梅毒患者经过抗梅治疗后,TPPA等梅毒螺旋体 抗体试验仍可阳性,故TPPA等试验阳性不能作 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TPPA等阳性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应 结合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结果进行诊断。

性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及应用

性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及应用

梅毒孕产妇所生儿童随访与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流程
梅毒产妇所生新生儿
不能开展暗视野、IgM
能开展暗视野、IgM
阴 性
连续2次阴性
采静脉血、RPR定量
每3个月RPR
定量,观察 症状
预治疗




滴度﹤母亲 4倍,无症

滴度﹤母亲 4倍,有症

治疗、随 访
6月后RPR未阴, 滴度低水平
RPR滴度不下降
或上升,结合症 状
硬下疳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 验阳性源自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 例)
同上
同上
暗视野检查阳性; 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 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 原血清试验阳性;
分期/ 病例分类 类
二期梅 疑似病例 毒
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 例)
三期梅 疑似病例 毒
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 例)
病史
性接触史, 或性伴感染 史 同上
EIA+:confirm with TPPA or TPHA。 • 2个试验不一致:免疫印迹。 • VDRL/RPR滴度1:16、IgM阳性为梅毒活动的标志之一。 • 治疗当天滴度为判断疗效的最佳依据。 • 梅毒早期VDRL/RPR 滴度可能较低。
二、淋病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淋病诊断要点: 淋病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淋病诊断标准》(WS268-2007)。淋
1:8习 惯?
第2 次收 费?
原血清
试验 (TPPA)
阳 性
阴 性 报告:RPR
阴性 阴 性
?前带、早 期
报告:RPR阴性 滴度
TPPA阳性
报告:RPR阳性 TPPA阴性
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

性病实验室检测流程

性病实验室检测流程

性病实验室检测流程性病,即性传播疾病,是一组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准确的实验室检测对于性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性病实验室检测的流程。

一、检测前准备1、患者准备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性接触史、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特征、既往治疗情况等。

患者需要提前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患者在检测前应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或使用阴道栓剂等,以免干扰检测结果。

2、样本采集用品准备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准备相应的采集器具,如无菌拭子、采血针、采血管、无菌容器等。

确保采集器具的无菌性和有效期。

3、实验室准备实验室环境应保持清洁、整齐,并定期进行消毒。

检测仪器设备应经过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准备好所需的检测试剂,并检查试剂的有效期和质量。

二、样本采集1、梅毒检测样本采集血清学检测:通过静脉采血获取患者的血液样本,一般采集 3 5ml 血液,注入干燥的采血管中,待血液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对于一期梅毒的硬下疳或二期梅毒的皮损,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后,用无菌拭子轻擦皮损表面,获取渗出液或组织液,制成涂片进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2、淋病检测样本采集男性患者:用无菌拭子插入尿道口 2 4cm,轻轻旋转拭子采集分泌物。

女性患者:先用无菌棉签清除宫颈口的分泌物,然后用无菌拭子插入宫颈管 1 2cm,轻轻旋转拭子采集分泌物。

3、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测样本采集男性患者:用无菌拭子插入尿道口 2 3cm,轻轻旋转拭子采集分泌物。

女性患者:可采集宫颈分泌物或尿液样本。

采集宫颈分泌物时,方法同淋病;采集尿液样本时,要求患者留取首次晨尿的中段尿 10 20ml。

4、尖锐湿疣检测样本采集对于可见的疣体,可直接用手术剪刀或活检钳取部分疣体组织。

对于亚临床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病灶,可通过醋酸白试验确定病变部位,然后采集样本。

5、生殖器疱疹检测样本采集用无菌拭子采集水疱液或溃疡表面的分泌物。

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化学发光试验
梅毒免疫层析法-梅毒快速检测 (TP-RT) FTA-ABS
梅毒IgM抗体检测(TP-IgM)
梅毒螺旋体蛋常白见性印病实迹验室临检试床测意方义验法原(理、方T法P和 -WB)等
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临床意义
核酸扩增检测不仅可用于宫颈、尿道标本中沙眼衣原体 的检测,也可用于男女性尿液标本的检测。
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有关部门考核取得开展临 床核酸检测技术资格证。
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原理、方法和 临床意义
方法评价
核酸检测 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检测方法-但存在检测敏感性 上的局限性
ELISA抗原检测 严格按操作说明进行操作-是非常好的检测方法 高通量,自动化
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原理、方法和 临床意义
一、梅 毒
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原理、方法和 临床意义
全国梅毒检测技术规范
n 梅毒及其病原体 n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n 病原学检测 n 血清学检测 n 核酸检测 n 实验室生物安全 n 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
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原理、方法和
临床意义
作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RPR等)初 筛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
梅毒患者经过抗梅治疗后,TPPA等梅毒螺旋 体抗体试验试验仍可阳性,故TPPA等试验阳 性不能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TPPA等阳性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
应结合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结果进行
诊断。
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原理、方法和 临床意义
感染的状况。 以血液筛查为目的的检测是为了防止梅毒
的经血传播。 以流行病学监测为目的的检测是为了调查

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技术

常见性病实验室检测技术

0.90%胆固醇
抗原需新鲜配制 不能保存
待检血清需灭活
目前主要用于脑脊液检查
是VDRL试验的改良
抗原组成:同VDRL,另含
(1)乙二胺四醋酸(EDTA) 使抗原可 长期保存,能维持一年;
(2)含有氯化胆碱 对血清能起 到化学灭活的作用 不必加热灭活
(3)制成试剂盒 使用方便
显微镜观测结果
梅毒概述(三)
疑似病例、确证病例诊断依据: 病史 症状
实验室检查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现在是16页\一共有103页\编辑于星期四
常用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
病原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
现在是17页\一共有103页\编辑于星期四
梅毒病原体
➢ 小而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 ➢ 长5~20μm,粗细<0.2μm ➢ 有6 ~ 12个规则的螺旋
现在是37页\一共有103页\编辑于星期四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方法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梅毒免疫层析法-梅毒快速检测 (RT)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WB)
方法:病原学检查的主要方法有暗视显微 镜检查、镀银染色法和直接荧光法
现在是19页\一共有103页\编辑于星期四
病原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病原学方法直接镜检到梅毒螺旋体,在临床 可确诊梅毒,且具有快速、方便、易操作的 特点。
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现症梅毒的最 佳方法,对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 治疗、预后和尽早切断传染源都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性病流行状况
1995-2010全国梅毒流行状况

性病实验室检方法

性病实验室检方法

病原体
淋球菌 梅毒螺旋体 生殖器疱疹病毒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乳头瘤病毒
HIV病毒 杜克雷噬血杆菌 衣原体 念珠菌 滴虫 疥虫 阴虱 肝炎病毒 ---
我国主要流行的性传播疾病(性病)
50-60年代 经典性病 梅毒 淋病 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80-90年代 监测性病 梅毒 淋病 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非淋菌性尿道炎 生殖器疱疹 尖锐湿疣 HIV/AIDS
病原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病原学方法直接镜检到梅毒螺旋体,在临 床可确诊梅毒,且具有快速、方便、易操 作的特点。 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现症梅毒的最佳方 法,对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 后和尽早切断传染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如未见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除患梅毒 的可能性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直接检查– 暗示野显微镜检查和免 疫荧光检测

原理

利用暗视野显微镜和荧光方法直接观察梅毒螺旋体 的形态 容易 出结果时间短 敏感性达到80% 需要受过专门培训并有丰富经验的实验人员 对标本采集要求高 需要在没有开始治疗之前检测

优点


缺点


实验室检查
暗视野显微镜 免疫荧光
临床分期和传播途径

临床分期

潜伏期 (3 周左右) 一期梅毒 (硬下疳) 二期梅毒 (梅毒疹) 潜伏梅毒 (无临床症状) 三期梅毒 先天梅毒
性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少数通过接吻、哺乳、输血、接触病人污染的衣物 、毛巾和医疗器械等

传播途径



传染途径


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染途径 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的一年内最具 有传染性 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 到感染后4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

性传播疾病实验室相关检查业务学习用ppt课件

性传播疾病实验室相关检查业务学习用ppt课件
(Venereal diseases, VD)
主要指:
梅毒(syphilis)
淋病(gonorrhea)
性病肉芽肿 软性下疳四种 又称—经典性病
2019 4
概念更新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现
许多病原体也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播
概念有了大幅度的更新 迄今为止大约已发现20余种性病 同时: 四种性病大都有了明确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明显地得到了抑制
2019
-
31
1. 性 病 研 究 实 验 室 试 验 ( veners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test , VDRL) : VDRL 试验所用抗原是从牛心中提取心磷脂加 上卵磷脂和胆固醇,梅毒螺旋体在破坏组织的过 程中,体内释放一种抗原性心磷脂,它刺激机体 产生反应素,这种反应素与牛心中提取的心磷脂 在 体 外 有 抗 原 - 抗 体 反 应 。
阿米巴病(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
体表寄生虫:
阴虱病(阴虱)
阴部疥(疥螨)
2019
-
12
让患者能接受
社会性很强的疾病
2019
-
13
我国重点防治的性病
艾滋病 梅毒
(AIDS)
(syphilis)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淋病(Gonorrhea) 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 软下疳(chancroid)
3.单克隆免疫银光法(DFI)-PCR
2019
-
24
2019
-
25
暗视野显微镜下见纤细螺旋状微生物, 长约 4 ~ 14 μ m ,宽约 2 μ m , 8 ~ 14 个规则的螺旋,折光性强,运动缓慢, 有规律。 螺旋有三种活动方式,旋转式, 蛇形 式,伸缩式。

梅毒实验室诊断金标准

梅毒实验室诊断金标准

梅毒实验室诊断金标准
梅毒是一种由螺旋体属细菌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实验室诊断梅毒的金标准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直接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梅毒螺旋体的存在。

常用的方法包括暗视场显微镜检查(dark-field microscopy)和免疫荧光染
色(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2. 血清学检测:主要包括非特异性反应和特异性反应两个层次的检测。

- 非特异性反应:通过检测体液中的非特异性抗体来提供梅
毒感染的线索。

最常用的是非梅毒螺旋体抗原卡(Non-Treponemal Antigen Test),主要有梅毒假阳性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和梅毒螺旋体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VDRL)等。

- 特异性反应:通过检测体液中的特异性抗体来确认梅毒感
染的诊断。

最常用的是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Treponemal Antigen Test),主要有梅毒螺旋体颗粒血清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和梅毒螺旋体酶
联免疫吸附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Enzyme Immunoassay,TP-EIA)等。

这些实验室诊断方法可以互相配合,提供梅毒感染的准确诊断
结果。

综合上述的非特异性反应和特异性反应的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可以得出梅毒的确诊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方法-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 • • • •
采用梅毒螺旋体作抗原,是特异性的抗原体 反应。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试验(ELSA-TP) 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WB-Test)
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的临床意义
作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RPR等)初筛阳性标本 的确证试验。 梅毒患者经过抗梅治疗后,ELSA、TPPA试验仍可阳性, 故TPPA试验阳性不能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ELSA、TPPA阳性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应结 合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结果进行诊断。
梅毒血清假阳性பைடு நூலகம்应
技术性假阳性反应:如实验室操作错误,标本 溶血等,如重复试验,无梅毒患者血清试验成 为阳性。 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因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是非特异性的,在其它一些疾病,尤以感染性 疾病,也可释放心拟脂至血液中,产生反应素, 如麻风、麻疹、疟疾、传染性肝炎、病毒性肺 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非典型性肺炎、甚至妊娠都可出现阳性,但这 类患者血清反应滴度低,很少超过1:8。而且 半年内渐转成阴性。另外可用特异性的梅毒血 清反应证实。如用FTA-ABS试验
假阴性反应
在梅毒螺旋体感染后1~2周内可呈阴性 反应 梅毒螺旋体感染不久即开始治疗 晚期梅毒患者的血清中反应素含量低, 敏感性低的梅毒血清试验易出现阴性反 应 在二期梅毒时RPR试验也可出现阴性反 应,前带现象(prozone phenomenon)
血清学检测的几个特点
在最初的两周可能是阴性结果 FTA、TPPA和ELISA在所有阶段都最敏 感 VDRL和RPR在三期梅毒期可能为阴性 VDRL-CSF仅用于诊断神经性梅毒
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所有的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的抗原基 本成分都一样,其基本成分是心磷脂 、卵 磷脂和胆固醇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 凝集成网状沉 淀颗粒 被肉眼所见 上述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基本相似
RPR结果
TRUST结果
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临床意义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方法简单、快速、
二、检测方法-病原体检

梅毒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梅毒的最佳 方法。
诊断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时,可取患者 的渗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术得到的组织液, 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螺旋体的特征性 形态和运动方式. 病原学检查的主要方法有暗视显微镜检 查、镀银染色法和直接荧光法
1.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镀银染色和荧光抗梅毒螺旋体 单克隆抗体等检查方法,直接镜检到梅毒螺旋体, 在临床可确诊梅毒,且具有快速、方便、易操作的 特点。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 性病实验室必备项目之一。 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现症梅毒的最佳方法,对于 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和尽早切断传染 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未见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除患梅毒的可能性,
(二)、免 疫 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只有一定的 辅助防御作用 当螺旋体从体内清除后可再感染,而且 仍可出现一期梅毒症状 此病周期性潜伏与再发的原因可能与体 内产生的免疫力有关
(三)、抗 原 1.表面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凝集抗体及密 螺旋体制动或溶解抗体,后者加补体可溶解螺旋体 2.螺旋体内类属抗原: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与非病 原性螺旋体有交叉反应 3,螺旋体与宿主组织磷脂形成的复合抗原:当螺旋体 侵入组织后,组织中的磷脂可粘附在螺旋体上,形成 复合抗原,此种复合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磷脂的自 身免疫抗体,称为反应素(Aegagin),可与牛心肌或 其他正常动物心肌提取的类脂质抗原起沉淀反应(康 氏试验)或补体结合反应(华氏试验)
女性宫颈管内膜
概况-流行病学
淋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二种: 1)直接性接触感染:成人淋病几乎全部通过性 接触感染。 2)间接接触感染:儿童可通过污染了淋球菌的 物品间接感染。新生儿可通过母亲产道分泌物 间接感染。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直接显微镜检查,观察淋球菌细胞;
分离培养淋球菌;
非培养技术检测淋球菌细胞成份如抗原 或DNA(EIA, PCR/LCR)
2.
3.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
根据检测所用抗原不同,临床血 清试验分为两大类: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 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 •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 • 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TRUST)
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适用于大量人群的筛查。 早期梅毒硬下疳出现1周-2周后,血清可呈阳 性。 经治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并阴性,故可作为疗 效观察、判愈、复发或再感染的指征。
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特点
前带现象
指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中,有时血清 中存在高浓度的抗体时出现的弱阳性、不典型 或阴性反应的结果,而临床上又象二期梅毒, 此时将血清稀释后再进行试验,出现了阳性的 结果,该现象称为前带现象。
淋球菌实验室诊断技术
概况-病原学
淋病是指由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简 称淋球菌)引起的各种化脓性感染,是一种经典的常 见的性传播疾病. 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大小约0.6~0.8µm。通 常成对生长,两菌接触面平坦。 淋球菌与奈瑟属的另一种致病菌脑膜炎球菌及其他 共栖奈瑟菌在生物学上有许多相似性,可通过生化 特性加以鉴别。淋球菌原发性感染部位主要为男性尿道或
性传播疾病的实验室检测
一、概述-梅毒病原体
(一)、名 词
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 是我国卫生部规定的重点防治性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上最常见的50种传染病之一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 )
是梅毒的病原体,因其透明,不易着色,故又称苍白 螺旋体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取材的部位
年龄
性别

取材拭子
藻酸钙拭子
普通棉拭子
涤纶拭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