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食工《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期终A卷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海洋生物资源是指海洋中丰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包括海洋生物体、海洋生态系统、海洋遗传资源、海洋药物、海洋食品等。
随着人类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积极研究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
首先,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包括海洋生物的采集与保鲜技术、海洋生物的细胞与分子技术、海洋生物的养殖技术等。
海洋生物的采集与保鲜技术是利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对海洋生物进行捕捞和采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保持新鲜。
这种技术要求捕捞工具和设备先进,能够对海洋生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捕获,并在捕获后迅速进行保鲜处理,以确保海洋生物的品质和价值。
同时,还要在捕捞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对海洋生物栖息地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海洋生物的细胞与分子技术是利用生物学和化学的知识,对海洋生物的细胞和分子进行研究。
通过此项技术,可以了解海洋生物的基因组结构、生理机制和遗传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等研究。
此外,还可以利用细胞培养和细胞工程技术对海洋生物进行体外繁殖和增殖,以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海洋生物的养殖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海洋生物进行种质改良、繁殖和培育,以提高其产量和生产效益。
这种技术可以针对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进行不同的养殖方法,比如对贝类和鱼类可以进行池塘养殖或海陆养殖,对海藻和微生物可以进行液体培养或固体培养。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对海洋生物的可控繁殖和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商品化水平。
其次,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包括海洋生物的食品加工和药物研发等。
海洋生物的食品加工技术是利用各种工艺和设备对海洋生物进行加工和制品化。
这种技术可以将海洋生物进行分离、脱水、提纯、糖化、发酵、熏蒸等加工处理,使其更易于储存、运输和消费。
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服务考核试卷

B.生活垃圾
C.海上作业
D.农业生产
8.以下哪种行为有利于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
A.大量使用塑料袋
B.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随意丢弃垃圾
D.过度捕捞
9.下列哪项不是海洋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
A.预防为主
B.综合治理
C.开发与保护并重
D.放任自流
10.我国海洋生态保护的主要法律是什么?()
C.发布海洋环境状况报告
D.加大海洋环境治理投入
18.以下哪些是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期任务?()
A.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
B.海洋环境的持续监测
C.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
D.一次性解决所有海洋环境问题
19.以下哪些因素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和迁徙?()
A.海水温度
B.盐度
C.营养盐含量
D.海洋污染
20.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A.随意倾倒废弃物
B.未经许可进行海洋开发活动
C.超标准排放污染保护与治理的法律依据?()
A.《海洋环境保护法》
B.《环境影响评价法》
C.《渔业法》
D.《物权法》
17.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A.开展海洋环境教育
B.举办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A.海底矿产开采
B.海上风电建设
C.海水淡化
D.渔业捕捞
5.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目标是?()
A.提高海洋经济效益
B.保持海洋生态平衡
C.增加海洋资源储备
D.满足人类需求
6.以下哪个区域不属于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点区域?()
A.港口
B.海滩
C.海底
D.城市郊区
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答案】 C2、2010年5月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产量基因OsSP114,将其植入我国南方水稻后,其产量增加了10%左右。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所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该技术用到了三种工具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C.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其产物必定是载体与OsSP114基因形成的重组DNA分子D.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答案】 A3、下列基因的传递,不能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解释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D.一对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4、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3种氨基酸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
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答案】 C5、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只可通过以上一种方法补充的激素是()。
A.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②④【答案】 C6、某教师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节中设置了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简述基因工程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因工程的发展,树立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造福社会的决心”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层次水平分别是()。
A.了解、领悟B.了解、反应C.理解、反应D.理解、领悟7、植物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
A.顶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促进生长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C.顶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促进生长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答案】 B8、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复习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训练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广东省海洋资源丰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海底石油经裂化和裂解可得不饱和烃B.海带等藻类植物中富含I2C.潮汐能属于生物质资源D.“海水晒盐”时主要发生化学变化2.海洋中资源丰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碘元素主要存在海水中B.通常用海水晒盐后的母液为原料提溴C.镁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都是物理变化3.海水提溴的方法有多种,某提溴方法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③反应后的溶液酸性增强B.步骤②、③、④相当于“浓缩”环节C.步骤②利用了溴单质易挥发的性质D.用乙醇萃取Ⅱ溶液,可将水与Br2分离4.I2的一种制备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富集”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g++I−=AgI↓B.转化反应为Fe+2AgI=Fe2++2Ag+2I−,说明Fe2+的还原性大于I−C.通入过量Cl2,氧化产物只有一种D.制备的I2可直接用于加碘盐5.化学创造美好生活。
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 )A .AB .BC .CD .D6.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质X 常选用生石灰B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 MgCl 2 制备金属镁C .“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MgO +C +Cl2高温__MgCl 2+COD .“煅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 MgCl 27.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8.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对人体无害且均具有氧化性B.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我国发射的“北斗组网卫星”所使用的光导纤维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可制造有色玻璃B.通常以海水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为原料制取溴C.生物炼铜中通常利用某些细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铜盐D.工业制备硝酸的主要设备为沸腾炉、接触室和吸收塔10.关于海水提溴和海带提碘的说法错误的是()A.都经过浓缩、氧化、提取三个步骤B.氧化步骤都可以通入氯气来实现C.提取时利用了溴和碘的物理性质D.实验室模拟时都用到了蒸发皿11.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盐酸除锈B.石油分馏C.海水提溴D.煤干馏12.“吹出法”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海水提溴技术,该技术主要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1所用的氯气可通过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得B.吹出后剩余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Na+、Mg2+、Cl−、Br−C.吸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SO42−D.氧化2所得溶液可通过萃取分离出溴13.海洋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篇一: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摘要: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0年来,沿海经济发展引起了环境污染和环境变化,影响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希望可以促进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海洋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开发利用0引言进入21世纪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
海洋面积几乎是陆地的2.5倍,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化学、矿产和其他资源。
有鉴于此,世界各国都已踏入海洋。
世界各地掀起了海洋开发利用的高潮,中国也不例外。
一.海洋生物资源概括1.1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
指生活在海洋的所有生命有机体,其中包括微生物、低等和高等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2]。
1.2中国海洋生物资源概况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现已记录的物种20278种,隶属44门[3]。
海域渔场面积广阔,最大持续渔获量和最佳渔业资源可捕量分别约为4.7×109kg/年和3.0×109kg/年[5]。
海洋生物资源能提供多种用途,在食品、医疗、化工等方面服务人类。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工业原料短缺,耕地不足,使得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粮食问题。
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弥补陆上资源的不足。
因此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
[2] 王斌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J]生物多样性。
1997,5(2):347-350 3)罗瑞新,林伟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22,25(5):88-932.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现状海洋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教科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 科学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V”“L”“U”“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 ),而增加了材料的( ),从而大大增强了抗弯曲能力。
2.1820年,丹麦科学家( )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 )这一现象,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0. 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 增大动力臂,省力
D 减小阻力臂,省力
21. 以下现象,哪一种不属于季节对动物的影响( )。
A. 燕子迁徙B. 蛇的冬眠C. 鱼的繁殖D. 雪兔换毛
【9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嫦娥一号”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能先转化为化学能,再转化为电能进行工作的。
【10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求左右两边力臂的关系,然后根据左右两边力与力臂乘积的大小关系,判断杠杄的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将向力和力臂乘积大的那段下沉。
【1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动物可以分为鸟类、爬行类、鱼类、昆虫类等等,其中,昆虫类是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D选项符合题意。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可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组成成分及各物质的理化性质保持恒定不变D.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 B2、下列有关DNA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A”与DNA中的碱基“A”含义不同【答案】 A3、可用于筛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的是A.异丙醇沉淀试验B.酸化血清溶血试验C.酸化甘油溶血试验D.蔗糖溶血试验E.抗人球蛋白试验【答案】 A4、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气孔关闭会导致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下降B.蓝细菌对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光合作用产生的[H]进入线粒体中参与H2O的生成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在相应的细胞器内膜上产生ATP【答案】 A5、叶肉细胞的下列生理过程中,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B.H2O的生成C.[H]的消耗D.ATP的合成【答案】 A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K+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人的成熟红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消耗能量【答案】 D7、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
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
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在F1中选择杂交的个体最好是()A.野生型(雄)×突变型(雌)B.野生型(雌)×突变型(雄)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答案】 B8、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其原因是()。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

03制药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学试卷及参考答案姓名:班级:学号:得分:考前必读:①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②考试应以诚信为本,如果发现有交头接耳、偷看以及抄袭等违反考场纪律的情况出现,一律按作弊论处,严惩不怠。
一、填空(25 分,每空1分)1.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71)%,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2.海洋动植物的可食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的海洋食品。
3.海洋生物资源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可(更新)和(再生)的特殊资源,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
概况起来,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再生有限性)、(波动性)、(共享性)、(游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4.海洋食品加工的新技术有(再组织化技术)、(超高压技术)、(栅栏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化技术)和(生物技术)等。
(只要答对其中任意3项即可)5.来自于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具有(种类繁多)、(含量低微)、(结构新颖独特)、(生物活性强)等特点,是陆生生物天然产物所无法比拟的。
6.我国常见的食用褐藻主要有(海带)、(昆布)、(裙带菜)、(羊栖菜)、(鹿角菜)、(海蕴)、(萱藻)、(铁钉菜)、(鹅肠菜)、(铜藻)、(海蒿子)、(马尾藻)等。
(只要答对其中任意4项即可)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1.食品的超高压技术:是指将食品放入液体介质中,在100~1000MPa的压力下作用一段时间后,使食品中的酶、淀粉、蛋白质等生物高分子物质分别失去活性、糊化和变性,导致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反应、基因机制以及细胞壁膜发生多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原有的生理活动机能,甚至使原有功能破坏或发生不可逆变化,食品工业上就利用这一原理使高压处理后的食品得以安全长期保存。
2.药物作用靶点:是药物在体内与生物活性大分子相互作用的位点,如受体、离子通道、酶类、基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03食工《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期终A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水产品综合利用按原料来源和产品性质主要分为(鱼粉和鱼油)、(海藻制品)、(海洋药物)及其他制品。
2. 鱼肝油提取方法包括(蒸煮法)、(淡碱水解法)、(萃取法)等。
3. 鱼油精炼包括(脱胶)、(脱酸)、(脱臭)、(脱色)和(冬化)。
4. 油脂水解的工业方法为(碱催化水解法)、(酸催化水解法)、(酶解法)和(无催化剂水解法)。
5. 褐藻酸的加工制品有(藻酸丙二酯)(藻酸双脂钠)(低聚藻酸钠注射液)。
6. 褐藻胶主要有(α-D-甘露糖醛酸)、(β-L-古露糖醛酸)两种糖醛酸单体聚合而成,按其性质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两大类。
7. 提碘工艺的解吸过程中,生产上常用的解吸剂包括(重亚硫酸钠)、(亚硫酸钠)和(焦亚硫酸钠)。
8. 琼胶由(琼胶糖)和(琼胶脂)组成。
9. 甘露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水重结晶)和(电渗析)。
10. 卡拉胶分为k-、μ-等(7)种类型。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X表示)
1. 鱼粉中的维生素主要是脂溶性A和D。
(X)
2. 为了防止油脂在干燥过程被氧化,抗氧化剂最好在干燥工序后添加。
(X)
3. 液体饲料制备过程中,所用的酸一般是乙酸。
(X)
4. 成熟的鱼体肝油中维生素浓度较幼鱼低。
(X)
5. 当具有二个以上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氢化时,氢首先加到距羰基最远的双键上。
(○)
6. 从褐藻中提碘的解吸工艺中用浓度为8%-10%的亚硫酸钠溶液进行解吸效果最好。
(○)
7. 褐藻酸是一种性质稳定的天然高聚物,但其稳定性低于褐藻酸盐。
(X)
8. 鱼油中某些杂质量会引起催化剂中毒,因此需在鱼油氢化之前进行精炼。
(○)
9. 油脂氢化时所用的氢需经过净化,其中水洗作用是除去其中的微粒、蒸汽和
硫化氢。
(X)
10. 油脂脱色一般采用吸附法。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生产鱼粉的原料及要求?
鱼粉的原料是食用价值较低的鱼类以及食品加工厂的废料。
鲐、鲱和沙丁鱼类由于含有大量赤色肉,生产的鱼粉颜色较深称“褐色鱼粉”,用鳕鱼等鱼类生产的鱼粉颜色较淡称“白色鱼粉”。
鱼粉的用途不同,对原料的要求也不同,生产淡色的食用和药用鱼粉一般选用赤色肉含量少的鳕鱼,带鱼或马面鲀等。
2. 脂肪酸的分离提取方法有那些?
(1)蒸馏法:水汽蒸馏、减压蒸馏和分子蒸馏。
(2)低温结晶法
(3)尿素络合法
(4)层析法
(5)超临界气体萃取法
3.从海带浸泡水中,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提碘的原理如何?
浸泡水中的离子碘经氧化后生成的分子碘,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吸附,而后再解吸,碘析和精制等一系列工序,最后获得纯度较高的结晶碘,离子交换树脂提碘的原理,主要是根据717型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对卤素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R≡N+Cl-+nI
2 R≡N+Cl-·nI
2
R≡N+Cl-+I- R≡N+I-+Cl-
4.简要说明鱼油氢化时的理化变化?
(1)物理性质的变化:熔点增高,折射率降低,颜色变白,气味稳定。
(2)化学性质的变化:甘油酯水解、油脂还可能产生聚合、交酯反应及羧基还原等。
(3)油中杂质的变化:固醇双键被饱和羧基还原为烃类。
(4)异性油酸的生成及对油脂性质的影响。
5. 分子蒸馏的原理?
分子蒸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它不同于传统蒸馏依靠沸点差分离原理,而是靠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实现分离。
当液体混合物沿加热板流动并加热,轻、重分子会逸出液面而进入气相,由于轻重分子的自由程不同,因此不同物质的分子液面逸出后移动距离不同,若能恰当地设置一块冷凝板,则轻分子达到冷凝板被冷凝排出,而重分子达不到冷凝板沿混合液排出,这样,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从褐藻中提取褐藻胶的工艺原理,并用反应式表示?
褐藻胶提胶工艺是一种典型的离子交换过程,即:海藻在碱加热的作用下,使藻体中的水不溶性褐藻酸盐转化为水不溶性的碱金属盐。
M(Alg)n+N a CO3 N a·Alg+MO+ CO2 (M-为C a2+ F e3+ A l3+等金属离子,Alg-褐藻酸),水不溶性的褐藻酸钠在无机酸或钙盐的作用下,与溶液分离,形成水不溶性褐藻酸或褐藻酸钙沉淀。
N a Alg+HCl H·Alg +N aCl
2N a Alg+C a Cl2 C a(Alg)2 +2 N aCl
将获得的褐藻酸钙沉淀用盐酸脱钙使其转化为褐藻酸:
C a(Alg)2+2HCl 2 H·Alg + C a Cl2
褐藻胶成品通常为水不溶性褐藻酸盐,须将褐藻酸与钠盐、甲盐充分混合,形成褐藻酸盐。
N a CO3 N a·Alg+MO+ CO2 +H2O
H·Alg+ NH4Cl NH4Alg+HCl
KCl K Alg+ HCl
2. 水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如何?并举一个例子。
(1)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水域中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多含的蛋白质、脂肪、多糖、维生素、激素、抗生素、毒物、矿物质及其生理活性物质。
(2)由于综合利用产品种类多、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高,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水产品的产值。
(3)由于彻底利用了本来不曾利用的低值原料和废弃物,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
例: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